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工作建议
诉讼调解是我国重要的诉讼制度,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方式。调解作为重要的诉讼机制,具有解决纠纷的独特优势,被国际司法界称为“东方经验”。一、诉讼调解不仅具有定纷止争、维护稳定的功能,而且在倡导“和为贵”的中庸文化氛围中为争议当事人重新架设交流的平台,化干戈为玉帛,变冤家为朋友,真正消除矛盾。二、作为诉讼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诉讼效益,缓解当事人的讼累,降低诉讼成本,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诉讼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当事人自愿在法院主持下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诉讼纠纷的具有法律效力手段和方法。法院民事调解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事调解制度是指程序法有关民事调解的规定及与此相应的、在实践中形成并确定的调解方式,狭义的民事调解制度仅指程序法中有关民事调解的规定。
一、调解制度在我国存在并发展的原因
民事调解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马锡五审判方式”就确立了“调解为主”的方针,后经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之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经验”为国外法律界所学习。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半数以上都是通过调解方式结案的。利用调解方式结案有重要的作用,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于维持中华民族“和为贵”的传统美德。民事案件当事人许多都是相互认识的,有的可能是亲戚关系,产生纠纷的原因有些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误解,而调解通过在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进行协商来解决纠纷,在这个过程中,使双方能够有机会互相谅解,弥补因纠纷而产生的友谊、亲情的裂痕。而经济交往中的纠纷因调解也可能使交往继续。这些是我们利用判决来解决纠纷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这种方式也符合我们的社会道德要求。
2、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对于事实比较清楚的案件,调解工作可以在开庭前进行,那么就可以通过简便方法通知当事人到庭或就地进行,从而省却了传票送达以及比较繁琐的开庭程序,使案件有可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得到解决。通过对我院案件的调查有90%左右的调解结案案件都是在开庭前结案的。而且在开庭后也可以调解,使案件能够马上结案,避免了因宣判而要花费的时间。从这两点都可以得出调解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结论,而效率正是我们法院审判工作所要追求的两大目标之一。
3、有利于减低法官承担因判决可能被上级法院改判或发回重审的风险。就现存法官错案追究制度而言,通过调解方式来“保护”自己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因为调解的不可上诉性以及自愿性使得法官免除了因判决被改判而被错案追究的后果,使得他们在法官这个位置上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通过以上的说明可见为什么我国法院对调解这一方式的热爱程度如此之高。而审判改革从开始的不重视调解改革到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又开始加强调解工作。
二、民事调解制度现状
(一)、调解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调解制度虽然有上述那么多的优点,但法律所固有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加之社会习俗、法官素质、普法教育程度和公民道德建设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但使得调解制度的内在价值和固有功能难以完全发挥,反而使得调解成为一些人达到非正当甚至非法目的的手段。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法官不能严格依照诉讼法律的规定开展法院调解活动,强行调解、以拖促调等情况时有发生,损害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个别当事人甚至恶意串通,利用民事调解程序达到其非法目的,出现了不合法或不公正的调解,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集体、国家的利益,违背了法院调解的立法原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非法的基础上进行调解。按照民诉法规定的要求,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应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前提下进行,而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法官在进行调解时,不注重审查案件事实及相关证据,一味强调当事人自愿原则,只要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比如在涉及房屋问题时未核实房产证等,就给他们制作民事调解书。这样就给个别当事人恶意串通,通过调解获取非法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个别当事人为获取非法利益,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恶意串通,隐瞒事实,欺骗法官,在调解协议中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2、将调解等同于“和稀泥”。由于调解制度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其查明事实的功能相对较弱,所以从理论上讲,调解方式只适合用于那些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基本事实清楚的案件。但实践中,有大量案情复杂、争议较大的案件,法官因自身业务素质低下难以裁判,或因取证困难而图简便省事,或因出于非法目的而有意规避相对严格的判决程序等多种原因,在未查明案件事实的情况下,搞折衷、和稀泥;
