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县中药产业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我县按照“建园区、抓龙头,建基地、抓示范”的思路,狠抓中药生产、加工、流通、科研四大体系建设,建成了承载、聚集、孵化项目的盘龙生态产业园,探索出了“林药结合”的柞水模式,发展扩大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药源基地,培育壮大了盘龙公司等医药龙头企业,引进了世界五百强企业吉利集团投资我县医药产业发展,现代医药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大。为打造西部现代化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我县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前景及存在问题
1、发展现状
中药农业:自2003年起,中药农业先后经历了政府驱动规模发展、企业带动订单发展、示范引导林药结合的阶段,发展思路也从全面开花、主攻木本、示范带动、企业带动的转变。目前,全县累计发展中药材38.34万亩,其中木本药材33.34万亩,草本药材5万亩。产量已累计2.7万余吨,产值超过1.3亿元。
中药工业:有盘龙制药公司、欧珂制药公司等通过gmp认证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植物药业公司、桑葚保健酒、银杏茶等系列产品开发的中医药企业正在崛起。截止2014年底,中医药产值达到12.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89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6.4倍和9.1倍,医药工业发展的态势良好。
中药科研:以盘龙医药研究所和秦岭特效药材研究所为代表的骨干医药科研机构在中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培育主导品种4个,筛选地道品种50个,保护频危品种8个,为全县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保护、秦岭中药材的开发利用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药商业:经过引导发展,全县已形成柴庄、凤凰镇、曹坪、石镇、乾佑药材交易集散地5个,成立药业协会33个,以凤凰镇的宋崇顺、石镇赖胜广为代表的购销大户16家,年吞吐量达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上交税金近60万元。
2、产业发展的前景
先决条件:柞水之所以大力发展中药产业,是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征求了多方意见后,做出开发和激活秦岭南麓的这片热土决定,就是要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植被优势、交通优势等先天条件,看中的是发展中药产业的基础。
龙头企业:我县的医药产业发展在全市排名第一,有盘龙、欧珂等发展成型的龙头企业在省市均占一定位次、拥有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品牌待开发,有很强的竞争有优势和发展潜力,还有保健养生药膳等系列产品开发的中小企业正在崛起,这都将成为我县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蓄积了充足的能量。
科研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成立了盘龙医药研究所和秦岭特效药材研究所,不仅培育了大量的医药骨干,还在地道品种保护、野生药材训化、医药企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仅有专业的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还有以王家成为代表的广大民间中医药从业人员活跃在乡村,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还需要更深更高层次的研究。
市场前景:随着全球天然药业兴起,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提高,保健养生一时不断增强,保健养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保健养生势在必行。尤其是中医药属于天然绿色植物,其保健养生功能倍受关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政策机遇:融入关天经济区,加快建设“一区三基地”,县委、县政府把中药产业作为三大产业之一,全力打造“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努力形成矿产、旅游、医药三大产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医药产业将成为未来县域经济发展腾飞的潜力所在。
3、存在问题
虽然在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认识问题:一部分群众甚至县乡干部中,普遍认为发展中药产业就是种药,那样没有什么前途,药材产量小产值低,成本还高,不划算,没有真正理解“现代中药生产加工基地”的真正含义。
②产业资金投入不足:药业的发展涉及全县千家万户,也是一项惠民富民的民生工程。而产业发展一直没有预算实验示范、科研培训、补贴奖励、培育扶持等等资金,使产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也与矿产、旅游两大产业发展极不适应。
③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盘龙、欧珂两大制药企业目前的主要原药材来源有95%靠外购,吸收本地药材仅有5%,所占比例很小,带动基地发展的能力很弱。同时,地道药材的系列产品开发和深加工、包装的企业比较少,带动不明显。
④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种植业表现为没有试验示范的实践技术的支撑,关键技术滞后,所用的指导还是依靠书本,发展盲目,缺乏科学性,导致效益差;
医药工业表现为,新品种开发少,扶持企业发展的新技术少;
流通体系还局限于等上门生意,没有现代的信息交流体系。
⑤服务指导能力不强:a、培训技术指导不够,主要是在中药材种植上技术指导,没有从农、工、商、科等全面指导;
b、药业干部队伍人才不足,人员老龄化较高;
乡镇药业干部有管理松散,不在本职岗位和没有药业干部现象普遍存在。c、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没有专用经费、没有车辆,使服务指导产业发展难以保障。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六届九次全会精神,依托柞水的自然优势、历史优势、企业优势,坚定不移的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不动摇,大力发展医药企业。坚持“建园区、抓龙头,建基地、抓示范”的思路,以中药科技为先导,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以中药商贸为纽带,以企业发展带动基地建设,以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传统中药向现代中药转变,使我县成为关天经济区内重要的现代化中药生产加工基地。
