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知识流动的作用因素研究论文[精选五篇]

时间:2019-10-12 09:5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技术知识流动的作用因素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技术知识流动的作用因素研究论文》。

第一篇:技术知识流动的作用因素研究论文

摘 要:技术知识流动主要通过精神观念的形成和技术实践物化为技术人工物两种途径,且以技术实践作为中介手段进行动态传播。以人为技术主体,运用各种类型的技术知识,完成技术人工物的改进或制作,最终达到技术知识的有效流动。技术知识具有的动态性、目的性和可分类性三大因素逻辑作用于技术实践,促进技术知识的形成并使其物化为技术人工物。技术知识流动(TKF),需经技术实践(P)和一定的技术认识途径(A),在技术知识的动态性(D)、目的性(F)和可分类性(C)的逻辑作用下,促进了技术知识的有效流动。

关 键 词:技术知识流动;技术实践;技术人工物;内在逻辑。

1Abstract:Technologicalknowledgeflowismainlythroughtwopaths-formationofspiritualconceptsandtransformationoftechnologicalpracticesintotechnologicalartifacts,whichistransmitteddynamicallywithtechnologicalpracticesservingasthemediating means.Asthetechnologicalsubject,humanbeingsapplyvarioustypesoftechnologicalknowledge,improveorcreatetechnologicalartifacts,andeventuallyrealizeanefficientflow oftechnologicalknowledge.Thedynamics,finality and classifiability oftechnological knowledge exertlogicaleffect ontechnologicalpractices,promotingtheformationoftechnologicalknowledgeandthentransformingitintoatechnologicalartifact.Technologicalknowledgeflow(TKF)issubjecttopractice(P)andacertaintechnologicalapproach(A)。Undertheinfluence ofthe dynamics(D),finality(F)and classifiability(C)oftechnologicalknowledge,aneffectiveflowoftechnicalknowledgecanbeachieved.Keywords:technologicalknowledgeflow;technologicalpractice;technologicalartifact;inherentlogic.自从技术哲学开启经验转向之后,技术认识论逐渐出现在重要的研究题域之中。分析技术知识的流动需要哪些基本因素,以及这些基本因素在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内在逻辑,能进一步推进技术认识论的深入研究。技术知识流动体现为精神观念和物质形态两方面的动态传播,以技术实践为中介手段,且依赖于技术产品的制造、师徒型和学校型的技术教育、技术知识的学术讨论交流等实践形式的技术学习活动进行动态流动。对其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技术知识的共享、技术产品的制造和使用、技术教育中技术知识的传播与习得等。

一、技术知识与技术知识流动。

1.从技术认识 论的角度解 读技 术 知 识 的含义。

对技术知识进行分析是技术哲学认识论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技术不再简单地被认为是邦格(MarioBunge)提出的科学的应用,技术知识的内在含义也不断丰富,科学知识的应用只是其中一种观点。把技术看做是“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的知识形式”[1],不仅促进了技术认识论分析,更是把技 术从人的外 在延伸转变 为内在思维 固有成分。

哲学家莱顿(Layton)在1974年技术史协会的主席致辞中声称:“技术知识是关于如何做或制造东西的知识。”[2]麦吉恩(R.E.McGinn)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什么是技术》中对技术知识有了一定的论述,他将技术知识指向于技术利用与创造的部分知识体系。美国技术哲学家卡尔·米切姆(C.Mitcham)于1994年在《通过技术思考》一书中对技术的概念提出了综合性的观点。米切姆认为技术应该包括客体、知识、过程和意志四个方面。其中作为知识的技术,包括技能、规则和技术理论等。吴国林教授也提出了技术是由经验型要素、实体性要素和知识性要素涌现出来的[3].技术知识是关于技术人工物设计、改造或制作、使用及反馈的知识体系。技术知识不仅是指技术人工物的改造或形成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如技术人工物设计知识、制作技能、操作规则等),而且是指技术本身涌现出知识的要素成分(如技术是什么、技术的价值、学习技术等)。我们对技术知识的研究还需要深入到其内部,探讨技术知识流动的基本因素、内部逻辑及其实践模式,继续推进实践性的技术知识体系研究。

