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呵护碧水蓝天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呵护碧水蓝天 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在北京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会议热点。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作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发挥基础作用、承担重要使命的林业部门,必须紧扣中央部署,紧握时代机遇,紧贴社会需求,用绿色、生态、环保为美丽中国建设增色添彩。
退耕办梁文峰
第二篇:呵护蓝天碧水,争做环保卫士
呵护蓝天碧水,争做环保卫士
——“争做地球小卫士”主题教育方案
一、活动背景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能源逐渐匮乏,环境问题业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早在1970年4月22日,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了全美2000多万人参与的环境保护行动,后来联合国把每年的4月22日确定为“世界地球日”,我国于1990年开始在每年的地球日都明确一个主题,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逐渐深入人心。
我校是市级绿色学校、县级国土资源示范学校,一直以来我们依托“可桢气象学校”教育资源,坚持“面上普及、点上深化”的教育策略,以“识天社”学生社团、洛舍漾调查小分队、矿山复绿研究小组等红领巾社团为活动载体,将每年的4月定为学校“地球月”,将4月的第三个星期定为“地球周”,成立了“洛舍中心学校地球小卫士队”,以关爱“绿色” 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地球日”活动,并通过“地球小卫士”们辐射带动家庭,扩大环保意识在家庭和社区的影响面,创建绿色教室、绿色校园、绿色家庭,为创建绿色社会做出学校教育应有的贡献。
二、活动目的通过“争做地球小卫士”活动,不仅让队员更多的了解世界地球,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更好地挖掘课程资源,进一步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广大师生关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思想,让保护环境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更是从一定程度上掌握生活中的基本环境保护方法,并养成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碳排放的习惯,让师生切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活动时间
2011年4月1日——2011年4月30日
四、活动范围
全体少先队员
五、活动安排
(一)“面“上普及——“地球小卫士在行动”
1.宣传发动,积极造势
召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大队委干部会议,布置活动事宜,通过国旗下主题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学校网站、学校(班级)主题板(墙)报等营造活动氛围。
2.广泛动员,组建社团
(1)制定学校“地球小卫士”社团招募细则,在学校网站、宣传栏张贴公布,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滚动播出。
(2)通过报名、中队推荐、大队认证便,组建洛舍中心学校“地球小卫士”。
(3)要求:全校队员积极参与争做洛舍中心学校“地球小卫士”,确保活动参与率达到100%。
3.全员参与,分层施策
(1)全员学习环保知识。通过晨会、十分钟队会、中队会等多种形式,以中队为单位开展“我们的地球,我知道”活动。使队员在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课堂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良好的地球保护情感。
(2)全员参与“让绿驻身边,播一颗爱心”活动。
开展“绿色认领”活动。全体“地球小卫士”认领学校或社区中的一棵树或者一株花,时刻关注它们的成长,既将学校或小区内的花园、草坪责任到人,由学生自己在护绿园里写上“管理须知”。有条件的队员还可以自己动手栽种一盆花,为家庭增添一份绿意,并且和父母一起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撰写观察日记。
(3)全员实施“垃圾不落地”工程。
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地球环保知识学习,个个投身校园的绿化净化。形成了“手中垃圾装进袋,捡到垃圾自觉带,争取垃圾不落地,校园环境人人爱”的良好局面。洛舍中心学校“地球小卫士”组成的绿色110将巡视、监督学校内的环保活动。
(4)低年级“我和家长共环保”。小手拉大手,向家长积极宣传环保思想,在学校“地球月”内,力争和爸爸妈妈一起做5件有益于环保的事。
(5)中年级“我为校园添份绿”。三四年级各中队开展一次“我为学校添绿色”活动,发动队员自愿带绿色植物进中队,为中队增添一份绿色。每中队可根
据绿色植物的棵数,在辅导员的精心挑选和布置下,组织队员发挥创新能力,将生物养殖、植物种植等融为一体,创设“绿意角”。
(6)高年级“环保活动进社区”。
高年级“地球小卫士”的“宣传小分队”队员们到学校附近的社区发宣传单,向小区市民宣传保护共同家园——地球的有关常识。五六年级各中队组建中队“环球”报社,招聘环球记者、环球编辑,宣传报道本中队地活动进展以及刊出“环球”队报。从当选的洛舍中心学校“地球小卫士”中,选出优秀人员组建“绿色110”、“宣传小分队”等小卫士迷你社团。组建洛舍中心学校“地球小卫士”QQ群、开通洛舍中心学校“地球小卫士”微博。
(二)重“拳”出击——校园“地球周”日日有主题
1.二—六年级依次根据“水污染”、“空气污染”、“植树造林 ”、“保护鸟类”、“节能减排”等为主题在主题周内每日由年级组推荐一中队开展中队教育会。
2.各中队在组织队员调查目前身边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围绕“绿色•环保”专题,设计环保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3.各中队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至少挑选最佳的10句环保宣传标语设计上交大队部,大队部各中队的标语张贴在宣传栏进行评比。各中队从本中队中选择一句,制作成漂亮的个性化标语,作为自己中队特有的绿色口号,贴在中队走廊班级牌下方。
4.“争做地球小卫士”主题征文、原创漫画、小故事及演讲比赛等活动。
(1)征文要求围绕主题,思想健康,立意新颖,力求体现自己的见解。征文以记叙文为主,题目自拟。
(2)原创漫画要求主题鲜明,以独特的视角对“争做地球小卫士”作诠释。
(3)大队部将统一进行“小小卫士在行动”主题故事比赛(1—3年级)、演讲比赛(4—6年级)。
(4)将组织相关老师将对主题征文、原创漫画、小故事及演讲比赛活动进行评比,推选出优秀的队员和中队。
(三)“点”上深化——常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以可桢气象学校“识天社”为阵地,充分利用我校丰厚的气象、环保、农村教育资源,就队员们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发现的某些有探究价值的环保主题,进行深入的实践和研究活动,以增强队员环保意识,弘扬全面环保理念。
1.“蓝天碧水,任白鹭飞翔”科普实践活动
对洛舍近年来白鹭突然增多的现象进行调查,探究环境改善与白鹭增多之间的关系,调查了解当地群众掏白鹭蛋、鱼塘布网捕白鹭等不环保行为,发放倡议,呼吁人类与白鹭等鸟类和谐共生,以使“蓝天碧水,任白鹭飞翔”!(活动材料见附件)
2.“走进水葫芦的世界”环保主题实践活动
聚焦洛舍近两年水葫芦大爆发的现象,通过实地走访、拜访请教、谈论研讨等途径,了解水葫芦的功过是非及其大爆发后的深层次因素,并通过发放宣传书、编演校园剧等形式,倡导同学及群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约束自身行为做起。(活动材料见附件)
3.“保健枕头,呵护健康”主题实践活动
从目前人们劲椎病、肩周炎等“现代病”日渐增多的现状出发,开展运用油菜籽、茶叶末等生态原料制作保健枕头活动,探究其实际效果,从而呼吁人们亲近自然、亲近绿色,养成科学、健康、环保的生活生产习惯。
„„
(四)争章激励,考核评价
1.雏鹰争章也精彩。
将各中队的环保教育与“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起来,争“环保章”。组建以地球环保活动为内容的雏鹰假日小队,聘请有丰富环保知识的人士对小队活动进行指导。
2.实施“绿色银行”考核制度。
“地球小卫士”考评实行“绿色银行”制度,每个小卫士都有一张“绿色银行”卡,将对自己所做的有关环保的好事进行进账加分,反之减分,最后进行总结考核推选。“绿色银行”制度也将作为各中队的一个考核评分卡,进行学期优秀中队评比地一个佐证。
3.活动表彰
(1)对此项活动进行中队、大队总结。并在辅导员例会上进行交流。
(2)对学校推选出来的优秀 “地球小卫士”进行统一表彰。
(3)学校将在主题活动结束后将表现优异的中队、队员进行统一表彰。
德清县洛舍中心学校大队部
