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计与市场相结合综述论文
当社会全体成员的公民素质与教育水准提升到一定高度、大众更多地关注生活质量的精神需求时,人们对设计的认识自然会超越经济的范畴,以“文明进化”的标尺来衡量设计的价值,把建筑、广告、海报、印刷物、工业产品、服装等人们创造物中的杰出的设计作品视为一个历史时期的典型代表,并且将其与绘画、雕塑、音乐、文学、戏剧等同等对待。所以,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才会有“20世纪设计”珍藏,陈列各历史时期全世界最杰出设计大师的作品;制造业才会像美国的福特汽车和德国的奔驰汽车那样,创办自己的博物馆,将汽车演变与发展视为文明的写照。但是,我们并非生活在国外。今天,没有人怀疑这样的现实:中国是一个整体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不管是消费设计的大众,还是使用设计的企业、社会,乃至对设计繁荣可操“生杀大权”的政府,都必然将工业设计当做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工具”。好的设计,在今天的中国消费者看来,是追逐消费潮流、表现个人特点的象征;在企业家看来,是争夺市场、压倒对手、创造利润的方法;在政府官员看来,是推动经济、活跃贸易、增强国力的途径。所以,在当今这个以经济发展定位社会价值的商品时代,设计对经济、对市场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从属性。然而,中国的工业设计思想体系毕竟是构建在西方文明基础上的,设计师的培养模式、思维方法、设计的风格式样、对设计的评价标准,无不带有强烈的西方色彩。所以,今天大多数中国工业设计师都不可避免地用“西方设计师”的眼光看待中国社会,急切地希望用“学”到的、发达国家经百年演变而来的设计方法解决正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中国设计问题,更多地以“设计文化”的观念来挑剔企业家、政府官员和消费大众,抱怨企业家只认识市场、政府缺乏重视、大众消费口味太低,无法接受他们文化含量很高的设计作品。自觉不自觉之间,设计师们把自己摆到与市场对立的方面去了。
由于是这样一种认识基础,许多设计师都会夸大工业设计的社会地位,为自己杜撰出一个由设计师创造的、乌托邦式的社会远景,充满理想主义和“救国救民”的责任感,并滋生出很强的“设计可以改变一切”的幻觉与豪迈情绪。但是,设计师这种以“文明创造者”自居、鸟瞰社会的自我意识,与中国的现实社会有着天壤之别,是整体指导思想的错位,因而,在实践中表现为设计师与企业之间相互沟通起来有着极大的障碍。
纵观工业设计事业导入中国以来近二十年的历程,发展是很不如人意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设计界本身,在将这个新学科导入中国社会时,不约而同地淡化了它的“应用性”主旨,弱化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意义,夸大其塑造未来的幻想作用,赋予了太多的理想化色彩。因为缺乏“工业设计能够在根本上影响制造业发展方向”、“工业设计可以强国”这类更多与经济相联系的理论导向,过分强调了它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没能以大量的设计实践成果向社会展示工业设计的经济存在价值,客观上也延误了企业对工业设计经济价值的尽早认识。从另一方面看,实践的滞后也并非是由于当今中国市场不具备工业设计师施展才华的条件,而在于设计师是否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市场、改良市场、创新市场,而不是以消极的态度排斥市场、等待市场、批判市场。因此,为事业的整体利益,当代中国工业设计人应该有群体的发展策略:从实践的角度去研究如何用设计开拓市场,解决促进消费、提高社会物质文明等现实的经济问题。当我们把设计与市场连接起来,就会较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工业设计的价值。从企业管理看工业设计,它是制造业整体运作链条中重要的一环。虽然重要,却并非达到可以凌驾所有环节之上的程度。在产品开发研究过程中,它与技术研究、产品结构工程设计、生产工艺设计处在同等重要的层次上,是各环节通力配合开发设计出新产品,并非工业设计师自己包打天下。从职业性质看工业设计,它是一种典型的智慧型“服务”行业。有了这种认识,设计师就能够以“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企业客户,通过向制造业厂家提供周到的创造性服务,在奉献出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的同时,得到企业信赖的汇报。
从消费变革看工业设计,它应能对市场潮流产生引导。评价设计优劣的标准不再是设计师自己说了算,还应考量是否畅销和利润业绩,设计的美学价值更应顾及大众的喜好。设计师们大可不必因设计水平与世界的差距而自卑,因为设计水平完全可以在不断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在逐渐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的一个个成功作品里得到完善和提高。
从宏观经济看工业设计,它的振兴和成长不再仅是设计师所关心的事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工程,工业设计师们只有唤起社会各界对这项事业的注意,并吸纳各种力量一起努力,才能在与政府官员、企业家、科学家、经济学家、工程师的良好合作中,共同将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推向高峰。设计与市场的融汇,将使中国的工业设计走向辉煌。
第二篇:艺术设计与市场论文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2014学年 第1学期
Term 1 2013-2014Academic YearHeilongjiang InternationalUniversity
机密(Confidential)编号(No.): 2013-2014-1-210222
试 题(Test)
课程名称(Subject):艺术设计与市场考核类别(Type of test):考查课程类别(Type of course):公共选修课考试形式(Test type):论文使用范围(Target group):在校本科生
要求:
一、期末考核方式:论文
二、论文题目方向:任选艺术设计与市场所讲授的内容,进行评析鉴赏。
注:论文采取以上所给方向,切入点自选。
三、论文要求:
1、独立思考与撰写,图文并茂。
2、字数2000字左右,上下浮动不得超过500字。
3、标题字号小
二、黑体,正文字号小
