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论文
1.引言
长久以来,除了高等数学外,自动化专业所需要的工程数学知识散见于多门课程之中,例如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理论,积分变换等。各个课程通常强调各自的理论体系,一些知识学习理解比较困难,但后续专业课程甚至专业生涯中都很少用到。因此,在精简教学课时的教改大潮中,一些学校将某些工程数学课程逐出教学计划,以腾出足够的课时给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而需要开设的课程。但是,这样又给学生造成知识体系的缺失,不利于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因此,如何用不多的课时,教给学生必要而足够的工程数学知识,就成为应用技术主导型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值得注意的课题。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控制工程数学基础”课程是我校自动化学院的公共专业基础课,是重点建设的课程之一。为我校自动化、智能科学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其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后续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系统仿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具类课程。
“控制工程数学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学生基础知识、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这样说,本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好坏、对有关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如何,能否有效地实施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控制工程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了改革,修订了新的教学大纲。
2.教材改革
我校“控制工程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以前选用的教材是“信号与系统教程”学生普遍对该课程非常重视,但其内容对于大一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不容易学懂。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堤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堤高,我们课程组探索和尝试着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出版“控制工程数学基础”教材,以堤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本课程教材改革是由该学科内容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以及所要求的基础知识的广博性所决定的。课程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到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对于自动控制的相关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应有明确的表述,使学生形成对整个理论体系一个总体的把握。其次是适当增加控制理论教材中工程应用的例子,把新的知识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第三,在改革教材方面,采取以教材为主,与之对应的辅导材料为辅的教学参考模式。
3.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针对教学实际情况,结合专业培养人才目标的需要,我们对本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必须要牢固掌握,加强训练的力度和内容。一些定理的证明不追求其严密性,只给出简要的解释或说明,重点强调结论的正确内涵直观意义和满足条件。面向实际应用的问题,强调其来龙去脉,便于面向对象处理问题。具有物理背景内容的教学,如滤波器等,增加物理系统的实例。物理意义弄清楚,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容,而且便于记忆一些传统教学内容不便表述或计算的问题。
教学内容要使学生明了怎样把所学理论用于工程实际,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将各章节定为既相对独立的教学周期,又与下一章节内容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这样所有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周期循环和相互连接、重复与不断强化的过程,就可以达到使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的知识体系和扎实学生理论知识的目的。比如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运动控制系统的实例,就可以给出一些基本控制理论概念,然后用基本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对它建立数学模型。
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工程实践中用来求解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简便工具,同时也是建立系统在频率域数学模型-频率特性、复数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和z域的数学模型-脉冲传递函数的工程数学基础。这些工程数学的运算能力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的基本功,而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像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分别在不同学期、不同课程中讲授的,学时又较少,这样就造成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和扎实性,在本科生毕业设计和研究生教学中明显地暴露出来这方面的弱点。
本教学改革以控制工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减少一些定理和公式的太细的推演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确保课程体系完整的情况下,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更新,因材施教。在授课内容上,分别讲解复变函数基础知识、微分方程、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等方面的工程数学知识。为了使自动化专业学生对工程数学的应用背景有足够的了解,单辟一章讲解控制工程导论,这对于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来工程数学的作用很有帮助。不仅如此,在相关章节中,还分别介绍了相关数学知识在滤波器、电路分析、脉冲传递函数等方面的应用。由于是从专业的角度来叙述相关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对将来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会很有裨益。在教学的结构安排上,先讲述时域分析法,然后变换域(频域、复频域和z域)分析的方法。