不做审查判断证据的工作,而是向双方当事人“做工作”,强行调解结案。这样做,表面上看来似乎大量纠纷经由调解这种双方自愿、自主的方式解决了,实际上既对当事人实体权利的保护和对侵权行为的制裁不利,又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行使造成损害。更为严重的是,这将最终损害当事人对法院的信任,从而对法治建设形成长远的、深层的危害。
3、法官向当事人施压,促成当事人达成不合理的调解协议。一般情况,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就把案件分给某一个法官或某一个合议庭审理,法官既是调解者,又是案件的裁判者。裁判者的身份使其具有潜在的强制力,若法官提出调解方案,就会在当事人心里会形成很大的压力,从而有可能影响其作出自主的决定。尤其当法官已形成“先入之见”,主观上已有了确认的事实甚至裁判结果,就会不自觉地摆出裁判者的特殊身份进行调解时,这样往往会背离调解应当遵循的当事人自愿原则,而更有甚者在调解时就直截了当告诉当事人判也是就种结果,从而促成当事人在并非出于自愿的前提下,不得不达成“不合理”的调解协议。
4、片面追求调解率,导致案件“久调不决”。由于调解制度设置上的原因,法院调解与整个审判过程相始终,未规定调解的时间和期限。有些法院片面强调调解率,甚至明确把调解率的高低作为考察干部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而且我们不难在所谓的正面宣传中见到那些先进人员每年调解结案的比例都非常的高,因而致使办案人员尽可能在诉讼法规定的合法审限期间内争取调解结案。有的案件开庭结束后长时间不判,过一段时间又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在时间上、精力上、物质上和精神上都给当事人增加了负担;
有的案件反复几次后,当事人不堪重负,只得作出让步,达成调解协议。办案人员往往自以为是调解之功,却不知在提高了调解率的同时已造成了降低法院公信力的负面影响。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在审判实践中,调解常常未能达其理想状态,并造成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应该归结为过去对调解制度认识上的偏差以及由此导致的立法、审判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做法。
1、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法官往往带有调解偏好,以致于对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不注重审查案件事实和相关证据,使调解的合法原则流于形式。有的法官在案件事实不清,当事人责任不明的情况下,无原则的“和稀泥”,要求当事人作出不应该的让步;
有的法官不能正确看待合法原则与自愿原则之间的关系,只强调当事人自愿原则,怠于行使自己的职责,只要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不看有无违法之处,就予以确认,制作调解书;
有的法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简单,业务素质不高,办理民事诉讼案件图省时、省事、省精力,片面追求结案率,给当事人进行恶意调解以可乘之机,只要当事人提出条件,根本不分清是非,一味做另一方当事人的工作,把一些与案件无关的要求都写入调解协议之中,堂而皇之地归于当事人的处分行为。
2、现行法院调解制度设置上的缺陷。其一、审判实践中,主持调解的法官往往就是最终的裁判者,由于法官在民事诉讼中兼具调解者和裁判者的双重身份,为达到调解结案的目的,法官在主持调解活动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当事人施加压力,调解的自愿原则得不到充分保证;
其二,调解没有时间限制,法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调解,这就给法官以拖促调甚至违法调解提供了便利。
(一)完善法院调解的程序。
1、改职权主义为主的调解模式为当事人主义为主的调解模式。现行法院调解制度过于强调法官主持调解的作用,法官在调解活动中管得过多,权力过大,削弱了当事人处分权。当事人一方面对法院调解具备依赖心理,另一方面又对法院调解带有反感情绪,其结果导致法院对案件调解结案却未能达到调解结案的目的,当事人对达成的调解协议并不能自觉履行,这都是现行调解制度偏重于职权主义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因此,改革现行调解制度,赋予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更大的自主权,减少法官对调解的干预,变职权主义为主为当事人主义为主势在必行。
2、设立庭前调解机构,对那些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易于履行、当事人能自愿接受调解的简易民事案件和小数额经济纠纷案件进行庭前调解。法院可在民一庭内部设调解组,根据立案特点,当事人在递交诉状交纳诉讼费后,对需要调解的案件,即通知当事人到调解组,由调解法官负责向当事人送达有关诉讼文书,同时通过与当事人进行接触,了解情况,进行调解。对当庭履行或离婚调解和好的案件,由调解法官记录在案,告知当事人不再另行制作调解书;
经调解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将案件转入审判流程管理,依法定程序进行审理。调解法官应把庭前交换的证据、查明的事实、双方争执的焦点等情况附在案卷上一起移送给裁判法官。应该注意的是,调解法官一定不要是最终的裁判法官。
3、民事诉讼中的恶意调解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集体、国家的利益,而且严重危害着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对现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补充完善,增设对恶意调解的处罚条款,能确保对恶意调解行为的打击有据可依。一是在民诉法规定“对诉讼参与人在调解活动中伪造、隐瞒事实或恶意串通,损害当事人一方合法权益和集体、国家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的追究范围中增加一条,规定:“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进行调解,或者与当事人恶意串通,应当追究审判人员的责任。”
