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最终五篇)

时间:2020-06-13 21:0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

第一篇: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

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范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古事音乐

论文摘要:“非遗”视野下展开的对民间音乐之传承与保护的探讨,应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山东新泰大谭村“古事音乐”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音乐,引起人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随着现代文明影响的逐渐深入,民间音乐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民间音乐品种濒临灭绝的边缘。在此背景下,对民间音乐进行普查并探讨其传承与保护的具体策略之意义重大,抢救与保护人类的民间音乐遗产,以维护民间文化生态平衡。

一“古事音乐”概况

大谭村位于山东新泰市果都镇境内,由明朝永乐年间山西枣强县谭氏居民迁入此地聚居而成现在的村落。所谓“古事音乐”,即该地区群众对秧歌音乐的统称,称“秧歌队”为“古事队”。秧歌最初是一种纯粹的歌唱形式,后发展到独立的民间歌舞表演。音乐一般有小场演唱、打击乐和吹唢呐等部分组成。用到的乐器有锣、鼓、二胡、唢呐等。内容以歌颂太平、扬善惩恶、儿女情长为主。由于各地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其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区域文化内涵。

笔者曾就“古事音乐”的起源问题,探访过当地居民。据本村民间艺人谭西风(1929-,田野调查中主要采访对象)叙述得知,从其爷爷的爷爷就有传唱,曾为县令表演过。这些话虽不具有确定性,但可以说明当地“古事音乐”存在之久远。由于史料记载的匮乏,现只能就所掌握的资料对“古事音乐”的产生作一推测,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可能:

其一,陕西甘泉县出土的宋金时期的浮雕砖刻距今已八百多年,本村村民为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枣强县迁入,所以推测当地“古事音乐”有可能是祖辈从山西老家带来的。

其二,新泰地区民俗音乐形式多样,方圆几十里有大洼独杆跷、谷里逛荡灯等,其他村的“古事队”也相当活跃,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大谭村的“古事音乐”主要以“边关调”为主,与大洼村的名字一样。史料记载大洼村的“古事音乐”至少产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如果二者之间产生横向影响的话,那么大谭村的“古事音乐”也应至少在此年代出现。

其三,从其传承来看,据谭西风叙述,在解放前有谭志星、谭志风、谭志全、谭献昌、谭献信等人会唱“古事音乐”,不过他们只能唱出各个角色中的部分唱段。能够确定师承关系的是谭献信(谭西风之师爷)一支,谭献信出生于咸丰九年左右(具体时间不详),所以推测在这个时间里,“古事音乐”已经产生。

由以上推测可知,虽然“古事音乐”产生的'具体时间尚不可考,但其渊源确已久远。

二“古事音乐”发展现状及分析

“古事音乐”曾经辉煌过,但现在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据谭西风讲述得知,那时的人们都盼着看“古事”、玩“古事”,几乎人人都能唱上三五段;如今虽也玩“古事”,但只剩下一种形式了,全是在走、舞,而根本没有唱段了。例如,大谭村“古事音乐”之《边关调》共分花船、女驴、男驴等角色传唱。男驴角色所唱《边关调》属该地民乐中较有特色的部分,共分24场,加上“走场过寨”可演唱一天一夜。遗憾的是,如今的“古事”中再也见不到如此丰富的传唱了,音乐部分也只有乐器演奏,演唱的越来越少。“古事音乐”的发展堪忧,日益衰落,面临后继无人之状况。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民间音乐生态环境的改变。民间文化如同自然生态环境,在这一环境之下繁衍、生产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和果实。如果这一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文化将会凋零、失落,这正是文化的生态性。随着高科技和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到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在底层社会对物质的追求高于精神的享受,民间音乐的生态环境面临失衡的状态。

第二,传承方式的局限性。民间音乐大多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借助“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传承,很多东西在流传过程中变异、消失,这是民间音乐自身传承的局限性所致。大谭村的“古事音乐”也同样避免不了这样的局限。

“古事音乐”的发展濒临灭绝,为了丰富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我们应大力提倡对诸如大谭村“古事音乐”此类的民间音乐进行传承与保护。

