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文艺队伍的作用研究论文
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而娱乐场所的缺乏,很多乡镇、农村居民都会将业余时间用在麻将、扑克等活动中,使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一定影响,也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文艺队伍的组建,可通过文艺演出、文艺宣传等方式,来吸引人们的目光,改善人们的业余休闲习惯,使广大乡镇群众积极投入到文艺、文化活动中,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文艺队伍组建及人才培养策略:
1.充分发挥基层艺术团体的作用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在乡镇群众文化的工作过程中,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就应该本着为广大乡镇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采用健康文明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文化宣传及传播。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应该面向基层、源于基层,实打实的为乡镇群众、农村居民提供文艺服务,以满足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需求。因此,文艺团队应该以现有的人员和设备为基础,以新农村建设为题材,以身边事、农村事为原型,积极创编一些积极向上、风趣幽默的小品、相声;以普通群众的日常活动为题材,创编一些健康、乐观的舞蹈、歌曲等。这样不仅使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满足,也使农民在观赏节目的同时,领会到了党的政策方针以及惠民措施。从而使基层文化团体的积极作用得到全面发挥。
2.大力培养与发展文艺骨干
文艺骨干在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起文艺骨干的作用,注重加强对农村文艺骨干的培养和发展。只有切实加强文艺骨干队伍的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文艺人才,才能保证乡群众文化活动朝着繁荣、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培养农村文艺骨干方面,我们一方面应该关心和支持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还应该为文艺工作者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大型文艺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等方式来提高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另外,还要积极挖掘农村文艺骨干力量,发展一批新的文艺骨干,从而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服务。
3.积极培养群众业余艺术团队
群众业余艺术团队是由一些业余文艺爱好者自愿参与并结合在一起的文艺团体。他们往往是一些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的,非赢利性组织。目前这些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正在不断的成长阶段。在文艺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到这些业余团体的力量,并充分整合这些力量,使乡镇群众文化建设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业余文艺团队组建过程中,应该逐步提高其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使其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相关文化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各业余团队的实际,在管理上严格要求,进一步健全并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以确保企业文艺团队能够不断壮大和发展。
4.结合特色文化资源进行节目编排
无论是正规的文艺队伍还是业余的文艺团体,都是以节目表演为手段,向广大群众传达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理念,所以表演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就显得非常关键。文艺团队应该重视节目的创编与创新,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风俗及文化特色,以地方特色为资源和素材,进行深入挖掘与精心的提炼,使充满地域风情的文化资源在舞台上得到传播和发扬。在地域文化素材借鉴方面,应该本着健康的理念,积极采纳一些内容积极、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素材,并坚决阻断一些不健康、灰色的文化传播路径。另外,在节目编排方面还要提倡创新的理念,不断吸取一些成功文艺团体的演出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推陈出新,顺应广大乡镇群众的文化品位与精神需求,使文艺团体真正成为传播健康、丰富群众生活的文化使者。
在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文艺队伍所具备的积极作用,以提高文艺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努力挖掘和培养各类文艺骨干,着力创编题材新颖内容健康的文艺节目。使乡镇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
第二篇:乡镇卫生院卫生队伍状况研究
乡镇卫生院卫生队伍状况研究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及农村卫生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围绕改革与发展,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立足县情,着眼发展,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各级卫生部门加强卫生队伍建设,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各级党政的领导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虽然县委、政府作出了重要指示,但个别地方政府抓卫生工作的力度仍然不够,错误地认为卫生工作是卫生部门的事,主动研究当地卫生工作的不多,对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政策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
