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品牌化调研报告
企业品牌化调研报告 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分不断加强的总体背景下,只有针对不同的物业类型、不同的消费人群、以不同于他人的管理模式,才能树立企业自己的一面旗帜,建立自己的经营理念,那就是要走企业的品牌化道路。品牌是什么?品牌是一种名称、标记、符号,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商品的牌子,以自己特殊的商品形态区别与竞争对手的标记。物业管理是一种服务,它以物业为管理对象,以广大业主为服务对象而定位于社会人群。由此,创建这种服务的品牌也不外乎三个方面: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但是创建一个品牌并不是朝成夕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迄今为止,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已经走过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形态。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城市的现代化、人们对居住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伴随房地产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物业管理要得到迫切的改变,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尤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多数人将成为物业的产权人和使用权人,因此,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造合理的规模效益,已经成为现今物业管理的关键问题。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分不断加强的总体背景下,只有针对不同的物业类型、不同的消费人群、以不同于他人的管理模式,才能树立企业自己的一面旗帜,建立自己的经营理念,那就是要走企业的品牌化道路。
品牌是什么?依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标记、符号,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商品的牌子,以自己特殊的商品形态区别与竞争对手的标记。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品牌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区别标志,而是企业客户和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来源。
物业管理是一种服务,它以物业为管理对象,以广大业主为服务对象而定位于社会人群。由此,创建这种服务的品牌也不外乎三个方面: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深圳万科发展到今天之所以能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依靠了其服务的品牌效应。在多次的招、投标中,其能做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靠的是它的知名度,在以后的日常管理中能得到广大的业主的支持与信赖则主要依赖了它的美誉度,于是不断提升的忠诚度为它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终就铸造了中国物业的“巨无霸”。但是创建一个品牌并不是朝成夕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实中一些令人无庸质疑的事实放在我们的面前,物业市场不规范、经营机制不健全、细的法律法规不具备、广大业主的物管意识低等因素已经成为企业走向品牌化的约束“瓶颈”,尤其是北方的地区,在总体水平低的情况下,对于一些中小城市做成物业品牌更是难上加难。日照虽然是位于沿海的港口城市,但就经济发展、人口规模来说还是一个中小城市。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做成一个物业的品牌,除了要克服大的环境困难外,还要最大程度上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和人员配置。对此,笔者在公司的四个物业项目实习的进一个月的时间里感受颇深。
以下笔者就在工作中亲身感受的问题予以陈述:
(1)、物业人员的形象不规范。包括服务人员的仪表、语言、行为形象。服务人员是第一时间与业主打交道的,因此,他们的给广大客户留下的形象则代表了公司的精神面貌。
(2)、规章制度不健全。主要包括对内(员工规范、岗位职责、奖罚机制)和对外(管理制度、业主公约、处理程序等)。
(3)、物业管理工作宣传不到位。比如说维修基金的收取,在没有全部收缴齐之前,不要存在时间上的停滞,要无时不刻的向业主宣传到位,其中包括采用传单、报纸、宣传栏的形式。
(4)、服务人员的人性化意识不强。对待业主不够周到热情,有的甚至发生了口角。在实践的接触中,服务人员对答允业主的事情不能及时的处理,比如说报修,一拖再拖使公司的诚信产生了严重的危机。
(5)、物业经营收入单一,难以摆脱亏损的局面。举例说同发物业它的建成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大多数的公共设施已经老化,光靠 1.1角的服务费亏损是在所难免。
二、通过在实习中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磨合,笔者认为这些基本的问题已经成为**物业走向品牌化、从分散型经营到集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规范物业项目的运作,树立**物业的品牌形象。通过近段时间的实习,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和方法。
1、建立规范、高效、专业化的队伍,作好基础管理是关键。优秀的基础管理是作好物业工作的基点而员工素质则是优质服务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物业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壮大的关键。
