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精选5篇)

时间:2021-02-03 11:4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第一篇: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对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辽宁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位列其中。作为辽宁省委、省政府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高度谋划的重要举措,“飞地经济”以体制机制的改革“棋子”,撬动了县域经济、乡村振兴和区域均衡的发展“棋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

一步“巧”棋:

“飞地模式”应运而生

11月下旬,东北气温骤降,在辽宁兴城经济开发区,多家企业仍热火朝天地赶工建设。

从北京迁来的辽宁宏升卓越移动升降机项目主体厂房刚刚完工,从深圳引来的佳华利道金属储氢项目正在进行新能源车辆的运行测试,而更早搬来的辽宁菲迪饲料技术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已经投产,正紧锣密鼓地筹划二期建设……

“一度沉寂的开发区如今热闹起来,‘飞地经济’功不可没!”兴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董玉明说。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合作模式,“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成等机制,促使项目“飞出地”和“飞入地”紧密合作的发展方式。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一直是制约辽宁发展的短板。特别是“乡财县管”制度的实行,乡镇普遍缺乏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201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围绕破解乡镇“有资源无产业、有项目无土地”的问题,率先提出在北票、喀左等县区规划建设“飞地经济”产业园;

同时实施县乡财政“分灶吃饭”,赋予基层一定自主权。

随后,辽宁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以位于各市、县、区的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为主要载体,鼓励各乡镇招商项目前来落户,并承接外省产业转移。

为调动各方积极性,辽宁省还建立分享机制,“飞地”项目形成的税收等利益,原则上按5∶5比例,由项目“飞出地”与“飞入地”分享;

对于跨省合作的重大项目,可由双方协商确定分享比例。

满盘皆活:

基层探索不拘一格

2019年起,辽宁设立“飞地经济”产业发展资金,每年安排3亿元,重点支持招商引资落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级创新平台、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奖励“飞地”发展成效显著的市。

随着“飞地”改革的棋子落下,各地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发展经济的探索不拘一格。

朝阳市利用辖区内的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承接各乡镇针对京津冀的招商引资项目。在凌源市经济开发区内,从河北秦皇岛市迁来的炜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生产。公司总经理尤忠文说,企业选择落户,看中的是地方的环境和干部的劲头。“乡镇干部三番五次到企业招商,签约后又迅速配备‘项目管家’,服务真是到家了。”

今年初,葫芦岛市为建昌县开辟“脱贫攻坚飞地产业园”,在经济开发区拿出1500亩土地供建昌县招商引资,今后10年,项目的税收收益全部交给这个贫困县支配。

“飞地”也打开了各地的视野。铁岭市抓住对口合作机遇,与江苏省淮安市对接洽谈,建设“淮安-铁岭”工业园,承接南方产业梯度转移。

铁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文哲说,园区将采用江苏省的先进运营管理机制,由铁岭、淮安两地共同招商、分享税收,“这为铁岭开垦了一片学习南方的实验田”。

振兴新局:

以开放胸怀聚能蓄势

截至目前,辽宁14个市共签约“飞地”项目超过1000个,总投资额近1900亿元。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投资处处长郑广辉说,在投资承压大背景下,“飞地”无疑增加了投资辽宁的吸引力。

红利不止于此。在辽宁兴城经济开发区,通过对僵尸企业依法解除协议,园区已收回、盘活闲置土地860亩,落户了奇力生物肽等6个项目。开发区为当地“明星村”——四家村开辟的小微企业园,短短半年之内就入驻满员,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新载体。

“飞地模式带来了资源的共享。”葫芦岛市市长王力威表示,以葫芦岛为例,过去各乡镇和开发区重复招商,难免存在同质化竞争;

现在打开了区域限制的藩篱,各地可以“借笼养鸡”“借鸡生蛋”,从而形成了大招商格局,实现了项目与区域的最优配置。

“飞地经济”也给乡镇带来福音。今年以来,朝阳市176个乡镇、街道共有300余个招商引资项目落户“飞地园区”,总投资额312亿元。“据初步测算,这些项目投产后,可为这些乡镇、街道每年增加税收收入22亿元。”朝阳市财政局副局长张育才说,长期困扰乡镇的财力紧张问题将被缓解。

“‘飞地经济’改革重在执行和落实。”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洋说,接下来,辽宁将围绕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主动与其他地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以开放心态和务实作为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

