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论文(五篇范文)

时间:2019-12-24 00:3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论文》。

第一篇:论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论文

摘 要:义素是构成词语的最小意义学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而语义场则是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两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本文旨在阐述两者内涵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四个方面的思考探讨。

关键词:义素;语义场;关系;分析比较

一、义素与语义场内涵阐述

(一)什么是义素?

提到义素的概念,不能不谈到布拉格学派的音位学。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系研究著称,这一学派认为音位是语音切分的基本单位,即最小的声音意义载体。音位的对立关系是音位学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而且最关键的是音位可以分解为两种声音的区别性特征,同样,受这一启发,语义领域也可分解为区别性特征。一个意义分解成的最小的语义特征就是义素。做为语义的微观层次,义素在语言体系中直接察觉不到,是没有特定声音形式的语义成分。但义素最关键的作用是能从一组相关的词中抽象出来,并发挥区别性语义特征,是构成义位的语义成分。传统的语言学对词义的分析就只到词语的义位为止,而我们经常在汉语辞典里面看到的词的每一项解释就是以义位为单位的,但义素就比义位为小,义位下还可以分为义素。如“男人”这个义位可以分析为:[+男性+成年+人],“男孩”这个义位则可分析为:[+男孩-成年+人],“男性”就是义素标记,同样,“伯父”的意义本来是“父亲的哥哥”,就可以用[父亲][哥哥]的义素结构式来划分。

当然,最早受到音位学理论启发,将这一分类方法运用到词语的意义分析中提出了义素分析法的语言学家是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法国结构语义学创始人之一格雷马斯又将义素分析法运用于话语的语义分析,此后,义素分析开始逐渐被世界各国语言学界普遍接受,并且迅速将其运用到语言及言语的语义研究中。多种义素的组合才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项语义,即词典学中所叫的义项。除此之外,义素的学习有利于我们去真正学懂一种语言,尤其是外语,初学外语的人,往往竭力逐词再现他听到的话,忘记了一个词,便难以表达思想,这说明在学习时我们只是将学习层面深入义项而不是义素,一般只能了解一个词的一个意思,而不能理解不同话语的相同语义,不能做到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思想,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够把语义分解为义素,然后把又把义素组合成语义,这样就能真正做到用自己的话复述思想,用不同话语表达同一思想,真正学活一门外语。

(二)什么是语义场?

那么什么是语义场呢?这一概念离不语言学中的义素概念。由于世间许多事物大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这些联系作用而形成一个个“场”的概念,如“磁场、电场”等,语义场的概念一般用于语言学领域,正是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而来的,主要用于探讨语言学中语义的类聚问题。语义场强调的是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一个词跟全体词在语义上相互密切的联系作用。往往是只有通过比较、分析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才能确定这个词真正的内涵。一般来说,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简单一点说,就是语言中的许多词汇,根据词义上的共同之处以及某种关联而形成的不同的的聚合。语义场这个概念是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J.Trien)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如同义聚合、反义聚合、类义聚合以及属种聚合就是语义场中的几中比较常用的类型。另外,同一语义场的词语由于经常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个词义范围的扩大或缩小都会受到周围词语的影响。

二、义素与语义场关系阐述

根据语义场的内涵了解得知,无论是现代汉语,还是以英语为代表的外语,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割。由于语义场就是将若干个意义上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词防在一起,分析词义之间的关系。不少词和词之间,在词义上有共同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据此把这些词分成大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所以,语义场与义素之间至少拥有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不同词语的共同义素做为同一语义场划分的重要依据

这就是说语义场的划分,一定是以共同义素为依据划分的,虽然每一个词语可能包含不同的义素,但既然划分在同一语义场里,这些语词肯定有一个共同的义素存在。同一语义场的词,词义有共同的义素,说明这些的联系,但这些词语之所以不同,正是他们还有不同的义素说明这些的区别。如“自行车、三轮车、马车、手推车、摩托车、汽车、电车、火车”等词语因为“交通工具”这一共同义素而在同一语义场,“姐姐、哥哥、妹妹、弟弟”等词语之所以可以归于同一语义场,正是由于其所至少具有一个共同义素:“同胞”。

(二)具有多个义素的同一词语,划分义素标准不同,语义场不同

如以“叔叔、伯伯”为例,因这两个词语均有不止一个义素,如根据“上一辈亲属”这一义素为划分依据,就可以与“父亲、舅舅”等词语归于同一语义场,而按照“两层关系的亲属”这一义素,又可以与“姐夫、女婿”等词语归于同一语义场。又如:“男人”根据自己“男性”与“成年人”这两个义素,就可以归入两个不同的语义场。

