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我国反生产行为的现状研究论文
一、引言。
在进行有关工作绩效研究时,人们习惯于将员工绩效狭义地等同于任务绩效(TaskPerformance),集中讨论员工个人的工作产出,如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等。实际上,这种任务导向的绩效无法全部呈现个体对于组织的贡献。于是,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Campbell(1990)提出,一个组织成员的绩效不应只由任务的达成状况来衡量,还应包括与工作有关的行为因素,即行为绩效(Behavior Performance)。
简单来说,我们不应当只关心结果,还必须对完成绩效过程中的行为加以衡量。于是,在大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将员工行为划分为角色内行为和角色外行为。角色内行为是组织成员完成规定任务的工作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绩效行为;而角色外行为是组织成员超出工作任务要求所表现的自愿行为。根据功能不同,工作场所中员工的角色外行为又可以分为两类(:1)组织公民行为,这是一种有益的、积极的行为,是出于对公司的热爱、对组织的责任以及内在自我修养的要求自发的利他或助人的行为(;2)反生产行为,这是一种有害的、消极的行为,即员工自发的具有潜在破坏性的行为,会使组织生产力下降,组织氛围变得恶劣,间接地影响组织绩效。
从 Bateman 和 Organ(1983)之后,有关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已经构建起了一个成熟的体系,而对于反生产行为的研究仍然处于起始探查阶段。但是,随着社会、组织以及个体的变化,有关员工消极行为的研究更加迫切。本文在整理近些年反生产行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反生产行为的概念和类型,分析了影响反生产行为的因素以及反生产行为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综合提出了对反生产行为的干预建议,最后,本文对未来在此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反生产行为的概念和类型。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对反生产工作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研究。1975 年,Mangione 和 Quinn(张永军等,2010)首次提出在工作场所中有关反生产行为的概念,指出它是一种破坏雇主利益,与员工积极工作、创造价值相反的表现,是一种故意不作为;Robinson 和 Bennett(1995)认为,反生产行为会不利于组织的正常运转,违背企业核心规范,会对组织成员造成伤害。Sackett(2002)从组织角度探讨认为,反生产行为是员工故意违反组织目标,侵犯组织合法利益的行为;Vivian、Wing 和Jane(2003)提出,反生产行为是在工作场所中雇员蓄意损害组织效率,阻碍组织其他成员正常的工作绩效的行为;Spector 等(2006)认为,反生产行为是在工作情景中员工做出的所有对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有故意损害意图的行为。
近些年,国内学者也开始进行反生产工作行为的探索性研究。在定义反生产行为时,张建卫和刘玉新(2009)认为,反生产工作行为是一种显性或一种隐性行为,不管它是否违背组织各种规定,实施者是否被发现被处罚,只要是组织中的员工故意为之,给组织及其成员的财产造成了损失;陈维政和张燕(2009)给出的定义是 :组织中的员工单独所做的意图违反组织及其成员利益的一系列行为,一般是有意伤害组织及其他相关者,最终可能影响组织运行,绩效变差;陈春花(2010)指出,反生产工作行为的根本属性是个人行为违反组织的要求和目标,具体表现是员工故意地违背企业各种条款,对企业合法利益、对组织成员造成损伤,它是个人发生的与组织目标不相符合的行为。
直到今天 ,虽然有关反生产行为概念的定义仍然众说纷纭,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反生产行为具有三个典型特征(:1)故意性。此类行为的发生不是受人胁迫的,不是无意识的,是自发的蓄意行为(;2)消极负面性。此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或能预见到对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危害,但不是绝对、必须出现恶性的结果。例如,企业中开吊车的员工饮酒驾驶,虽然没有造成什么事故但的确存在潜在危险性(;3)波及面广。
组织、组织成员、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客户等。为了更方便地对反生产行为进行深入研究,虽然在管理实践中反生产行为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研究者还是尝试将其进行分类。研读、梳理相关文献得出以下较为典型的分类观点有:
Hollinger 和 Clark早在 1983 年就提出反生产行为的两分法(:1)财产越轨行为或者译为财产类偏差行为(PropertyDeviance),跟财产有关,如错误使用生产设备、损坏组织的物资,盗用公款的故意行为(;2)生产越轨行为或者译为生产类偏差行为(Production Deviance),包括违背公司制度、不按工作要求去做的有意行为,例如,迟到早退,自己给自己延长休息时间等。
Neuman 和 Baron 在 1998 年采用三分法,把反生产工作行为分为(:1)敌对行为,违背组织目标和规范的行为(;2)妨碍行为,不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3)公开地攻击行为,对组织及个体公开进行侵犯的行为。
Spector 等研究者在 2006 年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将反生产行为分为五类(:1)攻击,例如,伤害同事肢体、侮辱、厌恶性地消极评论等(;2)敌对行为,例如 ,对同事进行恐吓等(;3)破坏组织财产,例如,故意出错、破坏组织设备等;(4)偷盗;如偷东西、拿工具等(;5)工作疏离,例如,故意延长午休时间、上厕所时间等。
我国学者陈维政和张燕(2009)把反生产工作行为分为五种类型(:1)偷盗和不正当地使用组织各种资源(;2)蓄意破坏属于组织的东西(;3)消极怠工,如磨洋工、蓝领工人使用低于自己平均水平的频率工作(;4)在工作情境中的各种暴行,包括口头的言语骚扰,还包括致人身体伤害的(;5)对组织有害的组织政治行为,如拉帮结派,小团体主义。
刘文彬(2009)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员工行为进行深入观察测量,认为员工反生产行为由五个维度组成:公司政治行为、贪墨侵占行为、渎职滥权行为、敌对破坏行为、工作怠惰行为。
虽然对反生产行为的分类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但毋庸置疑的是,通过从不同侧重点对反生产行为的归纳整理,加深了研究者对这个领域的认识。
三、反生产行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
在有了对反生产行为的基本认识后,有关反生产行为的进一步研究集中在对其影响因素以及反生产行为对组织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影响反生产行为的前因变量以及它所造成的可能结果。
(一)前因变量。
根据 Martinko、Gundlach 和 Douglas 在 2002 年建立的理论模型,许多研究者把对反生产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为三类 :个人因素、环境因素、认知因素,这也是研究中讨论最多的有关反生产行为的前因变量。
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可以用作解释拥有相同情境下的组织中员工作为个体的行为上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个人经历。个人因素包括某些人格特质因素,比如能否克尽职守、情感的积极或消极、自我评价情况、抗压特质、归因倾向等。研究发现(Martinko、Gundlach 和 Douglas,2002),通过责任意识的高低和情绪的稳定情况,能够比较好地预测员工可能发生的反生产力行为。对失信行为、暴力行为持反对态度,不能容忍的雇员一般不会做反生产工作行为。一般而言,具有看事情比较消极,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特质的个人,更容易产生反生产工作行为。Skarlicki和 Folger(1997)根据研究指出,宜人性较高、负性情绪较低的员工在感知到企业不公平时,较少产生报复行为。个人因素还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情况等与反生产工作行为有关(Martinko、Gundlach andDouglas,2002)。有研究表明,女人与男人相比较,会更少地实施反生产行为。随着年龄增长,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反生产行为也会减少。
2.环境因素。