2.技术知识流动的内涵。

狄克逊(M.Dixon)将技术知识的共享与交流置于主体之间的组织中来理解,将整个流动的过程看做是与他人分享从而使整个组织都能够理解此技术知识[4].这种共享与交流也正是体现了技术知识的动态性,技术知识的流动也正是技术主体以某种技术认知模式在技术实践活动中存在和完成的。根据马克思的实践观,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技术知识以人为技术主体对于技术实践有着能动的指导作用,技术知识流动中技术知识有其目的性,其目标也是为了实现精神观念的共享和物化为技术人工物。国内外不少学者依据自身的研究与工作背景不同对技术知识提出了各种分类及子分类。技术知识具有明显的可分类性,且技术知识分类之后,专业和核心的知识相对于较多样性和次要的知识在同类技术中更可能流动[5],这为技术创新、核心技术的获得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技术知识流动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综上所述,以人作为技术主体的技术知识流动是在技术知识的动态性、可分类性和目的性作为基本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以某种技术认知模式,依赖一定的技术实践模式,并以实现关于技术知识体系的观念形成与物化为技术人工物的技术实践两种途径进行的有效动态传播过程。

二、技术知识流动的基本内在因素。

1.技术知识的动态性。

技术的含义很多,我们可将技术看做是关于技术人工物设计、改造或制作、使用的知识体系。莱顿在1974年提出“技术作为知识”的观点之后,1991年帕拉伊尔(G.Parayil)在《技术知识与技术变迁》一文中也提出技术变迁的概念化和模型化是在技术知识的演变进化中出现的[6].技术知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与技术实践密切相关,我们要转变已有的从静态意义上看技术知识的思维惯性,从知识动态观的角度来解读技术知识。技术知识具有动态性,主要分为技术知识的迁移形成和实现物化两个部分,体现在技术主体间的精神观念形态和物化对象技术人工物的物质形态两个方面。随着技术不断向前推进和技术人工物不断精细复杂化,技术主体要借助某种实践模式来完成对机器的操作,需要经过培训与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技能。这些技术实践活动,体现了技术知识的动态性传播与习得。

2.技术知识的可分类性。

不同类型的技术知识是相互区别的[7].技术知识作为独立的一种知识领域,技术哲学家或工程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知识本质作出过各种各样的理解并对其进行分类。

美国技术哲学家文森蒂(Vincenti)注意观察工程师在技术活动实践中需要哪些具体的知识,并以分析五个航空人工物的改造或制作过程为例,提出将技术设计知识分为基本设计概念、标准和规格、理论工具、定量数据、实践考虑及设计工具六类具体知识[8].哲学家罗波尔(Ropohl)通过区别工程实践中技术知识的不同特征,提出了技术知识可分为功能规则、结构规则、技术功能、技术诀窍和社会-技巧知识五个类型[9].分析哲学家德维斯(DeVries)从改进局部氧化硅膜片的工艺技术实践活动中,将其中具体涉及到的技术知识划分为物理性质的知识(技术人工物结构的知识)、功能性质的知识(人工物客体的意向性知识)、手段-目的知识和行动知识(关于在功能化与制作方面的知识)四类[7].从上述技术知识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知识具有可分类性已经在学界得到统一认可,争议的只是如何分类的问题。在对技术人工物的设计、改造或制作、使用实践中确实有不同类型的技术知识存在,而且在技术实践中也需要范围具体的各种技术知识。技术知识具有可分类性,分类之后的技术知识更有利于技术主体在技术实践过程中增强对技术知识的应用与形成,且与技术知识动态性中的物质过程相呼应。同时,由于技术知识的可分类性,使得人们对于技术选择的自由程度提高了,可以根据技术实践过程中不同的需求而选取相应的技术知识,从而更有效率地促进技术知识流动。

