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调研报告专题

时间:2019-05-12 01:0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调研报告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调研报告专题》。

第一篇:广西调研报告专题

关于广西社会考察报告

考察目的:专业学习、交流

考察时间:2013年4月26日—28日

考察地点:广西民族大学 百色起义纪念馆

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我们班这学期进行了为期3天的社会考察,在这次活动中,特别有幸的是与广西民族大学历史学的师生们交流与学习。我们实地参观广西民族大学、百色起义纪念馆,聆听了老师们报告,与民大的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一、广西民族大学

和广西民族大学10历史学的同学们做了以个简单的交流以后,我们又在腾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院的相思湖相思桥,我们都发现广西民族大学是一所风景迷人的大学,有深厚的

二、百色起义纪念馆 28日早上,我们抵达了百色起义纪念馆,之后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大厅正中是一副气势宏伟的汉白玉浮雕 《百色起义》令人肃然起敬,三楼是“百色风雷”、“革命英杰”、邓小平与百色”、“建设新百色”等四个展厅。在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资料中追寻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雷经天等老一辈革命家光辉的足迹,百色起义纪念馆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百色起义波澜壮阔的场面,展示了邓小平、张云逸等革命先辈和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展现了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其次我们参观了原红七军军部粤东会馆,粤东会馆是当年邓小平、张云逸同志发动和领导白色起义时工作、居住的旧址。馆内还保持着当年的原貌:油灯、草鞋、草帽、台椅、阁楼等。仔细读着每一篇注解,在凝重、肃穆的气氛中,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著名的百色起义爆发于 1929 年 12 月 11 日,是由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伟大运动,她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我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是我党独立领导的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各族人民争取国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和伟大壮举,强烈震撼和动摇了西南半壁的反动统治。在参观活动中,我们重温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及一大批共产党的丰功伟绩,认识了共产党员在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党员干部“一心为公,一切为民”的高尚情怀,体现了共产党员“忠于职守,严守纪律”的工作风范,体现共产党员“誓死护党,革命到底”的英雄气概,因此,这些共产党员是最先进的,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通过这次设身处地的参观实践和学习,我越来越觉得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尽千辛万苦,前仆后继为我们打下了江山,我们作为一代新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且要把这种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建设祖国并不需要唱高调,也不是一句空话,他实实在在体现在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今后我将以革命先烈不怕吃苦,勇于向前的精神统领整个工作,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革命战争”,积极开动脑筋,勤奋苦干,开拓创新,寻找各个突破口,以更高的业务素质和更高水平的服务来宣传农业科教信息工作,从而使农业服务于经济的发展,服务于我市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市农业得到更大的发展,最终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国实现富民兴赣大业,为国家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广西村镇调研报告

第一章:自然地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部,位于东经104°26′~112°04′和北纬20°54′~26°24′之间。东邻广东省,西连云南省,西北靠贵州省,东北接湖南省,南临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南与越南毗邻。

1、地形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属山地丘陵盆地地貌,盆地边缘多缺口,桂东北、桂东以及桂南沿江一带有大片谷地。平面面积占总面积的14%,而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70%。因此用谚语“七山二水一分田”可形象概况广西地形地貌。

2、气候

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大风、冰雹、雷暴、低温冷(冻)害气象灾害较为常见。

3、水系

广西河流众多,河流总长3.4万千米,水域面积8026平方千米,约占全自治区陆地总面积的3.4%。河川以雨水补给类型为主,集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6条。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径流深与径流量在地域分布上呈自桂东南向桂西北逐渐减少。河川径流量的70%~80%集中在汛期(桂东北河川汛期在3~8月,桂西南河川汛期在5~10月,桂中诸河汛期在4~9月)。

4、沿海

大陆海岸线东起粤桂交界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全长1595千米。海岸以冲积平原海岸和台地海岸为主,岸线迂回曲折,多溺谷、港湾,沿线形成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铁山港、珍珠港、龙门港、企沙港等天然良港。沿海有岛屿697个,总面积66.9平方千米。涠洲岛是广西沿海最大的岛屿,面积24.7平方千米。沿海滩涂总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其中软质沙滩约占90%。浅海面积6000多平方千米,海洋生态环境良好。数据来源:(/retype/zoom/f87279d776eeaeaad1f33096?pn=2&x=0&y=0&raww=695&rawh=508&o=png_6_0_0_225_426_442_323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350.84892086330933&md5sum=0dbc23abfc95001919881c559eefed80&sign=564b118d42&zoom=&png=0-96183&jpg=0-0“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

图1 广西行政区划图 2006年广西有建制镇(不含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纳入城市规划区内的建制镇,下同)601个,乡政府驻地集镇423个,村庄17.42万个(其中村民委员会所在村1.35万个)。村镇总人口3973.71万,其中暂住人口52.73万。建制镇建成区面积541.97平方公里,人口395.42万(户籍人口,下同)。乡政府驻地集镇建成区面积137.76平方公里,人口105.67万。村庄现状用地面积合计5591.85平方公里,人口3419.89万。

2、民族分布 1)壮族: 2007年末,广西约有壮族1650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3%。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百色、河池、来宾、崇左、防城港、贵港、钦州等市。2)瑶族

据2007年统计,广西瑶族人口152.8万人,占广西全区总人口的3.06%,占全国瑶族 人口的62%。在广西81个县市中,有69个县市都有瑶人居住。主要聚居在都安、巴马、金秀、富川、大化、恭城等六个瑶族自治县,其余分散在贺县、凌云、田林、南丹、全州、龙胜、融水等县。大分散、小聚居是瑶族分布的特点。

俗话说:“岭南无山不有瑶”,绝大多数瑶族居住山区,东部有大瑶山,西部有都阳 山,南部有十万大山,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粮 食作物以玉米、稻谷为主,森林以松杉为多,经济作物有桐油、松脂、茶叶、香草、八角、药材等,林副产品资源丰富,为开发山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良好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先后建立了金秀、都安、巴马、富川、大化、恭城六个瑶族自治县。在散居的瑶族地区建立了49个瑶族乡,瑶族人民充分享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瑶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取得了全面的、迅速的发展。3)苗族

据2007年统计,广西有苗族人口48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0.96%,约占全国苗族人口的6.7%。广西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龙胜四县,其余则散居于资源、西林、融安、南丹、都安、环江、田林、来宾、那坡等县(自治县)境内。4)侗族

据2007年统计,广西侗族人口约33.73万,约占全区人口的0.67%,占全国侗族人口的16%,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有20多万人,其余分布在融水、龙胜等县(自治县),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分散。5)汉族

据2007年末统计,广西的汉族人口为3100万人,约占广西全区总人口的62%,主要分布于广西 的东部、南部及东南部。

此外广西还有彝族、仫佬族等民族。广西彝族人口2007年仅为7500多人,主要分布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德峨、克长、者浪、岩茶等4个乡的10多个村,和那坡县城厢、百都、下华3个乡的9个村寨,余者居住在西林、田林县内。2007年统计仫佬族有17.7万人,主要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境内,其余散布在宜州、融水、柳城、忻城、都安、柳江、环江、金城江等县(自治县、区)及柳州市郊。数量相对来说较少。

3、经济状况 2006年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98.8元,比上年增加982.1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2770.5元,增加275.8元,增

长11.1%,增速比上年快2.9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增加额及增长幅度均为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

4、生活居住

进入总体小康至全面小康阶段的指标(综合指标值为正数)有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等5项,没有进入总体小康至全面小康阶段的是经济发展指标,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20.3%,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5.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9.6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3.2%。

1)交通通信消费稳步增长

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239.5元,比上年增加25.4元,增长11.9%。其中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通信工具消费支出增幅高达40.9%。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达到62部和72部。