(三)义素分析法是一种确定语义场和词语义位关系的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

所谓义素分析法就是指把每一个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更好地分清每个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由于义素分析法可以将词语义位分解为最小语义单位,这样就方便正确地将具有共同语义成分的词语置入同一个语义场,并且能够有效地分析词语义位之间的关系,还能够较为准确地区分词语的意义,最重要地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在言语活动中选择恰当的词语,从而完成快速有效地交际活动。

(四)语义场可以作为确定词语义素的重要依据

传统语义学对词义的考察往往是孤立的零碎的,没有引入语义场的概念,就是词语的划分也只是关注到义项这一层次。而语义场概论的出现,则是将词义进行系统性的具体表现与研究。对语义场的研究与认识,既打破了传统语义学对词义孤立、零碎的考察方法,也为我们对词义系统而宏观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全面的语言知识。

具体来说,语义场理论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用作确定词语义素的依据。义素由于不是自然语言的单位,而是我们今天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它既没有外部形式标志,也不能独立与语音结合,有时候单纯划分起来有些难度但是有了语义场,对确定词语义素义相对容易一些,义素分析是语义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处于同一语义场的不同词语肯定至少有一个共同的义素,如果知道这个语义场的共同义素,则里面的词语肯定具有这一义素。处于不同语义场中的同一词语的义素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受同一语义场中其他词制约的结果。如下例子:“教一学”这一语义场,学指学习;“工农商学兵”这一语义场,学指整个从事教学活动基本包括一切文化工作的行业。

总之,义素、语义场的相关理论比较深奥,本文对义素与语义场关系的探索也比较浅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深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蔡永清.??《汉语语义学》读书笔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5)

[2]王德春.论义素和语义场?[J].外语教学.(1983,04)

[3]郭沈青.语义场和义素的性质及其研究价值??[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6)

第二篇:蒙古语复合形容词论文:蒙古语复合形容词 结构语义 义素分析法 认知语言学理论

蒙古语复合形容词论文:蒙古语复合形容词结构语义研究

【中文摘要】本论文主要运用义素分析法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复合形容词结构语义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由、第一章、第二章、总结、参考文献、结束语等六部分组成。,介绍了选题原因,复合形容词语义研究概况和选材来源及其研究方法与理论。第一章,并列式复合形容词包括反义结构复合形容词和近义结构复合形容词。运用义素分析法对反义结构复合形容词引申义进行了分析,根据所存在的相同义素分析近义结构复合形容词,简述了他们的语义区别。第二章,偏正式复合形容词包括《N+A》结构复合形容词和《A+A》结构复合形容词。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N+A》结构复合形容词,简述成分间内涵的喻意;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A+A》结构复合形容词,简述毛色形容词结构的语义形成原因。总结部分,总结归纳了本文所研究的内容。

【英文摘要】This thesis mainly applied sememe analysis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ory,To compound adjectives structure semantically system analysis and research.The thesis is made up of six parts,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the first chapter,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hird chapter, conclusion and reference books etc.The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reasons of the subject,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the scope of choosing materials.The first chapter, paratactic type compound adjectives including antisense struc...【关键词】蒙古语复合形容词 结构语义 义素分析法 认知语言学理论

【英文关键词】Mongolian compound adjectives structure and semantic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meme analysis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蒙古语复合形容词结构语义研究摘要6-7Abstract7

目录8-10

正文10-54考文献54-57附录57

第三篇:论十大关系读后感-郑义

西安交通大学

毛概期末课业论文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2130401029

电气31-郑义

2014/4/26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2130401029-电气31-郑义 论十大关系是毛主席的一大名篇,1956年4月25日发表,刊登于《》1976年12月26日第一版。如今我们国家的一些政治制度,一些基本原则都体现了《论十大关系的思想》:如经济建设与国防,中央与地方,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民族问题,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应该说,这篇文章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将建党尤其是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总结积淀下来,成为我们的政治纲领,它们的意义不亚于任何毛主席的任何其他著作。

由于课程的要求,这学期我认真细致的研读了这一名篇,有不小的体会和收获。如今写出自己的大致感受,也算对体会的一番审视。

每篇重大文本的背后,都是波澜起伏的时代背景。1956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已有3年多的实践经验。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也逐步有所了解。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了中国共产党面前。1956年2月后,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中央政治局的几次讨论,由毛泽东集中概括出来的。同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可见《论十大关系》的诞生是紧紧结合了新中国的具体国情的,为我们的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向与指导。同时也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十大关系列举如下:

前五个关系主要讨论经济问题。

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

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在强调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时,提出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心群众生活;

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即权力下放给地方),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后五个关系,论述了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及处理好中国与外国关系的问题。

