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新引擎构建新动能实现新突围
打造新引擎 构建新动能 实现新突围
——中国·瑞安云江科技创新大会带来的思考
2018年1月10-17日,瑞安举行了以“科创·人才·资本,助推经济转型”为主题的中国·瑞安云江科创大会,首次提出了在新时代下人才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融合发展的大科创突围之路,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关注。
一、会议背景:①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未来,我们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世界正处于深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技术更新②自2014年1月获批省创新型试点城市以来,我市始终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面临严峻压力,许多企业尚未走入真正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科技投入不足,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11月,市委办、市府办印发《2018中国·瑞安云江科创大会实施方案》。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切实开好并落实好科创大会各项任务,推动“千万”科创工程实施,起草该文本。
二、会议成果:这次科创大会在两会前夕召开,是瑞安历年来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历史性科技盛会。成功举办了科创大会和九大分场活动,邀请两院院士、“国千”“省千”人才、海内外科创精英等700多人参会,16个大项目、5个大资本、5个科创平台成功签约。
(一)主要成果①政策驱动,发展新动能。出台了一批支持创新的科创政策,包括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新动能二十五条、规上企业科创三清零等政策文本,并将科技、经济、人才等政策形成政策精编。搭建了一批支撑创新的科创平台,奠基启动建设东新科创园,签约了浙江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浙南研究院、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瑞安创业创新促进中心,成立了温州大学海尚温州机器人研究院。②集聚人才,打造新引擎。启动浙南人力资源产业园;成立云江大智库,入库经济金融、城市建设、科技咨询等人才48人,组建科技咨询委员会,23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高层次人才共同组成全市今后开展科技咨询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③对接资本,实现新跨越。优化上市服务,与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浙财智库”;成立和瑞北大科技园创业与转型升级基金、瓯瑞股权投资基金等5个“大资本”签约,总额37亿元;签约滨江产城融合开发项目、瑞立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等16个大项目,投资总额280亿元。
(二)主要做法①认识到位,部门联动齐推进。跳出科技谋划科创大会,打破科技创新是科技局的科技创新的观念,着力融合金融、管理、人才和技术的创新意识。2017年9月始,抽调组织、统战、社保、教育、金融等部门骨干干部脱岗组成会议组织筹备组,市政府领导亲自挂帅,综合谋划科创大会。期间,筹备小组大大小小筹备会议召开近百次,市领导牵头召开筹备会议二十多次,根据新情况、新要求、新变化,不调整会议内容,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确保方方面面的情况都考虑到位。②责任到位,统分结合促协作。注重做到严禁细致,把握工作细节,注重程序规范,7把任务分细、把责任压实,确保每项工作有人管、有人干。在会议架构设计上,采取主会场和分会场既相互承接又各自独立的办会模式。市筹备小组负责主会场和主论坛,职能部门负责各自分论坛,市两办居中衔接调度。③力度到位,考核保障显成效。
三、经验启示:2018年是瑞安推进十三五计划的攻坚年,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在新时代下,市委市政府一直在不断探索创新突围之路,着力打造新引擎,构建新动能,实现新机制体制突围,推动瑞安经济社会新的跨越发展。中国·瑞安云江科创大会是近年来瑞安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盛会,不仅在本地企业间引起强烈反响,更是受到上级领导和市内外媒体的关注。认真总结本次大会,我们认为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突围发展上大有可为,也应该有所作为。
①政府主动突围:发挥政府主观能动性,调研制定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政策,提高企业自助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经济发展脱虚入实。本次大会上出台的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新动能二十五条、规上企业科创三清零等政策,没有虚话套话,条条都是实打实地激励措施,让参会企业受到很大鼓舞。
着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北航浙江省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国家汽车电气零部件质检中心通过验收;建设阁巷智造产业园、侨贸小镇等科技创新孵化平台;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瑞安创新创业中心和浙江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浙南研究院达成合作。
②倒逼干部突围:大力深化政府审批改革,提高干部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这次大会将广大干部们把思路统一到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上来,更加重视科技了,也尽力关心科技了,抓科技的工作能力也将大大提升。围绕科创人才资本,助推经济转型主题,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大创新服务机制。特别是对在各类创新创业园区和平台内的企业,要树立主动服务、综合服务意识,能快速享受到政府各方面的扶持和激励政策。
③引领社会突围:实施科创九大行动,梳理表彰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团队和项目,积极营造人人讲科技创新,人人尊重科技创新的氛围。领导和媒体纷纷给出了好评。宣传的氛围营造得好,对大会精神有深度的挖掘,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新社等媒体纷纷刊载大会和瑞安科创的报道70多篇,省科技厅、温州市领导等也都纷纷点赞了大会和瑞安科创成效。