(1)、规范服务人员形象,加大企业宣传力度。规范形象包括仪表、语言、行为三个方面,仪表规范要求我们的服务人员要持证上岗,统一着装,佩带明显的标志,所使用的工具要印有企业的标识。语言形象要求服务接待人员要讲普通话,由于在公司的项目上买房的大多是外地人,所以这一点显的很重要。比如说在服务人的电话接待中要首问“**物业,可以为您做什么”语言要尽量热情委婉,包括在与业主产生矛盾的时候,“**物业”应该成为每一个员工的口头禅,这样也有利于企业的形象宣传。行为形象要求每一个岗位的职工要工作规范,尽显专业风采。这一点对我们的保安人员显的十分重要,在小区里保安人员担任着维持公共秩序的职务,所以在工作中要尽量达到军事化的标准,例如不要出现走路吸烟、打闹的场面,以免给业主造成不良的影响。物业是一种服务行业,其行为其实就是一个服务的过程,即服务传递过程。表情愉悦的工作人员可以平息由于服务缺陷给业主带来的不满和怨言。此外,服务人员的形象也是公司服务的一个有形展示,向用户传递公司的良好形象。
(2)、健全与物业有关的规范规章及各种档案保持制度。完善的规范规章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有利于整个服务流程的再造,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外部形象,其更是以后创优、9000 认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所以,对内要建立员工的岗位责任制、工作内容要求并且要确保能落实下去,内部制度的设立要无时不刻的表现出一个绝对服务者的形象——以业主为中心,辐射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在实习中,城市花园的首问责任制就值得为其他的物业项目所借鉴,即每一个与业主接触的服务人员都要成为服务流程上的一个点,实现服务无缝隙。对于外部,我们要建立装修制度、房屋巡查制度、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等齐全的公众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每一个公众制度的建立都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措辞要尽可能的人性化。这样有利于建立清晰合理的服务流程,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使每一个责任事故的发生都能找出相应的责任人,并能配合相应的奖罚激励措施。
(3)、充分重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作用,使之成为物业与业主沟通的桥梁。全体业主是整个小区物业的所有权人,而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则是他们的代表机构和代表,也是小区重大决策的拥有者,所以物业管理人员要充分重视其作用,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同时也是物业企业的监督者和协助者。一些重大的物业事项(物业维修基金的使用、年度预算、物业公用部位的经营等)必须要业委会审批,否则有时物业的好的想法,可能会变成违法的行为。鉴于现今山海天和城市花园的业主委员会还不是健全,重大的事情尽可能的要经过入住业主多数的同意。此外,在日常的管理服务中,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与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代表的座谈会,以征询在平时管理中的不足和缺陷,来完善自己,同时也要把对业主的合理要求和一些个别业主的不配合现象对业主委员会
给予明示,请求其协助解决,做到双方心中有数,必要时要达成书面协议。
2、服务管理要以专业化为方向、寓法制化于其中,走程序化的道路。
(1)、以专业化为方向,首先要打好它的专业基础,即让大多数的员工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企业要建立气氛活泼、富有弹性的学习型网络。比如说公司内部要定制各种及时、快捷、方便的书刊、报纸等专业的学习媒介,配置现代的信息网络(因特网、局域网等)使各个项目的先进的观点成为公司的共享信息,通过学习让广大员工的思想“站在**,跳出**”,以一个领先行业的思想和心态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此外,公司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培训班、外出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外出学来的东西,不能搞纯粹的“拿来主义”,一定要适时而变、因地制宜,主要要符合本公司和本小区的实际情况,偏离实际的再先进的思想方法也要忍痛割爱,否则只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实习期间,笔者接触到的项目上很少有专业的书刊和书籍,因此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对于专业技能,因为其是服务质量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鼓励员工提出改革技能的办法、参加国家的技能考试,对取得一定成绩的员工要给予奖赏,由此形成一个“学以为用、从用中学”的的良性循环。再次,专业化还要求明确部门结构、完善专业重组。举例来说,山海天项目由于人员配置少,一个人要负责几个部门的事情,所以在一些档案的管理上以致出现了些许的混乱。因此,对于部门结构要有明确的划分即办公室、服务中心、保安部、绿化保洁部、经营拓展部等,并且各部门要形成自己的责任和岗位规范且有相应的配套设施。最后,专业化重组就是要针对各个部门所使用专业的特色,展开专业知识的整合,使每一个员工具备一专多能,比如说保安、绿化、工程部门在部门明确的基础上可以做到“人人都要学、事事都能懂”,在负责人员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处理应急情况。
(2)、寓法制化于其中,就是要求公司的每一个行为都要与法律政策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也是我们在工作中始终都能占据主动地位的关键,尤其在处理不可协调的纠纷中其作用更是可见一般。物业企业每时每刻要有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即在每一个潜在的法律纠纷中我们要有作为。举例说在城市花园,笔者看到一些复式的楼层的楼梯都是毛坯的而且比较狭窄,如果在业主看房或是验收时,就存在了一个潜在的跌伤危险,而我们的物业没有给予任何的警告,这就是我们的不作为,一旦发生事故我们就要承担责任。如果我们给予醒目的警告,那我们只可能不承担责任或是承担连带责任。同样的情况比如在我们的清洁员刚刚弄完的湿地上、冬季结冰的小区路上等等,我们都应该对潜在的事故有作为。所以法律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应该被我们的每一个员工牢记在心,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3、首打营销牌,要走多条路。品牌的创建说到底就是营销的结果,当然这包括了企业的市场、文化、行为营销等各个方面。通过营销,企业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使**物业形成一种口碑
