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探析
“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探析
【摘 要】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论述“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背景下的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提出将广西“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从课程建设体系、师资队伍、大师工作室等方面创建专业教学体系,促进广西“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培养高职实用性人才。
【关键词】“非遗” 文化传承创新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 民族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C-0113-02
在当今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和设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传承创新产业快速发展决定了产品艺术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产品艺术设计注重创新创意设计,是文化传承创新产业发展的后盾力量,因此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于广西地域文化经济的发展为己任,以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积累为己任,探讨人才培养规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从课程建设体系、师资队伍、大师工作室等几方面推进广西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逐渐成为文化产业提升创新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现高职实用性人才培养。
一、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现状
(一)构建传承技艺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引入“非遗”项目入校园。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将广西坭兴陶艺、织锦、贝雕、剪纸技艺、蜡染扎染等“非遗”民间技艺融入产品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再建设”,由于各种技艺、材质不同,整改教育教学模式,合理利用校企合作的互动平台,推动传承技艺再延续发展。
(二)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重组师资队伍。广西有很多传承企业,学校可从企业或者民间聘请一批国家级、省级传承人来校任教。广西的民间艺人如坭兴陶传承大师李人?!⒚缃醴且糯?承人潘彩英大师、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钟昀睿大师、贝雕大师利成世等一批传承人大师技艺精湛,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聘请作为兼职教授,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传授民族文化与民间技艺。
(三)将设计大赛作为教学平台,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以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大赛、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百花杯”大赛、广西工艺美术作品精品展览“八桂天工奖”大赛、广西南宁礼物大赛等设计大赛为教育教学目的,从“创作调研―规整资料―草图设计―定稿―CAD效果图―设计制作”出发,以大赛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设计制作能力,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道路。
(四)利用文化传承推进教师科研工作。为了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创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围绕广西文化的传承创新开展各项省市级课题研究。例如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茶文化+非遗文化’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双重视域下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三创’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2017年度研究项目“基于校企深度‘四融合’的装饰艺术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广西苗锦工艺品设计研究与开发”;2017年度研究项目“以花山壁画为题材的系列坭兴陶软装饰品开发”,等等。
(五)“非遗”特色化课程开展。组织有对文化传承技艺感兴趣的学生成立相关技艺协会,产品?术设计类专业教师领头引导,为学生课余时间学习民族文化传承技艺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对传承文化的认识和认知,推动文化传承步伐。
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措施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对传统技艺传承进行“微创新”,对教学体系系统化进行“再建设”,建立互补型师资队伍,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提供校内校外多样化的工作室教学环境,经过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调研并规整提炼,融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懂文化、通工艺、会设计、能制作、有精神”的产品艺术设计人才。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在探索培养文化传承技艺人才的培养方式上,通过课题项目式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将专业课程建设侧重于文化创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实现广西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发展,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将教学任务延续至个人的科研课题工作中去,把教学方法上升为教学成果,推进文化传承技艺人才的培养的发展,实现产品艺术设计人才规划目标。见图1。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明确培养目标与规格。建立丰富的“非遗”文化教学资源库,形成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大师引领,成立大师工作室,专兼结合鼓励教师传承与创新课程研究、鼓励教学科研项目。选择特色、优势文化进行创新,通过传承文化的整合,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打造现代职业工匠精神。