举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涌现出 等一批优秀的创业团队和项目,吸引 风投基金投入。
④借力人才突围:通过科创大会,我们建立了依托瑞安大智库和瑞安科技咨委的,以浙南人力资源产业园为基础的高层次人才联系渠道。签约人才项目10家单位,其中包括2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中科光电有限公司引进的汤琦等9名博士团队。
举办双峰论坛,邀请到一批院士、国千等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大咖为瑞安科创事业带来新的理论方向。签约聘请引才大使,向全球各领域宣传瑞安发展成就和引才政策,发布引智引才需求,帮助瑞安推荐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助力优秀人才高地建设。
⑤推动企业突围:设立3亿元科技创投基金,3000万天使梦想基金,成立和瑞北大科技园创业与转型升级基金、瓯瑞股权投资基金等5个“大资本”签约,总额37亿元。项目带动资金,签约滨江产城融合开发项目、瑞立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项目 等16个大项目,投资总额280亿元。加快资本对接,与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浙财智库”。
主导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5 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 家和省级企业研究院XX 家、技术研发中心XX 家。狠抓“四换三名三加”,机器换人技改补助比例、省重点技改项目数均居温州首位,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XX 家、上云企业XX 家,跻身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一类地区,瑞明等3 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海尚机器人关节减速机技术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发布。
第二篇:打造文化新引擎 提升文化软实力
打造文化新引擎 提升文化软实力(干部说干事)
杨柳荫《 人民日报 》(2010年11月10日07 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正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北京市来说,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由北京原东城、崇文两区合并而成的东城区,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突出的文化优势。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东城区牢固树立“文化强区”理念,加快推进首都文化中心区建设,努力打造文化新引擎、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彰显古都文化魅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从永定门到钟鼓楼长达7.8公里的旧城中轴线,是北京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也是东城区历史遗存最集中、文化特色最鲜明的区域。在坚持旧城整体保护的前提下,东城区以传统中轴线为依托,多途径探索文保区风貌保护、民生改善、人口疏散与产业发展“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模式;以故宫、天坛为核心,推动区域文化资源整合和节点间联动发展,逐步恢复玉河、前门护城河、三里河等水系,在建筑形制、人文景观、商业业态等方面再现古都风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民俗体验、饮食、休闲娱乐等特色产业,努力将该区域建设成古都风貌集中展示区、首都文化示范引领区。
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培育文化品牌,是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东城区依托皇城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注入时尚元素,着力打造“王府井国际品牌节”、“皇城文化旅游节”、“前门历史文化节”、“国学文化节”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展现首都文化魅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巩固提升王府井、前门大街、南锣鼓巷等历史街区品牌和“老字号”民族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探索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同时,大力集聚国内外顶级品牌企业,推动实现民族文化与国际时尚相互交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瞄准文化产业高端环节,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按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要求,东城区积极把区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经济强区转变。近年来,东城区瞄准研发设计、版权服务、要素交易、企业总部等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建设雍和文化创意集聚区、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三个功能区,积极培育中医药、体育休闲等新兴产业,加快推动文化与商业、旅游、金融、商务、信息等服务业融合发展,增强了文化对其他产业的渗透能力,推动了文化经济的高端化、差异化发展。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体现。东城区大力整合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戏剧演艺、文化体育等各类资源,支持鼓励学校、社会单位的文体设施向公众开放或提供服务,努力构建“一刻钟文化圈”,满足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按照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实用高效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重要文化工程和街道、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利用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群体差异化的公共文化需求。