效应,在不多增加的客户基础上从而形成自己的规模效益。在品牌营销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多条腿走路,目前**的四个项目部(山海天、同发、林海小区、城市花园)大多处在亏损状态,这是因为业主入住率低、公共设施老化等原因造成,所以在企业的运作中光靠单一的服务费为生存来源是不可行的。通过实习,笔者认为同发物业的工程部做法值得借鉴,那就是作完本小区的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承接企业外的维修等工作为企业创收,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小了亏损。由此可以想到一些其他的做法比如做房屋中介、广告位出租、家政及其他的特约服务,这都可以成为企业的一个收入来源。当然一些不乐观的事实也摆在我们的面前,在企业多面经营的的同时,肯定会遭遇来自市场、政府各个方面的阻力,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人员展开积极的公关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稳定的空间。
4、针对小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建立各有特色的物管区域。如果说把公司现有的和未来的项目物业收敛到一面旗帜下塑造**物业的品牌的话,那么我们不能搞“一刀切”的形式,要采用“牵牛鼻子”的方法论去管理。通过实践,笔者有自己的一点体会:
(1)、山海天项目,其购买者大都是为投资而来,因此使业主的房屋升值成为了关键,具体说就是空房和环境管理成了重中之中。在实习中,笔者看到伴海山庄的有些草地已经荒芜,这可能是由于前期开发遗留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管理不善的原因,但是这肯定会给业主
造成不满,由此就给物业收费带来了难度。因此,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房屋的环境管理上。
(2)、城市花园项目,物业刚刚建成,前期投入较大,硬软件健全。于是为创优、9000 认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果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合理的提高服务费,那么也会让广大的业主心服口服。因此,城市花园创建一个全功能的优秀社区,应该成为可能。
(3)、林海小区,业主入住率较高,物业历史长,因此怎样和业主处好关系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要求我们的物业人员以社区文化为中心,积极转变服务态度,处处为业主着想,活跃小区的氛围。对于一些经常外出的业主,我们要加大物管工作的宣传,见缝插针,避免因管理空白带来的误会。总上所述,以各个小区的特点为工作的基点,才能丰富我们的服务体系,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5、区域发展,近学青岛,远学深圳。青岛和日照同为黄海沿岸的港口城市,虽然在经济发展、人口数量上有不小的差异,但在人文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上有着一定的相似,因此物业的生存年限、植被的生长等各个方面也大致相同,所以说在物业的管理上应该有着一定的地缘关系。青岛近几年来,物业管理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每年都有数个小区被评为省级、国家级示范单位,而且其物业行业从企业、政府到学校已经能够形成一个整体运作机制。完善的法规政策、健全的运作机制为青岛物业的发展,提供了舒适的“温床”,近几年来,一些香港、深圳的企业相继落户青岛足可见其水平之高。因此,在地
域上首先瞄准青岛,引进其先进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在经过可行性分析后为我所用,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大裨益的。其次,远学深圳。1981 年,深圳第一家物业公司的建立标志着深圳已成为中国物业的先河之地,由那后,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造就了深圳万科、金地、中海等一批中国物业的巨头,源渊的发展历史、丰富的管理经验、与国际接归的管理模式使之成为中国物业的学习榜样。近几年来,深圳物业的“挥军北上”应该说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深圳物业在治理北方物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形成共享网络,为我们品牌的创建引他山之玉。
三、在**四个项目物业实习近平一个月的时间里,使笔者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增加了实践经验,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以上是笔者的一些体验心得和建议。在企业变革和结构重组后,经过全体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笔者坚信**物业定能走出日照、山东乃至全国,树立自己的企业品牌。扬帆激进,终就辉煌,**物业人定能托起灿烂的明天。
第二篇:培育区域品牌建筑企业情况调研报告
一、前言
为研究“发展建筑业强企,培育品牌企业”的思路和对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发展的质量效益,加快培育我市建筑业知名、品牌企业。根据工作安排,决定近期对我市建筑业以及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所以我们从建筑业的发展情况、建筑企业情况以及建议和措施等三方面来进行报告。
二、建筑业的发展情况
(一)本地区建筑业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及原因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自身的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建筑业方面,不在是简单的遮风避雨,而是从质量,美观,环保等多方面来要求。