四、宋体。
4、打印完后上交,交论文时间截止于2013年12月4日。
5、学生自己保存底稿。
四、评分标准:
1、100-80分:切题,很好地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内容丰富,紧扣主题,并能有效论证自己的观点。论文结构紧凑,格式准确,思想表达清楚,文字通顺,层次清晰。基本上无语言错误。
2、79-60分:切题,较好地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内容较丰富,紧扣主题,能够表明自己的观点。论文层次清晰,格式准确,思想表达清楚,语言基本准确。
3、59-40分:基本切题,基本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写作内容与主题相关,但未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论文层次较清晰,格式较准确,思想表达较清楚,内容较连贯,语言基本准确。4、39-20分:(1)论文有部分明显属于抄袭。(2)未能按论文要求完成写作。论文格式不准确,内容空洞无物,写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未采用恰当的衔接手法,内容缺少连贯性,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5、0-19分:(1)论文完全属于抄袭。(2)未能按论文要求完成写作。论文格式不准确,内容偏离主题,写了许多不相关的内容。内容不连贯,缺少组织、分段,语言运用能力很差:语法错误非常多,有碍读者对内容的理解;传达信息或所用语言太少,无法评价。
6、注:如果学生论文的字数不合标准,教师可以酌情减分。
浅谈艺术设计与市场
一、艺术设计的定义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
艺术设计贵在创造活动与实践,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考生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
艺术设计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服务性。艺术设计的第一动机不是表达,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创造性的改造,是为了给人类提供一种新的生活的可能,不论是在商业活动中的信息传达里的应用,还是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中的应用,艺术设计就是让人类获得各种更有价值,更有品质的生存形式。他让生活更加简单、舒适、自然、效率这是艺术设计的终极目的。艺术设计最终的体现是优秀的产品,这个体现我们从乔布斯和苹果的产品中可以完全感受的到,苹果的设计就改变了现代人的行为方式,乔布斯的设计梦想就是改变世界,他以服务消费者为目的,用颠覆性、开拓性的设计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好的艺术设计产品能改变世界,好的艺术品能触动世界,这是不同的。
其次艺术设计的特点就是科学性和合理性。艺术设计的实现手段是理性的,这和艺术品的实现是有区别的,你可以光凭艺术灵感的爆发创作出震撼的艺术品,但你绝不可能广凭借灵感去造出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产品不是的设计者的纯自我的表达,是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在里面的,是一个合理统筹的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要把自己的观点和观念通过科学的调查、合理的流程归划一步步的完善出来的,中间会有各种科学的实验,会有各种数据的考虑,会有设计师在艺术追求与实际生活需求的各种妥协,艺术设计产品没有绝对的艺术理想的纯粹性,它最终要以人为本,用体验去征服人们。
艺术设计还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活动。任何艺术设计都不是一个或两个学科能够完成的,在实现阶段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在纸上的创意只是一个概念的产生过程,一旦要去制作那就需要各种其他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支持,靠一个人来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艺术品的创作就往往是一个人的事情,人多了反而会阻碍艺术观点表达。各种材料的研究、电脑技术的应用、数据的整理、工业化的生产以及产品的销售等等,都是艺术设计不能绕开的问题,这是个庞大的工程,不是一个人光凭激情就能做到的事,艺术设计师不但要有艺术设计的才能,更要有合作的精神,还要有合理统筹整个流程的能力。
二、市场营销的定义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是某种商品或某类商品的需求量,市场是买卖双方的结
合是商品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总和。市场是商品流通领域反映商品关系的总和。市场通常是由一群有不同欲望和需求的消费者所组合的。市场是最冷酷的,谁漠视他的变化,谁就会被无情的淘汰;但市场又是最热情,谁最先嗅到了即将到来的变化的“气息”,并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谁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市场营销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营销是创造、传播、传递和交换对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乃至整个社会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机制和过程。
三、艺术设计和市场的关系
