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会经济——三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定稿)
这里是一方热土,她,孕育了生机与活力
这里是一个平台,她,见证着奇迹与辉煌
在三明,以商会为平台,以乡情为纽带,凝聚合力,抱团发展的商会经济模式,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商会经济,正成为三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推出片名)
商会经济
——三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明地处海峡西岸的中心腹地,人口268万,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下辖12个县(市、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推进、连片发展的重要区域。
三明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也是八方通衢的枢纽之城、源远流长的文化之城和生机勃勃的创业之城。
20世纪中叶,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建设大军;改革开放后,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又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创业。
随着三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地域相同、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的企业家渴望拥有共同交流、合作、发展的组织平台。三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于2002年支持三明南安籍的企业家组建了第一个地域性商会——三明市南安商会,并授权三明市工商联(总商会)管理;之后又推动组建了浙江、长乐、福清、兴化、江西、闽东、安溪、泉州、城区、漳州等10个地域性商会;同时,在上海、北京、广东、深圳、温州、厦门、泉州等地相继成立了7个异地三明商会。
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商会组织作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把培育和发展商会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定期召开商会经济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商会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010年2月,市委书记黄琪玉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商会经济工作,提出要“壮大商会队伍,做强商会经济”,并在8月27日召开的商会经济工作座谈上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主动服务企业,做到亲商、安商、富商,各商会组织和企业要创业、兴业、乐业。”
市里对商会联合实施的项目,在用地、审批、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由福清、泉州等8个地域性商会的200多家会员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5幢商会大
厦在徐碧新城中央商务区拔地而起;三明长乐商会会员企业共同投资的海鑫五金机电城、海鑫金属市场和三明兴化商会会员企业在市区实施的两幢五星级酒店等一批建设项目,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一批商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三和食品集团蕃茄饮料项目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南方生物、华灿生物等一批高新企业崭露头角,特别是南方生物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工业化利用人工种植红豆杉提取紫杉醇企业;辉煌重工集团控股三明机床厂,是三明民营企业做大做精的成功案例;金牛水泥生产线融入最先进的水泥制造技术和装备一流的环保、热工、粉磨、均化、储运、在线控制等设备,是闽西北地区最大水泥生产企业;永庆集团、长禾竹业等一批林竹加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拉动了产业升级发展;立丰地产开发的阳光城、展旺地产开发的上河城、易达地产开发的水榭新城是三明市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这些商会企业实施的项目宛如三明建设热潮中响亮而雄壮的号角,拉引着三明经济迈向更高的台阶。
商会经济正在彰显活力,发展壮大的商会组织在服务会员、激活民资、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引导会员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2005年以来,三明市坚持在商会中组织开展项目竞赛活动,各商会及会员企业在市里确定的金属材料及深加工产业、汽车、机械装备及零部件产业,矿产深加工产业、林产加工产业、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建材产业和纺织产业等八大产业建设中大显身手,仅2010年就实施项目238个,总投资达305亿元。
同时,一批在外经商的三明人积极回乡投资创业,实施项目148个,回归资金达36亿元。2010年4月25日,三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总商会)牵头组织各异地三明商会联合发起组建了“明商集团”,这是三明“回归工程”和招商引资的创新和突破。
商会经济为三明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有效拉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2010年1—9月,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完成税收45.56亿元,同比增长43.6%,占全市完成税收总额的70.5%。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0亿元,同比增长2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
商会企业家在发展壮大自身企业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投身“光彩行动”,广大明商“爱国爱乡、敢闯敢拼、明理明信”,成为和谐三明建设的重要力量,2005年以来,累计捐资近1.6亿元。“商会苏区行”走进清流、宁