社会变迁的要求和发展趋势表明,调解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除了应继续改革和完善审判制度以外,对调解制度也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将调解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从而使这种制度在社会发展和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民事诉讼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作者:王丹 好范文原创投稿
关于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调研
王 丹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在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从我国几十年的司法实践来看,它对于及时、有效地解决民事纠纷,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诉讼成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法院调解制度再一次被提到了重要位置,通过调解审结案件,对于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事诉讼中调解工作的基本做法:
与判决相比,调解结案的好处在于:
1、直达诉争双方的思想根源解决矛盾纠纷。由于许多民事案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财产关系,而且还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和情感世界,因此,用判决的方式很难更好地解决这类纠纷。调解能很好地抓住当事人之间矛盾症结,既能从事实上又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彻底解决这类问题。
2、案件调解结案后无须启动二审程序,当事人一般也没有提起申诉,很少启动再审程序,对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大多能自觉地履行从而减少执行案件数量,减轻执行环节的压力,这样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也有利于人民法院提高案件的审判效率。
3、诉讼中的调解,尤其是庭前调解制度的实行,简化了繁琐的诉讼程序,及时开展调解,提前解决纠纷,这样减少了诉讼环节,避免了诉讼资源的浪费。采取调解方式审结案件,不但能提高办案效率,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能防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由于民事诉讼调解具有诸多优越性,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具有的巨大功能作用,受到了民事诉讼当事人和法官们都乐于接受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片面性。首先,对民事诉讼调解的地位认识片面。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着重对庭审方式进行改革,强化庭审功能,强调当庭宣判率,从而制约了法官在庭前、庭审、庭后调解,削弱了法官的调解意识,导致部份法官不再重视调解,而过于热衷于裁判权的行使,甚至简单采取“一判了事”的方式结案。
(二)工作上存在敷衍性。
由于对调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份法官对调解工作采取敷衍的方法,因调解工作法官需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而做了大量工作不一定达到预期目的,费工费力,有时甚至出力不讨好,不如判决结案简单明了,所以,调解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当事人一方不同意调解,便顺水推舟不再作调解工作,导致调解流于形式。
(三)方法上存在单一性。
有些法官对民事案件的调解,只是在走程序,在庭审中征询当事人意见,若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则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协商不成即终止调解;若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便终止调解;法官不注重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阐述有关法律规定,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不能充分发挥法官调解案件的能动作用,只是被动的简单应付了事。
(四)督导上存在软弱性。
从法院督导职能上看,对民事诉讼调解的督导没有过硬的措施,一是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调解工作运行机制,使调解工作存在任意性;二是没有硬性的监督措施,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督导没有形成制度化、责任化、指标化,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追究承办人,顺应了审判人员不愿作调解的心理,也是导致调解工作弱化的重要原因。
(五)当事人方面的原因,导致调解的难度加大。
随着法律知识的日渐普及,受当事人对诉讼的期待过高,有的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和对诉讼成本的核算,对司法公正,尤其是对法官调解动机的怀疑,及欲通过关系影响司法的意图、矛盾激化状况下与对方鱼死网破的决心,以及通过诉讼拖延时间,以达到某种目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致使案件调解难度增大,调解结案率降低。
(六)律师介入的原因,使调解的机率降低
案件中有律师代理,一方面有的律师能够配合法官,正确引导当事人行使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种情况下,能够增大调解成功的机会。但由于律师代理往往替代了当事人本人的参加,而他们往往又没有真正的调解权限和调解动机,因为律师比当事人更关心法律问题,更追求官司的输赢结果,更不在乎诉讼的风险和成本;律师对法律的解释和判决的预测经常会给当事人以不十分确切的期待或盲目的乐观,而当事人往往又对律师的作用过分相信。此外,当事人甚至把请律师本身也作为增加对峙实力的武器之一,也是刺激当事人期待诉讼高回报的因素之一。
