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表演课程设置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不断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声乐教学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同时,声乐表演课程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关注。想要提高学生对声乐表演的积极性,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对教学进行创新,提高声乐表演课程的有趣性,进而提高学生舞台表现力,声乐表演课程的设置将以往模式化的教学转变成了个性化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在舞台表演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声乐教学;声乐表演课程
一、声乐教学中声乐表演课程设置要求
声乐教学不是一个短期过程,而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案,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做到日积月累、由浅到深的一个长期行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声乐表演者就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舞台表现力及舞台素养,所以,这就要求声乐表演课程的设置要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1.声乐演唱是声乐表演的核心,所以,教师在制定课程计划的时候要结合声乐学习的特点,这样有利于规范上课形式。舞台,是学生检验演唱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从演唱的每个细节入手。把舞台的表现力和演唱状态调整到最佳的水平,声乐教学的实践性较强,每个学生也要因材施教,需要训练不同的曲目来了解学生对声乐曲目的需求。要考试时,通过学生轮流到舞台上进行演唱来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很重要,要对不同的学生的教学方式有不同的讲解。对发声方法的演唱技巧进行讲解,然后通过学生的发声,纠正学生发声的错误,这样虽然每个学生的问题都能很清晰明了的指出来,但教学效率低。要有声乐学习小组的同一训练,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自己在声乐学习中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2.声乐表演课程设置要将声乐核心课程及表演基础学科结合体现出来,声乐表演学生必须要掌握基础课程,如基本乐理、曲式与作品分析、视唱练耳及和声学等②。钢琴同样也是声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的,学好这些基础课程才有利于加快声乐学习进度,将声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感情表现出来,促进音乐基础课与声乐表演的结合。3.与声乐表演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也是声乐学习的重点,例如,声乐语言学、中外音乐史、歌词创作与鉴赏等③,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声乐艺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与认识,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去学习声乐的发声,能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在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声乐表演集体课也是一种重要形式,还包括声乐专题讲座、声乐欣赏及声乐观摩④。4.声乐表演是一种舞台艺术的体现,这就要求声乐表演学生在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及发生技巧的前提下,还要具有舞台表现力,将声乐作品更好的呈现在舞台上。所以,学生在学习时,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演唱作品,学会分析及理解表演歌曲,加强自身舞台能力的训练,提高舞台演唱心理素质。舞台表现力的升可以通过舞台表演、形体、舞蹈等课程来完成,同时,声乐表演还要注重音乐剧、礼仪、化妆等课程的学习。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表演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完善。当前高校课程设置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声乐理论知识方面。例如,课程设置里面的声乐艺术史和声乐研究方向的研究,在课程设置里面,却以选修的方式存在,而且并不是核心课程。其实对学生来说,这门课程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课。培养演唱者舞台心理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就是声乐艺术心理学,但是这门课程却并没在课程设置当中。声乐作品欣赏课及歌唱艺术美学等能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诠释,但是当前并没有开设这些课程。2.教学方式单一。高校声乐表演课的教学方式单一。在声乐表演学生打基础时期,需要利用大量是时间与精力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学习,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声乐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基础不够好,且学习进度较慢。声乐表演要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进而达到教学目标。3.学生实践机会较少。高校声乐表演学生舞台实践机会较少,地方文化团等单位可提供的岗位较少,学生声乐表演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导致学生专业素质较差,无法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有效提高声乐表演学生的自信心,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好的自己,进而提高自身舞台表现力。