(二)挖掘广西及周边优质民族文化,传承文化整合。广西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将产品艺术设计注入文化,就是文化创新产品设计。挖掘广西及周边优质民族文化,通过收集、整理、凝练,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艺文化,经过文化传承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创新与延续,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知能力。
(三)广西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技艺、设计制作,建立新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挖掘广西地域文化,经过民族文化传承调研,在校开设相关课程,确定调研主题,使用问卷法和自我陈述法等进行,在设计调研的过程中,通过了解文化传承,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设计的洞察能力,使得学生“懂文化”。
2.历年来开设的民族陶艺课程教育教学,经过成绩分析和作品质量评定,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形式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不一,因此这些工艺课程在校开设各项民族文化传承技艺的选修课程,如坭兴陶艺、织锦、贝雕、剪纸技艺、蜡染扎染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民间技艺,这样同时也拓宽了传统技艺的受众面。进入大师工作室深入学习,进而实行“术业有专攻”,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从而达到“通工艺”,促进了民族文化再传承。
3.在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中,以文化传承创新产品设计为教育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手绘能力、机绘能力、陈述表达能力,实现“会设计”能力培养。
4.高等职业教学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根据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制作能力,通过学习民间技艺能够独立完成产品制作和创新作品,达到“会制作”的目的。
5.经过专业教师和“非遗”传承人大师的“工匠精神”悉心指导,在课程体系“技艺+设计制作”中,培养出“有精神”的一大批具有职业能力人才。
(四)建立民族文化传承项目资源库。通过“非遗”文化技术的采集、资源碎片的整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专业资源库,采用视频拍摄、视频录像等方式制作微课和教学课件,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网络课程,建立现代信息化技术专业资源库,也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五)教师团队建设。广西的民间艺人、大师技艺精湛,对民族文化有着很高的造诣,聘请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鼓励本校专业教师与大师搭档教学,优势互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共同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
(六)建立大??工作室。广西“十三五”将实施六大民族教育工程,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实训基地、民族文化传承人大师工作室等。鼓励传承大师在院校成立文化传承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培养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手工艺为主,一起挖掘和创新民间技艺,推荐民间技艺进校园。
(七)“工匠精神”促进职业文化教育。职业院校将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民族传承技艺得到更好地延续,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工作态度等多方面的培养,创建一批民族传承技艺类专业,使传统文化“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精神中去,共同培养“有精神”的为民族技艺传承人。
(八)教育教学课题科研互动式研究。鼓励专业教师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课题研究,实现理论与实际并重,开发和创作新的工艺,改进工艺生产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检验理论研究成果,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人才培养,同时也推进了教学科研的立项。
总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大师引领和建立大师工作室,将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技能技术,加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深厚的认识、认知和认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了广西“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参考文献】
[1]蒋汉松,刘永福.在职业教育中促进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J].美术界,2015(6)
[2]薛晓霞.文化传承与创新视角下的专业建设策略[J].美术大观,2017(7)
[3]曹福存,侯东辉.文化创意产业下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合作设计学习[J].美术大观,2017(7)
(责编 卢 雯)
第二篇:传承非遗文化 传递根亲意识
传承非遗文化
传递根亲意识 ——陕西省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简介