第三篇:因应消费新趋势打造发展新引擎
因应消费新趋势打造发展新引擎
摘 要: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红利的快速释放,消费领域新业态、新热点竞相涌现,快速成长,正在成为各地发展的新蓝海和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我区目前还存在区内居民“不能消费、不愿消费、不敢消费”,区外居民“不愿来消费”等堵点和痛点,制约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诚然,提振居民潜在消费需求,离不开区内居民收入增长和区外消费群体拓展这个大前提,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新供给方式,增加有效供给,加快消费新热点的形成,对新常态背景下打造我区发展新引擎,实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意义重大。
关键词:消费升级 激发消费潜力 经济增长点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全国范围内居民消费升级步伐正在加快,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绿色化和体验化需求渐成主流,以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健康消费等为代表的新消费竞相涌现,快速成长,正在成为消费领域的新蓝海和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此带动下,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7%,城乡居民消费增速分别达到了7.1%和10%,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较上年提升15.4个百分点,消费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所占比重达到了50.7%,对稳增长起到了重要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目前,我区正处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逐渐下降、新型消费正在成为消费领域新蓝海以及稳定经济增长新引擎背景下,亟待借力发力,强化消费在稳增长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和弥补新旧动能转换空挡的“缓冲器”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区内居民“不能消费、不愿消费、不敢消费”,区外居民“不愿来消费”等堵点和痛点,不能在供需对接中形成新消费的“凝结点”,从而制约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201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全区城乡居民消费增速为4.7%和6.7%,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和3.3个百分点,尤其是农牧民消费增速较慢,在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方面支出占我区城镇居民支出比重仅为64.1%、70.5%、80.8%。受消费增长较为缓慢的影响,2015年我区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在40%左右,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在地区生产总值总构成占比仅为4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
二、原因分析
居民消费潜力的激发,不能就消费论消费,而是要跳出消费看消费,把消费放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宏观经济循环中加以考察。造成消费潜力释放不足,固然有消费习惯和收入增长这个基础性影响因素,但有效供给不足以及落后的市场供给方式,这也是当前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关键。
(一)不能消费
首先,供给不能有效对接消费需求升级步伐。当前消费行为正在从千人一面向个性、多元化的方向加快转变,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个性化、多样化、绿色化和定制化需求渐成主流,消费方式业已由单纯的线下向?上和线下融合发展转变,但供给还无法及时跟上消费升级步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
其次,新兴消费供给不足。随着人均生产总值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尤其是文化、旅游、健身、养老、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消费异军突起,消费潜力巨大。但受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制约,我区在旅游、信息、文化、养老、健康和体育等有效供给上存在很大的不足,这既制约了区内消费潜力的释放,也大大减弱了外部消费吸引力。
最后,消费拓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盲区”与不足。受农牧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供应方式落后以及普惠式消费金融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农牧民的消费潜力还不能够得到有效释放。同时,在产品服务质量以及品牌塑造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不能形成吸引外部消费者来我区消费的有效“黏滞点”。
(二)不愿消费
消费潜力的激发,绕不开“物美价廉服务好”这些关键性考量,但从目前情况看,还存在并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首先,从产品质量方面看,“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及网络谣言等时有发生,迫使不少消费者不愿消费或直接出区消费,导致了部分消费需求的外溢和萎缩。
其次,从产品价格因素看,受综合成本高企影响,与我区居民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娱”等方面的价格在逐步提高,但在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大背景下,产品价格的上升以及收入的放缓,必然对消费预期产生一定的打压,不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
最后,从服务质量看,从满足温饱走向更高消费层级,消费过程中服务质量对于激发消费潜力至关重要。但从现实看,满足个性化体验的服务供给和创新较为缺乏,基本停留在“成本为要、销售至上”的传统思维阶段,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和投入还存在很大不足。