2)人均居住消费支出424.9元,比上年增长11.9%。

其中,生活用房材料支出204.0元,增长8.9%;装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22.8元,增长34.4%。年末人均居住面积29.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平方米,增长3.2%。其中,砖混结构住房面积19.4平方米,增长6.6%;楼房面积16.1平方米,增长9.6%。住房价值比上年提高7.8%。在农村居民中,有24.5%的农户使用水冲式厕所,28.5%的农户饮用自来水,14.6%的农户使用沼气,分别比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热度不减随着消费环境改善和购买力增强,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人均支出110.1元,比上年增长15.3%,增幅居八大类消费首位。年末,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87台,比上年增长7.8%;影碟机54台,增长7.1%;电冰箱9台,增长29.2%;摩托车62台,增长8.9%。4)文化教育娱乐和其他商品消费支出减少

全年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人均支出198.2元,其他商品消费人均支出41.5元,分别比上年减少12.5%和6.8%。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学杂费支出明显减少所致。全自治区农村居民人均学杂费支出126.2元,比上年减少39.8元,减幅达到24.0%。篇三:广西考察报告

桂林考察报告 考察内容 桂林旅游综合考察

专业名称 xxxxx 班 级 xxxxxxxx 姓 名 xxxxx 考察单位(地点)广西阳朔漓江、桂林象鼻山

考察时间 xxx年x月x日-x月x日

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参加了我们班的毕业旅游——广西阳朔漓江钻石水道、桂林象鼻山三天考察游,下面就来说一下这次毕业考察的心得体会吧!考察对象(单位)情况介绍

(一)阳朔

阳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距离内桂林市中心也是一个不远的地方,它的悠久历史,淳朴的民风,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另一个方面是阳朔宜人的气候,物产丰富,所以这里的特产也是比较的多的,有很多的名水果,如沙田柚,另外还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阳朔板栗。存在于阳朔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这里的旅游资源,此外,虽然这里有很多的旅游行业,但是这里的农业也是非常的发达的,在我国的国民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象鼻山

象鼻山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该山整体形象就像一只大象,也正是由于这一特征使得象鼻山成为了桂林市的代表性景点。象鼻山神奇就神奇在它不仅是神似而且形也似,由于多年来卡斯特地貌的影响,使得象鼻山中间的圆拱部分发展的越来越好,越来越通透明亮,这个洞又被人取名为水月洞,这是由于这个石洞像极了一轮从水里面初升的太阳,因此取名为水月。水月洞还有由一个神奇之处就在于,每当夜晚降临,水月洞于天上高高悬挂的月亮交相辉映,形成了衣服独特的美丽画卷,被人们称为“漓江双月”。关于象鼻山的由来有许多的传说,最美丽的传说应当是,玉皇大帝乘坐坐骑大象来到人间,但是大象贪恋人间的美景不愿离去,任凭玉帝怎么劝说但都无可奈何,大象前来漓江边喝水,玉皇大帝赫然大怒,将大象变成了象鼻山,尘封用的宝剑化成了山顶的普贤寺。象鼻山之所以成为了桂林市以及桂林山水的典型的代表,只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山是远远不够的,象鼻山适合旅游的景点有很多,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寺、宏峰寺,舍利塔等等。普贤塔是屹立在象鼻山上的一座寺庙建筑,名字也正是由于塔体的外围雕刻有南天普贤菩萨而得名,普贤寺也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而成为了观赏漓江美景的绝佳地点,也因为它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而寓意和谐、幸福、美好。象眼岩位于象鼻山的山腰上,因为恰好位于象眼的部位而得名。

(三)漓江

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的游客中大部分人是因美丽的漓江慕名而来,一条蜿蜒的河流勾起你对美好事物所有的幻想,每当夕阳西下,余晖照耀着漓江,水面泛起的波光粼粼,没有人敢说他不爱这片土地。漓江的景色之所以如此出名,原因还在于,漓江的一山一水都是由熔岩形成的,这是与其他地方明显不同的区别,这里有著名的“猫儿山”,山上的树木翠绿欲滴,充满着一派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山上常年翠绿的凤尾竹,不得不说这是大自然的浑然天成,赋予漓江的一切在我们看来都是那么的美好。蜿蜒流淌的漓江水环绕着整个桂林市,使得桂林市像一个安睡的婴儿在母亲的怀抱,漓江的江水并没有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像其他河流一样惨遭毒手,它依旧是那么的空灵,依旧是那么的澄澈。乘坐一艘小船在漓江上行驶,激荡起来的水花似乎都可以看到山的倒影,这便是漓江的神奇,两岸的树木、山峰倒映在水中,让你仿佛置身仙境,让人流连忘返。杨堤烟雨,杨堤是漓江上的益处堤坝,每逢下雨,整个杨堤上面一层蒙雾笼罩;风云变幻,甚是美丽;浪石仙境,两岸的树木以及山峰在水中的倒影时不时组成一幅美好的画卷;九马画山,因为山峰的山体上有大量的由于时间的沉积而出现的藻类以及动物化石随着熔岩永远的固定在了那里,当然还有黄布倒影和兴平佳境等美景都是漓江著名的风景名胜。

考察内容

一、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旅行社经营管理涉及旅行社的计调、外联、前台、带团等境内外业务,但由于我们这次考察是以游客的身份进行的,所以对于旅行社的内部经营和管理,我们只能通过导游这方面来体现。

这次带领我们出游的全陪是我们班上的同学,是受聘于肇庆中旅的一名兼职导游,因为他还是在校学生,整体形象还是比较好的,但也因此他的业务操作并不是很娴熟,但是全程他都是以我们班的集体利益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广西那边的地接是一位年轻的女导游,可能爱美是女生的天性,她穿着裙子,又长又尖的指甲涂着鲜艳的橙色,对于她这样的带团形象,我觉得还是需要改进的,至少要给游客一种沉稳的感觉吧。她的业务操作意识也还需加强,例如在结束所有行程我们上车返程时,她没有像其他导游那样上车跟我们说再见,而是在我们上车后她直接走人。

对于上述的情况,我觉得旅行社还需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开展必要的业务培训,增强导游人员的服务意识;导游人员需自觉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意识,用行动改变业外人士对导游这一行业的看法;旅游管理部门要制定有关导游人员的管理条例,加强对导游行业的管理。

另外,我们这次考察的路线比较松散,几乎每天一景点,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我们自由活动,当然它没有让我们感觉在赶行程,但让我们有一种错觉:我们来广西是逛街,而不是旅游。因此,旅行社还需改进路线广度和深度。

二、景区经营与管理

我们这次广西游主要有这几个点:乘竹排游漓江、游览银子岩、逛西街、游览榕湖公园、漫步正阳步行街和游览象鼻山。其中逛西街和漫步正阳步行街都是属于自由活动,两者在这次游览路线组织设计中也有重复之意,可以改进。对于乘竹排游漓江,因为每位竹排师傅的个人原因和景区管理方面的原因,有些游客乘坐在竹排上只是单纯的看山水,没有人员的指点,所谓的“三分形象,七分想象”完全派不是用场,毕竟有些师傅并不会一路解说漓江两岸的景色。

在这次考察中,让我难以忘记的是游览银子岩。银子岩并不像其他溶洞那样,将神话典故强加于岩溶景观,它的每一景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不空洞,只要景区解说员一解说就可以让人感觉出来此景体现的是何物。在游览的过程中,景区解说员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比较强,另外,在游览中途游客休息的时候,解说员还给大伙唱山歌,这一点是在其他岩洞所不能看到的。

三、酒店经营与管理

我们这次入住的是待评三星级酒店,其中第一天晚上住在阳朔,第二天住在桂林。阳朔的那家酒店比较小,房间很窄,所以卫生间也很窄,进去转个身都难,设备较少,连个电吹风都没有。我们在桂林住的酒店相比阳朔的要宽阔些,卫生间大了一两倍,但其他设施设备还是欠缺的,同样连个电吹风都没有,打电话到前台也被告知酒店没电吹风。另外,两家酒店都只是简单的只有客房住宿这一业务,并没涉及到酒店餐厅。虽然这种类型的酒店不够完善,但在广西还是比较常见的,因为除了一些散客和较豪华的旅游团,大部分的游客都是入住这样的酒店,它们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四、旅游目的地经营与管理

(一)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是该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由市场需求的拉动而自发起来的,没有进入规划层面,规划的缺失导致旅游发展初期存在的随意开发、无序发展、简单粗暴利用资源等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当地政府战略性和系统性的决策还不完善,没有认识到规模化开发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做到科学统一的规划,发展比较混乱。