市政协主席郑大发在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宇洪毅的陪同下,带领部分医卫界政协委员,深入到怀远、五河、固镇三县的乡镇卫生院,对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郑大发主席一行每到一处,深入乡镇卫生院与医院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亲切交谈,仔细了解医院人员、设备等情况,并及时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怀远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表示赞赏。对在条件比较差卫生院工作的医务人员,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努力为农民解除疾苦,解决农民就医难的品质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同时,郑大发主席表示,市政协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我市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在市政协的统一安排下,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致公党蚌埠市委组成第二调研组,在县政协、卫生局大力支持下,对我市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在了解全市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听取当地卫生部门的情况通报,实地考察了三县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调查组还深入到固镇县王庄镇陈渡村,同农民进行面对面的交谈。通过调查,了解了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管理、培养、使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现将调查情况和我们的建议汇报如下:
市、县(区)政府切实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重视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工作,以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为目标,狠抓了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队伍建设,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我市有农业人口260万人。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2975人,有乡村医生2158人,专职预防保健人员330多人,形成了覆盖260万农民的三级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网络,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服务面扩大到85%以上。在非典、禽流感、洪水等重大疫情和自然灾害发生时,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队伍能克服重重困难,在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了农村卫生队伍的管理。各级政府及卫生部门对区域内医疗机构、人员依法加强管理,逐步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基本杜绝了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全面贯彻落实《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对具备执业注册条件的乡村医生进行了考核和注册。
推进了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根据农村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各县卫生局扎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涌现了怀远县五岔、五河县新集、固镇县刘集、任桥中心医院这样的先进典型。这些医院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聘作风好,懂技术,善管理的优秀卫生技术人才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同时加强了任期目标考核制度。逐步实行全员聘用制。制订岗位设臵方案和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公开竞争,择优录用,逐级聘用。采取措施引进和留住一批有技术特长人才。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将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直接挂钩。这批改革试点卫生院不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锻炼了队伍,树立了典型,为全市乡镇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经验。