(三)不敢消费
收入是否用于消费,还取决于个人对未来生活的保障的期望。但从目前看,我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还存在水平不高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目前我区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使得居民储蓄动机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不敢消费。此外,高住房支出也是抑制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对策建议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应创新供给方式,增加有效供给,加快消费新热点的形成,对新常态背景下打造我区发展新引擎,实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意义重大。
(一)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一是建议加快制定出台我区新兴消费相关规划。结合国家和自治区已出台相关意见,总结发达地区和国家消费热点向落后地区传递规律,建议加快制定出台新消费方面的总体规划,发挥规划的统筹和引领作用,挖掘最新消费动向,形成各方合力,加快培育和形成信息消费、旅游健身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养老服务消费、社区服务消费等新消费热点。
二是做好消费制度与具体政策的统筹设计。进一步减少对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准入限制,打破行业垄断,尤其是要加快制定和出台全面放开民营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短板领域相关政策及标准。继续在完善财税制度助力消费增长上发力,除逐步增加消费领域和民生改善方面的支出比重外,更要走好结构性减税这步“棋”,界定好结构性减税的规模和对象,改善居民和企业支出预期,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此外,要找准着力点,重点包装和打造国际国内知名文化品牌、旅游企业品牌以及壮美内蒙古的区域形象,发挥文化和旅游所具有的巨大的正外溢效应。加快服务业内部“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科技”等新业态融合创新,规范构建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社区服务业及养老服务业系,在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中挖掘服务业新动能。
三是创新市场供给方式。借助互联网在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独特优势,出台相关政策,加快生产环节的互联网发展步伐,个性化在线定制新模式,推进新型制造模式服务化,撬动新消费。推进互联网支付体系以及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相关企业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平台经济商业新模式,提升消费者购买便捷度和满意度;加大对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区网购渗透步伐,进一步丰富并拓展消费新空间。
(二)健全消费品供给的市场监管协调机制,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严厉打击“假劣伪冒”产品和“坑蒙拐骗”行为,尤其要加强在食品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市场监督,形成汇集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农林等多个部门力量的流通市场监管立体网络。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和“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价格监管,确保市场价格总水平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适应,全力消除价格垄断、价格欺诈等不良现象发生,重点公开食品、药品和旅游欺诈等重大经营违法事件处理、惩治过程和结果。借助于媒体和网络力量,构建更加完善的消费者保护体系和商业诚信记录,探索建立产品或企业红黑榜制度,并配套相应的奖惩制度,为激发消?M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推进流通和服务设施的便利化,重点加大对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低收入群体在居民服务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力度。扎实做好城乡低保、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工作,缓解基层劳动者、普通白领等非托底阶层生活负担过重问题,激发消费升级原动力。要尽快改变居民住房消费透支现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这一定位,从土地供应、住房供应、价格和信贷调控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建立健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改变因购房而挤占其他消费的问题,为激发居民消费解除后顾之忧。
(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增强消费能力
加快落实“七大群体增收计划”,倡导机会公平与物尽其用的发展理念,将技术、管理、劳动、资本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作为重点,加快完善和出台本区域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型科研人员、中小创业者、企业家、基层公务员、有劳动能力等群体的收入分配激励政策,不断培育和扩大新中产,提升消费原动力。加快破除农牧区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对要素流动的阻碍与束缚,加大探索农牧民以土地、草场、劳动力等形式入股,推进农牧区股份合作社改革,增加股份的财产性收入。深化农牧区产权制度改革,以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产权为重点,扩大用益物权,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倡导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把农村集体产权量化到户、到人,使农民可以按股权来分享集体经营的收益,从体制上释放农牧区居民的消费潜力。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6号[OL].http://www.xiexiebang.com/zhengce/content.2015年11月25日.[2]徐绍史.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J].中国经贸导刊,2015,(12).[3]王蕴,梁志兵.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突出问题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5,(12).[4]路红艳.推进消费升级的路径选择[J].经济观察,2016,(7).[5]梁达.新消费引领新产业加快发展[J].经济纵横,2016,(23).