4.制定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决定了课程性质、知识点以及能力培养的目标。为了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我们课程组反复讨论该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及与其它课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了该课程的知识点及能力培养模块。“控制工程数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控制工程数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根据重点突出、系统性强的要求,并针对本课程在低年级开设的实际情况,学生们还没有关于自控等的概念的情况,本课程安排48学时。主要强调“三大变换”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和工程概念,重点突出信号的时域和变换域分析、信号传输与处理。我们设计的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1.控制工程导论。
这一章主要是明确课程的内容、作用和培养目标。要求是了解控制工程、控制理论的一些概念;掌握线性系统的性质等内容。约3学时。
2.复数与复变函数基础。
这一部分是基础,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主要是掌握复数、复变函数的概念;掌握复数的乘幂与方根的求解方法;理解映射的概念。约6学时。
3.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这一部分是重点,要求掌握一些常用的控制信号及其运算,掌握时域系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的求解;理解并掌握系统的时域响应,特别是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约9学时。
4.连续系统频域分析的工程数学基础。
这一部分是基础性的重点,要理解傅里叶变换及其反变换;掌握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与应用;了解频域数学模型-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及傅里叶变换在系统频域分析中应用。约6学时。
5.连续系统复频域分析的工程数学基础。
这一章是关键的内容,要理解拉普拉斯变换及反变换;能灵活运用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在系统复频域分析中应用;了解并掌握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约11学时。
6.离散系统的工程数学基础。
这一部分是课程的另一个重点内容,讲述离散系统。要求理解采样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典型的离散序列;掌握差分方程及其求解;掌握z变换及其性质;掌握脉冲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z变换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约13学时。
通过制定教学大纲,体现了数学理论、物理概念和工程应用的三结合,如不同变换域间的内在关系;还体现了课程群间的相互联系。在结构安排上,以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处理为主线,先时域分析法后工程数学分析法(积分变换法)。突出概念,层层展开,逐步加深,体系严密,选材丰富,浅显易懂,以介绍结论为重点,易于大学低年级学生的理解。
5.结语
“控制工程数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多,概念抽象。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熟练掌握控制工程中常用的数学变换等原理,加强能力培养,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通过“控制工程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具有扎实自动控制基础知识的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力求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显著的教学效果。达到完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文件;堤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加强课程建设。
第二篇: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
有机化学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掌握有机物结构的各种表示方法;掌握常见的各种有机物的普通命名、IUPAC命名法(英文)及中国化学会系统命名法(中文);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二、有机化学反应
掌握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其它含氮化合物、基本杂环体系和几种常见生物分子(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化的常用方法;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重排反应、自由基反应及周环反应等几类主要有机反应的特征。
三、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
掌握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立体效应的概念及其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掌握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卡宾和苯炔等活性中间体的产生条件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初步了解共振论;理解过渡态理论,掌握利用有机反应势能图分析反应的热力学控制和动力学控制等反应情况;掌握自由基反应、亲核加成、亲核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等几种常见的有机反应机理,要求能通过反应机理分析选择有机反应的适宜条件。
四、有机合成
理解逆向合成分析的思维方式,学会利用逆向合成分析从常见原料出发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掌握几种常见的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常见官能团的引入、转换及保护方法。
五、立体化学
掌握构型异构(几何异构、对映异构、非对映异构)和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判断有机物有无旋光性的基本方法,掌握手性中心和假手性中心R、S构型的标识方法;了解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及不对称合成的概念,掌握对映体过量的概念;掌握几种常见的取代、加成、消除、重排及周环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
六、有机化合物的常用化学、物理鉴定方法
掌握常见官能团的化学鉴别方法;理解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质谱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四谱谱学特征,并能运用化学方法及四谱对简单有机物进行结构鉴定。
七、元素有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
了解元素有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掌握Grignard试剂、有机锂试剂、二烷基铜锂试剂、有机锌试剂、Wittig试剂等金属有机试剂及元素有机试剂的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了解有机磷、有机硅、有机硫试剂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
