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台山市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稿)
台山市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工作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调动我市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规范人民调解员调解矛盾纠纷“一案一补”、“以案定补”经费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办法》、《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财行〔2007〕179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实施意见》(江财行〔2016〕33 号)、《江门市人民调解“一案一补”、“以案定补”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人民调解“以案定补”经费,是指市司法局在我市财政部门安排的人民调解工作专项经费中,专门安排用于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人民调解员申请调解矛盾纠纷案件补贴的资金。
第三条
“以案定补”经费实行专款专用,由市司法局负责管理,统一核算,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以案定补”经费按照“一案一卷”、“一案一补”、“谁调解,补助谁”的原则予以实施。第二章 补贴范围、对象及考核时间
第五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案件属于案件补贴的补贴范围。
下列纠纷不属于补贴范围:
(一)行政调解案件;(二)司法调解案件;(三)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案件;(四)其它不属于人民调解受理范围的案件。
第六条
本办法补贴对象:我市各镇(街)、村(居)、行业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中的组成人员和专职人民调解员(以下简称调解员),现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的除外。对调解员调解的民间纠纷,依照本办法进行评审符合补贴条件的,按标准给予调解员补贴。
第七条
市司法局每年定期考核,及时发放补贴。
第三章 规范化案件的认定标准
第八条
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民间纠纷应及时整理归档,原则上要求“一案一登记”和“一案一卷”进行归档。第九条
人民调解档案应具备如下材料:
1、调解封面; 2、目录; 3、人民调解申请书 4、民间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 5、相关证据材料; 6、调解笔录; 7、调解成功的,应具备人民调解协议书;调解不成功的,应具备人民调解终止告知书; 8、调解成功的,应具备人民调解回访记录; 9、案卷应当按规范装订成册。
第十条
调解文书制作要求如下:
(一)相关证据材料及调解笔录要求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二)调解协议书要求权利义务具体,履行时间明确;人民调解终止告知书要求告知当事人案件终止调解的原因。
(三)回访记录要求记载协议履行情况、当事人对纠纷调解的意见;(四)调解案件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五)当事人应按规范签名、按指模;调解员应按规范签名;调解委员会公章应按规范加盖。
第四章 补贴标准
第十一条
按照《广东省司法厅关于印发<省民生实事人民调解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规范指引>的通知》(粤司办〔2018〕182 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实施意见》(江财行〔2016〕33 号)文件精神,“以案定补”标准按照矛盾纠纷案件调处的简易、复杂疑难、群体性社会影响的程度以及调解程度、制作协议书或人民调解终止告知书、履行情况、档案质量等条件分五个补贴等级和标准:
(一)疑难纠纷案件,每宗补贴1000-3000 元;(二)重大民间纠纷案件,每宗补贴300-1000 元;(三)复杂民间纠纷案件,每宗补贴200-300 元;(四)一般民间纠纷案件,每宗补贴100-200 元;(五)简单民间纠纷案件,每宗补贴50 元; 调解疑难纠纷案件涉案标的每增加5 万元,补贴增加100 元,补贴最高不超过 3000 元。调解重大民间纠纷案件补贴标准以 300元为基数,涉案标的每增加 1 万元,补贴增加 50 元,补贴最高不超过 1000 元。调解复杂民间纠纷案件补贴标准以 200 元为基数,涉案当事人每增加3 人,补贴增加50 元;涉案标的每增加2 万元,补贴增加 50 元,补贴最高不超过 300 元。调解一般民间纠纷案件补贴标准以100 元为基数,涉案标的每增加2000 元,补贴增加50元,补贴最高不超过200 元。镇(街)调委会、村(社区)调委会人民调解员调解简单民间纠纷案件,调解过程有作登记的,每宗补贴 50 元;市医调委、市交调委人民调解员调解的简单民间纠纷案件和交警大队各中队快速理赔的调解案件,不属于补贴范围。
调解不成功的疑难纠纷案件,有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的《人民调解终止告知书》或者有相关材料能够证明人民调解员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经严格审核后,按标准的30%-50%补贴。
经人民法院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案件另外补贴100 元。
第五章 案件难易程度认定标准
第十二条
案件难易程度认定标准(一)疑难纠纷案件认定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疑难纠纷案件:
1、涉案当事人在30 人以上; 2、涉案标的在20 万元以上; 3、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交办的纠纷案件; 4、到地级市以上人民政府上访或信访的纠纷案件; 5、工伤、医疗、死亡 1 人以上和道路交通事故死亡 3 人以上等纠纷; 6、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案件; 7、经市司法局“以案定补” 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认定为疑难纠纷案件的。
(二)重大民间纠纷案件认定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重大民间纠纷案件:
1、涉案当事人在10 人以上,30 人以下; 2、涉案标的在5 万元以上、20 万元以下; 3、因案伤残或死亡3 人以下; 4、经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功,依法由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案件; 5、经市司法局“以案定补” 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认定为疑难纠纷案件的。