2011年12月4日
第三篇: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作者:zhujiuxiang 于 2013-11-30 11:32 发表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生态产品成为当今中国最短缺的产品,生态差距成为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但不得不承认,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及其部分领域和区域的盲目开发、无序开发、过度开发是主要原因,而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则是更深层面的制度原因。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没有建立起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如,市场没能很好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相当程度上、许多领域中,主要还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或在政府不合理干预下配置资源。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先征后返、财政补贴、电价优惠、降低环保标准等进行招商引资,带来产业转移的早熟,加剧了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税收和价格机制还难以有效抑制对资源及其资源性产品的过度需求,由于土地可以卖钱,各级地方政府对占用土地的需求几乎是无限大的,工业用地、水资源、能源等的价格偏低,占用湖泊、河道、湿地、林地的成本过低或基本无成本,远远无法弥补生态价值。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多于其财力,迫使其不得不圈地卖地融资,导致耕地和生态空间被过多占用。以C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和干部任用办法,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缺乏制约和责任追究等,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但不系统、不完整。源头上,没有建立起有效防范的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
还没有完整建立,许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所有者不到位,用途管制在耕地方面落实较好,但没有扩展到占用其他自然生态空间。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严密监管的制度。对各地没有资源环境方面的警示和约束,一些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后仍在过度开发;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少,但在环境保护中居核心地位的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还很不健全。后果上,没有建立起严厉的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没有追责。一些不法企业偷排、超排,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只是象征性地交点罚款就可摆平,等等。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源头严防的制度体系
源头严防,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治本之策。《决定》提出了7个制度,构建了源头严防的制度。
(一)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这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分别为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但目前没有把每一寸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确定清楚,没有清晰界定国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的所有者,没有划清国家所有国家直接行使所有权、国家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集体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个人行使承包权等各种权益的边界。要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二)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我国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相关法律规定了全民所有水资源、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者。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权益不落实;监管体制上没有区分作为部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权利与作为所有自然资源管理者的权力。随着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越来越明显,市场价值不断攀升,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未来价值、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
制,就是要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思路,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授权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者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对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范围、用途进行统一监管,享有所有者权益,实现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
(三)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国家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行使所有权并进行管理和国家对国土范围内自然资源行使监管权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权人意义上的权利,后者是管理者意义上的权力。我国实行对土地、水资源、海洋资源、林业资源分类进行管理的体制,很容易顾此失彼。必须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统一行使全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空间和所有海域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职责,对各类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的用途管制制度,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的系统性修复。
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过程严管的制度体系
过程严管,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决定》提出了5个制度,构建了过程严管的制度。
(一)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使用自然资源必须付费,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我国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总体上偏低,所付费用太少,没有体现资源稀缺状况和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必须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我国工业用地总量偏多,居住用地偏少,比例失调。原因之一是土地价格形成机制混乱,各地为招商引资,工业用地实际出售价格往往低于基准价,甚至零地价,为弥补工业用地上的亏空,居住用地屡屡被打造出“地王”,价格畸高。要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从源头上缓解房价上涨压力。同时,要通过税收杠杆抑制不合理需求。当代的价格机制难以充分体现自然资源的后代价值,当代人不肯为后代人“埋单”,必须通过带有强制性的税收机