提高了农村卫生队伍的素质。认真贯彻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一是对在职农村卫生人员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和学历教育,组织农村在岗卫生人员参加中专以上学历教育考试。二是对全市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集中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院长管理能力。三是每年利用国债资金,先后为每个乡镇培训了一名传染病主检医师。四是对在岗卫生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采取这些办法,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同时我市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市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应予肯定,然而仍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医疗卫生队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我市农村医疗队伍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在2003年以前曾形成一个人才流失高峰。以固镇县为例,全县在册医务人员1679人,其中县人民医院等六家县直医疗单位有医务人员597人;12所乡镇卫生院、1所红十字医院和4所一级民营医院有医务人员1082人,在册医务人员流失最高时达到400多人,目前全县在册不在岗的职工有420人。固镇刘集医院最多时有20多位骨干医生流失。王庄镇卫生院一度在短短几天内就有6位科主任流失到私立医院工作,该院一度出现无医生看病的情况。怀远县五岔镇中心医院至今还有9名医生流失在外。人才流失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匮乏:三县四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队伍缺乏高层次人才,从医人员的学历、职称结构均不合理。在三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本科学历的少,知识和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人才少,年轻一代的大学毕业生几乎没有。(以下数据可以说明)现在很多乡镇卫生院外科、妇产科等领域出现了人才断层,后继无人。
固镇县全县在册卫生技术人员1361名,其中高级职称21人,占1.54%;中级职称256人,占18.81%;初级职称948人,占69.65%。村卫生室、卫生站590个,有乡村医生约850人,其中执业医师28人,占2.3%;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5人,占1.2%;中专学历及中专水平的404人,占47.5%。淮上区乡镇卫生院在编人数225人,其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 54人,占24%;中专学历的147人,占65.3%,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51人,占22.67%。乡村医生230人,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0人,占4.3%,中专学历的112人,占48.69%。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 24人,占10%。
农村医疗队伍中总体素质不高,很难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致使一些理应在农村卫生机构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流向城市医院。
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队伍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业务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农民预防保健的需求。
三、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低无社会保障:自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将更多的医疗卫生支出职责交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财力拮据的情况下,又把筹资的主要任务推给了卫生机构。目前,我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资和待遇全部依靠市场,而与市场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机制根本没有建立。
从我市三县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情况看,不能支撑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按国家政策规定,怀远县财政应投入农村卫生事业经费2000多万元,而实际仅投入400多万元,这些钱仅能维持退休医务人员60%的工资。按照2003年全省对财政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人均统计,怀远县在全省倒数第五。固镇县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也只有180 万元,维持退休医务人员最低工资就用去160万元,用于三项事业建设和预防保健的分别只有10万元。五河县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220万,全部用于维持退休医务人员的开支。
国家明文规定,退休医务人员工资全额由财政供给,财政应承担乡镇公共卫生人员、大专以上毕业生的工资。实际上财政对此没有一点投入,全靠他们自收自支。从调查的乡镇卫生院来看,绝大多数医务人员的工资基本维持在300—900元之间。王庄镇医院流失的几位骨干医生,在镇领导的真情感召下,放弃每月两三千元的收入,回来支撑快要倒闭的乡镇医院,终日在医院劳累,也仅有800多元的收入。院长说,这样下去,真对不起大家,不好意思再留他们。再从怀远、固镇两县退休医务人员实际拿到的工资来看,还达不到档案工资的60%。荆茨乡老医师李为勋十分伤感地说,我为乡村老百姓行医40多年,2003年起才拿到400多元退休工资。
我市预防保健人员的开支却形成了“以医养保”的局面。怀远县现有预防保健人员132人,固镇县有115人,五河县有60人,淮上区有30人,共承担260万农民的预防保健任务,实质上是承担了政府对农民预防保健的职责,而政府却不承担乡村二级预防保健人员的工资待遇。他们的工资待遇要从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和预防保健收费中支出。由于缺乏经费,少数乡镇预防保健人员近两年几乎没有工资收入,严重影响了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此外,乡镇卫生院在遇到重大疫情和自然灾害时,还要承担疫情控制、疾病防治的费用。怀远县五岔镇中心医院在非典、洪水、学生食物中毒事件中共贴了5万多元,荆欠乡卫生院也贴了3万多元,至今没有着落。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卫生队伍人心不稳,乡镇卫生事业的发展步履艰难。