三、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完备的调解制度体系,法院调解作为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一种形式,应当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来
第三篇:民事诉讼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在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从我国几十年的司法实践来看,它对于及时、有效地解决民事纠纷,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诉讼成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法院调解制度再一次被提到了重要位置,通过调解审结案件,对于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事诉讼中调解工作的基本做法:
与判决相比,调解结案的好处在于:
1、直达诉争双方的思想根源解决矛盾纠纷。由于许多民事案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财产关系,而且还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和情感世界,因此,用判决的方式很难更好地解决这类纠纷。调解能很好地抓住当事人之间矛盾症结,既能从事实上又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彻底解决这类问题。
2、案件调解结案后无须启动二审程序,当事人一般也没有提起申诉,很少启动再审程序,对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大多能自觉地履行从而减少执行案件数量,减轻执行环节的压力,这样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也有利于人民法院提高案件的审判效率。
3、诉讼中的调解,尤其是庭前调解制度的实行,简化了繁琐的诉讼程序,及时开展调解,提前解决纠纷,这样减少了诉讼环节,避免了诉讼资源的浪费。采取调解方式审结案件,不但能提高办案效率,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能防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由于民事诉讼调解具有诸多优越性,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具有的巨大功能作用,受到了民事诉讼当事人和法官们都乐于接受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片面性。首先,对民事诉讼调解的地位认识片面。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着重对庭审方式进行改革,强化庭审功能,强调当庭宣判率,从而制约了法官在庭前、庭审、庭后调解,削弱了法官的调解意识,导致部份法官不再重视调解,而过于热衷于裁判权的行使,甚至简单采取“一判了事”的方式结案。
(二)工作上存在敷衍性。
由于对调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份法官对调解工作采取敷衍的方法,因调解工作法官需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而做了大量工作不一定达到预期目的,费工费力,有时甚至出力不讨好,不如判决结案简单明了,所以,调解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当事人一方不同意调解,便顺水推舟不再作调解工作,导致调解流于形式。
(三)方法上存在单一性。
有些法官对民事案件的调解,只是在走程序,在庭审中征询当事人意见,若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则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协商不成即终止调解;若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便终止调解;法官不注重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阐述有关法律规定,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不能充分发挥法官调解案件的能动作用,只是被动的简单应付了事。
(四)督导上存在软弱性。
从法院督导职能上看,对民事诉讼调解的督导没有过硬的措施,一是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调解工作运行机制,使调解工作存在任意性;二是没有硬性的监督措施,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督导没有形成制度化、责任化、指标化,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追究承办人,顺应了审判人员不愿作调解的心理,也是导致调解工作弱化的重要原因。
(五)当事人方面的原因,导致调解的难度加大。
随着法律知识的日渐普及,受当事人对诉讼的期待过高,有的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和对诉讼成本的核算,对司法公正,尤其是对法官调解动机的怀疑,及欲通过关系影响司法的意图、矛盾激化状况下与对方鱼死网破的决心,以及通过诉讼拖延时间,以达到某种目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致使案件调解难度增大,调解结案率降低。
(六)律师介入的原因,使调解的机率降低
案件中有律师代理,一方面有的律师能够配合法官,正确引导当事人行使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种情况下,能够增大调解成功的机会。但由于律师代理往往替代了当事人本人的参加,而他们往往又没有真正的调解权限和调解动机,因为律师比当事人更关心法律问题,更追求官司的输赢结果,更不在乎诉讼的风险和成本;律师对法律的解释和判决的预测经常会给当事人以不十分确切的期待或盲目的乐观,而当事人往往又对律师的作用过分相信。此外,当事人甚至把请律师本身也作为增加对峙实力的武器之一,也是刺激当事人期待诉讼高回报的因素之一。