三、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表演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学生有一种特性,就是可课下比较活泼,语言较为生动有趣,时常能体现出自己的自信,但是学生一站上舞台,就会表现出手足无措,局促不安,学到的知识无法回忆起来,声乐表演技巧也无法体现出来,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学生实践不足,出现怯场现象,所以,提高声乐表演学生舞台表现力是非常有必要的。1.有利于提高学生声乐表演综合素质。声乐表演不仅仅是表现声音艺术,还有表演的艺术,所以,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声音,还要加强学生文化素养、创造力、想象力及声乐形式的培养,加强学习与了解舞台设计及布置,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全方位提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去学习相关知识。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不应该停留在传统模式当中,要做好知识的传承与提升工作,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将教师授与学生受更好地结合起来,对声乐表演只是有更前沿的了解,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更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去更好的学习。2.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无论从事那个行业,都摆脱不了“舞台”,既让人向往又使人胆怯,如果缺乏舞台经验,就会使人陷入尴尬局面⑤。声乐表演课程设置可以增加声乐表演比赛、音乐会等各种演出方式,为学生累积舞台经验。学生通过舞台经验的累积,渐渐会形成自己的声乐表演风格,进而表演自信心,在社会活动中,促进自己演唱技巧及风格的完善,符合现代音乐发展潮流,提高音乐审美水平,是学生呢给社会适应能力有效提高。
四、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表演课程的设置
1.加强基础训练增强学生舞台表现力。在培养学生舞台表现力时期,教师要创建轻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天性解放,能够勇于表现和表达自己⑥。学生之所以会在舞台上出现眼睛不知道看哪,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形体来表现作品,所以,教师就要加强学生面部表情的训练。每个作品有其感情色彩,这些感情都需要表演者通过表情及形体动作表现出来。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要想吸引观众注意力,就要做到心中所想,眼中有所示,将观众也引入到表演的的情境中去。在形体方面,将形体与表演相结合,首先要注意形态,站姿不但要优雅大方,还要表现出较好的精神状态,手势要与表情相统一,准确、生动的将作品含义表现出来,达到感染观众的效果,走步是指在舞台上进行移动,要求表演者的走步大方、自然⑦。
2.培养学生歌曲处理能力。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声乐作品,每个声乐作品的形式、风格及题材都是不同的。在声乐表演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色等方面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在演唱过程中,不能仅是将作品演唱出来,更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营造的已经及歌曲的含义等进行深入的了解。
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要想将课堂学习与实际表演相结合,学校就要对学生表演平台的搭建引以重视,将教学实践、校园实践及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为学生建立校内外实践平台。其中,教学实践可以通过声乐大师班、声乐考试、实践音乐会及个人音乐会等方式进行,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促进学生累积表演经验,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水平。校园实践可以通过文艺晚会、校园歌手大赛等方式进行,对参与活动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不参与活动的学生也可以对参与的学生的情况,提出建议,进行指导,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与进步⑧。社会实践可以通过商演、文艺活动等方式进行,由于观众性质发生了较大改变,所以学生要深入了解观众的需求,提高应用各种作品的能力,需要接触不同的表演形式和演唱方法,将声乐演唱与社会衔接在一起,提高了学生表演的专业性⑨。
结语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各种事物的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了。在当今声乐表演中,舞台表演成为了衡量声乐表演者的平台,是声乐表演者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在当前高校声乐表演课程设置中,要注意提高学生舞台表现力,改正教学中的不足,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不仅培养专业且优秀的声乐表演人才,也要学生在不同的表演形式和演唱中学习更多的声乐演唱技巧,有利于学生适应不同环境和学习的需要。
注释:
①陈威.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表演课程的设置[J].黄河之声,2017(4):30-31.②宋艳琼.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J].戏剧之家,2016(23):212.③陈光芬.浅谈高校声乐表演教学[J].音乐时空,2016(8):144-145.④昌龙飞.论声乐演唱与教学训练中的声乐表演艺术[J].民族音乐,2016(1):96-98.⑤付航.声乐与表演的融合———从青歌赛看中等艺术类院校声乐表演课程的设置与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29(8):37-38.⑥李丽.声乐表演课程的教学创新[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7):150.⑦何琼.关于声乐表演与教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艺海,2011(5):132-133.⑧刘海燕.民族声乐表演教学中戏曲身段课程的设置及应用原则———兼论高等艺术院校声乐表演课教学模式的改革[J].艺术探索
⑨吕玲.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实践课程的新设置与解读———以乐山师范学院声乐教改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第二篇:声乐教学中的表演训练
声乐教学中的表演训练
内容摘要 :歌唱表演艺术是多方面知识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引导学生寻求歌声之美,还要处理好声、情、表演技巧之间的矛盾,以及上课与上台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我国声乐教学与声乐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关 键 词 :声乐教学 歌唱 表演 训练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引导学生寻求歌声之美,而且还应加强对学生们的歌唱与表演、形体的有机结合的教育,使学生们获得声、情、形并美的新境界。要想达到此境界,就需要教师平时严格要求与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表演艺术中有更大的作为,使他们逐渐地达到声情并茂“尽善尽美”的艺术境界。然而那种认为只要掌握了一套先进的、科学的发声技巧或具有一副好嗓子,就什么都有了的想法,是不足取的。因而,表演艺术是声乐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