化、建宁,共对接项目23个,总投资额近20亿元。“百名执委挂百村,共建和谐新农村”活动成效显著,帮助近10万农村人口脱贫致富。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三明商会组织的健全完善和商会企业的成长壮大,通过深化海峡两岸、特别是海西20城市商会和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商会经济这一新引擎,必将拉动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第二篇: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对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辽宁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位列其中。作为辽宁省委、省政府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高度谋划的重要举措,“飞地经济”以体制机制的改革“棋子”,撬动了县域经济、乡村振兴和区域均衡的发展“棋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
一步“巧”棋:
“飞地模式”应运而生
11月下旬,东北气温骤降,在辽宁兴城经济开发区,多家企业仍热火朝天地赶工建设。
从北京迁来的辽宁宏升卓越移动升降机项目主体厂房刚刚完工,从深圳引来的佳华利道金属储氢项目正在进行新能源车辆的运行测试,而更早搬来的辽宁菲迪饲料技术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已经投产,正紧锣密鼓地筹划二期建设……
“一度沉寂的开发区如今热闹起来,‘飞地经济’功不可没!”兴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董玉明说。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合作模式,“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成等机制,促使项目“飞出地”和“飞入地”紧密合作的发展方式。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一直是制约辽宁发展的短板。特别是“乡财县管”制度的实行,乡镇普遍缺乏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201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围绕破解乡镇“有资源无产业、有项目无土地”的问题,率先提出在北票、喀左等县区规划建设“飞地经济”产业园;
同时实施县乡财政“分灶吃饭”,赋予基层一定自主权。
随后,辽宁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以位于各市、县、区的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为主要载体,鼓励各乡镇招商项目前来落户,并承接外省产业转移。
为调动各方积极性,辽宁省还建立分享机制,“飞地”项目形成的税收等利益,原则上按5∶5比例,由项目“飞出地”与“飞入地”分享;
对于跨省合作的重大项目,可由双方协商确定分享比例。
满盘皆活:
基层探索不拘一格
2019年起,辽宁设立“飞地经济”产业发展资金,每年安排3亿元,重点支持招商引资落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级创新平台、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奖励“飞地”发展成效显著的市。
随着“飞地”改革的棋子落下,各地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发展经济的探索不拘一格。
朝阳市利用辖区内的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承接各乡镇针对京津冀的招商引资项目。在凌源市经济开发区内,从河北秦皇岛市迁来的炜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生产。公司总经理尤忠文说,企业选择落户,看中的是地方的环境和干部的劲头。“乡镇干部三番五次到企业招商,签约后又迅速配备‘项目管家’,服务真是到家了。”
今年初,葫芦岛市为建昌县开辟“脱贫攻坚飞地产业园”,在经济开发区拿出1500亩土地供建昌县招商引资,今后10年,项目的税收收益全部交给这个贫困县支配。
“飞地”也打开了各地的视野。铁岭市抓住对口合作机遇,与江苏省淮安市对接洽谈,建设“淮安-铁岭”工业园,承接南方产业梯度转移。
铁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文哲说,园区将采用江苏省的先进运营管理机制,由铁岭、淮安两地共同招商、分享税收,“这为铁岭开垦了一片学习南方的实验田”。
振兴新局:
以开放胸怀聚能蓄势
截至目前,辽宁14个市共签约“飞地”项目超过1000个,总投资额近1900亿元。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投资处处长郑广辉说,在投资承压大背景下,“飞地”无疑增加了投资辽宁的吸引力。
红利不止于此。在辽宁兴城经济开发区,通过对僵尸企业依法解除协议,园区已收回、盘活闲置土地860亩,落户了奇力生物肽等6个项目。开发区为当地“明星村”——四家村开辟的小微企业园,短短半年之内就入驻满员,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新载体。
“飞地模式带来了资源的共享。”葫芦岛市市长王力威表示,以葫芦岛为例,过去各乡镇和开发区重复招商,难免存在同质化竞争;
现在打开了区域限制的藩篱,各地可以“借笼养鸡”“借鸡生蛋”,从而形成了大招商格局,实现了项目与区域的最优配置。
“飞地经济”也给乡镇带来福音。今年以来,朝阳市176个乡镇、街道共有300余个招商引资项目落户“飞地园区”,总投资额312亿元。“据初步测算,这些项目投产后,可为这些乡镇、街道每年增加税收收入22亿元。”朝阳市财政局副局长张育才说,长期困扰乡镇的财力紧张问题将被缓解。
“‘飞地经济’改革重在执行和落实。”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洋说,接下来,辽宁将围绕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主动与其他地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以开放心态和务实作为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
第三篇:2014年经济发展新引擎 新媒体 投资新热点
2014年经济发展新引擎 新媒体 投资新热点 移动互联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把握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对企业发展、行业投资还是生活主流方式都有着前瞻性决策的意义!