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为我市人民牟福利,就必须得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卫生队伍,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乡镇卫生院目前存在的低投入、低功能、低效益、低待遇和人才匮乏的问题,应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认真落实有利于农村卫生队伍发展的各项政策
关于农村卫生队伍建设问题,近年来,从中央到省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卫人发„2002‟321号),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皖发[2003]6号)等。皖发6号文件明确规定;“合理核定乡镇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人员的编制,工资由县财政供给”。“到乡镇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学大专以上毕业生,可执行高于同类人员1-2档的定级工资,由县财政供给。在除在城关镇以外的乡镇卫生院工作累计满30年(女满25年),并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岗位上退休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退休后可按本人原工资的100%发给退休费”。这些政策都是农村医务人员翘首以待的,也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除此在中央和省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中,还对加强公共卫生、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培养、提高和稳定农村卫生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十分详尽的、具体的要求,可是这些文件中的不少政策规定我市至今没有执行。要稳定和发展壮大农村卫生队伍,就必须把上述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同时,各级政府及卫生部门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多渠道推动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各项农村卫生人才政策,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建立稳定农村卫生队伍的保障体制
积极营造农村卫生队伍健康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人才保障体制,至关重要。目前,农村卫生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提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力的保障体制。市政府在落实农村卫生人员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应结合我市实际,从培养、引进、帮扶、稳定、使用等方面制定必要的措施,切实兑现各项政策性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工资待遇。
——要建立农村医务人员社会保障机制。可将我市农村医务人员纳入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统一管理,促进非医务人员的分流,解决农村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要认真完成乡镇预防保健机构上划县管,定员定编,核定经费等理顺管理体制的各项工作,严格准入制度,清理和分流超编人员,加大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农村预防保健队伍的素质,促进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将从事农村公共卫生的人员和乡镇卫生院负责人的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全额拨款。
——要兑现国家规定的吸引大专以上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工资政策,以及其它有关的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农村卫生机构就业,尽快改变农村卫生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
——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退休医务人员的工资政策规定,按退休政策全额发放。对工作累计满30年(女满25年),并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岗位上退休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按本人原工资的100%发给退休费。
改革农村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要调动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改革农村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机制。既要维持政府办医的性质,又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引入市场机制。要强化政府的监管和调控力度,在制定政策、增加投入、规划布局、服务模式方面实行严格监管,促进乡镇卫生院控制成本,提高质量,达到惠及农民的目的。
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目前乡镇卫生院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模式。实行院长负责制。注重选拔优秀院长,赋予院长应有的人事权,管理权。改革农村卫生队伍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乡镇卫生院工资分配制度,引入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实行绩效挂钩,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农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扎扎实实地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大力开展城乡医疗机构的对口支援。