三、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大谭村的“古事音乐”在民间音乐中看似不出众,但在音乐形态、精神内涵中则透露出一种内在美。她独具地方特色,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的审美总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采取有利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首先,让民间音乐走进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民间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教育又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所以将民间音乐纳入教学内容,在丰富学习生活的同时,为音乐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充分发挥民间自身力量,对优秀的民间艺人传承行为给予物质奖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完全依靠政府行为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民间自身的力量。既然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那么最好的传承与保护方式就是还原于民间,充分依靠民间力量,通过民间艺人以及民间组织来进行传承。同时,政府应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措施来激励他们。

再次,健全保护机制,落实对民间音乐保护的政策法规,借鉴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保护体系。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要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开发、引导市场需求。

最后,注重宣传、营造氛围,提高人们对民间音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虽然现在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多样,但是如果能借节日、庙会之际,将“古事音乐”此类的民间音乐做大,也不失为一种应时之策。

以上仅是笔者通过对大谭村“古事音乐”田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而总结出的保护对策,当然,对民间音乐保护的具体策略也并非笔者所能概全,这需要众多有识之士来共同探讨,在此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新泰市文史资料,新泰市文史办公室.[2]《抢救民艺》,潘鲁生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3]《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唐家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第二篇:浅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刘建华

“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逐渐削弱,民众生活方式嬗变,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失却了生存的土壤。一些有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随着传承人逝去而消亡。面对非物质遗产逐渐消失的现状,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谈几点看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娱乐需求的器具、产品越来越丰富,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正在被替代,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同样受到很大威胁,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我国政府于2004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使我国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并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迅速地开展起来。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把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要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得以全面铺开,同时借鉴了国内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以及在类别、内容及其生存环境的不同,因而采取的保护措施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和措施,建立科学、灵活、高效的保护工作机制。到了2006年我国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和“文化遗产标志”及“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的诞生,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及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一直就在人们的身边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体现着民族的情感及表达方式,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是这样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根据上述描述结合我国实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内容概括为:凡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包括口头文化(语言、口头文字、口技、口头艺术、声乐);体形文化(发式、服饰、文身、舞蹈、哑剧、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口头语言为主的综合艺术(话剧、说唱、歌剧、曲艺);口头与形体并重的综合艺术(民间歌舞、杂技、小戏、傩戏、木偶戏等); 造型艺术(民间的传统建筑艺术与建筑物、民间艺人传人的民间美术、艺术家的造型艺术、民间手工技艺)等等。囊括了人类的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传统体育与竞技和传统医药等各个领域。由此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更宽泛些,涉及人类全部历史和全部形态的文化样式。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因此它的特点是活态流变。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但又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保护意义尤为重要,因为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带给我们的就是不可挽回之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民族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民间活态文化消失了即不可能再生,传统文化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随着传播媒体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遭到侵蚀、削弱,甚至被外来文化代替。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绝不允许让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2、创造良好氛围,准确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近几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人认为开发历史人文资源,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其知名度,促进经济建设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也有可能因此而产生一个独具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年来全国各地举办了各种诸如此类的节日如“中国民间艺术节”,“河北吴桥国际杂技节”,“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云南的泼水节”,“广西的民歌节”等等,无不是借传统文化艺术为传媒,来搞经贸活动,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无现成的方法、经验可资借鉴,这就可能出现不足和失误。因此对于从事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部门和人员来说,必须深刻理解、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特征及相应的价值,这是我们进行科学认定,明确保护目标,是使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保护的前提条件。从这几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情况来看,确实存在概念不清,认识模糊的情况。首先是我们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认识上的欠缺,造成不能准确地判断、鉴别,难以确定它们是否应该纳入保护范围,是否有保护的价值和必要;还有一种是把握尺度不严的情况,这主要表现在对申报项目的认识和评价上。当大量的材料堆放在眼前,你可能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一时间割舍不下。另一方面是一些申请者由于认识上的错误,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申报的项目是应该得到认可,应该进入目录,而不清楚其价值意义何在,是否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要素,如将某个项目产生的年代延长,把传说故事作为论证依据、描述文字极尽夸张,而项目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沒有充分论述,导致混淆或扩大了保护对象和范围,甚至出现了把一般土特产当作文化遗产来申报的现象。这种情况的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认识的不到位,盲目跟风,夸大所报项目的价值,没有真正理解实施保护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同时也是体现领导和专家学识水平的时候,需要科学的甄别,因此不可感情用事,必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不能单纯追求数量,濫芋充数。如果什么都可以保护,那我们的保护工作就失去意义了。

