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换声点的解决论文[五篇范例]

时间:2019-11-23 17:1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声乐教学中换声点的解决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声乐教学中换声点的解决论文》。

第一篇:声乐教学中换声点的解决论文

摘 要:在声乐教学中,会遇到换声点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阐述解决换声点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换声点;声乐教学;真假声

在声乐教学中既要承认换声点的存在,又不能过多地在此强调。各声部的换声点到底应在什么地方,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另外,寻找一个合适的练习、教学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换声点?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专家教授们说法不一、教授方法不一,但我认为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分析着同一个问题:如何使声音从中低声区自然地过渡到高声区而没有痕迹?(即在人声有效音域中,声区与声区之间的分界点,有个音坎现象。唱到音坎这个点时,声音不是卡壳破裂就是唱不上去,即便是唱上去了,也觉得非常吃力),这就是换声点。

关于换声点有些老师主张训练中尝试告诉学生有之,过渡时做到心中有准备;有些则主张不告诉学生,怕心理上有负担。我个人主张分析给学生听,因为我认为从中低声区过渡到高声区,从歌唱生理学上分析不可能没有任何变化,所谓的统一,是歌唱者通过调整声带紧张度和声音的共鸣比例等手段来进行“掩盖”,使听者从听觉上觉得声音的过渡平滑,而觉察不出声音过渡中“坎儿”的存在。

通过自身的体会与多年教学的摸索,我感觉要做到使声音自然平稳地过渡,良好的气息支持、完美地打开喉咙、充分地面罩共鸣,这三点要密切配合,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结合教学采用科学的换声区唱法效果很理想。换声区唱法男女有别,男声为关闭唱法,女生为真假混声唱法。在此就女声的换声区解决与大家进行探讨研究。

女生嗓音特殊,比男生天然高一个八度,且假声音域很宽。但是,女声自然嗓音的真假是截然分家的。在中声区里用提前换声的方法将真假声掺和在一起,建立真假混合的混声感觉,使上下声区巧妙地衔接,用这种科学的唱法,就能解决换声点的问题,达到统一的声区。下面我从五方面来解决换声点的问题:

一、首先了解和弄清音坎现象,懂得真假声脱节破裂的原因

女声自然真声的极限音高是c2,一般来讲,女声用这种真声往上唱,到了这个音高就感觉到了尽头,如果继续往上喊,嗓音会突然破裂,接着,一种漏气虚弱的纯假声便会出现,这种真假声脱节出现破裂的那个音,就是音坎,这种音坎现象存在于用大本嗓儿的人。女声不要将真声唱得过高,避免掉进音坎儿里。

二、在发声和演唱时降低真声的音高,下降五度左右为提前换声做准备

三、在整个发声过程中完成两次换声

女声在演唱换声点以下的音时,唱自然的胸声,往换声点以上唱时,用混合母音的办法,将声音拢住往暗里唱,往柔、往后唱,声音要空一点、虚一点,有一种掺进假声的感觉,成了半真半假的声音,声音脱离了胸腔和嗓子,声音进入了鼻咽腔和头腔。女声提前换声唱混合母音时,宽母音a只采用o,而不用u母音混合,窄母音i用yu,e母音用A混合,使声音变得圆润,同时有个声音位置转换的感觉,从胸声唱到混声区,声音转换了共鸣位置。

经过提前换声后,女声把中声区的声音唱得圆、宽、暗、通,把共鸣音色往咽腔里集中,进行第二次的换声,声音往头腔里进,共鸣位置向后上方提升集中音色。

四、调整真假混合比例

在演唱中声区时音越低,真声越多,假声越少;随着音高上行,逐渐参入假声,音越高,假声越多,真声越少。真假混声以后产生的共鸣音响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声音。音越低,声音越结实,音越高,结实的声音逐渐呈点状,而虚柔的声音以气的形式进入头腔。通过混声真假比例的调整,我们感觉到音越高声音唱起来越轻松自如。

五、掌握女声换声区混声唱法发声练习要领,换声点的解决就会更清楚明了

1.在换声点以下胸声区音域中练唱并找说话时自然发声的感觉,建立胸声共鸣,把声音唱得圆润、通畅、松弛、明亮。

2.声音从低声区往高声区时,后咽立起来唱,很容易找到真假混声的感觉。

3.寻找混声发声练习,在第一次换声的基础上,为把混声唱得结实明亮,挂住前面往后甩,增加共鸣混响。

4.第二次换声寻找头腔共鸣高位置练习,使低中高三个声区保持统一共鸣音色和均衡声音力度。

女声通过混声唱法两次换声,可以轻松解决换声点并获得统一的声音。

另外采用吟诵办法解决换声点也可以尝试,戏曲喊嗓时,声音位置高,而且采用混声去喊。所用的原音是“li”“le”和“ai”.要求咬字要干脆、清晰有力。舌尖抵在下齿后面,舌根不能用力,舌面放松放平、不使劲,平放在口腔里。口腔做半打哈欠的状态,找轻咳的感觉。之后在老师的示范下摸索地找到混声的位置向外喊出,直接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声音的质量。因为不用顾忌音准,所以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声音的质量上,感觉更集中。这种方法可以极好地提高自己声音的连贯性,也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换声点,甚至音高的问题。

