第一篇:关于有效查处瓷砖3C认证违法行为的实践与思考(大全)
关于有效查处瓷砖3C认证违法行为的实践与思考引 言
瓷砖作为装修材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限制原材料中放射性物质的添加,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其放射性元素的评价尤为重要,因此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对瓷质砖提出了强制性3C认证的要求,同时做好此类产品的执法检查也是地方两局义不容辞的职责。如何及时查处和遏制瓷砖的3C认证违法行为,有效规范3C认证市场,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的身体健康,是质检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此类产品的执法实践,谈谈个人的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
瓷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装修材料,一些瓷砖生产厂家为了增加产品“卖相”,不惜在民用陶瓷砖中成倍超标添加锆类、长石类等放射性元素较高的原料,致使产品放射性元素含量超标,这类产品一旦投入使用将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就瓷质砖产品提出了核素限量、实施3C认证的要求。2004年1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发布了《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装饰装修产品目录》,其中明确规定了瓷质砖必须通过3C认证,并以联合公告形式规定,自2005年8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和未加施“CCC”认证标志的瓷质砖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同时地方两局执法机构也肩负起了此类产品的3C认证执法检查任务。如何认定违法产品,有效查处、最大限度地遏制部分瓷质砖的3C认证违法行为,成为摆在每一个质检执法人员面前的课题。
了解市场和工艺 做到知己知彼
如今,无论是在建材市场、建筑工地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瓷质砖的称谓、描述和标注都存在着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人们通常把用于装饰墙面、地面的墙面砖、地板砖统称为“瓷砖”。我们见到的瓷砖包装也是繁简不一,有整箱装的,也有单用纸板包装瓷砖周边打包的;包装上印刷的产品名称也极不规范,如“××牌配套地砖”、“××牌超洁亮”、“××仿古砖”、“××牌内墙砖”等等,更有甚者干脆什么也不标。而瓷砖销售商或者建筑工地的供货商、工程承揽人则常常习惯将瓷砖描述为釉面砖、通体砖、抛光砖、玻化砖等。因此,我们单单从产品包装上明示的产品名称或当事人的表述中很难知道哪类是我们关注的瓷质砖,作为执法者只有掌握当地市场瓷砖的种类并熟悉产品加工艺后才能初步确定哪些是我们查处的对象。从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显示,釉面砖是在坯体表面加釉烧制而成,釉面花色丰富,分为陶体和瓷体两种,主要用于墙面;通体砖是一种不上釉的瓷质砖,有很好的防滑性和耐磨性,多用于卫生间或客厅地面;抛光砖就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打磨、抛光处理而成的一种光亮砖,表面光洁、坚硬耐磨,适合在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空间使用;玻化砖是一种高温烧制的瓷质砖,是所有瓷砖中最硬的一种,是一种强化的抛光砖,表面不需抛光就能达到光洁如镜的效果,耐磨性极高,多用于客厅。而GB/T4100-2006《陶瓷砖》中按工艺的分类是:陶瓷砖按成型工艺分为挤压和干压以及通过挤或压以外的方法成型3种。挤压的按吸水率的不同分为AⅠ类等4类;干压的按吸水率的不同分为BⅠa类等5类;其他的成型方法分为CⅠ类等4类。
熟悉法律法规 做到未雨绸缪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2004年第6号公告《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装饰装修产品目录》、国家认监委2007年第9号公告《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描述与界定》以及2010年7月6日发布实施的《装饰装修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中规定:必须获得3C认证的产品种类为瓷质砖;产品的适用范围为吸水率(E)不超过为0.5%的陶瓷砖,放射性水平为A类和B类;产品执行标准为GB/T4100-2006,产品工艺为干压陶瓷砖E≤0.5% IBa 类——瓷质砖;认
证指标为瓷质砖产品放射性核素限量。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产品名称怎么标注,关键是要看产品明示的产品执行标准是不是为GB/T4100-2006,吸水率E是不是小于等于0.5%,有无BⅠa类的标注,放射性水平是A类还是B类。同时,要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应该取得3C认证却没有取得认证、没有取得认证却冒用或者伪造认证标志、取得认证没有加施认证标志等可能遇到的违法行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总局第117号令《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的相关法条进行对照。只有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使我们的执法做到公正和准确。
抓住主要矛盾 及时固定证据
在执法现场,我们可能遇到的瓷质砖按照其用途或自身特性冠名的品种更多,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所有的瓷砖都记录到现场笔录,我们必须做到的是,在现场用最可能少的时间分辨出哪种产品是我们要查处的对象,即我们要着重查找产品包装上带有“瓷质砖”、“吸水率E≤0.5%”、“BⅠa类”,以及“本产品已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字样和带有“CCC”认证标志的瓷砖。同时,灵活运用通讯设备、国家认监委网站以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网站的“获证查询”,初步确定哪几种产品涉嫌存在违法行为,并将这些涉嫌违法的产品在销售或者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的事实进行描述,同时还要在现场笔录中记录产品的包装标志特别是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制造商)名称地址、生产企业名称,以及工厂代码、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产品执行标准、规格型号、吸水率、放射性水平、有无“CCC”认证标志及生产厂商代码等,并做好现场的大宗产品和单个包装的拍照,提取相关产品的单个包装、销售记录或者销售单据和用于经营性活动(工程施工现场)的照片作为证据。只有做到抓住主要矛盾,及时固定证据,才能使我们的执法工作于法有据,也才能做到对违法行为违法必究。
进行调查取证 做好随机应对
我们在现场笔录中记录在案的内容应该属于这样几种情况:认证范围内的瓷砖没有加施“CCC”认证标志,加施“CCC”认证标志但网站查询不到该产品的生产厂家,有该生产厂商的3C获证记录但证书处于暂停或者注销状态,不在3C认证范围的瓷砖而加施了“CCC”认证标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刚刚通过认证但官网数据库还没有及时更新的情况,这时我们要告之当事人立即向生产厂商索取3C认证证书及证书附表,当事人在提交证书传真件或复印件时一定要让当事人在提交的证书上签字押印。之后我们再根据证书记载的内容,通过进一步核实,逐一确定证书的真伪、放射性水平认证的是A类还是B类、生效时间、暂停或注销的时间、证书附表中产品名称(系列)中是否包含涉案产品。特别需要注意证书生效、暂停和注销时间与前面现场笔录中记录的产品生产时间、生产批号的衔接问题,也就是说产品的生产时间是否在证书的有效时间之内。而后根据前面我们掌握的法规按照法条对号入座。