3、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登记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是掌握全国及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状况和了解民情民心的必要手段,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的有效方法,更是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的重要基础。我国早在21世纪初就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县应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并下拨专项经费,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登记工作,认真建好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通过普查与登记,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要充分尊重民众的创造性,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普查的指导原则。所谓全面性,即在普查和采集过程中坚持全面调查和采录。所谓代表性,即在普查中要善于发现哪些形式、哪些作品、哪些类型、哪些民俗现象是具有代表性的。所谓真实性即按照民间文化作品和民俗表现形态,真实地、不加修饰地将其记录和描述下来,更不要以自己的想象或凭自己的知识和爱好去篡改民间文化作品。在普查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登记工作。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登记名录的项目,我县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明确保护范围,采取有效措施,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政府部门应发挥着组织作用,筹集资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或展示中心。以便更好地运用大量传统实物展陈的方式去展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让当代人认识和了解祖先留下的文化,下一代传承非遗文化。

四、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传承)人的关怀和爱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以“口授心传”为主要传承方式,活态流变的文化形态,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其中人是创造和延续文化样式的主体,各种民俗事象、技艺技巧以至意识情感都灌注于创造者的思想行为之中,人的消失无疑是非物质遗产最大的损失。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它是非物质的,无形的,所以,往往依附于其传人的继承,许多民间、民族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传人一旦消亡,这种无形的文化也将随之消亡。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无形文化必须有继承才能得以传承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对无形文化持有人如老艺人、老工匠等进行保护,并鼓励他(她)们“师徒相授”,培养继承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说沒有人也就沒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就是对人的保护。

如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这个问题近年来在专家学者的呼吁下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在我县目前看来做的还不够,还要加大力度,使更多的老艺人和传承者得到帮助,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里来,形成政府与专家、基层文化工作者与传承人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

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必须把握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对象是传承人,要综合遗产本身的发展规律、人们的需求、环境的改变等因素,将传承和发展两个问题一并纳入到保护规划之中。只有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机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才能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河南民间音乐新型传承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河南民间音乐新型传承方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南民间音乐概况

(一)河南省沁阳市申报的唢呐艺术

唢呐是我国各地广为流传的民间乐器,其发音高亢明亮、特色鲜明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对于唢呐的介绍曾有这样的记载: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

沁阳的唢呐班在当地有着很大的影响,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是民间婚丧仪仗、吹打合奏中的主要乐器。目前沁阳唢呐演奏的曲目达三百多首,涉及当代民俗、生活艺术等方方面面。沁阳的民间艺术家在融合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批新的代表曲目,如《故乡颂》、《九峰情话》、《沁阳春》等。

(二)河南省南阳市申报的板头曲

河南板头曲历史悠长,是我国四大曲种之一。板头曲为中州古曲(河南古称中州),主要用筝、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因其起源于河南曲子的前奏乐曲,故称板头曲或河南曲子板头曲。板头曲的曲体结构是民族器乐常用的曲式形式,曲体为68板,即盘头16板,起势6个8板,煞尾4板。板头曲分为快板和慢板两种。快板有板无眼,曲调欢快流畅;慢板一板一眼,曲调大部分哀怨低沉。由于古筝、三弦等乐器的音域宽阔,音色明亮,音韵优美,适宜于表现板头曲细腻委婉的情绪,大多数板头曲听起来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河南板头曲的《高山流水》,在传承的基础上,经过曹东扶先生的整理,为旋律加花,使之丰满而富有韵味。代表曲目还有《平沙落雁》、《闹元宵》、《赏秋》等。