就山东省来说,德州市属于三线城市,城市规模小,消费水平低,人们的人均消费有时温饱还打不到,更不要说带动建筑业的发展了,再就是装修的质量严重制约着消费者对于建筑行业的看法,这些都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当前建筑企业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建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建筑业中,中小企业占多数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这一特性是由建筑业多层次、专业化分工承包生产的需要所决定的。而我国建筑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中型或中型偏大型企业较多,小型企业数量偏少。虽然我国中小建筑企业数量已占行业从业人数87%,但与美国91%,日本94%,德国99%比较,仍然差距很大,主要是我国人口多,而发达国家平均每十一人就有一个小型企业。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直接导致行业内大、小企业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企业规模和实力相似,致使大量企业经营领域趋同,过度集中与相同的综合承包目标市场。一方面,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中、小、精、专企业发展不充分,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
2市场交易行为有待规范
不规范市场交易大量存在。虚假招投标、肢解工程、低价发包、违规分包、转包挂靠等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出于地方保护或者行业保护目的,通过资质门槛限制本地区、本行业的建筑企业参与公平竞争。
除此之外,由于整个社会的信用机制尚未健全,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加上行业产能过剩,施工能力供大于求,特别市业主行为的不到有效约束,造成工程垫资款拖欠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新建项目工程款拖欠现象依然存在。
建筑市场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现行法规对市场主体违法行为界定不清、定型不准、执法效力弱,缺乏有效地制约和处罚机制,不适应监管和执法的需要,不规范的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优不胜、劣难汰、企业利润普遍下滑。
3从业人员素质还需提高
劳务用工素质。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根据相关统计,我国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超过行业从业人员的70%,数目巨大。这部分人文化水平低,90%的人没有经过正规的技能培训,形不成一个真正的产业工人群体。
复合型高端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建筑业人才队伍中,管理人员尤其是懂得国际工程承包的项目管理人才、懂得工程索赔的合同管理人才、懂技术善经营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品牌意识和人才意识还不强
近年来,我市建筑业企业“质量兴业”、“安全生产促发展”的意识虽然逐步增强,但企业品牌意识,品牌效益的理念仍然不强,企业创优夺杯积极性不高。因此,企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观念有待进一步确立。我市建筑企业人才储备普遍不足,特别是一、二级项目经理缺乏,一、二级建造师考核、考试通过的人员还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造成企业人才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企业实力不强,人才培养、引进投入资金不足,企业待遇普遍不高,难以留住优秀人才。有关部门帮助、服务企业开展人才培育工作深入程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造成现在企业为了升级,不得不花巨资去“买”人才,教训深刻。今后,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人才的培育工作,特别是要重视建造师队伍的建设。
5企业发展特色还不够鲜明
本地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特色不明显。我市作为百强县和旅游度假城市,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我市的建筑劳务企业的培育和发展不快,特色竞争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在分析存在差距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绝大部分建筑业企业经过近年来的市场磨练,素质不断提高,竞争能力逐步增强,加快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一是从企业层面看,我市绝大部分企业已完成改制,民营企业的优势逐步显现,活力不断增强,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大部分兼营房地产投资开发。企业经营理念不断更新,资质升级步伐加快,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的逐步壮大等等,这些都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从行业层面看,我市已形成了涵盖建筑施工、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市政交通、水利电力、勘察设计、监理咨询等能基本满足工程需要、门类较为齐全、专业较为配套的产业体系。随着市场监管的不断加强,招标投标办法的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安全生产平稳好转,市场秩序逐步规范等等,都为加快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从政策层面看,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建筑业的发展,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全力服务,为我市建筑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共促互进,共同扶持和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已形成。