渭南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秦地自古多奇迹”,在渭南,农耕文明的遗迹俯拾皆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我们渭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弘扬民族传统,勾起每一个人心中浓浓的乡愁,同时也展示着渭南的风土人情,渭南人民的智慧和精神面貌。多年来,经过几代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更好的展示非遗保护成果,促进城市文明建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用非遗文化搭建起对外交流平台,早在2010年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就敢为人先,建成了西北地区首家非遗博物馆,开馆5年来共接待各类访客数十万人次,同时接待了大量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来访,切实促进了我市对外文化交流。但是由于场馆面积小,展览形式单一等不仅无法承担大型的参访考察接待,也无法全面展示我市非遗保护的辉煌成果,也制约着传递传统文化,弘扬华夏文明的责任担当。
2011年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启动,局领导及中心领导就提出打造一个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一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的设想。在当时看来这种敢为人先的超前意识,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一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二缺少项目启动资金,但是为了实现这个利在长远的设想,中心组织业务骨干赶赴多地考察调研,并邀请相
关专家多次论证,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的设想蓝图也初见雏形。
2011年至2014年文化中心领导一边四处奔走争取项目经费,一边和领导班子带头倡导单位缩小开支,同时组织工作人员着手准备相关事宜。“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项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5年经过了反复修改和论证,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有了详细的装饰设计方案。看着精美的设计效果图,渭南市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虎成说:“要做就做到最好,将新场馆打造成西北首家数字化非遗场馆,不仅要在装饰上找亮点,同时要在设备上下功夫,实现展示和传习为一体的新型场馆功能”。为了实现这一高标准,以及充分发挥新场馆在未来免费开放中的阵地作用,中心领导班子“未雨绸缪”,于去年五月份在抽调人员成立主管场馆装饰工程、多媒体安装、布展以及将来面向社会全面免费开放的新部室。
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2015年12月份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装饰工程开始施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中心领导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会议,对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广泛征求意见,及时解决,不但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进度,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物力、财力浪费。与此同时,相关负责人赶赴北京等地考察多媒体设备情况,力求在装饰工程完工的同时多媒体安装到位,以最节省的费用最大化的实现非遗项目多媒体互动。纵观整个场馆多媒体设计安装领域,非遗传习馆几乎是个空白,没有成功案例可以参照,工作人员只能根据不同非遗项目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集思广益对多媒体软件提出了诸如模拟击
鼓、狗撵兔等互动性很强的设计要求。面对完全陌生、且专业性极高的多媒体设备数据,非遗传习馆的工作人员,更是经过四个月的不断查找资料学习、对比,以至于达到了对不同品牌、型号设备如数家珍的地步,也确保了该项目使用的多媒体设备硬件达到一流标准。
2016年6月新创建的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盛大开馆。从最初的设想到今天的全面开放,渭南市非物质文化展示传习馆凝聚了局机关、中心领导和几代非遗工作者的心血,也是全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今天的非遗传习馆占地面积达1300余平米,阵列展品近万件,其中有大量的精品栓马桩、刺绣、陶瓷、皮影都是上世纪80年代老一辈非遗工作者从民间征集,这些展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不仅有珍贵的文物价值,也是研究渭南非遗的重要史料。展厅共分为七个展区,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民俗展示、生产性保护成果等。另外对一些重要的国家级项目如华县皮影、澄城尧头窑等设立了专门区域。新场馆不仅展示了涵盖渭南地区所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而且大量投入多媒体设施,使参观者可以通过大量的视频、音频资料了解渭南非遗,同时设计开发了系列游戏互动软件,让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的体验非遗项目的趣味性,从来激发他们对非遗保护传承的责任感。为了注重非遗知识的宣传力度,场馆中央以关中民居为元素设计的四合院、古戏楼也会成为今后举办非遗项目展演、“故事渭南”文化讲座、非遗论坛的重要阵地。开馆一年来的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项公共文化设施不仅是多年来我市非遗保
护工作成果的总结,也是宣传非遗保护知识,传习非遗项目的重要阵地,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开馆以来,更加注重同侨联的合作和交流,不仅努力做好华侨、侨胞的参观接待,同时也致力于推介渭南非遗,通过非遗文化的传承来传递华侨的根亲意识。据统计开馆至今我馆共接待侨联参观团体二十余次,接待各类侨胞100余人,其中一年一度的“亲情中华”夏令营已然成为是我们场馆的通过非遗文化传统中华亲情的重要对外交流活动。活动期间,我中心不但精心组织夏令营的同学们参观了传习馆,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还请非遗传承人为大家举办了“剪纸艺术”、“提线木偶”“化州皮影戏”等非遗项目的体验和交流活动,让这些海外华裔青少年深切感受到了古老民间艺术的质朴和生动,以及传统戏曲的精湛的技巧和优美的唱腔,让他们更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非遗是民族的记忆。非遗是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传统的表现形式,通过非遗,可以寻觅到这个民族和地区的根基和渊源,可以看到这个地区的历史发展与情感依托。失去了非遗,我们对民族的记忆就变得模糊,进而淡忘,失去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华夏民族薪火相传的文脉,也是祖根地的文化符号,通过非物质文化展演展示不仅能唤起了华侨对故土乡情的回忆,印证天下华人根相连、脉相通、情相依的渊源,也能增强这些侨二代、侨三代的根亲意识。