有机化学(一)
(1)π-π共轭
(2)p-π,p-p共轭
(3)σ-π,σ-p超共轭
3.共轭效应的特点
4.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对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三、立体效应
2.联苯
3.稠环芳烃
(1)萘
1o结构
2o命名
3o化学性质
(2)蒽和菲
*(3)致癌芳烃
九、非苯芳香体系及Hückel规则
1.Hückel规则
2.环丙烯正离子
3.环戊二烯负离子和环庚三烯正离子
4.奥
5.环辛四烯双负离子
6.轮烯
1.酚羟基氢的酸性
2.苯氧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的反应——成醚 3.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1)卤代反应
(2)硝化及亚硝化反应
(3)磺化反应
(4)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和酰基化反应
4.氧化反应
5.与FeCl3的颜色反应 *
五、几种重要的酚
1.苯酚
2.双酚A
3.萘酚
4.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5.连苯三酚
(4)歧化反应及Cannizzaro反应
(5)酮氧化成酯——Baeyer-Villiger反应
(6)醛酮氧化成羧酸
1o 用弱氧化剂氧化
2o 用强氧化剂氧化
五、醛酮的制法
*1.由烯烃制醛酮
*2.由炔烃制醛酮
*3.由芳烃制醛酮
芳烃的氧化,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Gattermann-Koch反应
*4.由醇制醛酮
5.由酚制醛酮
Reimer-Tiemann反应,Vilsmeier-Haack反应
*6.由分子量较小的醛酮制分子量较大的醛酮 *
六、几种重要的醛酮
1.甲醛
2.乙醛
3.苯甲醛
4.丙酮
5.环己酮
七、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1.烯酮
2.α,β-不饱和醛酮
(1)结构
(2)化学性质
1o亲核加成——l,2-加成与1,4-加成
Michael加成及Robinson关环,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o还原
用LiAlH4 还原,用Li-液NH3还原,催化加氢
(3)制法
*3.醌
(1)命名
(2)化学性质
(3)制法
有机化学(二)
2o酰基化反应及酰基化试剂
(3)β-酮酸酯的酮式分解及其在酮的合成中的应用
(4)β-酮酸酯的酸式分解
2.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中的应用
(1)丙二酸二乙酯的制法
(2)丙二酸二乙酯的烃基化反应
(3)丙二酸酯的水解和脱羧反应及其在羧酸合成中的应用
3.Michael加成
4.Knoevenage1反应
5.α-卤代酸酯
(1)Darzens反应
(2)Reformatsky反应
有机锌化合物,β-羟基酯的合成
六、其它羧酸衍生物
1.过酸
2.二酰基过氧
3.碳酸衍生物
(2)芳胺的氧化
lo用亚硝酸氧化
2o用其它氧化剂氧化
5.芳胺芳环上的亲电取代
取代反应,胺基在不同酸性环境中定位规律的变化
五、季铵盐和季铵碱
l.季铵盐的亲水性和亲油性
2.相转移催化
3.季铵碱的Hofmann消除
(1)消除反应产物及历程
(2)季铵碱的E2反应规律
位置选择性,立体选择性
(3)季铵碱的E2反应在胺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4.阴离子交换树脂
六、胺的制法
1.由卤代烃制胺
*(1)卤代烃的氨解
(2)Gabriel合成法
1o利用邻苯二甲酰亚胺制伯胺
2o利用对甲苯磺酰氯制仲胺
2.由环氧化合物制胺
3.由醛酮制胺——还原胺化
*4.由酰胺制胺
(1)酰胺的还原
(2)Hofmann重排
5.由腈还原制胺
*6.由硝基化合物还原制胺
一、重氮甲烷的结构
二、重氮甲烷的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
2.与醛酮反应
3.与酰氯反应
4.卡宾的生成及反应
三、重氮化合物的制法 *
四、迭氮化合物
1.迭氮化合物的结构
2.迭氮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还原
(2)Curtius重排
(5)蛋白质水解法
二、多肽 1.肽和肽键
2.多肽结构的测定
(1)氨基酸分析
(2)N-端氨基酸的测定
(3)C-端氨基酸的测定
(4)多肽的选择性水解
3.多肽合成
(1)氨基的保护及脱保护
(2)羧基的保护及脱保护
(3)肽键的生成
(4)多肽的固相合成 *
三、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结构
2.蛋白质的性质
四、酶
*1.酶的组成
*2.酶的分类和命名
*3.酶的特性
4.酶的活性中心及催化机理
*第三节 核 酸
一、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二、脱氧核糖核酸
三、核糖核酸
*第四节 类脂
一、脂肪酸
二、油脂
三、磷脂
四、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
五、模拟膜化学
第五节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一、萜类化合物
1.萜的含义和异戊二烯规律
2.萜的分类和命名
3.单萜
(1)开链单萜
(2)单环单萜
(3)双环单萜
4.倍半萜、二萜和三萜等
二、甾族化合物
1.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
2.甾醇
3.胆酸
4.甾族激素
5.甾族化合物研究对有机化学的贡献
第二十章 周环反应
一、周环反应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
1.周环反应
2.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3.前线轨道理论
二、电环化反应
1.含4个π电子的体系
2.含6个π电子的体系
3.电环化反应的选择规律
三、环加成反应
1.[4+2]环加成2.[2+2]环加成
四、σ-迁移反应
l.氢原子参加的[1,j]迁移
2.[3,3]迁移
第三篇:税费改革体系研究论文
税费体系这个概念,指的是应由哪些税和费(定性)、以什么样的比例(定量)来共同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另外,税费改革体系也是指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渠道或方式,来实现由旧的税费体系向新的税费体系的转换,从而使国民收入的分配达到公平和最优化。现时的研究,更多的注重税费体系的破与立,而忽略了税费改革体系的整体研究。
一、通过多边的税费改革建立对称的税费关系
税费并存是新一轮税费改革应该选择的合理格局。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经过精心设计的收费往往比税收更少对经济产生扭曲,从而也更少效率损失,收费之所以有其存在的必要就在于,作为提供准公共产品的收入来源,收费较之于税收可以较好地解决拥挤性问题和效率低下问题,因此,西方国家将提供准公共产品作为确定收费范围标准的做法值得借鉴,片面地主张“以税代费”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由此可以得出基本结论一:税费改革体系是多边的,既有“费改税”,又有费的保留和“税改费”;税费改革体系所建立的税费关系是对称的,税费归位,各行其道。
二、站在全盘角度确立税费改革目标
所谓全盘角度,即要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来安排税费改革目标。在当前政府收入体系中,政府履行职能所需的资金显然只能通过规范化的税收渠道去获取。然而,种种因素的制约,给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政府部门多年习惯于以行政命令的办法、非税的方式组织收入,在各方面的政府支出猛增、规范化的税收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一个自然的反应,就是转而采用非规范性的办法,自立收费项目,介入财政性分配,“税的缺位”与“费的越位”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规范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是“税费归位,各行其道”的制度基础。“费的越位”根源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制度短缺,反过来看,“税费归位”则取决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制度供给。如果我们不从规范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进行制度的供给和创新,在制度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实现“税费归位,各行其道”。