第四篇:知识管理——企业发展新引擎
知识管理——企业发展的新引擎
——浅谈企业知识管理发展之路
【摘要】 对于当今企业而言,知识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资源,谁能乐于并善于运用知识资源,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拔得头筹,立于不败之地。在对知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知识管理作为一项系统过程进行实施,构建切实可行的知识管理实施框架,最终实现知识管理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关键词】知识资源知识管理
提起“知识”二字,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十七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就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可惜这句富有哲理名言却长时间被人停留在理论修养层面,一直没有真正地上升到企业级应用。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知识生产力成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中获取有用的部分,将其转化为所需知识,实现对这些知识科学的、合理的运用管理才成为供企业思考的一个全新概念。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正面临着一种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新名词,已然从概念层面提升到知识发现、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的新高度, 至此,知识的系统管理应用才逐渐走近企业,成为一个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求得持续平稳发展、助推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一、当前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虽然知识管理这个新的管理方法也逐
渐被成功引入,但其发展仍旧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有的企业缺乏整体思路,缺少战略性思维,缺少创新精神,为了做知识管理而做知识管理。有的企业一味照搬国外经验,不结合自身实际,对知识管理的应用程度仅仅停留在软件开发应用阶段,最终导致在交了大量学费之后,将知识管理做成了“四不像”。
在知识管理过程中, 公司通过收集员工的创意, 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最终得到能够在公司内部广泛应用的知识。但其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缺乏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
在知识发现到知识汇集这个环节中,员工习惯将知识管理当成是领导指派的一项任务,当用“强硬”措施推进的时候,知识提供量及保有量得到显著提升,在没有强有力的措施的时候,便没有人和部门持续的向知识库提供知识,知识库就“枯竭”了。同时,对知识入库的缺乏有效审核,造成知识库中内容虽多,但可用性很差的现象。以至于员工反映上企业的知识库查找资料还不如上谷歌、百度好用,最终知识管理系统便失去了最初设计的初衷。
2、将知识管理等同于信息传递。
在对知识进行整理、共享的过程当中,员工通常会陷入一个思维怪圈,即知识管理就是信息之间的相互传递。有人曾说:知识管理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传送到正确的人的手中。乍一看,确实很有道理。但是在知识管理范畴,这句话是狭隘片面且错误的。因为在知识管理范畴内,知识的定义是一切人类总结归纳并认为正确真
实,可以指导解决实践问题的观点、经验、实施方法等的信息。通俗点说也就是知识是信息的总结提炼。知识管理并不直接传递知识,而是搜集相关的信息数据交付正确的人员手里,由这些正确的人员对相关信息加以评价总结以得到他所需要的知识。
3、把知识管理当成新软件开发应用。
当下大多数企业对知识管理还处于原始的粗放的状态。认为知识管理只与技术有关,只要有了知识管理系统,建立了完备的知识管理系统体系就可实现对知识的管理,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站在知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的高度。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只看到了知识管理系统软件所带来的信息化工作流程的便捷性,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看到知识共享所体现的优越性,而殊不知,实现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全面、充分开发及有效利用,才是知识管理的初衷和最终归宿。
4、知识信息流通不畅、共享困难。
在知识管理的建设过程中,知识信息流通不畅、共享困难等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屡见不鲜。之于企业,既希望员工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快速学习,提高效率。又担心若将这些资源全部下发到员工手中,当员工离职时会将这些资源带走,甚至变成竞争对手的资源;之于员工,担心自己分享了自有知识,得到知识的人便很容易利用原本属于自己的知识去超越自己。形成这两种思维最终的结果便是企业和员工互不信任,员工之间互不买账,并有意的建立知识壁垒,最后,在员工真正需要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发现竟没有知识可用。
二、如何对“知识”进行“管理”
面对这样一些现状,企业需要从建立完备的知识管理系统的认知高度,多方入手,实现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完美运行,将知识管理真正意义上转化为企业级智慧。
1、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确立知识管理的建设方向。