歌唱是音响艺术,但不是歌唱者随心所欲制造出来的,是作曲家们善于运用音乐的多种素材(节奏、节拍、调式、和声、对位、速度、力度……)精心设计出来的,用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旋律。可以说,出色的表演技巧与完善的歌唱艺术,在艺术表演中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反过来讲,脱离了歌唱的艺术表演,表演技巧也将失去其自身的价值。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于声乐的情感体现,声情并茂、以声传情,正是以情作为声的体现基础。如果我们掌握了各种声乐技巧,而缺乏情感的准确性和生动的表达,只知唱,而不知或不善唱情,同样不可能完成艺术的创造任务。“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恶不分。悲喜无别,即便声音绝妙,而与曲词相悖,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故作为一位歌唱家或声乐教育家,仅精通发声是不够的,还必须是位相当出色的音乐家,并有运用声音来表达歌曲的能力。因此,声乐艺术如失去了情感的动作性和其表情力量,那么歌唱就失去了灵魂的光芒。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声音需要训练、培养,而歌唱中的情感运用和表现也同样需要训练和培养。只有训练有素的演唱者,登台时才有可能自如地表达歌曲内容的内在美,使其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达到声情并茂的高超艺术境界。而那种认为可以以声带情,或是只要有了一副珠圆玉润的好嗓子,依词曲就能唱出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歌唱的方法是不实际而片面的。歌唱演员的舞台动作和表演的协调,是声乐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歌唱者利用嗓音、控制和使用表演构成了统一的舞台形象,以取得声情并茂、拟形传神、慑服人心的艺术效果。所以用训练有素的歌喉,出色地表达歌曲的音乐词汇,调动自身表现自如的机体,有力地辅以表演动作,是声乐演员肩负的双重任务。就一般歌唱演员来说,表演训练与歌唱训练相比,有相当多的人没有像重视歌唱那样来重视表演的训练。这就造成了舞台动作的表演规律的缺乏,对于如何创造一个深刻而动人的舞台艺术形象,更缺乏自觉的追求和深入细致的研究。
二
古今中外一切卓有成就的音乐表演艺术家,无一不具有高超与独特的表演技巧以及渊博的知识,因为艺术表演是来源于生活的,它是生活中人类各种感情的集中、提炼、美化、再现和升华。从事这项工作的歌唱者和教师需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比如:音乐基础理论、和声、曲式、复调、音乐史、艺术史、文学史、美学、政治、表演理论、语言学、音韵学等。总之,歌唱者应具备或超过常人所了解的知识范围和文学修养,才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音乐作品的时代风貌,使其在歌唱时掌握好以往各个时代的音乐作品,并反映其实质。杰出的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之所以能在声乐与歌剧表演艺术中取得举世无双的卓越成就,就是与她掌握了非凡的歌唱技巧、表演技巧以及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分不开的。由此可知,对歌曲内容理解得越深刻,越能获得丰富的内在思想感情,就越能增强歌唱的表现力。然而演唱这优美的歌声和内蕴的激情又必将有外在的形态动作美,使歌声伴随演唱者的丰富内涵及舞姿,更深刻、更突出、更鲜明地增强声乐的表现力。由此可见,声乐表演艺术是声乐语言、舞蹈动作相互关联、相互扶助的血肉关系。
所谓内在实质是人的内心、思想、心境、理想、道德、性格及对外界的各种矛盾现象的情感反应成理性上的分析、判断。所谓外在是指这种思想情感对内心活动的表达,即通过感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其应有的艺术效果。内在是外在的源泉,内在是外在的依据,外在是歌唱者恳切的流露与表达。否则他们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舞台上就会出现做作,没有真正的感染力,只能符合生活中的特殊需要,不符合艺术的表现需要。对于上述情况,只有教师平时严格要求,时时注意,才能不断地提高、丰富自己的审美境界。从内心理解、分析作品的思想情感,提高歌唱与表演艺术的能力,使艺术在时空感方面得到声情并茂的构思、布局和变化,并设计其蓝图,使台上的表演与台下的观、听众融为一体。
三
脸和眼是人之心境和窗户,这是众所周知的,每个学习音乐艺术的人都应恰到好处地掌握它。音乐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厌、恶等,都是用这两部分来表现的。表现得越淋漓尽致,出神入化,愈是让人赞叹。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耐心地去训练、去引导。然而学生在平时更要重视对社会的观察、分析、研究、体验,去丰富生活,这样才能使其表演的歌曲内容不干枯、造作、虚假而浮浅,把作品所要塑造的形象,创造得丰润充实,生动自然,深切。常有“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①“声为情役,腔为情设”“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动人要先动情,所以作为一个歌唱者首先要有饱满的歌唱热情,即“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绪。也就是说,一首歌曲的感情体验,是从歌曲的局部分析和理解中入手的,如果只注意一些发声技巧问题,注意力没有集中到歌曲中去,这就很难表达歌曲的感情了。
总之,歌唱中的表演艺术是多方面知识的集中,声乐教师要做到这些,必须勤勤恳恳地去训练、培养我们的学生,尽量使他们在校期间多学到些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此我们应恳切地说:“这是我们教师的一种责任、法则和规律,也同样是职业道德。”如不了解这一点,而只是在声乐教学中一味强调发声技巧、节拍、节奏、吐词、咬字等,就像只教其磨刀,而不管其砍柴一样顾此失彼,以致我们的教学走向无法完美、难尽人意的地步。因而,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地处理好声、情、表演技巧之间的矛盾,以及上课与上台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我国声乐教学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第三篇:高校声乐教学改进探讨论文
一、高校声乐教学改进的作用
(一)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高校的学生一般都来自不同的地域,基于学生生活的地域、成长经历有着极大的区别,声部、嗓音条件也是不同的,所以音乐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配置不同风格、不同音域的作品。良好的声乐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学习声乐的不同需要,从而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声乐教学在没有改进之前,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一个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只是呆板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比较少的,师生关系是比较紧张的。声乐教学在改进后,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蔼可亲的,教师用和蔼的态度、温柔的语言,给学生耐心地指导。此时的音乐教师就如朋友一样和学生一起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探索音乐的奥秘。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可以向音乐教师敞开心扉,遇到不懂的问题向音乐教师请教。可以看出,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平等的。