三、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完备的调解制度体系,法院调解作为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一种形式,应当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来规定,这些条文构成法院调解制度体系。我国现行民诉法关于法院调解的规定以及最高院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也可以说构成了一个体系,但是,从构建和谐稳定的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要求,还可以对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作进一步的完善,在立法中明确规定调解是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美国百分之九十的案件未到开庭阶段,即在庭前准备阶段解决,把调解程序与阶段充分扩展,实行调审分离与即时调解。实行在起诉送达阶段由立案法官“送达调”,在举证、询问阶段由法官“答辩调”,在庭审前准备阶段的“即时调”,在交换证据时的“听证调”与在庭审阶段的“庭审调”五调结合,完备调解体系。
2、界定法院调解案件的范围,如前所述,并非所有民事案件都适用调解。法院可调解案件范围应排除以下几种案件:
1、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2、适用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
3、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4、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5、无效的民事行为需要予以追缴或民事制裁的案件。
3、规范调解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并未规定法院调解应采用的方式。实践中最为流行的则是所谓“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即法官与当事人各自协商,在双方之间穿针引线,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我们还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对调解的方式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加以原则性的规范,以有助于双方当事人的自由协商并达成协议,法官不应发表个人意见让各方当事人接受,法官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的请求作出评价,并帮助他们了解诉讼中潜在的有利点和不利点,以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
4、处理好久调不决与审判效率的关系,规定调解期限
强调调解不能只重调解,强调调解是强调调解的自愿性,而不是强调调解的结案方式的比例,必须改变审判实务中出现的以劝压调、以拖压调、以判压调、以诱压调,久调不决等违反自愿原则的操作。调解不成或者双方没有调解诚意,应及时判决,提高审判效率,从而避免久调不决的现象。
5、对调解悔约的,加大惩戒力度,确保调解协议的履行
针对目前存在的当事人一方并不真心调解,而借调解之机让对方当事人做重大让步,以降低标的额,而后仍不履行,另一方再申请执行只能以重大让步以后生效的调解书数额进行的情况,建议在调解协议中强制加上“如不履行协议,将……”的惩戒条款,以禁止恶意调解行为,保护当事人利益。
第四篇:加强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暂行规定
加强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暂行规定
(经2003年3月27日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发布时间:2003-09-24 16:41:36
为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在民事审判中的作用,规范诉讼调解活动,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结合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的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经过自愿、平等协商,或者经承办法官及合议庭其他成员的劝解和疏导,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终结诉讼程序的活动。
第二条 民事调解活动的目的,是为双方当事人的讼争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或敦促当事人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以恢复和发展双方之间原有的业务关系、合作关系,以及促进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和睦与稳定。
第三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自愿原则。调解程序可以因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开始,也可以由法官依职权主动征求当事人意见,取得当事人同意后开始。如果当事人对调解有疑虑,法官可以做必要的解释和说服工作,但不得强迫其进行调解。
法官依职权启动调解程序时,应告知当事人调解的法律效力,即生效调解书或调解笔录与法院生效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可以作为法院强制执行的根据。
(二)合法原则。调解的方式、步骤、调解书的送达都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三)效率原则。调解不成,应及时判决,不得久调不决。
(四)公正原则。依法保护债权人和受侵害方的合法权益,不得因调解而损害法律知识较少,诉讼能力较低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下列民事案件不适用调解:
(一)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二)涉及追缴、罚款的确认经济合同无效的案件;
(三)有严重违法活动,需要给予经济制裁的经济纠纷案件。
(四)涉及侵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利益案件。
第五条 下列民事案件,应当着重调解,必要时应邀请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协助进行调解:
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案件;