要充分发挥市、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类大专院校在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市、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专业科室、医学类大专院校在农村建立医疗服务网络和分支医疗机构,支持城市医疗机构到农村办医,领办乡镇卫生院或重点科室,开展卫生支农,进行对口培训。引导城市大医院的资金、设备、人才向乡镇卫生院流动。最近,解放军一二三医院免费帮助固镇仁桥医院培训医务人员,与刘集医院开展共建活动。这种做法可以促使市内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实现双赢,值得推广。要鼓励名医专家不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巡诊。要通过选派医务人员到农村工作及免费接受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进修等形式,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管理人才和临床技术骨干。要严格城市医务人员晋升、晋职的相关规定,促进城市医务人员积极主动地从事农村卫生工作,为农民群众提供具有较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同时,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投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第三篇:英语翻译理论作用研究论文
摘要:奈达的译学思想在中国翻译界一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他本人最近宣布“我的观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奈达学术观点的这一变化无疑会给我们目前译学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着重从翻译理论的作用、翻译标准及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三个角度对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加以分析;重新阐述理论在译学框架中的地位及作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及翻译理论的意义。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描写性研究
Abstract: Nida’s ideas on translati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His recent statement-”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will sure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reasons for Nida’s change of views on translation.It will also give a re-evaluation of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translation theories;translation practice;descriptive study
一、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
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
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
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周仪、罗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发展,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见张经浩,《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
1.对翻译理论作用的认识偏差
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哲学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目前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分析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张美芳,2000)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陈德鸿、张南峰,2000:126)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论”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一般原理”都要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吗?众所周知,当今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杨自俭,2000)的翻译学更是如此。
另外,“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谭载喜,1991:79)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
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
2.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
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方法”(谭载喜,1983:51)。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273)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奎因,参见郭建中,2000:90-98)。杨晓荣教授主张的“条件论”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
3.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