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上,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原文的总结如下:“一共讲了十点。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实践中是否能完全处理好,也要准备两种可能性,而且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但是,像我们常说的那样,道路总是曲折的,前途总是光明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十大关系也可以说是十大矛盾,对他们的总结与分析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视野和气魄。过去总有人狂言毛主席不懂经济,从十大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毛对于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很有认识,有深刻见解的。在保证农业手工业集中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有效的维持了二战后我国的国防实力,使得我国工业实力数十年来稳步提高,如今我们成为全世界国防工业链最完整的国家,与毛在建国后定下的方针是有很大关系的。发展沿海经济也是后面改革开放遵循的路线,当下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沿海三十年来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这也说明了毛的正确性。在资源与利益分配上,毛的方针也很有预见性,既保证了社会主义体制下国家控制社会命脉的基本原则,又客观的尊重个人生活的要求,激发了生产者的生产建设热情。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毛的态度坚挺而灵活,给地方有选择的放

权,发挥地方积极性。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地方与中央的利益权利分配中,建国数十年来中央一直在进行调整。在中央与地方这一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一个大的政治主题处理上,毛的表现可谓优秀,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内部差异巨大的国家,毛的方针既保证了我党执政的统一与效率,又尊重了地方差异,解放了地方政府的手脚。后五个关系,则定下了我党的民族政策与参政原则,要维护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就要反对大汉族主义,杜绝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歧视和迫害,在政策上又要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尽快发展起来,这一政策的制定为我国社会的安定起到了重大作用,可以说中国是民族政策效果最好的国家。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方针,保证了我党的主导地位,又调动了其他民主力量的政治参与,团结了绝大部分进步力量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毛泽东很好的分析了这十种矛盾,分析这十种矛盾,都是从辩证的方面来分析的。每一种矛盾都没有完全的对与错,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重要的是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从毛泽东分析的十大矛盾中,我们要学习毛泽东辩证的看待问题的方法,要积极的面对每一个问题,从根本上入手,去解决相互对立的矛盾,使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互相发展。在区域规划与区域研究方面,毛泽东的辩证看问题的方法也是使用的。在对区域进行规划研究,就相当于治理一个国家,这过程中间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积极的面对这些问题,分析问题的来源,了解根本问题所在。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就像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要让两者协调发展,互相融合,而不是单纯的对立的存在。辩证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根本入手,做好区域规划研究。

此篇读后感,主要从十大关系的历史背景与时代作用出发,写出了一些我个人的看法与领悟,在时局多变的今天,坚持我们正确的方针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良策,我们的领导人需要用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我们的发展,总结出最基本的矛盾与需求,对症下药才能使国家稳步发展,长治久安,最终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论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论文_论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论文

[摘 要]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补充,它可为知识产权制度提供兜底性的保护与救济。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关系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出现得比较晚的两个法律部门。知识产权法作为民法的一个构成部分已成为通说,而根据考证,不正当竞争法最初源于民法中的侵权法,这两者天然具有某种亲缘关系;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这两种法律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互动的。早在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10条之2第1款便规定:“本联盟成员国必须对各该国国民保证予以取缔不正当竞争的有效保护”,此规定开了将反不正当竞争作为知识产权法的一项技能的先河,此后的国际条约、公约乃至各国国内法无不深受此规定之影响而或多或少地效仿了这一立法,这已成为世界一大立法趋势。

在上述世界立法趋势的影响下,在理论界中也形成了一种影响颇广的观点:知识产权法包括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后者仅为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观点,它混淆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而这种混淆则必然导致了法律适用上的混乱乃至立法上的偏差,因此,理顺这两者的关系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在探讨此问题之前,必须澄清一点:不正当竞争行为存在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除了包括狭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之外,尚包括限制竞争行为;而狭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指行为本身为一种竞争行为,但不正当。限制竞争行为当然与知识产权法挂不上钩,而狭义的竞争行为中尚有大量的与知识产权法无涉的行为,这些行为与知识产权法的区别是甚为明显的,单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便可明显发现上述论断是极为错误的。本文仅从狭义的角度谈不正当竞争行为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这也正是引起混淆之关键之所在。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亲缘关系

1.立法目的的相似性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在于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从而保护竞争者、消费者的利益乃至社会的公共利益;而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目的则在于保护企业、个人对其智力成果、商业标记及其它相关成就的财产利益和人身利益,其最终目的也在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正是对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共同追求造成了这两种法律存在着诸多的共性。

2.指导原则的相通性

公平竞争秩序的形成依赖于外力的干预,同时,它更依赖于市场信用的形成,而在市场信用的形成过程中,市民之间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进行自律是其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从这一条规定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国家权力的介入较多,在众多的领域中,市民的自律是至关重要的,而市民的自律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显然深深地打下了民法基本原则的烙印,这与知识产权法是相通的。正是在共同原则的指导下,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才能完成其共同的立 法目的,这是一脉相承的。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差异