工作情景下的反生产工作行为不仅仅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包括组织整体导向、组织氛围、老板与员工关系情况、上级对下级支持程度等。例如 Judge 等人的研究指出,工作满意程度低的组织成员会表现出更多的反生产工作行为;而组织若拥有较为完善的监督制度,员工的报复行为发生较少;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如在高热高温,潮湿、空气差、噪音大的环境下工作更容易产生越轨行为;与工作性质、职务特点相关的其他因素,如工作自主程度、工作内容复杂程度等,不过这些因素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廓清。
3.认知因素。
看物体的方向不同,可以看到不同的情况,即使是一个物件,聚焦点不一样,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认知过程是员工对企业环境或周围发生的事件的认知反应。认知过程中的因素主要包括:感觉受到不公对待,例如,Skarlicki 和Folger(1997)指出,员工因为组织不公,产生仇恨、愤怒,由此做出像偷物资这样的直接抵抗行为,或是做出延长休息时间这样的间接抵抗行为;面对消极、积极结果的不同归因,如对压力源是倾向于外化还是内化,例如 Fox(2001)等学者研究发现,压力与反生产行为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的压力往往会致使他们有意损害组织财产物资;自我控制,Marcus 和 Schuler(2002)研究说明,自我的控制力低下,做事不懂得考虑他人感受的员工,更容易做出反生产行为。
(二)结果变量。
反生产行为产生的影响,也就是反生产行为的结果变量是多层次的。根据前面对反生产行为的定义,我们知道,反生产行为会产生消极作用。但是,随着对反生产行为更加深入和客观的研究后,学者们发现,反生产行为其实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对个人的影响。
反生产行为会对组织内遭受此行为的员工构成身心伤害。
例如 ,当某些员工被人故意疏远,遭到言语攻击,甚至是被殴打时,他的身心俱疲,从而对工作力不从心,恐惧感、压力增加,积极性不高,甚至可能会考虑离职(陈维政和张燕,2009)。Henle 等(2005)研究提出,在工作中遭受人际上的反生产行为的伤害,可能因此产生巨大的压力并出现生产率降低和离职率变高的倾向。Rotundo 和 Xie(2008)指出,反生产行为不但对组织成员的身体、智商产生伤害,而且对员工的工作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反生产行为的作用对象不仅是组织内部成员,在某些时候,反生产行为会溢出并对组织外的个体,如客户等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组织成员可能因为在组织中的压力,感觉上级的不公平对待受到的怒气等,报复自己接触的客户,让客户成为发泄情绪的对象。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反生产行为也会存在可能的正效应(:1)保护员工自身的合法利益。研究发现,员工施行反生产工作行为,有时是因为组织的某些管理不当问题的激发,或者是组织其他成员用不正当的方式损害自己利益而没有渠道伸张正义。例如,Kelloway 等(2009)提出,反生产工作行为是员工对组织不公抒发不满的一种方式,也是在试图解决面对的问题 ,它可以防止员工遭受进一步伤害,因此员工自身的合法利益得到维护(;2)降低压力,减轻负面情绪造成的痛苦。根据 Fox(2001)等人提出的压力-情绪模型的观点,反生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转移个体的负面情绪,缓解承受的过高压力,实现某种情感和精神需求。
Krischer 等(2010)研究发现 ,相对于没有发泄渠道的其他员工 ,那些采取反生产行为进行疏导的员工,因为有效排解了痛苦,能恢复自尊心、工作兴趣 ,从而能努力地继续为工作奋发(;3)提高员工其他收入。例如,利用工作之便掌握商业机密,再以此做自己的生意,虽然对组织来说是消极的、恶劣的,但却会给员工带来其他的收入。
2.对组织的影响。
(1)由于反生产行为带来的伤害,个人和团队工作绩效受到消极影响,组织正常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从而对组织绩效产生严重的影响(;2)组织遭受财产、人力等资本的损失,在工作场所中,不仅有由于偷窃组织物资财产、故意破坏生产设备等产生的直接损失,还有由于雇员迟早早退、编理由请假等导致的生产率下降,增加了各种隐性成本,同时泄露、出售组织核心技术、信息等行为更对企业产生恶劣后果(;3)反生产行为的多次出现会使组织气氛变差、死气沉沉(;4)对企业文化产生负面效应。反生产行为不仅腐蚀企业文化,削弱了优秀文化的引导性,而且会极大地影响企业形象。
另一方面,反生产工作行为可能会对组织产生建设性的一面。例如,对非本部门的同事制造工作障碍等,能够使组织意识到自己在制度设计、监控管理方面的不足,发现问题后才可以处理问题,有效地修补组织的疏漏。
四、反生产行为的干预。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反生产行为也不都是消极结果,但毕竟产生的消极影响远远大于其积极作用,因此,组织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对员工可能出现的反生产行为进行控制。基于对 20 位人力资源经理的深度访谈,吕峰(2011)认为从组织角度,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积极干预员工的反生产行为。
(一)事先防备。
作为一个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组织,在反生产工作行为发生前要懂得提前预防。(1)直面问题,端正态度。管理者要注意全面看待在工作场所中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应该抛弃对反生产行为避而不谈的做法,应正面直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向下属传递信息(;2)源头控制。“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招聘时采用人格测试、素质测评等方法考察未来员工的情况,尽量减少有反生产工作行为倾向的工作申请人进入企业(;3)各种方式了解员工动态。组织可以适当开展相关的讨论会,加强管理者管理反生产行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建立通畅的渠道来了解员工的行为和想法,在自评报告或者他人评价当中嵌入反生产行为的信息并定期收集、分析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反反生产行为小组来监督、讨论、策划和评估。
(二)客观应对已发生的反生产工作行为。
当组织出现反生产行为时,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对其进行干预,减轻其破坏效果。
1.设置惩罚措施,让员工意识到此类行为带来的后果,不会再犯。现在的员工不同于以往,他们具有较高的领悟能力和敏感性,具有惩罚性的措施带来的惩罚效果需要和反生产行为的严重程度达成匹配,并让员工理解设置惩罚措施的意图是为了组织的健康发展,不是针对个体的报复。要特别注意,如果匹配失败,会出现惩罚无效或者导致不满产生冲突 ,或者更严重的反生产行为。
2.利用文化效应。加强企业文化和道德的宣传、培养。
要明确惩罚性的措施只是“缓解症状”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对解决根本问题制造新的问题。所以,实施惩罚措施的同时,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培养、提升内部成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对员工价值观的影响来引导和纠正其行为。
3.不断完善组织内部规章、制度,创造较好的工作条件,提升员工满足感。组织根据业务特点、员工特点和企业基本情况,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满足各类员工需求,沟通顺畅,建设多种反馈渠道,切实有效地帮助员工解决自身面临的困惑、问题。
(三)营造以相互尊重为基础的文化氛围。
组织应当注重营造倡导尊重的心理环境,正所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在一丈与一尺之间,或许我们可以说,那九尺就是积极的组织公民行为。反过来,对员工的蔑视甚至侮辱必定会导致人们的消极行为。通过引导员工对自身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修炼和超越,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这也可以间接减少反生产行为。
五、研究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量 90后新人进入到工作场所,传统工作关系正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说过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会表现出更多的敬业爱岗式的组织公民行为,那么,在越来越强调契约精神的今天,在巨大的工作和竞争压力下,个体的反生产行为倾向越发明显。从管理实践角度,企业领导者必须重视对反生产行为的抑制和干预;从理论角度,我们需要加大对这一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通过以上对反生产行为研究现状的回顾、总结分析,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可能的方向主要有几个方面:
1.加强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在东方文化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影响下反生产行为如何发生、发展、控制,有待做深入研究。不仅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的地方文化也使组织成员各具特色,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反生产工作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寻找到适合我国情况的干预措施。
2.加强实证研究,注重运用理论化解实际问题。新技术的出现,新的工作形式的采用,反生产行为也有新的情况出现,注重与现实情况紧密联系的实证研究可以更好地研究验证反生产行为的发生、演变、应对措施,提高研究的应用性,有助于帮助组织构建管理、预防机制。
3.细化研究角度,从多角度探讨。反生产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也反映了它的复杂性。而现有研究大都是从整体来对反生产行为进行探讨,太过笼统。在以后的研究中,建议以独特的角度或以个别的对象作为研究突破口,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4.改进研究方法,注重创新。只有经过大量的研究,才会推动理论的发展,而研究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研究的最终结果。反生产行为的潜在负面性、隐蔽性等导致了其测量的困难。相较于组织公民行为,受调查者在回答反生产行为的问题时通常更加谨慎和保守,这与中国文化中不愿意说他人不好的事情有关。笔者在过去的几个调研中,都遇到问卷回收质量不高,被调研者不愿意合作等问题,所以,特别提醒研究者注意,对于反生产行为的研究,更要讲求方式方法,否则,数据就没有价值。
尽管反生产行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只是在近些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但事实上的反生产行为的确自古就有。减少错误行为本质上就是从另一个方面强化组织绩效,所以,在一百多年前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勒就试图通过更多的规范和更详细的规则,防范组织内诸如消极怠工等反生产行为的发生。今天,研究反生产行为更加具有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从理论上对绩效建立更全面的认识,而且也给实践者提示,要从更大的范围去认识组织成员行为以更好地保障组织绩效,并建立更加积极的和谐员工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春花、刘祯,反生产力工作行为研究述评,管理学报,2010年第6期,第825-826页。
2.陈维政、张燕,中国企业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探讨,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第1期,第9-11页。
3.刘文彬,组织伦理气氛与员工越轨行为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9.4.吕峰,反生产行为的管理对策,人力资源,2011年第7期,第9-11页。
5.张建卫、刘玉新,企业反生产行为:概念与结构解析,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5期,第1059-1066页。
6.张永军、廖建桥、赵君,国外组织公民行为与反生产行为关系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5期,第31-39页。
第二篇:部门行政法论文:我国部门行政法研究现状及其完善
部门行政法论文:我国部门行政法研究现状及其完善 摘要 随着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推进和行政法学研究的深入,部门行政法学逐渐成为行政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值得关注。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部门行政法的研究存在研究方法单
一、研究领域过于集中、缺乏足够理论支撑等弊端。因此,应当重视理论创新,突出部门行政法的特色;同时,要不断拓展部门行政法的研究领域,与实践需要相契合;更为重要的是,部门行政法研究要以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实践为出发点和依归,解决真问题。
关键词 行政法 研究现状 完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法学研究,无论是在研究范式上,还是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在研究范式上,无论是以拓展政治生存空间为己任的政法法学,还是以行政法制实践为核心的立法法学,都开始逐步让位于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更加多元的社科法学。这就意味着行政法学已经逐步走向了“全方位、开放式、多元化”的发展轨道,学术性和科学性大大提高,逐渐步入成熟阶段。其中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行政法学不再仅仅围绕立法对行政法学总论部分进行精雕细琢,开始以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通过对问题背后具体行政管理领域的一般或特殊情况进行梳理,进而抽象出一般行政法原则或规则的部门行政法研
1研究热点初现
目前,我国部门行政法的研究,从出版的专著来看,主要集中除警察行政、医疗行政、军事行政外如下几个领域。
(1)教育行政法。从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开始,高等教育领域就逐渐纳入到行政法学研究之中,近期关于这方面的专著较多,主要有:李仁燕著《高校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金国华主编《教育行政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邢鸿飞、秦雪峰著《高校行政法治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高家伟主编《教育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王敬波《高等教育领域里的行政法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吕艳辉、康琳娜《行政法视野下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
(2)海关和海事行政法。这方面的行政法学研究与海事法相互交叉,出现的论文较多,主要从行政法视角进行研究的专著有:严励主编《海关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郑中义、李国平编著《海事行政法》(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张红编著《海关行政法》(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版)等。
3)经济行政法。这是一个范围不确定的研究领域,诸如税务、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在相当部分以“经济行政法”为名的专著中均将其列入,驳杂而宽泛,这些著作主要有:关保英主编《自然资源行政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刘志坚《环境行政法》(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曾金渊编著《税务行政法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吴建依《经济行政法理论与制度》(中国检查出版社2006年版),金承东《经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周玉华《环境行政法专题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杨欣《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王克稳《经济行政法基本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商业出版社《税务行政法理论与实务》(2003年版),朱淑娣《中国经济行政法治与国际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宋功德《论经济行政法的制度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
(4)工商行政法、畜牧兽医行政法、农业行政法、卫生行政法、城市规划行政法、国家安全行政法等部门行政法学的研究专著。这些专著,从时间上来说,绝大多数是在2007年之后出版,研究视野宽广,多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国内高校行政法学方向的博士、硕士毕业论文,有相当数量是针对特定行政管理领域的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
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与现代行政国家强调行政权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导致行政权越来深地介入到市场有关,与公共行政领域的不断拓展有关。