混声练习作为声乐教学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声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确掌握换声区的唱法,才能解决好声区之间的统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不断地钻研学习,寻找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快乐地歌唱。

第二篇: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练声曲是专门为声乐训练而制作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有目的地训练某方面歌唱技术的歌唱训练 方法。本文通过对练声曲的论述,总结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作用。同时指出我国练声曲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在 声乐教学中重视声乐练声曲的运用,推动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练声曲;声乐训练;优势

【正文】:练声曲,是一种带有钢琴伴奏的声乐练习曲,它是用一个或者多个元音字母演唱,在声乐教学中被公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训练教材,然而在现在的声乐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只有正确的认识到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使声乐教学变 得更加规范化。

一 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练声曲是专业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教材,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咬字发音的问题,能满足各种声乐作品在声音和艺术上的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循序渐进 的声乐学习中有系统性和规范性,能够解决各类声乐作品演唱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有利于培养歌唱者的情感表现,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歌唱技巧,有利于激发歌唱者在声乐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专业声乐教学中练声曲是重要教材之一

1.什么是练声曲

练习曲通常含有音程、音阶、琶音以及顿音、跳音、连音、颤 音等练习内容。它结构完整,带有乐思,实际上是一种无词的有钢琴伴奏的歌曲。在声乐学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用大量的练习曲来巩固声乐技巧。练声 曲集一般都是 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包含有全面锻炼声乐技巧的内容。学习者可以按某 一练声 曲集的步骤循序 渐进地练习。也有专为某种特殊技巧(如花腔)而制作的练声曲。如 :《孔空声乐练习曲5O首》等。

2.怎样唱练声曲

练声曲一般都配有钢琴伴奏谱,要按照谱上的琶音、音阶、音程、旋律和规

定的速度,并配合钢琴伴奏进行练唱。通常情况下唱练声曲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1)按照曲谱唱名的do、re、mi、fa、SO、la、Si练唱。

(2)用单一的母音练唱,可以先用唱名再用a母音,但多采用a母音直接练唱。(3)用带字音的音阶练习,如la、li、me、ma等。无论是采用唱名、单一母音或音节练唱,都必须保持母音的纯净和清晰。我国的一些音乐院校或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中,大多很重视练声曲的作用,把它当做发展嗓音、巩固声音技巧、培养乐感和表现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并把演唱练声曲作为考查声乐基本功的内容之一。

(二)解决咬字发音的问题

在声乐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发音外,还要让他们知道正确的咬字。《歌唱咬字练声曲3O首》是由宋承宪编写的,里面包含了几十年来他对声乐教学经验的总结,对归韵、出声、引腹的咬字训练做了十分准确的描述,所有与练声曲结合的歌词也都经过了反复琢磨,在声乐教学中十分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咬字发音。《晨声69声字结合练声曲》是由石惟正编写的,提倡我们把西方的语言结构和我国的语言结构比较着来练习,这本书中的练声曲对中西方的声乐作品演唱都十分有利。

(三)练声曲能满足各种声乐作品在声音和艺术上的需要要把歌 曲唱到尽善尽美,光用先天的声音肯定不够,要想唱出完美的歌曲,就要使每个音符都保持着良好的控制力,这样才能发出灵活、弹性、流畅、完美的声音,所以每个学生 都必须坚持不断的练习专业练声曲。声乐练声曲能够让歌唱者很好的控制气息,发出完美的声音,也教会了歌唱者划分乐句,让声音去适应各种节奏类型各种音

乐情感的作品。另外,一个好的歌唱者应该学会控制声音 的自然力量,不能使声音过度紧张,良好的控制声音的自然力量,能使声音得到正确的发展。声音的音色在转变的过程 中应当做到 同样 的平稳清晰。

(四)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声曲是很有针对性的一种基本功练习,和其他的声乐的基本功练习曲相比,练 声曲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如《瓦卡伊实用声乐练习曲》,它是针对声乐技

巧和意大利语进行的训练,选择了著名诗人梅塔斯塔斯诗词中最美最适合各种训练目的的句子作为歌词,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在练习基本功时的乐趣。二,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特征