第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水平低。旅游经营以家庭为主,经营比较分散,方式比较落后,基础设施比较差,乡村卫生条件较差,居民在长期的乡村生活中形成的散漫,不受约束的习惯与旅游服务的要求存在反差,还需进一步对景点的设施做出更加人性化、完善化的改进。同时,农民从自我管理的农业生产专项服务接待工作,在心理和行动上难以平衡心态,旅游服务意识较弱,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而一些固有的饮食卫生习惯难以改变也影响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第三、道路设施不完善,可进入性较差。该地大部分都是乡村旅游,而通往旅游目的地的道路由于地形地貌等原因,路面坑坑洼洼,道路比较窄,路面设施不够完善。

第四、旅游地分流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往阳朔桂林旅游,但游客刘翔比较集中在一些著名的景点,比如西街、月亮山、象鼻山等,过于集中的客流量使一些景区的商业气氛越来越浓,失去原有的宁静,也使得游客的重游率降低,这种现象也影响了旅游业的平衡发展。第五、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示。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使广西成为一个多民族、多地发风情特色的地区,但由于该地旅游发展的不完善,使得该地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文化内涵未能充分展示出来,且种类比较单一。

第六、生态环境的恶化。首先,空气质量下降。随着旅游的蓬勃发展数以万计的车辆进入广西,车辆排放的尾气,扬起的灰尘对该地的空气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使该地的空气质量日益下降;其次,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大量游客和车辆的涌入使原本宁静安详的乡村变得拥挤嘈杂,使其失去了景区应有的氛围;第三,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部分游客和当地居民缺乏环保意识,随意乱扔垃圾,既破坏了山水风光的美观,又影响了游客和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第四,水体质量下降。水资源是广西乡村旅游不可或缺的旅游吸引物,其清澈的水和秀美的山,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但随着旅游的发展,这些水资源受到的污染日益严重。

第七、旅游景点众多,门票价格偏高。这次为期三天的考察中,我们有两个旅游项目是坐竹排游景的,比较单一。另外,该地的景点的门票跟肇庆的景区门票相比,明显价格更高,重要的是,在深圳等城市都可以使用的导游证,在这里却一点用场都派不上。

第八、宣传力度不够是制约其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地除了张艺谋拍的《印象刘三姐》之外,其他手段的宣传较少,而且宣传内容大部分都是漓江和象鼻山,忽视了其他景点的宣传。

(二)相应的对策:

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当地旅游发展总体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开发,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对游客的承载能力,以及游客的心理,保证旅游朝可持续发展篇四:南宁调研报告

南宁调研报告

一、南宁简介: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第一大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位于广西中部偏南,是红豆的故乡,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古称邕州,是

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着壮、汉、苗、瑶等3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66.16万,其中市区人口为344万人。南宁别称绿城、凤凰城、五象城。

1、地理位置及城市荣称:

南宁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

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拥有沿海城市待遇和税收等多项优惠待遇。南宁的“六张城市名片[1]”分别是:“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

根据《南宁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666.16万人。其中,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45.42万人,占 51.85%;女性人口为320.74万人,占48.15%。

3、财政收入

作为广西经济中心,多年来南宁gdp、财政收入等均居于广西首位。2010年南宁市财政收入累计23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3%,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227.5亿元的任务。gdp 1492.38亿元,同比增长15%,2011年南宁全市生产总值(gdp)2211.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5%。2011年南宁全部工业总产值首破2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破200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

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60亿元,物价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4、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4元,比上年增长12.52%。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gdp)达到1800.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5元,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全市财政收入达到300.88亿元,增长30.13%。

5、行政区划: 城市面积:市区(即六城区)面积6476平方公里,城市建城区面积170多平方公里。南宁市辖六城区和六个县,总面积22626.95平方公

里。2006年,城区重新划分,撤消城北区、永新区、邕宁县,设立西乡塘区、邕宁区和良庆区;扩大兴宁区、江南区管辖范围;将新城区列名为青秀区,并扩大其管辖范围。调整后,南宁市区变成了六县六城区。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西乡塘区、横县、隆安县、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6、2011年零售类商品增长图:

二、商圈介绍:

现有商圈解析

1、商圈范围

? 朝阳商圈:东—共和路、友爱路,西—兴宁路,南—民族大道,北—人

民路。

? 梦之岛—七星商圈:东—古城路,西—新民路,南—七星路,北—民族

大道。

2、商圈核心

? 朝阳商圈:以南宁百货大楼、裕丰商厦、金朝阳商业广场、步行街和大

连万达购物广场、中山路为核心。? 梦之岛—七星商圈:以梦之岛、王府井百货、永嘉名点广场、七星路为

核心。

3、商圈业态

? 朝阳商圈: it器材、鞋、帽、内衣、箱包、家电、文体、儿童用品、床上用品、超市、影院、美食广场、世界连锁快餐店。篇五:关于广西画廊的调查报告

关于广西画廊的调查报告

报告提示:雅集丹青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子公司,它的经营方向主要是艺术品投资方向,经营广西书画家作品的艺术画廊,附带有餐厅,国画,由于公司刚成立,所以作者以调查广西画廊为主要方向,以确保给雅集丹青一个完整的ci战略策划报告,制定品牌战略方向提供依据。纵观进入2013年以来,全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在蓬勃的发展,虽然在经济出现了低迷的状态,但在广西画廊出现增多的现象,特别是在某些艺术品还存在价格上涨的姿态,就例如,油画的价格在不断的攀升。这是因为广西油画家的创作水平已达到一定的水准,这些画家及作品都受到业内的肯定,他们的作品也受到了收藏爱好者的喜爱,相比之下的山水画却逊色不少,这大概是根据油画在广西发展历史相对较短,氛围较差,市场比山水画稍差,但是从2004年至今,部分广西油画家作品升值达10倍,这当然是个可喜可贺的成绩。

广西画廊发展存在很多的不平衡状态,据了解,在南宁画廊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个人在写字楼或个人住房开设的画廊,二是设立在花鸟市场的画廊,三是依托有经济实力的的大公司所开的画廊,但是它们都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个人经营的画廊,有部分画廊生存压力日渐增大,甚至出现了倒闭现象,在网上开设的画廊也不容乐观,多数也是没具有什么名气,画廊证件不齐全,域名过期等问题的存在。这主要是受艺术品市场持续低迷环境的影响,在几年前市场上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价格虚高的结果。

价格存在虚高是因为在艺术家们受各方因素的影响,喜欢攀比价格,若作品价位比别人“低了”被人笑话,造成画价普遍虚高,形成恶性循环。

在上面已经谈到画廊的经营是与它的价格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市场是灵活多变的,画廊是在销售书画家作品赚取它的差价而求得生存,因此,生意的好坏还是在于画廊自身的定位上,并不是卖几张画挣取差价就可以称得上是“画廊”。如果只是简单执行直接从艺术家那里低价收购作品再高价转手卖出的代理机制,画廊难以占据主动,也很难取得画廊与艺术家双赢的效果。

现在广西画廊业存在市场竞争加剧,经营状况分化,品牌效应低,国际市场冲击的多重考验,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画廊的生存状况,只有经历严峻的考验的画廊才能够生存下来,归根到底还是与品牌竞争有很大的必然联系。

地区优势和行业聚集度提高,这也在直接参与了竞争,也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画廊竞争力,也便于它能够提高知名度,行业规范成为广泛的共识。所以做好宣传作用,打造品牌画廊的重要性。在例如,北京作为画廊行业的中心地带,由于之前整体处于自由发展整体上效益不是十分乐观,为规范市场秩序,由艺术北京,世纪翰量等艺术画廊组成了北京画廊行业协会。画廊行业协会成立,有助于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有助于画廊的优势互补,有助于政策的扶持,有助于塑造行业的整体形象,协调行业间的关系,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根据现有的市场环境条件下,广西画廊大多尚属个人开的小家经营模式,小家经营模式大多未摆脱粗犷式经营,条件相对较弱,况且发展之中的画廊各个条件还未成熟,经营又较为散乱,所以在树立行业品牌形象至关重要,从网上了解到,在广西只有南宁和桂林较为其它发达一点的城市画廊稍显多一点,而在北海,来宾,梧州„„等城市画廊还是存在空白现象,扩大画廊的品牌知名度连锁画廊将是一个趋势(对广西而言),多举办画展以增加它的宣传作用,这样也有利于建立一个知名品牌度。