2我国部门行政法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热闹喧哗的背后,仍然可以观察到我国部门行政法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
(1)研究方法单一,创新性和科学性不足。我国部门行政法的研究,除警察行政等少数领域外,普遍是将行政法的一般理论应用到具体行政管理领域,在研究方法上是逻辑推理运用较多,如严励主编的《海关行政法》,全书由三篇十一章组成,其中包括海关行政主体、海关行政法律关系、海关抽象行政行为、海关行政程序等,与行政法教科书体系如出一辙;金国华主编的《教育行政法新论》,章节中主要有教育行政法关系、教育行政法原则、教育行政系统、教育行政执法、教育行政责任概述、教育行政救济等内容,实在看不出教育行政法的特殊性何在。实际上,与一般行政管理相比,教育有自身的突出特点,如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相互纠结,各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很大差异等,如果能够综合运用比较法、实证法等研究方法,应该可以成为相对成熟的研究领域。
2)研究领域过于集中,与社会的迫切需要有些脱节。行政管理领域相当繁杂,以国务院机构为例,国务院下属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监察部、民政部、水利部、商务部等27个部委;海关总局、税务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质检总局等直属机构;信访局、粮食局、能源局、烟草专卖局等部委管理的国家局;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电监会等直属事业单位。一一比照,则可以发现,尚有诸多的行政管理领域未进入部门行政法研究范畴,教育行政法等领域的研究则较为集中,却主要是以高等教育为主,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阐释,这与我国实践中的迫切需要是相互脱节的。
(3)理论支撑不足导致在逻辑上不够周延,相互矛盾之处颇多。这方面主要可以通过两个问题来予以证明。其一是教育行政法领域,高等教育中哪些领域是行政管理问题,哪些是民事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在理论上尚未阐述清晰,如果类推,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等领域问题更为复杂,学校如何定位,等等,这有待理论上的深入研究。第二是所谓经济行政法的问题,这一提法本身就涉及到行政法与经济法的关系问题,经济法学界普遍将能源、税收、中央银行、财政纳入自身的研究范畴,“市场管理法”更是多为的研究领域?对于上述疑问,我国法学界尚未给出明确答案,需要理论上的深入探讨。
3我国部门行政法研究的完善
针对我国部门行政法研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注重理论创新,突出部门行政法的特色。部门行政法的研究不应当受限于行政法的一般理论,应当大胆突破创新,从我国实践当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出发,注重实证研究,以具体行政管理领域的特殊情况为研究重点,形成部门行政法研究的特色,这是部门行政法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王湘军以行政法视角研究电信业的政府监管就是良好典范,该书从行政法的角度以实现政府对电信业的良好监管为目标,以政府监管权为主线,深入系统地研究电信业政府监管权之配置、运行与监督、政府监管电信业的正当性、监管机构、监管范围、监管手段、监管机制等问题。
(2)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在现实的行政管理中,仍然有许多领域等待行政法学者的开拓。部门行政法应当以现实存在的行政管理领域为研究对象,深入到具体行政管理过程之中,探索在该领域行政权运行的独特过程及法律规制的特殊性,由此为抽象出一般行政
(3)以实践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部门行政法学,应当立足于实践,从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情况出发,积极探索新的出路和解决方法。”[7] 参考文献
[1]何海波.中国行政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行政法学论丛,(11):497-511 [2]从中国知网和国家图书馆网站上所搜索到的行政法方向博士、硕士毕业论文为主要分析对象。
[3]〔美〕肯尼思·F·沃伦.政治体制中的行政法(3版),王丛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15;沈岿.公法变迁与合法性.“姜明安教授序”,法律出版社,2010 [4]王保树,等.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李昌麟.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6]王湘军.电信业政府监管研究--行政法视角.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7]应松年,等.当代中国行政法(上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10
第三篇: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现状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现状
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不容忽视,本文就来分析一下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的情况,并阐述目前情况下我国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野生动物是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辽阔,横跨寒温带、温带及暖温带与亚热带,可以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生存空间,是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强化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对国计民生都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1.当前形势下我国野生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我国生物性资源丰富,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下,破坏了生物稳定性,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据了25%。目前,我国野生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1.1栖息地的环境受到破坏
这是导致全球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很多物种被隔离在环境外,迁徙受到影响,导致近亲繁殖数量增加,加快了物种濒临灭绝的速度。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土地开垦数量剧增,草场迅速退化,沙漠化速度加快,野生动物栖息面积锐减,导致大量野生物种濒危。
1.2过度使用导致资源枯竭
现代人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大量使用生物资源,导致野外物种的数量锐减,同时资源面临枯竭。以爬行类物种为例,其面对的最主要威胁就是被人类作为食物进行捕猎。这种过度利用导致大量资源面临枯竭的境地,威胁到物种的生存。
1.3遗传多样性的丢失
遗传多样性的丢失严重威胁物种的生存,一般情况下,遗传多样性是对物种的进化能力及未来的适应力的一种体现,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导致近亲繁殖的数量在增加,使得野生动物的抵抗力下降,数量减少,生存受到威胁。
1.4环境污染
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物种的生存,导致食物毒性增加,引发野生动物的肾脏、肝脏或生殖系统中毒,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动物死亡,而且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会增加动物幼体畸形的概率,导致物种数量下降。
1.5外来物种侵入
受到环境质量的影响,大量物种被逼离原来的生存环境,这必然会使得一个地区的物种数量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紊乱。据相关报道,人类为了获取大量裘皮,采取措施将狐引入到阿留申群岛,为了生存狐开始捕食当地的海鸟,鸟粪数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导致植物群落发生变化,引发物种的生存危机。我国是遭受生物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必须要引起重视,进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1.6动物疾病种类增多