3.技术知识的目的性。

对于事物何以可能,亚里士多德提出过四种原因,分别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并认为目的因是最重要的,强调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事物都是有其目的性的[10].技术与人的意志相关,艾斯(M.Eyth)提出技术是以物质的形式去呈现出意志。技术在技术主体自身目的性的引导下,通过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完成对客体和主体的特性的改造。技术在德绍尔看来是一种从思想引出的现实,这个过程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有目的地改造处理。汤德尔(L.Tond)认为技术也可看做是作为主体的人为了达到某个目标,通过改变世界的某些特征并使主体与客观世界之间产生关联的东西。

从上述对技术概念的表述可看出,人的目的、意志或目标为技术的必要因素。对于以人为主体的技术知识,依赖于人的技术实践活动进行流动的技术知识,也必然是带有人的目的性和意向性,且主要目的在于求用,即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人们的技术行为如设计、制造、使用工具和其他各种人工物等,都带有目的性。技术实践是与人的“目的”融为一体的,技术知识包含了认知与意向性。如果技术知识失去意向性,那么在技术实践中的流动就会处于无序甚至无法实现的状况,最终改造或制作技术人工物的任务也无法完成。

三、技术知识流动中三大因素的内在逻辑。

1.技术的认识途径模式与三大因素相呼应。

技术知识流动是一种复杂的认识和物化活动,技术知识在形成与物化的过程中呈现了动态性、可分类性和目的性的基本因素,且各因素之间对技术知识流动存在着一定的逻辑作用。

由于技术知识的动态性,技术知识在技术的认识模式和技术实践过程中也可看做是一种动态的知识流。技术知识,由于具有目的意向性,本身具备了一个指向任务的起点,而技术知识在人的实践作用下完成这个过程也是动态的,如技术知识的学术交流与讨论、技术知识的转让等。这可以从J.皮特提出的技术认识过程模式“决定-转换-评估”(MT模式)可以看出。以技术哲学家克罗斯(Kroes)为代表的荷兰团队在提出技术人工物的功能与结构二重性之后又提出了技术知识的二重性,而且据此提出了结构-功能认识模式。结构知识和功能知识呼应了技术知识的可分类性。除了上述的皮特、克罗斯提出的认识模式之外,还有卡尔·米切姆的技术认识过程模式、邦格的技术研究的周期图式及当代技术认识的一些动态反馈模式,等等。

上述的技术知识的认识模式无论是基于哪一个角度提出来的,都需要以从事技术活动的人为主体,且依靠一定的技术方法。技术认识模式具有人的目的性和意向性,呼应了技术知识流动的目的性因素。

技术知识的可分类性是技术活动中技术认识过程必然言及的一个部分。例如在技术教学过程中通常在真实的技术实践教学环境中用技术人工物的物化过程来呈现技术知识中的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设计知识”在各种技术知识类型中的地位逐渐凸显,而技术教育是技术知识流动的技术实践活动之一。在技术知识认识实践活动的传统教学途径中,也会增加一些新的技术知识类型,使其有利于促进技术知识流动的完整性,突破传统“做中学”教学方式中缺乏创新的困境和有利于开启当代技术教育的新进路。

从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出发也可以寻得支持技术知识流动的技术认识途径实践方式。例如:弗劳尔(Flowers)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思想出发,对技术教育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如何解决进行思考[11],提出了技术知识流动的技术认识实践方式。弗劳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思想出发,从技术知识流动的实践过程来考察技术教学活动,让“道”“技”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由技悟道,以道驭术,在实际的技术实践中不断趋近。技道之间这种体悟认知是促进古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技术知识的观念和物化两方面的动态传播中自觉把握这种“传道”方式,对实现技术知识的有效流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无论是基于哪种逻辑或规律提出的技术知识认识途径,都需要技术知识具备动态性、目的性和可分类性作为基本因素前提,才能够实现技术知识的观念形成和物化为技术人工物两方面的目标任务。

2.对技术知识流动实践方式的考察。

上文提出技术知识的流动需要经由一定的认识途径模式,这体现在形式多样的技术知识流动实践中。对技术知识流动的实践方式进行考察可知,其主要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的制造、学徒制和学校型的技术教育、技术知识的学术交流与讨论、技术知识的转让,等等。