第三篇: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湘绣的保护与产品创新设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信息技术的成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如文化传播、传承人保护、工艺传承、人才培养、产品创新、智能制造、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与环节必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非遗保护与创新由传统的数字化保护逐渐走向深度、系统的大数据化保护的新阶段。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大数据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大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在国外,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用登录制度转向采用非遗数字化保护技术手段。如法国巴黎卢浮宫的虚拟博物馆,开馆当天,该网站每小时点击超过1000万次,这是预料之外的麻烦,却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
一、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湘绣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在国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早已开始实施。非遗湘绣自2006年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湘绣的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开发全面铺开,目前,重点放在传承人保护和“沙坪湘绣产区”国家地理商标保护上。由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于2006年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湘绣艺术学院,开设了湘绣专业,开创了“大师工作室+产品+车间”工学结合“全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在产品创新上,“沙坪湘绣产区”与地方多所高等院校联合成立了“湘绣创新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平台,主要研究湘绣产品的创新、创意设计和数字化关键技术等。但是,湘绣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开发,依旧摆脱不了众多非遗保护中所面临的集体瓶颈: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紧缺,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办学成本过大且培养周期过长,后备人才就业后流失严重;第二,在产品创新方面,产品单一且普遍老年化,产品过于注重艺术性而缺乏实用性,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缺乏深度融合,产品创新模式主要集中在研究机构和企业本身;第三,在生产制造上,生产移民化且产品粗糙、土味过重,智能化程度不高;第四,在文化传播与市场营销上,品牌意识薄弱,国际化与信息化程度不高,文化故事缺乏内涵;第五,在数字化研究上,非遗保护主要研究领域是基于数据库建设背景下的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化设计和简单的网络销售等模式中,在大数据分析和利用大数据平台保护和创新非遗等关键领域,尚未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应用。
因此,基于湘绣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研究的湘绣非遗大数据平台构建,深入研究非遗湘绣的大数据保护具有现实意义的,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路,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微课程、mooc课堂、众创、众包、众筹等新的理念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湘绣非遗大数据平台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支撑,以服务湘绣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促进信息技术与非遗湘绣资源要素的相互融合,推进非遗湘绣保护传承方式的变革,推动非遗湘绣更好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惠及寻常百姓。
二、湘绣保护与产品创新的新途径
构建“湘绣mooc课堂”“基于大数据的湘绣众创空间及产品创新设计”等非遗湘绣文化展示及保护工作平台。二者相互关联、前递后进,前者是动力,后者是核心;前者是培养人才、培育市场、提高大众认知,后者是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解决产需矛盾。
1.建立湘绣mooc课程
建立湘绣mooc课程,包括湘绣文化与历史、湘绣艺术欣赏、大师讲坛和针法课堂等板块。利用教学视频中心软件系统与远程直播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以真正“上课”的方式――有别于过去的网络公开课,免费传播,实现教育资源的民主化。教学视频中心软件系统包括资源展示门户,通过各种排行展示资源,如:最新上线、推荐直播、推荐视频等;课程资源点播与讲座视频点播;支持各类资源应用统计分析,教师观摩评估,提供个人教学空间等。远程直播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包括全自动录制课程实况,并可将录像文件实时上传到教学视频中心,方便教师视频管理;可实现校内教学实况直播,与教学视频中心对接,支持跨校区、甚至跨省直播,服务于直播面授课程;可支持多种方式对湘绣课程进行拍摄,以更新教学视频资源等。利用现有平台,整合资源,盘活数据,建设好湘绣mooc课堂,有利于传播湘绣文化、普及湘绣知识、培育湘绣人才,提高大众对非遗的认知度。