设计与市场经济是一个辩证统一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设计的繁荣,而设计促成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设计上的繁荣。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艺术文化繁荣的时期。例如英国,就是因为工业革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成为现代设计得发源地。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开始引进市场经济,经济在经过压抑之后开始飞速发展,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其次,艺术设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要从产品功能说起。产品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实用功能,精神功能。实用功能是产品用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属性。它反应在产品的技术性能、环境性能和使用性能上。如很多汽车公司爱短时间内不断推出新款,这些而不同款式的汽车在技术性能上可能差别不大,但他们却可以不断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和个性的发展要求,从而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有的家庭甚至把
刚买不久的新车淘汰去买更新的款式。可见,艺术不仅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快语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使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经济建设或动革做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
如今的艺术设计的目标不在是只是局限于某个人,而是服务于目标市场。因此艺术设计也就要语市场营销有机结合,对于设计师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同时兼顾企业和消费者利益,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在市场化与信息化的今天,艺术设计者应该提倡“设计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让艺术服务于经济,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市场。
第三篇:教学论文:学习拼音如何与识字相结合
教学论文:学习拼音如何与识字相结合
教学论文:学习拼音如何与识字相结合摘要:拼音学习是一年级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点,是学生识字的主要工具,对于学生以后的自主识字能力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正确认读和拼读是正确识记字音的关键,在练习认读和拼读的同时与识字教学相结合,结合不同的音节拓展生字认知,进行词语练习,锻炼说话能力,让学生从字音入手,认准字形,练习用字,正确写字,多元化、成系统地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夯实拼音认读的基础,同时让学生运用识字工具识字,发展识字能力,拓展识字量。
关键词:正确拼读 以音认字 扩词用字 整合提升
正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学习目标中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阶段性目标中说: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简言之,就拼音和识字教学的目标和关系来说,拼音是识字的工具,是为学生识字服务的。但是,要想用好这个工具,必须先扎实地掌握它,包括认读、拼读和书写。这样才能将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更好地结合,有效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扩展识字数量,提升识字能力。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孩子在幼儿园已经有过学习拼音的经历,有一定的拼音认读和拼读的基础,大部分同学能够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甚至有的同学对于他们学过的知识已经有点“自信”,觉得不用在学了。但是真实的情况却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只是就拼音学拼音,没有和识字教学相结合,拼音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识字工具的作用。如何在此基础上,将拼音学出心意,让拼音成为学生打开识字大门的金钥匙,使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一年级的孩子对于游戏式的学习比较感兴趣,自我展示的兴趣较浓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现在的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生活经验丰富的时代特点,践行“生本教育”的课程理念,我们要把拼音教学的内容组织成以识字、写字、用字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切实掌握拼音这一识字的工具,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下面,我以《bpmf》的具体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将拼音学习与识字教学有效结合。
《bpmf》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一册第九单元《字与拼音
(二)》第一部分的内容,分为认读声母、学拼音节、读音认字三个小版块,是学生学习声母的第一课时,对于掌握声母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需要学习准确识记声母的发音,结合课文插图识记字母,能够正确区分并书写,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内容进行和单韵母的拼读练习,在拼读过程中认读不同音节的代表性汉字,并进行简单的组词练习,丰富学生的识字范围和内容,扩展学生的字词积累。,本着“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本课就要开始对学生进行拼音与识字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渗透,为后面学生更多的声母,练习更多的拼读,认识更多的生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一年级的小学生形象的观察和记忆力强的学段特点,同时渗透“拼音是识字工具”这一学科理念,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能够正确认读声母b、p、m、f的读音,了解声母的发音特点,能够在拼音格中正确书写,能够和单韵母进行简单的拼读。