技术知识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体现在物化为技术人工物,即经由设计、制造和使用等步骤物化为技术人工物的动态过程。而学徒制技术教育和学校型技术教育都是技术教育基于对认知环境的要求不同划分的形式。技术知识作为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技术教育方式有着不同的技术知识流动形式。学徒制技术教育模式主要是师父带徒弟式培养工匠的技术教育形态,主要体现在言传身教,涉及的大多数技术知识是无法准确明言的知识,多是以经验形态的技能作为学徒制技术教育中流动的主要技术知识内容;而学校里的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技术原理知识还有技术实践知识。教师或师傅不断加工、整理、表达或转化技术知识,深刻把握技术知识的流动过程,对学生或徒弟选择性地传递某种层次或某种类型的技术知识。技术知识的学术交流、技术知识的转让都是关于技术知识的共享交流,正如上文狄克逊所提到的技术知识与组织中的他人分享,从而使整个组织都理解此技术知识。而技术知识的转让具有一定的黏性,尤其是核心技术知识具有较大的黏性,以致不容易在对象之间进行传播。

3.技术知识流动的作用因素的内在逻辑。

技术知识流动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完成。“技术实践”的内涵在哲学发展史上不断演变。“技术”与“实践”这两个概念自古希腊哲学开始就已经被提出过,且亚里士多德最早确定了“实践”的主体为“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论中提到哲学被划分为自然哲学的理论哲学和作为道德哲学的实践哲学。对实践来说,如果为意志的因果性而提供规则的概念是自然的,则是技术实践;如果提 供 规 则 的 概 念 是 自 由 的,则 是 道 德 实践[12].对于实践的概念,恩格斯提出要用“技术的实践”角度来看待和使用,这个观点也是伴随着以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康德的思想。技术哲学家A.佩斯(A.Pacey)对“技术实践”的概念,在《技术的文化》一文中就提出是关于科学和包括技术知识在内的其他知识通过有序系统对实际事物的应用。

技术认识活动的本质属性是实践。关于“什么是技术实践”哲学家们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任何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获得,技术知识也需要通过技术实践才能获得。技术认识是一种实践性的认识,是一种以技术任务作为特定实践目标的认识[13].技术知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并趋向稳固,推向技术知识的流动目标。技术知识的流动目标任务决定了技术实践模式,并指向了技术知识的观念流动或物化拥有,是属于以技术人工物为实践对象的人类行为。技术实践主体是人,具有意识有思维目标的人,所以技术知识流动活动也是基于目的性因素在内的主观能动的创造性活动。

技术知识根据可否通过语言、图片等形式表达出来分为明言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的目的性和动态性又定向了技术核心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明言知识的传播与流动。有学者(如日本学者野中)指出技术知识的流动需要基于技术知识的可分类性,能使隐性知识与明言知识相互转换,达到知识的有效流动;但在现实技术实践活动中,拥有隐性技术知识的技术主体很难做到主动传播技术知识,主要是因为隐性技术知识往往是核心技术知识所在,且无法通过语言或图片等形式直接表达出来,而多是蕴含在技术主体的技术经验之中,需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去体悟而获得。美国学者杜威基于对“一般知识”的讨论,提出认识不是传统认识论中所认为的旁观者认识论而是认识者也参与其中的过程,知识的获得需要认识者在认知环境中不断亲自去发现知识。对于技术知识也一样,需要技术主体在技术知识流动过程中不断练习重演发现的过程。技术认识实践过程具有其特殊的认识规律和认识逻辑,且存在多种认识模式。

技术知识根据其可分类性划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的技术知识对其有效流动有着不同的影响;而不同的技术认识途径,揭示了不同的技术知识流动过程的动态发展规律。但总的来说,技术知识流动是以人为主体,基于技术知识的动态性、可分类性和目的性,在技术实践活动中经一定的技术知识流动途径,以一定的内在逻辑呈现出来的。如图1所示。

在技术知识流动的因素作用逻辑图中,技术知识 流 动(technologicalknowledgeflow,简 称TKF)在技术实践(practice)活动中,经由一定的技术认识途径(approach,简称A)在技术知识的动 态 性(dynamic,简 称D)、可 分 类 性(classifiable,简称C)和目的性(finality,简称F)三个基本因素的逻辑作用下,共同促进了技术知识的有效流动。