发展目标:按照两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成规模的思路,通过重点扶持一批研发项目、高水平种植基地和龙头企业,把现代中药产业建设成为特色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采取林药结合模式,主攻山地木本药材,“十三五”末,发展木本药材10万亩;
“订单”发展平地草本药材,使草本药材年在地面积稳定在3万亩。加大对中药材系列产品开发力度,拉长拉粗产业链条。到2020年,培育龙头企业2-3个,上市公司2个,工业增加值达15亿元,gap标准中药材基地2万亩,中药农业增加值3亿元,中药商业增加值5亿元,全县医药总产值增加23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增加值的15.3%。以五味子、板蓝根、重楼、秦艽、红豆杉等品种为主,力争2个以上中药材品种通过国家gap基地认证。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意识。加大对“现代中药”的理念宣传,从定义、内涵、要求标准、产生的效益等方面进行宣传,扭转“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就是种植中药材”的错误观点。宣传柞水的中药产业的发展优势、思路、目标和机遇,提高认识,把思想再次统一到“打造西部现代中药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上来,提高柞水医药产业对外的知名度,铸造“秦巴药苑(柞水)”品牌。
2、设立药业基金,保证产业投入。任何产业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一方面每年县财政预算一定数量的中药产业发展资金,有中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专户专管专用,在药农补贴、扶持医药企业、示范补助、种苗调运等方面调配使用;
另一方面,要投入一定的科研培训经费,聘请专家、教授对药农和药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还要加强与中省市有关部门联系沟通,积极争取上级在计划安排、项目设置、资金投入方面对我县医药产业发展给予支持。
3、扶持医药企业,依托企业带动。除抓好盘龙、欧珂等骨干企业外,在资金、服务、技术上积极扶持以陕西桑葚保健酒厂为代表,以中药材深加工、包装、基地建设、保健养生系列产品等方面开发的合资、独资、合作的医药企业发展,加大扶持引导力度,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发展药源基地建设,以企业发展带动基地建设,以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4、开展试验示范,提高科学服务。在乾佑河沿线建设一个10--15亩连片集观赏、试验、示范为一体的试验示范园。通过试验、示范,带动全县药农的积极性,提高指导中药材培植的技术水平,增强了苗木的区域适应性,对比较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地道频危等品种进行驯化,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企业建设药源基地奠定技术基础,指导更具科学性。
5、强化领导指导,健全人才队伍。在现代医药的生产、加工、流通、科研四大体系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产业发展资金等方面,统一由县中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安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加强药业发展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工作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派驻到医药企业、流动到医药市场、加入到医药科研事业中,对现代中药生产、加工、流通、科研各个领域全程服务和跟踪指导,提高服务水平,促进药农增收、企业增效。
四、保障措施
1、领导保障:在县中药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指导协调落实各项药业政策,坚定不移的发展中药产业。
2、政策保障:落实已有的产业政策,根据需要还应出台鼓励发展产业的配套政策,如资金扶持政策等。
3、资金保障:设立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
4、人才保障:配强配硬药业干部队伍,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配齐乡镇药业干部,并实行专职专责,垂直管理。
第二篇:发展中药产业设想思考建议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区委深入开展了“我为科学发展献一策”的活动,为此,笔者经过一个月的深入调查研究,广泛走访,认真收集,现提出以下设想与建议。
一、由来
**省因为独具的地理、地质、气候、物产优势而号称“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就是中草药的主要产地,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
资源有5000多种,其中植物药4600多种,动物药320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国中草药的75%。其中著名的原产地中药材和主产药材就达30多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川药”在中医中是不可替代的金字招牌,为医家和患者推崇备至。故我区应当传承历史优势,对接现代科技,顺应生态文明,将中药产业作为我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农业的换代升级。
二、区情
**区素以“鱼米之乡、柑桔之乡、蚕桑之乡”闻名,土壤以冲积土、紫色土、黄色土为主,土层厚、土质肥沃。属亚热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均降水935.9毫米,无霜期达33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为26%。嘉陵江流经区内76公里,区内河流密布,水网发达,水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32座,提灌站85处,全区农田的自流灌溉和提灌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5.8%以上。区内原生的木本植物达60余种,草本植物达150种以上,其中可入药的原生植物种类就有50余种。
三、设想
1、总体设计:以生态农业为载体,以发展木本、草本药材为主体,结合林业、水保、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区域性的特色品种基地,以嘉陵江沿岸乡镇为主,建设中药材“绿色走廓”,逐步将**建设成为**中药材的生产基地,并争取半夏、大黄等成为全国的主产地之一。
2、主攻品种:木本药材以杜仲、桔皮、枳实、枇杷叶、花椒为主,草本药材以半夏、苡仁、麦冬、丹参、菊花、黄连为主。
3、加工流通:通过招商引资,创办以加工中草药半成品、成品的企业,采用“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确保产品的销路与加工,并与成都中医大学建立联系,争取他们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联合开发柑桔、蚕桑的副产品,提升产值。
