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舶来品走向理性选择的论文
摘 要: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在中国英语教学法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法主要有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和目前的任务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无不带着舶来品的痕迹。外语教学的后方法时代说明,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外语教学中的问题。只有根据中国国情,辩证地反思各种教学流派的利弊和在中国的适应性,融各家之长,并创建自己的特色,走向理性选择,才能避免盲从,达到最满意的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舶来品;后方法时代;理性选择
一、中国英语教学法中的“舶来”现象
1978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俄)语教学大纲》,详细说明了中小学外语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使中国的外语教学得到全面恢复。1982年5月,教育部又召开了全国中学外语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了《关于加强中学外语的意见》。《意见》指出,“凡学过外语的初中学生,报考高中应考外语,考试成绩从1983年起百分之百计入总分”[1]31-32。从此,外语的学习与考试成绩紧紧挂钩,不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习者以及他们的家长,都开始意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中国的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开始步入迅速发展的阶段”[1]32。
从把英语成绩纳入正式的考试体系到现在,中国的英语教学已经跨过了20多个春秋。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随着英语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重要地位的凸显,为了国民更好地掌握这门国际语言,中国的英语教学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期达到二语习得的最佳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也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即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到听说法,再到交际法。当发现这些教学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外语教学效果时,认知法、任务型教学法以及其他教学法在中国的外语教育界也争相崭露头角。但是,综观这些教学法,无不带着舶来品的痕迹,如语法翻译法来自欧洲,听说法最初是美国的“军队专门训练方案”[2],交际法则是产生于欧洲共同体的功能教学法的一个分支,现在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任务型教学法也是英语教育家Prabhu在印度教授英语时提出的,这些外语教学理论和流派,大多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然后被当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推向世界的,难怪拜克斯(Bax)称这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表现[3]。
二、中国20年来引进的主要英语教学法综述
1.语法翻译法产生的背景和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最古老的一派,它是欧洲人教授古典语言(古拉丁文和古希腊文)的传统老法,产生于中世纪。当时古拉丁文和古希腊文是约定俗成的“国际语”,是各国共同的文化载体,是各国受过教育的人的必修课程。但是,这两种语言即使在当时的欧洲也已经是“死亡”了的古代语言[4],在各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谁也不用它们来作为口头交际的工具,学习这种语言的目的只是用来读懂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各种经文、学术著作、官方公文和告示等。可以看出,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语法翻译法以古文为学习对象,以阅读为主要教学目标。至于语音上,则丝毫没有严格的规定,更缺乏一套培养学习者口语能力的方法。
十年**之后,中国的外语教学逐步走向正规。1986年的《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将英语教学的目的定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注意培养自学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一定的基础”[1]32。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英语师资还非常缺乏,围绕着这个大纲,语法翻译法在英语教材的编写方面、在课堂英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一直占着主导的地位,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母语,先讲课后所附有的汉语语法讲解的内容,再对课文的句型和文章进行以翻译为手段的教学。
从语法翻译法产生的背景来看,为了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古代的官方文献资料,这种方法特别注重语言的逻辑性、词汇的准确性和语法的规则性,但是对日常交际非常重要的听和说却没有涉及,所以到了1993年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就明确地规定了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2.听说法产生的背景和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听说法最早产生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后期),其真正起因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二战以后,美国政府发现被派往亚洲和欧洲的美国士兵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但实际效果却让人失望。于是美国政府求助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正是他们的努力,促成了外语教学的“听说法”[2]92的诞生。另外,当时录音机的使用在美国已经非常普及,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也正在兴起,这些都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多听和多练的机会[1]4。