易查作为全球手机搜索领域的领导品牌,荣获2013年“最佳手机搜索引擎”,在企业移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坚持“聚焦客户需求,创造企业价值”的理念,向庞大手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移动搜索产品及服务。相继与手机凤凰网、手机环球网、手机搜狐等知名网站以及腾讯QQ、联通、HTC、小米、波导等知名品牌真诚合作,通过整合手机浏览器,移动门户、权威手机新闻网站、手机导航网站、手机厂商、运营商、知名手机客户端等优质移动互联网平台打造移动营销媒体联盟。
易查搜索瞄准移动互联的趋势以及企业的需求,顺应时代潮流,推出“云立方”一体化移动营销聚合平台,帮助企业建立起紧跟市场时代发展的营销平台和市场渠道,移动商城、APP手机客户端、微官网让客户的移动营销生态建设一步到位!将为企业合作伙伴、广大易查用户带来丰富的移动微时代营销服务,建立双赢的战略合作模式。为了更好服务湖南市场,易查与长沙斌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成立易查湖南注册中心,以平台+产品+服务+培训+销售+售后的模式,为湖南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移动营销渠道,为企业定制式的打造全方位的整合营销推广,同时也把握新的市场增长点,帮助企业迅猛发展、再创辉煌!
第四篇:思想解放: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借助于思想解放的强大动能,中国经济成长的脚步,在过去30年走出了一段精彩和圆满的里程。作为这一动感过程的有机延续,改革的接棒者如今再一次扬起了思想远航的风帆,不过,今天的思想大解放已不只是对过去的纪念与缅怀,而是寄托着对未来的诉求和期待。
引领经济的思想力量
对经典教条的顶礼膜拜,对他国模式的盲从跟风,30年前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几乎完全失去了自我,但贫穷的折磨和落后的煎熬又强烈地逼迫着中国作出自省与检讨。于是,一场颠覆传统的变革与维新运动从思想领域迸发而出。
以彻底抛弃“两个凡是”为要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不仅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伟大命题,而且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明确回归。从此农村诞生了承包制的崭新经营方式,并被很快植入城市国有企业的机体之中。而在扬弃了承包制的基础上,国有企业完成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转身。
然而,改革进入到“深水”地带之后,思想观念的碰撞也许会更加激烈。围绕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选择和猜疑,围绕着姓“资”姓“社”的纠葛与追问,中国经济的前行脚步在上世纪80年代末悄然放慢,并出现了停滞三年的消沉局面。不进则退,不改则废。引领思想解放大潮的邓小平再一次来到中国经济的试验田——深圳。站在自己亲手圈点的经济特区之上,这位世纪老人发表的“南方谈话”廓清和赶跑了人们头脑中的所有困惑与迷茫。从此,市场经济的血液开始真正穿透和武装中国经济的身躯,并最终实现了与中国社会制度的对接。
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表面看来只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中资源配置方式的更换与进化,但实则是一次又一次思想观念的更迭与翻新。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观念创新所创造出的新模型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中基于要素或资本的模型,或者简单的技术的模型。资本和劳动模型的创新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可能随着资本或劳动的投入发生报酬递减,而观念创新的模型优势在于,经济增长会与观念创新成正比。的确,在思想观念不断刷新的力量推动下,中国经济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非常罕见的连续增长速度,而且跃上了全球经济舞台的耀眼行列。
中国还有多大的发展机遇?经济改革还有多大的价值空间?面对着无数个诸如此类的疑问与不解,我们听到了其背后“改革成功论”的声音,捕捉到了“改革疲劳症”的阴影。的确,论经济总量,虽然中国已经跃上了全球第四的位置,但若按人均gdp,我们还排在百名之后。更加值得深思的是,人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始终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民众所能得到的实惠并没有随着经济改革成就的彰显而放大;还值得我们思索的是,中国经济如今所遭遇的难题——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等许多民生话题却更加复杂而沉重。没有经典教条指路,没有成功模式可鉴。最终破解经济前行中的道道难题还是要向解放思想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法宝求经问道。
发展动力的切换
任何一次思想解放决不是悬于真空之中的意念泛滥,而是基于客观现实的观念创新。依此观察,本轮的思想再解放与前两次思想解放相比,就是要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从背离科学发展的思维元素中解放出来。