(三)复杂民间纠纷案件认定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复杂民间纠纷案件:
1、内容涉及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纠纷; 2、省内跨县域纠纷; 3、涉案当事人为4 人以上,10 人以下; 4、涉案标的在1 万元以上、5 万元以下; 5、涉及10 亩以上,不足50 亩土地使用权或林权流转; 6、涉及5 户以上,不足10 户拆迁安置补偿; 7、经市司法局“以案定补” 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认定为疑难纠纷案件的。
(四)一般民间纠纷案件认定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一般民间纠纷案件:
1、涉案当事人为4 人以下; 2、涉案标的在1000 以上、1 万元以下;3、涉及10 亩以下土地使用权或林权流转; 4、涉及5 户以下拆迁安置补偿; 5、涉及伤残的工伤、医疗、道路交通事故等纠纷; 6、经市司法局“以案定补” 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认定为疑难纠纷案件的。
(五)简单民间纠纷案件认定标准 1、涉案标的在1000 元以下; 2、调解过程有作登记或记录的,或制作比较简单的、内容合法调解文书的纠纷; 3、经市司法局“以案定补” 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认定为疑难纠纷案件的。
第六章 补贴评审机构
第十三条
市司法局成立市“以案定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以案定补”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
评审机构工作职责:
(一)审定各镇(街)司法所上报案件的补贴类别和补贴标准;(二)对补贴申请进行审批;(三)对“以案定补”实施过程中涉及补贴认定、补贴标准、补贴对象等重大疑难问题进行解释。
市“以案定补”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责:(一)收集各镇(街)司法所上报的补贴申请材料;(二)审核各镇(街)司法所上报案件的补贴类别和补贴标准;(三)根据批准的补贴数额,及时将个案补贴发放到相应的司法所;(四)监督补贴的发放情况。
第十四条
各镇(街)司法所负责所在镇(街)、村(居)一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补贴申请的初审工作。
具体工作职责:
(一)依照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对辖区内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的纠纷案件,进行初审、确保调解案件内容真实、程序合法、调解人员真实和其它案件相关材料完整;(二)初定补贴类别和补贴金额并制表上报;(三)根据核定的补贴数额,依照本办法规定的发放程序向相应的调解员发放。
第七章 补贴程序
第十五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及时将调解成功的案件,依照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的规定规范化案卷认定标准,一案一档,装订成卷,每年定期逐级报送审核认定评审。
第十六条
各镇(街)司法所在每年定期对本辖区内人民调解委员会符合要求的申请进行初审、初定补贴类别和补贴金额并及时制表统计。
各镇(街)司法所每年定期向市“以案定补”工作办公室上报统计报表。
第十七条
市“以案定补”工作办公室应对各镇(街)司法所报送材料进行逐一初审,市司法局“以案定补”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各司法所进行为期7 天的公示。期满后无异议的,市“以案定补”工作办公室按最终核定的补贴标准造表并通知相应镇(街)司法所代为领取补贴经费。司法所应在一周内向相应的调解员足额发放补贴,并将调解员签领补贴的签领表报送市司法局,完善相关财务手续。
第十八条
市“以案定补”工作办公室、镇(街)司法所应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核实和对给予补贴的调解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司法局责令追回所发补贴经费。情节严重、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侵占、挪用人民调解个案补贴经费的;
(二)弄虚作假、编造卷宗的;
(三)调解协议被司法、仲裁机关撤销或认定无效的;
(四)当事人举报,违反调解纪律,经查证属实的;(五)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条
为鼓励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开展业务规范化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和调解工作,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我市将结合辖区实际开展“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人民调解员”的推荐评选活动,并给予奖励。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司法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 二 条
本办法自2019 年XX 月XX 日起施行。以前制定的有关人民调解补贴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篇:坪山镇“以案定补”人民调解效果显著doc
坪山镇:“以案定补” 人民调解效果显著
自2007年推行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工作机制以来,该镇人民调解工作呈现出调解率高、成功率高、工作积极性高的可喜局面,防止群体性上访11件226人次,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8件98人次。
积极推行“调解员聘任制”、“持证上岗制”制度,把好调解人员选聘入口关,并加强对调解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创新以会代训、观摩庭审(调解)、以案释法等培训方式,有力地提高了调解员的法律政策水平、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和调解工作技能。
调解组织规范化程度高调委会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全镇17个调委会均达到了“六统一、五有、四制度、三表”的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建立健全了纠纷受理制度、纠纷登记制度、统计制度等工作制度,实现了以法治促规范、以制度促质量的工作要求。
