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播学视野下高校校园戏剧受众群体需求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高校校园戏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时也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果,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对高校校园戏剧受众的需求不够重视,从戏剧的发生、发展角度来看,受众是推动戏剧发展的重要元素。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当前高校校园戏剧受众需求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校;校园戏剧;受众;“90后”
高校校园戏剧,主要指在高校校园里开展的戏剧样式,其创作者和观众也来自校园。中国校园戏剧来源于西方戏剧,它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产品,在20世纪初被引进中国。1898和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在圣诞节上演了数个戏剧剧目,其中包括学生自己编演的政治讽刺剧《官场丑史》——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校园戏剧演出的记录。①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李叔同、曾孝谷等人为了响应变革社会、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呼声,在日本成立了春柳社,他们所演的戏剧受到日本新派剧的影响,而日本新派剧是效仿西方戏剧形成的。1907年2月,春柳社在日本演出了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6月演出了曾孝谷改编的《黑奴吁天录》,这两次校园戏剧活动被公认为是中国话剧史的开端。
一、高校校园戏剧的地位与主要作用
中国高校校园戏剧以其反传统及现代精神内核,长期处于文化前沿。进入新世纪后,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交融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中国高校校园戏剧不断求新求变,在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碰撞中逐渐成长起来,为广大青年学子拓宽了通向精神家园的道路。通过高校校园戏剧活动,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社会的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当前高校校园戏剧受众的主要特征
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是信息传授活动中的参与者,是信息和传播者的最终检验者。②施拉姆也曾这样评价受众:“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③高校校园戏剧的受众通过接触校园戏剧,能增长戏剧知识,同时带来一些思想观念或价值取向上的变化,并且反映在自身的言行上,这也是高校校园戏剧的主要传播目的。为了保证其传播效果,需要分析受众特征及需求。当前高校校园戏剧的受众群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具体而言是以“90后”为代表的大学生,该群体具有如下特征。
(一)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全球化思维模式。改革开放的大潮、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化、全球化的浪潮成为了“90后”大学生们成长的背景,这也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90后”无法逃避的。在这种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他们,自然也就具备这个时期的鲜明特征,即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全球化思维。
(二)韧性不足,思考问题不够周详。“90后”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其意识里缺少对别人的包容与体谅。他们很难体会到什么是责任与坚韧。在应试教育的架构下,学习成绩几乎成为了衡量其价值的唯一标准,因此导致他们思考问题不够周详,甚至草率、偏执。
(三)价值判断多元,个人主体意识增强。在网络传媒时代,网络成为了“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使得他们获得的信息量增大,主流意识形态对他们的影响弱化。在这样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其智力发展显著,个人主体意识增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独立且多元化,他们有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有很强的鼓动性,渴望实现一个自由、平等、自主交流意见的公共平台。
三、当前高校校园戏剧受众群体需求分析
受众中心理论认为,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媒介是被动者。立足该理论,同时结合之前对于高校校园戏剧受众群体特征的分析,总体上来说,高校校园戏剧需要通过发挥其艺术性和人文性特征,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让受众自主获得更多的审美乐趣与人生体悟,从而陶冶心灵,全面发展。具体来讲,当前高校校园戏剧受众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戏剧题材及较高品质戏剧作品。当前,高校校园戏剧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但也存在各种问题,其中,作品在创作选题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在选题层面,一方面要提倡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选题理念;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在这个理念之下应有的选题“边界”,这是确保戏剧作品具备较高品质的基本保障。我们所选择的题材,不应是用晦涩难懂的理论包装起来的故作高深的哲理命题,也不应是“孤芳自赏”的小众情怀,更不能一味为了迎和观众而选择媚俗。具体到作品的品质方面,受众所需要的戏剧,是内在含义与外在形式有机整合,是在适应时代风尚中不断吸收、调整、拓展、提升,是能够还原高校校园所应有的艺术思维与审美趣味,同时不拘一格又亲切健康的作品。
(二)参与度高,交流感强,具备互动性的戏剧形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网络新媒体的日益普及,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诸如微博、微信以及网络直播的火爆,均体现出人们对于信息传播交互性的巨大需求。作为高校校园戏剧的主要受众,“90后”大学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他们一方面是网络时代文化信息的接受者;另一方面也成为网络时代文化信息的发布者。因此,在戏剧接受层面,他们更加注重戏剧作品的参与度与交互性,比较容易接受更加富于交流感的戏剧呈现形式。
(三)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的舞台设计与观演空间。校园戏剧在剧本创作、语言动作设计,以及舞台调度等方面应本着创新性的原则进行大胆突破。其中,剧场作为戏剧传播的主要媒介,传统的舞台设计充满了场景设置的假定性,观众若要进入情境则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想象。伴随着科技尤其是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许多舞台设计能通过现代化手段近乎完美地还原生活的真实。目前高校在校生绝大部分是“90后”,他们既是“电视一代”又是“网络一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惯于在视听语言层面接受信息,现代传媒在声光电方面构建了全新的审美体系,成为了“90后”们审美的主要标准之一,这就要求校园戏剧需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从技术美学的角度来优化舞台及观演空间的设计,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作品进行包装。因为从戏剧发展的历史来看,戏剧不断吸收音乐、美术、雕塑、影视等艺术形态,并从中汲取养分,这也是戏剧发展的主要特征,尤其在当前传媒技术大爆发的时代,校园戏剧更要适应这一时代特征,综合运用多种新技术手段来优化观演空间,从而适应校园受众的审美需求。总之,伴随着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发展,中国戏剧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对于高校戏剧受众群体,我们应予以充分的重视,通过满足他们的观演需求,从而提升高校校园戏剧的整体水平,这对于培育未来的中国戏剧受众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宋宝珍.世界艺术史戏剧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83.②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2.③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94.参考文献:
[1]宋宝珍.世界艺术史戏剧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2]王卫国,宋宝珍,张耀杰.中国话剧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3]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5]王晓凡.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J].戏剧,2003(4).[6]崔伟.浅论当代戏剧创作特点与校园戏剧创作现状[J].当代戏剧,2013(4).[7]李姗姗.校园戏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J].戏剧之家,2014(18).
第二篇: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方针的发布和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理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为了将强国人才的教育战略彻底贯彻实施,所有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在“以人为本”的视野下持续进行。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其现存问题为突破口,详细研究并讨论了“以人为本”视野下,各大高校进行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教育管理具体措施
在新时期和新形势的逼迫之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必须尽快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突破现在的管理困境。受社会、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影响,在具体的教育管理中,学校开始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适应。
1、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分析
1.1实现强国人才战略的重要前提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地位尤为显著。尤其在人才强国战略的发布和实施之后,高校地位更加不容撼动。强国人才战略的具体实施,要求各大高校必须以人才为根本,给予其足够的关心和尊重。由于“以人为本”理念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想要强国人才战略的真正实现,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从某种角度理解,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高校就必须树立牢固的“以人为本”理念,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同步培养,使其创造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和使用。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强国人才战略中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2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情势下,大学生人生观的价值取向开始受到外来价值观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极大程度地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由此,部分学生开始出现消极学习、忽视集体、漠视他人等情况,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越来越薄弱,自我观念和个人意识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任务就越来越难实现。而“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出现极大程度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这一理念下进行的高校教育管理,培养出来的人才都非常优秀,不仅具有独立的思想,还具有热爱集体、积极上进的优良素质,同时,这些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也是非常高的。从教育目的上讲,这样的人才教育管理才真正实现了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
2、“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
2.1对教育管理观念进行更新
在“以人为本”视野下,想要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对高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但在这之前,最先进行的,是对传统教育管理观念的更新。只有彻底打破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引进并吸收新型的教育管理观念,才能充分保证高校教育能够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形势高度契合。在目前的高校教育管理中,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监督作用和约束作用,这种强制性管理严重忽视了激励机制和引导机制在学生管理之中起到的正面作用和积极作用,不仅使得学生厌烦课堂教学,还使得学生对很多方面都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就知识教育而言,教师应该正确平衡知识积累和知识综合以及知识创新间的关系。就整体教育观而言,教师应该以“以人为本”为基本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行充分凸显和体现。同时,将传统的应试考核思想转变为全新的创新思想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以及提升其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并促进高校教育的管理观念从量变到质变。
2.2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在具体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综合分析各种实际问题,通过各种热点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就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而言,时代感的缺乏是其最主要的问题所在。所有的高校教育管理都一味侧重于理论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大,这就导致了学生对管理课程缺乏兴趣的情况发生。为了积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该不断改革和创新现有的管理模式,始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进行内容选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需求,达到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和效果。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的积极应用,不仅可以持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进行问题探索和解决的热情。
2.3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调整
针对高校教育管理的评价体系,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第一,教学评价的内容方面。评价内容越丰富,对学生能力进行的评价才会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在具体的高校教学中,应该将学生基本情况、品德发展、课堂情况等各方面纳入教学评价内容,不能将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第二,教学评价的过程方面。无论何事,都应该重视过程多过于重视结果。在高校实际教学评价中,应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重点评价对象,对其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和解决,始终秉持着鼓励为主,鞭策为辅的评价原则进行教学评价。
3、结束语
虽然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但是,在“以人为本”视野之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相关工作会得到非常顺利的发展,其进程也会得到大幅度缩减,使得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快速进入现代化管理阶段。
参考文献:
[1]左宝霞.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5,(19):23-25.[2]李咏.以人为本视域下的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时代教育,2015,(11):133-134.