由此可以得出基本结论二:税费改革体系的目标是规范国民收入分配体制,而不应局限于“治乱减负”等功利性目标;只有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来安排税费改革目标,才不至于顾此失彼,才能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
三、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构筑税费改革体系
“预算内”与“预算外”资金、“体制内”与“制度外”资金相交织,是中国转轨时期的特殊现象。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政府收入体系应确立“三而二,二而一”归并的远景目标,即中期实现将制度外财力纳入预算内、外,相应将三块财力变为两块的目标;远期达到依托于市场经济体制而实现政府预算完整性,相应将“预算外资金”予以取消的目标。如此,国民收入分配机制相应规范,税费亦能达到“归位”。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对于那些为提供纯公共产品的收费,应主要改为以税收方式提供;对于确实具有服务于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收费,应该予以保留;对于为提供准公共产品而征的税,则应改为收费。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税费分配格局需进一步优化,建立税费并存的政府收入机制,在收入规模上体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在课征权限上建立以立法权为核心的适度税费管理权限体系。税制体系要进一步完善,通过新开一批、合并一批、废除一批,对现行税种进行优化组合。费制体系要进一步规范,按收费性质进行优化整合。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公共财政的构建是渐进的,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构筑的税费改革体系也必然是渐进的。
由此可以得出基本结论三:税费改革体系是置于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按照公共产品的程度来确定税费,并进行税费的优化组合,以渐进的方式达到国民收入分配机制的规范。
四、在互补和统一的原则下构筑税费改革体系
作为一个“体系”的税费改革,其内部各系统在内涵和外延上具有互补性和统一性。其一,税收改革与费收改革是互补、统一的。孤立的“费改税”、“税改费”未免会顾此失彼。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税改费”的倾向,国际税费改革中的“税改费”倾向与我国当前强调的“费改税”方向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两者的立足点仍然是“税费归位”这一本质。其二,“费改税”中的各项政策是互补、统一的。如农村税费改革和燃油税改革同属“费改税”范畴,如果置于互补和统一的原则下,就不会出现前者对农民“减负”、后者对农民“增负”的矛盾。其三,“税改费”(包括费的保留)中的各项改革是互补、统一的。现阶段改革中存在的费的保留、未来一定时期可能会出现的“税改费”,不仅应是规范的,各项改革之间还应是互补和统一的。
作为一个“体系”的税费改革,其在时间进程上具有延续性和递进性。改革开放以来,收费得到广泛的运用,成为政府建设资金的主要财力,收费将在较长历史时期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在收费形式等国民收入形式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种利益格局。在转轨时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碰撞的宏观背景下,我们不能不承认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利益格局,并需要通过税费改革的整体推进,把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利益格局合理地转换到市场
经济体制上来。
由此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四:税费改革体系以普遍联系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构筑原则,在“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上坚持互补和统一,在时间进程上坚持延续和递进。
第四篇:培训体系有效性研究(论文)
培训体系有效性研究
内容摘要:企业对员工培训进行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到底能够为组织的发展带来多大利益值得商榷。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培训项目自身的改进和发展。这些情况要求企业建立科学培训体系,采用先进的评估手段,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未来培训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同时,提出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培训体系培训有效性评估模型思路与对策
员工培训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提高员工素质, 建立人才储备的良好手段。随着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 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 这就要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决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使员工掌握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 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是培训员工的另一个目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员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素质, 使员工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可以使员工掌握新技能, 补充新知识, 适应新环境, 充满对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极大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最终能准确理解领导的工作意图、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 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 随着员工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在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还可以从数量、质量、结构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人才储备, 形成人力资源优势。