听说法强调听说领先,教学以句型为中心,注重反复实践,形成习惯。听说法的主要长处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学生初级的外语口语能力,它能“立竿见影”,对于那些没有英语基础又要急用的学习者来说比较实用。我们国家外语教学受其影响,20世纪60年代前期曾被引进高校作为试点的“听说领先法”就是这种方法的别名[4]119,20世纪70年代高校英语专业的入门课本也是根据这一教学法思路编写的。1993年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了英语考试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的要求。
由于听说法注重听说领先,忽略语言的语法结构知识讲授,中国的学习者在课堂上操练之后,课后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和场合,结果是用这种方法培养出的学习者在学习到一定阶段之后,发现自己的英语无法有真正的提高,而课堂上的言语操练与实际生活又远远脱节,于是这种教学法又贬声四起,取而代之的是来自欧洲共同体的另一种教学法,即交际法。
3.交际法产生的背景和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的交际法最初被称为“意念——功能大纲”或者“功能——意念法”[1]6,它产生于西欧共同体,中心是英国。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欧洲共同体各国之间的直接人际交往日趋频繁,语言隔阂成了直接交往的重大障碍,于是,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文化合作委员会组织了一百多位专家,历时四年,制订出第一批功能法的教学方略和大纲,目的是使用所学语言并在该国家进行真正的交际。这一方法在欧洲各国产生成效后,很快被很多国家的外语教学引进。我们国家1988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出“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也首次使用“功能意念”的概念原则,并提供了功能意念项目表[1]32。
产生于欧洲共同体的交际法是为了人们交际的需要,欧洲共同体各国的互相往来也为人们提供了展示所学外语的机会和条件,在真正的人际交往中外语应用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由最初的外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第二语言。而在我们国家,即使英语学习的人口已经超过美国的总人口,可英语的应用却仅局限在课堂上。课堂交际和生活交际相去甚远,脱离生活的交际是交际教学法在中国的最大局限。近年来,国内有人将交际法和传统教学法作了对照实验。五年的实验结果证明:传统教学法教出来的学生语言基础扎实全面,读写能力强,会欣赏优美的文笔,但口头表达能力不如交际法培养的学生流畅;后者则偏重口语能力,但在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写作能力和文法意识方面则表现出明显的弱点。实验还发现,交际法培养的学生中,口语能力强的愈来愈强,弱的愈来愈弱,差距很大[5]。
4.任务型教学法简介
任务型教学法起源于1979年N.S.Prabhu在印度高科技区进行的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Project)。在实验中,他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Prabhu的这项实验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语言教育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步发展到今天在国际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备受瞩目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具体任务,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2003年,我们国家制定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46。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还属于新生的教学流派,在任务的选择方面、学生的参与形式方面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三、后方法时代的启示
在20世纪,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外语在进入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重要学科领域以来,探究最佳教学的教学流派层出不穷。和在我们国家的实践一样,当后一种教学法克服了前一种教学法的弱点时,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至,没有一种教学法能解决外语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语言教学中的方法运动,即寻求最好方法,已经成为过去,语言教学已进入后方法时代”[1]230。
可以看出,后方法时代是对最佳方法否定的时代,是对寻求最佳教学法反思的时代。它给中国外语教学最重要的启示是:1)没有一成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教学法。教师必须以辩证的观点反思各种教学法的利弊,融各家之长,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和条件设计个性教学,创造出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最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包天仁教授所创造的“四位一体”英语教学法[6],适合中国国情、学情和教情,效果显著。更重要的是,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法,对国外教学法提出了一种挑战。它打破了国外教学法对我国教学法的霸权和话语权,使中国这个世界上学英语人数最多的国家在外语教学法领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声音。2)在应用各种引进的教学法和教学流派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考虑在中国的各种适应性因素,绝不可以盲目照搬,人云亦云。刘润清在《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就说道:“脱离具体情况去讲哪一种方法最好不是科学态度。”[7]实践也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存在巨大地区差异、师资差异、教学条件差异和学习者差异的国家,单一教学法是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教学问题的。
参考文献:
[1]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31-32.
[2]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90.
[3]戴俊霞.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6(8).[4]王铭玉,贾梁豫.外语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99.[5]李瑛,吴长镛.交际法得失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1).[6]张帆.二十年风雨见彩虹——记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9).[7]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63.