第三篇: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环境管理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当代环境管理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协调,从而有利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在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主要有技术内涵、经济内涵和制度内涵。本文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三个实质内涵进行分别的阐述,以前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准。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管理;内涵
环境管理是预防和质量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环境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协调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保障人们的物质很精神需求。本文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三个实质内涵进行分别的阐述,以前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准。
1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是调节城乡、产业以及上下游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在环境管理中要协调好之间的关系。
1.1城乡之间的关系协调
城乡生态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垂直生态链。在三大产业中农村是第一产业的基地,而城市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则是链接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生态系统的中间环节。在三大产业的生态关系中,我们不但要实现城市化道路,消除城市化的污染转移到农村的现象出现,同时要加强新农村的建设,消除农村污染,向城市输送更多安全生态的农产品,实现城乡生态系统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1.2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协调
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是呈水平状态。在环境的管理中,我们要协调好上游生态保护与下游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让生态工程带动新城市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对于农村的环境管理要更加重视,由于农村环境管理比较薄弱,我们要控制对农田、引用水源和养殖业的污染,最大限度的减少上游的污染而造成对下游的影响,积极处理好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
2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制度内涵
2.1环境管理的主流化
环境管理的主流化的概念是在进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并让社会大众都能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来。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相关部门的议事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日程上来,通过各种措施和制度不断加大宣传的力度,让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可,并参与到环境的保护公益事业中来。同时还要协调好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积极调动社会大众的积极性。
2.2环境管理的生态化
只要是指在进行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时要充分考虑的生态化的因素,并将生态化作为制度制定的基本原则,使环境管理制度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政府要在环境管理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给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平台参与到环境管理中来,让环境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2.3绿色政绩制度化
绿色政绩制度化主要是指树立起绿色化政绩观,将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作为考察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效能及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保证环境管理工作考核的制度化,为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提供制度上的保证。绿色政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要求,也是环境管理的制度化要求之一。
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而对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和污染,也让环境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我们必须处理好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环境管理的经济目标。
3.1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位
科学发展观是党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出只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环境管理中我们要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走新型的城市工业化的路线,实现高效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3.2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目前,生态文明社会所提倡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所以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时应注重资源的整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提供帮助。另外,应将建设生态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型社会作为环境管理的出发点与立足点,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与经济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相互协调。此外,应将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处理收入与环境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作为环境管理的重点内容。
4小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内涵在建设物质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环境管理能够很好的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我们就必须要了解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制度内涵和技术内涵。
作者:郑江宁 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陈蓓,王雪琴.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研究与水平评价———以大渡口区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2):42-46.