制提高资源开发使用成本,促进节约。要正税清费,实行费改税,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如,若对抽采地下水实行水资源税,就可以有效抑制过量开采地下水的行为。
(二)实行生态补偿制度
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在发展,只不过发展的成果不是生产工业品和农产品,而是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生产者向生态产品消费者出售生态产品,理应平等交换、获得收入,这不是施舍或救助。生态产品具有公共性、外部性,不易分隔、不易分清受益者,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该代表较大范围的生态产品受益人通过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购买生态产品,这就是生态补偿。所以,要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对生态产品受益十分明确的,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如河北的张承地区,肩负着为北京、天津提供优质足量水资源的主体功能,京津两市就应该给予必要的补偿,并使之制度化。这样,才能使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不吃亏、有收益、愿意干。
(三)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水、土地等不宜跨区域调动的资源,以及无法改变的环境容量,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理极限,不是靠价格机制能调节的。我国不少地区在现行发展方式下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已经超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限,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过高,生态空间和耕地锐减,大量开采地下水,污染物排放超出环境自净能力。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就是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确定一个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红线,当开发接近这一红线时,提出警告警示,对超载的,实行限制性措施,防止过度开发后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
后果严惩,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决定》分别对领导干部和企业个人,重点提出了2个方面的制度,构建了后果严惩的制度。
(一)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这是针对领导干部盲目决策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而实行的制度。我国生态环境的问题与不全面、不科学的政绩观及其干部任用体制有极大关系。一些地方为了一届任期的经济增长,不顾及资源环境状况盲目开发,尽管可能本届任期内实现了高增长,却造成了潜在的生态环境损害甚至不可逆的系统性破坏。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就是要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终身追究责任,不能把一个地方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环境状况、林地、开发强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对自然资源进行审计,若经济发展很快,但生态环境损害很大,就要对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
(二)实行损害赔偿制度
这是针对企业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而实行的制度。在国土空间开发和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违反法律规定、违背空间规划、违反污染物排放许可和总量控制的行为。对这些破坏性的行为,要严惩重罚,加大违法违规成本,使之不敢违法违规。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中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处罚数额太少,远远无法弥补生态环境损害程度和治理成本,更难以弥补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的长期危害。要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让违法者掏出足额的真金白银,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决定》在资源节约集约使用、退耕还林、耕地河湖休养生息、环保市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区域联动机制、国有林区经营机制和集体林权、环境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
只要我们坚决落实好《决定》提出的制度建设任务,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就一定能逐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早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美丽中国
第四篇: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普通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身边的环境表示高度的关心以及重重忧虑。“改革不能光盯着经济了,空气脏了,日子过得有什么劲。”当雾霾频频来袭,许多人表达这样的想法。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
他认为,三中全会公报中,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有三个特点:一是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六个“紧紧围绕”之一,统一部署。二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非常重要。”夏光建议,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该从“科学的决策和责任制度、有效的执行和管理制度、内化的道德和自律制度”这三个方面展开。
完善科学决策制度,应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对重大规划和发展项目进行科学的、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影响评价。
强化法治管理制度,关键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进程,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
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包括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培育公众的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生态环境好了,人人都受益,这是新一轮改革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方面。”
第五篇:2016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六 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蓝天碧水
2016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六
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蓝天碧水
命题角度一 巴黎气候大会
材料: 经过马拉松式的谈判,来自190多个国家的谈判代表与当地时间于12月12日晚通过了《巴黎协定》。《协定》的达成标志着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具有里程碑的非凡意义。中国在会上承诺: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牛啊你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森林储蓄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同时中国还将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设问