人民调解工作效果明显。五年来,全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64件,调处成功率逐年提高,由2007年的94.5%提高到今年的98.5%。五年来,全镇各级人民调解员获“以案定补”工作补贴共40660元。防止群体性上访11件226人次,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8件98人次,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化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坪山司法所谭明华撰稿)
第三篇:关于人民调解工作“以案定补”的实施方案
中共甘井镇委员会 甘井镇人民政府
关于人民调解工作“以案定补”的实施方案
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事业单位调委会:
为了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保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升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促进全镇社会和谐稳定。根据永政发[2015]17号文件等法律和法规,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补贴方式
人民调解员实行“以案定补”,是指每年对镇、村等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调处矛盾纠纷工作给予适当补贴的一种激励机制,根据调处矛盾的难易程度和调处结案方式,每年由县财政给予调解员一定的补贴。
二、补贴范围
l、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的矛盾纠纷。
2、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的矛盾纠纷。
3、辖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处的矛盾纠 纷。
三、补贴办法
(一)成功调解一般纠纷每件定补30元。一般矛盾纠纷(包括:邻里、婚姻家庭、房屋宅基地、合同赔偿、劳动、土地承包纠纷及其它事实清楚、案情简单的民事纠纷)经口头调解即可化解,填写《民间纠纷受理登记表》各项要素齐全。
(二)成功调解疑难民事纠纷,每件定补50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疑难民事纠纷:
1、纠纷人数3-5人,涉及金额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
2、劳资、工伤、医疗、道路交通事故等引发的纠纷;
3、纠纷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并须反复多次调解成功的纠纷;
4、受理“三调联动”机制调解的疑难民事纠纷。
(三)成功调解重大民事纠纷,每件定补100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重大民事纠纷:
1、纠纷人数在5人以上,涉及金额3000元以上;
2、在矛盾纠纷发生地有重大影响的纠纷;
3、受理“三调联动”机制调解的重大民事纠纷;
4、防止纠纷计划、制止矛盾突发的群体性事件;
5、有效化解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
6、防止“民转刑”事件的发生;
7、涉及两个以上镇区、村(区)的矛盾纠纷;
8、其他认定为重大矛盾纠纷的案件。
(四)、成功调解重特大疑难复杂民事纠纷,每件定补150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重特大疑难民事纠纷:
1、已发生的群访、集访的纠纷事件;
2、多调不结,纠纷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复杂的矛盾纠纷;
3、受理“三调联动”机制调解重大疑难纠纷。
四、审核认定的条件
1、各人民调解委员会纠纷必须依据《人民调解法》,按照统一格式认真填写《人民调解申请书》、《民间纠纷受理登记表》、《调查笔录》、《调解笔录》、《人民调解协议书》和《回访笔录》等文书材料。
2、人民调解员必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调解纠纷必须依法调解,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
3、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两级调解组织调解纠纷时必须有2人以上人民调解员参与并填写统一格式《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当事人签名,调解主持人签名,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印章,否则不予补贴。
4、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两级调解组织上报的纠纷件数必须是调解达成协议、息诉息访,并已履行结束的纠纷。
5、对弄虚作假,虚报纠纷调解成功件数的,发现一件扣除双倍补贴,并视情节予以处理。
6、对因调处纠纷不力而引发上访、影响恶劣的,或者对矛盾纠纷不闻不问、导致严重后果的,将按规定从“以案定补”补贴中作相应扣除,并视情节予以严肃处理。
五、审核和发放 严格按照“谁调解补贴谁”的原则进行“以案定补”,确保调委会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1、各村调委会在每月20日前将本月所受理并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登记簿、调解协议书和调解案卷由支部书记审查,报送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镇调委会设在司法所。司法所要对材料认真、全面审核验收。
2、司法所对各村报送的纠纷调解进行统计、审核和汇总,报镇领导小组审批。
3、补贴每年最后一个月下旬10日内由司法所填好《村级调委会经费申领审批表》、《以案定补申领登记表》报送县司法局审核,经财务领导同意后,通知所在镇区司法所登记造册,领取补贴,并于10日内发放到各村(居)人民调解员手中。
六、有关文书要求
1、各村发生的所有民事纠纷,由村委会制作调解通知书,指派专人进行调解,同时报镇调委会登记,调委会必须认真按照登记簿规定进行登记。
2、一般矛盾纠纷的调解,必须要有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含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案由及简要经过、调解结果、双方当事人和调解人签名、人民调解委员会公章等。
3、疑难矛盾纠纷的调解,必须要做到一案一卷,相关证据材料齐全、申请、调查笔录、调解笔录、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号码及电话号码、协议履行情况、回访笔录、双方当事人签字等。
4、重大、特大民事矛盾纠纷的调解,必须要做到一案一卷,相关证据材料齐全、申请表、调查笔录、调解笔录、调解协议书、结案报告及协议履行情况、回访笔录双方签字等。
5、以上各类矛盾纠纷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调解员应在一个月内找到双方当事人回访,询问双方对协议履行情况,双方无异议后应制作回访笔录,与其他卷宗材料整理归档,报镇调委会。
