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
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
射阳县国土资源局
(2011年11月21日)
近年来,面对“保发展、保红线”的两难命题和双重压力,我们始终把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立身之本,创造性地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各项工作在全市进入第一板块,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天的会议对全县国土资源工作提出新挑战,我们将抢抓会议东风,勇挑重担、不辱使命,在服务全局中大展身手,不断谱写国土事业新篇章。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效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
当前,由于土地资源需求的刚性增长与供给的刚性制约,国土部门在服务经济发展与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政策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两难境地。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始终围绕发展大局,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全县国土资源工作取得骄人成绩。一是三轮规划修编科学合理。全县土地利用三轮规划顺利通过省政府批准,科学合理地布局上图规模边界1.06万亩,流量指标1.1万亩,扩展边界2.4万亩,特别是在沿海滩涂区域落实扩展面积2.26万亩,为全县“十
1二五”新城区、新港城、重点镇区,特别是沿海大开发留足发展空间。二是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争取成效显著。争取点供计划430亩;预支城乡挂钩计划230亩(实际使用320亩);争取独立选址计划692亩,调整独立选址计划250亩用于重点镇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争取国家农用地转征计划420亩;争取国有未利用地计划630亩。在全省城乡挂钩建设用地计划未审批的情况下,实际已使用计划2400多亩,有力保障了全县“三百工程”等新特产业项目、闽兴钢材等重点服务业项目以及新城区、新港城建设用地需求。把存量变增量,盘活利用存量土地3000多亩,有力保障了吉阳光伏、东辉新材料等重点镇区的重点项目及时落地,全县项目用地总量在全市排名第三。三是土地运作资金效益明显。县城出让经营性用地15宗969.63亩,收取出让金73633万元;乡镇出让经营性用地10宗259.58亩,收取出让金11107万元;协议出让74宗97.28亩,收取出让金1478万元,为新城区、新镇区、新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以土地融资125261万元,其中提供998.2亩为财政融资,提供630亩为临海高等级公路融资,提供近600亩为临港工业区融资。深化“三服务”,开展“服务企业家家到”活动,帮助企业以土地融资7个多亿。四是土地开发复垦推进有力。实施城乡挂钩2200多亩,一次性通过市级验收;实施占补平衡4300多亩;实施长荡、兴桥两个土地整理项目28373.1亩,引进
土地整理项目专项资金4724万元,有效推进了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今年,在县人大对全县23个政府组成部门服务“三业提升”测评中名列第一,被授予“人民满意服务单位”称号。
二、坚持国策,落实责任,有序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秩序
针对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新变化,近日,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分别作出重要讲话。胡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三十一次学习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土地合法权益,切实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温总理强调,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注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贯彻中央主要领导同志讲话精神的同时,针对当前我县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牢固确立依法依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土地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避不开、绕不过、等不起、拖不得的重大课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责任。一方面计划十分紧缺,另一方面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十分严重。传统的用地观念在少数干部的脑海中非常顽固,传统的利用方式和陈旧管理方式依然突出,谈到项目就习惯于用增量,而不是先盘活存量挖掘内涵,这在用地成本上造成巨大的浪费。特别是在加快我县经济发展转型期,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眼睛“向上”转为眼睛“向下”,挖掘内涵盘活存量。对此,我们将把盘活存量土地和处置闲置土地,作为常态化管理方式。对供而未用的征收闲置费,两年闲置无偿收回;对用而不足的督促增加投资,达到投资强度下限要求;对低效利用的实行“腾笼换鸟”、“一笼多鸟”,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加大考核力度,对盘活存量完成得好的镇区进行计划指标奖励。二是严格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目前,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格局仍然是“大家用一家管”。这种单打独斗的现象远远滞后于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我们将严格按照胡总书记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二十字方针,全面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体系,要真正把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把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真正促进国土资源从“一家管、大家用”到“大家管、大家用”。要加大村庄地籍调查推进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村庄地籍调查的第一责任,确保明年6月份之前将集体所有权证发放到集体组织手中,确保土地流转产权明晰。规范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特别是土地整理项目,不得调整规划,不得工程转包,不得资金截留挪用。城乡挂钩实施不得弄虚