2、能够通过观察图画,学习声母b、p、m、f的正确发音,并通过生活词汇的联系丰富声母读音的识记方法,可以自创简单口诀识记读音和写法,能通过拼读练习掌握简单的两拼方法。
3、通过拼读扩展识记字母发音,拓展生字学习,练习字词和运用,发现拼音和识字的紧密联系,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将每一版块的拼音学习和识字相结合,运用不同方式,螺旋推进,创建有效识字课堂。
一、插图字母相结合,引出关键字,架起音形之桥;
在第一板块进行声母认读的时候,课文的前三幅插图都包含两部分的内容,除了引出声母读音的人物行为,还暗含着声母形态,第一幅是丁丁在听广播,包含声母“bo”的读音,旁边的广播就和“b”的写法契合。第二幅是东东在泼水,包含“po“的读音,水盆的水流出的形态就如同“p”的写法。第四幅是丁丁在玩捉迷藏,正在乱摸,包含“mo”的读音,后面的门洞就像爱那个“m”的写法。只有第四幅图仅有一尊佛的图像,包含读音,没有写的示范。
教材这样设计,不但建立了以生活常用字来引出声母,学习拼音,更要从拼音回到生字,让学生把会说的变成会认的,也就是由“只闻其声”,变成“音形统一”,让学生通过听读的方式认识生字。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说出图中人物所做的事情时,适时地引出相应的汉字,通过教师的范读,运用听读识字的方法,指导学生图文结合认生字。学习“b”的时候带出“播”,了解它的偏旁和人的动作有关,指导学生通过拆分的方法识记“播”的字形。学习“p”的时候,带出“泼”,了解“泼水”的“泼”是三点水旁,让学生自主拆分,练习掌握这种识字方法。学习“m”的时候,引出“摸”,了解人的动作,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和“播”结合,整合更多的提手旁的生字让学生认识,举一反三,同旁积累,扩展识字量。学习“f”的时候,引出“佛”,和人物有关。也就是说,在第一步认读的时候就要建立汉字和拼音之间紧密的联系,让学生知道每个生字有不同的读音,每个读音都可以对应一个汉字,甚至还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引出“汉字家族”,有效搭建了学生学习拼音和认识汉字的桥梁。
二、学拼音节变声调,拓展基本字,铺平认读之路;
在学习了声母的音形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本课声母和单韵母的拼读练习,教给学生拼读口诀,我是声母×××,我是韵母×××,我们轻轻把手拉,就是拼音×××。让学生在节奏感的带动下,快速反应进行拼读,用不同声母,辅以变换声调的单韵母进行练习。老师则扮演“汉字使者”,随着学生的拼读,选择字形简单、生活常用词中的汉字作为认读对象写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识读,同时纠正一些拼读方面的错误,将拼读和识字紧密结合,通过师生合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练习拆分和对比的识字方法,在教师的带领下拓展识字的数量,提升识字的能力。
教材中所列举的爸、皮、马、发,都是可以容易拆分的简单合体字,或者是学生早已认识的独体字,教师在指导学生变换声调时,可以拓展
八、拔,把、爸,批、皮、匹、屁,妈、麻、马、骂,发(fā)、伐、法、发(fà),很到地达到了举一反
三、拓展识字的目的。
三、自读自拼换韵母,激活内存字,打开生活之窗;
现在的小学生知识来源广泛,学习的渠道很多,口头表达能力强,虽然很多汉字孩子看到了可能不认识,更不会写,但是这并不影响孩子用这些字来组词,描述生活中的某种事物或者感受。而且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也很强,根据这一特点,在师生合作示范交流、学生掌握了“拼读识字”的方法后,让学生进行拼读说字、组词运用的练习,只要学生想得到,说得出,就会有会认、会写、会用的可能。
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考核”非常活跃,偶尔也存在一些同音字用错的现象,教师在巡视的时候会及时发现并指导辨析,识字量大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也担任了“小老师“的角色,进行交流互助。这不仅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学习能力的机会,更加沟通了课内学习和生活实际,把学生学习的视角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生活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人文话题都是我们学习的源泉,同伴亦然。
四、灵活拼读做游戏,运用新学字,体验学习之乐。
当然,课堂内的学习只是做了一个范例,教给学生方法,打开学生思路,要树立“生活中识字”的大语文观,让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在学生认字组词的基础上,开展用词说话练习。语言最终是为了表达服务,学生要能够学以致用,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语言文字。
最终的拓展练习提高了一个层次,让学生在前几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拼读音节,说出新字,组成词语,用词说话。拼音为识字服务,识字为用词奠基,用词为表达添彩。就这样步步提升,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汉字音形义的结合,会读、会认、会用,这就是我们识字的主要目标。
一堂课是实践只是一个开始,我们需要牢牢把握拼音教学和识字的关系,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学习,感受语文的魅力,分享学习的快乐。
附:课例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略):
二、看图学声母,认识关键字:
1、同学们,有些新的拼音字母朋友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他们就藏在城堡的门后面,让我们来找找看吧!