案情复杂、当事人情绪对立,径行下判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案件;
涉及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的问题需要人民政府或者职能部门协调的案件;
集团诉讼或人数较多的共同诉讼案件;
有重大影响,引起多方关注的案件;
涉及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
其他不宜径行判决的案件。
对以上类型案件,调解不成需要判决的,下判前要妥善做好当事人的疏导工作,必要时应向有关组织或单位发出司法建议。
第六条 调解活动可以由合议庭主持,也可以由承办法官代表合议庭主持。
第七条 调解活动可以在被告(被上诉人)应诉答辩后,开庭审理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结束后进行。在开庭审理之前,法官应当对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查。对于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案件, 或者经过证据交换程序后,争议的事实已查清的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直接进行调解。
在开庭审理中,经过法庭调查和辩论,如果争议的案件事实已明晰,经当事人同意,可以当庭进行调解,也可以在休庭后进行调解。
第八条 调解活动一般应在审判场所进行,如有必要也可以在当事人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或村民委员会,当事人所在的单位、以及纠纷发生地进行。
第九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十条 基层法院可以请人民调解组织协助调解工作。
第十一条 调解活动可以在双方当事人均在场时进行,也可以由法官分别做当事人工作,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和解协议。
第十二条 调解活动可以由当事人本人参加,也可以由其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参加。
离婚案件的当事人确有困难不能参加调解的,除本人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应向法院提交书面调解意见。无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可以由法定代理人参加调解,法定代理人如果与对方达成调解协议,又要求法院以判决书确认调解协议内容的,法院可以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
第十三条 当事人为达成调解或和解目的作出的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能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第十四条 在二审中发现原判决遗漏诉讼当事人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通知被遗漏的当事人参加诉讼,予以
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第十五条 二审中发现原判决漏判诉讼请求的,可以予以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第十六条 二审中原审原告增加诉讼请求或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人民法院可就此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第十七条 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一方当事人上诉后,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与子女抚养、财产问题一并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第十八条 法官在做调解工作时,应善于抓住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和根源,找到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诉讼风险、执行风险意识。
第十九条 调解时,可以先由双方当事人分别提出调解方案,必要时合议庭或承办法官可以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请求提出调解方案,供双方当事人参考,也可以先分别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进行调解。
第二十条 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盖章,人民法院依据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第二十一条 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但应将调解协议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已履行完毕的案件;
第二十二条 调解书应简洁明了。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一般写明案号、当事人自然情况、案由、调解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即可;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的调解书,由首部、主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首部应写明制作调解书的法院,案件的编号,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主持调解的合议庭组成人员。
(二)主文由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两部分构成。
1、案件事实部分。应简要写明:原告(上诉人)的诉讼请求及理由,被告(被上诉人)的答辩主张和理由。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实。
2、结果部分。写明调解协议的主文,该内容要具体、明确,以免执行调解书时出现歧义。双方协议内容约定诉讼费用负担的,应将负担方式写在调解主文中。双方就诉讼费用未达成协议的,可由法院决定诉讼费用分担方式,应将此内容写在主文之外。调解协议已履行完毕,当事人要求制作调解书的,应将履行完毕的内容在主文中注明。