2.构建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构建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建设自主的非遗湘绣保护信息化平台。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非遗湘绣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大众创造活力,打造湘绣产业新引擎。利用湘绣众创空间,聚集湘绣创新人才、挖掘民间力量、扩充湘绣创意产品、整合湘绣资源,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交互”,并结合线上与线下,构建一个激励创意人员在社交与互动中进行创意的平台。
3.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模式,进行产品创新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动的关系。只有“大众”勇敢的创业才能激发、带动和促动“万众”关注创新、思考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只有“大众”创业的市场主体才能创造更多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探索。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模式的力量能更好的加速推广产品创新,利用社交媒体与用户交互,搜集需求,然后开发适合的产品也成为企业创新的一种新趋势。具体来讲,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凸显了用户资源的稀缺性。当全球市场步入过剩时代后,用户资源在整个产业环节中的相对弱势地位被彻底改变,并逐渐成为整个产业链环节变革的主导性力量。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加速了用户需求个性化的步伐,更加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有了新的表达平台,此前相对孤立、不可捉摸的用户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变得可以被衡量,这成为改变整个市场格局的重要变量。
三、湘绣保护与产品创新的现实意义
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湘绣保护与产品创新设计是当前中华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责任的重要体现。根据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提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为使命,以湘绣产品创新创意为引领,以培养湘绣产业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的 “大数据、微课程、众创”非遗资源保护与产品创新模式和新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保护湘绣非遗历史文化资源。在深入挖掘湘绣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围绕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内容,综合运用大数据采集和编辑功能,盘活数据资源,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被数字化存储、为大众所认知。
培养新一代湘绣非遗优秀后备人才。由于当前我国非遗保护人才缺口大、非遗教授资源紧缺,对专业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统非遗人才培养模式传统,很大程度上难以承担起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保护的重任。而借助mooc课堂,利用采用教学视频中心软件系统和远程直播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可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教学,为培养非遗教师和专业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借助mooc技术的运用,立足于“深层积淀的民间文化与浓厚气息的现代教育交相辉映”的新时代校园文化特色之下,让更多非遗精品走进校园和课堂,普及湖南中小学的湘绣文化知识,提高湖南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素质教育内涵,传播了湖湘文化的民族传统艺术瑰宝――湘绣。
推进非遗湘绣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模式。发展信息化创新经营,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增值空间和附加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大数据平台,将刺绣大师们的创意、市场审美环境的变化,产品形式的创新,消费者、收藏者对产品的审美和艺术需求进行层次性划分,塑造湘绣线上与线下体验、消费的空间,助推湘绣产品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的转化,扩大湘绣在艺术品市场的空间。
*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年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地湘绣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第四篇:寒假社会实践总结:关注文化发展 非遗保护传承
寒假社会实践总结:关注文化发展 非遗保护传承
为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奉献服务中学知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进一步增强建设国家、奉献社会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寒假期间,校团委、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组织大学生走访民间文化艺人,深入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搜集传统文化信息,感捂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贡献力量。全校涌出了一大批以保护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实践志愿服务队,他们学习、实践、帮助群众,与群众们亲切交流,成了这个寒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实践活动,既增强了队员们对非遗文化遗产的了解,又借青年人的行动向社会发出了呼吁:非遗文化遗产,亟待您的关注。
保护非遗文化 展现民族风采