2、课件播放打开第一扇门,出现第一幅插图: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丁丁在听广播。
师:(教师板书:广播)读读这个词。
这个“播”字可以组广播,还可以是传播、播种,都和人的动作有关,所以它是提手旁。你能记住它的样子吗?
生:左边是提手旁,右边上面是一撇加一个米字,下面是一个田字。
师:真聪明!字形比较复杂的汉字,我们可以用分一分的方法记住它。
(认读声母b,学习正确发音,指导拼音格中书写。)(略)
3、接下来的这位声母朋友要靠大家自己来认识了,可以吗?
(课件打开第二扇门,出示第二幅插图)
师: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生:冬冬在泼水。
师:(板书“泼”)“泼水”的“泼”,和老师一起读读。(学生跟读。)
你能记住这个字吗?
生: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一个发字。
师:我们刚学的记生字的方法你就会用了,真是了不起。
(认读声母p,学习正确发音,指导拼音格中书写。)(略)
4、(课件出示第三扇门)剩下的两个声母朋友都已经钻进大家的书里了,快看看他们是谁吧!
师:你看到了谁呢?
生:丁丁在玩捉迷藏。
师:他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生:他用双手在摸。
师:(板书“摸”)丁丁的这个动作叫“摸”。刚才我们也认识了一个和动作有关的生字,是“播”,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他们的左边都一样。
师:原来,和动作有关的生字有许多都是提手旁。老师再写几个,看谁认识!
(板书:打、捉、抓、提,学生认读。)
大家真不简单,一下子认识了一个生字大家庭呢!他们的家族中还有许多成员,我们以后还会认识新的朋友。
最后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呢?
生:他是弥勒佛。
师:这是一尊佛像。(板书:佛)虽然佛存在于佛教的传说中,佛像并不是真正是人,但是他也具有人的形象,所以是单人旁。老师写几个汉字,看谁会读。
(教师板书:他、们、优、休、仙,学生认读。)
(认读m、f,学习正确发音,学生尝试正确书写。)(略)
三、拼读练习,认识常用字:
1、师:今天我们在拼音王国里又认识了新朋友,这下就热闹了,看,声母韵母交朋友了!
(课件演示:丁丁冬冬学拼音;我是声母bbb,我是韵母āāā,我们轻轻把手拉,就是拼音b——ā→bā.)
2、学生自主练习:同桌用字母卡片进行拼读游戏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略)
3、师:咱们一起玩一个“比比谁更快”的游戏吧!规则是:同学找搭档,出字母来品读,看看谁的反应快。老师就当“汉字使者”,送大家一个生字朋友。
第一组学生:我是声母mmm,我是韵母iii,合拼音节bì。
师:我写汉字“闭”,“关闭”的“闭”。谁能记住它?
生:外面一个门子,里面一个才。
师:真聪明,拆一拆就记住了!可是,有个字跟它长得很像,(板书“问”)你们能分清吗?
生:“问”要用嘴巴,所以里面是个“口”。
师:你会用比一比的方法认识生字了,不但眼睛很亮,还很会思考。
第二组学生:我是声母ddd,我是韵母uuu,合拼音节dǔ。
师:我写汉字“堵”,“堵住”的“堵”。你能记住它吗?
生:堵住就要塞一堆土,所以它的左边有个土字。
师:看来大家已经很会用拆分的办法记生字了!
四、扩展词语练习,激活生活字:
师:大家想不想玩一下这个听拼音说生字的游戏?
生:想!