然而,根据业界实践经验和学者研究成果反应的情况来看,尽管企业对员工培训进行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到底能够为组织的发展带来多大利益却尚不明了。近年来,企业内部对有限资源的竞争更为激烈,对员工培训为组织投资带来的回报也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培训评估严重滞后制约了培训项目自身的改进和发展。这些情况要求企业建立科学培训体系,采用先进的评估手段,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未来培训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同时,培训的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且需要通过加强培训评估促进培训效果的改善;另外,为避免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受到更多局限,培训部门必须努力开发综合全面的评估方法——这不仅涉及企业将如何考察员工经由培训所实现的绩效改善、如何界定培训对组织发展的促进和贡献,更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
一、培训体系构成及有效性特征
企业培训体系是指在企业内实施培训的组织机构、职责、方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形成一套结构化的动态体系,能够在企业内部建立深层次的学习循环,不断提升员工和企业的学习力,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培训体系构成要素
培训体系主要由三个系统十个要素构成,即培训理念、培训管理体制、培训管理制度、培训机构、培训课程与教材、培训者队伍、需求分析、设计与策划、组织与实施、考核与评估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按培训体系各要素的功能和内容联系的紧密程度,可将10个要素进行整合,形成三个系统,即培训管理系统、培训支撑系统和培训运作系统。
培训管理系统。培训管理系统组成要素分为培训理念、培训管理体制、培训管理制度。培训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培训实践的积累及理性思考所形成的对培训实质、培训使命、培训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抽象概括。培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中心。衡量培训效果的标准,不是看学了多少,而是要看用了多少和用的效果。
培训支撑系统。培训支撑系统组成要素分为培训机构、培训课程与教材、培训者队伍。
培训运作系统。按IS010015国际培训标准(GB/T19025-2001)的要求,培训运作系统由需求分析、设计与策划、组织与实施、考核与评估四个要素组成。
(二)培训体系有效性具备特征
1.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企业培训体系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体系;只有以企业战略规划为根据、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
2.着眼于企业核心需求。有效的培训体系应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预测市场竞争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提前为企业需求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避免被动局面。
3.多层次全方位。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员工教育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针对培训具体条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针对员工具体情况和组织发展规划为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次的构建培训体系,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培训成果的效果,使培训方法和内容适合受训者。
4.充分考虑员工的自我发展需要。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要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实现员工素质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该体系将员工个人发展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实现员工在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另外,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也使员工认识到,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才是在立足社会的根本。有效的培训体系应当肯定这一需要的正当性,并给予合理的引导。根据这些特征,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培训体系要实现培训的有效性,务必确保培训工作以企业战略导向、充分体现企业核心需求、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实施、并尽力满足员工的切身需要,成为一个融会贯通的整体。
二、培训有效性评估模型简析
培训考核与评估是培训运作系统的重要环节。培训工作经过培训需求分析、设计与策划、组织与实施等环节后,必须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对培训工作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系统考核与评估。
(一)柯氏四级评估模型
以柯克帕屈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为代表的层次评估法是西方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中发展的最为完善的一种评估方法,也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评估方法。
培训效果评估包括以下4个层级:一是反应层级评估。其目的是通过对受训者的情绪、注意力、兴趣等观察和了解得出受训者对培训的看法和态度。通常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二是学习层级评估。其目的是了解受训者通过培训学到了什么。主要采用书面测试、操作测试、等级情景模拟测试等评估方法。三是行为层级评估。其目的是测定受训者在日常工作中是否自觉运用了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主要依靠上下级、同事、客户等相关人员对受训者的业绩进行评估来测定。四是结果层级的评估。其目的是判断培训后员工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具体可以通过事故率、产品合格率、产量、销售量等指标来进行测定
(二)CIPP评估模型
Daniel Stufflebeam将培训项目本身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根据项目组织过程的规律,提出了关于培训效果的CIPP评估模型。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情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其目的是确定培训的目标,对环境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现机会与需求,并对特殊的问题进行诊断,包括政策背景、环境背景以及需求背景的评估。二是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其目的是决定何种资源可用来实现目标,包括工作计划、所需设备、经费预算和人力资源等,对各类资源进行分析,确定资源配置使用的策略。三是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其目的是为实施培训项目的负责人提供信息反馈,包括可能存在的问题、潜在的失败因素等,有助于对培训计划进行修改和调整。四是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其目的是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衡量,并与培训的目标之间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原因,为以后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从评估模型的四个方面的分类看,Daniel Stufflebeam的CIPP 评估模型其实质更应该是对培训项目的评估,而不仅仅是培训效果的评估;其目的不单纯是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而且还用来指导培训的优化设计。