以大量消耗资源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为人诟病的话题,而且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使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能源危机”。资料表明,我国煤炭探明可利用储量目前只有2000亿吨,最多可使用80年。由于自身供给有限,到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都将达到55.8%~62.1%。特别是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被列入严重缺水国家。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遏制,未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受到巨大威胁。
严重透支生态环境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又一致命弊端。从现在看来,中国经济虽然不可能完全复制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为已经遭遇破坏的环境埋单不可避免。由中科院编纂的《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与1995年相比,除北京、上海、山东3个省、直辖市外,全国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水平呈现下降态势,这表明我国的环境问题仍在不断加重。如果这种局面不能有效控制,未来可能频繁发生的河水污染、恶劣天气等都将直接破坏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由此看来,中国经济必须进行发展动力的深刻切换,即彻底摒弃资源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思维,而转轨到依靠科技创新和内生型的成长方式上来。这是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思想实现真正解放的最重要特征。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无疑,作为经济成长最根本动力的科技创新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短板”。但这并不能否定中国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我国已经建立大多数国家尚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生成。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虽然我国人均gdp只突破1000美元,但科技创新的综合指标已相当于人均gdp五六千美元国家的水平。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因此,在笔者看来,中国并不缺乏科技资源和实现科技创新的能力,而是缺乏必要的制度激励与约束。要使科技创新真正植入经济机体之内,制度建设必须提到议事日程:首先,应当规范政府的财政投入和采购制度。除了对财政的科技投入进行硬指标约束外,政府财政每年应当列出专项资金指向对自主研发产品的购买,特别是在同类产品中优先考虑对新技术产品的采购;其次,设置严格的产业“技术壁垒”。明确规定行业内企业的技术投入指标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迫使企业增加科技开发的投入,造就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第三,重构经济增长的评价制度。将技术对经济的作用程度和作用效果纳入经济增长的考核指标之中,为此应当建立起一个能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制定不同区域和行业的评价标准。
产业范式的更新
以市场换技术、用资源换资本是改革开放之初资本严重短缺的中国所作出的一种无奈选择。虽然这种大规模引进外资的方式造就了中国庞大制造业的生猛形象,但同时也将我们推到了国际产业链的最低端。这种结果的最大可能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主导能力被大大弱化,并势必陷入被他国裹挟和钳制的尴尬境地。而最可怕的是,我们会满足于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荣耀,自困于传统工业化发展思维,忽视新的国际产业链的形成及其进一步演变的新趋势,从而可能最终陷于自我边缘化的困境之中。
必须明确,基于知识革命发生和全球产业分工重组的国际产业链已经出现明确的升级趋势,即国际产业链中的上端知识产业和下端现代服务业成为强势产业并支配全球经济,加工制造业正在被次边缘化。美国政治学家理查德·罗斯克兰斯教授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作两类,一类是依靠制造业过日子的“体力国家”,一类是依靠研发、设计、营销过日子的“脑力国家”。不言而喻,“脑力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并支配“体力国家”已经成为大势。而值得玩味的是,最近韩国《朝鲜日报》提出,韩国要用“脑力”战胜中国的“体力”,用韩国的“头脑”指挥中国的“身躯”。无独有偶,印度人也提出,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印度要成为世界办公室。如此轻视性语言让我们似芒刺在背。