师:这次老师要增加点难度!同桌两个人其中一位自己拼读新音节,并说出一个词语,另一位同学就要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会吗?我选一位同学合作来试试!我来拼:p—á——pá,爬行。
生:蜥蜴是爬行动物。
师:你的知识可真丰富,而且把词语用得很准确。就像这样,会吗?如果你的同学句子说得特别好,就把你的小星星送他一颗吧!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真好啊!学习了声母和韵母,就能拼读,就知道许多汉字了。拼音王国里还有许多的拼音朋友呢,我们以后会慢慢认识他们,再让他们带着我们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带给我们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参考资料:《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一册
第四篇:论文 安全管理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安全管理应重在实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实施,将安全生产纳入了法律轨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以安全生产保证安全运营是地铁企业的头等大事和永恒主题。长期以来,地铁的安全运营为人们平安出行提供了保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营在任何时期都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地铁线路公司以确保“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营”为中心,多年来狠抓安全生产,使安全管理各方面工作得以迅速加强,在基层工区班组的安全管理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抓小防大、安全关前移”的安全管理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狠抓维修质量和安全运营,治理和消除线路病害。
几年来,我认识到安全管理就是要处理好这样一些因素,一是人的因素,它包括人的主观认识、业务素质、文化层次、精神动力等;二是物的因素,包括设备、工具等;三是人与物的关系。只有正确地处理和解决好这些因素,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确保线路设备稳定进而确保安全运营才能够做好,做到位,安全管理才会见成效。班组的安全管理就是要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一、从5#线接收,体会出统筹兼顾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
地铁新线的接收与一般的工程项目不同的特点。在一条新线的接收中牵扯众多的工作,如路基及轨道、桥隧建筑、站场等。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单一的维修工作。一条新线的接收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技术性强、专业分工细、流程复杂等特点。又都牵涉到人、物,以及人与物的结合。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在安全工作中,人是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处理好人的因素,安全工作才能真
1正做好。因此,我们强调从人的因素抓起,在5#线项目部领导的指挥和支持下,作为中心主任,我始终从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清做好各项管理重要意义,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抓小防大”、坚持“安全关前移”、牢固树立“安全工作靠基础取胜”的安全管理思想,从努力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基本素质入手。
1、从领导抓起,统一领导思想,强化管理者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营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搞好安全生产领导是关键。从思路的研究到工作的部署,从措施的制定到最后的落实都要有领导亲自抓。“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职责”是我们思想统一的基础,安全工作“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坚持贯彻到此次新线接收的全过程。我们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议,针对当时安全状态、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需解决的安全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隐患分析、隐患治理已成为我们接收新线、消除设备隐患的群众性手段。
在5#线的接收工作中,我们针对自身工作特点明确了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在实际工作中推行“落实责任制、明确任务目标”的层级负责管理,逐级落实责任制,加强安全基础管理,把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技术素质做为根本,把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做为重点。
我们坚持在接收工作中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安全工作目标、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从项目部领导到中心、班组直至每一名职工都端正思想,始终做好“五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制度执行到位;工作安排到位;设备检查到位;整改措施的落实到位。用接收到手的设备状态能否满足安全运营的需要,能否达到开通标准,是否为日后的维修埋下隐患,来衡量我们的工作是否到位,是否称职。
2、从基层入手,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员工的综合素质是安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作为治本之策认真抓好,加强安全技术教育。
我们注意把握好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三个环节,把员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员工个人
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5#线员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员工把安全作为工作中的“第一需求”。
接收工作中贯穿始终的是“向违章违纪宣战”、“向漏检漏修和检查不到位宣战”活动,强调从基层入手,认真分析违章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根源,在员工中开展以:“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设备”为主要内容的四查活动。引导员工从职业道德、从法律的高度认清遵章守纪的重要性,提高敬业爱岗、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严格对违章违纪和责任事故的查处。通过向违章违纪宣战活动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3、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坚持常抓不懈
同时,我们还通过班前会、标语板报和技术业务知识培训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在新线接收工作中我负什么责任、尽什么义务”的大讨论。通过这些措施和活动,全体员工认清了形势,明确了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有力的促进了新线接收工作。
二、明确各级安全责任和岗位责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是实现接收新线确保新线高水平开通的必要条件
安全管理工作是实现新线高水平开通乃至开通后新线地铁安全运营的基本手段。管理工作跟上了,安全状况就有起色。我们对上级确立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制定出了配套的项目部、中心级规定,完善了我们的各个层级的安全管理体系。在这方面,我们紧密结合新线接收工作,狠抓了四方面工作。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我们十分注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完善各级安全管理网络。规章制度是维护生产、运营正常进行的“航标”,无论是监督管理、职责落实,还是对“三违”、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均离不开规章制度。我们对新线
接收工作始终坚持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考核指标,这些规章的制定和完善,使各层级、各岗位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可控,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寻,有制度有考核。