综观以上建筑业存在的诸多问题,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和新目标,深深感到党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决策是非常英明和正确的。更使我们感到,进一步提升创新项目管理,加快和促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巩固和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三、建筑业企业情况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该企业的优势、市场前景
随着市场的方向在逐渐转变,目前国内二、三线城市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一线城市的开发规模目前持稳定状态,今后规模将逐渐削减。因此身处三线城市的我们,将有更大的市场前景去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
利润空间将逐步降低,市场竞争的逐步规划规范,限制竞争的地区保护措施将逐步取消,市场报价竞争将更加激烈,人工成本将高速增长,这样的话,人员的竞争也会加强,会更积极有效地完成施工任务,企业会责任到人,对于施工的质量以及客户的利益有很大程度的保证。
科学管理将日显重要,企业只有练好基本功,从管理挖掘效益。建立一个高素质施工队伍以及管理团队也很重要。我公司拥有一支管理完善质量完备的施工管理队伍,在现有的企业竞争中是很有优势的,另外我们的工程质量也是行业当中的佼佼者,因此在同行业领域的信誉度是其他企业无可比拟的,所以这也是我们最有利的优势。再加上建筑业本来就是我市重点扶持培养的行业,这也是在未来市场前景道路上最有效的保证。
四、“发展建筑业强企培育品牌企业”
(一)加快和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走“质量兴业”之路。
健全和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体系是建筑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永恒主题。
首先是要健全完善企业内部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
一是要从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二是坚持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通过有效地制度建设,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增强质量和安全的各项法规、技术标准的执行力度。
三是要强化质量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既要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管理人才素质,更要重视一线操作工人技能水平的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
其次是建立社会化的组织监管保障体系,确保工程建设领域的长治久安。
一是完善法规制度体系,严格执行“质量、安全”两个条例。
二是全面落实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相关方主体法律责任,实行问责制。
三是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四是加大社会综合评价和奖罚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运用市场机制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五是通过建立和推行工程质量安全担保和保险制度规避、转移工程风险,促使建筑市场形成优胜略汰的良性竞争机制。
总书记指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品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一些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对扩大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望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科学实施,常抓不懈,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二)加快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转型升级,必须树立市场诚信意识,实施“品牌企业”发展战略
“品牌企业”是指企业在社会上要有较强信誉和知名度、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其中包括:
一是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能承担较大的风险,能够为业主提供一般企业无力做到的优质服务;二是较强的人才实力,组织形式上的人员智力密集和人员素质上得高智慧相结合;三是具有先进、完善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技术开发能力都要比一般企业高出几个层次;四是要有拳头产品,也就是名牌产品。五是要开拓务实、精干高效、和谐互补的领导团队。
“品牌企业”发展战略分为战略确定目标,战略实施手段方法,战略目标的确定包括定量化指标和定性化指标。
“业主第一、用户至上、以诚取信、服务为本”。
第一“诚信”是为客户考虑,从市场来的。
第二“诚信”为本,它能转换为商机。
第三“诚信”回归企业管理,它不是空中楼阁。
“以诚取信、用户至上、业主第一、服务为本”的诚信理念,表述了来自市场能转换商机、回归管理的基本内涵。一个企业要集中人力、物力创立一个优质的工程不是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但是一个企业每项工程都做到“优质”就不容易了。由此可见,名牌和品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先有名牌,后有品牌。我们必须把“面向用户、以诚取信”有效的经营理念寓于有效的经营方略和严格的科学管理之中。以“市场决定前途,质量决定生存,理念决定发展,人才决定兴衰”。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建设的高峰期,建筑业也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赋予建筑业的重任,坚持科学进步与管理创新,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以科学的、先进的、现代的理念,推动和实现我国建筑业又快又好持续发展的新跨越。
第三篇:培育区域品牌建筑企业情况调研报告
一、前言