[2]周训芳.湿地保护的主流化与湿地法律制度的生态化[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
第四篇:群体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宿舍管理探析论文
宿舍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社区、宿舍等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从群体心理学角度,把宿舍作为一个宿舍群体来看待,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将有助于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
一、宿舍群体及其形成过程
(一)群体的概念
在日常词汇中,“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或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而本文所指的群体,是从心理学角度定义的群体。形成群体的人们,他们各自原来的个性全部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集体心理,无论是感情还是思想都会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这些聚集群的人们形成了一种状态,形成了一个心理群体。
(二)宿舍群体及其形成过程
宿舍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影响,高校后勤对宿舍的管理的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大学生入校宿舍的分配不再是完全按照传统的模式,由院系指定安排宿舍,而是可以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宿舍。这就使得宿舍又有了非正式组织的功能,成员的形成更加多元化,更加具有开放性,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宿舍管理的难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绝大多数的宿舍成员见能够形成上文所描述的心理群体,我们这里姑且称为宿舍群体。宿舍群体的形成可分为五个阶段。
1、散乱期
此阶段为刚刚入学时期,宿舍成员刚刚组合在一起。由于各个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环境,甚至不同的民族,存在着文化差异,在行为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等方面存在着差别。此时,成员间的交流仅仅局限于礼貌性的问候和事务性的传达,此时每个人的交流重点还在于老乡和以前所熟悉的同学之间,彼此在心理上都被化为陌生人。此阶段大概发生在大一的第一学期。
2、宿舍群体形成初期
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散乱期,宿舍成员之间对彼此的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特点方面都有了大体的认识,彼此都在试探着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此时,伴随着辅导员以及学长学姐们的教育引导,以及集体活动的举办,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在不断地增加。在行为准则,生活习惯,心理认同方面也在不断地趋同,此时宿舍群体逐渐形成。此阶段,宿舍成员之间会逐渐形成彼此共同的爱好,寝室之间共同交流的话题也会逐渐增加。
3、分化期
经过大一第一学年的交往和磨合,寝室成员对彼此间的性格、优缺点、价值观都有了较清晰地认识。此时,成员间就会出现分化的情况,一方面是寝室内部的分化,性格更加相投,兴趣爱好更加接近的几个成员可能关系会更加紧密,会一起吃饭、上课、出去玩。这样,就会出现寝室有若干小团体的局面。另一方面,寝室成员的交际范围或者生活重心会从大一期间的以寝室为重心逐渐转移到寝室外部,寝室成员会有更多同寝室以外的朋友。这就造成了宿舍成员之间的生活节奏不太同步的问题,特别是有了男女朋友之后,会更加的脱离宿舍的生活节奏。此阶段,在寝室中,跟更多成员之间有交流的,将会成为寝室的群众领袖。
4、矛盾爆发期
经历过半学年左右的分化期,寝室开始进入矛盾爆发期。由于当前的“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比较普遍,他们很多人都把寝室作为自己价值实现的场所,都希望寝室其他成员能够顺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另外,此阶段,彼此成长环境的不同和价值观的不同造成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会因为一些小事,比如寝室卫生打扫,水电费的收缴,公共设施的使用等使矛盾激化,甚至出现宿舍内部打架等现象。在这个阶段,处理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成为了辅导员重点关注的方向。这个时期,又会出现一批要求调宿舍的同学,与散乱期不同的是,此阶段的同学情绪大都比较激动,但是调宿舍的念头大都属于气头的话,态度不坚决,经过辅导员的教育劝说都会打消念头,把注意力转移到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缓和宿舍矛盾方面,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宿舍群体已进一步形成,集体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5、融合期
经过分化期和矛盾爆发期,一般在大三左右就会进入融合期。经历过前一阶段的正向冲突和辅导员的教育,以及各自的反省,寝室成员彼此之间的了解更加深刻,相互之间的认同感以及寝室群体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寝室群体正式形成,到毕业前期,寝室群体的心理认同感会达到顶峰。此时寝室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也从宿舍人际交往专向了党建、就业创业等其他方面。
(三)宿舍群体的特点
首先,自觉个性的消失。在一个宿舍群体内,无论原来各个成员的生活方式、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一个集体这个事实,使得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其次,易于接受暗示。在一个宿舍群体内,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这是因为宿舍群体中的个人实际上处于一种催眠状态。最后,宿舍群体还具有匿名性。
三、针对宿舍群体特点,加强大学生宿舍管理
(一)加大新生宿舍管理力度,促进新生良好习惯养成。
开学前两个月正是新生宿舍群体的混乱期,宿舍的群体心理都在刚刚开始融化的时候,这个时候辅导员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宿舍良好习惯养成的引导上,做好寝室同学之间感情的粘合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新生宿舍展示等活动,快速增加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加速宿舍成员之间的融合,快速度过混乱期,增强新生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少调宿舍事件的发生比率。
(二)注重宿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寝室氛围
首先,做好宿舍文化的制度化建设,即制定好寝室相配套的各种制度规定,使寝室成员必须服从于寝室管理规定。其次,要把各种寝室规定外化于行,比如,要让寝室每个成员意识到主动打扫寝室卫生,不影响他人休息,不沉迷于游戏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最后,要把寝室文化内化于心,形成寝室群体的集体认同感。此阶段可举办“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加速优秀宿舍文化的形成和群体心理的形成。
(三)加强宿舍长队伍建设
一名合格优秀的宿舍长对于宿舍群体的形成,对于优良宿舍文化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在选拔宿舍长的时候,我们要把善于交流,坚持原则,自制力强作为主要因素。此外,在每学期奖学金评定过程中,要对宿舍长给予一定的加分,以增强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环节。在做好“校—院—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三级联动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的将心理疏导细化到每个寝室,特别是在宿舍群体的分化期和矛盾爆发期,一定要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提供合理的心理压力宣泄途径,发现思想出现波动的时间要及时的给予谈心谈话,进行心理疏导。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校园文化硬件建设、倡导高雅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加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文化的繁荣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表现在学校范畴里的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文化积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保证。