为逐级落实责任制,我在5#线项目部领导的支持下,与全体员工签订《责任书》,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员工人头。“责任书”明确了各项工作的带班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关键是责任上的明确,制度上的落实。我们狠抓了“明确分工到位、任务部署到位、检查工作到位、应变能力到位” 的四个到位,真正使新线接收工作的责任制落到了实处。
2、经常性开展安全检查,分析和查找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
检查是监督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贯彻实施、制止违章行为和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手段。查安全隐患,查违章违纪,查安全防范死角。对重点部位的设备进行重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该整治的整治,该控制的控制,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新线接收的工作质量。同时,我们在“各类设备的检查要细之又细,设备问题的分析要透之又透”的基础上。做到检查项目全、检查细、记录清、反馈快,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分析和查找我们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中遵守“谁检查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
3、在提高设备质量上抓落实、求深化
从源头上控制住设备质量,实行“层次管理,责任到人”,加强质量管理,坚持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严格按照“工规”、“技规”标准进行设备检查和整治工作的督促验收,提高线路设备的接收质量。
4、不断提高抢险救援能力,快速有效的控制和化解突发事件
快速有效的抢险救援有利于控制突发事件,我们结合新线特点制定了抢险救援的方案,完善了抢险救援网络,做到人员、器材、措施三落实。同时,我们还组织抢险救援演习,提高抢险人员素质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确保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能够迅速出动,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进行抢险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北京地铁实现了网络化运营,在更加严峻的考验面前,我们的安全工作和指标完成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但是,新体制、新线路,使我们面临新的形势,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营的地位更加突出。我们应充分认识安全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安全工作没有休止符,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动摇,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在实现安全生产,确保安全运营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随着地铁建设的发展,改革进程的深入,运营机制的转变,我们将面临新形势和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安全工作涌现出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思考。
其一,强化安全意识,牢把安全主动权。搞好安全生产基层的直接管理者是关键。作为基层的一名管理者,我认为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增强忧患意识,要善于在成绩面前看到问题,从起伏之中抓住隐患,主动自觉地查问题、找隐患,切实把问题和隐患解决在萌芽之中。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作风对待工作,深化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带好队伍,牢把安全主动权。
其二,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基础。从单线运营到网络化运营,从“计划修”到“状态修”的转变过程中,应立足安全,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基础,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继续实践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的前提下,要不断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并结合新的形势建立新的与网络化运营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研究和把握基层安全生产的规律,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其三,认真做好超前性、倾向性、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抓超前:要认真总结分析自己和别人发生的事故教训,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及时查找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前移安全关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抓倾向:从已发生的小问题中找出共性规律,变“就事论事”为“就事论理”,普遍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抓关键:分析哪些问题是对安全运营大局有影响的问题,解决关键问题,务求实效。
其四,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实现两个观念的转变,即由“事后分析”
向“超前预测”转变;由“查找事故直接原因”向“分析事故深层次原因”转变。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现场作业监控,加大作业过程的动态控制,还是要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新线接收工作和5#线运营以来面临的诸多问题,我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这些基层管理者的工作是否到位,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就是----你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是解决了实际问题?地铁的安全关系到首都形象和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营是地铁企业不可动摇的永恒的主题。我们必须一如继往地重视安全管理。当前,地铁处在一个大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起点、新课题、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措施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为开创线路公司安全生产新局面,为全面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出新的努力。
2009年9月
第五篇: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与教学相结合,论文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与教学相结合
广州市白云区松柏东幼儿园 林春艳
内容摘要
区域活动主要是幼儿自己的活动、自己的游戏,它不像主题活动和学科活动那样是教师设计和组织的。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得以提高,教师应当在幼儿自身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环境的影响,着力培养和加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而展开丰富多彩的区域创设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可见区域创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
幼儿、区域活动、兴趣、活动区材料、环境创设、活动评价
区域活动也并非是教师完全不加影响、不加控制的“绝对”自由天地,只不过这种影响和控制比较隐蔽,是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尤其是活动材料的投放而实现的。因此,所谓区域活动,实际上指的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这就让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发挥区域活动在对幼儿个体构建和群体互动的更大作用,贯彻学习《纲要》精神呢?