作假,不得侵占老百姓利益。三是坚决打击和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我们将联合公安、检察、纪检、监察等部门,加强土地执法巡查,实行联合办案,坚决查处工业用地改变用途、经营性用地调整容积率等擅自调整规划指标的行为,不仅要补缴出让金,而且要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制止擅自违反规划用地,无计划用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整治一些以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为名的非法取土行为;坚决查办以新农村建设、康居示范点建设为名搞小产权房开发。严格启动党员干部违法用地责任追究制,严肃追究镇区、村居参与小产权房开发的违法主体责任,严厉打击极少数机关干部和少数群众私下买卖宅基地。近期,将对违法用地重灾区的镇区发函告知、通报全县、公开曝光;并对重灾区的镇区取消一切农用地转正用手续,停止一切涉土服务。
三、解放思想,创新举措,有力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全县冲刺全年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国土部门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超常的举措,千方百计服务中心、全力以赴保障发展。第一,凡是能发的土地使用证坚决发放到企业手中。打破条条框框约束,破除权力观念,由分管局长牵头会办各镇区项目发证问题,凡是企业申请镇区所需的土地使用证,只要不违法,一律发放到位。竣工的项目履行竣工验收手续快速发证,在建项目打破常规发证,已出让的经营性用地出让金到位立即发证。从而帮助企
业以土地融资渡过难关。第二,凡是成熟的商业用地第一时间挂牌到位。帮助每个镇区解决5-10亩商业用地“过桥”计划,国土部门各个基层所、分局都要积极帮助镇区找存量,盘存量,要帮助镇区把有限的商业用地计划放在黄金地段,实现土地出让效益的最大化。县城年前出让城市综合体、皇家娱乐城、金胜制衣地块、原党校地块、新射中南侧100亩、政府大院、工人文化宫地块等。真正实现成熟一块出让一块,高效运作一块,全力支持县、镇两级政府解决年前的财政困难。第三,凡是真项目、好项目、高回报项目坚决保证及时落地。各国土所长、分局局长要超前介入,主动服务,全面摸清全县竣工项目分期供地还缺多少计划;在建项目用地还缺多少计划;开工项目解决了计划多少还缺多少计划;全县2012年“三百工程”项目是哪些,需要多少计划。分别建立分期供地竣工项目、在建项目、开工项目和全县2012年“三百工程”项目需要供地台账,统筹安排用地计划,帮助项目落地。真正做到向全社会承诺:国土部门绝不因用地指标紧缺而影响项目落地,绝不因服务不到位而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此时”。我们国土人将以这次会议的部署为新要求,以善治善为的智慧和勇气构建良好的土地管理新秩序,为建成全面小康新射阳作出国土人应有的新贡献!
第二篇:积极主动服务 严格规范管理(论文)
积极主动服务 严格规范管理
―
XX市国土资源局XX分局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领导关切、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作为基层分局(所)要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总体上就是抓好三件事:管好土地(工作职责)、服务好发展(工作方向)、抓好队伍(基础)。近年来,中央将土地作为调控的“闸门”,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如何履行好职责,我们认为在积极主动服务的基础上,要在严格规范管理上下功夫,特别是要注重土地执法监察工作。长期以来,“发现难、制止难、查处难”一直是困扰基层分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难题。怎样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汇报、早处理,成为基层国土分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XX的实际,谈几点体会,供市局领导参考。
一、清醒看待形势,进一步增强执法监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国发28号、31号和3号文件,进一步强化了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职能。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土地管理面临“两碰头一忧虑”的严峻挑战,如何正确处理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焦点。为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重点,进一步增强做好执法监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方面要正确把握好《决定》中提出的重大原则,即把保护好XX镇7.4万亩基本农田作为头等大事放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首位,把“保增长”和“保红线”作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落脚点,把严格规范管理作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切入点,实现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相协调。
另一方面,要正确把握好《决定》中“二个最严格”,即: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要按照昆山市局束局长在做客在线访谈室时,就“保增长保红线”,确保昆山持续发展提出的“四大举措保增长、四项措施保红线、五条途径强队伍、十项机制促发展”的要求,以积极主动服务赢得地方政府的理解信任,以严格规范管理获得服务对象的拥护支持,以广泛宣传沟通取得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来牢牢守住7.4万亩红线,切实保障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