练声曲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教材之一。声乐大师们为了让学生更好 的掌握 声乐演唱的各种技巧,所以创作了这些练声曲。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音程等各种歌唱方法所创作的练声曲。并且这些练声 曲还对音乐速度等记号都做了要求和标注。《斯皮格高级声乐练声曲集》这本练声曲集是对声乐技巧 的综合性练习,这本练习曲集综合多位大师的教学理论和经验,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每个练声曲都是经过科学、系统的安排的,每个演唱者都要严格的按照顺 序来学习这些练声曲。初学者学完《孔空50首练声曲》等初级阶段的练声曲后

就可以接着学习这部练声曲集了。

三.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练声曲包括了各种演唱的技巧和能力

练声曲除了加强对声音的训练,还能使我们的声音更富有歌唱性,有利于增强我们的乐感。练声曲中有各种针对声乐技巧的练习,规定在哪个地方换气,它可以使声音更加流畅更加优美。所以挑选一些适合自己的声乐练习曲,对自己的声乐的发展是十分有用的。声乐练习曲是很有针对性的基本功练习曲,《斯 皮格 高级声乐练习曲集》一书中,就有专门针对连音、颤音、三连音、等等一些技术的练习。这些练习既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很有吸引力的练声曲的形式 :伴奏织体的巧妙结合、优美的旋律、不断变化的 节奏),又有很强的针对性,不断地学习和练习,使自己能够用自己的情感来表达这些练声曲。

(二)练声曲有助于情感表现的培养

声乐练声曲具有完整的音乐结构和内容,例如《孔空练声曲》是一部有完整音乐

构思的声乐练习曲,它的每一首练声曲都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感情。在训练 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各种表情记号的提示,调整声音上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来把握住练声曲的感情变化,从而达到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练声曲可以有效的提 高学生声乐基础学习与训练。在声乐教学中,我们提倡尽量采用成谱练声曲,因为歌唱的声音 只有在一个完整的乐思表达中,才能有更深刻、更 丰富的寓意,才能够更准确、更流畅的表达音乐的情感内容,体现音乐的感染力,起到深化理解、启发人的教育作用。所以合理的多采用一些成谱练声曲,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三)练声曲有利于掌握难度较大的歌唱技巧

我们见到的声乐练声曲大多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每一首练声曲往往都是训练

某个方面的歌唱技术,如 《晨声69声字结合 练声曲》,对于学生的咬字吐字等技术练习提出了非常有效的练习方法。在教学中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专项训练。长期有针对性地进行这种练习,有助于学生完善 自身的歌唱技巧,发展自身的声音潜质。

(四)练声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最高教学境界不仅仅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练声曲大多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练声曲,而当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时,他们就会发现练声曲当中的重点技巧,并把这 些感觉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综上所述,声乐练习曲的重要性在歌唱训练中并不是从属或可有可无的,它们的练习效果直接影响着演唱作品的能力及整体的艺术表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视声乐教学中声乐练习曲的作用,打下坚实完善的基础,是我们声乐教 学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徐小鼓.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音

乐出版社,1994,24.

[2] 石惟正.声乐教学法[M].百花文艺出

版 社,1996,55.

[3] 喻宜萱.有关声乐教学的几个原则

[A].中央音乐学院.声乐表演艺术文选 [C].北

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81.

[4] 王跃萍.声乐教学中练声 曲的重要性

[M].徐州师范大学,2010.

[5] 吴红歌.声乐练声曲在声乐教学 中的价值 [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

第三篇: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论文

内容摘要:在声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歌唱感觉,文章试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于歌唱中的气息运用、咬字吐字和歌曲的艺术表现三方面分析了声乐教学方法的应用。

关 键 词:声乐教学 启发式教学 应用 研究

声乐教学是师生的真诚合作、默契配合的双边活动。由于声音具有时间性的艺术特点,除非进行录音,不然将瞬间即逝。笔者在十来年的声乐教学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实际情况认真进行了启发式教学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先后培养了一批出色的学生。

一、启发式教学法在歌唱气息上的运用

笔者在声乐教学中,首先解决学生的歌唱气息的问题。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为帅”。那么这气又该如何“调”才正确呢?这是每一位学习声乐的人首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首先,笔者运用了学生熟悉的例子。比如当你走在路上时,你的钱包被抢了,你会毫不犹豫地喊抓小偷,而不会去想你该如何吸气,用什么声音来喊,声音的位置在哪等问题。这时候你的声音与气息是自然的、正确的配合,声音的位置自然是高位置。这样讲能更直接地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深呼吸、高位置。

其次,笔者用跳音练习让学生体会气息与声音位置的关系。

学生:“老师,你看我的跳音这样练习对不对?”