值得提醒的是,其一,对于瓷砖这类产品,3C认证制度仅仅是获得认证的瓷砖中的一小部分即瓷质砖,而且也仅仅是对瓷质砖产品的放射性核素进行的认证,因此我们在此类产品的3C执法中,不能扩大产品范围,不能对产品的规格、质量进行检查,更不能出现在检查不出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提出让当事人提供检验报告的要求。其二,因为市场规则多数是经销者或工程承揽者向厂商打款发货,很难说清销售行为的发生地是厂商所在地还是终端销售地或者是工程建设所在地,这也是我们基层执法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一般是把瓷砖的终端销售商或者建筑工地的承揽者作为违法行为的当事人,避免纠缠在销售行为发生地争论的怪圈之中。
第二篇: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人本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和特色化管理,将会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管理;人本;规范;特色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管理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有其区别于其他管理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说是凝聚了一种学校文化。要实现课堂教学管理效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管理须做到人本化、规范化和特色化。
一、实施人本化管理,激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管理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课堂教学管理是学校对每个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而最终落实则必须依靠每个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课堂管理;课堂教学的个体性待点,使课堂教学管理呈现这样一种局面:教师本身既是管理的实施者,又是管理的监督者,因此,要保证教学管理效能,就必须?⒄庖还芾淼幕?础建立在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教师精神的前提下。
1.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课堂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学校管理层面,必须注重给教师人文关怀,要努力营造一个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爱护人的环境,突出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让教师体会到学校的信任、关心和温暖,让教师体会到教育的成功、快乐和幸福。只有教师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才能把这种快乐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才会在工作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热情,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教师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又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更多的动力与热情。教师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多注重的是精神上的需求。要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感情融洽,相互信任,心情舒畅,相互间发生积极的影响,形成良好的风气,让教学在安静、和谐、有秩序的情境下有效开展。
2.关注教师思想,建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师的责任心最重要。一位老校长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对待学生,就像端着一碗热油一样。从校长层面,他最大的担心是学校、学生的安全。但是,让人感触最深的还是透过这句话背后的强烈的责任心。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回答一些青年教师“怎样才能当一名深受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这一问题时说:“要深受学生喜爱,敬业爱岗是前提。当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对所从事的语文教育事业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其实,只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就一定会是一个好教师。有了责任心,就会去关心班上的学生,就会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就会知道班上哪个学生有了什么问题,哪方面还不懂;有了责任心,就会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去实施个别辅导,对症下药;有了责任心,就会去琢磨怎样使课上得让孩子们爱听,就会认真地去钻研教材,认真地备课,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一句话,有了责任心,就会用心地去工作。用心地去工作,课堂教学常规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一定会做得很好。有了基础性的能力,才能求得更大的发展。当然,能够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让自己的学生都喜欢你,都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对你教的学科有兴趣,这也是发展。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的责任心、我们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使执行常规教学成为平时工作中的自主行为,形成一种习惯。
二、实施规范化管理,建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制度
“管”,从它的象形意义来说,是一个当官的举着竹子做的鞭子进行鞭策。的确,“管”有其严厉的一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发挥,需要良好稳定的教学秩序和教学制度。管理必须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加强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应不断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完善相应的制度和要求。
1.立足课堂,加强基于课堂常规的教学管理
打造有效课堂,常规是基础。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监控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常规的执行力。
课堂教学常规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里面所要求做到的,概括起来就是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的教学“五认真”。分析有些课堂教学低效的因素,主要是教师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备课准备不充分。我们容易出的问题是对备课中的重要环节,如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分析重点难点、根据学情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等研究不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缺乏深层思考,对重难点缺乏分析和有效的达成策略,有照搬教案的现象,教案有前详后略或者备课简单的现象,说明有些教师在工作一多、事情一忙的情况下,没有做到教学常规中所要求的“教师要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掌握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认真备课。”这种现象反映在课堂上,就表现为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不住,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准,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合理,制约了教学的有效性。青年教师在这一方面尤其要提高常态下的备课能力。提高备课能力,我们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广泛阅读参考资料,学习名家的备课;第二步,独立备课后再参考名家的设计;第三步,无任何资料进行独立备课。