第二篇: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
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
陈思丹
09经济(医药贸易与管理方向)1***069
摘要: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关系问题是现代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范式。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往往是相互矛盾的。本文旨在从经济学意义上剖析个体理性对集体理性的背离,分析其矛盾的产生,探讨其矛盾的解决。实现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其根本途径在于设计有效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个体理性;集体理性;公共品;博弈;制度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
1.1 个体理性
为了能够生存,人必需对自己的生存进行谋划、算计和寻找给予本体安全感与价值的源泉。这就是个体理性的基本行为目标。通常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效用、安全、自由。经济学主要研究效用问题。个人的生存过程就是一种不断追求效用满足感的过程,因此总会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下,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行动目标,如此行为即所谓的个体理性。[1]为了更接近真实世界的情况,当代经济学家更多关注的是不完美个人理性。[2]
1.2 集体理性
集体理性是一个以群体利益为出发点的追求效用的行为,它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率、内部稳定和成员间的公平。通过生产和配置努力提高人们活动的效率,即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用,是集体理性的基本行为。集体的稳定是集体存在的关键,协调好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保证集体稳定的核心条件。对于一个集体而言,效率和公平缺一不可,追求效率最大化和成员间的公平理所当然成为集体理性的表现形式。
1.3 二者矛盾的根源
现实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总是存在着矛盾:个体理性必须以集体理性为基础,但集体理性的获得或保障却可能是以个体的非理性为代价,集体理性必须以个体理性为前提,但个体的理性行为却未必能保证集体的理性状态。由于个人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个体理性总是有限的,从而导致决策时往往忽视一些长远的,公共的利益。著名的“囚徒困境”、“公用悲剧”、逆向选择理论、不可能定理等都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背离的重要佐证。其实,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基本根源在于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集体利益和集体理性不过是个体利益对立与冲突的建制化,组织化的表达。[1]个体利益的冲突来源于资源的稀缺, 稀缺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 利益的冲突也就不能消除。在现代社会中,利益冲突比较文明的体现是市场竞争。竞争本身也存在合作性竞争和非合作性竞争两种。合作性竞争可能导向集体理性,非合作性的竞争则必然导向集体的非理性。[3]公共品提供的困境的解释分析
假设整个市场中仅有张三和李四可以提供这种公共物品。张三和李四都是经济人,即希望以最小的付出得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之间是策略性依赖关系。现以张三的角度来分
析一下这个困境问题。如果情报显示李四会提供这种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张三也提供的话,得到的利益是4个单位;不提供,得到的利益将会是9个单位,所以,张三选择不提供。反之,若情报显示李四不准备提供这种公共物品,则张三提供的话,给予了李四搭便车的机会,张三将损失1单位的利益;不提供,则不得利,也不损失。显然,两种情况下张三都会选择不提供。
如果两方的决定是同时做出的,或是没有办法得到对方的情报,只能靠揣测来做出决定的话,将出现下面的情况。同样是站在张三的角度,在假设李四提供与不提供的概率都是1/2,若张三做出的决定是不管李四提不提供,都将提供,则张三的得利是4×1/2+(-1)×1/2=3×1/2=1.5。若张三做出的决定是不管李四提不提供,都不提供,则张三的得利是9×1/2=4.5。根据上面两种情况,显然不管李四最终提不提供,张三的最优策略都是不提供。上述只是第一轮博弈的情况,在第二轮博弈中,双方都更加倾向于不提供,则提供的概率会小于1/2,而不提供的概率大于1/2,则提供的得利越来越小,而不提供的得利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双方不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是任何情况下的最优策略。所有博弈方的最优策略组合是(0,0),达到了纳什均衡,没有任何博弈方愿意偏离这种状态。此时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不足的,私人部门的理性选择最终使得其整体福利受损。
可以看出,还有一种组合(4,4),与(0,0)相比,使整个社会的福利增加了8个单位。从(0,0)到(4,4)的改进,是博弈双方及社会公众所期望的,在这种过程中,只有人受益,而没有人受损,我们称之为“帕累托改进”。这种改进只有在双方都自愿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但要做出“提供”的决定,实际上是很艰难的,要承受很大的风险。所以,在没有足够的信任下,对大家都有利的(4,4)组合是很难形成的,即便形成了也是很难维系的。因为一旦有人违约,这种脆弱的关系便难以为继了。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个体,张三和李四是理性的,但作为集体,它们又是非理性的。这就是囚徒困境下,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的悖论。如果大家都只从自己得益多少出发考虑问题,大家都只是打自己的小算盘,结果是谁都不作为,结果锁定在“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无法实现合作双赢的结果。[4]集体非理性行为中的理性行为个体,我们称之为“理性的傻瓜”。如何实现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
3.1非合作性博弈问题的解决就是寻求合作之路