由上文对技术知识流动实践的考察可知其具体形式多样,但技术知识流动在现实的技术实践活动中最常见于技术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技术认识模式与技术主体的行动体现相联系,以技术问题为引导,以技术人工物为对象,运用各种类型的技术知识,完成技术人工物的改进和制作。当前实现技术知识两方面流动的认识途径最广的形式之一是技术教育活动,而我国的技术教学活动很多情况下还是采用传统的技术知识教学方法[14],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脱离,这个问题阻断技术知识流动的实践认知模式,不利于技术知识的有效流动。改进技术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技术知识的流动,基于技术实践活动,做到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在设计、改造或制作技术人工物的经验过程中感受、体悟并习得各类技术知识,从而完成技术知识的观念形态及物化为人工物的两方面动态流动。

参考文献:

[1]LaytonE.TechnologyasKnowledge[J].TechnologyandCulture,1974,15(1):31 41.[2]LaytonE.ThroughtheLookingGlassorNewsfromLakeMirrorImage[J].SocietyfortheHistoryofTechnology,1987,28(3):594 607.[3] 吴国林。论技术本身的要素 复杂性与本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4):91 96.[4] 宋保林。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知识流动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文法学院,2011.[5]BattkeB,SchmidtTS,StollenwerkS,etal.InternalorExternalSpillovers-Which Kindof Knowledgeis MoreLikelyto Flow Within or Across Technologies[J].ResearchPolicy,2016,45(1):27 41.[6]ParayilG.TechnologicalKnowledgeand TechnologicalChange[J].TechnologyinSociety,1991,13(1):289304.[7]DeVriesMJ.TheNatureofTechnologicalKnowledge:Extending Empirically Informed Studies into WhatEngineersknow[J].Techné,2003(6):15 17.[8]Vincenti W G.What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KnowIt:AnalyticalStudiesfrom AeronauticalHistory[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222.[9]Ropohl G.Knowledge Types in Techn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Education,1997(7):65 72.[10]罗素。西方哲学史[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15.[11]FowlersJ.ProblemSolvinginTechnologyEducation:ATaoistPerspective[J].JournalofTechnologyEducation,1998,10(1):20 26.[12]康德。判断力批判(注释本)[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 6.[13]肖峰。技术认识过程的社会建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2):90 92.[14]徐宏伟,庞学光。技术认识论视阈下的职业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4(17):15.

第二篇:英语翻译理论作用研究论文

摘要:奈达的译学思想在中国翻译界一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他本人最近宣布“我的观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奈达学术观点的这一变化无疑会给我们目前译学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着重从翻译理论的作用、翻译标准及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三个角度对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加以分析;重新阐述理论在译学框架中的地位及作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及翻译理论的意义。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描写性研究

Abstract: Nida’s ideas on translati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His recent statement-”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will sure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reasons for Nida’s change of views on translation.It will also give a re-evaluation of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translation theories;translation practice;descriptive study

一、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

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

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

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周仪、罗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发展,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见张经浩,《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

1.对翻译理论作用的认识偏差

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哲学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目前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分析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张美芳,2000)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陈德鸿、张南峰,2000:126)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论”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一般原理”都要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吗?众所周知,当今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杨自俭,2000)的翻译学更是如此。

另外,“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谭载喜,1991:79)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

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

2.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

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方法”(谭载喜,1983:51)。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273)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奎因,参见郭建中,2000:90-98)。杨晓荣教授主张的“条件论”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

3.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

《笔谈》中他讲道,“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翻译好”指的是“翻译理论好”还是“翻译实践好”。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郭建中,2000:107)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社会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艺术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谭载喜,1991:283)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我们当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Weissbrod,1998)杨自俭(2000)说,“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

第三篇:情感因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1高中物理教学的情感因素

1.1教材的情感因素

高中物理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包含显性情感因素和隐形情感因素两个方面,显性情感因素是指通过语言、图片等使人产生直观体会的情感因素,而隐形情感因素则是指教材的内容只表达客观的事实,而不传递明显的情感,但是在表达事实的过程中又可以使人清晰地感知其中隐含的情感。教材的显性情感因素和隐形情感因素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教师应予以充分挖掘。