《笔谈》中他讲道,“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翻译好”指的是“翻译理论好”还是“翻译实践好”。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郭建中,2000:107)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社会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艺术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谭载喜,1991:283)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我们当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Weissbrod,1998)杨自俭(2000)说,“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
第四篇:文艺队伍的申报材料
篇一:文艺部优秀部门申请材料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材料(建筑)工程系两委会 优秀部门申请材料 尊敬的院领导: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一年的学生会工作也渐渐接近了尾声。经过一年的工作历练,文艺部这个大家庭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稳健。在本学期,文艺部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走向完善。以下是文艺部本的工作概要。
一、部门建设文艺部和学生会其他部门不同的一点是,文艺部是一个需要无限活力的部门,因为是从事文艺事业的部门,所以在整个学生会来说应该是最活泼最热闹的部门。本着为学校文艺事业负责的态度,每年文艺部的招新工作也可以说是至关重要。从报名的50多位同学当中,我们精选出8位加入了文艺部。文艺部今年的阵容无疑是强大的,从去年三个人办一台晚会到如今的8个新干事的加入,我们有信心接受校团委和主席团分配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将会在上一学年取得部分成功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质量,尤其是学院的一些大活动“校园十佳歌手大赛”(2012年——2013年),争取给广大师生呈现一个更加完美的文艺团队。
二、工作理念
作为文艺部的部长必须要清楚地知道本部室的职能范围以及工作性质。简言之文艺部就是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性质的活动来丰富同学的大学生活,特别是作为校学生的文艺部更是如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坚持以下两个原则建设文艺部:
首先是制度。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部门,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协会都要有其相对完善的制度。所以说要想管理好文艺部首先就要贯彻其学生会的制度和纪律。
其次是精神。一个组织在有其相对完善的制度外还要有其特有的精神。正像《亮剑》所展现的亮剑军魂那样,文艺部也要有其特有的精神--永不言弃。在坚持以上两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做到几一方面:举办特色精品的文艺晚会、比赛等,努力打造文艺部自己的品牌活动,并使其继承和发展,力争实现文艺部的品牌化;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和锻炼干事们的“部长和主席思想”,为我们的学生会培养下一代的继承人。要让我们的干事记住“你可以没有主席的位置,但你一定要有主席的思想”;当然还应注意的是加强与其他各兄弟部室的联系,各部室举办的活动要相互帮助。当然最好的是与其他部室共同举办活动,这对加强各部室的关系更为有利。
三、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部门总共举办了三个活动,分别是“新生大合唱”,“感恩在行动”及“致青春,创凝聚”为主题的主题晚会。三场活动总体效果还算不错,但也有其不足之处: 其一是,在每场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够充分,缺少与老师及主席团的交流; 其二是,活动宣传力度不够,只是活动影响力不大。
因此,在总结之前的活动经验之上,整个部门一定会注意到这些问题,在以后举办活动是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致 敬礼
申请部门:文艺部
申请时间:2013年6月3日篇二:文艺单项奖申请材料 尊敬的院领导:
您好!我是来自园艺06-1班的廖莲莲,从大一到现在,一直在班里担任班干部,曾担任班级副班长、文艺委员。由于本人性格开朗大方,本学期担任起了园艺班心理委员。虽然现已是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四老生,但我对文艺的热爱却丝毫没有减少过,所以特在此向院领导提交我的这份申请材料。
大一,刚步入大学校园,加入了舞蹈队,并担任班级副班长兼文艺委员,此后,便对文艺产生了由衷的热爱,担任班干部期间,一方面认真协助好班长管理好我班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在文艺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从大一到现在,我班已组织过很多次活动,在每次的班级活动中,我都积极组织策划,动员班里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我尽我所能,将每一次活动都搞的有声有色,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更加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我深感欣慰。而在院校举办的各种文艺比赛活动中,我也积极参与。如从入学到现在的每一次迎新生及毕业生晚会的舞台上,都会有我的身影;同时,在校院举办的文艺比赛中我也获得过相应的奖项,如2007学年12月获得我院超秀比赛“最佳组合奖”,2007年10月获得校园组合音乐大赛“优秀奖”。在去年的表彰大会上还获得院“个人先进文艺标兵”的称号。除了参与院校的活动外,还代表我院到69236部队参加过演出以及代表我院参加十佳社团联谊晚会演出等。在上学期的60周年校庆演员海选中,我有幸被选中成为其中一员,虽然后面的训练强度大,时间长而且很辛苦,但凭着我对文艺的热爱,我一直坚持着,只是很遗憾,后面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最终没能站上校庆的舞台,但这依然不影响我对文艺的钟爱。
回顾过去的大学生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是文艺陪伴我成长、快乐,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是它让我爱上舞后汗水浸湿全身的感觉,让我得到台下激烈的掌声,让我深刻体会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感觉,让我明白只有经过不断的付出才能大有所获。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依旧是文艺的爱好者,它将永远是我的最爱。此致