4、基地布局:以凌云山为中心,建设千亩杜仲基地;以永安、石圭为中心,建设万亩桔皮、枳实基地;以大山坡农业生态园为中心,建设千亩枇杷叶、花椒基地;以东观、长乐为中心,建设千亩半夏、麦冬基地等。
四、建议
目前,我区中药产业尚处于原生状态,农民的产业观念尚未形成,栽培技术、种子种苗、销售渠道均较为缺乏,因此,笔者建议:
1、区政府成立专门的产业推进机构,主抓此事。负责全区中药产业的规划、指导、督促及目标考核,每年将此项工作列入乡镇经济目标单独考评。
2、形成“一乡一品”。以乡镇为单位,根据本地的土壤、地质条件,确定一项主导品种,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种植科技含量,申报无公害、绿色原产地称号,逐步形成地域优势和传统优势,进而形成“一乡一品”。
3、培训技术骨干。每年组织乡镇和重点村选派人员参加中药材种植、开发、经营、管理的业务培训,参加专家的辅导和现场操作示范,从而保证每村均有技术骨干负责管理及教会农民科学种植。
4、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项目的启动阶段,需财政安排专门资金扶助产业发展,例如技术培训、外出参观、种子种苗等,起步初期需资金扶助。
5、与省内外中医研究所及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中药材及相关片、饮、剂深度开发研究中心,争取成为国家、省级中药品种的实验基地,从而推动大面积种植。
第三篇: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战略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战略思考
作者:任小巧等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4年第02期
摘要:中药(民族药)产业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多地政府将中药产业作为本地区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扶持发展。贵州作为重要的药用资源基地的,充分发挥着民族特色优势。本文根据贵州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及实地调研情况,对贵州的中药(民族药)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制约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构建贵州中药产业链和打造大品牌、大品种、大市场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贵州;中药产业;制约因素;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2-0001-04
中药(含民族药)产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多地政府将中药产业作为地区重点支柱产业扶持发展。作为我国重要药用资源基地,贵州充分发挥民族特色优势,着力打造民族品牌,使贵州中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贵州省政府支持下,2013年5-6月,笔者对贵州中药发展状况进行调研,以系统了解贵州上、中、下游中药产业。根据贵州省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及实地考察情况,笔者分析贵州中药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扶持和促进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现状
1.1 中药种植(上游产业)
贵州省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用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天然药库”,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贵州省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地现在已知中药材4290种,其中植物药3924种,动物药289种,矿物药77种;民族药物1500余种。中药材资源蕴藏总量约为6500万t,其中植物药约195万t,动物药约1520 t。中药材种植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现有中药材种植总面积114.5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5%,全省各市(州)均开展了药材种植,主要品种有太子参、何首乌、杜仲、头花蓼、淫羊藿、石斛、半夏、金银花、黄柏、黄姜、艾纳香、桔梗、板蓝根、鱼腥草、砂仁、天麻。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基地有16个,包括天麻、杜仲、厚朴、银杏、半夏、何首
第四篇:中药产业
首届中国(贵州)中医药国际研讨会下月在贵阳举行
金黔在线讯 10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首届中国(贵州)中医药国际研讨会”将于11月5日至6日在贵阳举行。
据介绍,首届中国(贵州)中医药国际研讨会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共同举办。
会议将邀请国内外中医药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大型的医药企业、科研单位、著名中医药代表参会,围绕“中医药对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中医药在中国及世界发展状况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主题作主体发言和专题演讲。
研讨会选址贵州,就是看中贵州拥有一批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的民族药成方制剂和企业,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药因其疗效独特而享誉国内外。
本次会议将给我省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很好的机遇,通过专家演讲、研讨、项目洽谈等多种形式,不仅搭建中医药交流合作的国际平台,还将宣传我省中医药,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人才(团队)和资金在贵州落户,促进中药民族药产业快速发展。
相关链接
中医药产业贵州“五张名片”之一
贵州具有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区位、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享有“黔地无闲草,草草都是宝”的美誉。据省科技厅副厅长秦水介介绍,我省中医药产业经过十几年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到去年,我省医药工业总产值已达225亿元,其中医药农业(中药材)93亿元,医药流通为160多亿元。中医药产业规模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和烟、酒、茶、旅游商品并列为贵州省的“五张名片”。