第二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关于茅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关系民计民生与社会和谐及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茅箭作为十堰中心城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商贸服务大区和东部新城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的迫切需要,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改善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对于实现茅箭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茅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面临难得机遇

现代服务业建立在比较发达的工业化基础之上,是依托电子信息和其他新兴高技术,以及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茅箭区不仅是十堰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聚集体,而且是区域内最集中的经济活动和商贸流通场所,因此不仅要成为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中心,而且要在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发挥龙头作用。从现实基础和条件来看,茅箭区发展以“高人力资本、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为特 1 征的现代服务业,既体现了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又实现了城市空间拓展;既承载了现代商业功能分区,又为资金东流、人才东聚、项目东移提供了服务保障。

1、良好的区位优势。茅箭区位于十堰市城区东部,银(川)武(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距离襄樊机场180公里,距正在筹建的武当山机场不足15公里,距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27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50公里。辖区内新建成的北京路、天津路、重庆路、浙江路、上海路与东风大道、辽宁路、武当大道、许白路等城市主次干道构建起完备的交通网络。辖区为十堰中心城区,东连十堰高新区、武当山经济特区,十堰市火车站、汽车站位于辖区,坐拥高校园区,有郧阳师专、十堰职业技术学院、郧阳医学院、湖北汽车科技学院等四所高等院校,学生高达3万人,日人流量达10万人,具备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

2、难得的政策机遇。近年来,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特别是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之现在建设投资项目的成本下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机构的新政策、税费方面的改革非常多。对我们来说这些都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可以进行重新布局,整合资源,做大做强。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省政府下发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为我们发展现代服务业指明了方向。市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东部新区开发建设,以天津路、重庆路、武当路等城市干道为骨架,以 2 工业园区、高校园区、商贸新区为支撑,加快建设东部新城区。此外,茅箭区委、区政府不断提升商贸服务区功能,先后围绕火车站商贸经济圈建设、赛武当旅游开发等,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服务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必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繁荣的商贸经济。茅箭辖区商贸经济十分繁荣,辖区聚集了十堰80%的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宾馆、饭店、大型专业市场、连锁超市、仓储物流等,新业态星罗棋布,是鄂西北重要的商品流通集散中心。2010年元至11月,全区完成商贸销售额263.8亿元,同比增长26.2%,绝对值和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全区共有各类专业市场 42家,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有12 家,其中包括鄂西北工业工程机械交易中心、虹桥建材商城、辰泓大市场、澳门街建材市场、燕林建材市场、金地家居广场、银河汽车交易市场、鄂西北小商品批发市场、俊发家私广场、老虎沟农贸市场等,年交易额达56.8亿元,共有各类商贸企业 9451家,其中包括人民商场、五堰商场、京华超市、寿康永乐连锁超市、新合作鑫城超市、国美电器等,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就有20 家,过5000万元的有15 家;物流配送、投资担保、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拥有十堰市最大的商业步行街,是十堰市最为繁华的地段,日均人流量达5万人以上,十堰市火车站商贸经济圈预计近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

4、雄厚的工业基础。工业化、城市化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辖区毗邻十堰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普林工业园、东风中客、万向通达等工业园,东风伟世通、东风公司车桥厂、3 锻造厂等专业厂和三环集团、太平集团、通达集团等中央、省、市属企业星罗棋布,使茅箭区成为东风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和零部件采购基地。特别是近年来,我区强力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关键汽车零部件制造和专用车生产,引进了驰田汽车、普林齿轮、正和车身、东风客车等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了集研发、生产、物流、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汽车产业体系,第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集群效益开始显现。截止到2010年11月,我区工业总产值达131.4亿元,产销率达98.7%,全区工业企业共有2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 161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 22 家,产值过5000万元企业达18家,涉及到汽车整车生产、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众多产业。各类企业的快速扩张迫切需要相应的现代服务业态的配合,也给现代服务业提供了众多的发展领域。

5、广阔的发展空间。服务业已经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而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前仍处于产业演进的初级阶段,发展速度缓慢,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差距既是潜力,也是机遇,三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给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预留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土地空间巨大,天津路沿线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1700亩;重庆路道路沿线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1700亩;浙江路沿线开发商可供开发的建设面积1250亩,其中茅箭辖区577亩。三条路总体可供开发利用的建设面积达3977亩。在这么大的一片区域上,完全可以再造一个“五堰商业街”。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区现代服务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看,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滞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规模不足、竞争力不强、区域发展欠平衡等问题明显存在。