另一个层面是各学科的教学规范。如语文学科,低、中、高段的特点不一样,单就朗读来说,就需要了解各学段对朗读的要求,教学中才不会把对低、中年级朗读的要求拔高到高年级,才能做到符合教学的规范;了解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才不会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等等。各学科都有各自的教学规范,丝毫也不能马虎,作为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的规范性要求,做到自觉深读课标、研读教材、了解体系。
2.突出重点,开展以解决教学问题为主的教学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学研究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还是教师享受教学之乐的必由之路。有效管理的重点需要落实在课堂研究上。我们看到,课堂教学低效运作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起点和知识起点了解不够,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特别是对中下水平学生的关注不够,教学中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等等。针对教学问题的解决,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是对常规教学的重要补充。围绕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细节开展教学研究,钻研教材备好课,讲究教法上好课,把握细节求效果,通过研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训练的精简和教学手段的预设等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做到每个成员熟悉教材,共同分析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交流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方法,用集体的智慧,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同年级、同学科形成互相听课、听“常态课”的学习风气,特别是青年教师,经常性地听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在听课中交流、对照、学习和提高。
三、实施特色化管理,形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独特风格
1.提供发展平台,运用提高式管理
转变观念,形成侧重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教学管理。以往的教学管理侧重于对教师教学计划制订、备课、作业批改的检查和课堂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师工作数和量的考核式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和任务。学校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有效教学活动,搭建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个人发展的平台和机制;针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师,完善建立导师制度,启动名师工程,加强个性化指导,以提高促管理,让老师们在成长与发展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2.提供展示平台,运用展评式管理
展示评比激励,促进教师常规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可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与展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教学设计评比等,在展示评比中,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无为而治,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有效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有效教学。可以说,能促进有效教学的教学管理才是有效的教学管理,才是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邵县严塘镇岩门学校)
第三篇: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发承包活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有效遏制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和建设工程主要参与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建筑活动实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第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全国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的认定查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的认定查处工作。
本办法所称的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具体是指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违法发包,是指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肢解发包、违法直接发包、违反法定发包程序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五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违法发包:
(一)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个人的;
(二)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许可的施工单位的;
(三)未履行法定程序违法直接发包,包括依法应当进行招标未招标,依法应当申请直接发包未申请或申请未被核准的;
(四)未履行法定发包程序进行发包,包括未依法发布招标公告、未履行依法所需的发包前置审批手续、采用邀请招标进行发包未履行依法所需审批手续等的;
(五)建设单位设置不合理的招投标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
(六)建设单位将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分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不同的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单位的;
(七)建设单位违反施工合同约定,又未经承包单位同意,通过各种形式要求承包单位选择其指定分包单位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发包行为。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转包,是指施工单位承包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施工的行为。
第七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转包,但有证据证明属于挂靠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的除外:
(一)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或未派驻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不履行管理义务,未对该工程的施工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的;
(二)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不履行管理义务,只向实际施工单位收取费用,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及工程设备的采购由其他单位或个人实施的;
(三)劳务作业承包人承包的范围是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承包的全部工程,劳务作业承包人计取的是除上缴给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管理费”之外的全部工程价款的;
(四)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通过采取合作、联营、个人承包等形式或名义,直接或变相的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施工的;
(五)专业工程的发包单位不是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单位的,但建设单位依约作为发包单位的除外;
(六)劳务分包的发包单位不是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单位或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的;
(七)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派驻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中一人以上与施工单位没有订立劳动合同,或没有建立劳动工资或社会养老保险关系的;
(八)实际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没有工程款收付关系,或者工程款支付凭证上载明的单位与施工合同中载明的承包单位不一致,又不能进行合理解释并提供材料证明的;
(九)合同约定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负责采购或租赁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及工程设备或租赁的施工机械设备,由其他单位或个人采购、租赁,或者施工单位不能提供有关采购、租赁合同及发票等证明,又不能进行合理解释并提供材料证明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转包行为。
两个以上的单位组成联合体承包工程,在联合体分工协议中约定或者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联合体一方不进行施工也未对施工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的,并且向联合体其他方收取管理费或者其他类似费用的,视为联合体一方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给联合体其他方。
第八条 本办法所称违法分包,是指施工单位承包工程后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把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施工的行为。
第九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违法分包:
(一)施工单位将需要专业承包资质的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或个人的;
(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施工总承包合同范围内工程的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钢结构工程除外;
(三)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将其承包的专业工程中非劳务作业部分再分包的;
(四)劳务作业承包人将其承包的劳务再分包的;
(五)劳务作业承包人除计取劳务作业费用外,还计取主要建筑材料款和大中型施工机械设备费用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分包行为。
第十条 本办法所称挂靠,是指单位或个人以其他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行为。
前款所称承揽工程,包括参与投标、订立合同、办理有关施工手续、从事施工等活动。
第十一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挂靠:
(一)没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借用其他施工单位的资质承揽工程的;
(二)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相互借用资质承揽工程的,包括资质等级低的借用资质等级高的,资质等级高的借用资质等级低的,相同资质等级相互借用的;
(三)本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一)至
(九)项规定的情形,有证据证明属于挂靠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挂靠行为。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的,均可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受理、调查、认定和处理,除无法告知举报人的情况外,应当及时将查处结果告知举报人。
第十三条 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的认定查处工作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实施查处工作过程中,如接到法院、仲裁、监察等部门转交或移送的相关案件的线索或证据,应当依法受理、核实相关情况,并按能够或已经认定的事实严肃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告知转交或移送案件材料部门。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在实施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等工作中发现的违法发包、6 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进行调查,按照本办法进行认定,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对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的,依据《建筑法》第六十五条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进行处罚。对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的,依据《建筑法》第六十五条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进行处罚。
(二)对认定有转包、违法分包违法行为的施工单位,依据《建筑法》第六十七条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进行处罚。
(三)对认定有挂靠行为的施工单位或个人,依据《建筑法》第六十五条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条规定进行处罚。
(四)对认定有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的施工单位,依据《建筑法》第六十六条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进行处罚。
(五)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给予单位罚款处罚的,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十三条规定,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六)对注册执业人员未执行法律法规的,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进行处罚。对注册执业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因过错造成质量事故的,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有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除应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予以相应行政处罚外,还可以采取以下行政管理措施:
(一)建设单位违法发包,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不予办理质量监督、施工许可等手续。对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同时将建设单位违法发包的行为告知其上级主管部门及纪检监察部门,并建议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二)对认定有转包、违法分包、挂靠、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等违法行为的施工单位,可依法限制其在3个月内不得参加违法行为发生地的招标投标活动、承揽新的工程项目,并对其企业资质是否满足资质标准条件进行核查,对达不到资质标准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资质审批机关撤回其资质证书。
对2年内发生2次转包、违法分包、挂靠、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的施工 单位,责令其停业整顿6个月以上,停业整顿期间,不得承揽新的工程项目。
对2年内发生3次以上转包、违法分包、挂靠、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的施工单位,资质审批机关降低其资质等级。
(三)注册执业人员未执行法律法规,在认定有转包行为的项目中担任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吊销其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且不得再担任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对认定有挂靠行为的个人,不得再担任该项目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有执业资格证书的吊销其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执业资格注册;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吊销其执业资格证书,终身不予注册。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将查处的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和处罚结果记入单位或个人信用档案,同时向社会公示,并逐级上报至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公示。
第十七条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外的专业工程参照本办法执行。省级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10月1日发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四篇: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的实践与思考
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的实践与思考
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是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惩治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执纪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主管(监管)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进行。
一、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充分认识查处案件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查处案件是专项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量事实说明,商业贿赂犯罪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严重违背国家法律,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面对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要遏制其蔓延发展的势头,仅靠和风细雨的思想工作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对商业贿赂犯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鉴于此,中央在总体部署上确定了三项任务,即自查自纠、查办案件、建立长效机制,并且要求三项任务同步进行,整体推进。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查办案件不是辅助性的工作,而是纳入专项治理工作整体格局中来抓的一项重要任务;查办案件也不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而是要贯穿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全过程。
其次,查处案件是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在治理商业贿赂三项任务格局中,查处案件处于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对于推动自查自纠和建立长效机制两项任务的落实,进而整体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通过查处案件,能够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管的威慑力,有效推动自查自纠各个环节尤其是查找问题、搞好整改的工作,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通过查处案件,发挥案件的治本功能,能够有效推进各地、各部门、各行业认真查找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通过查处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振奋人心的成效,能够有效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积极性,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引向深入。可以说,查处案件是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不断深入、健康发展、取得实效、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
二、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努力拓宽信访举报渠道
信访举报少、层次低,是当前各级各部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影响案件查处工作的一个难题。要破解这一难题,首先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公布举报电话和信访举报的受理范围,充分调动干部群众举报揭发商业贿赂行为的积极性。要注意从新闻报道中发现案件线索。其次,各级治理商业贿赂办公室要主动联系协调同级党委政府信访部门、纪检监察信访部门以及其他信访机构,对商业贿赂的信访举报件实行统一集中排查。要充分发挥检察、公安、审计、工商和纪检监察等执纪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信访举报系统的作用,形成有效的投诉举报网络。第三,各级各部门治理商业贿赂办公室要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同志负责信访接待工作,严格值班制度和工作程序,认真受理来信来访,使人民群众对有关商业贿赂的信访举报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要严格保密纪律,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保护和激励机制,对举报有功者要给予奖励。