随着污染加剧,人为的破坏导致各类疾病的数量在增加,影响物种的正常生存,尤其是群发性的恶性疾病会对动物群体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在2005年青海湖爆发的野生鸟禽流感,导致6000多只鸟死亡,造成巨大损失。
2.当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现状及获得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不断深入,中科院在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著名野生动物研究专家秉志与其他研究人员就向相关部门提议建造自然保护区,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在1956年的时候,国务院批准中科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保护区,随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飞速发展,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具体来说,在多年的保护历史中,取得以下几点成就。
2.1中国动物编目与资源调
中科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一直十分重视《中国动物志》的编纂工作,到2009年的时候已经相继出版127卷,该书对我国动物种类、生存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同时中科院还建立了动物数字化标本馆,先后编辑出版了多本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丛书。
同时,我国开展了全国性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针对生物多样性的情况进行调查,增加我国野生动物情况的掌握,便于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
2.2建立物种濒危机制的必要性
近年来,物种濒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诸多学者从遗传学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濒危物种的情况,揭示了当前物种受到威胁的情况,除了环境的恶化外,栖息地被破坏也十分严重,对此必须要建立濒危物种管理机制,引入到物种的保护模式,强化野生物种的保护水平。
2.3恢复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与复壮种群
野生动物生存栖息地的保护工作不容忽视,要想使野生动物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关键就要恢复其栖息地,多年来,我国实施了多种珍稀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恢复与种群复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要坚持这一发展模式,恢复物种生存环境,壮大种族,增强物种的抵抗力。
第四篇:我国贫富差距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贫富差距研究现状
(孙海鹏 清华大学 北京 10008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我国贫富差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现状、探索原因、分析影响及提出对策四个方面,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综述了我国贫富差距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贫富差距 影响 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甚至悬殊,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正确判断我国贫富差距的程度及影响,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基尼系数为1,表示绝对的不平均。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社会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为“差距偏大”,0.5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根据经验数据,人们通常认为0.4是基尼系数的警戒线。
在近日出版的《财经国家周刊》上,北京大学教授夏业良发表文章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2009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在所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而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大多在0.24到0.36之间。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及行业之间等方面。
一是城乡收入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同我园大体相当的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体上是1.7倍左右。而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1985年为1.86倍,2004年公布的是3.28:1,2005年的数字是3.3:1,2007年为4.5:l[2]。有众多研究表明如果把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因素考虑在内,我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在6倍左右。南开大学的周云波认为,“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收入差距,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逐年增加。城乡收入差距占全国居民总体收入的比重超过50%,对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增加值占80%”[3]。这说明我国的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二是东部和西部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是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2倍,2003年为1.5倍,2007年为2.5倍。城镇居民纯收入东部地区1978年是西部地区的1.5部,2003年为3.5倍,2007年为4.8倍。
三是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行业的职工数不到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倍到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可能更大[1]。[2][1]我国贫富差距的影响
贫富差距具有一定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一般表现为正面功能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
2.1 合理的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4]
(1)合理的收入差距,既能激发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又能激发人们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奉献自己的体能和智能,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科技创新。
(2)合理的收人差距,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积累财富的积极性,有利于尊重和保护一切人民的劳动,有利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益和合法的非劳动收益。《物权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
(3)私营企业主的剥削收入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对于技术、专利、资本,如果你不准他获取收益,他就不会投入。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产生示范效应、劳动效应,鼓励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收入较高者为收入较低者起了示范带头作用,这就在客观上调动和激励了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