显然,中国经济必须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状态中解放出来,并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新裂变的机遇,确立新的产业战略定位。为此,我们应当实现观念的更新和升级。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走出片面强调比较优势理论而形成的一系列认识误区,调整基于此理论之上的政策措施。应当明确,比较优势理论虽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但发达国家主要是将这一理论推销给发展中国家,鼓动发展中国家发挥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发达国家自己却没有真正去发挥比较优势,而是注意通过集聚人才、资本等高端资源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集聚优势。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师夷长技。未来中国的产业选择应当突出非物质性产业成长。特别是要举力扶持技术开发、创意活动、标准化、信息传播等为主要元素的知识型产业,以形成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强势地位,进而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虚拟经济倍数增长的今天,中国应当加大激活金融业的力度,没有一个富有竞争力的金融业,中国可能就无缘分享到虚拟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作者: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张锐)
第五篇:三明竹业经济发展调查
三明竹业经济发展调查
http:// 2003-7-7 17:0 [关键词]竹业 经济 中华商务网讯:
福建省三明市地处中亚热带,雨量充沛,温度适宜。境内多属山地丘陵地貌,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下,十分适宜竹子生长,有毛竹、石竹、黄田竹、少穗竹、福建酸竹、苦竹、茶杆竹、台湾桂竹等许多当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竹种。
三明经营竹 林历史悠久,积累了一定的开发利用竹资源的经验,以竹、竹笋、竹加工的竹产业链初步形成,成为三明农村乃至城镇的一个充满希望的经济增长点。
竹业经济总量
据市企调队调查统计,2002年全市——
竹林总面积405.5万亩,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分布,最多的是永安市和尤溪县,分别拥有74.7和63.6万亩。年新增毛竹林面积约3万亩。另外,全市生态防护竹林3.3万亩,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4.8万亩;
毛竹采伐量达2114万根,除梅列区、清流县、泰宁县外,其余九个县(市、区)采伐量都达100万根以上;
全市鲜笋生产量达43.91万吨,其中冬笋6.59万吨、春笋37.32万吨;笋干生产量达13123吨;清水笋49456吨;竹荪3吨;
全市现有各类笋竹加工企业656家,其中清水笋加工企业122家,竹凉席加工企业183家,竹胶合板22家,其他竹香心加工、土纸加工、竹地板等笋竹加工企业329家。
2002年,全市竹业产值达143703万元,其中毛竹采伐13906万元,鲜笋、笋干、竹荪和笋制品79177万元,竹制品50286万元。全市竹产品出口产值6288万元。竹业经济现状
竹林与其它树种相比,具有生长周期短、产出大、收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比发展其他人工林具有更强的经济优势。
三明鼓励提倡企业办基地,扶持专业生产大户办基地,实行小村集体联营开发的特色路子,出现了个人、集体、国有联营开发并存的多元化开发格局。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竹林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全市现有丰产竹林面积82万亩,亩均立竹量达到110株左右,平均眉径提高到9厘米,新、壮竹的比例明显增加,竹龄结构趋向合理。为改善竹种结构较单一的现状,三明市在加大开发乡土竹种的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引进外地的优良竹种,引种雷竹、早园竹、青皮竹、麻竹等优良笋用竹,不断优化竹种结构。并建立起竹种园基地,使生态旅游科研生产集为一体,为三明市中小径竹开发利用提供种苗和技术培训,拓宽发展空间。竹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三明市竹业虽然发展势头较快,产出效益有所提高,但与竹业开发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产出效益。
近邻的南平市拥有竹林面积524万亩,比三明只多125万亩,2002年竹业总产值达32亿元,比三明市高出一倍多,拥有笋竹加工企业有1000余家,其中产值上千万元的有28家,也比三明市多一倍;
与竹产业较发达的浙江省安吉县相比,三明市差距更大,安吉县竹林面积100万亩,竹业产值达40多亿元,其中笋竹加工产值36亿元,占90%。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做大量的甚至是长期的基础性工作,而基础性的工作往往是艰苦的工作,一些地方把竹业作为一个产业开发的意识不强,对如何做活“靠山吃山”这篇文章还缺乏思路和招数,甚或流于形式,说得多做得少,引导、推动不力,以致于一些毛竹大乡、大村“竹文章”没做好,财政收入拮据。