1.2学生的情感因素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其自身独立的情感,同时也能感受到外界的情感刺激,并能通过自身行为对周围的同学、教师造成情感上的影响。但是高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承受者,其身心尚处于发展过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接受来自外界的情感刺激,通过外界情感刺激来促进自身情感的发展成熟。学生的情感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方面,即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对所学课程的情感、对教师的情感、情绪表现、课堂情绪气氛以及主导情绪状态。

1.3教师的情感因素

教师是构成教学活动复杂情感现象的一个方面,他既有自己的情感,又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情感刺激,基于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情感因素进行审视,其大致表现为五个方面,包括对教学工作的情感、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表现教材时的情绪以及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情绪状态。

2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将情感作为教学目标,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认知目标,又要形成情感目标意识,并予以重视,另一方面是将情感作为一种优化教学的手段,这两方面应成为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并重的版块。

2.1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和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将会对学生的接收情况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学内容中适当渗透物理学历史,使学生形成物理质疑批判精神,激发物理学习情感。也可以探索原始物理问题的教育价值,通过原始问题调整学生的心向,提高其认知水平,并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性,激发物理学习兴趣。物理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其科学美,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利用高中学生爱好探索的特点,通过挖掘物理的艺术价值来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这也是从情感维度优化物理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

2.2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从情感维度优化物理教学方式强调的是教师要结合情感因素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处理,保证在向学生传递认知信息时,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出情感方面的积极意义。从情感维度优化教学方式首先可以结合美学来构建具体的情感目标,在内容上使物理教学更能体现科学性、逻辑性、灵活性、趣味性以及目的性;增加教师语言美感、实验操作美感以及板书形式美感,使学生在形式上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其次可以通过多形式的物理实验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过程,利用真实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学习情感体验,或者通过自主实验增强学生的研究探索精神,通过探索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最后在人际交往上构建教学美感,师生之间加强心灵的沟通,共同创造融洽的学习氛围,使教学活动富有美感,并促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物理学习,并对学习给予足够的热情。

2.3从情感维度优化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的教学效率,受学科影响,物理教师更容易忽视学生的情感发展,而高中学生又是一个在情感上相对矛盾的群体,所以,较高情感水平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青睐,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情感上优化自身的职业素养。教师首先应热爱本职的工作,提高专业素养,以自身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的情感;然后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其足够的关心,根据个体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最后在教学上创造更多条件,以适合学生的方式使其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维持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的积极情感。

3结束语

情感因素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将情感真正地融入物理教学中,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除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教学技巧外,还要不断以自身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触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样才能使情感因素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的作用。

第四篇:重视英语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作用教育论文

我们知道,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和知识相互融合的认识过程,其中情感现象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情感随着认识过程而发展。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活动与学生的情感因素关系十分密切,他们是相互影响的:学生知识和技能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很容易影响情感因素,同时又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而英语又是一门既需要思维理解,又需要大量记忆,更需要运用技能的一门学科,英语学习中充满了艰辛挫折。艰难辛苦的英语学习极容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情感。所以,英语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引导他们认识英语的用途和价值,了解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振奋精神,踏踏实实学好英语。在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为英语学习服务。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情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充满愉悦的教学环境不仅能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英语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要做到两个体现。首先,体现和谐的人际关系。英语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教师喜欢学生,对学生英语学习抱有合理的希望,并且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会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诚然,学生只有敞开心扉,愿意与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教师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态以及思想活动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反之,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没有英语教师对学生该有的鼓励与信任,那么学生只能封闭在自己狭小的天地中,他们积极的情感因素将会消沉。其次,体现交际的教学本质。我们知道,英语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如果教学中教师能注意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体现英语学以致用的思想,学生不仅能在英语教学中实现口语能力的逐步提高、与人交流技巧的提升,而且还能体验积极的学习情感,使他们把热情和积极性带到英语学习上,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所以,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真实看法和要求,共同探讨学好英语的途径和方法,确保在教师的关心、帮助和鼓励过程中激发学生尊重教师、热爱英语学习的情感。