1、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时机,集中报道国土部门积极主动服务、严
格规范管理的工作成就和重要成果,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土问题的最新动态,重大典型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等,把政府领导的着力点、新闻部门的兴奋点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凝聚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持两个最严格的制度上来。
2、加大执法监察的威慑力度。没有严格的执法就没有良好的秩序,对于违反国家政策、顶风违纪的现象,执法监察队伍要敢于碰硬,严格履行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认真执法。对未批先建、破坏耕地等违法违规的行为,要敢于碰硬动真,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特别是对一些顶风而上、性质恶劣、影响重大的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起到了处理一起,教育一片的警示作用。
3、加大调研和信息分析的力度。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在第一线,对地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带有普遍性的不良倾向和苗头性问题也基本能够及时发现。要注重对信息的收集,提高信息分析质量,有针对地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供上级部门参考,为出台有关制度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增强监察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三、积极探索,构建行之有效的执法监察新机制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做好土地执法监察要有新方法、新举措,特别是要在敏锐发现问题上下功夫、在快速反应上想办法、在及时处置上不含糊、在全面监控上做文章。我们应该在现有的违法案件督办、执法监察过错责任追究、违法
重大和疑难案件会审等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完善执法监察新机制。
1、完善执法监察区域网格化管理制度。在管辖的行政区域内,将土地执法巡查区域,以网格化的形式,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域,实行定格、分片包干负责制,做到巡查区域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市(县)局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划分、乡镇分局(所)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进行划分、行政村(社区)以组或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划分,并确定责任区域,实行定点、定人,达到“三位一体、盖边沉底”。
2、建立执法监察区域监控制度。进一步理顺市、镇两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执法监察方式和村级协管方式。市局设置若干个片区监控小组,建立监控程序,重点进行日常监控。分局(所)在坚持监察队伍日常全面巡查的同时,按照《执法监察区域网格化管理制度》中定点、定人的要求,重点进行定点巡查。同时,利用村级协管员熟悉情况,指掌信息及时、可靠的特点,充分发挥协管的监控作用,达到基层情况反馈的信息员、对违法案件及时发现的监督员的要求。
3、建立执法监察等级预警监控制度。一是评定区域预警等级,具体为: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主干道两侧和案件多发区域实行一级监控,由市局片区监控小组每季组织拉网式检查、分局(所)每周定期组织重点巡查,村级协管员配合日常巡查;对工业集聚区、城乡结合部和乡村道路实行二级
监控,由分局(所)每周定期组织拉网式检查,村级协管员配合日常巡查;对其他区域实行一般监控,由分局(所)每月定期组织巡查,村级协管员负责日常巡查。二是评定个案的预警等级,根据个案的违法用地面积、地上物状况、地类、违法用地地点、社会影响度等指标,确定案件的三级预警等级。通过对一定区域及一个区域案件发生情况进行预警等级评定,对预警等级高的案件和区域予以重点、严密监控,以起到重点打击大案要案和监控案件多发区域的作用。
评定预警等级的标准可根据辖区的具体情况相应调整。当案情发生变化时,预警等级也随之进行变化调整。通过设立预警等级可清楚地了解一个区域内的土地违法案件发生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监控。
4、建立执法监察24小时锁定制度。对村协管员反映的苗头性问题、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等,分局(所)要实行24小时锁定制度,即在接到情况反映或发现土地违法行为的24小时内,专职监察人员要到达现场调查,了解真实情况,及时作出处置。把土地违法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将信息反馈市局片区监控小组,评定等级、进入监控程序。
5、建立执法监察定期跟踪回访制度。市局片区监控小组,根据不同预警等级,对锁定的监控对象实施不同密度、不同间隔时间的回访巡查。如果发现案情变化,要及时作出反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同时要变更预警等级。
第三篇:坚持正确方向 严格规范管理(答记者问)
坚持正确方向 严格规范管理 ——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国务院
《通知》答记者问
日前,国务院公布《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对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就《通知》出台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贯彻落实的具体安排等,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您介绍一下《通知》的背景,以及当前我国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有关情况?