博弈可以划分为合作性博弈和非合作性博弈。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就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理性,是效率、公正、公平;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体理性,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囚徒困境”是非合作博弈的一个典型模型,“公地悲剧”同样也是个体理性导致的结果。
一块公共的牧地本来可放50只羊,超过了这个放牧量就会导致这块公共牧地严重退化,最后的结果将导致这个牧场最后放不了羊。假设这块公地有10户人家,每户人的放羊是5头,但是每户选择的最优策略是放尽可能多的羊,因为他可以获取通过饲养牲畜所产生的直接受益,但是仅承担一部分来自过度放牧的成本。[2]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将导致牧场严重退化,最终放不了羊。
非合作博弈有着一些基本假设,比如资源稀缺、经济人、共同知识和互相不信任等。资源的稀缺是人类生活的事实,自然界并不能主动满足我们的需要。经济人的理性行为仅仅考虑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满足不了每个经济人的这种利益,结果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产生各种利益冲突,当个体之间没有达成共识,互相之间不信任时,必然导致非合作性博弈,这是个体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个体的最大自然偏好也满足不了。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非合作博弈所产生的集体理性缺失往往造成效率低下。与非合作博弈相反的是合作博弈,亦称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各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而其他方的利益有所增加,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集体理性,是效率、公平和公正。[5]如何克服不信任显然是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的通路。关于非合作博弈的研究表面上是描述非合作的规律,更深的目标其实是寻找合作之路。事实表明,只有合作才有最佳的共同结果。[6]
3.2 制度的建立
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戒律、规章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好的制度是一个共同体成员自由选择的一个均衡结果,它使得每个成员在理性地思考自己利益的同时,总是没有积极性愿意打破这一均衡。制度作为一种中介和途径,使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双向互动:我们要保证集体理性必须依靠制度;同时,我们要获得个体理性,也必须通过制度。制度一方面塑形和保证集体理性,另一方面也生成和扩展个体理性,使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达到一种前进式、积极的统一。[5]
3.3 制度建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3.1 组织的构建
制度与那些受益于制度的人在一起被称为组织,它可以是社团、协会、地区、国家等。它是个体为了自我利益最大化共同同意成立或者参与,它的意志是组织中个体利益的集中表达,同时也对个体起着约束和规范的作用。由于一致同意,组织的行为在个体之间具有权威性,组织内的个体对组织的行为都会遵守和合作。组织的存在就是为了增进集团中成员的共同利益,组织的高效率意味着提供和享受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5]Miller将管理者有技巧的、有责任心的领导能力看作是实现合作的重要因素。[2]
3.3.2 从有限到无限
囚徒困境的经典解法是将一次或有限次重复博弈演化为无限次重复博弈。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下,两博弈方采取触发战略:在第一阶段选择提供,在第t阶段,如果前t—l阶段的结果都是(提供,提供),则继续采用提供策略,否则采取不提供策略,也就是说,双方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总是先试着合作,第一次无条件选择提供,如果对方也是合作态度,则坚持选择合作的提供,一旦发现对方不合作,也用不合作来报复,以后永远选择不提供。以这种方式迫使对方一开始就选择提供,达到双赢局面。对于私人部门而言,尽管它不可能无限期存在,但它的决策取决于它对未来的预期。处于正常状态的私人部门会预期下一期自己仍然存在,面临同样的决策,做出同样的预期,这就使得私人部门可能进入无限次重复博弈。关键的问题在于贴现率,如果贴现率不足够高的话,参与人就会选择注重当期利益的策略,使得公共品的供给再次陷入囚徒困境,如果每个参与人有足够的耐心,任何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所得都是微不足道的,参与人有积极性与对方合作,并惩罚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7]
3.3.3 相互信任
信任,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值得信任的个人或团体意味着他们寻求实践政策,道德守则,法律和其先前的承诺。卢曼给信任定义为:“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信任能够促进公共品困境中的合作的结论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因为在个人的得益不仅取决于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取决于他人的行动的相互依存的情形中,个体理性的行动的选择取决于他人的行动,并最终取决于他人的偏好。具体而言,囚徒困境中的囚徒应理性地做的事取决于他与另一囚徒的信任关系。如果囚徒有理由信任对方,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对他们来说就是理性的。[8]如何做到信任呢?⑴运用抵押做出可置信承诺;⑵建立品牌效应;⑶主动提供信息⑷采取针锋相对策略
3.3.4 有效的沟通
沟通能够传递信息,能够有效沟通的群体其合作也更多。其原因主要是有效的沟通:(1)有助于人们交换对他们所面临的困境的博弈结构的理解,说明相互合作是对大家有利的,而相互背叛是对大家不利的,以协调他们对相互合作均衡的预期。(2)使人们有机会对他们的合作行为作出承诺,减少对方对背叛的恐惧,诱出对方的承诺,减少对对方背叛的恐惧。(3)有助于人们说明他们在过去为什么会那样决策和他们如何从错误中学习。(4)提供了道德劝说的机会,如诉诸什么是要做的“正确的”或“恰当的”事情。(5)可能创造或强化群体的身份意识。[8]
3.3.5 群体规模
根据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集体理性的实现有两个条件:一是组成集体的个体不宜过多,二是具有促使个体谋取集体利益的激励机制。[9]大量研究发现,合作率随群体规模的增大而降低。其可能的原因很多:(1)群体规模的增大分散了背叛导致的伤害,同时,也使通过策略性行为塑造他人的行为变得更加困难,而匿名地背叛却变得更容易。(2)组织集体行动的成本也可随群体规模的增大上升。因为,沟通和协调各群体成员的行动会变得更加困难。(3)个人行动的效能和可见性会随群体成员的增多而被稀释,同时,监督和制裁他人的行为会变得更有挑战性。[10]