传承民族传统,走进雕刻艺术。1月19号上午,汽车学院寒假实践队员来到古楼福禄缘工艺葫芦店,近距离体验葫芦工艺品的制作流程,了解东昌葫芦艺术的历史。通过走进葫芦工艺品的生产间,与工人们进行交流,并在工人的指导下亲自进行工艺品葫芦的雕刻制作来了解传统葫芦文化。1月21号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团联合会文艺部来到东昌府区闫寺街玉成葫芦雕刻中心,举办了以“十二生肖葫芦展,欢欢喜喜迎新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负责人朱老先生带领同学们参观葫芦雕刻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讲述葫芦上如何雕刻、烙印的各种传统人物、生肖、领导人的制作技艺,同时手把手教学生如何用电烙铁在葫芦上烙印图案,使同学们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雕刻艺术的博大精深。
学习传统文化,调研民间艺术。为了学习民间传统艺术,了解聊城特色文化。1月22日上午,音乐学院的同学们来到聊城市文化馆进行民间艺术调研活动。同学们通过参观聊城市文化馆了解到民间艺术“八角鼓”,在雷馆长的介绍下得知聊城八角鼓,它的历史渊源始见于清康熙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历史悠久。雷馆长还向同学们讲述了八角鼓的发展过程,八角鼓是从蒙古传过来的,是蒙古民间的一种小调,后来清兵入关传入了北京,然后康熙南巡,顺京杭大运河南下,带到了聊城,由聊城艺人的丰富和发展,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聊城八角鼓。
传承剪纸艺术,保护传统文化。为增强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1月18日,美术学院寒假实践小分队走进青青草教育室,举行了以“传承刻纸艺术,保护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小朋友们一起刻纸,使小朋友们在活动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刻纸的博大精深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领略刻纸所体现出来的“形神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1月20日历史文化学院志愿者赴东昌府区于集乡于集村开展以“传承文化经典,共赏剪纸风采“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来到剪纸艺术家邓淑梅的家里,向邓老师请教有关剪纸的知识。通过在邓老师的讲解下,志愿者小组的同学们对民间剪纸有了初步的了解,紧接着邓老师又向志愿者展示了剪纸风采。从栩栩如生的蝴蝶到形象逼真的老虎,从形状各异的“喜”字到寓意吉祥的“福”字,从富贵吉祥牡丹到清新高雅荷花。一张张精美的剪纸在邓老师的剪刀下变的惟妙惟肖,生动形象。
传承文化经典 喜迎新春佳节
文化贺新年,舞狮下小学。为进一步弘扬传统舞狮文化,使小学生在新年之际感受传统文化的贺年迎春魅力。1月15日,体育学院雷锋义工队队员来到东昌府区朱老庄联校星光希望小学开展“魅力迎新年 舞狮下小学”活动。活动中,雷锋义工队队员在为小学生带来精彩的舞狮表演的同时,还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教授他们传统的舞狮技巧。
剪纸艺术进农村,喜迎春节乐人民。为弘扬剪纸艺术,喜迎新春的到来,1月19日,[莲~山 课件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团秘书处志愿小分队冒着严寒来到聊城市东昌府区土城村开展以“剪纸艺术,喜迎春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和老人们一起贴窗花,喜迎春节,送上节日祝福。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农村传统习俗的了解,帮助村民度过一个欢乐温暖的春节。1月22日,美术学院大学生在聊城市国际和平医院开展以“剪纸送老人,欢声笑语迎新年”的送温暖活动。大学生们将50余副刀刻作品、剪纸作品、大红灯笼赠送给老荣军,并向老人们演示剪纸的做法,同时与这里的老人一起聊家常、贴窗花一起迎接即将到来的蛇年春节。
刻木板年画,迎新春佳节。1月22日下午,理工学院“爱之行”实践小分队来到东昌府区退休老干部、木板年画资深创作者徐秀贞的家中开展了主题为“关注非遗 传承经典”喜迎新春佳节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徐老师的详细的讲解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以及队员的亲自动手制作木板年画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木板年画的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国家经济的富强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发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伟大中华的精髓。我校学子在社会实践的同时,不仅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更增加了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五篇: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认知的研究
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认知的研究
摘 要:以南京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认知,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对非遗的情况知之甚少,不能正确意识到目前非遗发展的状况,这些认知误区严重阻碍了非遗的发展。为此,建议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三者相互配合促进非遗文化宣传,大力培养非遗专业化的传承人并对非遗适度商业化。
关键词:非遗;传承;创新;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121-03
一、研究背景
快节奏快消费时代大背景下,物质财富急剧增长,精神文化明显缺失。我国这一情况尤为显著。国家经济高度发展,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跟上经济建设的步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发展正逐渐被人淡忘,政府亟需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
如今,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项。2017年两会期间,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李延声在会上提案:“将保护非遗文化提升到民族文化自信来认识。”保护非遗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这些年,政府和人民逐渐意识到非遗的重大意义,对非遗的保护抢救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就我国非遗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讲,十分令人堪忧,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非遗传承后继无人