1.为什么世界各国要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大会受到世界广泛关注,说明了什么?)
(1)地球水人类共同的家园。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世界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2)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是世界各国人名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只有携起手来,协调行动,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加快自身发展。
(4)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只有世界各国真诚协作,共同应对挑战,才能保护地球家园。
2.中国政府的上述举措说明了什么?(中国承诺说明了什么?)(1)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2)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中国积极承担国际事务义务,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4)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3.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有信心和决心实现减排承诺。实现减排承诺,我国必须怎么做?(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决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2)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
(3)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依法整顿,严惩破换环境的行为。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环保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是治理污染和保护空气质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生活习惯。
4.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参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3)选择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4)积极学习和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同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手段,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5)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小手带大手,向低碳靠拢”“低碳小窍门”竞赛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命题角度二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一:汪洋出席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2015年7月28日,以“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开幕式时强调,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更加重视科学治理,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并与人工治理相结合;要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防沙治沙的良好氛围;要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完善防沙治沙法律体系;要加强防沙治沙国际合作,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材料二: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中强调:要清醒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的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材料三:“绿色化”和“五个坚持”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五个坚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关键一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强化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设问
1.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以“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为主题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④我国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2.为什么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①符合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减轻环境压力;③有利于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引导公民践行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④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⑤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3.为什么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①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计划;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理念;③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④这是实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⑤这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
4.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应对荒漠化方面应该怎样做?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开发新能源。(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
(4)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完善治理荒漠化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5)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
(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应对荒漠化作出自己的贡献。5.我们中学生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荒漠化问题?
(1)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如: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不乱砍滥伐,保护植被;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不吃野生动物。
(3)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4)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5)·推行绿色低碳经济,合理使用水资源;(6)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7)加强国际合作;
(8)调节农、牧、林用地之间的关系等。
6.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你认为国家、企业、公民分别应该怎么做?