1、对现代服务业重视程度不够。一是重工业轻服务业思想尚未根本改变。总认为工业投资见效快,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效果较为显著;不能正确认识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过分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而忽视服务业对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作用。二是政策扶持不够。近年来,市、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文件,在服务工业发展上开通了企业服务直通车、“宁静日”等便捷服务,这些政策对工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对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却很少,仅限旅游等少数行业,致使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相对偏低。三是管理部门多。服务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行政审批管理部门偏多、程序偏繁、限制较多,阻碍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进入第三产业领域,也导致了整个三产出现总体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层次较低、缺乏协调管理的问题。四是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信心不足。总认为现代服务业对人力、技术等要求高,而本地企业集中度不够,规模小,地方人流、信息流不够,三产发展难成气候,主观上努力不够。五是规划滞后。

2、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是传统服务业比重大。我区服务业中,商贸等传统行业增加值占三产增加值的60%以上,主要以劳务型服务为主,智力型服务比重低。二是服务产业较为分散。我区各类服务业都有分布,但总体上没有形成一 5 个比较长的服务产业链条,服务品种不丰富,服务业的科技含量不高。三是服务业整体层次有待提升。服务业企业规模不大,企业融资能力不强、抵御外部环境风险的能力较弱。虽然有人商集团、武商量贩店、寿康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但整体集中在商品零售业,经营雷同,相互竞争激烈。而其他服务业缺乏大型骨干企业,而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信息咨询、高新技术研发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明显滞后,某些社会服务方面还是空白点。制约了服务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和综合效益的发挥,从经济规模、产业能级、资源配臵功能、资源配臵效率等方面来看,和国内发达城市、国际大都市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3、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和统计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服务业普遍缺乏现代化的行业标准,已有的标准一般都比较落后,不适合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或者是泛泛引入国外认证机构评价体系,不适应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一些行业的服务标准不统一,服务不规范,质量难以保证,制约了服务市场的快速成长和健康发展。另外,现行服务业统计还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服务业统计制度还不够健全。

4、人才缺乏制约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是人才资源总量偏少,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现有的人才积累总量明显偏少,难以满足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生的旺盛需求。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现代服务业企业人才招聘难易度中,有近一半的企业表示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二是人才队伍层次偏低,且行业分布不平衡。从受教育程度和职称情况来看,我区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的层次较低,与现代服务业技术密集、6 知识密集的特性和要求相比,明显不足。三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短缺严重。在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结构中,高级、中级、初级人才的构成呈现“金字塔型”梯度结构。由于现代服务业专业化程度高、涉及面广,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级人才,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而我区目前的人才队伍结构中,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尤其缺乏。以物流业为例,我区物流业大部分从业人员是从传统的物资储运企业转型而来,缺乏现代物流业的职业锻炼和工作经验,难以对现代物流业的运作作良好的把握。

三、加快发展茅箭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1、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思路,推进商贸服务功能区建设。一是参考和借鉴现有工业园区开发模式,立足创新机制和争取政策,分别在重庆路、天津路、浙江路沿线建设政策相对集聚的“金融服务产业园区”、“文化教育培训产业园区”、“汽车服务产业园区”、“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园区”等园区,积极探索商贸服务业与民营资本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新产业发展形式,如由区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统一成立园区管委会或园区管理经营总公司(或允许街办成立类似机构),负责总体政策的制订和整体发展规划、协调,在项目审批、贷款、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工作制度、策略和方法。二是充分发挥街办、社区参与发展商贸服务产业的积极性,在园区管委会或园区管理经营总公司下,吸纳各具体产业功能区所在街道或社区成立重点产业功能区管理中心(公司),负责各产业功能区的统一招商策 7 划和日常管理、服务。管理中心可与风险投资公司、管理咨询公司、人才开发公司等有关专业中介服务机构,成立以服务下辖功能区为主的专业咨询公司。

2、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行业管理上,把该由市场办的交给市场,能由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做的交给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一是建立健全商贸服务业各重点行业的信息管理体系,并利用统计、税务登记等数据库进行对比筛选,建立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指标体系,每季度汇总、分类,全面系统地掌握全区服务业发展状况。二是加快建立电子政务,推进网上办事、网上监督,实行政务公开;同时,要大力推进茅箭区服务业信息化进程,采用“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企业(信息软件企业)承建,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服务业重点行业的门户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商务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三是加大商务专项规划力度,结合变化了的情况,对商业网点及早作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规划,对已有的规划结合实际及时进行修改。