七、本办法适用于镇调委会、村调委会、企事业单位调委会。
八、实施时间
本办法自2015年4月8日起实施,2019年4月7日止。
中共甘井镇委员会 甘井镇人民政府 二○一五年四月十八日
第四篇:乌兰图克镇人民调解“以案定补” 效果显著
乌兰图克镇人民调解“以案定补” 效果显著
本报讯(通讯员 杜兴如 王耀强)乌兰图克镇矛盾纠纷化解实行“以案定补”效果明显,真正实现了“小矛盾不出社、一般矛盾不出村、疑难矛盾不出乡镇”矛盾化解机制,有效的减轻了该镇党委政府的信访压力。
乌兰图克镇实行人民调解“以案定补”方案按“按一案一卷、一案一奖”的形式,按照“谁调解、奖励谁”的原则,按照调解案件的简易程度,分三个等级;简易矛盾、一般矛盾、疑难矛盾,每个案件形成人民调解卷宗的按照等级对人民调解员进行100、200、300元的奖励,鼓励村调委会调解员积极化解本村存在的矛盾纠纷,为党委政府分忧。
人民调解“以案定补”方案实施后,形成了一批以党员、村社领导干部为主的人民调解队伍,他们成为该镇村社矛盾化解的主力军。一些小矛盾、一般矛盾直接到乡镇的现象明显减少,直接到市区上访人员较去年明显改善。
第五篇:《人民调解法》的贯彻实施助推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创新机制长效发展
《人民调解法》的贯彻实施
助推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创新机制长效发展
2011年1月1日《人民调解法》的贯彻实施,成为穆棱市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创新机制长效发展的助推器,为创新机制从试点先行到全市推开的发展、完善和深化过程提供了经费请示依据、制度完善依据、法律效力依据,开辟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广阔发展前景。
一、《人民调解法》为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创新机制长效运行提供了经费保障的依据。
长效的经费保障,是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创新机制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人民调解法》第六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为专项经费保障提供了有利依据,市政府决定每年拨付人民调解“以案定补”专项经费15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为人民调解“以案定补”的长效运行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人民调解法》为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创新机制规范运行提供了制度完善的依据。
完善的制度保障,是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创新机制规范运行的坚实基础。《人民调解法》明确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的行为规范和保障措施及人民调解员的任职条件、选任方式。穆棱市司法局围绕《人民调解法》完善工作 1
制度,确保机制规范运行。一是完善对外宣传制度,提高认知度。充分利用普法形式多样的宣传载体开展《人民调解法》宣传,并为每个调委会统一制作了人民调解工作原则、人民调解员职责、人民调解员监督制度、当事人享有的权利义务、调解工作流程图等宣传图板上墙,旨在统一广大调解员的思想,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调解、化解纠纷的工作热情,提高广大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知度。二是完善教育培训制度,确保规范性。为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穆棱市司法局积极购买了《人民调解法》释义、《人民调解方法与技巧》等书籍百余册,发放到调解员手中,鼓励他们进行自学;聘请法律专家开办《人民调解法》及其他法律知识培训班20场次;并以试卷测试形式检验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调解员的队伍素质,促进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工作机制规范运行。三是完善定期指导制度,增强操作性。穆棱市司法局专门成立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坚持每个月都对各单位进行一次检查指导,同时抽查若干个村、社区调委会,了解“以案定补”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四是完善考核奖励制度,体现激励性。在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实施细则》中规定了人民调解文书认定标准、案件补贴奖励认定标准、疑难矛盾纠纷认定标准、重大矛盾纠纷认定标准以及案件考核扣分标准,便于实际操作、考核。明确了考核及奖励办法。由穆棱市司法局负责人民调解“以案定补”的考核评审。
三、《人民调解法》为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创新机制
合法运行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明确的法律规定,是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创新机制合法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人民调解法》明确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同时,该部法律首次通过立法确立了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推动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创新机制运行效果更加明显:调解人员作风大改变,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增强;人民调解公信力提升,协议履行率提高,悔约率下降,协议书制作规范;防范功能加强,纠纷得到及时、就地化解,避免了纠纷升级、转移、转化;调解员调处能力提高,受理范围扩大,调解率及调解成功率双升。2011年上半年排查矛盾纠纷937件,成功调处904件,调处率为96.5%,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防止群体性上访31起,确保无激化案件、民转刑案件和自杀事件的发生,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人民调解法》作为人民调解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我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规范和促进作用,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创新机制在它的助推下必将长效健康发展,为构建平安穆棱、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