1.权利保护方式的差异

知识产权是一种包括“行”与“禁”两方面权能的权利:它既可自己或授权他人实施其权利,另一方面,他人如未经其允许而实施其权利,则他可自己或请求国家权力进行禁止;而在不正当竞争法中,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显然与此不同。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名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体会其立法目的及精神均在于“反”,也即只有在存在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时候,反不正当竞争法赋予当事人的权利才能启动,才能去禁止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这种权利必须依赖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才能存在,并且,它只有“禁”的内容而无“行”的内容,也即是说,“不正当竞争法能够给智力和工商业成果开发者带来的只是一利有限的、相对的、几乎没有什么排他性质的利益。这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保护,只有在个案发生时经法院确认才能发挥效力”,而知识产权法则在为智力和工商业成果开发者带来消极的被动的保护的同时,更带来了一种积极的、主动的保护,而不是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例如版权,只有在版权人的权益受到他人违反版权法行为的侵害时,版权人才能在提起诉讼加以制止的过程中显示出自己的权利人的地位”,事实上,“禁”的方面仅是知识产权权能的一部分,作为私法,知识产权法更赋予当事人更多的“行”的权利,这一点可以从世界范围内的立法得到印证:我们可以发现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条文几乎均为禁止性规范,而知识产权法则更多为授权性规范,这正是这两者的不同立法基点与切入点。

2.保护利益的侧重点不同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是作者、发明人、商业标志所有权人以及其它相关权利人的智力成果或其它成果权,其侧重点在于保护权利人的权益,翻开我国新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的第一条,我们便可领会到这种立法精神。虽然在知识产权法中也存在着保护消费者,公众等其它人的利益的条款,然而,知识产权法作为私法这一定位便决定了这种条款的数目是极其有限的;而不正当竞争法则不然,不正当竞争法更多的被定位为经济法,在这个前提下,不管它属于市场行为法也好,也不管它属于市场调控法也罢,这决定了它更多的侧重于国家权力的介入,而这种介入的目的不单在于保护权利人、竞争者的利益,还在于维护其它社会公众的利益,“不正当竞争法有三种保护方向:保护竞争者———单个或集团企业的利益;保护消费者,尤其是最终消费者的利益;保护公众即民族和国家利益,这一点也可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条中得到反映。”总之,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利益范围远远广于知识产权法,同时,它更侧重于社会公益的保护,这也是与知识产权法相异的。

3.维权主体的差异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这决定了一般情况下的维权程序只能由权利人提起,而国家机关仅仅起一种消极的作用,也即不主动介入权利的争议解决过程;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经济法特性决定了国家力量直接介入争议的处理是这种法律的主要特征,国家机关在此间的作

用是积极的、主动的。不可否认,因为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着诸多的重叠之处,并且这两种法律存在着融合的现象,这导致上述的差异正在缩小,但我们也不可否认,至少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差异仍然存在。

4.侵权的判断标准不同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存在与否的判断标准以是否引起“混淆”为标准;而知识产权法除了商标法外,在著作权法及专利法中,是否侵权的判断标准更多的以是否存在着复制等雷同行为为准。从这一点区别我们可以发现,知识产权侵权的认定标准更为严格,而反不正当竞争中的违法认定则更为宽松,并且后者的认定标准当然包含了前者,也即雷同行为当然包括在混淆行为之内,这也导致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更为广泛。

5.立法技术的不同

对比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在知识产权法中,法律更多地采取了一种列举式的立法;只有法律列举的权利,权利人才能行使实施权与禁止权,否则权利人不得禁止他人实施,比如在我国著作权法修改以前,权利人是不享有出租权的,因此,如其它人将其作品出租,则权利人是无权禁止的,而修改后的著作权法赋予了权利人以出租权,因此,权利人便取得了禁止他人将其作品出租的权利。笔者认为,这种立法是利益平衡的产物,也即为了促进社会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而这个限度又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同状况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决定了权利人可享有哪些权利,而在这个范围之外的一些权能,其它人可自由地利用。因此,知识产权法只能通过列举的、具体的规定方式赋予权利人以一定的权利;反不正当竞争法则不同,由于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是不可穷尽的,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便不可能采有列举的方式,否则,便会造成立法目的落空。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更多的采取一种概括式的立法技术以期穷尽一切不正当竞争行为,比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便规定了何谓“不正当竞争”,而一切符合这一定义的行为都应归属于该法的调整范围。