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在高校的体现和延伸,是社会主义文化与校园精神相结合、在社会文化中层次较高的一种文化类型。校园文化建设的状况,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承担着创造和传播,知识、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社会职能,保持校园文化的健康性和高品位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引领功能。校园文化培养师生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教师在其社会活动中都无形地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他人,使大学文化所代表的高尚人格和崇高精神在社会上广为传播,从而影响着国民性格的培养和生成,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反过来通过文化“反哺”的互动,又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等。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是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同时,还要通过积极开展广大师生员工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技、文化、体育以及其他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广大师生员工的情操,抵制低俗和非理性文化的倾向,引导校园文化向高雅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一般是在青年大学生耳濡目染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的,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深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建设先进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关系到学校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能不能始终朝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发展。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主体的师生员工,在年龄结构上整体趋于年轻化,庞大的学生群体更是使校园文化充满了青春的气息,但这一群体的思想活动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如何帮助大学生甄别“优劣”文化成分,走出心理和思想上的误区,倡导先进的文化价值取向,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和影响,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是大学自身精神的体现,而大学精神不可能自发形成,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铸就,需要历史的积淀。需要不断继承和创新。纵观高等学校的发展历史,每所成功的大学都离不开大学精神的支撑,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赋予学校生命力、活力并反映学校历史传统、校园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和风格、职业理想、行为规范和标准模式等的综合反映,具有十分强烈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塑造功能、激励功能,而大学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就是校园文化。置身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学生在耳濡目染和内心体验中能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示,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振奋精神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深刻影响,铸就出既蕴含独特个性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推动学校自身的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主导,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把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与导向,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凝聚力。
2、加强校园文化的硬件即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化办学环境,优化办学条件是物质文化建设的关键,健康优美的教学环境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我们熟知的领
域内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如校园整体规划设计、学校大门、学校围墙、标志性的雕塑,都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等,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等,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
3、坚持倡导高雅文化,净化校园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倡导高雅文化,让严肃、高雅的艺术筑起校园文化的殿堂。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建设高雅文化,另一方面,面对大众文化也不能简单地抵制或急于批评,而应该思考如何积极适应。基于此,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对立统一,正视大众文化流行的现实,善于学习大众文化的有益成分,做到高雅文化通俗化、通俗文化高雅化;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大众文化的弊端及其给大学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警惕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功利性对大学高雅文化的排挤,在提升大众文化人文价值和格调品位的同时,把直接发展高雅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造就能够懂得高雅文化、欣赏高雅文化、创造高雅文化的大学人,为高雅文化的生产繁荣、消费创造积极健康的环境。对网络文化、流行文化要加以引导、加强管理,做好流行文化的宣传、介绍,提高广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同时要对网络文化、流行文化中反动、黄色、暴力、腐朽等方面的内容予以坚决清理、打击,要常抓不懈,保证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4、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和学校各级组织对校园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以及使这种外在制度内化为师生个体意识的过程。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第一,要制定适应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各种校园文化制度。校园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体现国家的政策,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同时也要体现科学性、教育性、可行性。第二,要把制度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校园制度的建设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其作用功能是体现在是否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加强对学校制度的宣传,并用以指导师生的行动,加强检查,强化管理,通过奖惩手段促进外在文化尽快向内在文化的转变,从而真正发挥校园制度文化在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8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
[3]龚刚,《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1期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甘肃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