教导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趋势,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而建立学习教导型组织,是要打破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建立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管理结构下,企业领导人角色定位在领导者的基础上增加了组织者、教导者的内涵。同时,从组织上确立知识管理的建设方向,由专门的人员收集员工的创意, 整合公司的既有知识与新知识,构建企业专属的知识仓库,负责企业的知识管理的日常工作,确保公司的知识管理拥有组织支撑。
2、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知识型人才队伍。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随着知识管理工作的逐步推进,势必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队伍。为此,一方面通过引进学历高、素质好、能力强的人才,充实企业的人才队伍,不断完善企业的知识型人才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岗位培训,使全员特别是中层以上干部或骨干人员拥有掌握、挖掘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型管理队伍。
3、提高员工的认知水平,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在知识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塑造一个基于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以文化的引领来提高企业全员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变强制任务为正确引导,将知识管理当作是一种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强调
自身发展与企业战略的整合性。让员工明白企业的知识管理的最终受益者是员工自身,其次才是企业的战略目标。
4、高度重视知识共享,构筑知识发现、积累、共享、运用不间断的循环链条。
知识管理的核心过程包括知识发现、知识汇集、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知识运用诸多环节。而不仅仅是对知识进行收集、处理、传播的简单概念,在知识管理中,知识的运用其实是一个知识共享的过程。在知识运用中实现知识共享,将个体智慧转化为群体智慧,群策群力地完成任务才是知识管理的最佳状态。在实际工作中,要促进组织员工之间知识的沟通联系,增加组织整体的知识保有量,提升员工自身吸收、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真正意义上将个人知识转化为企业整体知识。
5、积极推进知识创新,开启知识管理新一轮的循环过程。创新是企业永葆活力的关键。知识创新是建立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之上,开启新一轮知识管理循环的起点,知识创新相对知识共享更为复杂。只有搭建一个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良好平台,持续不断的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并给予创新员工相应的物质奖励及精神激励,使员工将创新作为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不断提升创新型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使知识创新成为构筑企业竞争优势的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事实证明,“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对于企业,只有把知识变为动力,以知识引领创新,用知识驱动
发展,通过灵活运用现有知识,不断推出新的创意去参与市场竞争,才足以搭建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沟通桥梁。当前企业只有牢牢把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让知识管理成为企业创新驱动的发展引擎,才能实现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成功飞跃。
第五篇:互联网+释放文化产业新动能
互联网+释放文化产业新动能
——花建研究员在“两岸文创产业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打造智慧链——产业要素的新组合
当代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互联网新思维,仿佛“七剑下天山”,更新了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创新为主要引擎;快捷的迭代更新;极致的用户体验;发达的平台经济;免费/低价的商业模式;广泛开放与联通;高度的专业化。
作为知识型、创意型、绿色型的新兴产业,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从来不是无本之木,必须具备三大基本条件:一是对各类资源的高度倚重,即根据市场需求,把文化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制度资源等有机整合起来;二是对多元包容的高度依赖,即在保护文化多样化和广泛开放的前提下,让不同文化要素各显特色,又相互交融和启发;三是对创意的高度依赖:文化产品的核心是知识产权,必须极大地释放人的创意、知识、智慧和技能,才能形成源源不断的要素供给。
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上述三大条件往往是相互割裂的。文化生产被分割为在地文化生产(装备制造、印刷包装等)、在场文化生产(表演、放映、会展等)、在线文化生产(数字内容、视听互动等)等不同门类,大量的文化企业采用的是类似传统制造业和行政管理的模式,即由上而下的金字塔型层级管控,采用以区域和行业为划分的批量生产和销售,限制了生产效率。而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和文化资源,具有轻资产性、不确定性、高风险性、低标准性,使得传统的投融资模式难以与之对接,导致文化产业新产品的开发举步维艰,文化价值的兑现困难重重。而“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出现,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新组合,通过整合硬件、软件、创意、资本等要素,正在形成具有极大包容性和连贯性的文化商业生态系统。这种系统便于人类把文化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制度资源进行跨时空、跨领域的灵活组合,把在地、在场、在线三大文化生产方式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贯通,使得开发价值的文化创造、寻找价值的文化金融、实现价值的文化市场这三大环节逐步实现对接和交融,推动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资本,又吸引大量文化投资变现成为文化财富。它推动人们对文化产业的组织形态、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深刻的革命,从而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扩大了人类对文化财富的创造力、享受度和拥有量。