(三)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是存在着交叉的,“有人曾形象地把传统知识产权的三项主要法律(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比作三座浮在海面上的冰山,而把反不正当竞争法比作在下面托着这三座山的水”,笔者认为,这种比喻方式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反不正当竞争法不仅仅包括这三座山下的水,而且还应包括这三座冰山,这三座冰山仅仅是水在特定形态下的表现罢了,这三座冰山乃至其它冰山均为知识产权法与不正当竞争法的交叉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可优先适用知识产权法的规定,但笔者不赞同这样一个观点:“在法律适用上,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应优于不正当竞争法,它们之间是特别法和普通法的关系”,因为在这个交叉领域中,由于这两种法律提供了上文所述的两种不同的保护方式,因此,权利人可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法律以最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只能选择知识产权法的规定进行救济,并且,在这个交叉领域之外尚存在着广阔的领域为知识产权法所无法触及,这也正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优势之所在,而这个优势正是由于上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区别与联系所决定的:两者具有相似的立法目的与原则,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更为概括、原则,它的保护范围更广,这决定了在知识产权法中,无具体规定时应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性的规定,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它可为知识产权制度提供一种兜底性的保护,一种立体的、全方位的保护。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兜底保护

知识产权法只能保护那些独创性的智力成果或者具有显著性的商业标记,而对于那些尚不能达到这一条件而又有相当价值的其它知识成果,知识产权法是无力顾及的,即使是知识产权产品也不是各个方面均能获得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而所有这些领域,均可由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补充保护。

(一)著作权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使用与他人作品相同或类似的名称、装潢,造成与他人作品的相混淆,使购买者误以为是他人作品的行为。

单纯的作品名称、装潢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而当这些行为足以在市场上引起混淆时,便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可由反不正当竞争调整。

2.侵害他人抽象著作权的行为。

所谓抽象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享有的对通过自己的创作而形成的可超脱于特定作品而存在的声誉进行支配的权利。这种声誉是创作者辛勤创作的结晶,任何利用这种声誉而引起市场混淆的竞争行为均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禁止在美术作品上仿冒他人姓名的行为即为此类行为,这就是因为虽然作品为仿冒者所作,然而,他利用了他人姓名所联系着的特有声誉,从而侵犯了他人的抽象著作权并引起了市场混淆,因此,这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同样,在其他作品上署上他人的姓名的行为也应为不正当竞争法所禁止。另外,现在知识产权领域中新兴的所谓“商品化权”或者称为“商业形象权”,笔者认为其也可归于抽象著作权,对此,除了一些独创性明显的形象会受著作权法保护(如米老鼠等形象)之外,其他一些形象不可能均受著作权的保护,如果他人利用这些形象进行商业使用,这也可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可由不正当竞争法调整。特别是在我国,商品化权尚处于未定型、未定性阶段,因此,对这一权利采用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保护很有意义。

3.计算机软件的侵权行为。在我国,计算机软件采用了著作权法进行保护,然而,“用版权法保护软件仅是一种‘应急措施’”,基于计算机软件的特殊性,单纯用著作权法保护软件是存在着缺陷的。现在流行的趋势是对软件进行立体化的保护,《欧共体计算机程序保护指令》第9条第1款便规定:本《指令》的规定与有关专利、商标、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和半导体产品的法律规定及合法的规定并不矛盾,同时,笔者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可以作为其它方式保护的补充,特别是在我国,由于仅能依据著作权法对软件进行保护,因此,运用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是弥补法律漏洞的必需,诸如软件的功能性使用行为,对于算法的不正当利用等行为均可援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而得以制止。

(二)技术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的行为。

&n

bsp;这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目前尚无单行的商业秘密法或技术秘密法,因此,这类行为也只能由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调整,这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已有详细规定,在此不再赘述。

2.用不正当手段抢注专利的行为。

我国专利法实行先申请原则,这是建立市场秩序的必须,然而这并不是鼓励用不正当手段去抢注他人专利,因此,采用窍取、欺骗等手段取得他人专利而进行抢注的行为应由反不正当竞争法加以制止。

3.经营者在自己的物品上作出虚假的专利标志或恶意利用他人的专利,造成市场混淆的行为。

这类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较多,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并不侵犯某特定人的专利而扰乱市场秩序、危害消费者等广大公众的行为,如冒充专利的行为,将专利申请号,爱理号用于广告并刻意引起误解从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等等。另一类是侵犯某特定人的专利的行为,如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利人著名发明人姓名的行为;刻意与他人专利产品造成混淆的行为等等。

(三)商业标记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用不正当手段抢注商标的行为。

与专利注册同理,在商标注册过程中,如在先注册人违背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等原则而采用盗窃、欺骗等手段取得他人商标而注册者,该注册行为应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归于无效,否则必然会引起市场的混乱。其实,这一点在我国刚修改的商标法第31条中已有规定,但这一规定仅限于那些没有注册但已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才能适用,而在此之外的一些商标,如正处于生产试验期的商标,正在完善设计的一些商标,即使尚未形成较大的影响,也应受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否则,使会滋长不劳而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在不同商品上使用与他人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从而引起混淆的行为。