答:一是关于农村土地整治。《通知》提出的农村土地整治是依法对农村地区低效和粗放利用的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土地利用活动。这里说的“土地整治”,其实是在土地整理的基础上发展演化来的。党中央、国务院1997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土地整理”。1999年修订实施的《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10多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整治土地近3亿亩,新增耕地5000多万亩,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农田整理新增耕地5%~8%,农田产出率提高10%~20%,形成了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基本农田。一些地方通过对农村散乱、废弃、闲置的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集中建设居民点,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节地率一般能达到30%~50%,净增耕地13%左右,促进了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变了村容村貌。
二是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是指一些地方在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进行将整治节约的少部分农村建设用地以指标调剂的方式按规划调整到城镇使用的政策探索试验。众所周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地方相继采取用地置换、周转和土地整理折抵等办法,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以其破解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用地不足的难题。
200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根据该决定的要求,我部自2005年开始部署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同一县域内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项目区,通过先行下达周转指标,专项用于项目区建新地块的面积规模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归还。2006年至2009年,全国实际安排的周转指标规模约为43万亩,2010年安排了30万亩。截至目前,批准试点共涉及27个省份。
从近年来实践看,一些地方将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相结合,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所获土地收益返还农村用于农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各地普遍认为,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有利于解决耕地保护“缺动力”,工业化城镇化“缺土地”,新农村建设“缺资金”,统筹城乡“缺抓手”等问题。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确也出现一些亟须规范的问题:一是少数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突破周转指标;二是对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重视程度不够,在确定村庄拆旧、建新和集居规模时,对耕作半径、畜禽养殖、居住成本等实际情况考虑不够充分,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三是收益分配不够规范,挂钩项目由市县自行确定搬迁补偿标准,差异较大,收益分配方式和分配比例的确定在区域间差距较大。同时,一些涉及农村土地产权、基本经营制度等深层次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
问:《通知》包括哪些重点和主要内容?
答:《通知》包括四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一是明确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出要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二是提出要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三是提出要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部分是严格规范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主要明确规范的要求。首先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坚决扭转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倾向,切实防止实施过程中脱离实际、侵害群众利益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其次,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坚决制止和三个严禁:坚决制止以各种名义擅自开展土地置换等“搭车”行为,严禁突破挂钩周转指标规模,严禁盲目大拆大建和强迫农民住高楼,严禁侵害农民合法权。最后强调了对增减挂钩试点要通过周转指标实行规模控制。
第三部分是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从3个方面明确要求,一是突出以农田整治为重点。二是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要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所腾出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禁在农村土地整治中,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承包地。三是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促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战略后备产区建设,防止和纠正配套工程不到位,配套资金不落实等问题。
第四部分是确保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提出规范政府行为的工作要求。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地方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搭建平台、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资金整合和使用管理,切实提高各项资金综合使用效益,严格执行有关资金使用规定。三是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管理。四是严格监督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实行全程监管。五是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要求。
问:作为对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的专门文件,我们应该怎么看《通知》?《通知》出台后,我们应该怎么看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答:《通知》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有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第一个国务院文件,也是有关土地整治工作的第一个国务院文件,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按国务院的要求,把农村土地整治这件利国利民、利乡利城、利农利工的好事办好。
当前,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十分必要,也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整治潜力巨大。我国耕地形态细碎、零乱,田坎、沟渠、田间道路的比例分别超过集约化水平中等国家1倍、1.5倍和2倍以上,如将上述三项用地集约化水平提高到中等国家的一半,可增加有效耕地近1亿亩。目前农村居民点用地为2.48亿亩,占全国建设用地的51%。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人均居民点用地高达229平方米,“散、乱、空”现象比较普遍。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充分挖掘农村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的潜力,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
二是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改变农村面貌的需求强烈。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中低产田比例占全国耕地面积2/3以上。农村住房陈旧、布局零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与部分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增加形成反差,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的愿望日益强烈。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从当前看,能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和释放农业生产力;加强农村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利于引导和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从长远看,能够引导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有利于城乡土地资源统筹利用,促进“以城带乡、以工补农”,解决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等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是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具备较好基础。当前,国家、省、市、县都编制实施了土地整治规划,每年中央和地方约有1000亿元用于土地整治的资金做保障,管理制度、机构也比较健全,各地开展土地整治的积极性很高。
总之,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基本形成了法定职责有效履行、有法律保障、有健全的规划体系、有标准可依、有科技支撑、有机构推进、有稳定资金渠道、成效显著的局面。
问:国土资源部就学习贯彻《通知》都做了哪些安排?下一步工作怎么干?