在中国画廊普遍的存在小团体画廊和规范不好的画廊,广西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要求

在快速发展的的社会,今后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越来越高,当大众对艺术审美也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对不知名的画廊固然会受到冷落,而对知名品牌的画廊,在服务上,环境上,也享有一定美誉,会受到更多的重视,而且更亲睐于到知名品牌画廊购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这将是一个大势所趋。

第二篇:广西甘蔗调研报告

广西甘蔗调研报告

摘要:

2014年11 月3日至7日,与广西糖网信息部工作人员一道对广西四大主产区14/15榨季甘蔗种植情况进行了调研,整体来看柳州和来宾长势较好,南宁和崇左倒伏现象较为严重,单产方面,从实地测量的田间茎高、蔗径、锤度、每亩有效株数等数据来看,柳州和来宾估产持平或略高于去年,南宁和崇左地区,受倒伏影响,甘蔗单产有不同程度下滑,对比去年糖网数据,广西平均单产较去年预计持平或略减;种植面积方面,糖网没有针对性调研,沿途来看,甘蔗面积确有萎缩迹象,主要改种桉树、木薯、果树、花生等为主,尤以桉树最多,参考广西农业厅和糖协公布的数据,预计广西面积较去年减少 160 万亩左右,最终广西产量预估在 760万吨;种植成本和收益方面,据农户反映,甘蔗收购价在 400 元以下的话,已低于成本,会考虑大幅改种,目前成本大致在 1250-1300元/亩,自有地收益 600-700 元/吨,若考虑租地成本按去年的甘蔗价基本不赚钱。

一、调研路线: 月 3 日:柳州—柳江—柳城—柳州 11 月 4 日:柳州—象州—武宣—来宾 11 月 5 日:来宾—宾阳—青秀—南宁 11 月 6 日:南宁—扶绥—上思—崇左 月 7 日:崇左双高基地(双高:亩产8吨以上、含糖量14%以上)

二、各主产区调研情况汇总 1.柳州地区

从考察沿途来看,柳州地区受台风影响很小,几乎没有倒伏,反而因降雨较多,甘蔗长势较好;面积方面,改种现象较为普遍,像柳城地区,主要改种桔子树,据广西糖网统计,整个柳州地区面积减少 10 万亩左右,去年 160 万亩,今年在 150 万亩;单产方面,从实地测量看,部分地块估产能达到 5.5 吨/亩,多数地区单产正常或略偏高水平,仅个别地区因新植蔗缺苗严重,单产较低,估产仅有 3.5 吨/亩,结合糖网 10 月份调研数据,估计整个柳州单产较去年同比略有增加,大约每亩增加 0.2吨左右。2.来宾地区

来宾境内甘蔗整体长势良好,有甘蔗地改种桉树和木薯现象,据糖网估计,今年甘蔗面积减少 20 多万亩,去年甘蔗面积在 260 万亩;驱车南行逐渐有倒伏现象,但整个来宾境内倒伏比例不大,多数轻微倒伏,少部分地块有中度倒伏现象,倒伏严重地块一方面会影响甘蔗的生长高度,另一方面影响甘蔗糖分的积累,据我们实地测量单产,来宾普遍估产在5 吨/亩左右,田间锤度基本在 21-23 的水平,有倒伏地块,锤度在 20 以下,影响后期入榨的出糖率;据广西糖网对比去年数据,来宾境内整体单产略高于去年。3.南宁地区

来宾与南宁交界地带,仅有轻微倒伏,估产普遍都在 5-5.5 吨/亩,属正常单产水平;进入南宁周边地区,倒伏现象较为普遍,多数中度倒伏,据糖网人员介绍面积略减,改种玉米和花生较多,据伶俐镇农户介绍,甘蔗价低于 400 元/吨的话,会大幅度改种,单产受倒伏影响较去年减 0.5 吨/亩左右,我们实地测产 4.8 吨/亩,去年普遍在 5 吨以上; 对比去年数据南宁蔗区单产略有下降。4.崇左地区

从南宁往崇左调研途中,倒伏现象较为普遍,多数为中度倒伏,部分地块严重倒伏,但因蔗农扶直捆绑生长有所恢复,株高低于正常水平,基本在 2.5-2.6m,锤度偏低,平均在 20 左右,每亩有效茎的个数差异较大,整体看,受台风影响有效茎普遍低于正常水平,实地估产基本在 4.5-5 吨/之间,个别宿根地块估产仅3.5 吨左右;途经上思县七门乡一带,据糖网人员介绍,7 月份时候,甘蔗地基本完全倒伏状态,是全区当时倒伏最严重的区域,从现在看,基本都呈L型重新生长起来,单产肯定会受一定影响,但比之前 7 月时候的预估情况要好

5.双高示范田的推广目前仍处于推广初期,今年50万亩的任务并未完全落实,有形象工程之嫌。

三、种植成本、收益与替代品种植:

农户走访:南宁青秀区伶俐镇蔗农种植成本与收益(按新植 1 年,宿根 1年计算):据了解,该村98%的农户都种植甘蔗,归属南宁糖业伶俐糖厂收购。每亩甘蔗地每年种植成本明细: 尿素两包合计180元,复合肥150元,肥料50元,农药25元,新植蔗需要0.5吨甘蔗苗(新植额外成本)。该村一般用牛打垄,没用机械,如果用机耕每亩需要100-120元,种植行距约60-70厘米,比较密。其他费用:地膜每亩地一捆10-20元,绳子20元,砍蔗人工费用100元/人/天,约砍0.8吨。交收到伶俐糖厂集中收蔗点短途运费10-20元/吨。这个村农户的种植成本相对较低,总计1250-1300元/亩。

关于甘蔗收购价格:在13/14榨季,每吨甘蔗440元的收购价格,实际上伶俐糖厂以435元/吨结算(包括财政补贴10元,扣除装卸费用15元)。按这户农户家7亩地计算,其中4亩多种植甘蔗,13/14榨季收获27吨,减去成本纯收入6500-7000元。这个收入并不高,农民还是接受的,新榨季种植面积还是保持4亩以上,由于是第二年宿根蔗,加上台风天气出现倒伏现象,今年收成会减少,估计约22-23吨,若甘蔗收购价格下调到400元,他们收入将大幅减少,明年继续种植甘蔗的意愿将很低。另外,在12/13榨季时,农户在4月份已全部收齐甘蔗款,而13/14榨季,糖厂资金压力的原因,到8月份才全部收到蔗款,这也影响了农民的种植意愿。

关于替代品种的种植 :目前桉树的收益确实明显比甘蔗高,但只能种山坡上,甘蔗地政府明令禁止改种桉树。甘蔗地改种替代品最大可能是选择玉米或花生,也有小部分套种香瓜和西瓜。种植花生或玉米每年两次收成,纯收益在1200-1300元/亩左右。一旦改种花生或玉米,隔年可以转回种甘蔗,如果改种桉树和其他水果,转回种甘蔗的机会就小的多,种植桉树需要7-8年才能重新种植甘蔗。另外广西旱地居多,玉米受干旱影响大,甘蔗抗旱性较强,所以还是选择种甘蔗的农户较多。伶俐糖厂蔗区的土地情况比较好,新台糖22号是主力品种,第一年新植,第二年宿根,农户注重管理,第一年新植每亩最高能收8吨,第二年宿根收成约6吨。