技术颠覆了模式,思维更新了自我,业态释放了财富,这已经成为互联网思维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的三部曲。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在探索: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形成更加广泛和多样的智慧链,开发包括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等在内的文化产业新模式。比如互联网文化产业金融,突破长期困扰文化产业的融资难题,以互联网众筹等方式,使得文化筹资越来越平民化和大众化,针对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模式的弱点,启动了更加便捷的直接融资渠道。又如互联网文化项目开发,颠覆了金字塔型的传统企业层级管控,以众创和众包推动大量文化新产品的开发,实现外包化、低成本化、社会化。而互联网文化企业孵化器,作为高端的服务业,本身也可以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型企业。比如:2008年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批来自传统报社的中青年,创办了一个新型的文化产业企业——“创业家传媒”体系。它颠覆了传统的纸质报纸模式,把三大领域:内容(媒体端)、服务(商业端)、客户(用户端:创业者、投资者、服务商等)组成一个闭环系统,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虚拟孵化器和创业加速器,与硅谷的孵化器、风险投资、上市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帮助万兴科技、优曼家纺、hihey艺术网等创业项目获得融资200多亿元。
建设平台链——跨界融合的大机遇
互联网提升和重塑了文化产业的服务平台,正在造就强大的平台型企业和平台型经济。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不同类型的服务平台连接起来,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垂直联通、从内容到技术的水平连接,形成纵横贯通、覆盖区域和全国的文化产业平台体系,激发出更大的产业乘数效应。有鉴于此,近年来许多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纷纷制订规划,把建设先进的服务平台,作为激发文化生产力的加速器。
所谓“平台经济”,本意指借助有效的服务系统和交易空间,促使双方和多方之间形成广泛的交易和合作增值效应。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视听表达、仿真技术等的不断升级,文化产业领域中的平台经济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是信息和资源的集聚,使得众多分散的资源,包括资金、技术、品牌、许可证等被聚集,通过降低服务成本使上下游关联方汇集在一起,实现高效率的信息集聚和资源交易;另一方面是价值的融通和交换,使得人与机、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形成了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慧交换的新型关系,使得过去要突破重重壁垒、效率极低的功能融合和价值交换,可以通过高效的服务平台体系来集成,这种组合本身就会成为激发创意的引爆器。
正如Skype的创始人尼古拉斯·詹姆特罗姆所说:“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之间也有可能相互关联。要有一种这样的能力,即能够捕捉同时发生的不同事物,然后将它们联系起来”。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就是联系多样平台的高手。他在1986年收购了全球领先的三维动画电影研发企业平台——皮克斯,亲自领导它长达10多年。他从中获得了与过去在计算机和通讯企业开发平台工作的不同经验。这两种平台思维形成了强大的跨行业视角,便于把高度个人化的互联网终端和震撼性的视听表达相结合,开创了基于互联网传播视听内容的新模式,开发了 iTunes、iPod、iPhone和iPad,根本性地更新了人类的视听文化商业生态。
“互联网+”给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中国文化产业通过科技、金融、文化的融合,可以在与主要发达国家比肩的起跑线上,开始新一轮竞争,而竞争的焦点恰恰是吸引全世界的创新资源。近期,英国国家科学和艺术基金会发表重要报告
《中国的吸引力状态》,依托大量数据和研究指出:“吸引力”指一个国家和城市更好地吸收新思想、吸引人才、吸引投资、创造机会的能力。今天的中国以“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为三大战略,以长三角、珠三角、环北京三大城市群为代表,正在建设大量的服务平台、创业园区和研发中心,成为一个对全球创新资源都极具吸引力的国家。
比如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在开创中国领先、世界首创的文化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模式。它针对文化产业的互联网金融需求,创立了文金所等新模式,突破了文化资源和文化产权轻资产、低标准化、不确定性、低通兑性、流通性差的难点,以信息发布、登记确权、交易鉴证、清算交割为四大重点功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等实现文化产业的资金融通,大大便利了供需双方实现文化产业项目的场内和远程交易。在2014年完成各类文化产权交易601亿元,成交26488宗,实现26904个项目挂牌,全年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18%。上海文交所正在稳步建设连接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境内外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网络,在海内外建立了30多个专业化的交易服务中心,涉及国际品牌、文化城镇产权、影视旅游、珠宝玉石等专业领域。在倡导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在“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文化产业的产权交易服务,从创建平台—创造模式—创立规则,将更多地造福各国人民。