(三)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传统的声乐教学只是关注学生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以及歌唱技巧,而声乐教学在进行改革后,学生的分析、欣赏、表演、创作能力是音乐教师高度关注的。例如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声乐的时会给学生模拟一些舞台演出的环境,这样学生可以在逼真的舞台环境中投入到表演中。学生通过一次一次的舞台表演可以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以及舞台表演方面的不足,慢慢提高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音乐教师使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为学生在真实的舞台表演中展现自己的表演技能积累大量表演经验。
二、高校声乐教学改进对策
(一)在教学中注重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声乐教学不应该只是指导学生简单地分析音乐作品,做好声乐教学的核心工作是指导学生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地理解。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作品时,应该使学生对曲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遭遇等有系统地了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在学生对曲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遭遇有了系统地理解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曲作者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学生做好了这些工作可以对作品的内涵有深入地理解。这样学生在演唱作品时才能使自己的情感与作品融为一体,才能用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作品的唯美。
(二)使用互动远程课堂教学方式
在当前的高校声乐教学中,多媒体设备是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条件,除常规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外,还有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是互动远程教学方式。音乐教师可以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有表演经验和艺术影响力的歌唱表演者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声乐指导。学生通过使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学习到最先进的声乐理论知识,学习一些舞台表演技能。研究发现,在声乐教学中使用远程课堂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舞台表演技能,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三)开展和声乐有关的实践活动
声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科,所以它的教学应该是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音乐教师可以定期结合声乐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消化学习的声乐理论知识,提高舞台表演技能。高校可以组织一个声乐表演大赛,在表演大赛中的前三名学生可以获得奖励;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校外参加一些社会上的艺术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选出表演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参加选秀节目,让学生能够在电视台展现自己的音乐技能,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高校组织学生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会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也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四)优化声乐测评指标
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不仅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还需要对测评指标进行改革。传统的测评指标是比较单一的,是难以客观地对学生学习声乐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音乐教师可以在测评指标中加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音乐审美能力、舞台表演技能等内容。这样一来测评才是比较全面的、系统的。如果教师在测评中学生的某一方面的指标没有达标,可以给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帮助学生弥补在声乐学习中的不足。例如,学生在接受了测评后,发现自己的舞台表演技能是比较差的,这时音乐教师可以给学生全面地分析在舞台表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在认识到自己在舞台表演方面的不足后,可以通过学习他人表演技能、勤奋练习的方式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舞台表演技能。
三、结语
高校声乐的教学改革之路没有平坦可言,在改革中是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声乐教学改革中深入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探究新型的教学方式,使高校声乐这朵艺术之花美丽绽放。
参考文献
[1]王黎.民办院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创新教法及评判机制问题的研究[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2).[2]郭博理.“院团结合”的声乐教学改革初探——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2).[3]高剑霞.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声乐教学为例[J].大众文艺,2011(23).