答:今年第1次部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了学习贯彻《通知》的工作方案。
就贯彻落实《通知》进行了部署,具体包括7项工作:一是结合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第一时间在系统内传达《通知》精神,部署开展有关工作;二是部署增减挂钩试点和土地整治工作的专项检查。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计划5月底前全面完成;三是为指导地方准确理解文件精神实质,把握正确方向,规范开展工作,我们拟召开一次结合现场观摩的工作座谈会;四是制定下发配套文件。研究出台《关于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规范开展,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监管工作的通知》以进一步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五是全面完成各级土地整治规划修编任务。完成《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关于扎实推进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完成省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14个市县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等,保障土地整治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六是进行培训工作。为了指导系统内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吃透文件精神,把握关键环节,确保农村土地整治和增减挂钩试点工作规范开展,拟在举办1-2次全国性的农村土地整治和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培训班,并指导各省(区、市)举办培训班;七是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增减挂钩试点的监管。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全面启动对各地开展的农村土地整治情况的全程监管;尽快将增减挂钩项目区纳入“一张图”,实现对增减挂钩试点情况的网上监管。
为了正确引导舆论,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我们还将开展一系列深化研究工作。比如开展对《农村土地整治条例》调研工作。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好的经验。同时,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增减挂钩试点的理论研究、科学问题和技术研究。
第四篇:(国土)严格规范管理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严格规范资源管理 确保“双保行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瓜州县国土资源 局长 陆树茂
“保增长,保红线” 行动(简称“双保行动”)是国土资源部党组针对我国面临的特殊经济形势,为保证中央扩大内需保增长战略决策全面贯彻实施采取的重要措施,自今年3月国土资源部提出开展“双保行动”以来,各地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响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落实“双保行动”,既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又保证了18亿亩耕地不减少。同其它县市一样,我县在开展“双保行动”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严格规范管理为基调,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保证了“双保行动”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我县得到全面落实。
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我县“双保行动”的开展,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国土部门的工作部署,严格履行法定职责,积极服务发展大局,在“土地如何供应、矿权如何审批、耕地如何保护”上下功夫,求突破,为全县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围绕项目带动战略,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以服务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全力提供 资源保障和服务。全面贯彻“双保行动”各项目标任务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及项目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工业强县战略要求,切实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好资源保障和服务工作。认真研究法规政策,采取灵活机制,创造宽松的用地环境;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在土地利用上的有关扶持和优惠政策,努力降低项目建设成本;主动服务,在规划论证阶段提前介入,积极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积极抓好落实项目的用地预审;以提高部门办事效率为着眼点,出台相关制度措施,进一步减少业务办理中间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加快项目用地预审、审批和报批速度,有效推动了项目建设;优先保证民生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基础设施、电力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势资源开发等新增国家、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止目前,已及时为35KV输电线路提供用地72亩,为风电项目提供用地38.28公顷,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提供用地603.02公顷,为重点工业项目提供用地94亩,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与重点项目业主单位、相关部门建立情况通报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有效解决存在问题,保证符合产业政策,项目落实、建设资金落实、建设地点落实的项目用地。根据业主需求,主动为资源开发企业提供相关地质资料和矿业咨询服务。对已上报省市审批的项目用地或矿权,采取跟踪落实,主动与省市主管部门联系沟通的办法,做好报批项目用地或矿权的衔接协调工作,力争尽早办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坚持“依法依规,从严从紧,有保有压,节约集约”的方针,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坚决核减超标准用地面积,杜绝搭车用地、批 地行为,确保项目设计、施工和建设各环节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积极引导工业及其它生产性项目向工业聚集区集中,实现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加大存量土地挖潜力度,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尽量安排利用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等低效利用土地,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二是落实保护措施,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的各项措施,做到了保护面积、保护人员、工作责任、耕地补充四落实。保证了我县耕地的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目前,全县耕地保有量达到了2.5524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2.2922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保持在89%以上。