为研究“发展建筑业强企,培育品牌企业”的思路和对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发展的质量效益,加快培育我市建筑业知名、品牌企业。根据工作安排,决定近期对我市建筑业以及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所以我们从建筑业的发展情况、建筑企业情况以及建议和措施等三方面来进行报告。
二、建筑业的发展情况
(一)本地区建筑业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及原因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自身的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建筑业方面,不在是简单的遮风避雨,而是从质量,美观,环保等多方面来要求。
就山东省来说,德州市属于三线城市,城市规模小,消费水平低,人们的人均消费有时温饱还打不到,更不要说带动建筑业的发展了,再就是装修的质量严重制约着消费者对于建筑行业的看法,这些都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当前建筑企业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建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建筑业中,中小企业占多数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这一特性是由建筑业多层次、专业化分工承包生产的需要所决定的。而我国建筑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中型或中型偏大型企业较多,小型企业数量偏少。虽然我国中小建筑企业数量已占行业从业人数87%,但与美国91%,日本94%,德国99%比较,仍然差距很大,主要是我国人口多,而发达国家平均每十一人就有一个小型企业。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直接导致行业内大、小企业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企业规模和实力相似,致使大量企业经营领域趋同,过度集中与相同的综合承包目标市场。一方面,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中、小、精、专企业发展不充分,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
2市场交易行为有待规范
不规范市场交易大量存在。虚假招投标、肢解工程、低价发包、违规分包、转包挂靠等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出于地方保护或者行业保护目的,通过资质门槛限制本地区、本行业的建筑企业参与公平竞争。
除此之外,由于整个社会的信用机制尚未健全,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加上行业产能过剩,施工能力供大于求,特别市业主行为的不到有效约束,造成工程垫资款拖欠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新建项目工程款拖欠现象依然存在。
建筑市场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现行法规对市场主体违法行为界定不清、定型不准、执法效力弱,缺乏有效地制约和处罚机制,不适应监管和执法的需要,不规范的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优不胜、劣难汰、企业利润普遍下滑。
3从业人员素质还需提高
劳务用工素质。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根据相关统计,我国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超过行业从业人员的70%,数目巨大。这部分人文化水平低,90%的人没有经过正规的技能培训,形不成一个真正的产业工人群体。
复合型高端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建筑业人才队伍中,管理人员尤其是懂得国际工程承包的项目管理人才、懂得工程索赔的合同管理人才、懂技术善经营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品牌意识和人才意识还不强
近年来,我市建筑业企业“质量兴业”、“安全生产促发展”的意识虽然逐步增强,但企业品牌意识,品牌效益的理念仍然不强,企业创优夺杯积极性不高。因此,企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观念有待进一步确立。我市建筑企业人才储备普遍不足,特别是一、二级项目经理缺乏,一、二级建造师考核、考试通过的人员还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造成企业人才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企业实力不强,人才培养、引进投入资金不足,企业待遇普遍不高,难以留住优秀人才。有关部门帮助、服务企业开展人才培育工作深入程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造成现在企业为了升级,不得不花巨资去“买”人才,教训深刻。今后,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人才的培育工作,特别是要重视建造师队伍的建设。
5企业发展特色还不够鲜明
本地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特色不明显。我市作为百强县和旅游度假城市,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我市的建筑劳务企业的培育和发展不快,特色竞争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在分析存在差距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绝大部分建筑业企业经过近年来的市场磨练,素质不断提高,竞争能力逐步增强,加快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一是从企业层面看,我市绝大部分企业已完成改制,民营企业的优势逐步显现,活力不断增强,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大部分兼营房地产投资开发。企业经营理念不断更新,资质升级步伐加快,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的逐步壮大等等,这些都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二
第四篇:2012年雇主品牌调研报告
你关注雇主品牌了吗?