依托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中国文化产业正在形成多个新的爆发点:其一是诞生了越来越多新型的平(台)企(业)合一的文化企业;其二是正在培育具有百亿级交易收入、千亿级交易流量的文化创意平台经济高地。在人类逐步进入到后工业化的体验经济时代,从追求价廉物美,到物有所值,再到体验享受的过程中,文化产业正在与制造业、现代农业、城市建设业、旅游业等结合,发挥“越界、渗透、提升、拉动”的作用。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的过程中,单一的服务平台已经难以满足规模化、集约化的需要。把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投融资服务平台、产权交易平台、物流配送平台、O2O线上线下销售平台等组合起来,形成平台经济高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拓展服务链——高水平的用户参与
互联网推动了文化产业用户的高水平参与,极大地提高了文化服务的精准度和覆盖面,扩大了各类文化消费市场的范围和深度。在互联网提供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慧服务的基础上,文化产业企业可以获取无数小众群体的即时反馈,也让用户广泛参与到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大数据的分析,采用可量化的精确市场定位技术,进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投放,从而大大提高文化消费用户的满意度,形成生生不息的命运共同体。
文化消费的一大特点,就是用户在消费文化内容时,具有极为多样的个性特点和情感需求。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便是同一个用户观赏同一幅中国山水画,也会有前后三种不同的收获:“第一次,看山就是山;第二次,看山不是山;第三次,看山还是山。”这为“互联网+”基础上的文化产业服务,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在传统的文化商业模式下,被忽略不计的用户“微情绪”,在互联网时代被集中成为有用的“大数据”,成为开发新产品的“市场指南”,其特点就是“两低两高,个性对接”:“两低”是指降低获取用户信息的成本、降低文化产品配送的成本,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移动终端、搜索引擎等,广泛获取海量消费者信息,通过数据配比和模式分析,采用最佳的投资和生产方式,开发针对性的文化产品,并且以网络传输和物流配送来降低零售成本;“两高”是指高度的信息汇聚、高灵敏的反应,即通过数字化平台,把大量的文化内容集聚起来,包括数据、出版、音乐、游戏和视频,向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配送。
著名的伦敦泰特艺术中心依托互联网做过一系列有趣的观众调查。过去有人认为艺术展览官网,会吸引许多观众在网上匆匆浏览,从而减少到现场买票观摩的观众数量,也会使得艺术展览的资助者悄悄流失。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有80.6%的观众认为:“艺术展网页开启了我对艺术思考的新方式”;65%的观众在网上观展后,觉得意犹未尽,希望继续到现场观摩;更有超过50%的观众表示:愿意考虑在网上观展之后,在线捐助给泰特艺术中心。这些数据使得艺术策展人大受鼓舞,他们根据观众的情绪和反馈,不断策划新的展览内容和展览方式,使得艺术中心的线下和线上展览相得益彰。
互联网推动了许多文化产业企业迈向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企业。正如美国学者戴夫·格雷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中强调的:互联式的企业不像一部冷冰冰的机器,更像一株生机勃勃的植物!它的客户环绕周围,分享信息,自我组织,形成一个个热闹的网络社区。企业必须把服务的根系扎入这个巨大网络,从客户群体中反复吸取营养,成为这个巨大网络中更加灵敏和主动的核心小网络。正是在向客户学习的过程中,去中心化的企业自组织生产开始出现,传统大规模、批量化、流水线的生产逐渐向柔性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按需生产、规模定制、互动服务正在变为现实。我国互联网教育的龙头企业——沪江网的CEO伏彩瑞,在历经14年创业之路后深有体会地指出:在线教育领域有很多特殊性,领域非常垂直,用户特别细分,形式特别多样。
其他许多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如艺术品和高端印刷领域的雅昌、旅游演艺领域的宋城演艺、流行音乐现场服务领域的合纵文化、原创音乐产业的A8等,都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建立起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网络,让用户与合作者也作为产业生态中的重要角色。它们把更多的生产主导权和控制权交给了企业和客户互动的节点,借此来学习和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让各个文化生产力的节点具有很强的自组织功能。这样高水平的用户互动,可以灵活地协调多样化的节点和组团,为企业和用户带来更大的效益。这些新型文化企业员工的角色也开始转变,管理和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如著名企业家张瑞敏所概括的: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顾客用户化。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许多通讯、电脑、仿真、视听表达技术的专用名词,如“迭代”、“叠层”、“互联”等正在被广泛地理解和运用,成为许多文化产业企业管理的独特结构。这种管理语言的变化,象征着思维模式的变革,推动着运作机制的创新。许多依托互联网的文化产业企业,舍弃了金字塔型的层级模式,也不把部门分割成为一个个机械执行指令的齿轮,而是根据本专业的特殊需求,灵活地运用网络规律,颠覆了传统营销模式的核心要素“顾客”,创造了网络服务模式的核心要素“用户”。它们的运营模式采用了电脑和通讯技术的“叠层”概念,建立了独特的层叠架构。其中最底层的是低价/免费的公共服务平台“基础层”,开始时用户数量少,一旦用户规模超过临界点,网络效应就会滚雪球般吸引越来越多的海量用户,形成“携用户令诸侯”的规模优势,甚至形成推动整个文化商业生态的大动能。而在这个基础层上的“叠加层”,又可以派生出丰富的增值服务,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反馈基础层。整个垂直叠加的层级系统,可以通过迭代方式,周期性地进行技术更新,形成生生不息的成长节奏。比如,中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龙头企业——腾讯,发展起通讯与社交、媒体与资讯、娱乐、商务等四大业务板块,形成基础服务、流量平台、变现渠道等叠层结构,旗下微信活跃用户超过8亿,海外用户超过1亿,注册创业开发者达到80万户,2014年4月11日的微信同时在线用户高达2亿多户,它在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大互联网企业中名列第四位。
可以预见,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中国文化产业将如澎湃的春潮,释放出更加巨大的能量,从而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
(作者花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