继承人凋零是非遗衰落的最主要原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中指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非常紧缺。老一辈相继逝去,而当下年轻人大都不愿从事非遗相关工作,一是薪酬不高难以糊口,二是手艺难学考验耐性,也因此新一辈后继无人,才造成了非遗如今尴尬的局面。
(二)地方保护机制欠缺
非遗扎根于民间,代表着全国各地的地域特色,需要因地制宜的保护,地方政府在这样的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偏远地区,往往“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很多都是走流程过形式而已,究其原因是缺少专项资金的支持。
(三)法律保护存在缺失
不少民间文学被人恶意篡改,成了活跃在舞台上娱乐大众的笑料,由此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容易给人们造成误导。但是这种情况依然屡禁不止,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措施?砑右怨苤疲?这也凸显了非遗缺少法律支撑的问题。
二、问题的提出
回顾国内已有的关于非遗传承和创新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当下研究地方性非遗项目保护和非遗产业化的文章居多。本文选择面向南京大学生群体针对南京非遗项目传承与创新方面做相关方面的调查研究。
一方面,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十分丰盛,比如云锦、剪纸、金陵刺绣、秦淮灯彩等等不胜枚举。目前,南京已列入国家、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45项,但不少非遗项目都面临着公众知晓率低、推广局限、传承人“断档”的局面。在南京市省级以上75个项目中,仅有20个项目建立传承保护基地,传承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缺乏,造成个别非遗项目已经消失或正面临消失的危险。针对这些问题,南京市政府去年已经通过立法来加强保护,同时开展了“非遗走进高校”系列活动,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非遗专业、设立传承班。
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群体中普及非遗的相关知识,不管是对未来非遗的发展还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显得意义非凡。可惜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对非遗知之甚少漠不关心,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其次,对于以后非遗的发展,传承和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做好协调。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传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传统非遗的特色,才会更易成功。可见,传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继承中创新才最可取。
本文着重关注以下几个研究问题:大学生对非遗的发展认知,非遗传统和非遗商业化的辩证关系和非遗创新带来的经济价值。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发现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抽样研究方法,关注南京大学生群体对非遗目前发展的看法,在南京的栖霞、鼓楼和浦口三个区域的7所高校里对104位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女比例约为3:7。辅以走访了几位南京非遗大师的个案研究法,收集研究数据。
在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挖掘到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非遗发展的认知存在一些误区,从中也折射出相关问题。
(一)大学生对于非遗发展状况持乐观态度,极少意识到非遗濒临绝境的危险
据调查结果显示,53.85%的大学生认为南京市政府对非遗的保护情况较好,34.62%的人认为保护一般,真正为非遗前景感到担忧的大学生只有2人。而据我们实地走访和查阅资料发现,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和习俗正在不断消亡,如民间戏曲、戏剧在衰落,年画、剪纸、皮影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如萨满调、子弟书等已经绝灭,岔曲、古琴也濒临绝灭,剩下的摔跤、拉洋片、庙会等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可以说,大学生对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情况并不了解,甚至有些“盲目”乐观。
(二)相关宣传教育不到位,大学生对非遗缺乏必要关注,保护意识淡薄
我们是在南京高校做到调查,所以选择了南京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云锦作为测量性调查对象。云锦是一种提花丝织工艺品,居南京工艺“三宝”之首,与苏州缂丝并誉为“两大名锦”,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2006年,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市政府对与云锦的保护力度和宣传力度一直都很强,除了南京云锦博物馆,还专门成立了云锦研究所,它是中国唯一一家集研究、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云锦专业机构。如今,云锦的发展势头良好,已经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并与时尚接轨,被更多的人们所熟知,是南京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然而,调查数据让我们大吃一惊。在问及云锦的保护评价时,23.08%的大学生竟然不知道云锦是什么,这几乎是对云锦良性发展论的一种巨大的讽刺和否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云锦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至少不像表面上说得那样繁荣强盛,与理想中的状态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也从侧面反映,南京高校对特色非遗的宣传教育并不到位,存在许多认知盲区。