三、提升培训有效性的障碍
(一)企业提升和实现员工培训有效性的意识淡漠
1.管理者方面的有效性障碍。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发展三十载有余,但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依然存在,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层,在旧的观念的引导下,经济指标的驱使下,加上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并没有形成现代的、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特别是对人力资源的概念认识不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培训观念,如培训成本论、培训无用论和培训浪费论。我国个别企业领导只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尽可能地压缩培训成本,认为员工培训只是企业多余的成本,而没有看到员工培训的长期效应,因而造成培训投入较少的局面,致使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投入少,企业培训所产生的效应得不到体现。
2.员工方面的有效性障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员工中关于培训的认识也存在错误的观念,如培训无用论和培训功利论。个别员工认为培训无用,或者只是种形式,认为培训不但占用了自身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而且不能为自己带来可观的利益,其并没有看到培训带来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变化,没有看到对其发展的长期效应;也有部分员工认为培训有利于自身技术的提高,但只重视与岗位相关的培训,而忽视如心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造成培训较为片面,综合性不足,促使企业员工培训与员工长期发展脱节,从而不利于企业及员工长期的发展。
(二)企业提升和实现员工培训有效性系统化缺乏
1.培训内容陈旧。我国部分企业培训内容较为陈旧,主要体现在教材缺乏创新、内容单一等方面。培训教材缺乏创新,部分企业培训教材多年不换,培训课程落后,即便员工掌握了知识,也早已是过了时的,因而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要求;部分企业培训内容较为单一,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满足一时之需,而并没有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作为培训的主要方向,不利于受训员工的发展。
2.培训时效性差。培训时效性差,是指个别企业不能根据自身需 求的变化展开课程,而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流于形式,培训之间没有联系,从而无法建立知识之间的衔接,对企业的帮助不具有持续性,部分培训理论性强,而实践性不足,培训成果无法转化成企业的生产力,对企业的帮助有限。
3.培训战略性不足。合理的培训应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为最终目标,以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为主要方向,以受训员工的切身需要为出发点,按照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期限的培训规划,而在实际中,部分企业只是片面的,部分的进行某一方面的培训,并没有结合企业相关战略制定相应的规划,仅仅把培训作为提升企业的方法,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培训体系,不但浪费了企业的有限资源,而且对员工与企业的长期发展也不利。
四、促进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提升和实现的思路与对策
(一)以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为核心转变培训观念 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提升和实现的关键在于是否树立以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为核心的正确培训观念,即企业领导者与企业员工努力消除传统的、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为核心的正确的、现代性的企业管理观念。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树立员工培训战略性、体系性、全员性的观念。所谓战略性,是指企业员工培训不是阶段性措施,而是长期性的战略手段,是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举措;所谓体系性,是指企业员工培训是一种制度化的活动,即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用系统性、科学性的培训武装企业员工,增强企业的软实力;所谓全员性,是指企业员工培训是企业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和配合的活动,企业领导者应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努力增加培训在日常经营中的比重,为培训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支持。
(二)借助系统化思想从计划、内容、方法的三方位立体提升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
1.系统化设计培训计划。一个好的培训计划能充分调动受训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企业员工工作业绩。
2.科学确定培训内容。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包括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系统性与专门性结合两个方面。通过高科技化的教学手段,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3.系统化选择培训方法。好的培训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必须改变过去落后的“课堂式”的培训方式,设立现代化的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率。现代化的培训方式一般包含差异化、高科技化及互动性三个特点。现代的培训方法是具有差异性的,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员工应具有不同的培训方法,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如基层员工的培训应以职业技术培训为主,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而对于企业管理层,应采取心理辅导为主,开拓思维与眼界,提高领导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文平,有效培训体系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8)(2)雁予,培训满意度的评估分析[J],人力资源开发,2004(9)(3)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潘刚华:职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技能开发,2001(5)周冰:企业培训创新的特点及其开发浅析[J3],科技创业月刊,2004