以苗药为主的民族医药又是其中的亮点。在全国“六大民族药”里面,苗药的产业规模最大。目前,我省中药企业通过GMP的有160家左右,规模以上企业有98家。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30万亩,尤其是通过近几年来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了我省农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
目前贵州已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有丰富资源和规模产业,但因为缺乏正规的药材流通市场,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还受到不小制约。
第五篇: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调研工作汇报
××医药产业的优势在中药,发展的潜力在中药,发展的希望也在中药。××××年全市规模企业医药工业总产值20.7亿元,利税2.17亿元,中药企业产值总量、利税均占全市医药工业产业的80%以上,中药产业已成为××特色产业。当前,我们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指导制定和实施医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工作中,要突出×
×中药产业发展这个重点和特色,着力培育医药板块经济,打造产业链,积极实施“品牌”和“航母”战略,推进××中药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1、乘势加力,着力培育医药板块经济。近年来,××将医药产业列为全市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之首,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来抓,全市医药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此,围绕建设“药都”樟树福城医药工业园和袁州医药工业园两个医药工业基地,充分发挥“两园一都”的医药工业企业数占全市医药工业企业数70%以上的优势。努力形成医药产业的聚集效应,打造医药板块经济,我们必须乘势加力,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作用,对gmp异地改造企业,特别是对新引进的医药工业企业要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并在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有意向、分类别地引导中药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向“药都”樟树福城医药工业园和袁州医药工业园集聚。以实现医药企业的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采购供应、产品开发、人才交流、市场开发、技术工艺、生产质量管理、信息服务等多种资源的共享,形成企业共同发展合力和聚集效应,逐步形成我市医药经济板块结构。
2、政企联动,努力打造中药产业链。一是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种植业。成立由政府牵头,农业、科技、药监等部门参与,企业、基地和有关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gap实施小组,负责协调基地gap的实施工作,积极主动地与国家有关部门一起抓标准化建设,争取国家将××市道地药材种植列入国家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二是大力发展中成药工业。中成药工业是中药产业链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做大做强樟树天齐堂等中药饮片厂的同时,积极扶持其他中药材种植业、中药饮片工业的发展,为中成药工业提供优质价廉的生产用原料,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中成药工业提供发展的动力。三是大力发展中药提取物工业。目前,我省尚无一家获证的中药提取物的专业生产企业,市内企业要积极研发有市场潜力的中药提取物新品种,建立和完善中药提取物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逐步向产业化、标准化、商品化和现代化发展。四是大力发展药包材工业。据调查,我市中药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铝箔、复合膜、药用pvc等药包材80%需从外地购入,药包材市场潜力巨大。政府要积极引进药包材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我市药包材工业,建立药包材基地,鼓励企业投资药包材工业,抢占药包材市场。五是加快医药商业网络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药品流通方式和现代管理模式。药品流通企业要采取“联大靠强”的策略,通过重组、兼并、联合,建设象广东康力药品(樟树)物流中心这样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加快樟树中药材市场的改革与建设,探索中药材市场新的运营机制。六是加快中药产业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关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本市的国内外中药市场经营、科技文献、资源、政策法规等数据库,与国内外医药市场和企业联网,形成辐射国内外的中国××中药产业信息中心,为全市中药材种植业、加工业、中成药工业、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及开拓中药市场提供一流的信息服务,加强与国内、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推介××中药品牌。
3、承传优势,全力打响“药都”品牌。“十一五”规划我们坚持“发扬优势、特色发展”这个医药产业发展的方针。有优势才有竞争力,有特色才能占领市场。一要抓住国家对中药饮片市场进行整顿及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的有利时机,以“樟帮”中药饮片加工技术为依托,把传统的“樟帮”加工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我市药材资源,面向市内市外两个市场,加快发展我市中药饮片工业。二要深挖“樟帮”饮片炮制传统技术精髓。利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樟帮”饮片炮制技术,从中提炼出精华的可转化为生产力的部分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有自主产权产品品牌。三要组织技术人员研发新工艺。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大与科研院所联手研发加工中药饮片新工艺的力度。为市内外中成药生产企业提供优质保量的中药饮片,扩大饮片加工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份额,创立××的“樟帮”饮片品牌,逐渐使我市成为全国性的现代饮片加工基地。四要打响“樟交会”品牌。举全市之力,精心做好一年一次在樟树召开“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以药交会为主要载体,按照“规模更大、人气更旺、招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