2.2 收入差距过大的负面影响
适当的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收入差距过大使消费倾向下降,导致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并且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人力资本的投资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贫富差距过大的影响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和政治问题,贫富差距过大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社会心理,引发社会不满情绪的滋生蔓延,影响人心所向,容易生成社会不稳定的心理温床。人们对收入差距的关注度非常高,并且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过大,大多数人会感到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不合理、不公平,很容易失去心理平衡,产生仇富心理,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彭文英(2010)认为贫富差距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主要包括因自卑而产生抑郁心理、仇富进而仇社会心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自闭心理等[7]。
(2)影响社会秩序,特别是会诱发违法犯罪活动,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首先,从犯罪率上看。据统计,1981~2004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从0.278迅速上升到0.462,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扩大了66.2%。与此同时,以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犯罪案件为例,198l~2004年,全国犯罪率从89起/10万人上升到363起/10万人,增加了3倍,犯罪率以6.3%
[8]的年均增长速度在快速上升。
(3)影响社会结构,容易导致社会结构失衡或畸形化发展,激化阶层矛盾,严重时会导致阶级对立和社会动荡。“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均衡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即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大多数,而贫富差距过大的危害之一就是产生“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激化底层人民的不满,这种不满往往会指向政府责任,尤其是非法致富、腐败贪污等,激化阶级矛盾,容易引发社会动荡[6]。[6]我国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贫富差距问题的形成与扩大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术界对于这一复杂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市场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加上行业进入障碍、城乡二元制结构、劳动力流动受阻等因素,行业、城乡、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巨大。这些差距中既有资源禀赋的原因,也有后天不公平因素的影响。(2)政府财政分配作用的局限性。表现为:一是在以间接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下,中低收入者承担了更多的税负;二是以货币收入作为个人所得税计税基础的做法,并不能保证对真正高收入者的征税达到切实的效果;三是以购买性支出为主的财政转移支出结构,有利于竞争能力强的高收入者;四是用于转移支付的资金不足、制度不完善。如用于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资金不足,大量低收入者难以获
得政府补助,进而维持生活;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足,而且在决定转移支付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权重低于政治因素权重,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反而更低。(3)人情为表象、腐败为实质的非法正常收入是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4)国企改制与国有
[10]资产流失。(5)农村土地征用中的财富转移。(6)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财富逆向转移。[9]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
贫富差距的存在是合理而且是必需的,但问题是我们不能让差距过大,把握好”度”的问题。对于如何缩小中国现阶段过大的贫富差距问题。学术界有如下一些观点:
4.1促进农村发展,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其次,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再次,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包括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最后,要充分发挥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扩散效应和辐射作用,全面调整劳动力流动及户籍政策、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政策及相关的产业政策,创造各种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此,要加快城镇化建设,使进城农民享有城镇居民同样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报酬;要尽快改革我国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等限制农民进城的种种政策壁垒,以适应人口流动的现实。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从财政、金融等方面落实给予中西部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加速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4.2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革税收制度,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初次分配要注重公平,逐渐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针对目前存在的资本要素参与分配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体现不足的情况,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应适当向劳动方面倾斜,提高劳动要素报酬水平,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
另外,采取措施,鼓励三次分配。三次分配是指先富起来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通过慈善事业等方式,来帮助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改善他们的医疗、文化、教育和生存条件。三次分配是调节社会分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为富裕者进入社会救济领域开辟法律、社会、舆论通道。允许私人建立各种非营利性基金会,鼓励富裕者介入各种形式的慈善事业等。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调控手段。针对我国基尼系数不断上升,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国情,政府应加快完善税制改革,健全税收调节机制,强化税收征管力度。一是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二是改革完善财产税。