(三)河南省信阳市申报的信阳民歌

信阳民歌在历史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革命时期创作的歌曲一直流传至今。以五声音阶为调式体系。信阳民歌大致可分为革命历史情歌、民歌、新民歌、号子、山歌、田歌、水歌、灯歌、叫卖、小调、儿歌、时政歌、仪式歌、叙事歌等十余种之多。它们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信阳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反映了信阳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的社会实践,是信阳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经千锤百炼却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著名的信阳民歌有《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花轿到门前》、《车水歌》等。

(四)河南省西峡县申报的西坪民歌

西坪民歌内容丰富、个性独特,具有独唱、二人唱、多人唱、齐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乐器伴奏有无均可。西坪民歌的类型有山歌、劳动歌、爱情歌、生活歌、儿歌等,其中劳动歌、爱情歌、生活歌的地方特色浓郁。西坪民歌的生活歌中,对歌形式较多。其中仅对花系列就有《大对花》、《小对花》、《对花》等。

(五)河南省新密市申报的笙管乐超化吹歌

超化吹歌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超化吹歌大约起源于北朝,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组合的宫廷音乐。以管子为主奏乐器,辅以笙、笛、萧、韵鼓、大铙、碰铃等乐器,堪称我国古代的交响乐。目前超化吹歌建制由14人组成。超化吹歌的曲牌有30余首,其中以传令、五六上、清河令、撞倒墙、神童子、爬天桥、观灯、满州、小虫闹、圆簧、双叠翠、剪剪花、凤凰三点头等演出较多。在演奏过程中以组曲形式任意反复,形成一种独特演奏风格。

(六)河南省西平县、郏县、开封市申报的锣鼓艺术开封盘鼓

开封盘鼓,又名大鼓,是河南省开封市特有的一种民间鼓乐表演艺术。由众多人组成规模大小不一的鼓队,鼓队成员有的击打挎在身前的大扁鼓,有的敲击大镲、马锣等铜器,在令旗的指挥下,边演奏着各种复杂的鼓点,一边列队行进在节日的街头、广场。开封盘鼓气势宏大、震撼人心,鼓点激越,复杂多变;表演热烈、粗犷、豪放,无沦是在音乐性上还是在舞蹈性上都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开封盘鼓深受城乡人民群众的喜爱、久盛不衰。

(七)河南省开封市申报的佛教音乐大相国寺梵乐

位于古都开封闹市中心的大相国寺,该寺不仅香火鼎盛,更因一枝独秀传承至今的梵乐名满天下。每逢大型庆典,均邀请800人著名乐僧协同演奏,合奏规模宏大,演奏气势恢宏,堪称天下无双。大相国寺梵乐音色空静舒缓,主要在六种情形下演奏:一是日常佛事,一般只有唱念咏赞等声乐曲;二是佛教盛大节日如释迦牟尼圣诞等;三是为历代皇帝祝寿献乐;四是民间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中秋等;五是法会时的演奏;六是做水陆道场时演奏。

二、河南民间音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传承方案

据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团在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点周边村镇所作的调查显示:虽然在当地有超过90%的年轻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但仅有8%的人选择会学习或考虑学习当地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都走到了瓶颈时期,引起了专家学者的特别关注,特别是高校老师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前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多数是从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角度入手。当然,部分学者的论文在关于如何开发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章节中,也提到了考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活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民教育体系。但基本都是笼统的概述,而不是作为课题研究的中心。由此,本文特别针对河南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构建。初步设计将河南民间音乐与高校音乐教学相结合,并尽可能的细化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的编排。期望能够开辟河南民间音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传承方案。

第四篇:高校与地方“联姻” 保护与传承“非遗” - 九江学院

高校与地方“联姻”

保护与传承“非遗”

——九江学院大力开展九江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活动 为弘扬、挖掘、传承九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高等院校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九江学院积极开展对九江瑞昌剪纸、湖口青阳腔戏曲、武宁打鼓歌和采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活动,走出了一条高校与地方“联姻”、保护与传承“非遗”的新路。

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效机制

为更好地发挥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建立学校与地方合作的长效机制,九江学院与湖口县签订了研究传承青阳腔戏曲文化的合作协议、与瑞昌市签订了“瑞昌剪纸”合作协议。赴修水县了解全丰花灯和宁河戏的历史由来及它的音乐特色、赴武宁县打鼓歌和采茶戏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和相关部门一起洽谈具体合作事项。协议的签订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平台,对九江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掘和产业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在全社会营造了重视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成立研究小组,彰显资源优势