第五篇: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绿色建筑的实践毫无疑问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具有生态环保的理念,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还需要管理层、业主都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望个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用一定量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的程度。评价系统不仅指导检验绿色建筑实践,同时也为建筑市场提供制约和规范.促使在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更多考虑环境因素。引导建筑向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益的轨道发展。近10多年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各自不同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其中英、美、加等国所实施的比较成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值得借鉴。
一、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
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是由英国建统研究组织(BRE)和一些私人部门的研究者最早1990年共同制定的。目的是为绿色建筑实践提供权威性的指导以期减少建筑对全球和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从1990年至今,BREEAM已经发行了<2/91版新建超市及超级商场>、<5/93版新建工业建筑和非食品零售店>,<环境标准3/95版新建住宅>以及< BREEAM’98新建和现有办公建筑>等多个版本并己对英国的新建办公建筑市场中25%到30%的建筑进行了评估,成为各国类似评估手册中的成功范例,BREEAM’98是为建筑所有者,设计者和使用者设计的评价体系,以评判建筑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包含从建筑设计开始阶段的选址、设计、施工,使用直至最终报废拆除所有阶段的环境性能,通过对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建筑对全球、区域、场地和室内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BREEAM最终给予建筑环境标志认证。其评价方法概括如下:
首先,BREEAM认为根据建筑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评价的内容相应也不同。评估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建筑性能、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其中:处于设计阶段、新建成阶段和整修建成阶段的建筑,从建筑性能,设计建造两方面评价,计算BREEAM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被使用的现有建筑,或是属于正在被评估的环境管理项目的一部分,从建筑性能、管理和运行两方面评价,计算BREEAM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闲置的现有建筑,或只需对结构和相关服务设施进行捡查的建筑,对建筑性能进行评价并计算环境性能指数,无需计算BREEAM等级。
其次,评价条目包括9大方面:管理——总体的政策和规程;健康和舒适——室内和室外环境;能源——能耗和CO2排放;运输——有关场地规划和运输时CO2的排放;水——消耗和渗漏问题;原材料——原料选择及对环境的作用;土地使用——绿地和褐地使用;地区生态——场地的生态价值;污染——(除CO2外的)空气和水污染。每一条目下分若干子条目,各对应不同的得分点,分别从建筑性能,或是设计与建造,或是管理与运行这3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价,满足要求即可得到相应的分数。
最后,合计建筑性能方面的得分点,得出建筑性能分(BPS),合计设计与建造,管理与运行两大项各自的总分,根据建筑项目用处时间段的不同,计算BPS+设计与建造分或BPS+管理与运行分,得出BREEAM等级的总分;另外由BPS值根据换算表换算出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数[EPI],最终,建筑的环境性能以直观的量化分数给出,根据分值BRE规定了有关BREEAM评价结果的4个等级:合格,良好,优良,优异。同时规定了每个等级下设计与建造、管理与运行的最低限分值。
自1990年首次实施以来,BREEAM系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扩展,可操作饺大大提高。基本适应了市场化的要求,至2000年已经评估了超过500个建筑项目。它成为各国类似研究领域的成果典范,受其影响启发,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出版了各自的BREEAM系统,香港特区政府也颁布了类似的HK-BEAM评价系统。
二、绿色建筑桃战2000(GBC 2000)
绿色建筑挑战(Green Building Challenge)是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atural Resources
Canada)发起并领导。至2000年10月有19个国家参与制定约一种评价方法,用以评价建筑的环境性能。它的发展已经历了两个阶段:最初的两年包括了14个国家的参与,于1998年10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绿色建筑挑战98”国际会议,之后的两年更多的国家加入,成果GBC2000在2000年10月荷兰马斯持里赫特召开的国际可持续建筑会议(International SB 2000)上得到介绍。绿色建筑挑战目的是发展一套统一的性能参数指标,建立全球化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标准和认证系统,使有用的建筑性能信息可以在国家之间交换,最终使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绿色建筑实例具有可比性。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今天,这项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GBC 2000评估范围包括新建和改建翻新建筑,评估手册共有4卷,包括总论,办公建筑,学校建筑,集合住宅。评估目的是对建筑在设计及完工后的环境性能予以评价,评价的标准共分8个部分:第一部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这是基准的性能量度标准,用于GBC 2000不同国家的被研究建筑间的比较;第二部分,资源消耗,建筑的自然资源消耗问题;第三部分,环境负荷,建筑在建造、运行和拆除时的排放物,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以及对周国环境的潜在影响;第四部分,室内空气质量,影响建筑使用者健康和舒适度的问题;第五部分,可维护性,研究提高建筑的适应性、机动性、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能;第六部分,经济性,所研究建筑在全寿命期间的成本额;第七部分,运行管理,建筑项目管理与运行的实践,以期确保建筑运行时可以发挥其最大性能;第八部分,术语表,各部分下部有自己的分项和更为具体的标准。