——2012年雇主品牌调研报告
说到品牌,您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产品品牌。微软,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麦当劳,西式快餐;家乐福,生活用品大卖场。每家企业,都在追求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瞬间被客户感知,并努力通过广告等营销方式,塑造异于其他企业的产品品牌。这样做无疑很直接,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仍然不够,一些突发事件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给产品品牌造成毁灭性打击。一家企业压榨员工、偷税漏税、或者在重大灾难前表现漠然的行为一旦引爆为社会话题,形成负面的企业品牌形象,轻则影响产品销量,重则使整个企业轰然倒塌。
我们这里提到企业品牌,不单指产品品牌,也包括雇主品牌和社会品牌。雇主品牌,指企业作为雇主,在其雇员和潜在受雇者中的形象;社会品牌,则泛指企业作为社会一员,在普通大众中的形象。以往,企业最重视消费者,努力塑造产品品牌;但是,当大多数都重视产品品牌,或者企业发展至成熟阶段,产品品牌可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的时候,雇主品牌和社会品牌的营造日益受到重视,且被放置在企业整体品牌战略的高度上。
简单说社会品牌,陈光标“中国慈善第一人”的称号使其企业受益颇多,丰田汽车每年在中国的公益投入上千万元,不论中国企业家,还是外国成熟企业,都深知“社会责任”不只是付出,而且能带给企业长远的高回报。那么,雇主品牌呢?优秀雇主品牌意味企业占据着人才制高点,不仅是一群高能力员工的有机组合,而且意味着庞大的高素质后备军。中国依然人口众多,但人口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结构性矛盾体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上,体现在东南沿海的制造业用工荒上,体现在已经步入工作岗位的90后上,也体现在对核心人才的争夺战上。面对人才市场由买方市场转化为卖方市场的趋势,企业该如何应对?高薪刺激吗?不,这只是一方面,而且很可能是最不重要,甚至起反作用/ 6的一方面。优秀的雇主品牌对员工来说意味着整体回报价值更大。
针对雇主品牌话题,太和顾问发起“您眼中的雇主品牌”调研,从企业和员工两个视角反映当前中国雇主品牌状况,为企业的雇主品牌战略提供思路和建议。本次调研对象包含两部分,分别为企业方(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品牌负责人)和员工方(广泛的在职员工及部分高校学生)。调查周期为2012年2月-3月,共计收集有效企业方问卷236份,员工方问卷628份,其中在职员工487份,高校学生141份。
多数企业对打造雇主品牌的认知处于初级阶段
企业对打造雇主品牌重视吗?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似乎不那么重视。虽然有65.3%的企业表示在招聘时会向应聘者宣传雇主品牌,但这只是最基本的方式,另有26.3%的企业从来没有考虑过雇主品牌,两部分比例之和已经接近于所有调查企业。那些有意识打造雇主品牌的企业,24.2%的企业有专人负责;14.4%企业不仅向内部员工和应聘者,而且向社会大众宣传;13.1%的企业组织或参加过雇主品牌活动;8.5%的企业有专门的预算。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宣传雇主品牌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少有专款专人,并向社会大众传播。
雇主品牌意味着更多投入,更意味着更多机会
企业为什么要打造雇主品牌?因为雇主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于企业来说,打造雇主品牌确实需要投入,也带给雇员更高的期望,但与此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本次调查显示,46%的雇主企业认为“好的雇主品牌给应聘者带来更高的期望,意味着企业要付出更多”,这是企业的投入部分。同时,打造雇主品牌意味企业知名度更高,由此给企业带来的机会通过两方面价值。对于应聘者来讲,优秀的雇主品牌能够更清晰地传达企业的人才价值观,减少适应成本,同时更容易得到应聘者的信任,吸引更多员工的关注和加入。对于内部员工来讲,优秀的雇主品牌企业意味着员工认为应该更努力,才能够与企业相匹配,在这样的公司也有更强的荣誉感,离职可能性更低。可以说,优秀的雇主品牌营造了一种氛围,吸引外部人才加入,激励内部人才敬业。