敬礼 申请人:廖莲莲2009年11月4日 个人文艺单项奖申请材料
姓 名:廖 莲 莲 学 号:2006123124 班 级:园艺 06 日期:2009年11月4 日篇三:校园文艺十佳申报材料 校园文艺十佳申报材料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我是xxx。非常荣幸地能竞选这次校文艺十佳。军训下连队时,看到了曲艺协会优秀的演出,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协会。加上自己对相声小品的热爱。曲协一招新,我就报名,参与了竞选。非常荣幸地成为了其中一员。并且当上了创作表演部副部。在大一期间,参与了由校社联主办的笑星大擂台,荣获“第八届笑星大擂台一等奖”。参与了第八届社团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晚会,节目效果很好。也参与了院迎新晚会,代表生工一班表演《如何是好》相声,当时院大一新生都知道了我。大二期间,由于对于曲艺协会的热爱,继续参与竞选。经过筛选,也很荣幸地成为校曲艺协会副理事长,在我们的带领上,曲艺协会获得了“校优秀社团”。我也非常高兴的成为“校社团积极分子”。在曲协的第二年里,我深深地爱上了表演,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参与了四院联谊晚会,代表曲艺协会表演《如此司仪》。参与了信科院e时代晚会,代表曲艺协会表演了《镖坛往事》。参与了院生科畅想的晚会,代表11级本科生表演了相声《救不救》,同时《救不救》此节目也受到了团委的高度认可,并且我们受到了湖南警察学院,湖南财专,中医药大学的邀请,表演了节目,为农大社团争得了荣誉。也曾去过芙蓉区政府,湖南省计划生育部门商演。总之,在曲协的第二年里,我代表农大曲艺去过不少地方,为我们农大社团争光!大三期间,曲协不得不退,我又竞选了校学社联主席团。并很荣幸的成为了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继续为农大的社团做出事业。在社联的一年里,主管文化艺术类社团。上学期,我成功的完成了社团迎新晚会以及校园好声音系列晚会。分管的两个部门也有突出贡献,湘农学堂举办30期,社联的评优条例得到进一步的修改与实施。并且非常荣幸地又一次登上了生科院迎新晚会的舞台上,代表11级本科生表演了《生科小事》。xxx 2014年4月9日
第五篇:乡镇统计队伍调查报告
乡镇统计队伍调查报告
背景介绍:新《统计法》已发布,其中规定在乡镇要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乡镇统计队伍是全国统计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是获取统计数据的重要窗口。基层统计工作的优劣决定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基层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又是统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市开始进行机构改革试点,至,乡镇统计站已全
部并入财政所。为全面了解此次改革以来全市乡镇统计力量的变化情况,获取市乡镇统计力量的相关信息,借全市各县开展乡镇统计人员培训的契机,我们对全市98个乡镇,229名乡镇统计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总的印象是:人员整体素质较高,培训比较到位,工作经费较为紧缺,领导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机构改革中乡镇统计站撤并入财政所严重削弱了乡镇统计力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
一、市乡镇统计力量现状
根据对调查的229份《乡级单位统计基础情况调查表》的汇总分析,市乡镇统计统计力量基本情况如下:
(一)人员情况
全市98个乡镇(街道),统计岗位设置于财政所,共有统计人员229人,平均每个乡镇2.34人。按学历情况看,本科以上学历的占12.67%,大专学历的占56.33%,中专以下学历的占31.00%。按从事统计工作的时间来看,以下的占25.33%,10-20年的占32.31%,20年以上的占42.36%。
(二)经费和办公设备保障情况
27.07%的人认为上报统计报表很方便,44.11%认为一般,28.82%认为不方便;上报报表时的费用39.30%可以报销,29.70%很少报销,31.00%不报销;0.87%的人认为所在乡镇统计工作经费多,17.03%认为一般,82.10%认为少;6.11%的人对统计办公设备很满意,49.78%满意,44.11%不满意;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电脑和打印机专用于统计的占40.17%,兼顾其他业务的占49.78%,没有用于统计的占10.05%。
(三)业务培训情况
参加过2次以上统计业务培训的占60.70%,一次的占22.72%,从未参加的占16.59%;认为自己对统计业务知识和计算机水平熟练的占36.24%,认为不熟练的占42.80%,认为很不熟练的占20.96%;认为需要参加统计业务和计算机知识培训的占80.35%,认为一般的占16.59%,认为不需要的占3.06%。
(四)统计站合并影响
认为统计站合并到财政所后对统计工作有正面影响的占14.41%,认为无所谓的占23.58%,认为有负面影响的占62.01%;认为统计站合并后工作难度很大的占60.26%,认为一般的占32.31%;认为不大的占7.43%;认为统计站合并后兼职的其他工作量增加的占65.94%,认为不变的占33.19%;认为减少的占0.87%;对统计站合并后的待遇感到很满意的占2.62%,满意的占9.17%,不满意的占88.21%。
二、统计站并入财政所的影响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和与乡镇统计人员座谈后得到的建议,统计站并入财政所的影响主要有四。
其一统计人员兼职任务加重。原统计站一般设两到三个统计岗位,专职从事统计工作。统计站撤销后,平均每个乡镇仍有2.34个统计人员,人员虽无明显减少,但65.94%的人认为兼职的工作量比以前有所增加。在统计工作任务也不断加重的前提下,难怪乡镇统计人员难以承受。
其二领导工作重心不在统计。现财政所领导一般为原财政所领导,工作重点一般放在财政方面,对统计工作并不了解,关心程度不够,因此统计工作均由统计人员自行承担,这样在工作协调、争取经费方面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其三工作经费得不到保证。市乡镇财政一般实行实报实销,工作中的花费能否报销,往往取决于领导的态度,由此造成统计人员的工作经费无从保障,报送报表、开会培训的花费经常无法报销,对统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是极大的打击。有31.00%的同志反映上报报表时的费用无法报销。多数同志反映县局划拨的统计工作经费一旦通过财政所,就很难用于统计工作。而一些专项调查经费下拨到财政所后,也往往被挪作他用,如接待费用,即使指明是给统计人员的工作补贴,也无法下发。