三是严格建设用地管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是严格按法定权限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审核审批各类建设用地。进一步规范了土地交易市场,全面落实了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严格土地调控政策,依法规范供地行为,切实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新增建设用地、原划拨用地、矿山企业用地、大中型工程临时用地、改制企业用地的管理。对新增工业用地一律实行招拍挂出让,进一步扩大了土地有偿使用范围。
四是围绕和谐稳定,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完善征地补偿办法,严格执行统一年产值标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征收、征用农民集体土地,落实征地报批告知、确认、听证程序和公示制度,保证征地补偿费及时足额到位,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把集中处理信访问题作为维 护社会稳定的“民心工程”,切实做到稳定住、疏导开、处理好,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按照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思路,集中整治,依法调处各类土地、矿产纠纷,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五是不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形成良好的国土资源执法环境。坚持“预防为主,防范与查处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批前早介入,批中严把关,批后重监督的工作机制。针对土地、矿产违法的新特点、新形式,开展交叉式执法检查,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未批先用、非法批地、批少用多及城乡结合部违法建房等违规违法问题,切实维护规范、健康、有序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教工作,营造良好的国土资源法制环境。发挥国土所和信息员的作用,把动态巡查工作延伸到最基层,努力形成专职队伍和兼职人员相结合、动态巡查和群众举报相结合的巡查网络体系,提高事前预防的能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进一步加强与纪检监察、公安、安监、环保、林业等部门的协作、沟通,形成合力,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查处违法占地、非法勘查开采资源的违法行为。健全和完善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预警联防机制,认真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和分级办案制度,有效制止了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对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和重点矿区跟踪检查,对违法案件做到早发现,早 处理,努力把各种违法行为解决在萌芽阶段。
六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规范土地市场。继续抓好国有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土地价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企业节约集约、合理地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管理,特别是土地二级市场管理;进一步摸清存量土地家底,努力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走建设用地内部挖潜之路,加强和改进土地规划计划调控,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处置闲置土地。在供地思路上继续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竭力保证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重点工业项目用地。
七是强化矿产资源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动态巡查密度和广度,清理盲区和死角,巩固和深化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成果。重点查处和打击无证非法开采、超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或承包矿业权、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重点矿区、边远矿区、偷采乱挖行为易发区进行重点巡查和监控,把全县所有矿点均纳入有效的监控视线内,对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警戒一片。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工作,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规模化、集约化。建立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制度,全面开展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工作。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在认真分析总结近几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照相关法规政策规定,研究制定了探矿权人、采矿权人依法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构建和完善 矿产资源监管长效机制,促进矿业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八是强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裕的资源基础。内引外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与地勘单位和有资金有实力的企业沟通联系,选定探矿靶区,开展全方位的矿产资源普查工作,有效增加资源储量。目前,来我县从事地质找矿单位已达25家,登记探矿面积接近500平方公里,地勘资金投入达到了2000余万元。同时,我局还编制上报了《瓜州县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由县政府投资40万元,经招标后确定了有资质的项目勘查实施单位,对全县非金属矿产资源成矿带开展全面普查,目前普查工作已结束,普查报告已通过预审,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地勘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将会为今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详实的地质资料,对推动矿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九是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全面完成土地调查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并吸取上一轮规划编制的经验教训,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确定了“三个统一、两个优化”的规划修编原则。即做到土地利用总规、城市建设发展总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有机、高度统一;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和基本农田布局,力求使规划修编既体现保障发展的要求,又体现保护资源的要求,为未来的发展调好结构,留足空间。把适宜城市建设和工业、第 6 三产业发展的基本农田调整到不影响今后建设发展的地方,满足城市发展用地需求。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国土资源工作改革发展的又一个新的起点。随着“双保行动”工作进入后续阶段,我们将在科学的发展观的指引下,进一步总结 “双保行动”经验,按照及时准确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要求,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双保行动”阶段任务的调整,自觉将保增长、保红线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永恒主题,增强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依法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和坚守耕地红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提升土地管理能力和水平,在“双保”中稳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日