4.3 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当前的重点是尽快建立对困难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尽快制定和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失业保险条例》;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困难企业解决社会保险金和医疗费等的拖欠问题;出台针对低收入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群体参加的社会保险计划;建立政府与社会共担的医疗救助机制,解决城市低保人员和农民难以享受医保的问题;加紧研究《企业工资条例》,对工资的确定原则、依据、拖欠工资等违规的行为处罚力度等等作明确规定,保证低收入者的收入受法律保护;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慈善基金会、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形成多层次的社会救助机制[5]。
4.4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坚持取缔各类非法收入 [9][5]
打破行业垄断,一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消除行政权力直接配置社会资源,缩小国家垄断行业的范围;二是审计、税务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管,制止一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的政策,把福利货币化,隐性收入显性化[11]。
坚持取缔各类非法收入。取缔非法收人,必须从源头抓起,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强化对掌握权力和掌握公共资源的公务人员和机构的监督和约束,铲除腐败,缓解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依法惩处侵吞国家财产和以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的一切腐败行为。
参考文献
[1] 夏业良.中国的财富集中度超过美国[J].财经国家周刊.2010(12)
[2] 中国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 周云波,覃晏.中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 周智年.简析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理论月刊[J].2010(2):128~130
[5] 王明华.论贫富差距过大的危害及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J].2007,195(11):233~236
[6] 胡联合,胡鞍钢.贫富差距是如何影响社会稳定的[J].江西社会科学,2007(9):142~151
[7] 彭文英.贫富差距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625(12):88~89
[8] 王刚,张庆旭.论贫富差距对犯罪的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34(2):123~125
[9] 程婷.财税政策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思考[D].厦门:厦门大学,2009
[10]贺蕊莉.财政调节贫富差距作用的局限性分析[J].财政研究,2005(7)
[11]张光年.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7(6):35~37
第五篇:我国导游队伍现状研究
我国导游队伍现状研究
目录
摘要................................................................1 1.研究背景与意义..................................................1 2.我国导游队伍现状.................................................1 3.我国导游队伍存在的问题...........................................1
3.1 导游队伍整体素质偏低........................................1 3.2.导游队伍壮大,导游人才稀缺.................................2 3.3 导游队伍管理体制不健全......................................2 3.4 导游人员薪金制度不合理......................................2 4 解决导游队伍中所存在问题的策略....................................3
4.1 严格规范导游资格考试,强化导游考核制度.......................3 4.2 加强导游队伍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 4.3 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3 5 总结..............................................................3 参考文献............................................................5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开始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同时,我国知识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开始临近,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导游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导游人员是旅游过程的核心人物, 他们的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整体形象。然而, 直到今天,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仍然令人忧心。导游人员整体素质的偏低,无法适应现代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字: 导游队伍 现状 对策
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旅游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导游人数与日俱增。导游员作为旅游产品的最终实现者,被称为 “旅游业的灵魂”。导游服务在所有旅游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旅游服务的核心。长期以来,在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对旅游资源、风景区、旅游市场及旅游饭店的研究,而忽略了旅游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导游服务。一个地方导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和导游员素质、能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导游队伍现状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导游这个职业,可以稳定导游队伍促进旅游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
2.我国导游队伍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 导游队伍迅猛扩张, 至2010年底, 我国职业导游(已取得导游证)有22万人。但这样一个较为庞大的职业群体, 他们的工作既被人重视, 又被人忽视, 即人们既认识到外出旅游的过程导游所起的作用, 同时又忽视了导游全方位的劳动付出, 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又因我国当前导游队伍管理机制的不足, 致使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下滑, 诸如“宰客”,“服务质量差”等服务问题层出不穷。导游工作强度很高、责任较大,收入不稳定且无保障性,社会认可度低导致很多人不愿将此职业作为事业去追求。据相关单位统计数据显示,导游队伍呈现出男导游少,女导游多 ;初级导游多、高级导游少,特级导游极少;普通话导游多,外语导游少,小语种导游奇缺;低学历导游多,高学历导游少,导游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且人才流失严重。很多城市依托本土资源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而对导游的培训、服务建设及保障机制则明显滞后。
3.我国导游队伍存在的问题
3.1 导游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我国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的状况。在导游人员中,高中(中专)学历占41.7%,大专以上学历只占48.3%。综合素质较好的旅游院校毕业生较少。有数据显示,到2006 年9月,我国执业导游人数达32.05 万人,其中 80%的导游为30岁以下、只有大专以下学历,(外语类的导游稍好,但大专学历的占了约50%,)初级导游占到整体导游队伍的97%,高级导游和专家型导游严重缺乏。导游人员的学历阅历偏低,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要求不相适应。导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偏低。这样的导游队伍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3.2.导游队伍壮大,导游人才稀缺