二、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与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

英语教学作为对外国语言的教学活动,其实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我始终认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外国语言文化、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看能否组织好一堂课。显然,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与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是密不可分的。教师教学语言的贯穿运用以及是否得体至关重要,它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优劣,也决定了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

就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而论,它包含了英语语言要素几个方面的要求,如语言的简明性。简明要求教学中的语言描述要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教内容,使学生能够领会教师的意图。所以,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应深挖教材的内在本质,紧紧扣住语言学习的重难点进行语言设计,如语言的节奏感。教师语言的节奏是由停顿和语调组成的,何处该停,何处不该停,什么时候要升调,什么时候要降调,都是由人们对句子所表达的内容的体会决定的。英语教学中,适当的停顿和语音的强调,可以加强语势,增强语言的力量。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会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诚然,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其本身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情感,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以收到音美以感耳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激发情感。

三、教师教学评价的体现与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

评价是任何学段教学中都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其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事实上,我们在看重评价的宏观作用时,也要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情感培养的重要功能。毕竟,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激励学生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就英语教学而言,要实现评价对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发,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确立全新的评价理念。英语教学中,新的评价理念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活动和交往的观念,要求把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其次,体现合理的评价过程。包括评价既要体现共性,也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学生英语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本身;评价形式要丰富多样,既要包括教师评价,也要体现学生自评和互评。要通过教师的积极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因素,使他们加倍努力学习。力争通过积极的评价方式,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英语教学氛围。当然,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还需要教师设计完善的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通过评价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使学生英语学习的激情落到实处。

四、精讲多练,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树立信心

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更多实践练习的机会,使他们获得英语语言技能技巧,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产生爱学英语的情感,避免以讲代练而造成学生学而不会的焦虑情感。学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充实感,从而增强自信,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以更饱满的热情去完成英语的学习。

总之,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既是教师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它起着激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英语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只有我们科学认识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学生的思想感受,才能做到以情动人,才能更好地取得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第五篇:构建双重成本预算管理模式因素研究论文

一、研究背景

路桥施工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特殊行业,其建筑产品本身、施工生产过程及其经营管理都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的特点。计划经济时代,路桥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侧重于内部的成本管理,利用规模经济实现降低成本的口的。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路桥施工行业迅速发育,交通基础建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为了改变路桥施工企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1996年路桥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施工引入项目法管理。作为配套的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顺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发展至今日,路桥施工企业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已经有十八年,该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但由于路桥施工企业传统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理念所限,致使路桥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已不能适应项目成本管理的需要,不能适应路桥施工企业外部承揽工程项目的需要,传统的预算管理制度需要向精细化方向迈进。

通过对预算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对预算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从理论上弥补我国预算管理理论研究系统性的不足,从应用上为路桥施工企业建立双重成本预算管理模式提供可操作胜的方法指导,在此基础上促进对预算的分析和考评,以推动具备条件的路桥施工企业在实践上广泛应用。

二、路桥施工集团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对标后预算管理制度的认识没有统一。从集团公司成立合同成本管理部开展预算管理以来,预算管理理念并没有在集团公司得到统一的认识,没有真正把预算作为管理理念提出来,没有进行标后预算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没有对预算管理制度在集团公司范围内进行贯彻。

(二)对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彻底。公司合同成本管理部不只是侧重于标后预算的编制和下达,对项目经理部如何分解标后预算、划分责任中心和签订责任承包合同没有出台指导性意见。标后预算的考评效果不明显,该奖的未奖,该罚的未罚,挫伤了项目经理部和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三)公司内部施工定额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公司编制标后预算使用的内部定额基本上都是3年前的标准,虽然中间做过一定的修改,但基本上没有新的变化。公司应该建立内部施工定额,内部施工定额要细致和精确。细到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台班的消耗量、每一种材料的损耗系数;精到与施工方式、先进的工艺以及各种地质、地势、工程量的大小相结合。