第五篇:严格的管理 贴心的服务
严格的管理 贴心的服务
中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集团公司:同仁堂精神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同仁堂全体员工共同行为规范: 德、诚、信 德:
仁德:做人以德为先,光明正直、待人以善为重、亲和友爱 药德:求真品、抵制假冒伪劣、重质量务必精益求精 美德:环境美、有秩序、无尘埃、行为美、有礼节、无秽语 诚:诚实、诚心、诚恳
诚实:货真价实,做到童叟无欺。
诚心:周到服务,不讲份内份外。
诚恳:倾听意见,不计顾客身份。信:信念、信心、信誉
信念:服务同仁堂、献身同仁堂、立志岗位成才。
信心:勇于面对困难、善于排除障碍。
信誉:一言一行维护集体荣誉,一思一念为了企业兴衰。职业道德包含着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无限的爱和神圣的义务。有崇高职业道德的人,不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能爱业、敬业、乐业、勤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兢兢业业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无私奉献。职业道德是做人的基础,是人格的一面镜子,是人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对照中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对照同仁堂文化,对照职业道德,做到了吗?百分之九十九的做的很好,个别人做的不怎么样,甚至一部分没做到。
没做到: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对企业,对人生事业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或副作用。怎么避免这些副作用呢?
联合国,有联合公约,一个国家有宪法和各种法律法规;一个企业有制度,一个小组要有纪律,也就是老百姓总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有大的章法,小有小的纪律和制度,事事都要有规矩,才能把事办好,作为一个职业人,必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事业也有成。只有事业有成,才能获得社会尊重。人民尊重,才能成为栋梁之才。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们在社会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程序性,与相关的社会规范、行为规范是社会固有的。离开了必要的规则,社会就陷入混乱状态,不可能正常的存在和发展。规则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无规矩不可能成方圆。没规矩社会便不能正常运行。
一、遵纪守法的含义
所谓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的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联的法律法规。
(一)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能够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是我国人人必须遵守的。他是在科学总结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适应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推动国民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和实施的,体现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为了开展正常的职业活动,顺利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规范职业活动的各种行为,国家依据宪法制定了一系列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1、职业纪律的含义:
纪律是一中行为规范,他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的职责。它是调整个人和他人、个人和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
我国社会主义纪律是一种自责的纪律,它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同仁堂全体从业人员对工作的责任心联系的纪律,是相互尊重的同志式纪律,是和自由相联系。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人独创性和主动性的纪律。社会主义纪律是强制性和自觉性的统一。它要求人们选择符合人民利益的行为,禁止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违反纪律当然要受到相应的处分、罚款、警告、记过、撤职、留单位察看,甚至除名等。同时社会主义纪律优势为保障人民利益所制定的,所以能够为人民接受并且自觉自愿的遵守。
职业纪律作为对人的职业行为进行控制的手段。它产生于职业分工。职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不同利益和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不可避免的要发生社会交往,为了维持这种交往的正常进行,已达成交易,变订立了一些能被双方从业人员都能接受的行为规范,以此来约束从业者的行为。在调整各方面的关系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经人们不断总结,制定出一些从业者必须遵守的纪律、守则等职业行为规范,要求从业者去遵守、去执行、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职业纪律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劳动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宣传纪律、外事纪律等基本纪律要求。以及各行各业的特殊纪律要求。职业纪律在调节从业人员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以及职业生活中局部与全局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职业纪律的特点:
a:职业纪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
职业纪律一般都用守则、合同、行业规定等方式体现出来。在职业活动中,它们都有很明确的职业行为内容指示从业者应当做什么、要求从业者怎么做。职业纪律是每一个从业者开始工作前就应当明确的,在工作中必须遵守,必须履行的职业行为规范。
b:职业纪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纪律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共同分担着整个社会的责任。要维系社会的正常发展和良性运行,就必须有严格的纪律来保证各项具体职责的实现。职业纪律的强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从业者遵守、执行纪律,履行自己的职责。二是追究从业者不遵守纪律所造成的过失和后果,如果因违反纪律造成职业过失就要追究其责任。这种强制性,除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对从业者造成压力外,还具有纪律的强制性。