3.3.6 奖惩制度
公共品困境中的背叛者之所以背叛常常是出于对合作所进行的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因此,如果公共品困境中的博弈者有能力惩罚背叛者,使其成本大于收益,则合作更加可能。而对于守信者,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补贴及精神奖励,肯定、提倡、诱导合作行为。
3.3.7 适当的技术防范
对于上述“公地悲剧”问题,可以适当设置监督机构,以监督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既定准则。对于“公地悲剧”产生的污染问题,一个激进的方式就是禁止使用某些特别的化学物质。或者,通过规定既有的或潜在的污染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技术防范设施,限制对空气的污染。[2]适当征收“环境税”和允许“排污权交易”,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激励”人们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
3.3.8 公平
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及最后利益的分配要让每一个参与者认同并且感知到是公平的。人们对公共品的贡献倾向与他们感知到的公平程度成正比。因为,根据GEF模型,公共品困境中的人们在决策时同时受到贪婪、效率和公平三个动机的约束。贪婪动机表现为尽可能少地贡献于公共品,效率动机表现为贡献在数量上与创造和维护公共品所需资源相等的资源,公平动机表现为在感受到公共品的分配是公平的时候较之在感受到公共品的分配是不公平的时候,人们愿意更多地贡献于公共品。由于贪婪受到感知到的公平的约束,即使博弈者不贡献会更好,他们也会倾向于贡献,而且公平的考虑会使他们的贡献倾向明显地受到他人将贡献多少的预期的影响。如果博弈者预期他人将不贡献,他们可能认为只有他们贡献是不公平的,因而也不贡献。当然,博弈者也可能认为在他人贡献时他们不贡献是不公平的,而贡献于公共品。重要的是,公共品的分配原则对人们感知到的公平有明显的影响。[10]
3.3.9 信誉机制
有关信誉机制的研究表明,信誉机制要想自我实现,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当事人有追求长远利益的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讲信誉就是当事人牺牲眼前利益追求长远利益)。(2)信息传播渠道通畅,人们能够方便地查询到交易对方的信用状况。(3)人们有积极性去惩罚失信一方。例如在一个小村庄,张三向李四借了10块钱,他们之间无需书面的合同或借据,甚至没有说清还款的日期。但李四并不担心张三会赖帐,因为,如果张三真的不还钱的话,李四就会把此事张扬给全村,张三就不可能再借到钱了。为了能继续借到钱,张三
一定会信守承诺按时还钱。在这个信誉机制中,可以清楚的体现出上述三个基本条件。[11]
3.3.10 面对差异化:走向“智猪博弈”
对于有差异的个体,“智猪博弈”的均衡是其解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的选择。“智猪博弈”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合作博弈。尽管小猪仍旧是依据个体利益最大化做出行为决策,但大猪在依据小猪的行为做出决策以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增进了这个集体的福利,所以,二者实现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统一的均衡。[1]值得注意的两点:
(1)“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均具相对意义,即“个体理性”中的“个体”不仅指自然人,也指大集团中的小团体,而“集体理性”中的“集体”在相对于更大的集团时,则转化为个人。从帕累托改进的意义上说,当集体成员的数量严格小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数量时,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一件“好事”,尽管它对该集体的成员而言是一件坏事。在囚徒困境中,尽管二人都坦白使囚徒集体的福利减小,但是对整个社会而言这是有益的。同理,令商家痛苦的价格战却使广大消费者从中受益。[1]
(2)即使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社会,同样无法避免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例如《麦琪的礼物》,吉姆和德拉出于无私爱心的利他主义行为,结果却使得双方的利益同时受损。自私的社会有“囚犯困境”,无私的社会也有“麦琪礼物困境”。[12]这是因为,纯粹的利他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利己的,当事人追求的是心理回报,这也是个体理性的表现。结语
本文认为个体理性就是个体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偏好,而集体理性追求的基本价值是效率、稳定、公正公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从“公共品供给不足”和“公地悲剧”两个典型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矛盾,其根源在于再资源稀缺的背景下,个体没有约束的最大化自己的偏好,个体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互相不信任,结果导致行为决策的不合作。这就需要在组织的框架下个体之间形成一套有效率的公正公平的制度,完成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的通路。
参考文献:
[1]刁文淇、曹丽娟《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4期
[2]R.Richter&E.G.Furubotn《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P4.《上海人民出版社》.[3]王苏珂《个体理性引发的集体非理性——解读经济危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年6 月第11 卷增刊
[4]王则柯.《博弈论平话》.《中信出版社》.2011.P26
[5]梁伟.《博弈论视角下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的进路》.《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0期.2009年10月
[6]欧国立.《合作博弈、集体理性与城市交通效率》.《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1期.2009年1月