(三)尾部由主持调解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写明制作调解书的时间,加盖法院的公章。
第二十三条 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时,应告知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可以
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分别送达。
第二十四条 调解书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的,应以后收到调解书的当事人签收的日期为调解书生效日期。第二十五条 调解书生效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调解书不生效。法院应及时通过诉讼程序作出判决。
调解书生效后,一方当事人反悔的,应告知当事人就此案不得提出上诉或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向同一被告再次提起诉讼;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如果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法,必须通过再审程序撤销或变更。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如有与法律规定和上级法院要求不一致的,以法律规定和上级法院要求为准。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3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关闭窗口〗
法院改革 | 执行工作 | 开庭排期 | 优秀文书 | 审判结果 | 办案手记 | 法官随笔 | 有问必答 | 留言板 |
中国法院网制作维护,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第五篇:法律知识对策影响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因素及
影响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因素及对策
杨晓春 吴艳文
民事审判工作解决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多为婚姻、邻里、涉及土地经营权等的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是民事调解工作的最终目的,调解工作做得好,做得到位,既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民事诉讼案件的案情也相应的复杂化,因此,民事诉讼的调解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我院近年来民事诉讼的调解工作进行调查,从调查情况看,民事诉讼中调解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影响调解工作的因素
做好民事调解工作固然很重要,但影响和制约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因素也是诸多方面的:
(一)从主观方面看:
一是部分审判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案件不负责,在心中没有真正树立案结事了的思想,往往是案子结了,事却未了。案件到手后不能主动及时地去熟悉案情,不能准确把握双方矛盾争议点,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不能耐心地听取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使调解工作流于形式。认为无论什么方式结案,在自己手结了案,即使当事人不服上诉发回重审也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好孬与已无关,因此,没有必要与当事人没完没了的磨嘴皮子。这种心态的存在,使调解工作无法达到定纷止争的终极目的。
二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司法不公的问题。有的审判人员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办“三案”,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偏袒一方当事人,带有法官的倾向性,导致案件难以公正处理,致使双方不能达
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最后只能作出带有倾向性的判决,其结果是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一方当事人不服提起上诉。不仅使矛盾得不到妥善解决,在很大程度了还激化了矛盾,损害了司法权威及法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三是审判人员法律素养欠缺。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有的审判人员对现行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全,理解不透。新法出台后,又不及时学习,转变思路,在案件调解工作中不能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定说服当事人,使当事人在法律层面上对法官产生了不信任的心理,对法官的调解存在抵触情绪,不能从心里上服从法官的调解意见,最终无法达不成调解协议。
(二)从客观方面看:
一是争议的问题涉及各自的长远利益。为此,双方各不相让,这给调解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例如:自国务院出台了免收农业税的优惠政策,发放家业补贴后,前后政策的的变化使许多人走家搬的农户纷纷回到房口所在村主张对自己原土地的经营权。而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国家又有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规定,这涉及到主张权利农户以后几十年的长远利益,又涉及村委会和现有承包人合同关系,这类案件涉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村委会三方的利害关系,每方均不愿作出让步,对于此类案件,单纯依告法官调解结案几不可能。