近年来,导游的人数、规模不断扩大,但质量的增长明显滞后于数量的增长。新一代的导游员在思想道德、业务素质、外语水平等方面都不比从前。许多导游员急功近利,只注重经济利益的索取,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因此,虽然我国导游数量不断增加,但高素质的导游人才依旧匮乏。
在我国导游队伍中低等级(资格和初级)导游人员占绝大多数,约为90以上;中、高、特级导游人员人数尚不到10%。这说明我国导游队伍虽然不断壮大,但是高素质的人才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样一个比例形态显现的是一个不成熟、低层次运转的导游队伍现状。旅游市场中众多的初级导游员,既与导游市场的真实形态存在偏差,也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合。因此,必须尽快培养高素质导游人员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
3.3 导游队伍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现阶段我国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明显与导游队伍发展状况不相适应。一方面,我国兼职导游比例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兼职导游已超过60%,导游日益成为自主择业、分散执业的群体。与之相适应的兼职导游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服务跟不上,致使部分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准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导游人员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特别是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部分导游人员甚至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致使导游队伍职业稳定性下降,并导致部分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降低服务水平或减少服务提供、强制顾客购物等“非常”手段,以获取收入。这种情况已经影响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发展。
3.4 导游人员薪金制度不合理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导游人员收入由工资、奖金、出团补贴、购物回扣和小费五部分构成,享有较优厚的福利待遇。但随着旅行社深入改制和市场竞争,大部分导游人员没有了基本工资,奖金、出团补贴被取消,只剩下回扣和少量小费。很多旅行社未能给导游人员提供医保、社保和养老保险,使得导游人员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导游人员的收入缺乏稳定性,只得获取商品经济中的“回扣”、“返点”和“小费”等等所谓的“灰色收入”。一个职业应当有较稳定且相对较高的收入以及较好的晋升机制才能建立起一种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自豪感,确保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能够获得不断的努力和追求的动力,这样这个职业才能吸纳更多的人才。而导游人员收入总体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导游职业的发展。4 解决导游队伍中所存在问题的策略
4.1 严格规范导游资格考试,强化导游考核制度
导游资格考试是影响导游队伍素质的重要因素,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导游资格考试,加强考试内容与导游从业能力的结合。一方面要通过提高门槛,提高导游人员的学历。国家可以在政策上给予规范,将《导游人员管理人员条例》中报考条件由高中、中专提升至大专以上学历。在参考人员报名之时就进行面试,了解考生的外貌形象、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从业态度、身体健康状况等基本素质,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第一轮淘汰,杜绝滥竽充数现象出现。在职的导游人员会时刻有危机意识,主动去提高自已的学历。另一方面,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要加强对导游的岗前培训,提高岗位服务的实际技能,进一步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对初次办理导游资格证的执业者,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和导游服务中心,可组织专业人士和优秀导游,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执业。
4.2 加强导游队伍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突出强调中级导游的基础和骨干地位,加快改革导游职业等级考核方式,大力促进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服务技能的导游进入中级行列,尽快壮大中级导游队伍。加强对特种旅游、专项旅游所需的专业技能导游人才的吸纳和培养,研究建立适合不同执业特点的导游职级晋升制度。重视复合型导游、小语种导游、社会高级兼职导游等不同门类导游人才的培养。利用大专院校外语人才的优势,积极探寻校企结合、举办专业语种班、定向培养小语种导游人才;积极吸纳社会专门人才进入导游队伍。对于园林、风景、文物、宗教等旅游景点和红色旅游景区的专业讲解人员,可直接授予荣誉性的导游职级。积极探索分类分级相结合、资格考试与社会吸纳相结合、合理流动与相对固定相结合的导游队伍管理体系。
4.3 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
首先,围绕导游队伍建设的目标,针对导游市场和导游服务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服务标准、行业协会规章、同业者守则、导游自律公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在内的规范体系。其次,国家、省、城市三级旅游主管部门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研究建立分工合理、各有侧重、有效衔接、监管到位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要根据导游不断社会化的特点,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导游的管理水平,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导游自律的管理格局。再次,按照新时期导游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完善导游IC 卡管理系统,强化导游年审的工作力度。建立导游执业、信用档案的信息化平台,借助社会监督,规范导游服务。总结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导游队伍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相关领域的经济效益。提高导游综合素质,对提高导游服务质量有重大意义。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需要更多的人才。不断完善旅行社制度,规范导游行为,不断吸纳高素质人才,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才 能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还需要从服务型企业转向科技服务型企业,通过高科技手段完善旅游服务和改善旅游配套设施,通过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来确保旅游行业长盛不衰的市场格局等。只有从产品质量、服务规范、制度、环境和行业约束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我国旅游行业的市场营销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杜炜 张建梅.导游业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2].涂远芬 李志强.浅析我国导游人力资源现状及建设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5-11 [3].王淑娟。导游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产业研究。2010 [4].文红.浅谈导游队伍建设.[J].职业圈.2007 [5].李平.新时期导游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