四、政策方面信息

从广西农业厅糖料处林影副处长了解到,根据农业厅的数据,去年广西甘蔗面积 1600 万亩,今年甘蔗面积减少 50 万亩左右,受灾面积 300 万亩,其中有 40万亩绝收,因此实际甘蔗面积减少约 100 万亩;单产方面,近些年来广西平均单产基本维持在 4.5 吨-4.8 吨/亩,今年预估在 4.5 吨左右,认为台风整体影响不大;关于甘蔗收购价的问题,目前还是在调查研究中,之前 410 元/吨和 5500 元的联动价的方案被广西自治区政府否定,理由是该价格农民会接受不了,种植面积会萎缩,但实际根据当前的食糖市场状况,410 的价格,糖厂是最难以接受,制糖成本将达到 4800 左右了,对农户来讲,还算比较合理可接受的价格;关于直补的相关政策,目前还尚未有较成熟的预案,仍在讨论中,正式的方案出台还无明确时间。

五、调研总结以及产量预估

通过本次对广西四大产区的调研,广西单产较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产量减少主要集中在面积上面,按照糖协的数据,广西种植面积减少 250 万亩,按官方农业部门的数据减少 100 万亩左右,市场其他机构的调研基本减 少140 万亩左右,从沿途看,甘蔗面积萎缩是不争的事实,但改种的品种较为分散,没有哪个品种适合大面积改种,另外,440元 的甘蔗价农户还仍有一定收益,个人观点广西种植面积减 160万亩左右;调研中实地测甘蔗锤度发现,受倒伏影响的甘蔗锤度较低,会影响后期入榨的出糖率,综合考虑,预估 2014/15 榨季广西产量在 760万吨左右; 广东和海南受此次台风影响较大,参考糖协以及其他机构的调研,预估广东80 万吨,海南 25 万吨,加上云南230万吨,甜菜糖70万吨,最终 2014/15 榨季食糖产量预计在 1170 万吨左右,较上榨季减产 160 万吨左右。此报告将随天气等变化修正。

信息管理部 杨绍志 2014年11月11日

第三篇:广西精神调研报告

2012—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广西精神在乡村的宣传状况调研

前言:

在2011年11月11日召开的广西第十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同志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报告,首次提出“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

2012年初,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发出了弘扬广西精神实现跨越发展的倡议。今年寒假我和几位几位同学响应自治区团委和校团委的号召,深入农村基层,服务社会,围绕“弘扬广西精神”为主题,走进广西田东县朔良镇进行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为深入了解广西精神在乡村的宣传状况,我们对田东县朔良镇的六洋村和南立村展开了调查。

[摘要]:广西精神在乡村的宣传成果及状况调研

[关键词]:广西精神、乡村、宣传、状况、问题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2013年2月15日至2月20日,我们走访了田东县朔良镇的六洋村和南立村的村部、部分农户,并与屏山乡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村官进行访谈、召开座谈会,已深入了解广西精神在乡村的宣传状况。

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查、访谈调查。

二. 调查时间及调查人

1.调查时间:2013年2月15日—2月20日。

2.报告撰写人:凌仙仙

三. 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我们所调查的田东县朔良镇的六洋村和南立村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发展水平状况相接近在本地区乡村中具有代表性。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用了科学的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广泛选择调查对象,从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性别和收入水平上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和结果按实事求是原则科学严谨的进行分析。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广西精神”是现阶段广西全区凝聚发展力量的内在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广西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是引领全区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精神动力。

人无精神难立,国无精神难强。一个地方、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作为支柱和引导,就不可能凝聚力量、发展自强、不断前进。

广西是农业大省(区),有58%的人口在农村。因此在农村地区宣传和弘扬广西精神,对于广西全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广西、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了解广西精神在乡村的宣传状况,我们族大学通过科学的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发现广西

精神在乡村的宣传力度不足和宣传过程中所存在和遇到的一些问题。

(1)宣传范围过于狭窄

自年初,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发出了弘扬广西精神实现跨越发展的倡议以来,全区各市、县、部分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大中企业、社会团体掀起了学习践行广西精神的热潮,人们似乎认为广西精神的宣传已在全区各界全面铺开,但这仅是从表面形式上看。深入调研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乡村并没有开展有关广西精神宣传活动,大部分农村居民并不了解广西精神,而且对广西精神也不关心。

据调研和有关单位负责人讲,广西精神的宣传仅是局限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和大中企业,一些乡镇一般在开会才提到广西精神,但对广西精神的具体内容和内涵并不了解。而广西精神的宣传在农村中更不容乐观,在参与调查的人当中,对广西精神比较了解的占调查总人数15%,对其了解一点或完全没听说过的却占75%,而其他10%为说不清楚。由此可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便成为宣传广西精神的主要突破人群。

(2)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没有起到带头学习宣传作用

部分参与调查的乡镇干部、村干部他们仅在报刊和会议上对广西精神有所触及,但对其内容和实质内涵并不了解。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村文化宣传设施缺乏、对广西精神宣传阻碍巨大。

在参与调查的人当中,具有中专以上(含中专)文化占总调查人数的29.5%,而其中对广西精神有所了解的仅为46%。

乡镇干部、村干部和知识分子不仅没有发挥带头学习和宣传作用,相反,对广西精神比较了解的是经常观看新闻的村民、退休老师和干部。

(3)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内容难以理解

在对广西精神比较了解或听说过的人当中近70 %的人表示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或亲戚朋友告知,这些村民表示电视上和报刊上对广西精神的宣传内容太官方、不易理解。许多村民希望政府和社会媒体能加强宣传力度,以多种形式宣传,宣传的内容应通俗化、贴近实际生活。

五. 调查建议及提高宣传效果策略

根据调查结果和反映的情况来看,广西精神在乡村的宣传仅是表面的、不够深入、效果也不理想。

为扩大广西精神在乡村的的宣传范围和加大宣传深度,我们建议:

(1)以政府为主导,媒体为媒介,学校为重点,社会为主体,农村

为突破

把广西精神的宣传真正扩大到全区各界、各领域并深入人心。政府部门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政府宣传部门要挑起主要责任。各乡镇应设立广西精神宣传工作组由主管文化宣传的副镇(乡)长(或副书记)负责,领导各行政村对广西精神宣传学习情况,并定期检查验收。乡镇文化站负责具体指导本乡镇宣传具体情况(包括宣传板报、宣传栏、横幅和传单的内容设计与选定,报刊征订、广播接收、召开集体学习、表彰大会筹备等).。各村村委成立广西精神宣传与学习中心,并定期向村民召开集体学习会议,以喜闻乐见、通俗化形式向村民宣传。县乡两级政府部门应在政府报告中将“弘扬广西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要把宣传广西精神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

媒体机构要发挥好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广西精神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深刻易懂的内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事例和典范宣传好。

学校在思想教育课中要将广西精神带进课堂,并举办有关广西精神的读书比赛、写作大赛、演讲辩论赛等,校园文化娱乐活动。

社会应形成宣传、学习、弘扬广西精神的良好风气,通过宣传和学习先进事迹、英雄模范、传统历史,增加群众对广西精神的了解和认可。农村是宣传广西精神最薄弱的地区,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实施相应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团体、志愿团队将广西精神带到农村宣传和弘扬。

(2)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和知识分子积极推动作用

党员干部应首先学习和理解广西精神,并将所学所获宣传给身边的人,特别是乡村党员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将广西精神内容结合本村、本地区实际通俗化、大众化的宣传给群众。

乡村教师、乡村大学生或文化较高的村民要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学习好广西精神实质和内容,主动学习前沿著作指导村民选择相关书籍、电视节目和报刊。

(3)丰富宣传形式和内容,创新宣传方法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和基层组织的有关宣传部门、媒体和出版机构要在宣传过程中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如宣传单。宣传栏的内容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貌、事例生动活泼、典范先进易学。电视节目要播放有关广西精神宣传片、紧扣广西精神的影视资料、电视剧和专题栏目等。网

络上要开辟有关广西精神的主题网站。报刊及杂志上要增设有关广西精神的专题栏。

创新方面,乡村开展集体学习活动、学习广西精神先进人物评比、播放相关影视著作,开办围绕广西精神为主题的成果展、文艺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有益的活动。

第四篇:打击传销的调研报告(广西)

广西高规格总结部署严打传销工作

人民网南宁6月22日电(记者谢建伟 通讯员甘孝雷)广西日前召开深入开展严打传销工作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高规格总结部署深入严打传销工作。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长梁胜利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自治区副主席高雄主持会议。