3、对于重点引进的商贸服务业,从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便捷方面给予一定扶持。一是成立商贸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制订明确的管理办法。明确引导资金是用于进一步提升商贸服务业的档次和质量,推进商贸服务业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发展,引导和促成关键项目或闲臵资源投入使用的贷款贴息和补助的专项资金。二是在税收优惠上,对重点行业3年内区留成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给予一定的减免或者按一定比例返还。同时,按当年留区税收(指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留区部 8 分)多少排序,给予前10名企业奖励。三是在资金扶持上:包括用地优惠、房租补贴、贷款贴息和认证奖励。其中,用地包括土地出让金减免等;房租包括减免和政府补贴。贷款政策包括对重点企业出台相应贴息政策。便捷注册主要包括注册资金金额、科技成果作价比例以及登记手续等方面的扶持,如对于科技人员和海外留学人员创办科技服务型企业,可以适当降低注册资金金额,并分批到位。

4、拓展招商引资多元化渠道,大力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一是鼓励服务业发展重点企业进入与企业所属产业相吻合的产业区块。按照企业规模、是否品牌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大小等标准,可分别在入驻的前若干年内给予入驻企业以20-50%的房租贴补,然后根据其税收情况进一步确定后续的房租补贴优惠。同时,对各产业区块内所有商务楼宇业主,凡引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咨询服务、商务服务行业的国际知名品牌或年营业额在国内行业内排名前10位的国内知名企业到我区投资,如期开业经营的,对引荐人可按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二是全面实施“三个一批”的招商战略。即“引进一批”,主要是引进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公司这两类核心企业及集团,提升全区产业的品牌优势,形成茅箭区区商贸服务业的品牌高地;“培育一批”,主要是对市场化程度不高、创办初期投资风险较大、企业规模偏小但具有成长性的行业,在风险投资机制、投资担保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强引导并提供支持,以培育市场,壮大规模;“收购兼并一批”,主要是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兼并一批包括区属的和市属的,外来的和本士的商贸企业,形成强强联合、以强制弱、9 弱弱变强的“强势”。三是充分利用茅箭区作为十堰市行政管理、商贸服务中心的优势,充分发挥随行政中心搬迁而带来的大量市直部门、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迁入的契机,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的中介作用,“请进来”、“走出去”,大力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研发机构和地区总部,实现信息、咨询、物流等企业在茅箭的集聚。

5、大力引进各类人才。针对茅箭区发展商贸服务业对人才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引进人才:一是与十堰职业技术学院、郧阳师专、郧阳医学院等高校合作,有步骤地设臵相应的学科和专业,扩大紧缺专业学习规模,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快培养商贸服务业需要的人才。二是建立健全茅箭区商贸业的职业教育培育体系,一方面,加强与国内外高校或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通过开展各类进修班、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引进职业认证教育等方式拓宽培养途径;另一方面,与市劳动保障部门等部门合作,推出服务业从业资格体系及相应教育培训体系,鼓励各类在职教育培训;三是大力引进国内外商贸服务业方面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

第三篇:昌城镇:以农村经济发展打造社区化发展新引擎

昌城镇:以特色经济发展打造社区化发展新引擎

昌城镇在加快社区化发展进程中,注重发掘自身优势,融合发展动力,在搞好农村产业规划,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狠抓现代农业发展,成功打造农村社区化发展新引擎。

眼下正是大棚蔬菜收获的黄金季节,而对于昌城镇大棚蔬菜的种植户隋建升来说,显得格外高兴,生态种植的一公斤无丝芸豆能卖到近10元,养殖的生猪也成为市场的抢手产品,产生的废料成为发展沼气的肥料,生态农业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模式让他们尝足了甜头。腰包鼓了,收入涨了,搞好蔬菜种植的劲头更足了。

为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在编制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中,把打造“一区一品”和“一区几品”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精心谋划,强力推进,着力扩大横向规模,完善纵向链条。

目前,该镇培植和壮大了蔬菜、板栗、生猪三大支柱产业,限额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全镇建有得利斯标准化猪场、东老庄五位一体生态温室大棚等农业示范园区19个。在此基础上,该镇还规划和建设了黄烟种植、高效蔬菜种植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特种动物养殖区四大农业园区,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四篇:商会经济——三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定稿)