现有竹林经营粗放,产量低下。三明许多地方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毛竹的生长,但目前全市平均亩立竹量只有110根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全国平均150根左右,距丰产竹林每亩200—300根差距就更大。以至于一些地方竹材不能满足加工的需要,永安燕西街道的吉通板业有限公司由于永安本地毛竹吃不饱,有近一半的原材料从江西、龙岩、南平三明等县市调入。竹资源的局部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明竹加工企业的发展。全市竹林平均亩产值也不足360元,只相当南平的二分之一强,相当于安吉县的八分之一。
生产责任制不完善,竹农重产出轻投入。一些乡村落实竹林责任制时,只是采取简单分户了事的办法,没有订立具体的管护条款,责、权、利不明确,农户对竹林采取掠夺式经营,砍大留小砍好留劣,以及笋类的不合理采挖,导致部分竹林老化、小化、黄化,致使一些竹林日益衰败,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越界乱砍、乱挖现象,严重影响竹林的正常生长。
竹农主体不活,科技兴竹意识不高。一些竹农没有把竹业当作一项产业来经营,只是把竹山当作副业收入,竹农对如何科学地采伐,科学地留竹留笋,以及竹子的丰产栽培技术知之甚少。竹林结构较单一。全市小径竹面积52万亩,只占竹林总面积的12.8%,丰产小径竹才2.7万亩,生态防护竹林、毛竹丰产示范基地面积偏少。一些地产传统优良竹种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引进的高效竹种还处实验阶段。
笋竹加工水平偏低。一是加工总量少,2002年全市竹加工产值只有8.5亿元,只占总产值的59%,比安吉县低31个百分点,而现有加工企业集中分布在205国道沿线的永安、沙县,产业发展不平衡;二是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值上千万元的笋竹加工企业只有15家,对产业的带动能力差,对加工的辐射力不强;三是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全市笋竹加工主要集中在清水笋、竹凉席、竹胶板几个项目上,高附加值、高品位的产品少;四是流通不畅,部分产品市场尚 未有效开拓,销售缺乏有效协调,企业各打各的旗号,品牌意识不强,企业之间相互打压,竞争无
序,对出口产品缺乏有效引导。
相关建议
进一步营造宽松发展环境:
一是简化竹政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福建省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规定》,积极推广永安的试点经验,通过简化毛竹采伐、运输、加工和经营的管理,方便竹材的市场流通;
二是规范税费征收。2001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规范笋竹经营管理和统一税费征收标准的通知》,从两年来的实施情况看,还存在有的县标准不降、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搭车收费的现象。各县(市、区)应坚决纠正不合理的税费标准,取消违章收费项目;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建议成立竹业协会,根据竹农和企业的实际需要,鼓励、引导和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竹山和笋竹加工企业,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把科技信息和研究成果在生产实际中示范推广。
四是规范和完善竹山承包。各地应认真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权发换证工作,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进一步稳定和落实“集体所有、家庭经营、长期承包、合理分配”的竹山经营承包责任制,让林农吃下“定心丸”。对于条件成熟的地方,也可以将已经到户的部分竹山划定为自留山,进一步扩大自留山的面积比重,充分调动广大林农群众发展竹业的积极性。科学培育竹林资源。努力提高现有竹林的科技含量,通过抓好典型和示范样榜,充分发挥示范区、示范户的作用,开展好高产优质高效竹林的竞赛活动等,让科技人员进山入林,指导传授技术,普及科学育竹知识。在完善竹林结构上开辟新渠道。在大力发展毛竹的同时,要发展种植一批优势高效的小径竹,引种推广高效稀有竹,改变竹林结构单一的状况。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竹产业化进程。
竹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产业化进程,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在笋竹的深度加工上下功夫,各县(市、区)应有重点地扶持几家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产品市场好的笋竹加工企业,拉动竹林资源的培育。政府部门在企业立项、融资和原料林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和引导企业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常以独资、合资、参股和联营等形式投资竹林基地建设,走贸工林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切实把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应加快体制创新,通过市场运作,使一定区域的产品加工行业,按照经济规律联成一个企业集团,把分散企业拧成一股绳,共树一个品牌,使小产品形成大产业,小企业凝成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