据悉,2010年以来,广西各级政法、公安、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创新举措,坚持严打传销不放松,不断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大力加强宣传教育,推动打击传销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区形成了三个新的工作格局。这就是:在政法委领导下、以公安和工商为主力、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新格局,重点打击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的工作新格局,逮捕法办、劳动教养、行政处罚多措并举严打传销的工作新格局。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亲任打击传销领导小组组长,自治区副主席高雄、梁胜利任副组长。大多数市、县相继建立完善了政法委牵头、部门协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各级政法委有效整合综治、公检法司执法资源,多数政法委书记、每次集中行动,都亲临一线,亲自领导,靠前指挥。各级公安、工商局长明确分工,分头行动,各负其责,深入一线,督促检查。有关部门也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地努力保障经

费,南宁市政府2010年投入打传经费近1000万元,来宾市300多万元,贵港市200万元,其他各市也都给予了必要的保障。两次专项行动取得了战果。2010年以来,各级政法委有效整合公检法和相关部门执法资源,形成强大合力,使打传形势有了明显好转。首府南宁市立案件251起,刑事拘留895人,逮捕61人,劳动教养249人。倍受各方关注的北海市,市委书记亲自动员部署,层层落实责任,重奖举报人员,成立打传专业队,共刑拘578人,劳教225人,36人被判处实刑,举报北海传销信息占全区比例由去年年初的20.83%下降到年底的7.5%。来宾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亲自组织指挥,创新工作方法,组建打击传销专业队,加强综合治理破解执法难题,成效尤为明显。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宣传教育。自治区工商局、公安厅印发首部宣传丛书《剑指传销——广西严打传销实录(上、下册)》,制作了首部反映广西战果的电视片《广西,绝不是传销的乐土》,公布了全区打击传销举报电话,全区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活动2000余次,发送公益短信超过280万多条,报道539篇,发布警示594条,印发宣传材料53万余份,全区50%以上案件线索由群众举报。来宾市成功整治利用市行政中心广场宣扬传销活动,桂林市到理工、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宣传活动。群众远离传销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区参与传销人员大幅度减少。初步建立了十项长效监管机制。自治区以北海市作为长效机制试点,在全区进一步建立完善综合治理、法律保障、部门协作和区域协作、群防群控监管机制、信息监控机制等十项长效监管机制。据

统计,2010年以来,广西各级工商机关查处传销案件668件,公安机关立案962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72件、人数605人,劳动教养977人,判刑111人,有效遏制了传销发展势头,维护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

梁胜利副主席在充分肯定前段工作成绩后指出,广西打击传销工作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创新方法,综合治理,深度推进,抓好七方面的工作,多措并举严厉打击传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各级政府要为打击传销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装备保障。重点市、县(区)最近要开展三次以上的集中专项行动。二是坚持高压严打,狠抓大要案件查处,按照刑法、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对传销分子进行劳动教养的有关规定,快侦、快诉、快审,坚决严打犯罪分子,严厉打击以“资本运作”、“连锁销售”等名义及利用互联网、合法企业名义从事传销活动的大案要案,严厉打击暴力抗法以及传销引发的盗窃、抢劫、非法拘禁、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严厉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传销组织。三是精心组织专项行动,继续整治易发、多发地区。按照广西《2011年全区严打传销专项行动方案》深入推进5-7月的专项行动,公安机关要将打击传销作为2011年“三大战役”,高压严打态势,坚决防止“回潮”。易发、多发地区要成立专业打传队严肃

整治传销。尚未按要求成立专业打传队的重点市、县(区)要在政法委领导下,从工商、公安、法院、检察院和管水管电等部门抽调优秀干部组成专门队伍,实行集中办公和行动,担当起宣传教育、巡查暗访、定点清除等任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坚决防止传销“回潮”。四是加强联合执法,不断创新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管理,抓紧出台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管理办法,明确出租屋者、承租者的治安责任,全面清查登记,不让传销分子有藏身之处。斩断传销资金传输链条,各级人民银行要切实督导商业银行掌握、分析和监控异常定额资金流向,并及时与公安经侦部门核查、甄别、确认涉嫌传销交易账户,区分不同情况依法作出暂停结算、冻结资金等处理。涉嫌传销资金异常流动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关注的南宁、北海市,要统一组织力量,再次集中进行清查和冻结,坚决斩断传销资金传输链条。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应用,深入开展创建无传销市、县、社区、村和“无传销进校园”等活动,治理为传销人员提供通信、广告等营利性服务,压缩传销生存空间。五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厅牵头有关部门在广西大学等高校开展打击传销宣传进校园活动。新闻出版局严厉查处出版、销售涉及传销的书刊和音像制品。宣传、通信主管、网监部门要全面删除涉及传销的不实负面报道,依法查处、查封、屏蔽一批涉传网站,切断传销信息传播的网络通道。通信企业要积极配合打击传销宣传工作,群发公益短信。加强正面宣传,抢占舆论阵地。由公安、工商提供稿件,宣传部门负责协调,媒体

设立专栏登播,不定期发布警示,剖析典型案例,深入揭露传销的实质和骗人伎俩,提高群众对传销的识别、防范能力。六是进一步加强直销监管,严厉打击直销企业从事传销违法活动和打着直销旗号从事传销违法活动,切实维护直销市场秩序。七是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严肃执法纪律,推进依法打击传销工作。

温卡华书记强调,打击传销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综合性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提高打击传销的格局,进一步建立和巩固“政法委领导、以公安和工商为主力、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各级政法委书记都要担任打击传销领导小组组长,担负起打击传销的政治责任,整合公检法、司法、工商和有关部门执法和行政资源,形成合力,改变公安、工商等单家独打的局面,要坚决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坚持强化重点地区整治,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乘势而上,重拳出击,推进广西打击传销迈上新的台阶。

自治区决定近期派出督查组对易发、投诉较多地区开展督查。(完)

第五篇: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作者:

来源: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调动农村科技力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厅于2008年9月开展了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找出我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及措施。

一、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一)广西涉农单位科技人员结构

1.学历和职称结构。2005年底,全区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各种专业科技人员共有45905人,具有硕士以上的占全区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1.4%;大学本科占18.4%;大专以下占80.2%;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全区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4.5%;中级占29.2%;初级以下占66.3%。

2.专业结构。2005年底,广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中有农业类专业科技人员14022人,林业类6619人,畜牧类6441人,水产类1532人,生物类305人,农业机械类2949人,其他专业14037人。

(二)管理体制及经费来源

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本上由三种类型构成,一是政府主导服务型(官办),即以政府系列涉农部门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二是政府引导服务型(半官半民),主要由社会团体、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其企业构成,其服务带有一定的商业性质,资金来源主要是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的政策性投入、专项扶持资金、项目资金、有偿服务和经营收入等;三是自发组织合作型(民办),主要是由民间的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经济合作组织构成,其服务对内为会员实行非盈利性的有偿服务,对外则以市场为导向,为自身的积累和为会员谋取最大化利益的商业操作,资金来源主要是收取会费、有偿服务和自主经营。

1.政府主导服务型(官办)

政府系列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至今还是政府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乡镇机构改革前由市、县、乡三级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畜牧、水产等技术站组成,分别为各自的主管部门管理。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在原基础上,乡镇一级将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畜牧、水产等站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有些地方是全部合并,有些是将其中的部分站合并,但多数地方是将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合并,畜牧、水产单独建站,也有的地方将农经、农机单独建站。农业服务中心的人、财、物均由乡镇管理,县(市)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单独建站的仍按以前管理体制。推广方式主要是贯彻执行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实施引进、试验(选育)、示范和推广农业科技项目;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统防统治;为农民提供科技情报和市场信息等公益性服务。这一推广服务体系曾经是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开展农牧良种繁育推广、发展特色果业、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等科技服务方面,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农民增加收入发挥了显著作用。

2.政府引导服务型(半官半民)

(1)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它通过聘请一批科技专家、建成一个科技培训基地、孵化一批农业科技企业,实现科技与农户的有效对接,把科技直接导入农村,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活力。