这里是一方热土,她,孕育了生机与活力

这里是一个平台,她,见证着奇迹与辉煌

在三明,以商会为平台,以乡情为纽带,凝聚合力,抱团发展的商会经济模式,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商会经济,正成为三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推出片名)

商会经济

——三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明地处海峡西岸的中心腹地,人口268万,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下辖12个县(市、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推进、连片发展的重要区域。

三明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也是八方通衢的枢纽之城、源远流长的文化之城和生机勃勃的创业之城。

20世纪中叶,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建设大军;改革开放后,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又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创业。

随着三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地域相同、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的企业家渴望拥有共同交流、合作、发展的组织平台。三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于2002年支持三明南安籍的企业家组建了第一个地域性商会——三明市南安商会,并授权三明市工商联(总商会)管理;之后又推动组建了浙江、长乐、福清、兴化、江西、闽东、安溪、泉州、城区、漳州等10个地域性商会;同时,在上海、北京、广东、深圳、温州、厦门、泉州等地相继成立了7个异地三明商会。

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商会组织作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把培育和发展商会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定期召开商会经济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商会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010年2月,市委书记黄琪玉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商会经济工作,提出要“壮大商会队伍,做强商会经济”,并在8月27日召开的商会经济工作座谈上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主动服务企业,做到亲商、安商、富商,各商会组织和企业要创业、兴业、乐业。”

市里对商会联合实施的项目,在用地、审批、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由福清、泉州等8个地域性商会的200多家会员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5幢商会大

厦在徐碧新城中央商务区拔地而起;三明长乐商会会员企业共同投资的海鑫五金机电城、海鑫金属市场和三明兴化商会会员企业在市区实施的两幢五星级酒店等一批建设项目,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一批商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三和食品集团蕃茄饮料项目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南方生物、华灿生物等一批高新企业崭露头角,特别是南方生物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工业化利用人工种植红豆杉提取紫杉醇企业;辉煌重工集团控股三明机床厂,是三明民营企业做大做精的成功案例;金牛水泥生产线融入最先进的水泥制造技术和装备一流的环保、热工、粉磨、均化、储运、在线控制等设备,是闽西北地区最大水泥生产企业;永庆集团、长禾竹业等一批林竹加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拉动了产业升级发展;立丰地产开发的阳光城、展旺地产开发的上河城、易达地产开发的水榭新城是三明市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这些商会企业实施的项目宛如三明建设热潮中响亮而雄壮的号角,拉引着三明经济迈向更高的台阶。

商会经济正在彰显活力,发展壮大的商会组织在服务会员、激活民资、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引导会员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2005年以来,三明市坚持在商会中组织开展项目竞赛活动,各商会及会员企业在市里确定的金属材料及深加工产业、汽车、机械装备及零部件产业,矿产深加工产业、林产加工产业、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建材产业和纺织产业等八大产业建设中大显身手,仅2010年就实施项目238个,总投资达305亿元。

同时,一批在外经商的三明人积极回乡投资创业,实施项目148个,回归资金达36亿元。2010年4月25日,三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总商会)牵头组织各异地三明商会联合发起组建了“明商集团”,这是三明“回归工程”和招商引资的创新和突破。

商会经济为三明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有效拉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2010年1—9月,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完成税收45.56亿元,同比增长43.6%,占全市完成税收总额的70.5%。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0亿元,同比增长2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

商会企业家在发展壮大自身企业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投身“光彩行动”,广大明商“爱国爱乡、敢闯敢拼、明理明信”,成为和谐三明建设的重要力量,2005年以来,累计捐资近1.6亿元。“商会苏区行”走进清流、宁

化、建宁,共对接项目23个,总投资额近20亿元。“百名执委挂百村,共建和谐新农村”活动成效显著,帮助近10万农村人口脱贫致富。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三明商会组织的健全完善和商会企业的成长壮大,通过深化海峡两岸、特别是海西20城市商会和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商会经济这一新引擎,必将拉动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第五篇:积极创建智慧城市试点 打造“智慧山东”建设新引擎

积极创建智慧城市试点 打造“智慧山东”建设新引擎

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信息化城市高级形态,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形态。去年以来,山东响应国家部署,积极组织申报、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智慧山东”建设增添新动力。