老师:“你的腹部没有任何动作,而胃部的动作却是很大,说明你的气吸得很浅。因而发出的声音无法送到头腔,导致喉部也紧张,声音发虚发直,所以你这样的动作是错误的。你先叹口气,体会放松的状态,身体像松树一样挺拔站立,把腹部放松下来,这就是吸气了。在唱跳音时,要在小腹要往上微收的同时发声,唱完一个迅速将腹部放松,这就是跳音的技巧。如此反复,腹部肌肉得到训练,会变得灵活、有弹性,对气息的控制能力也就增强。这种跳音技巧的优点在于快,气息深,肩平,喉器稳定,外表好看。”笔者要求她做一次,她能基本准确地做到。当然,腹部肌肉由于缺乏锻炼还是不够灵活,笔者要求她回去用这方法练习,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用线串珠子成为项链”的比喻进行“气息”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教学方法。有的同学在唱延长音时,常感力不从心,不是无法一气呵成就是声音的位置不统一。

老师:“项链是用什么串起来的?”

学生:“线。”

老师:“对,你们在歌唱时‘声音’就是珠子,‘线’就是气息,你们要把每个一样大的珠子用线串起来,这样声音才能连贯。”

学生:“有些项链的珠子是由小排到大再由大排到小的。”

老师:“不错,就像我们唱音阶时,音阶上行,声音要渐强,下行则要渐弱。但它们始终都由‘线’串着。”经过这样的启发,学生明白了歌唱时要同时注意声音力度、音量的对比。

气息的运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位歌唱者的发展前途.笔者认为要掌握正确的气息,如同建高楼先打好地基一样重要,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开始建楼,不然即使建起来,也是海市蜃楼。声乐教学第一步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用气方法,才能得到好听的声音。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歌唱吐字教学中的应用

歌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艺术,歌唱艺术直接受语音的影响和制约。古今中外的声乐家在声乐训练和演唱中都十分重视歌唱的咬字、吐字问题。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曾说:“古之善歌者有语: 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就是说要将字融汇在歌声之中,即“声中无字”;将字变成音乐化的有声字,即“字中有声”。明代魏良辅在《曲律》中也提出“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他将“字清”列为三绝之首。“千斤白,四两唱”“气为帅,字为本”“字领声随”“以字行腔”“字正腔圆”等都是声乐艺术吐字、咬字的科学概括在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于声乐吐字、咬字的教学呢?

首先,学生要讲好普通话。在这基础上构成咬字、吐字技巧。我国的汉字是属单音节体系,从明代起根据汉字的这一特点,每个字分字头、字腹、字尾。字头——辅音(声母),字腹——元音(韵母),字尾——归韵收音。因此要想得到清晰的歌唱语言,就要从说好汉字入手,注意字的头、腹、尾。字头是字的起音,一般都是辅音,辅音是不能延长的,因此要咬得敏捷利索,短而有力,着力点准确,气息必须有一种突破阻碍的力量,可称它为一刹那的爆发力,而且这种力量一触即发,要咬而不死,否则辅音就会咬得过死。如朗诵“八百标兵奔北坡”。“b”是字头,发音的着力点是在双唇,双唇要有力短而快地喷出b,过渡到字腹上。潮汕地区的同学对字头H与F经常搞不清楚。他们常把“花”读“发”。字头如果发音不准确,会导致整个字的词义完全改变。字腹是字的元音,元音是字的发声和延长的部分,因此要发得流畅圆润、丰满而富有色彩。字头喷出后,立即过渡到字腹,除气息的支持外,字头所用的力量和状态应立即消失,保持韵母的发声状态,气息不断,字声统一,音韵准确。如“ba”就要在“a”音上延长,声音才能饱满。笔者要求学生体会下巴有根线将其往下拉的感觉。字尾也叫归韵收音,字尾要准确,归韵过重过长就会使声音干涩,不归韵字又会走样,如上例“搬”有学生将其念成“八”就是因为其收声时,嘴是张开了,但没有很快闭上双唇,因而变成“八”。因为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所以语言都带着本地区的方言。比如有位来自茂名的同学,他在家乡是讲白话的,他总是把“长江”唱成“长间”。这是他没区分好字尾归韵在前鼻音还是在后鼻音上。

