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课堂”让新行员培训“有声有色”
为全面提升新行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1年,榆林中支在广泛征求新行员培训需求基础上,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优化“理论、知识、党性、能力”四位一体的培训课程,创新组织开展“党史创新学 红色剧本杀”活动,通过沉浸式戏剧体验和跨时空对话的形式,解锁红色学习教育新模式,让培训“有声有色”。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多元互动”的学习方法。在全党上下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就如何让新行员党史学习有趣生动更易于接受,进行积极探索创新,综合运用模拟式、体验式教学手段,采取主旋律与剧本杀结合的独特形式,通过沉浸式体验,使新行员在娱乐的过程中收获历史知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精心挑选两本“红色剧本杀”,其中,剧本《刀鞘》讲述的是我党地下党同志们为了早日解放天津,而秘密潜入国民党天津保密局,与特务们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剧本《兵临城下》则讲述了1937年日军攻占山西之际,在周围县城都被攻陷的情形之下,朔县面对是战是降的抉择之刻,共产党人誓死保家卫国与日寇抗战到底的故事。剧中,每个人都是“侦探”,每个人也都有可能是“凶手”,线索与线索的联系,人物与人物的牵扯,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真实沉浸式体验,在家国情怀下,新行员们扮演的不同职业的人纷纷团结起来,英勇迎战等待胜利的曙光。
(二)突出“情境体验”的学习感受。相比过去传统的观看图书、影像资料来了解历史,此次“红色剧本杀”为大家开启了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窗口,不同于以往的党史教育,“红色剧本杀”将每一个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人物进行还原演绎,它不再生硬死板,让每一个红色故事不再有距离感,在兼具推理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新行员们能够身临其境回到历史年代,正是此次剧本杀活动的最大亮点。在《兵临城下》《刀鞘》红色剧本的带领下,新行员们穿越历史时空,走进了抗战时期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化身国民党中统、军统、商人、共产党等角色完成各自任务,通过剧情演绎、现场搜证、集中推理等方式揭开故事真相,在潜伏、试探、交锋与抉择中当了一回“革命斗士”。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和剧情的跌宕起伏,新行员们沉浸在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抗争中,感受着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感触到共产党人那段英勇无畏的心路历程。活动结束后,新行员们也纷纷反馈表示,“红色剧本杀”活动可以让人沉浸式进入剧本所设定的年代、故事背景,回顾历史长河,设身处地体验革命先辈曾经面临的艰难险阻,感受理想照耀下信仰的力量,也通过体验铭记熠熠生辉的名字,致敬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三)突出“主体感悟”的学习乐趣。在“红色剧本杀”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身份、所属的阵营以及需要完成的个人任务,而整个剧本又有一个共同任务,新行员们怎样在角色个人任务和共同任务中作选择,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兵临城下》采取分幕式阅读,每一幕都有自己的任务,从一场决定全县命运的宴会到追溯起每个人的经历和记忆,在4个小时的沉浸式演绎里,新行员们“穿越”到硝烟弥漫的1937年,亲身体验革命先辈曾经面临的艰难险阻,感触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心路历程,剧本自第二幕开始,字字句句都透露着一股难言的悲壮,在这一幕,每个角色在选择迎战后都要写一封遗书,此时每位新行员已沉浸在各自角色中,带着复杂沉重的心情写下了各自的遗书。剧本第三幕迎来了情感的升华点,当主持人告诉了大家选择抗战之后战场和每个在乎的人的结局时,现场氛围也变得凝重起来,主持人请每个新行员现场读出之前写的遗书,扮演县长郭同仁的新行员这样写道“夫人,几年来冷落了你,风风雨雨,曾经的少年悸动早已随风消散,蓦然回首,方知真爱之人才是夫人。我死后,你一定要好好生活,来事我们还做夫妻。日军一日不败,我魂一日不散”,在其他遗书中有对家人的愧疚,有对抗战的视死如归,也有对爱人的不舍,伴着背景音乐,氛围也被烘托到了最高潮,面对这样的真挚情感,不少人为之动容,潸然泪下。在剧本第四幕故事出现反转,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梦,面对这样的反转主持人问了大家“现在请大家重新回答剧本最初的问题,你还有勇气去面对战争吗,兵临城下你会怎么选择?”面对这个问题,大家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真实沉浸式体验,让新行员们的心境和立场不断发生着变化,亲身经历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抉择。
二、取得的成效
(一)更加重视培训效果,使新行员从“旁听者”变为“参与者”。“红色剧本杀”相对于历史舞台剧而言更具参与感,在舞台剧的呈现中,观众与演员之间会有一道无形的分界线,进而造成割裂感,如果演员的排练与场景布置不够精细到位的话,很难让观众带入情景。而在“红色剧本杀”中,“观众”变成了“参与者”,拥有自己的故事线,相比观众多了一些表演与表达的成分,交互性更强,通过厘清逻辑与讲述故事,进而还原整个故事,推动党史故事从“静态”转化为“动态”。剧本《兵临城下》的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取自战争的硝烟与黑暗历史的压抑的真实感,加之部分影像资料的渲染,会让参与者更容易把自己代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代入那个敌军围困万千重的朔县。而在剧本《刀稍》中,每个人都会被分配到所属角色的任务与使命,在5个小时的时间内,通过台词、情景的表达和感受,沉浸式地领悟革命精神,感受党的奋斗历程的艰辛。
(二)更加注重实践教育,使新行员从“旁观者”变为“体验者”。在剧本杀各类故事和角色中沉浸式体验“第二人生”,能够让阅读感受更加丰富立体,表达演绎与激荡交谈也加深了新行员对人性、感情的思考。从剧本初期的推理,到最后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新行员们通过分饰角色、以第一视角去感受革命故事,在真情的演绎中,新行员们化身为抗日战士,亲身经历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抉择。《兵临城下》设有两个机制,一是“遗书”机制的设计,让新行员有了更多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让角色有了更多参与者个人的感性色彩,变得活灵活现起来;二是“抉择”机制的设计,战、亦或不战,当大家饱怀雄心壮志与一腔热血,从和平年代的思维方式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得出答案可能轻而易举;但当大家真正品尝到战争的恐惧、触摸历史背后血淋淋的真相、感受深深无力的绝望时,是否还能坚持当初的选择?这种设计会让新行员们设身处地的站在当时的情况与角色立场上进行思考,情不自禁的代入沉浸。
(三)更加多元的交流平台,使新行员从“倾听者”变为“表达者”。一场情节紧张的剧本杀,参与者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一场悬而未决的案件现场,新行员们分别扮演了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的角色:可能是身份隐蔽的地下党员,也可能是身份多重的敌人,还有可能是一心向明的进步青年。当历史的迷雾和故事的悬念交织在一起,每一个判断和抉择都关乎国家大义、历史进展,让新行员切身体会到在那个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需要付出的隐忍与牺牲。在《兵临城下》剧本设置的双结局模式下,新行员们面临两种选择:在明知道可能会失败,会牺牲的时候,到底是坚持还是投降?在4个小时的沉浸式演绎中,有人选择了为国牺牲,有人选择秉承民族大义投身革命事业,新行员们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演绎,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不同时间的文化背景,对所经历的剧情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即使他们最后没有选择抗日,但当新行员们得知真实历史人物的坚持时,也能在对比之下更直观感受到先辈的伟大,使得党史学习更加“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