三、基于项目成本为核心的双重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由于路桥施工企业具有资金规模较大、劳动力密集、受自然条件和其他宏观因素制约较大的特点,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路桥施工企业在满足总承包合同约定的前提下,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要以项目成本为核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控制成本支出,这就决定了路桥施工企业应以项目成本为核心,建立以项目成本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而双重成本预算管理模式是重点强调预算的起点是成本控制,强调以成本为核心,并且是将标后预算与清单预算两种预算模式融合为一体的新型预算管理模式。

(一)双重成本预算管理体系的特征

1.层次性。从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来看,双重成本预算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这表现在经营决策层、施工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共同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只不过各自控制成本的范围不同,经营决策层所关注的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施工管理层所关注的是企业切块后的工程成本,而劳务作业层所关注的是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的成本。2.整体性。整体性表现在工程项目是一个持续循环的作业过程,其成本控制应注重整体的效能,不能只注重对项目经理部标后预算的管理,而忽视企业层而对整个项目预算的管理。3.周期性。企业以项目管理为核心,项目经理部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归根到底,企业也是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是个动态的过程,在项目的准备、实施、竣工等不同的阶段,表现出周而复始的特点,成本预算编制、分解、控制、分析和考评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

(二)实施双重成本预算的条件

1.建立扁平化的企业组织机构。根据分权管理理论,扁平化管理是企业在现代环境下解决层级结构组织形式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具体做法是:对现有的子公司进行撤并,路桥施工企业组织形式变直线型职能为矩阵型组织机构,建立横向的以项目经理部为基础的组织架构,以项目管理为管理导向,集团公司决策层直接而向项目经理部,保留职能部门行使日常行政职能,企业职能部门要加强服务功能,为项目服务创造便利条件。这样就减少了企业管理的内部层次,降低了管理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责任中心的划分。根据路桥施工企业变革后的组织机构,不同责任中心的控制范围和责任主体的特点,进行责权利重新界定和安排,可分为三种责任中心: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

划分责任中心的原则:1.以路桥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为基础。责任中心要尽量与企业现有的组织机构相适应。2.责权利相结合。责任中心要能够独立承担预算任务,相应具有执行预算的权力,并与业绩考评的结果相结合。3.可控胜。责任中心承担的预算责任,必须与其组织职能相符,在其职能的可控范围内。

路桥施工企业总部是投资中心和利润中心,一方而因为它担负着整个企业的投资战略规划、战略管理、市场开发和承揽工程项目等任务,其预算目标即为企业的整体目标,具有投资决策权和经营决策权,另一方而它也是利润中心,要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企业总部批复的项目成本预算是项目经理部的目标成本,项目经理部是成本中心,其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综合经费负责。劳务作业层是更低一层次的成本中心,它要对其承包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负责。

笔者没有对双重成本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差异分析、预算执行过程监控预警机制的反应识别和业绩考评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这也是在构建双重成本预算管理体系中需要完善和提高之处。

下载技术知识流动的作用因素研究论文[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技术知识流动的作用因素研究论文[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1高校教育管理影响因素明确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工作全面且稳定发展的关键点,所以应当加以深刻的研究。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模......

    研究商务礼仪对大学生的作用论文

    摘要:所谓“礼”, 即是关心他人和让人尊敬, 使之合乎情理。所谓“节”, 是教人要有恰到其分的言谈举止, 使之变得合乎事理。因此, 小到人和人的交流, 大到国家之间的交往, 都......

    关于流动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的论文5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很快进入了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重要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出打工,从2005年以来流动人口剧增,流动人口由最早独自(或携伴)外出打工,逐渐过渡到举家外......

    马哲论文:论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

    论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因此人们必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且,人们的一切活动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外部世界对于......

    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育论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步伐的迈进,《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作了相应的调整,除了加强学生的智力因素开发外,非智力因素也要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要调动一切与学科有关的因......

    当代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研究 ——人口流动四大态势分析 作为国家人口计生委2009年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部分调研成果——《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于近日在北京举行的 “人......

    劳动力流动与就业问题研究

    劳动力流动与就业问题研究 金星彤 2012-9-27 21:19:56 来源:《经济论坛》2012年第5期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的差异性特征显著,导致劳动力流动性较大、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论文摘 要: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把课程教学评价列为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评价成为教学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