其次,要做到字正腔圆。在教学中,笔者启发学生解决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字与字的关系。歌唱中字与字的转换和衔接必须做到连贯统一,否则会模糊不清,甚至会破坏声音的统一。怎样才能做到字与字的完善过渡呢?笔者让学生说“ a e i o u”,要求学生无论字怎样变化,咽喉腔体一定要打开,并保持相对稳定不变,把舌根放松,把字都安放在同一个位置的共鸣点。尽管字点变化不一,声点却是一个,在不统一中求统一,从而把字与字的过渡转换好、衔接好,达到“累累如贯珠”的艺术效果。就像是五个人坐在同一张沙发上一样,很稳当。又像是同一个人穿着不同的五件衣服一样,很合身。第二,字与气的关系。歌唱中,每个字都必须在气息的正确支持下发出,所有的字都必须在气息的轨道上走动和过渡,用气将字贯串起来。如果气息支持不足,就会声跌字落;气息猛,失去平衡,也会将字冲散走形。它们的关系可以用水与舟作比喻。水即气息,舟即字;水不足,舟难行;水过猛,舟易覆。如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这首歌是描写彝族姑娘赶集回来,买回了许多的东西,心里特别高兴的场景。引子必须用气息支托着“阿”字,声音应由弱到强,表现人物形象由远到近。气不能向上冲,那样容易跑调。因此,以正确的呼吸作为歌唱吐字的基础,达到“珠圆玉润”的歌唱效果。第三,字与声的关系。字与声的关系是以字传情,以声动人。笔者把它们比喻成建好框架的房子与装修好的房子的关系来启发学生。歌唱发声吐字时,舌根舌尖要灵活,喉部要稳定,每一个字都要唱在同一支点、同一个共鸣腔体里和同一高位置上,做到字与声的完美结合,达到声如串珠的效果。如歌剧《小二黑结婚》里边的一首《清粼粼的水 蓝莹莹的天》中的第一段,描绘小芹以洗衣服为由,背着母亲到村口河边去等二黑哥归来的淳朴可爱的形象,音乐清澈、飘逸、优美,仿佛进入了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山乡村落。如何用明亮、亲切、柔美的声音来塑造小芹那似山泉般纯净、可爱的形象呢?这就要求声音位置应比较靠前,咬字的着力点向前移到软口盖和硬口盖的交接处,咬字发声抬起面颊肌,嘴角和上大牙,字头要咬得准确有力和夸张些。许多字音发声时都有装饰音的小拐弯,这些音都要轻巧地唱。字与声的关系,要处理好是有很多学问的。例如,唱“清”这个闭口音时,上下前牙的距离要开一指,在大牙尽头发出声音。“粼粼”两字口型不变,只需舌尖动作将字头咬清。以上两字按中国传统唱法咬字发音习惯,都在字音的开始部分加隐约的装饰音。“水”和“来”字都是一字多音,要唱好字的腹和尾。“蓝”字加装饰音,“个”字加滑音,“天”字再一次强调韵母的发音。学生按照笔者的提示作了声音的共鸣与色彩,咬字的韵味立刻不同。第四,字与情的关系。语音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信号,字本身在歌唱中就是传情达意,必须做到“字里传情”。仅此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吐字表现一定的音乐形象和风格,才能“字里含情”。如弄清字的语气、语势、语调,加以强调和运用特殊的唱法给予润色,这样才能“一字成趣”,韵味浓郁,达到“词尽意不尽”的艺术效果。

在歌唱中,要做到声音美和语音美的高度统一,完美结合就必须字正腔圆,字清意明,使语言在声乐艺术中真正成为音乐化的艺术语音,从而在歌唱中完成语音对情感的表达、对形象的塑造、对艺术风格的体现。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启发式教学起到很好的直观效果。

三、启发式教学法在教授歌曲的艺术表现方面的运用

歌唱是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准确地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感情,就成为歌唱艺术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在声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发挥最大潜力去唱好每一首歌,去实践歌唱艺术的任务和目标。

首先,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把严格要求与循循善诱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对歌唱的热爱,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歌唱欲望、表现欲望,着力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肌肉松弛,精神焕发,头脑清醒地进入歌唱的训练活动,这样才有可能完成歌唱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要求。这个过程有两点特别要注意:一是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因势利导地用学生的长处克服其短处,绝不可“恨铁不成钢”而急躁易怒,使学生产生恐惧的情绪和心理;二是对那些条件稍差学生不能表示出有歧视的态度,以免使其产生自卑感。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歌唱者的自信心要比优越的专业条件更重要,一个充满自信心的学生才能有大胆去表现和处理歌曲的勇气。

其次,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歌曲艺术表现能力。由于每个人的阅历、艺术素养、感受能力不同,对相同的作品的演绎也就有差异。要准确表达歌曲的内涵,首先要启发学生去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曲式、调式。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歌曲,表现作品,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例如,《绣红旗》是七场大型歌剧《江姐》的唱段之一,是江姐在狱中临刑前听到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含着热泪绣红旗的一段唱。有位学生把声音唱得很明亮,但没有内心活动,无法刻画出江姐此时的形象。于是笔者给她讲了这首歌的时代背景,并要求她朗诵歌词,再让她谈里面讲述的人物情景。通过这样的引导,她终于领悟到江姐那种无所畏惧、坚贞不屈、对敌人无比憎恨、对新中国成立无比激动的情形。经过这一启发,学生就懂得什么是声情并茂的艺术表现。