[7]宋维佳.《走出困境:公共品供给的博弈分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4期.2003.[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9]魏 姝《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1999.17 [10]孙鳌、陈雪梅《公共品困境:类型、因素及对策》.《江淮论坛》2009.4 [11]杜晓堂.《一个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的悖论》.《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4)[12]刘正山.《囚徒困境与理性悖论》.《国际金融报》.2002年09月06日第十八版
第三篇:理性选择(作文)
理性选择
有一智者问弟子:如果你是长途跋涉的旅人,在途中遇到一只疯狗对你狂吠,你会怎么做?毫无疑问,我们只会绕过他继续赶路,而并不会因愤怒而趴下来对它狂吠。这是理性选择。
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到各种选择。他会出现在大事中抑或是小事中,甚至在起床时我们也会面临起床或赖床的选择,它也会出现在试卷上,总之,在各种场合中,我们都有可能面临选择。
既然要选择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随时可遇,那么我们就要理性的做出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时多动动脑,权衡利弊,才做出决定。
遇到困难,我们理性选择。首先,我们必须有勇敢面对的决定,而不能选择退缩,这是不理智的,如果科学家们在困难面前选择了退缩,那他如何来创造出种种发明,如何得出种种结论?在我们有面对的决心后,我们亦要理性的选择取舍,如果困难的锋芒太盛,我们不能继续勇往直前,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暂时退其锋芒,在我们做好准备时,再一举进攻,困难方能被你踩在脚下。
在欲望面前,我们理性选择。是人就有欲望,纵使得道高僧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所以既然不能做到无欲无求,那我们就必须在欲望面前保持理性,在欲望的取舍中要注意分寸,否则我们将可能被欲望毁灭。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不能不爱财,但不能因财而不择手段,不然纵使道德谴责不了你,法律也会找你。权利的欲望在人的心里占的位置很大,但在权利面前,我们必须理智,权利是用来利国利民,而非让你呼风唤雨,我们要理性选择。
在生与死中,我们要理性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时,我们也“活着就有希望”。如果你因为挫折而寻短见,那么没人会同情你只会鄙视你,如果你因见义勇为而死,我们会敬重你,永远记住你。所以我们在生与死中,要理性选择。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选择,在选择中我们必须保持理性,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四篇:理性爱国论文
论文《关于爱国 励志 成才》
题目:关于爱国 励志 成才
摘要: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游戏那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担当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各位新中国的同胞们,让我们谨记:“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关键词:爱国主义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正文: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使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过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责任或义务,是对我们有大爱的做过母亲的最好回报。
在我国,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祖国的山山水水字样不遇着他的子子孙孙。“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故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
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
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
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一个民族的心连在一起。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
化传统。
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
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
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
益摆在首位,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厚的爱。一个人对祖国爱的越深,历史责任感
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的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表现:
一、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爱国主义: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远播海外,为人
类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在这光辉灿烂的历史碎片之后,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些
爱国主义光辉的闪烁。
为弄清我国山川、河流的地理情况而踏遍千山万水的徐霞客,用一幅幅清晰的山川、河流脉络向我们勾勒了祖国山河的奇妙美丽之处;
不拘泥于常规,敢于议论前哲,开拓创新的刘知几,用一部精彩的史学专著—
《史通》给我们展现别样的历史知识;
不辞艰辛,历经艰难险阻,理清医药知识的李时珍,用一本恢弘的医药学著作
—《本草纲目》表达对广大百姓的关心;
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爱国主义:
近代的中国,长期的内忧外患,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奴役,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导致山河凋敝、国力日衰,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无数爱国志士发愤图强,努力探索。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开始挣脱封建士大夫自身的桎梏,重视西方思想与科技; 倡导实业救国的张謇,一生致力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力图挽救遭受帝国主义仅