九江学院与地方达成“资源共享、共同抢救、联合攻关、保护国宝”的一致共识。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科研优势,使非遗文化在交流中传承,在沟通中保护。把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请进校园,与资深教授一起,组成非遗课题研究攻关小组,对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大家在一起交流、沟通,系统全面研究地方特色非遗文化状况,深入挖掘留存于村民经验中的非遗文化知识,形成能够发表的科研成果。具有“非遗”资源条件的县(区)成为研究的主要基地;拥有人才和技术优势的高校成为“非遗”传承的主要途径。

三、建立陈列场馆,展示“非遗”风采。

由于地方财力和科研力量等因素的限制,青阳腔戏曲、采茶戏等民间艺术在传承和研究方面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传承保护面临很多难题,如资料保存环境十分简陋,保存手段比较原始,保存方法比较落后。象湖口青阳腔的一些光绪年间的手抄剧本,只是简单地放置在档案盒中,没有周密的保护措施;很多录音磁带都是已故艺人的原始唱腔,也未作刻录备份,一旦消磁,将无法补救。另外,资料的搜集、分列、整理等工作也有待细化。为此,该校专门建立了陈列馆,用于保管已搜集到的珍贵资料。其中有手抄剧目131个、正本戏36个、曲牌448首、单折戏与杂出戏64个、音乐资料50余本等。陈列馆以原始资料、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为内容,较为完整地展示了九江青阳腔戏曲、采茶戏等非物质文化资源。

四、编写文化教材,普及“非遗”知识 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营造全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九江学院将青阳腔、瑞昌剪纸及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目前,九江学院与湖口县经整理发掘,推出了青阳腔专著《湖口青阳腔》,作为大学生学习青阳腔的教材。在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中,都开设了青阳腔专业必修课,在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中,开设了瑞昌剪纸选修课,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来。这样通过一代代老师的传、帮、带,一批批学生的学习、研究和表演,以及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硬件设备的支撑,传统戏曲得到了原汁原味的保护和发扬光大。

五、组建艺术中心,培养“非遗”队伍

2007年11月,九江学院成立了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艺术中心成立当天,艺术学院“青阳腔艺术团”的老师和同学120余人专门组织了一台“庆丰收、品青阳”金秋文艺演出。艺术学院的师生和付垅乡的老艺术家们同台演出“青阳腔”节目,并为乡亲们表演民乐合奏、独奏以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歌舞。2008年6月,又举办了青阳腔戏曲艺术交流演唱会。演唱会上,老艺人示范演出,现场教唱,艺术学院学生认真学唱,相互交流。6月15日,新华网江西频道以《国宝级民间艺人进高校 青阳腔传承人九江传艺带徒》为题,详细报道了这一盛况;江西电视台等媒体也进行了报道。2008年11月28日,学校瑞昌市夏畈镇隆重举行九江学院瑞昌剪纸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甘筱青校长和瑞昌市委熊启栋书记共同为“瑞昌剪纸艺术教学实践基地”揭牌,甘校长向民间艺人、瑞昌夏畈镇文化站站长朱朴光先生颁发了九江学院“客座工艺美术师”聘书。下午,学校艺术学院师生们进行艺术采风,朱朴光等7位新老剪纸艺人开始手把手教师生剪纸。2008年11月29日《中国文化报》头版头条以《城乡互补 繁荣农村文化——江西省九江市“城乡文化互补工程”》为题报道了此项活动。2008年11月30日《江南都市报》以《大学生拜师学剪纸》为题也进行了报道。每年,学校都会在新生中举办文艺汇演,从中发现人才,不断扩充队伍。学校还把学习民间戏曲、民间舞蹈作为学校选修课,设置专职老师担任艺术指导。目前,学校已成功引进了青阳腔戏曲、武宁打鼓歌等多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并作为学校的特色节目多次在校内外演出,并成立艺术团,为学校广大师生特别是艺术类专业师生提供了一个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专业实践的平台。