(1)国家:①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创新,用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④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⑤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2)企业:①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节能环保技术;②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③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⑤树立法制观念和节能环保意识等。
(3)公民:①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②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③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④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7.《意见》提出的“五个坚持”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8.“绿色化”和“五个坚持”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唤起广大人民对环境关注的热情;②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③有利于唤醒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④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⑤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9.为了推进绿色化,除了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之外,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淘汰耗能严重的落后生产企业;②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③严格执法,加强节能减排,严惩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④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面行动;⑤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奖惩政策。10.为什么要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1)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落实到大力推进绿色化的新行动上,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携手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宜居美丽的绿色家园。
(2)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1.为了响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国家: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用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普及环保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2)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法制观念和节能环保意识等。(3)公民: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并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12.青少年能够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
(1)思想上: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向他人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行动上:①做环保的践行者,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快餐盒,对废弃物分类处理,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外出时及时关闭电源、以步代车等;②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
1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的召开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3)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4)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树立起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14.为了响应《贵阳共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
(1)国家: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创新,用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普及环保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2)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法制观念和节能环保意识等。
(3)公民: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并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
命题角度三 节能减排 践行低碳
材料一:让“阅兵蓝”常态化为“北京蓝” 2015年9月3日,当阅兵战斗机群从碧空如洗的北京上空飞过,与战机英姿一同刻入观众脑海的,是那一抹纯净的“阅兵蓝”。从8月20日到9月3日为止,北京PM2.5浓度连续走低,空气已连续15天达一级优水平,创造历史纪录。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说:“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相信空气质量一定会变得更好①,‘阅兵蓝’或‘冬奥蓝’将来会变成常态化的‘北京蓝’”。材料二:低碳日:节能有道节俭有德 2015年6月13日至19日是全国第25个节能宣传周。纵览20多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从“节能攻坚、全民行动”到“节能低碳,绿色发展”,从“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到“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节能、节约、节俭是一以贯之的话题。2015年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有道节俭有德”。
设问
1.让“阅兵蓝”常态化为“北京蓝”,需要我们坚持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2.为什么要让“阅兵蓝”常态化为“北京蓝”?
(1)空气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2)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让“阅兵蓝”保持下去,符合我国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将“阅兵蓝”变成常态化的“北京蓝”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有利于为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4)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要让“阅兵蓝”成为天空常态,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1)国家:制定和完善治理雾霾的法律法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对治理雾霾的政策扶植和资金投入;加大对燃油车辆、垃圾处理等的规范管理;加强植被保护。
(2)社会:加大对改善空气质量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对高排放、高污染企业的处罚和整改力度。
(3)公民:增强低碳环保意识,积极践行低碳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如学会垃圾分类处理、不焚烧秸秆、绿色出行等。
5.《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正式施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与污染环境的行为;②有利于增强企业及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行动起来共同保护环境;③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决心;④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⑤符合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等。6.有人认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正式施行就能杜绝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保护环境,不仅仅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还需要相关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减少破坏和污染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7.政府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方面应该如何做?
(1)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供法律保障。(4)注重科技创新,为节能减排提供科技支撑。
(5)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着力整治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6)加强宣传教育,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8.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1)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2)部分企业和个人环保意识淡薄。
(3)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不作为,监督力度不强。(4)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9.国家为落实节能减排应该怎么做?
(1)加快淘汰耗能严重的落后生产企业。
(2)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3)严格执法,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4)加强宣传,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5)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奖惩政策。
10.为什么要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什么要倡导“节能低碳,绿色发展”?)①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③是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的要求;④是缓解我国资源不足,减少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11.有人认为“倡导节俭必定会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加快经济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加大科技投入,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等。12.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
(2)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能源紧张等问题。
13.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践行绿色生活,青少年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参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3)选择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4)积极学习和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同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手段,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5)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小手带大手,向低碳靠拢”“低碳小窍门”竞赛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命题角度四 落实责任 法律监督
材料一:2015年上半年环保“按日计罚”涉罚金逾2.3亿元 环保部2015年8月5日通报上半年环境监管执法“成绩单”,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共检查企业62万余家(次),责令停产15 389家,关停取缔9 325家,全国实施“按日计罚”涉罚金逾2.3亿元。环保部门充分运用新环保法赋予的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以及移送行政拘留等手段,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环境监管执法。相关链接:2015年前4月中国开出上亿元环保罚单,强调“罚无上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材料二:落实环保“终身责任制” 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从各个方面对生态建设作出了规划,并首次提出“党政同责”、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损害生态环境终身追责等。8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责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经调离、提拔或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材料三:公民发现环保部门不履职可向监察机关举报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201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明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办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12369”环保举报热线、政府网站等途径,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办法要求接受举报的环保部门,要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及时调查情况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并鼓励设立有奖举报专项资金。
设问
1.2015年上半年环保涉罚金逾2.3亿表明了什么?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依法治理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我国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人民利益;⑤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2.加大环保监管执法力度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②有利于贯彻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④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⑤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落实环保责任终身制体现了什么?