再次,用启发式教学法教授学生掌握歌曲的三种处理手法。

1.整体构思的艺术手法。在对歌曲进行整体构思处理时,首先要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确定演唱基调,即以什么情绪作为表达歌曲的基本感情。笔者以下面例子启发学生如何进行整体构思:

例:A.《祖国我永远热爱您》 热爱之情

B.《珠穆朗玛》赞美之情

2.对比艺术处理手法。是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和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的重要手法。对作品进行对比的艺术处理手法时,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作品形式结构上的对比;二是作品内容情感上进行对比。

例:将下列歌曲与相应的对比形式连接起来

《桃花红杏花白》内容情感

《长城谣》形式结构

3.夸张的艺术处理手法。演唱时要注意夸张不能过分,要有分寸。如夸张过头,不但失去真实性,还会失去歌曲的艺术品位和格调,歪曲歌曲的内容与形象。当然,如果夸张的火候不足,又会显得平淡无味,失去艺术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突出高潮的艺术处理,会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语

启发式教学法与填鸭式教学法不同,能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动脑,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由于声音是时间性的艺术,也是零的艺术,它是多变的,今天唱得好,明天不一定唱得好。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学会自己去分析、去掌握,便于他们课后的自习、练习。声乐教学是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声乐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对象不同,方法灵活多变,解决问题的手段和途径各不相同。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声乐教学中,如同一把金钥匙,帮助同学们打开声乐殿堂的大门。

第四篇:论声乐教学中高音的解决

论声乐教学中高音的解决

美声唱法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但传入我国则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五四运动后,一批热血青年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声乐比赛,回国后举办音乐会,美声唱法在我国萌芽了。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艺术无疑是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它又称为“柔声唱法”,当高音时,不用强烈的气息来冲击,而用非常自然、柔美的发声方法,从头的上部自由地放出来。虽然高音的演唱能力并不是唯一使歌唱者取得成就的技能,但它却是歌唱艺术中必备条件之一。一首歌曲的高音往往是高潮部分,对歌曲的表现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对整场演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对此,女高音歌者更有不同于其他声部的切身感受。我们通过以下女高音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对教学中高音的解决进行具体分析:喉咙的放松与打开

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曾经说过:“喉咙是声音发出时的必经之路,如果开的不够大而企图发出一个丰满而圆润的声音是不可能的。同时,喉咙又是气息呼出呼进之处,如果喉咙紧锁着,声音就只好去寻找另外的通路,要不就只有闷在里面。”喉咙的放松与否,不但关系到音色的柔和圆润,甚至会影响到艺术寿命的长短。而喉咙的打开对获取科学自然的高音是至关重要的。我在声乐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喉咙的放松与打开。

1.1 通过打呵欠及咳嗽感受喉咙的放松与打开

打呵欠是国内外声乐教学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来感受喉咙充分打开及放松喉咙的重要手段。但是打哈欠不能过头,不然会导致压喉头、撑着唱的结果。呵欠即将打出来时的状态才是唱歌的正确状态。在我个人的声乐教学中,我还常用咳嗽前吸气的感觉引导学生去感受喉咙的放松与打开。跟打哈欠一样,咳嗽前吸气的感觉也是喉头下放与软腭上抬的协调配合,既有放松的状态,又打开到恰到好处,吸气时感到喉咙部位凉凉的,就说明喉咙打开了。通过生活中一些生理动作引导学生去感受抽象的声乐概念,为学生的快速入门提供了条件。

1.2 通过哼鸣练习巩固喉咙的放松与打开

通过打哈欠和咳嗽前的状态感受喉咙的放松与打开后,我们如何将这种感觉运用到发声练习以及实际的歌曲演唱中呢?那就需要通过哼鸣练习来巩固演唱中喉咙的放松与打开。哼鸣练习不但能使捏紧的喉咙肌肉放松、打开,让声带自由振动,产生具有泛音的声音效果,还能起到“枢纽”作用,将胸腔共鸣与头腔共鸣连接起来,使气息和声音流畅、贯通、有垂直感,为高音的演唱奠定了基础。科学的呼吸方法及气息的调节运用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它是两种力的对抗,对三个声区的统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是声乐界在高音唱法中所崇尚的一种最科学的呼吸方法。运用胸腹式呼吸法吸气,呼气时保持一种相当的吸气感觉,这就是常说的“呼吸的对抗”或叫“有支点的呼吸”。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坐在琴凳上,双手搬住琴凳的下沿用力上抬,同时用力往下坐;还可以运用胸腹式呼吸法吸满气后发出“si”音,直到气息全部用完,这样都可以明显感受到气息的对抗。