三、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牢牢把握办案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
治理商业贿赂,中央确定了六大领域和九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并且强调要依法查处违反法律法规、给予和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尤其是要注重查处国家公务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事业单位经营、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的案件。按照有关要求,哪里有案件线索,就要组织力量去调查,不管涉及到哪个领域,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在这个大前提下,各级各部门应当结合实际,确定各自办案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重点突破。
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和焦炭产业是山西的重要经济支柱,煤焦领域既是资本流和物流的重要集散地,又是腐败问题特别是商业贿赂案件的高发区。因此,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要集中力量,紧紧围绕煤焦领域,抓住煤矿开采审批环节、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节、煤焦经营环节和煤炭企业改制四个环节,查处一批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大要案件。
四、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为了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推动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在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过程中,对重大案件应实行“一案六报告”制度。即案件调查结束后,一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案件调查报告;二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用于开展警示教育、提出整改意见、推进源头治理工作的案件剖析报告;三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用于向发案单位提出加强管理、健全制度、推进改革、改进工作的检查或监察建议报告;四要力争形成一个具有较强警示意义、用于警示教育和帮助挽救更多人的被查对象检查忏悔报告;五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用于总结案件突破经验的查办案件工作总结报告;六要按照党章规定,将处理特别重要或复杂案件中的问题和处理结果向同级党委报告。同时,要对这一制度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针对煤焦领域的大案要案,通过撰写案件剖析报告等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一要根据煤焦领域的行业特点和岗位需要,选好人、用好人,坚决杜绝“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现象的发生;二要加强对煤焦领域相关的审批权、许可权、监管权、资源分配权等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确保公共权力不受腐蚀;三要针对煤焦领域行政权力过多过滥的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等。在查办重大商业贿赂案件中实行“一案六报告”制度,对于增强查办案件的有效性,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和健全工作机制
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涉及面广,难度很大,调查难、取证难、认定难,仅靠各级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力量远远不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给予支持,对查处阻力大、久拖不结、跨地区跨部门的大要案件,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排除干扰。要严格落实办案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办案部门负责人、案件调查组负责人和调查人员分级负责的办案工作责任制,严格办案考核制度和办案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要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正确区分正常的商业交往与不正当交易行为、违纪违规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分清罪与非罪。各执纪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主管(监管)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依纪依法查处或配合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办案联席会议、重要案件协查等制度,完善查处重大案件的协作机制,真正形成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合力。
第五篇: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的实践与思考
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的实践与思考
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是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惩治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执纪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主管(监管)部门要采 取有力措施,有效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进行。
一、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充分认识查处案件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查处案件是专项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量事实说明,商业贿赂犯罪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严重违背国家法律,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面 对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要遏制其蔓延发展的势头,仅靠和风细雨的思想工作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对商业贿赂犯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鉴于此,中 央在总体部署上确定了三项任务,即自查自纠、查办案件、建立长效机制,并且要求三项任务同步进行,整体推进。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中,查办案件不是辅助性的工作,而是纳入专项治理工作整体格局中来抓的一项重要任务;查办案件也不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而是要贯穿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的全过程。