第四篇:声乐教学舞台表演能力研究论文
摘要:高校音乐特长生的声乐教学是非常严谨的,要求有严格而又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与尽情的在舞台上表演,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教师要因材施教,注重当代的舞台表演教学理念,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提高和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声乐教学的特殊模式,对提高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方法和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总结。
关键词:声乐;舞台表演;模式;教学
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科学发声与技巧训练,纳入新型的教学课程,不断扩展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实际的演练技巧,使学生最终达到具有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掌握适合自己进行歌唱的技巧,而教师则是结合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声乐的理念和规律,最终能有一定的登台表演的能力。
一、注重声乐的教学理念,刺激学生的表演天赋
声乐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行为艺术,因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守一些自然规律和教学原则,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自然,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在培养学生的舞台意识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审美和教育艺术的强强联合,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抓好细节和完善教学形式,运用当前声乐音乐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学生的音乐细胞发展,采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等形式,构建新型和科技化的声乐教育课堂。之所以说声乐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全面的加入到音乐课堂的学习中,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巧妙的手法,自觉融入到声乐环境中,身临其境,亲自感受,才能逐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理解力,让舞台表演成为一种认识方式,一种生活感受,让学生充分的热爱音乐,用心感受每一首声乐曲调的温度和艺术气息,促进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热爱舞台剧,热爱生活。
二、强化声乐的特殊形式,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
声乐入门训练的方法,教师要掌握有效的训练模式,它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只有优秀的教学题材和训练模式,才能让学生以主观的情感体验对待课堂,激起学生对声乐的渴望和兴趣,给学生营造积极和有趣的声乐课堂教学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许多经典的舞台剧能让学生找到一些声乐表演形式的感觉,更放松和自信。比如《梁祝》、《荆轲刺秦王》等,这些都是经典,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的形式,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并鼓励学生自学自唱,利用讲台作为虚拟的舞台形式,找到自我的表演感觉,促进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和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帮助提高学生的舞台应变技巧,全方面提高。在强化声乐特殊教学形式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和掌握基础的声乐技巧,主要是通过歌唱的形体,对歌唱者的呼吸、节奏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在唱歌的同时,要充分的融入到舞台环境中,对共鸣腔的打开、面部表情等都要有效的管理,以及简单的发声练习四个方面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反复感知,才能让学生找到自我的感觉,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享受声乐带来的无穷享受和体验,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效率。
三、引入声乐的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技巧
声乐和一般的歌唱的形体训练时更注重歌唱者的情绪管理,最常用也是最基础的是,演唱者必须有“挺拔而放松”的感觉,才能让表演者和舞台充分融合在一起,逐渐吸引观众的目光。这对于初学者就必须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合理的引导学生,掌握实质的训练技巧,找到舞台的感觉,放松自我,增强学生在实际表演过程中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综合提高和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训练时,要注重形体的扩展,即演唱时,两脚要自然分开,约5公分,而左脚要稍稍向前,与右脚呈现30度左右,右脚稍稍向后,才能形成较好的站姿,对声部的发声是非常有利的。此外,演唱时必须把腰椎挺起,让胸腔充分的展开和放松,上身直立并略水平前移,全身心呈现放松状态,才能极好的适应舞台形式,摆正姿态,不会受到外力的影响,身体的重心也会落在两个前脚掌上,保持全身的平衡状态,两肩也要平展放松,并带动后背、胸口及两臂一起放松,对于演唱者的身体协调性和对舞台的感受能力也有一定的培养和促进作用。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适应舞台,进行声乐演唱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松而不懈”,并不是一种慵懒的状态,必须是一种积极的放松,才能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和科教力量的不断完善,艺术成为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的教学内容。其中,声乐作为典型的一门艺术,深受教师的青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声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触发听觉感受,刺激学生的表演天赋,逐渐形成表演意识,强化声乐的特殊形式,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并不断的引入声乐的教学训练,才能综合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技巧。
[参考文献]
[1]邱雅州.将戏剧表演角色体验理念与思维引入高校声乐教学中[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4,04:12-14.[2]李君.舞台演出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评论,2014,05:56-58.