六、建立保护基地,拓展“非遗”空间

为进一步做好研究和教学工作,九江学院在青阳腔戏曲艺术最负盛名的湖口县付垅乡,建立了“青阳腔戏曲艺术教学实践基地”;在“瑞昌剪纸”最富盛名的瑞昌市夏畈镇,建立了“瑞昌剪纸教学实践基地”。主要任务是组织大学生 深入乡村调查学习,前往教学实践和艺术采风,详尽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培育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每年在教育基地,大学生们都能面对面地接受青阳腔老艺人传技,这种现场教学不间断进行,使得青阳腔戏曲艺术和瑞昌剪纸艺术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不断发扬光大。对充分发挥民间艺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作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保护地方特色文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五篇:非遗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

第39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二OO六年十一月二日

第一条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列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三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全国范围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监督该项目的具体保护工作。

第五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整体规划,并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规划,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并于每年十一月底前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提交保护规划本实施情况和下一保护工作计划。

第六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当确定保护单位,具体承担该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保护单位的推荐名单由该项目的申报地区或者单位提出,经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议后,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

第七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者相对完整的资料;

(二)有实施该项目保护计划的能力;

(三)有开展传承、展示活动的场所和条件。

第八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全面收集该项目的实物、资料,并登记、整理、建档;

(二)为该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三)有效保护该项目相关的文化场所;

(四)积极开展该项目的展示活动;

(五)向负责该项目具体保护工作的当地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报告项目保护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第九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统一制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标牌,由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交该项目保护单位悬挂和保存。

第十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对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给予资助。

第十一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根据自愿原则,提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名单,经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评议后,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完整掌握该项目或者其特殊技能;

(二)具有该项目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第十三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传承义务;丧失传承能力、无法履行传承义务的,应当按照程序另行认定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怠于履行传承义务的,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格。

第十四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或者展示场所。

第十五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等级标准和出入境标准。其中经文物部门认定为文物的,适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相关实物资料的保护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妥善保管实物资料,防止损毁和流失。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鼓励、支持通过节日活动、展览、培训、教育、大众传媒等手段,宣传、普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促进其传承和社会共享。

第十八条 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依存的文化场所划定保护范围,制作标识说明,进行整体性保护,并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可以选择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十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称和保护单位不得擅自变更;未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标牌进行复制或者转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域名和商标注册和保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一条 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艺术创作、产品开发、旅游活动等,应当尊重其原真形式和文化内涵,防止歪曲与滥用。

第二十二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含有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密级,予以保护;含有商业秘密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或者捐赠资金和实物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情况的检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严重警告,直至解除其保护单位资格:

(一)擅自复制或者转让标牌的;

(二)侵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的;

(三)怠于履行保护职责的。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变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称或者保护单位的;

(二)玩忽职守,致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文化场所及其环境造成破坏的;

(三)贪污、挪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经费的。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下载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寒假社会实践总结:关注文化发展 非遗保护传承

    寒假社会实践总结:关注文化发展 非遗保护传承为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奉献服务中学知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进一步增强建设国家、......

    机遇与挑战非遗视阈下“张三功夫”的传承与发展

    机遇与挑战非遗视阈下“张三功夫”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三功夫”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调......

    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与非遗保护

    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缪雪峰【摘要】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和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农耕文化节提供了文化内......

    新华调查:校园传承能否成为“非遗”保护的良方

    新华调查:校园传承能否成为“非遗”保护的良方 新华网银川6月10日电 题:校园传承:能否成为“非遗”保护的良方 新华社记者 曹健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记者就非物......

    保护培养传承建立四级非遗名录体系[5篇范文]

    保护培养传承建立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泉州全市现有各级非遗项目565项,其中国家级31项、省级76项、市级134项、县级324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基本建立。 泉州现拥......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描述: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但由于法规的不完善及人们的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重大危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 不容缓。因此必须通过......

    “非遗”视野下的扬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探析

    摘要: 文化创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文化财富和创意来源。扬州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扬......

    浅谈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5篇

    浅谈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母体,站在民间文化这个巨人肩上的群众文化,其创造性恰恰来自前辈文化传统的禀赋。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