我国社会主义职业纪律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反应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对于调节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保证职业活动和国家的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十分重要,各行各业及其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三、遵纪守法是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一)、遵纪守法是从业人员的基本义务和必备素质。
我国要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人的现代化。由于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人人必须遵纪守法,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切活动。因此。每一个从业人员要使自己具有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必须不断加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纪律,自觉遵纪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一个具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劳动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公民。
四、评析
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每个公民每个从业人员都必须履行法律的义务,一旦人们的行为越过了法律、纪律设定的界限,那么就会受到强制性的惩罚。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这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一句名言。年轻人一定喜欢这句名言,但是您一完全准确的理解他。作为一个社会人就应该正确认识自由与法纪、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一)提到遵纪守法,有个别人会认为这是限制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他们认为法律虽然重要,但他束缚人,压仰了人的创造性,使人不自由,只有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才是自由,因此对法律、纪律有一种反感情绪。这种所谓的绝对自由是完全错误。
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其思想和意志总是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性。因此人的行为具有社会性。每个社会都行成了一整套管理社会的办法,如道德、纪律、法规等。用来对个人的行为加以调节、仰制和约束使形形色色的人的个体行为成为统一的,规范化的社会行为。实际上不要受限制,不要法律指定的制约的自由在仁和社会都是不存在的,绝对自由必然导致绝对不自由。在我国人们群众享受着广泛的自由,同时又要严格遵守社会主义法纪。自由和法纪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从业人员只有深刻地认识法律法规、纪律、道德规范系的内容和意义及其发展规律。并把它变成个人的信念,外在的法律、纪律和道德要求才会变成内在的需要,成为个人自觉自愿遵循的行为准则,我们也才能直正具有了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如孔子所说的那样,“随心所欲不逾矩”毛泽东讲的“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速度空前加快了法律法规、规章的数量空前增多,法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紧密。在现在社会里,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法律。譬如:当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之后,就面临着拥有哪国国际的问题,然后孩子起了名字,申报了户口就拥有了性格权;到了上学年龄,就触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参加工作就接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结婚时遵守《婚姻法》;签订经济合同时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在生产中要遵守《劳动法律》《产品质量法》《发对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等;有,了发明创造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有了合法的劳动所得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等等。总而言之,法律已经走入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生活紧密联系。法律就象城市里交通指挥红绿灯,无论车辆行人都必须严格遵守,靠右走,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定,这样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如果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不但谁都走不了,甚至给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肇事者还要受到法律惩治。法律告诉人们在现在社会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每个从业者都应该主动的遵纪守法。社会主义中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人人都想得到法律的保护,因为只有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的工作生活才有保障,我们的生命财产才有保障,我们的工作生活才有保障,我们的生命财产才有保障,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宁,我们每个人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维护。但事物总是相对的,有付出才有收获,才有所得,有所得就应当有所付出,诺希望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就必须人人履行法律义务。遵纪守法。社会才会更美好。
(二)遵守职业纪律是每个人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职业纪律是每个从业人员开始工作前就应明确的,在工作中必须遵守,必须履行的职业规范。每个职业人员都要根据职业角色的具体规定,严格按照职业规范调试自己的行为,以保证生产秩序的正常进行。职业规范包括岗位责任、操作规则、规章制度等。岗位责任规定了该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工作性质。(电工岗位责任就是电路、电器的养护维修,为生产的安全进行提供优质服务,如职业规定更换品种清场,必须清场,生产环节必须保证质量。库房应做到无霉、无虫蛀)。质检工作的岗位责任就是检验,原材料半成品、辅料、成品的质量,为合格品出厂把关。操作规则是职业劳动者具体详细的程序和动作要求(如维护工的操作规则禁止带电作业,须在机器停止运转后进行检测与维修;化验工作的操作规则,要求依照实验过程如实记录,保存好原始数据等。职业纪律是最明确的职业规范,它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了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要求,明确规定了职业行为的内容,指示从业人员应当做什么。如司机的职业纪律是不准酒后开车,维修工的职业纪律是不准用公司的器械和物料加工私人用具。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它代表着整体的意志和力量,每个从业人员都遵守职业纪律是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