略的中国经济颓状;
崛起;
三、现代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主义:
历经层层阻碍回到祖国,一生拼搏奋斗与祖国的科技前线的钱学森,用自己的国民党领袖孙中山,一声辗转各地,漂泊离乡数十载,呕心沥血,只为中华之
汗水与成果向国人完美阐释了一腔爱国之心;
历经多次试验,不轻言失败的袁隆平,他用一颗种子改变了整个世界,展现了
对国人的关怀和无比崇高的爱国主义;
奔走于祖国的大地上,时刻心怀百姓的温总理,他用那温暖的笑容与令人信服的话语鼓励无数中国农民燃起对生活的勃勃信心;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
和敬仰。现如今我们的祖国已步入新的发展时代,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更要求中华大众,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谨记“振兴中华”。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党组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外来侵略时,自
觉地担负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当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
斗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2、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爱国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不是简单的情感
表达,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既要
表现中国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又要体现出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应充分
认识和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虚心学习和借鉴别国的长处和经验,并积极承担国际责
任,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贡献。
3、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邓小平曾告诫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向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真正的爱国者,要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
感体现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
二、促进民族团结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
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
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
五千年的历史证明,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维
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各个民族每一
个成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每个大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委会这、促
进者、三、维护祖国统一
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中华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目前两岸各界大交流的局面正在形成。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各界交流进一步扩大,交流领域进一步拓宽,交流形式进一步创新。
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做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努力学习掌握党和政府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报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深化,又是自觉增建国之才和践爱国之行的能
力。同学们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只有把自己的真
才实学同报效祖国的志向相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地身体力行,才能真正为国家和民族做
出应有的贡献。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让我们每一个尽自己职责,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情爱的祖国书写亮丽篇章。
第五篇:理性爱国论文
论文《关于爱国 励志 成才》
题目:关于爱国 励志 成才
摘要: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游戏那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担当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各位新中国的同胞们,让我们谨记:“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关键词:爱国主义
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正文: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使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过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责任或义务,是对我们有大爱的做过母亲的最好回报。