目前,广西经认定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有27个,到位技术人员35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35人。近年累计引进、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6项,建立示范基地约14.3万亩,覆盖农户近27.5万户。

(2)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是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研发力量,建立稳定的研发组织,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以及高新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新产品,增加企业效益,形成研发、生产、销售良性循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广西获得认定的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74个,在职科技人员73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25人。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近11万亩,引进、推广、转化科技成果96项,带动农户8.5万多户。

(3)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建立的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把在实验室里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中试、熟化、开发、配套、组装、示范、推广等后续研发活动,将它们传递给农民和企业,对科技成果的使用者提供服务。目前,广西获得认定的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2个,拥有科技人员57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65人,建有示范基地7.4万多亩,覆盖农户近66万户,引进、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31项。

(4)农村信息化基地

农村信息化是结合星火农村信息化工作,大力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建成通达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农村生产信息、农村经济信息和农村社会信息发布、咨询等服务。整合并集成有关信息资源,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信息支撑平台建设,在试点区内建成连接主要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互动式信息终端。建立农村科技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专家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广西获得认定的农村信息化基地有85个,专业技术人员69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29人,覆盖农户52万多户。

(5)农民科技培训学校

农民科技培训学校主要是部门为主,联合办学,在教学方式上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函授与自学相结合。以农民工技能培训、农村种养技术培训、科普知识为重点培训内容,经费有政府财政经费支持,也有市场运作来解决。目前,广西共有农民培训学校129家,教职员工183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的468人。

(6)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是一种源于农村基层并在政府积极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是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具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通过政策鼓励、市场导向、机制创新,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科技“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形成科技人员基层创业活动的方式。

2004年11月,科技部将广西列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区。之后,广西通过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已取得通过科技特派员,把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推广服务效益的初步成效。目前广西共下派科技特派员997人常驻农村,覆盖9市43个县。由科技特派员创办的协会或合作社158个,支持项目225项,农民人均纯收入3008.9元,农业生产总值增幅1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1%。

3.自发组织合作型(民办)

自发组织合作型的服务组织主要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按其功能划分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技术交流型,以协会内专业技术和信息交流为主,推广、普及农村实用技术,这一类型约占全区协会总数的60%;二种是技术经济服务型,在对会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同时,为会员提供优良品种、生产资料、市场信息、产品运销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这一类型约占35%;三种是技术经济实体型,其特点是技术服务与经营活动紧密结合,构成经济实体,为会员提高农产品深度开发和加工、销售的收益,这一类型约占5%。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以技术经济实体型协会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效果明显,如容县松山镇鸿大种养业协会以重点龙头企业鸿大绿色饲料有限公司为核心组成,以种养大户为骨干,联手开拓生猪市场,2005年销售生猪等农产品收入48043.8万元,会员人均比上年增收1640元,辐射带动农户8940户,户均增收450元。企业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联姻,结成相互促进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了两者在各自领域的独特优势。即使企业有了质量稳定、可靠的原料源,同时又解除了农民生产的后顾之忧,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广西目前获得认证的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已发展到205个,入会农户近12万多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领域,协会对发展特色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直接起着作用。全州县才湾镇天福联妇女葡萄协会,在推广葡萄新品种、新技术方面采取统一品种、统一信贷、统一包装销售,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提高了会员的整体生产经营水平,每户会员亩纯收入达9000多元。

二、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科技服务机构管理体制不顺,运转机制不活

我区乡镇机构改革后组建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实行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为辅的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致使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一切工作安排必须服从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难以独立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等业务。目前我区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大多数农技人员以参加乡镇政府中心工作为主,有些甚至被长期抽调从事计划生育等“份外”工作,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服务功能得不到发挥。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导致了我区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出现严重脱节,服务体系发生断裂。农业服务中心内部的农、林、牧、渔等互相独立,仍分属不同业务主管部门指导,仍是“以条为主,条块分割”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方式,缺乏协调配合。同时,由于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和科技服务人员没有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服务职能受到削弱,科技服务人员的责、权、利没有明确,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区基层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处于 “人散、线断、网破”的局面。

(二)农村科技服务人才匮乏

从技术研发方面看,大部分是从事基本的技术推广等常规工作,懂技术、会管理、能科研、善经营的综合性人才较少,难以满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从农技推广方面看,农业科技人员占农村人员的比例相对较低,且高中级技术人员大都集中在市、县两级,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较少。从技术服务人员方面看,近十年我区基层服务机构都无法招收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的乡(镇)农业科技人员年龄45岁以上的占90%以上。同时,由于本身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加上多年未参加过任何专业学习培训,导致专业单一,知识老化,不懂得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主要靠经验从事经营和服务,无法提高服务质量。此外,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制约,乡镇科技服务队伍不够稳定,在编不在岗的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三)科技服务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虽然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但相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仍然偏低。部分县乡由于财政困难,每年安排给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事业经费,扣除职工工资及其他非业务性支出外,用于科技服务的资金非常少,有的每月只有50元,有的甚至连农技人员基本工资待遇都无法保障,造成人心不稳。由于经费不足,有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以经营农资产品为主来弥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真正用于从事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时间非常有限。同时,经费缺乏还造成了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的落后。调查发现,我区不少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普遍缺乏电话、电脑,以及农残测试仪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大量的技术工作靠农技人员“手摸、眼看、鼻闻、尺量”的原始手段进行,更谈不上现代办公设备,致使服务不能及时有效。

三、国内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模式及特点

(一)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由陕西省宝鸡市2000年率先创办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多数建在田间地头,配有培训教室、图书资料室、科技咨询室以及专家起居室等。专家大院的旁边有实验田或农业科技示范园。专家进门能进行科研和培训,出了门可以进行现场指导和大田示范,使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先进适用技术到田间地头成为现实。市政府给每个大院建设投资15万元,每年给每位专家科研经费和旅差补贴费5000元。

专家大院采取“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的办院原则和“五个一”(聘一位专家,建一处科技示范园,办一所培训学校,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建设方针。专家大院已经形成了三种运作方式:一是产业龙头型专家大院,如布尔羊、高产奶牛、秦川肉牛、果蔬加工等专家大院,通过专家技术入股等形式,形成了“专家十龙头企业十农民”的运作方式;二是科研开发型专家大院,如辣椒、小麦育种等专家大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专家十技术推广单位十农民”的运作方式;三是技术推广型专家大院,如“万元田”、柿子专家大院等,通过科技服务有偿化,形成了“专家十中介服务组织十农民”的运作方式。

宝鸡市的实践表明,农业专家大院发挥了很好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促进了农业产品的开发,加快了农牧业良种繁育的步伐,提高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温家宝同志曾经充分肯定这一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一个创举,它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活力。2003年8月科技部启动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专项行动》,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列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加以推广。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得到推广,仅2004年,各地就引导发展了540个农业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基地。

(二)科技特派员

福建省南平市委、市政府从1999年初开始,从农民群众最需要的科技服务入手,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科技特派员主要来自市县两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主要是涉农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乡镇农技站等,一般任职时间为1~3年。派出人员与原单位岗位工作脱钩,常年驻扎在农村,为农民提供包括示范、培训、咨询、合作在内的科技服务,并与农村种养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打造一个以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大量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的“宝塔型”的新型科技服务网络,实现科农携手的良性循环。

该项制度实施,对南平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特派员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组织实施科技开发项目,对改造农产品品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南平市统计,有特派员下派的村,农业结构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地方。二是增强了农民市场意识,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科技特派员带动了一大批农村能人在“干中学”,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成长为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进而示范带动更多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科技特派员制度还带动了当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推动了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重构,促进了科技人员及相关人员工作方式的转变,某种程度上引发了政府、农民与市场三者之间关系的重新合理定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多次召开会议,宣传推广这一模式。据统计,目前在全国21个省的577个县示范推广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仅2004年全国试点示范地区就选派科技特派员达到139971人次,人均年下乡时间超过180天;培训农民41万人,发放技术资料59.74万份;实施科技项目4502个,引进7123个新品种,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311项。取得了良好效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三)农技“110”