社招员工更关心福利待遇 校招员工更关心工作稳定性
优秀的雇主品牌能够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如果把员工分为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招聘员工和没有工作经验的校园招聘员工,企业在招聘时,不同阶段的员工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对于社会招聘员工,最关注的三项因素依次是“福利待遇高”、“工作生活平衡”和“工作稳定”;而对于还没有工作经历的校园招聘员工,其最在意的三项因素依次是“工作稳定”、“福利待遇高”和“工作环境好”。对比社招员工和校招员工对各因素的评价差距,可以明显看出社招员工更在意是否能与同事和谐相处,是否能够维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而校招员工更在意工作的稳定性和公司名称所带来的荣誉感。
打造雇主品牌是企业的长期战略
雇主品牌对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该如何打造雇主品牌?首先应该认识到的是,打造雇主品牌是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行为,而不是一时兴起,冲动之下的营销行为。整个社会有寻找热点的冲动,虽然企业可以寻找并引爆一个话题点,在短时间内形成热会热点事件,让雇主品牌迅速传播,但是,热点来得快去得也快,热潮消退之后,能够沉淀下来的很少。制造类似“高薪诚聘“的话题,长期来看并不是很好的方式,反而对雇主品牌是一种伤害。
打造雇主品牌,除了纳入企业整体战略考虑,持续向社会大众传播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职员工的表现带来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仔细考虑过,更没有实践过。在企业中工作的员工,是否能够身体力行,向外展示企业形象?由于各种原因离职的员工,是否在相对和谐的氛围中离开?离职之后公司是否能够继续保持沟通?公司是否开放对离职员工的回流渠道?在职员工是企业可以首先可以使用的雇主品牌传播渠道。
雇主品牌,是企业品牌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产品品牌无法再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时候,雇主品牌将发挥更明显的作用。优秀的雇主品牌,向客户传达的信息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是优秀的员工研发和生产的;我们的优秀员工,是关注员工的管理层支持的。当塑造雇主品牌排列为大多数企业的重要工作时,中国才真正迈入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第五篇:沐浴露品牌知名度调研报告
沐浴露品牌知名度调研报告
目前国内沐浴露市场中,多家企业品牌竞相追逐,随着势力的不断变更,市场格局也发生着变化。今天赚零用就来研究一下沐浴露品牌知名度,借此反映国内沐浴露市场当前格局。调查时间:2014年03月20日—2014年03月20日
样本设计:年龄20-55岁,沐浴露消费人群。计划样本1000人,实际回收合格样本876人。
报告要点:
1.市场渗透率方面,玉兰油、多芬领跑国内市场; 2.多芬以3%的优势成为用户最常用的沐浴露品牌; 3.国内市场依旧对多芬、资生堂、玉兰油忠诚度很高
报告摘要:
一、玉兰油、多芬品牌普及度表现良好
提到沐浴露品牌时,分别有23%和22%的人会首先想到玉兰油和多芬;资生堂表现也不俗,以18%的比例紧随其后;力士则以10%的选择比例位列第四。可见玉兰油和多芬市场推广力度和普及度已经获得了很大成功。
二、多芬成为消费者最常用的沐浴露
当问及过去一年,最常使用哪个品牌时,显而易见,多芬再次以23%的比例位列首位,玉兰油以20%的使用率紧随其后;资生堂表现仍然稳定,位居第三;力士则退居第四,只有11%的使用率。其实这几个品牌背后一直是联合利华、宝洁、资生堂三大势力的角逐,不过目前看来自从联合利华弱化力士,扶植多芬之后,也使其暂时成为了国内市场领头羊。
三、消费者对多芬、资生堂、玉兰油的品牌忠诚度较高
品牌忠诚度上,多芬、玉兰油、资生堂三大品牌仍然稳居忠诚度前三位。这一问题其实反映出,各大品牌的品质和信誉度如何。一个品牌拥有长期稳固的消费者,其品质必定令人满意。而事实证明依旧是这三大巨头,在国内市场表现仍然非常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