在我国,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祖国的山山水水字样不遇着他的子子孙孙。“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故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一个民族的心连在一起。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厚的爱。一个人对祖国爱的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的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表现:
一、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爱国主义: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远播海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在这光辉灿烂的历史碎片之后,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些爱国主义光辉的闪烁。
为弄清我国山川、河流的地理情况而踏遍千山万水的徐霞客,用一幅幅清晰的山川、河流脉络向我们勾勒了祖国山河的奇妙美丽之处;
不拘泥于常规,敢于议论前哲,开拓创新的刘知几,用一部精彩的史学专著—《史通》给我们展现别样的历史知识;
不辞艰辛,历经艰难险阻,理清医药知识的李时珍,用一本恢弘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表达对广大百姓的关心;
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爱国主义: 近代的中国,长期的内忧外患,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奴役,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导致山河凋敝、国力日衰,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无数爱国志士发愤图强,努力探索。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开始挣脱封建士大夫自身的桎梏,重视西方思想与科技; 倡导实业救国的张謇,一生致力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力图挽救遭受帝国主义仅略的中国经济颓状;
崛起;
三、现代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主义: 历经层层阻碍回到祖国,一生拼搏奋斗与祖国的科技前线的钱学森,用自己的国民党领袖孙中山,一声辗转各地,漂泊离乡数十载,呕心沥血,只为中华之汗水与成果向国人完美阐释了一腔爱国之心; 历经多次试验,不轻言失败的袁隆平,他用一颗种子改变了整个世界,展现了对国人的关怀和无比崇高的爱国主义;
奔走于祖国的大地上,时刻心怀百姓的温总理,他用那温暖的笑容与令人信服的话语鼓励无数中国农民燃起对生活的勃勃信心;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敬仰。现如今我们的祖国已步入新的发展时代,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更要求中华大众,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谨记“振兴中华”。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党组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外来侵略时,自觉地担负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当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2、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爱国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既要表现中国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又要体现出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应充分认识和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虚心学习和借鉴别国的长处和经验,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贡献。
3、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邓小平曾告诫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向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真正的爱国者,要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现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
二、促进民族团结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五千年的历史证明,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各个民族每一个成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每个大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委会这、促进者、三、维护祖国统一
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中华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目前两岸各界大交流的局面正在形成。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各界交流进一步扩大,交流领域进一步拓宽,交流形式进一步创新。
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做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努力学习掌握党和政府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报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深化,又是自觉增建国之才和践爱国之行的能力。同学们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只有把自己的真才实学同报效祖国的志向相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地身体力行,才能真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让我们每一个尽自己职责,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情爱的祖国书写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