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党和政府树立领导干部人人负责乃至终身负责的责任意识,必须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严肃追责。
4.针对国务院落实的环保“终身追责制”这一规定,公民应该怎么做?(1)积极拥护和宣传国家的这一规定。
(2)积极行使监督权和建议权,监督举报政府在落实环保方面的不作为行为,采用不同方式向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5.《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施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党和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和政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施行有何重大意义?
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7.《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保障了公民的什么权利?我们应如何正确行使此项权利?(1)批评建议权、监督权。
(2)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8.我国环境虽有所改善,但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1)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2)部分企业和个人环保意识淡薄。
(3)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不作为,监督力度不强。(4)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9.有人认为,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就能杜绝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观点:错误。
(2)理由:保护环境,不仅仅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还需要相关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减少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0.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与污染环境的行为。
(2)有利于增强企业及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行动起来共同保护环境。(3)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4)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以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等。
11.政府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方面应该如何做?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法律保障。(4)注重科技创新,为节能减排提供科技支撑。
(5)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着力整治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6)加强宣传教育,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热点新题预测
1.对漫画《好环境不能只靠等风来》认识错误的是(C)
A.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B.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C.治理环境污染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D.我国要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2.2015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中国区主题为“能见蔚蓝”。2015年我国有120多个内地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参与城市数量创下新高。对我国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认识正确的是(D)①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②体现了我国为解决环境问题而做出的努力 ③唤醒人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④熄灯一小时,对于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意义不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下面是小刚同学践行2015年世界环境日——践行绿色生活的两个情境: 情境一:小刚看见一位同学正在为学校新铺的草坪制作保护标语。
情境二:周日,小刚外出游玩,适逢该市在开展“生态立市,绿色出行”大家谈活动。面对这两个活动,小刚犹豫要不要去参加,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给小刚一些建议。情境一:(1)帮助这位同学一起制作。(2)理由:因为这是保护环境、践行绿色生活的有益活动,符合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情境二:(1)积极参与。(2)建议:①少开汽车,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乘公共汽车等;②向亲朋好友、社区居民积极宣传“绿色出行”;③针对本地区的“绿色出行”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④劝阻、举报与“绿色出行”相悖的行为;等等。
4.材料一:观察下边漫画《零容忍》。
材料二 :2015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2015年“环境日”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1)漫画《零容忍》中的做法、“践行绿色生活”表明我国在实施什么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2)漫画《零容忍》中的做法和国家倡导“践行绿色生活”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对大气污染“零容忍”、生态文明建设全社会在行动。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国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实现减排目标提供法律保障;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减排目标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注重科技创新,为实现减排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②公民: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提高公民权利意识,在节能减排行动中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5.《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于2015年 9月25日发表。这一声明引起多国官员和专家的关注。而声明中所包含的中国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美国在电力和交通等领域继续减少碳排放等内容,反映出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正在加速采取具体措施。在评价这份声明时,一些国家官员、专家和媒体用得最多的词就是“领导力”——领全球气候变化议程的政治动力。
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暖,发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说明了什么?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积极履行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树立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利于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6.材料一:2015年“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倡导全民切实增强环境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 关爱型消费”。
材料二:2015年9月1日起,《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正式施行。《办法》明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①环境就是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②我们在积极改善环境质量、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倡导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理性消费,大力推动人们的消费理念和行为绿色化;③《办法》的施行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明确和突出了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2)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打算怎样践行绿色生活?
①做“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者,积极向他人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做节约的践行者,节约使用学习用品,养成随手关水龙头、关灯的良好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