我国的商标法仅禁止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类似商标的行为,但对于在不同商品上使用与他人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从而引起混淆的行为是无能为力的(当然,除了驰名商标之外),而这种行为则完全可以由不正当竞争法调整。

3.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行为。

4.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行为。

5.将他人商标甚至是弛名商标注册为自己的商号、域名或将他人知名商号注册为自己商标、域名的行为。

这些行为都是传统知识产权法所无法解决的,特别是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这种行为的影响更为恶劣,在尚无有效单行法对之进行制裁的今天,运用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调整可使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韦之 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报),1999,(6)。

郑成思 知识产权法[M] 法律出版社,1997,(7)。

[德]格 施里克尔 欧洲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新发展[J] 乔云译,外国法译评,1995,(4)。

同479.郑成思 知识产权论[M] 法律出版社,1998:201.韦之 欧共体计算机程序保护指令评价[J] 中外法学,1998,(6)。卓群芳

第五篇: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论文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专业: 指导老师: 系 部:管理系

广东·东莞 提交日期:2013年3月

目 录

摘要.........................................................................................................................................1 1.前言......................................................................................................................................1 2.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概念.........................................................................................................1

2.1.企业文化的定义..............................................................1

2.2.企业管理的定义.............................................................................................................1

2.3.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内容......................................................2 2.3.1 2.3.2企业文化的内容..........................................................2 企业管理的内容..........................................................2

3.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3

3.1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3 3.2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3 3.2.1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相互包容关联的关系................................3 3.2.2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互相促进共赢的关系.................................4

4.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4

4.1.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4 4.2.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管理的影响................................................4 5.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6

5.1.文化对企业管理具有导向作用..................................................6 5.2.企业文化具有完善企业管理作用................................................6

总 结......................................................................................................................…………………..6 参考文献.................................................................................................................................6 致 谢.................................................................................................................................7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作 者:刘绍辉 指导老师:肖霞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工商企业管理,东莞 523808)

摘要:当今社会,企业竞争的背后是文化理念的竞争,依靠文化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拥有优秀文化和人才的企业才能从企业经营的源头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效益的提升。本文试图从分析研究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现状来论述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活用企业文化,开发企业文化,进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才是当今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关键字: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企业竞争

前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也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建设,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优秀的文化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行为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极为重要,本文就此进行探讨。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概念

2.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主要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以及行为方式。所谓行为方式,就是稳定的行为倾向,行为方式是价值信念和行为规范的体现,通过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只是企业的一个部分,对一些刚刚建立的新企业来说,有机器、设备、工具、技术、产品、组织和制度等,却不一定有文化。企业文化需要经过一个长的时期才能形成。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经营有关,也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文化在经营过程中逐渐积累,也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和灌输而使之得以传播和深入人心。

2.2.企业管理的定义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

一系列职能的总称。从管理对象来分,可以将管理分成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业务管理更侧重于对组织的各种资源的管理,比如财务、材料、产品等相关的管理。而行为管理则更侧重于对组织成员行为的管理,以此而产生了组织的设计、机制的变革、激励、工作计划、个人与团队的协作、文化等等的管理。企业的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就像人的两只手一样,要配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管理的作用。如果其中任何一只手出了问题,都会对管理的整体带来损失,甚至让企业管理停滞不前,受到严重的阻力相对应的。作为管理落地的工具,信息化软件也可以分为两大类:ERP软件系与协同软件系。其中,ERP软件系包括:财务软件、物流软件、CRM、HR、库存软件甚至各种行业性业务管理软件等,其作用主要是帮助企业业务管理推行落地的。协同软件系包括:协同OA、HR、CRM、绩效、网络、门户、IM、邮件等,其作用主要是帮助企业实现行为管理落地的。

2.3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内容

2.3.1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

一个能够落地的企业文化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

(1)企业理念,它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层面,企业理念是指企业发展的定位和未来的愿景;

(2)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指企业明确的做事原则,也就是企业要求员工对待客户、对待工作的准则,以及企业对待员工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态度等内容。例如企业对员工提出的“认真、敬业和共享”的价值观就是要求我们的员工在工作中以认真为准则,选人时以敬业为条件,日常工作中要能相互支持与实现信息共享等;

(3)企业的形象与标识,其主要包括,企业对外的形象,员工工作时着装、用语等一系列行为形象的规范。

2.3.2企业管理的内容

企业管理其实就是管人和管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管人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比如招聘、任用、辞退、调岗、晋升、培训、职涯规划、EAP、激励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绩效考核和人力资源规划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业务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方面;

(2)除了管理人就是管理事情了,企业里的事情就是和业务相关的价值链条上的事情,从计划、采购、生产、市场到服务都是管理的范畴,如何管理好这部分事情?需要清晰的制度和合理的流程;