其次,查处案件是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在治理商业贿赂三项任务格局中,查处案件处于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对于推动自查自纠和建立长效机制 两项任务的落实,进而整体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通过查处案件,能够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管的威慑力,有效推动自查自纠各个环 节尤其是查找问题、搞好整改的工作,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通过查处案件,发挥案件的治本功能,能够有效推进各地、各部门、各行业认真查找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通过查处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振奋人心的成效,能够有效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积极性,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引向深入。可以说,查处案件是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不断深入、健康发 展、取得实效、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
二、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努力拓宽信访举报渠道
信访举报少、层次低,是当前各级各部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影响案件查处工作的一个难题。要破解这一难题,首先要充分发挥新 闻媒体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公布举报电话和信访举报的受理范围,充分调动干部群众举报揭发商业贿赂行为的积极性。要注意从新闻报道中发现案件线索。其次,各 级治理商业贿赂办公室要主动联系协调同级党委政府信访部门、纪检监察信访部门以及其他信访机构,对商业贿赂的信访举报件实行统一集中排查。要充分发挥检 察、公安、审计、工商和纪检监察等执纪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信访举报系统的作用,形成有效的投诉举报网络。第三,各级各部门治理商业贿赂办公室要挑选政治素 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同志负责信访接待工作,严格值班制度和工作程序,认真受理来信来访,使人民群众对有关商业贿赂的信访举报件得到及时妥善处 理。要严格保密纪律,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保护和激励机制,对举报有功者要给予奖励。
三、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牢牢把握办案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
治理商业贿赂,中央确定了六大领域和九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并且强调要依法查处违反法律法规、给予和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尤其是要注重查处国 家公务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事业单位经营、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的案件。按照有关要求,哪里有案件线索,就要组织力量去调查,不管涉及到哪个领域,不 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在这个大前提下,各级各部门应当结合实际,确定各自办案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集中优势兵力,进 行重点突破。
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和焦炭产业是山西的重要经济支柱,煤焦领域既是资本流和物流的重要集散地,又是腐败问题特别是商业贿赂 案件的高发区。因此,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要集中力量,紧紧围绕煤焦领域,抓住煤矿开采审批环节、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节、煤焦经营环节和煤炭企 业改制四个环节,查处一批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大要案件。
四、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为了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推动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在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过程中,对重大案件应实行“一案六报告”制度。即案件调查结束后,一 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案件调查报告;二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用于开展警示教育、提出整改意见、推进源头治理工作的案件剖析报告;三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用于向发 案单位提出加强管理、健全制度、推进改革、改进工作的检查或监察建议报告;四要力争形成一个具有较强警示意义、用于警示教育和帮助挽救更多人的被查对象检 查忏悔报告;五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用于总结案件突破经验的查办案件工作总结报告;六要按照党章规定,将处理特别重要或复杂案件中的问题和处理结果向同级党 委报告。同时,要对这一制度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针对煤焦领域的大案要案,通过撰写案件剖析报告等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一要根据煤焦 领域的行业特点和岗位需要,选好人、用好人,坚决杜绝“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现象的发生;二要加强对煤焦领域相关的审批权、许可权、监管权、资源分配 权等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确保公共权力不受腐蚀;三要针对煤焦领域行政权力过多过滥的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等。在查办重大商业贿赂案 件中实行“一案六报告”制度,对于增强查办案件的有效性,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和健全工作机制
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涉及面广,难度很大,调查难、取证难、认定难,仅靠各级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力量远远不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给予支 持,对查处阻力大、久拖不结、跨地区跨部门的大要案件,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排除干扰。要严格落实办案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办 案部门负责人、案件调查组负责人和调查人员分级负责的办案工作责任制,严格办案考核制度和办案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要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正确区分正常的 商业交往与不正当交易行为、违纪违规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分清罪与非罪。各执纪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主管(监管)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依纪依法查处 或配合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办案联席会议、重要案件协查等制度,完善查处重大案件的协作机制,真正形成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