一、夯实基础开启城市发展“智慧窗口”

(一)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省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智慧山东”的战略部署,并把“智慧城市”建设写入《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提出以信息化、智能化助推城镇化,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城区等智慧城市建设。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智慧山东”试点工作的意见》,把“智慧山东”试点工作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求试点先行,树立“智慧山东”典型和示范,提升服务能级,培育智慧产业,确定潍坊、威海为省级“智慧城市”试点,济宁市任城区为省级“智慧城区”试点,以及一批“智慧社区”、“智慧农业园区”,“智慧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园区”试点和7个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

(二)积极作为,成果丰硕。去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后,我厅将其作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智慧山东”建设部署的重要举措,予以高度重视。宋军继厅长多次听取汇报、提出要求,李兴军副厅长先后三次赴京向住房城乡建设部领导专题汇报。在组织各地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试点申报城市进行了实地考查和材料审查,指导其进一步调整完善申报方案。经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评审,我省东营、威海、德州、新泰、寿光、昌邑、肥城、济南西区8市(区)获批首批试点城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编制是试点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可以促使试点城市认清城市发展基础,系统确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战略目标,明确主要发展任务,建立健全协调推进机制,理清创建项目内容及工作时限,为试点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先后组织首批试点市(区)赴南京和北京参加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任务书编制研讨会和培训会,通过点评交流,进一步明确了编制格式和有关要求,为做好创建任务书编制工作打好基础。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山东省成立了山东省国家智慧城市创建工作专家组,专业涵盖城镇化与城市规划、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城市建设与燃气热力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经过省专家评审,报部节能科技司形式审核,确定东营市、威海市、德州市、寿光市、昌邑市、肥城市等6市创建任务书较为成熟,推荐其为首批签约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三)超前谋划,正确引导。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部署开展2013试点城市申报和推荐工作,要求由各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组织专家完成材料审查、实地考查和省级评审上报工作。为确保第二批试点评审组织申报工作顺利进行,早在4月,我们就组织拟申报第二批的8市(县、区)和部分专家参加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南京、北京举办的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编制研讨会和培训会。5月,又在济南组织召开国家智慧城市创建工作培训会,邀请中国城科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杨柳忠副主任,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书编制及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申报要求等有关方面,对我省智慧城市专家和拟申报第二批试点的城市进行了培训,使大家对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方向和重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根据《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国家智慧城市2013试点申报省级评审导则》和部通知的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现已完成对第二批试点申报城市的材料审查、现场考查和省级评审工作。部分试点申报城市还在省厅组织评审前,积极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对申报方案进行了多次评审论证和修改。这都为我们的组织申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批试点申报工作的圆满完成和第二批试点申报省评工作的顺利进行,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得益于各试点城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年初,部组织综合评审时,东营、威海、德州、新泰、昌邑、肥城、济南的市政府主要领导,寿光市政府一把手赴京参加汇报和答辩。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评审时,济南历城区、曲阜市政府主要领导,昌乐、任城区政府一把手也都到会做了汇报和答辩。得益于智慧城市各位专家的智力支持和辛勤付出。更得益于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城科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各位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二、找准定位,试点创建彰显特色

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和发展的科学方式。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现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动力,申报主体范围更加广泛,为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了加入国家队的良好机会。山东省各试点城市牢牢抓住城市转型有利时机,立足本地区优势,认真研读智慧城市考核指标体系,在综合试点城市信息化基础与未来实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可考核、可实现的创建目标和实施方案,在对现有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做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筹各类项目、重组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制定了合理的实施方案,设立了能够突出自身特色与优势的特色指标。

东营市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总体目标,以促进生态文明和城市智能管理为重点,结合黄蓝国家战略实施,通过统筹规划,规范管理,整合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完成智慧城市平台搭建、内容整合和运营支撑,全面构建以市民需求为中心,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城市服务体系,形成信息化与城市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化、居民生活智慧化、公共服务智能化,到 2017 年,初步建成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智慧东营、生态东营”。其创建特色是加强油地结合,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与胜利油田地下管网协同管理机制,创新地下管线管理模式。