歌曲演唱中声音的不通畅,尤其是高声区的种种问题,在掌握胸腹式呼吸法的基础上,学会巧妙地调节气息,是解决高音的关键所在。声区不同,呼吸的状态和呼吸量也是不同的,低声区不需要太多的气息,气息过强,会产生漏气现象,声音会虚、散、空;中声区气息较低声区要多一些,但也要适量,过多过少都会造成声带和气息的不平衡;高声区需要较多气息,气息太弱会增加声带负担,不能适应发声的需要。要想获得纯净圆润、有穿透力的声音,必须得到正确呼吸的支持,特别是在女高音声部的高声区训练中,气息必须像一只宽大有力的手,牢牢的控制住声音这条线,才能使它在高声区自由飞翔。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

在演唱中,共鸣腔体的正确运用是取得良好声音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头腔、胸腔和咽腔这三大腔体,既要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又要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搭配起来合理运用,还要根据声区的不同科学调节共鸣腔的运用比例。低声区以胸腔共鸣为主,咽腔共鸣次之,辅以少量的头腔共鸣;中声区以口腔共鸣为主,其次是胸腔共鸣,仍然是少量的头腔共鸣;在高声区就要以头腔共鸣为主了,口腔共鸣次之,少量的胸腔共鸣,这个声区如果再加入过多的胸腔共鸣和咽腔共鸣,声音就会过于笨重,直接影响高音的灵活度和质量。只有科学合理的调节共鸣腔体的运用比例,高声区的声音才能悦耳动听、宏亮集中并富有穿透力,歌唱才能取得良好的整体效果。

能够得心应手地演唱富有表现力和穿透力的高音,对轻松自如地演绎不同风格的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我们拥有了大师们那样的嗓子,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并进行大量地学习、实践和练习,这样才能达到声乐艺术的理想境界,摘取那“皇冠上的明珠”。

第五篇: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论文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高校声乐专业学生缺乏审美能力的原因

一方面,随着国家鼓励扩大招生,近些年全国艺术高考的音乐专业考试人数激增,很多学生为了升学而选择音乐专业,这类学生的音乐综合修养底子极薄,只对音乐考试规定的科目进行突击式学习,导致声乐专业的学生基本功非常不扎实,对于声乐的很多基本概念一知半解,造成声乐教学的难度极大。另一方面,目前高校的声乐教学工作过分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声乐技巧的学习,重视学生对于曲目的熟练掌握程度、掌握的作品数量和技巧的运用程度,忽视了学生认识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培养,使得很多声乐专业的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注重技术掌控,而忽视了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二)高校声乐专业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容易忽视“审美教育”

一是高校声乐教师对于“声乐”和“歌唱”的概念不够清晰,容易把“声乐课”上成“唱歌课”;二是即使教师自身的理论基础扎实,唱功了得,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技巧,忽视了“声乐课”中的“审美教育”,同样不能称之为成功的“声乐课”;三是部分老教师综合实力都很棒,但缺乏创新意识、接纳新鲜事物迟缓,对于声乐教学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不能很好的达到“审美教育”。这些现象都是导致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审美教育”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高校声乐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实践少,影响声乐课“审美”表达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声乐教学的课程课时设置不够合理,公共基础科目占的课时比重过大,而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课时反而偏少。另外,声乐专业使用的教材体系有待调整改进,根据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方向的不同、社会对于声乐人才的需要的不同,有侧重的选取教材,例如:教育类的声乐学生需要更多的了解小学、中学的歌曲曲目,而表演专业的声乐学生则以适合演出的曲目为侧重点。此外,声乐专业的唱法简单的分为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在进行声乐曲目教学时多采用传统的课堂口传心授的方法,实践机会少、目的不明确,学生有心却无力表现,使得整个声乐教学没有成就感,也就自然谈不上审美表达了。