第五篇:高校声乐教学应用与实践论文
高校声乐教学是高等教育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据极大的分量。声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都非常强劲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高校声乐为了不与时代脱轨,就必须抛弃传统旧观念的教学方式,对高校声乐进行改革和创新刻不容缓。
一、高校声乐的教学现状
(一)声乐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学科,其实用性极强,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平时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专业水平过硬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真实的声乐人才型学生,除此之外,高校声乐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实现生活中,部分高校的声乐教师缺乏专业水平,根本无法满足声乐教学水准,对学生学习并无实质的作用,难以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就目前来讲,我国教育事业不断飞速发展,但是部分高校声乐教学依旧存在传统的灌输式老旧教学方式,课堂氛围压抑,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效率低下。导致课堂出现教师教教师的、学生玩学生的,仿佛教师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学生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培训,所以搭建活跃热闹积极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
(三)欠缺基本理论教学。目前高校声乐教学中,由于教师忽略了基本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太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理论知识薄弱,对专业知识吸收缓慢,学习效率低下。这是极其错误的教学方式,应当引起重视,无论哪门课程基础理论知识都是尤为重要,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好的对后续的教学知识进行吸收,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就是这个道理。
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声乐应用与实践
(一)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专业水准及教学水平。由于我国受传统教学影响深远,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极为强劲的束缚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在创新教育形势下,高校应当创新教育理念,建立不仅同教育发展形式相符而且具有价值的良性理念。并且将这一理念实施到教育中,促进人才培养目标最优化的实现。与此同时,教师作为创新声乐教学的关键性重点,高校理应定期组织声乐教师进行培训,时刻将声乐教师的专业水平维持在国际前端,并且促进声乐教师对新型教育的学习,保证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水平,同时也能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创新教学的进程。此外,声乐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某一门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人格魅力四射时,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往往高的不行,反之就差的不行。故此对于声乐教师的个人魅力提升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平时课程中多与学生交流,以身作则,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对教学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二)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地位,改善课堂氛围。由于传统声乐教学方式的欠缺,极度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质量差。所以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刻不容缓。在实际教学课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合体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吸收能力和身体条件大不相同,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需要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在能力。相比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创新的灵活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程内容,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课堂尺度,尊重学生的地位,课堂上尽量以学生主体,鼓励学生多交流,提升师生之间的默契度。声乐是一门实用性艺术科学,课堂上可以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导,对声乐作品进行赏析、评价,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建立声乐基础,还可以激发兴趣爱好,从而更好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三)创新课程体系及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声乐能力。声乐作为一项实践性与技术性要求都非常高的艺术学科,这些特性决定了声乐课程必须遵守科学合理、创新性、特色型等原则。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时,教师可以将声乐设为80%,艺术设为20%,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声乐艺术性,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导,传授与课程内容相近的理论知识,作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此外教师在平日授课中还需要借助艺术指导来培养自主学习声乐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为了与时俱进就必须改变传统声乐教学,创新教学课程以及内容,循序渐进改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适用性综合型声乐人才,这便是创新视角下高校声乐的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冯志东.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探讨[J].黄河之声,2017(12):39.[2]黄春媛.传统文化在高校多元化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性研究——以跨界演唱教学改革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7(6):84-87.[3]朱燕宁.基于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声乐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文艺,2017(6):238.[4]吴静寅.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思考——评《声乐教育学》[J].高教探索,2017(11):后插1-后插2.[5]曹鹏.刍议高校现代声乐教学的新模式[J].音乐创作,2017(4):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