威海市提出到2016 年,使威海智慧化水平达到全国同类城市领先行列。通过“2333 建设”计划,构筑宽带光网和无线宽带两张网络,搭建政务、工业设计和公共服务三大云计算平台,推进政务、商务、民生三大领域智慧应用,发展壮大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服务业三大产业,建立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智慧应用体系,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推进“两化融合”向深层次发展,将威海打造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精品威海”。其创建特色是立足于威海的地理位置优越和环境优美特点,提出智慧环保和智慧林业项目建设规划,对威海市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全方位24小时不间断监测,并实时向市民发布,努力将威海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示范区。

寿光市坚持以智慧的方法,更加深入地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把智慧寿光作为建设均衡寿光、幸福寿光、美丽寿光的持续创新优化过程来抓,立足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各部门的重点工作,实现规划布局一体化水平、产业发展一体化水平、城乡建设一体化水平、生态文明一体化水平和民生稳定一体化水平全面提升。其创建特色是突出寿光“中国蔬菜之乡特色”,推进寿光城乡均衡发展。

昌邑市提出到2015年底,智慧昌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公共数据库、三张基础网络”的智慧城市应用架构;重点建设智慧城建、智慧公安等关系民生的应用系统;形成城市要素智能感知、自动采集数据,城市各类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城市公共数据库不断更新的智慧城市运营体系;实现协调应用、城市管理、建设及民生服务明显提高。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新兴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城市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其创建特色是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为重点,依托昌邑市苗木产业优势,促进苗木产业升级,打造中国绿色交易网电商平台。

肥城市提出到2017年底,建成更加完善的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有线无线紧密衔接的高速网络;实现行业部门相关信息资源充分整合、平台系统有效融合、跨部门应用有效协同;建成统一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门户系统。实现城市建设集约化,城市管理信息化,产业发展低碳化,政务服务智能化,便民惠民人性化。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升政府管理效能,改善民生服务水平,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其创建特色是突出民生保障,统筹建设智慧医疗、智慧就业、智慧保险和社会综合救助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将分散在相关部门的社会救助整合在一起,实现民生救助最大化。

三、科学实施,全力助推“智慧山东”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也涉及到许多新兴概念和高新技术的创新融合,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量大、资金保障要求高、专业性强。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宽进严出”的原则,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申报成功的城市都能在创建期结束时被评为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明确创建目标,有良好的组织机构和人才技术保障,明确智慧城市的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切实开展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创建任务书考核目标,通过部评审。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拉动内需,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以申报创建智慧城市为契机,坚持“政府统筹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典型示范引路、市场主体运作”的原则,做好各试点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为“智慧山东”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下载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造山,打造旅游跨越发展新引擎

    □谢建龙晁瑞 前言:近年来,西岳华山的传奇突破和品牌化发展之路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他们以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标准化建设示范景区为引擎,科学谋划目的地建设,强......

    因应消费新趋势打造发展新引擎(精选5篇)

    因应消费新趋势打造发展新引擎 摘 要: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红利的快速释放,消费领域新业态、新热点竞相涌现,快速成长,正在成为各地发展的新蓝海和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我区......

    打造西海岸蓝色经济新引擎(青岛日报理论文章)

    打造西海岸蓝色经济新引擎 王志军 在蓝色经济战略的指引下,董家口港区按照第四代港口的先进理念,把建设现代物流交易港和蓝色港城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西海岸......

    2014年经济发展新引擎 新媒体 投资新热点

    2014年经济发展新引擎 新媒体 投资新热点 移动互联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把握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对企业发展、行业投资还是生活主流方式......

    打造新引擎构建新动能实现新突围

    打造新引擎 构建新动能 实现新突围 ——中国·瑞安云江科技创新大会带来的思考2018年1月10-17日,瑞安举行了以“科创·人才·资本,助推经济转型”为主题的中国·瑞安云江科创......

    打造文化新引擎 提升文化软实力

    打造文化新引擎 提升文化软实力(干部说干事)杨柳荫《 人民日报 》( 2010年11月10日07 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项目激活现代农业发展“新引擎”

    项目激活现代农业发展“新引擎”本报讯(通讯员 魏海刚 郑庆卓)今年以来,市农业部门以“大项目建设推进年”为契机,重点在特色现代农业产加销关键环节推进一大批精品项目,为现代......

    把特钢产业打造成为拉动阜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共五则)

    特钢产业成为阜城经济发展新引擎 ——对阜城县积极发展特钢产业的调研 特钢产业是阜城县依托传统产业,紧紧抓住特钢企业和特钢产品,精心培育发展形成的新兴产业。目前,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