(四)对“声乐”与“歌唱”两个概念的不同缺乏重视使

“审美教育”不足“声乐”和“歌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长久以来,不仅是学生,大部分声乐教师对于“声乐”和“歌唱”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缺乏重视。“声乐”包括“歌唱”,而“歌唱”只是声乐的一个分支。声乐的演唱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古典歌曲、民歌、艺术歌曲以及歌剧演唱等,形式非常多。因此,“声乐”和“歌唱”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能够重视并准确的向学生传达,使学生概念清晰、目的明确,从而促进“审美教育”的全面和有效。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声乐审美感知力包括品味声乐的语言美、品味声乐的旋律美、品味声乐的声腔美、品味声乐伴奏的器乐美以及品味声乐表演的形体美。品味声乐的语言美,就是让学生体会曲目歌词的内涵,根据旋律理解声乐曲目的意境,理解声乐艺术的文学美。品味声乐的旋律美,声乐作品的魅力很大部分是来自旋律美,很多著名的声乐作品,都以朗朗上口的旋律音调和节奏明快的音调风格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所以,要培养学生品味声乐的旋律,培养声乐审美的感知力。品味声乐的声腔美,演唱才能表达出声乐的语言美和旋律美,通过演唱者的吐字和行腔,展现声乐艺术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品味声乐伴奏的器乐美,声乐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声乐伴奏是声乐表演不可或缺的部分,演唱者通过声乐伴奏才能完整地体现音乐作品的内涵,两者的合二为一,才能达到旋律与伴奏的完美境界。品味声乐表演的形体美,在声乐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了解演出者不同的体型、体态、风度仪表以及性格气质会演绎出不同的作品,形体美在声乐的表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推动声乐教学工作向前发展的有效措施,对于声乐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审美想象力是声乐教学工作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进而实现音乐的审美价值。首先,引导学生对发声练习曲进行想象,发声练习曲是声乐教学工作的基础环节,教师在教学的工作中,可以根据声乐作品的语言和节奏,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场景和内容,体验声乐练习曲的美感,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其次,引导学生对标题音乐建立音调联想,标题音乐大都采用与内容相一致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在声乐的进行过程中,利用标题音乐帮助学生进行音乐与情节的对应联想,更好地理解标题音乐的内涵美。引导学生想象歌词与旋律蕴涵的意境美,声乐作品的歌词大多都是对文学的浓缩,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歌词,先想象歌词所表达的内涵,再结合旋律,深刻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意境。

(三)培养声乐专业学生对情感共鸣力

优秀的演唱者都是自身先对作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再通过自身的情感审美素质,重塑作品的内涵,最后表达出风格迥异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力,可以通过选择多样化的情感声乐曲目、提高学生情感的反应力、提升学生情感的表现力。选择多样化的情感声乐曲目,不同的歌曲反应的时代背景、时代环境、事件是不同的,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声乐曲目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不同声乐曲目的风格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情感的反应力,一首歌曲能够感动人,往往是因为人们在欣赏歌曲时,产生了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建立在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扩大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和情感积累,在欣赏作品时能够产生准确的情感反应。提升学生情感的表现力,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歌唱技巧,又要培养学生准确的咬字吐字和发声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呼吸并合理地运用情感共鸣,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演唱能力。

(四)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优秀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和声乐作曲家、作词家,为社会提供音乐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等方式,进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创新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声乐作品的演绎既反映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反映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再次创作,体现审美创造力,所以在声乐教学的工作中,教师要把音乐创作的理念贯穿于曲目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转变角色,创新教学手段,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

(五)提高声乐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

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对于声乐教师的声乐理论、声乐技巧的要求都非常高,因此,高校声乐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声乐理论,掌握国内外声乐的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和演唱水平,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反应了教师的自身音乐素养。因此,不断提高声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声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需要。声乐教师能够坚持不懈地丰富自己的音乐理论,坚持读谱、背诵歌词等基本功练习,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提高对学生声音的辨别能力,纠正学生的发音,才能更好地进行声乐教学工作,满足新时期的音乐人才需要。

三、结束语

高等学校声乐教育是培养对于美的艺术追求的专业性人才,对于这些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形成学生良好的审美价值取向和传播美的意识[5]。因此,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增添审美教育对于声乐的专业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鼓励各大艺术高校普及审美教育。

下载声乐教学中换声点的解决论文[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声乐教学中换声点的解决论文[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音乐教学中关于声乐教学探索论文

    摘要:声乐教学是一门讲究系统性、实践性强大的学科。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针对声乐知识根基的铺垫打造和培养,是整个声乐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因此,声乐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表演课程设置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不断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声乐教学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同时,声乐表演课程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关注。想要提高学生对声乐表演的积极性,就要根据......

    声乐学习真假声技巧教学[最终定稿]

    声乐学习真假声技巧教学 声乐教学中学生存在真、假两截声分开或真、假声交叉打架现象,是师生们共认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声乐教育界的同行们倾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论文(最终五篇)

    摘要:声乐是一门歌唱的艺术,就是带着音乐的语言,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艺来激发人的情感,通过歌声传递人间的“喜、怒哀、乐”。以音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既通过有内涵的发声练......

    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在声乐教学中,情感的融入会使得教学效率有较大的提高。本文从我国音乐教学中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基于情感培养的方式,研究了情感培养在声乐......

    中美声乐教学比较探讨论文

    一、歌唱前的热身运动笔者在美国学习期间,师从西俄勒冈大学声乐教授凯文·哈儿皮(KevinC.Helppie)博士,他是美国国家声乐教育联盟及华盛顿合唱指挥组织的成员,在西俄勒冈大学任......

    声乐教学歌唱思维研究论文

    【摘要】声乐作为当代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形式,逐渐受到各大高校的教学重视。在声乐教学内容中,学生的歌唱思维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让学生对音乐的发展历程和进化史有初步的......

    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研究论文

    摘要: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传统文化、戏曲、民族等基础上,大胆借鉴西洋唱法融合而成的音乐艺术,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本文从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