二是当事人积怨较深,矛盾激化。在基层,许多当事人不是纠纷产生了立即诉诸法院,而多是先各找“明白人”出谋划策,等怨也结了,纠纷还没解决,就撕破脸皮对簿公堂。这种长久的积怨很容易在双方的心里已产生很深的隔阂,这种现象的存在无形中增大了调解工作的难度。例如在中年人的离婚案件中,男方有酗酒、赌博和对女方打骂的恶习,以前女方因子女小,亲戚、邻里的劝说就迁就着过,如今子女已大,实在不堪忍受提起离婚,由于多年的心里积怨在离婚的诉讼中要在多争取财产上找回心里的平衡,而此时男方一看自己人到中年,如不争取财产,后半生将面临苦度春秋的日子,因双方互不相让,有时甚至编造外债来达到多分财产的目的,每每如此,无论法官如何调解双方均各不让步,只得以判决结案。这类案件判决后,至少都会有一方上诉。
三是受当事人文化素质和法律知识制约,对争议的事实双方各执已见,难以查清。如一些发生在农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以伤害为例,往往是双方相互撕打,或双方家人均参与撕打,之后各自住院治疗,其结果往往是每方均要求对方赔偿医药费诉讼到法院,这种情况下,各说各的理,双方又均举不出有利的证据,此时审判人员很难查清谁先打了谁,打的程度如何,责任谁大谁小。由于个别当事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法律知识淡薄,认死理,谁也信不过,唯恐自己吃亏,任凭法官磨破嘴,他就是一条道跑到黑。这给我们调解工作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障碍。而现实中这类案件也确实是矛盾激烈,互不相让,调解起来难度很大。
二、庭审调解工作的几点做法
笔者认为在主持庭审调解中,主审法官应该做到“三个善于”:
一是善于运用法制宣传,依法进行调解。宣传法制是庭审中的任务之一,有的案件不能达成调解协议,和我们具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不够有关,而庭审是法制宣传的课堂,在严肃的气氛之下,旁听的当事人亲属,同样会受到教育,他们会自发地说服当事人要依法去争论,不能强词夺理,出现有利于调解的气氛。如原告张某诉被告张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被告张某的四只鸡崽跑到邻居原告家,被告带其家人去寻找时与原告丈夫周某发生争执,互相大吵大骂,各不相让,周某生前患有脑动脉硬化,在口角过程中因情绪激动诱发脑出血死亡,张某对此事无刑事责任,但被告与周某口角是引发死亡的诱因,张某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经法庭主持调解,向当事人宣传法律,使当事人的亲属信服,最后协助法院工作达成了调解协议。
二是善于运用证据教育当事人,使之自愿接受法庭调解。事实最有说服力,证据是调解的基础,而在庭审调解中正确运用证据,就显得很重要。一般庭审前没有调解成,主要还是一些争执的事实没有查清,而在庭审用双方已质证确认事实的证据,去说服另一方,对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很有效果。如原告李某诉被告翟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原告经法医鉴定是轻微伤,被告承认打了原告,但又说原告也打了他,而且也住进了医院,不同意全部赔偿,经当庭举证,被告住院看的是病,不是伤,经当庭调解和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最后当庭达成了协议。
三是善于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当事人及时和解。庭前调解和开庭调解场合不同,在法庭上有一种严肃的气氛,开庭时请双方当事人的领导、近亲属等到庭旁听,如当事人请律师或委托其亲属进行代理的,这些都是主审法官进行调解的基础,只要审判人员善于运用掌握的事实,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他们是会配合好调解工作的。如原告李某诉被告于某侵犯土地使用权纠纷一案,被告于某的弟弟与原告离婚后死亡,原告改嫁,其两个子女由于无人抚养,村领导将两个孩子安排在被告处由其代抚养,并把原告及其子女的土地归被告耕种,每年不收任何费用,做为二名子女的抚养费。由于今年免收农业税后,原告回来请求被告归还自己二亩口粮田诉讼到法院。在庭审时邀请了被告村领导参加,经双方代理人和村领导劝说,最后使原告撤回起诉。
三、做好调解工作的几点建议
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如不很好地解决,必将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阻碍和谐社会的建立。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做到位,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有力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有序发展,因此就民事调解工作中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民事审判法官的调解意识。要将“和谐司法”的理念根植于心间,充分认识调解工作在服判息诉、降低涉诉信访率、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调解率。牢固树立调解是第一选择、调解是案件最佳结案方式的观念,在处理案件中牢固树立“和为贵”的思想,主动调解、积极协调,充分运用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均衡各方利益,最终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2、完善调解工作考核、沟通机制。建立调解案件激励机制,对案件调解率高的法官进行表彰奖励,将调解率高低作为评价民事法官办案质量和水平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促进法官增强调解意识。注重选树调解工作先进院、先进个人,促进先进的调解方法在法院内部交流、推广。
3、要创新调解方法。加强调查研究,探索调解工作规律,通过站好位、用好法、掌好度、创新调解方式方法,防止因琐事引发的局部问题转化为影响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努力做到“五个突破”,即从观念上突破,从时间上突破,从程序上突破,从地点上突破,从方法上突破。坚持“四个依靠”,即依靠领导、依靠群众、依靠基层组织、依靠相关部门,增强调解合力,因势利导,化解分争,为当事人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以实际行动地促进家村邻里和谐、村居和谐。要将调解工作贯穿于诉前、送达、调查、庭审、执行、再审等过程,实现调解工作全程化,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调解,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