企业管理一定是理性和感性相协调的,制度流程和感情要并用,没有人性化的管理,企业就一潭死水,即便有业绩也很难长久;如果光有人性没有制度和流程,企业也无以为继,所以好的企业管理是恩威并施,刚柔并济的方式。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

3.1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头脑和灵魂的企业,而成功的企业,都是突出企业的文化管理。因此,建塑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这个时代赋予当代国有企业的时代课题。

当前,国有企业的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发展:为什么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为什么一些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沟通障碍等?事实证明,一个先进的企业有必要也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否则即便在短期取得不错的效益,但最终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趋于劣势,最终导致昙花一现。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3.2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人是企业的核心动力,管理就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领导与员工、员工与消费者、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矛盾等,管理支配着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等。企业文化是以精神和意识层面反映着人的气质和风格。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的复合体;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从深层影响着每一个员工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性特征,对企业组织的影响,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培养,对组织机体运行秩序的维护,对组织协作能力的巩固和凝聚,对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作用都将是巨大的。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力量,是巨大生产力的推动者。

3.2.1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相互包容关联的关系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导入管理文化的内涵,致力于管理、制度和科技创新,将企业文化分为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和人文文化,按照依法治企、以德治企、文明建企的行为规范和管理理念,努力打造高品质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文化轨道。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全方位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活力,以与时俱进和奋发有为的精神,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达成以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的共识,从而提升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3.2.2.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互相促进共赢关系

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两大任务,企业文化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员工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自主择业观念,以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双赢。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作用对象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保证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4.1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一直是学界与企业界关注的一个主题。企业伴随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而成长壮大,并形成了各自的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

在我国企业文化研究领域,人们一般能够坚持广义文化观,即认为企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但是一旦进入一个具体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往往就会倒向“狭义文化观”,表现是:不去研究企业内部员工的价值观现状与群体心理,只考虑如何草拟一个观念性的企业文化手册,重视时髦管理口号,为了“文化”而“文化”,看不到文化如何能够转变成企业的生产率,这也就是制度与文化两张皮的原因。

因此,企业家与高管人员,必须将“企业文化”上升为文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来看待,从企业管理的宏观视角,分析、看待管理制度建设与人的价值观念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以研究人类群体行为为目的的社会学与管理学需要处理的问题,不能把企业文化当作一个文学问题。

4.2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管理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管理状态,它所关心的是企业内部的非经济因素之一—人”。既然关心的是人,那么企业文化必然对企业员工有深刻的影响,这可以从企业文化的五大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念、英雄人物、典礼及礼仪、文化网络及人际关系”来分析:(1)企业环境对员工的形象影响

一个企业效益可观,充满活力,如日中天,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就有点光彩夺目,这个企业的员工走出去就会让人羡慕,在这种企业环境中工作的员工会因自己是该企业的一员感到自豪,对企业形象会有强烈的认同感。千万别小看这种对企业形象的认同感,她会使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举止会比较自觉的维护好企业形象,从而促进员工在工作中必须努力为企业创造财富,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形象更完美;在生活中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使在社会交往中也会有所选择,尽量结交正派的朋友,参与健康向上的活动。所以良好的企业环境对员工影响的结果,必然是企业更兴旺,社会形象更美好,形成良性循环。(2)价值观念对员工的价值取向影响

价值观念对员工的影响是最深远的部分,从思想上、行动上都十分明显。正因为如此,在企业文化的五大要素中价值观念是核心。这种影响可分为不自觉和自觉两种情况:

不自觉影响。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社会功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企业对社会而言,只要企业的存在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使全社会都切实感到需要这个企业,这个企业的社会功能确实对社会前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实现。

自觉影响。在物质社会中生活,企业员工必须要有保证自身生存的物质来源,这就是企业付给员工的工资、福利等报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员工自身价值实现主要就是为实现企业价值而奋斗,否则的话,企业价值不能实现,企业自身难以生存,员工的物质来源就失去了保障。所以,从员工自身需要出发,员工会自觉的调整自身价值观念中与企业价值观念相悖的地方,使自身价值取向放在适当的位置,从而与企业价值观念合拍。这样就形成了企业价值观念对员工的自觉影响,使员工自觉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工作,即便是企业暂时走入低谷,也只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走出低谷,别无选择,从而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后劲。(3)企业英雄人物对员工的近期目标影响

企业树立的本企业英雄人物,对员工来说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的言行员工一清二楚,英雄的事迹员工非常了解,英雄得到的荣誉员工明明白白,由于企业英雄人物生活在员工身边,出于每个人所具有的攀比和争先心理,员工会比较自然的以身边英雄人物的人生道路来校正自己的人生轨迹,而企业英雄人物的人生道路,一般来说就是通过自己的十分敬业,无私奉献为企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道路。所以员工在这种校正中,会有比较明确的近期目标——向本企业的英雄人物那样工作,做出类似的业绩。从而自觉的走向了为企业多做贡献,促进企业发展这个长远目标,形成一种推动企业发展的无形动力。(4)典礼及礼仪对员工的职责意识影响