GBC 2000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依据结合的方法,其评价操作系统称为GBTool,这是一套可以被调整适合不同国家,地区和建筑类型特征的软件系统。评价体系的结构适用于不同层次的评估,所对应的标准是根据每个参与国家或地区各自不同的条例规范制定的同时也可被扩展运用为设计指导.GBTool也采用的是评分制。
三、美国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在1995年提出了一套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在2000年3月更新发布了它的2.0版本。这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为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定的要求,提高建筑环境和经济特性而制定的一套评定标准。
(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评定系统2.0)LEED2.0通过6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绿色评估。包括:可持续的场地设计、有效利用水资源、能源与环境、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革新设计。在每一大方面。USGBC都提出了前提要求,目的和相关的技术指导。如对可持续的场地设计,基本要求是必须对建筑腐蚀物和沉淀物进行控制,目的是控制腐蚀物对水和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在每一方面内,具体包含了若干个得分点,项目按各具体方面达到的要求,评出相应的积分,各得分点都包含目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指导3项内容。如有效利用水资源这一方面,有节水规划,废水回收技术和节约用水3个得分点,如果建筑项目满足节水规划下两点要求号可得2分。积分累加得出总评分,由此建筑绿色特性便可以用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合理的建筑选址约占总评分的22%,有效利用水资源占8%,能源与环境占27%,材料和资源占27%,室内环境质量占23%,根据最后得分的高低,建筑项目可分为LEED 2.0认证通过,银奖认证,金奖认证,白金认证由低到高4个等级。截至2001年9月,全美已经有13个建筑项目通过了LEED2.0认证,超过200个项目登记申请认证。LEED2.0评定系统总体而言是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与前两个评价体系相比结构简单,考虑的问题也少些,虽然操作程序较为简易,但具有缺乏权衡系统的机制约束的缺陷。上述各国的评价体系的研究时间,技术水平,操作理念等状况各不相同,但是我们还是能从它们的评价体系成果中发现一些共同点:
(1)共同的立足点和目标。各国的评价都是在明确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基本都可以实现以下目标:为社会提供一直普遍的标准,指导绿色建筑的决策与选择;通过
标准的建立,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产品和环保标准意识,提倡与鼓励好的绿色建筑设计;而且刺激提高了绿色建筑的市场效益,推动其在市场范围的实践;另外由于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考核的方法和框架,使得政府制定有关绿色建筑的政新和规范更为方便。
(2)共同的关注点。各国的评价体系都有明确清晰的分类和组织体系,可以将指导目标(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评价标准联系起来,而且都有—定数目的包括定性和定量的关键问题可供分析。这些问题体现了各国对绿色建筑实践的技术和文化层面的思考和研究。评价体系中都还包括一定数量的具体指导因素(如对可回收物的收集)或综合性指导因素(如对绿色动力和能源的使用),为评价进程提供更清晰的指示。
(3)开放性和专业性。各国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数据和方法都向公众公开,任何人都可以了解使用,笔者便是从因特网上得到了各国的完整的评估手册。数据和方法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评估过程的简单,各国对评估的进程都有严格的专业要求。评估是由相关部门给与专业认证的评估人执行的。如BREEAM的评估是由持有BRE执照的专业人士进行,而LEED的评估则要求所评估的项目组中至少有—位主要参与人员通过LEED专业认证考试。
(4)都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绿色建筑系统是复杂并且不断发展的,因而评价应当是可重复的、可适应的,对变化和不确定性能做出及时反应。各国在制定自己的评价体系时都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BREEAM对办公建筑分册分别于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两次修改;LEED评价系统要求每5年便要更新升级一个版本,LEED3.0预计在2005年发布;GBTool的版本已发展到了GBC2002阶段,GBTool的版本也在不断更新。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绿色建筑评价领域进行看自己的研究工作,成果包括:荷兰的ECO Quantum,德国的ECO-PRO,法国的EQUER等,各自都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受到知识和技术的制约,各国对于建筑和环境的关系认识还不完全,评价体系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概括而言包括:一是某些评价因素的简单化,毫无疑问,建筑的生态评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许多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因素难以对其确定评价指标,量化更是不易,目前的一些评价单从技术的角度入手,回避了此类问题。二是标准权衡的问题。即对于可以量化的指标对其评分的分值占总分值的比例是否与其对建筑的影响相符。尽管BREEAM,GBC等系统已经使用有关机构制定出的权衡系统系数,但对这一问题还要进行审慎的研究工作。此外,还有如何运用评价结果提高改善建筑性能,评价的约束机制等问题需要考虑。
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建设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缺乏实践经验,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还是空白,近年来,有关部门围绕着建筑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颁布了一些单项的技术法规,不久前,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已组织了有关专家,制定出版了一直比较客观科学的绿色生态住宅评价体系——《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其指标体系主要参考了美国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2.0),同时融合我国《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等法规的有关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是我国在此方面研究上正式走出的第一步,当然,绿色建筑评估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课题,为进一步建立我国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评估方法,我们还需要售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更加深人有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