1998年底,浙江衢州市针对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多方面的需求状况,总结实践经验,建立市农技“110”信息服务中心,之后在全市139个乡镇先后建起了农技“110”信息服务机构,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农技“110”网络体系。农技“110”利用传统媒体、现代媒体以及行政体系,借助电话、电视、电脑网络,上联全国各专业网站、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下联农村千家万户,采用网络服务、电话服务、农民上门咨询和农技人员主动下乡服务及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满足了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技术信息的强烈渴求,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全天候、一体化的农村科技服务新体系。全市数以万计农户通过农技“110”咨询获得效益,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印发的关于衢州农技“110”调研报告上曾批示:“这是为农服务的一个创造,建立农业信息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农技“110”作为新兴的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模式,显示出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推广。据统计,2005年底全国已有20个省市建成了188个各级农村“110”服务中心,农民可以通过远程卫星接收、互联网、视频、电话等多种终端方式直接得到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相对于传统的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方式,农技“110”模式克服了时空限制、互动性弱等因素的影响,更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农技服务需求,为实现农业与农村科技信息的便捷、实用、有效、实时地传播,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提供了一条快速的通道。

(四)农村科技服务港

北京市科委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科技服务港”建设,旨在打造一个综合性、基础性的、面向京郊农村地区提供公共科技服务的平台,探索建立一个科技成果供给与科技需求衔接的有效机制,整合、协调首都科技资源和优势生产要素,拓展农技推广服务的渠道,实现各种要素和资源在农业和农村的优化组合,提高农村公共科技产品的供给效率,为各类农技服务组织的基础性建设和能力提升服务。服务港建设启动以来,初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点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三个对接”,“四个通道”等典型模式等。

实施“三个对接”:一是做大服务港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的对接。拓宽服务港与科技成果提供者(高校、院所)的接触面,丰富服务港的科技资源;二是做好服务港与郊区县科技工作的对接。围绕区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引导服务港所联系的各种创新要素和资源进入区县,促进科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三是做实服务港与各类农技服务组织的对接。根据各类服务组织的个性需求,提供信息、咨询、规划、技术成果及培训等多样化服务,促进其成长壮大。

拓展“四个通道”:一是拓展以政府推广部门为骨干的服务通道。服务港通过项目引导,拓展形成“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区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乡镇农业开发服务中心—村农技协理员”的技术推广途径,形成喇叭型推广渠道,以发挥公益型推广机构的作用;二是拓展“区县科委+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型服务通道。以区县科委为资源协调节点,与各类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连接,把技术、信息、人才等传到各个合作组织中,帮助组织发展,建立区县优势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三是拓展以市、区行业协会为依托的服务通道。农产品行业协会是一个规模产业中企业、农户、科研单位以及其他产业介入者之间利益关系的主要协调者,通过它提供公共科技服务,是促进行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四是拓展龙头企业支撑型推广服务通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扶持龙头企业利用自身技术和独特的推广方式,面向农户开展技术推广服务。通过大力拓展这些通道,“农村科技服务港”畅通地将科技资源和服务传到农村最基层。

此外,还总结推广诸如中介机构培育型、示范基地带动型、企业自主创新型、科研院校领办型等行之有效的农村科技服务典型模式。

(五)农村科技合作社

农村科技合作社是由湖南双峰县农民自发创造的科技服务“三农”的有效模式。1993年当地知识型农民王运芳在双峰县锁石镇创办青年科技服务所,1999年发展成为双峰县青年科技服务总站,2004年又创建双峰县农村科技合作社。农村科技合作社是一种全新的农村科技合作组织服务模式。把与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技术、营销等农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面向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科技培训、科技和市场信息、小额贷款担保贴息、市场营销、组织农产品加工等服务。农村科技合作社采取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运作方式,目前,双峰县建立了16个乡镇联社,320个村级分社,以及六大产业开发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中心,在850个村设立了村级科技推广业务代理员。每建立一个基地或发展一个产业,农村科技合作社采取技术承包的方式,与农民签订科技服务合同,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上述我国几种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经过实践的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些创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各类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在更大范围凝聚、吸引科技资源,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优化了农村科技服务的环境。这些创新模式也充分体现了蕴藏在基层的巨大创新潜力,展现了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美好前景。

国内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典型经验的几点启示:

1.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当作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协调各部门,联合社会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的环境,共同支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2.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和扶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渠道,不断完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增强其服务功能。

3.要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来开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涉农机构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鼓励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深入基层开展农村科技服务,同时开展乡土人才培训工作,提高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提升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水平。

四、构建广西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面向“三农”,以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广西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速农业和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

(二)建设目标

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县(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纽带,村农业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有条件的地区组建区域性科技服务中心。在全区14个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村村有科技特派员。建立完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农村科技培训网络,实现“县县有学校、乡乡有课堂,村村有科技带头人”,每年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人员、农民技术骨干20万人次。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星火专家大院、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各类组织和机构,建成星火专家大院25个、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3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80个、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35个。建成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农村服务信息网络,“三农”科技信息服务网覆盖全区14个市的60个县、600个乡镇、1200个村。

到2020年,形成有利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一批专业化、规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建设与发展,造就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逐步实现农村科技的零距离服务,形成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服务手段先进、运转高效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五、构建广西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对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政策和措施,理顺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其服务功能。

(二)加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

一要争取国家的支持。积极策划构造一批项目,争取国家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二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自治区本级财政从2009年开始,每年按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的3%的比例安排专项,支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培训、技术推广等。市、县(区)、镇(乡)财政也要适当安排匹配经费。三要采取政策引导、财政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发挥县乡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现有技术人员的骨干作用。每年通过自学、参加培训、到高等院校接受再教育等方式,加速知识更新,努力提高农村技术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二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各级涉农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农村科技服务。通过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开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三要逐步壮大广大乡村干部、乡村能人、农村星火带头人及“大学生村官”等乡土科技服务队伍,通过加强“传帮带”和业务培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发挥其技术“二传手”的作用。四要积极引进区外科技人才,特别是符合我区农村发展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提升我区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水平。

(四)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制定有关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制度。由科技、组织、人事等部门负责制定选派、管理及奖励办法,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二要鼓励涉农单位和个人以技术入股、参股的形式与基层农民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创办农村科技服务机构。三要明确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四要改革收入分配机制,设立专项岗位津贴,实行农村科技服务人员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挂钩,按岗定酬、以绩付酬。

下载广西调研报告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调研报告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西、云南食糖产销形势调研报告

    广西、云南食糖产销形势调研报告2010年8月中下旬,华商中心袁永康、谢良俊分别赴云南及广西两地调研了食糖产销形势。分别与广西糖协、云南糖协、广西糖网批发市场、昆明商品......

    2010年广西医科大学赴贺州调研报告

    2010年广西医科大学赴贺州调研报告外国语学院21班 龚先美摘要:7月12日上午八点,在广西医科大学学工处处长韩广梅和其他六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二十名志愿者乘车从学校出发前往贺州......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主题调研报告

    锦绣壮乡广西,这片热土上的人物历史总是璀璨的,远至柳宗元洪秀全,近至李宗仁、邓小平,他们都在广西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情,历史人物,源远流长,人美,水美,山更美,这里有中国绿都、东盟永久......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04年4月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04年4月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2004年2月下旬,全区县域经济发展会议文件起草组分5个专题调研小组,赴全区14 市、25个......

    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5

    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调研报告该调查报告较为系统的介绍了广西新农合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建议通篇阅读,尤其掌握财......

    2013广西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大全五篇)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 环艺教研室 2013年7月 1 一、专业需求情况 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人才需求,培养建筑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008年1月16日,国家......

    广西贺州市两安乡竹梅村调研报告

    两安乡竹梅村调研报告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于4月20日到钟山县两安瑶族自治乡竹梅村驻村调研。在驻村期间,我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入户询问、个别访谈等形式,对竹梅村的......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 活动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精选5篇)

    北海市大冲村“美丽广西,清洁乡村” 活动调研报告 机械工程系 数控1201班 张钦庭 为了改善全区乡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自治区政府决定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