一、活动区的创设必须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班级内的活动区都是幼儿的游乐园,幼儿根据自己当时的兴趣和意愿,自由选择区角,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幼儿在区角里可以自由地选择摆弄、操作、探索,通过实践积累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感受,使幼儿体会到更多的成功感和愉悦感,有益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来规划,环境的创设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心地投入活动,充满信心地探索问题,这才识创设区域环境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我们的区域设置是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商定布置的,主要采用固定与灵活多变的区域材料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具有固定的区域位置,满足不同的幼儿需要,也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活动,达到探索的目的。在空间上,允许每个幼儿在相关联的区角内任意走动、自主选择区角,如在“娃娃家”区角,因角色需要,教师指导,幼儿可以去“银行”区角取钱,邂逅去“商店”区角买衣服,回家“向宝宝”展示所买的漂亮衣服,促进幼儿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融合
在以主题教育为主的今天,在活动区域的设置上首先要考虑主题背景下的活动内容,这样既可以通过区域活动深化主题教育内涵,同时巩固主题活动中的教育内容,使幼儿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主题概念。下面,我就以小班主题活动《我和瓶罐玩游戏》为例。
首先,在整个活动区中我专门设置了一个主题区,在设置这个主题区中我又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并在投放材料时,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设置了以下几个活动内容,比如美工区:我帮瓶子宝宝穿衣服,准备红、黄、蓝三原色的颜料、布、纸、彩色贴纸、各类瓶子等,让孩子在自由摆弄这些五颜六色的颜料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激发他们对色彩探索的兴趣和创作的能力。
除了设立专门的主题区以外,教师还为幼儿设计了不同的建构活动,比如搭建城堡,我们老师用瓶子做成的各种形状的积塑等,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只要教师用心,再加上一点创造力和想像力,就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教学主题中延伸出很多有趣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来,区角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来变化多端。所以,通过主题活动统帅区角活动,就可以将区角活动和教学活动中的材料有机地统一利用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他们在一个活动区学到的知识可以立即迁移到另外一个活动区去继续得到巩固和深化。
三、投放可操作性的材料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重要性体现在材料提供少了,区域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材料的复杂性体现在要保证幼儿有兴趣探究,又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探究结果。因而,材料的投放关系到活动是否成败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呢?
首先,材料要具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是指材料必须能够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这才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更重要的是儿童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是儿童是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例如,我们在上《我的汽车》的主题活动时,如果交给幼儿几辆的模型,让幼儿找找船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等,这些都不算是探究活动。如果是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纸板、泡沫、胶水、小刀、瓶子等,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自己制作出简单的车,这就是一种探究活动。因此,我们在材料的提供上,还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其次,材料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材料的多层次性是指材料的投放必须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不同发展水平,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层次的提高。在开展主题活动为《花坛里的花》中,在美工区,我有意提供两种不同的范例让幼儿选择,一种是画好的花的轮廓让幼儿图色,一种是画不同的花让幼儿自己画出花的茎和叶子,也可进行添画。不同层次的幼儿就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材料的多样性是指材料围绕教育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这也是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爱的主要原因。所以,这就要求材料的提供应注意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四、老师正确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既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同时也是教师所组织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而,区域活动规则的制定应该是由教师和幼儿来共同完成的。规则一旦制定,就会要求幼儿遵守,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促进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区角活动结束时收拾,整理材料,要求幼儿材料要分类、有序摆放,各自回自己的“家”,不可胡乱收拾、随意摆放,也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当幼儿在活动时,老师应该观察材料的投放是否能激发幼儿游戏兴趣,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重点观察幼儿的活动、探索情况。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等。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做法,理解幼儿不同行为的合理性,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游戏环境。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老师应当适时介入,对孩子指导要留有余地,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老师也要作为一个共同参与者,与幼儿共同商讨对策,鼓励、引导幼儿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
每次的区域活动中,老师应该及时地给予评价,这是提升孩子经验的重要环节。把幼儿在活动中,生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欣赏,通过自我介绍,将制作的方法、过程告诉大家,和大家分享成功的快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幼儿得到了肯定,体验了成功,才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所以,在区域活动中,老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观察着、参与者和引导者,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和智慧,对幼儿的讨论和交流起到引领、支持、整理、提升的核心作用。这才能有效引发积极的师生互动。
区角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园内生活,让幼儿有了游戏的机会,还发展了幼儿的个性,培养了幼儿的各种兴趣,同时给教师提供了更好地观察幼儿的机会。区域活动这一个别化教育组织形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有效的作用,教师、幼儿都将受益无穷。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2版
[2]《幼儿教育·教育教学》杂志2012年5月
[3]《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 李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