其四是工作热情受打击。乡镇统计岗位为事业编制,而同一科室的财政岗位为参公编制,待遇相差数百甚至上千元,可以说是同工不同酬,何况统计岗位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要远大于财政岗位。不满意是比较出来的,多数统计人员对于待遇的不满并非绝对待遇较低,而是相比财政岗位,他们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其工作热情当然要大打折扣。
三、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其他问题
(一)年龄结构、统计知识均趋于老化
现在市乡镇统计力量的主力来自90年代乡镇统计站筹建时招聘的工作人员,从事统计工作多在十年以上,部分同志工龄更在30年以上,虽然经
验丰富,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已趋于老化,难以适应要求越来越高的统计工作。产生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统计机构人员流动性较差,统计从业人员难以调往其他岗位;另一方面说明乡镇统计岗位待遇较差,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个笑话讲道:乡镇干部竞争上岗的时候,竞争最低的就是统计岗位。统计知识老化现象就更为严重。调查显示只有36.24%的人认为自己的统计业务知识和计算机水平熟练,80.35%的人认为需要参加统计业务和计算机知识培训。这对于这支四分之三的人员均从事统计工作十年以上的队伍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在目前统计范围扩大,普查任务日重的形势下,对乡镇统计系统充实工作人员和开展相关培训,刻不容缓。
(二)统计对象配合程度差
统计对象为个人时:由于部分基层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而在乡镇一级,干部的工作都很具体,身为统计人员进入社区、村委会,群众也会将其视为乡镇领导,如果因拆迁、补偿等各种问题与政府存在纠纷,同样会对统计人员诉苦不迭,如果诉求得不到满足,可能统计工作都无法开展。
统计对象为企业时:企业,特别是私企,经常存在两套账目的问题。对银行使用一套账目以顺利获取贷款,对税务、统计等政府部门使用一套账目,隐瞒利润,以求避税。由于乡镇统计人员无统计执法权力,且专业知识有欠缺,难以对虚报统计数据的行为进行核查。
(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三)乡镇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本次调查显示,只有13.10%的人认为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很重视,仅有40.17%的统计人员经常与乡镇领导进行统计工作交流。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统计数据很多汇总不到乡镇,乡镇行政工作对统计数据依存度较小。这个问题应该说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减少了统计成本;另一方面却损害了乡镇开展统计工作的积极性。如果能针对乡镇的需求,开展相关统计工作或相关数据的汇总工作,相信对加强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大有裨益。
其二:市县统计局与乡镇政府沟通不够,没有引起乡镇领导的足够重视。市县统计局往往只关注乡镇统计员,很少直接乡镇政府沟通。在当前统计工作越来越受各级政府重视的前提下,市县统计局多与乡镇领导进行统计工作方面的交流,相信会引起乡镇领导的兴趣的。
其三:乡镇领导大多工作繁忙,无暇顾及统计工作。实质上还是统计工作地位不高所致。乡镇领导的工作经常直接面对企业、群众,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对不太棘手的工作难以顾及。这就要求乡镇统计人员加强统计分析,定期向领导做统计工作、统计数据汇报,使领导认识到统计工作的意义。
四、对策建议
(一)县级统计局直管乡镇统计人员。乡镇统计机构(或人员)是乡镇政府的组成部分,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必然会影响乡镇统计工作的稳定,而在机构改革中,乡镇政府规模有逐渐缩小的趋势,地位较低的统计机构遭裁撤的命运难以避免。而财政系统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全省财政系统将由省级直管,统计岗位将被清出财政所,这是否能作为一个契机,将乡镇统计人员划归县统计局直管?由县级统计局直管乡镇统计人员,无论采取派出机构或是派出人员方式,均可保证统计人员的稳定性,增强工作独立性。据了解,北京市统计局在就已开始试行乡镇、街道统计机构“撤科建所”的统计管理体制,原乡镇、街道的统计机构和人员剥离出来成立统计所,由区县统计局直接管理,街道、乡镇政府对统计所的管理也由原来的直接领导变为协助管理。对各地都是一个启示。
(二)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资金用途审查。调查显示,82.10%的人认为乡镇统计工作经费少。乡镇统计工作经费缺乏的问题由来已久。甚至存在乡镇统计人员报送报表、参加培训的交通、食宿费用都无法报销的情况。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也有必要加强资金使用巡查,做到专款专用,严禁统计经费挪作他用。而各级政府布置的专项调查必须配备相应的工作经费到乡镇一级,宜由县级统计局直接发放给乡镇统计人员。
(三)提高乡级统计在乡镇工作中的地位。乡镇统计站并入财政所对乡镇统计工作造成巨大影响。应该说,乡镇统计之所以得不到重视,与乡级统计地位较低、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有关。而要提高乡级统计地位,必须使乡级统计在本级行政工作中发挥作用,引起各方重视。这就需要市县统计局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统计数据汇总到乡镇,同时要求乡镇统计人员加强统计分析,为乡级政府行政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建议。
(四)加大县级统计执法力度和《统计法》宣传力度。乡镇统计人员并无统计执法的权力,即使遇到统计违法案件,也无法处置。这就需要与县级统计部门多沟通,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减轻乡镇统计人员工作压力。同时进一步宣传《统计法》。新《统计法》已发布,却并未深入人心。在基层特别是乡镇,统计工作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这就要求各级统计系统,加强宣传工作,使依法统计的观念为大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