除此之外,有26.92%的人评价目前云锦的保护措施很好,25%的大学生评价目前云锦发展商业化严重,成为面目全非的摇钱树。以上三种较为极端的态度几乎均等,大学生对云锦的发展看法分歧较大,也从折射出目前南京政府对于云锦发展的商业化策略确实大力促进了云锦的发展,但是在文化精神层面,云锦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达到经济价值上的盛况。
四、提出建议
非遗作为民族特色产物,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南京云锦为例,作为南京市第一批发展起来的非遗项目,云锦的成效有目共睹。随着云锦的崛起,它不仅唤醒了南京人民的历史回忆和文化自信,还形成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南京特色旅游文化链。除此之外,云锦的特点决定了它走的是奢侈品路线风格,近几年逐步与时尚接轨,积累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推动中国风元素风靡国际时尚界舞台。这些都让中国以积极而充满活力的面目走向世界,为国家增添了一份特色魅力。
可以说,发挥非遗的重要影响力、实现非遗的重大价值是当务之急。根据调查数据,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对非遗传承和创新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三者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在对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这三者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中发挥作用调查时,数据显示,51.53%的大学生对于非遗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一观点持赞同态度;33.72%大学生认为教育机构的重视会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14.75%大学生认为企业的积极参与会使非遗重新焕发活力。这表明,在大学生心目中,对非遗发展最重要的是政府,其次是教育机构,然后是企业。
对此,政府应带头发挥组织作用,大力兴建非遗博物馆,采用最古老的方式展现非遗原貌,让人们领略其中的魅力;教育机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非遗相关知识,唤醒学生的保护意识,创造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对感兴趣的学生加以培养;企业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努力寻找一种健康平衡的非遗发展模式。三者密切合作,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非遗的发展。
(二)适度商业化,让非遗发挥特色经济价值
针对非遗商业化,有人坚持非遗应该保持原汁原味,有人赞成非遗走向市场迎来生机,因此出现了巨大争议。要知道,非遗自古就是民间实践的产物,无法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而独立存在。但时至今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活的方式相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非遗再不顺应时代变迁,而是一味固步自封,就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而商业化产业化就是其中一种形式,真正的发展与传承是让非遗项目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结合自身特点找到技艺与商业的契合点以实现自身价值。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在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非遗学术研究的意见上比较认同,但是在商业化发展的意见上分歧较大,51.92%的大学生可以接受非遗商业化发展,19.23%持无所谓态度,15.38%不能接受,5.77%十分不能接受。总体来说,多数人可以接受非遗商业化发展,少数人持反对态度。在商业化过程中,非遗发展必须要选择一种健康且平衡的商业模式,既要保住非遗“精华”又要加入时代“特色”,比如说可以适当和现代流行元素的有机结合,古老的制作工艺配上时下最流行的事物,两者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保留了自己应有的特点,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
3.与时俱进,大力培养国家级非遗继承人。
时至今日,“宣传”仍然是保护非遗的核心,正确认识非遗是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重要前提。政府应当利用好这一点,加大对民众尤其是大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非遗的价值和重要性。而?τ谀壳澳暇┦蟹且疟;すぷ饔龅降闹饕?困难,50%的大学生认为后继无人是最主要的困难。
最近南京市政府联合诸位非遗大师开展了“非遗走进高校”的活动,受到了一大批学生的热情欢迎。不少参加过课程培训的学生表示活动让他们大开眼界,了解了许多之前压根不知道的非遗文化,从中受益良多。此次活动将会开启非遗发展的新方向,那就是让大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中来。随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社会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现在政府介入给大学生展现了非遗百废待兴且鲜少有人踏足的局面,作为社会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不少大学生将会从中把握机会,这不仅缓解了就业创业压力,还解决了非遗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未来大学生的加入将带来活跃的创造能力,给非遗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带领非遗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王一淼,刘佳,王凌霄,路歌.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4).[2]南京云锦的保护、继承与发展现状[A].朱琰.艺术百家,2012,(05): 128.作者简介:
庞璐,女,江苏连云港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吴文君,女,江苏常州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吴诗怡,女,江苏南通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