企业的典礼及礼仪活动,目的就是树立企业形象,展示企业风彩。所以企业在这类活动中就必须突出企业与众不同的特点,围绕本企业的主要社会功能来进行。企业的典礼及礼仪活动,必然离不开有关企业的主题。参与企业典礼及礼仪活动的员工,必然要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采取自己的方式把活动要展示的东西介绍给社会,使社会对自己的企业留下美好的记忆、根深蒂固的印象,这就要求员工自己首先对本企业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否则就无法完成你的介绍任务。所以员工通过亲身参与这类活动,对自己的企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在理解程度上必然会不断深化,从而使员工在潜意识中突出自己企业的功能,牢记自己的职责,牢固树立职责意识,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么做。(5)文化网络和人际关系对员工亲和力的影响

企业文化网络指的是传播企业信息的非官方渠道,它主要是由有一定活动特点的人来传播企业信息,这就决定了文化网络和人际关系无法分开。只有人际关系融洽,员工工作起来才能一心一意,心情舒畅,人与人交流时才能坦诚相待,对企业、对领导有什么看法才能开诚布公,这样企业文化网络传播的信息才能成为官方传播信息的必要补充,使员工通过这些信息了解企业为员工做了什么,了解其他员工是怎么做的,形成了一种相对透明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就会自然产生一种对企业、对员工的亲和力。人际关系不好,勾心斗角,传播的必定是一些不负责任的相互攻击信息,或是搬弄是非的流言蜚语,这样必然使员工之间相互设置防线,在心理上拉大距离,其结果就是增加企业内耗,削弱企业的战斗力。

所以只有正常的文化网络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员工产生亲和力,减少内耗,增强战斗力。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上述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正是因为这些诸多方面深刻的影响,才由此体会到培植企业文化的迫切性,作为一个企业才会把培植企业文化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5.企业文化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5.1文化对企业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5.2企业文化具有完善企业管理作用

企业文化要求的各项工作,每个岗位都要有自己的工作标准,订出优秀、优良、合格、不合格的具体条件,作为要求、约束、检查、考核工作的准绳,形成企业的标准体系。比如:我们在施工每项工程时,都要有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安全等明确的、具体的指标。当然实施这些指标,离不开必须的规章制度作保证,特别是分配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劳动纪律、奖惩制度等。在执行这些制度时,还要与前边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进行,企业管理制度才能有生机。

总结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渐增强,企业的竞争早已不局限于经济实力的竞争,而在于综合实力的竞争。这包括: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竞争、员工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和企业管理的竞争,等等。这些无不反应企业的综合实力、整体实力,分开而来也都具有它的独特魅力。但从如今的发展形势来看,企业文化和管理脱颖而出,越来越表现出来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彰显它的魅力,而它们之前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让它们为共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永超,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J].经济生活文摘 2012年第1期 [2]秦海金.浅谈我国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J].市场研究,2004,(11).

[3]瑾 轩,企业管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4]杜宏波。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J].企业文化,2010,11

[5]赵亮。浅析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1 [6]参考网站http://

致 谢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负重的感觉,感概良多。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知道老师肖霞老师。他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感谢三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一间,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

下载论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论文(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论文(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大学生与国防的关系-军事论文

    军事理论论文 ——论大学生与国防的关系系别: 学号:姓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把自己所管的领土,都看得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与国际便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新中国诞生......

    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论文原文

    院 系:长治职业技术学院 法律系班 级:法律2008级2班姓 名:张三 论文题目: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日 期:2010-11-22 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摘要 不正当竞......

    毛概《论十大关系》论文(★)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我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同时,我研读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读完之后深有感触。同时对于毛主席这部著作中涉及我国经......

    马哲论文:论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论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姓名:汪明玥学号:41063050 世界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适应发展的需要,人类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和生产出满足人类需......

    毛概论文——论社会保障与民生问题的关系

    社会保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有效措施 ——论社会保障与民生问题的关系 摘要:社会保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措施。文章从社会保障和民生问题的含义入手来阐明了两者的联系。并......

    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关系

    浅谈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摘要】本文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取、控制和激励、培训与开发、整合等各项基本功能的实现都受到企......

    义素分析法与中学语文词语教学同义词辨析

    义素分析法与中学语文词语教学同义词辨析字数:3082 来源:中外教学研究2008年12期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出发,阐述义素分析法在中学语文同义词辨......

    利与义的关系论证报告

    利与义的关系 如何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这个问题也必定会一直探讨下去,并且因为时代的不同,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状况而显现出不同的答案。未来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