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热规划规范[五篇范例]

时间:2020-11-22 11:4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供热规划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供热规划规范》。

第一篇:城市供热规划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

(征求意见稿)

GBXX-2011

2011

目录

总则..............................................................................................................................................1 2 术语..............................................................................................................................................2 3 城市供热规划编制基本要求.......................................................................................................4 3.1 一般规定............................................................................................................................4 3.2 编制内容............................................................................................................................5 4 城市热负荷...................................................................................................................................8 4.1 城市热负荷分类................................................................................................................8 4.2 热负荷预测........................................................................................................................8 4.3 规划热指标......................................................................................................................10 5 供热方式.....................................................................................................................................11 5.1 供热能源分类..................................................................................................................11 5.2 供热方式分类..................................................................................................................11 5.3 供热方式确定方法..........................................................................................................11 5.4 选择供热方式的一般原则..............................................................................................12 5.5 供热分区的划分..............................................................................................................13 6 供热热源.....................................................................................................................................14 6.1 热源种类...........................................................................................................................14 6.2 热源规模确定原则..........................................................................................................14 6.3 热源布局..........................................................................................................................15 6.4 热源规划设计的一般要求..............................................................................................15 7 热网及其附属设施.....................................................................................................................17 7.1 热网介质和参数选取原则..............................................................................................17 7.2 热网布置原则..................................................................................................................18 7.3 热网计算..........................................................................................................................19 7.4 热力站..............................................................................................................................19 7.5 中继泵站..........................................................................................................................20 附录 A 城市供热规划编制材料收集要求...................................................................................21 附录 B 供热设施占地指标...........................................................................................................23 本规范用词说明.............................................................................................................................25 条文说明.........................................................................................................................................26总则

1.0.1为了规范城市供热规划编制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能源、环境保护、土地等相关法规和政策,提高城市供热规划的科学性以及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水平,确保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规划中供热规划的编制。规划建设区的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和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的供热规划。

1.0.3 城市供热规划应依据城市性质和规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标、环境保护要求、地区资源分布和能源结构等 条件,按照统筹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地编制。

1.0.4 城市供热规划的主要內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热负荷,确定供热能源种类、供热方式、供热分区、热源规模,合理布局热源、热网系统 及配套 设施。

1.0.5 城市供热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术语

2.0.1 城市热负荷 urban heating load 城市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或用热设备)在计算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需的最大供热量。包括供暖、通风、空调、生产工艺和热水供应热负荷等种类。

2.0.2 热负荷指标 heating load index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各房间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或单位产品的耗热定额。

2.0.3 最大热负荷利用小时数 number of working hours based on maxiumum load 在一定时间(供暖期或年)内总耗热量按规划热负荷折算的工作小时数。在数值上等于总耗热量与规划热负荷之比。

2.0.4 供热热源 heat source of heat-supply system 将天然的或人造的能源形态转化为符合供热要求的热能装置,包括锅炉房、热电厂、热泵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2.0.5 一级热网 primary heat-supply network 由热源向热力站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系统。

2.0.6 热力站 heating substation 热网中用来转换供热介质种类,改变供热介质参数,分配、控制及计量供给热用户热量的设施。

2.0.7 中继泵站 booster pump station 热水热网中设置中继泵的设施,中继泵指热水管网中根据水力工况要求为提高供热介质压力而设置的水泵。

2.0.8 供热方式 style of heat-supply system 采用不同能源种类、不同热源规模来满足用户热需求的各种供热形式。

2.0.9 热化系数 share of cogenerated heat in maximum heating load 热电联产的最大供热能力占供热区域最大热负荷的份额。

城市供热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3.1 一般规定

3.1.1 编制城市供热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3.1.1.1 应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 3.1.1.2 应符合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相关环境整治措施及节能减排的要求; 3.1.1.3 应符合城市能源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3.1.1.4 城市供热规划应充分重视城市供热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统筹分析热源规模、数量和分布,管网布局,供热能源种类、输送与存储等多种因素。

3.1.1.5 城市供热规划应从城市全局出发,充分体现社会、经济、环境、节能等综合效益。

3.1.1.6 城市供热 规划 的 编制阶段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衔接。

城市供热规划 编制阶段和 期限的划分,应与城市规划相一致; 3.1.1.7 城市供热规划应近、远期相结合,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 3.1.2 在总体规划阶段,城市供热规划应依据城市发展规模预测供热设施的规模;在详细规划阶段,城市供热规划应依据规划区内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预测供热设施的规模。

3.1.3 城市供热规划应与道路交通规划、河道规划、绿化系统规划以及城市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信息等市政公用工程规划相协调,统筹安排,妥善处理相互间影响和矛盾; 3.1.4 城市供热规划应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决策。3.2.1.1 在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编制 城市 供热 规划需调研、收集以下资料:城市水文、地质、气象、自然地理资料和城市地形图 ;城市 总体规划 研究成果,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图、规划人口分布等,以及和城市发展相关的能源规划研究与环保规划研究 等 ;城市热源、热网资料,包括:

地区 热源能力、热源现状供应能力、热源位置及用地,热网主干线分布、管径,热源、热网运行参数、设计参数; 城市 相关供热 部门制订的城市供热 行业 发展 资料;城市 供热 负荷资料、供热负荷构成、全年耗热量资料;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和现状建筑节能改造实施计划等。

3.2 编制内容

3.2.2.4 编写纲要要点和设施布局示意图 3.22.13 3 城市 总体规划阶段的 城市 供热规划内容 应 包括 :

(1 1)

分析供热 系统 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

(2 2))1 3.2.3.1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 确定 中 的城市发展规模,预测城市热负荷和年供热量。

(3 3)2 3.2.3.2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 规划、能源规划纲要 纲要,确定 城市 供热能源种类,热源发展原则、供热方式和供热分区。

(4 4))3 3.2.3.3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功能布局,热负荷分布,确定重点规划区域内 集中供热分区内、的供热方式、供热分区、集中供热分区的 供热 热源规模和布局。包括种类、个数、容量和布局。

(5 5))4 3.2.3.4 依据 集中供热分区的 供热热源规模、布局以及集中供热分区内 供 热负荷分布,确定城市热网主干线布局。

(6 6))5 3.2.3.5 依据城市近期发展要求、环境治理要求以及供热系统改造要求,确定近期建设重点项目。

3.2.3.6 编写说明、绘制热源布局和热网布局规划图 3.22.24 4 详细 规划阶段的城市供热规划内容应 包括 :

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的供热规划内容

(1 1)

分析详细规划区 及周边供热 设施 现状、特点以及存在问题。

(2 2)1 3.2.4.1 依据详细规划方案提出的 技术经济 建设 指标,计算热负荷和年供热量。

(3 3))2 3.2.4.2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供热规划,阶段的供热规划 确定规划区的供热方式。

(4 4))3 3.2.4.3 依据详细规划的用地布局,落实供热热源规模、位置及 用地。

(5 5))4 3.2.4.4 依据 供 热负荷分布,确定 规划区内 区域 热网布局、管径,热力 站位置及用地。热负荷

4.1 热负荷分类

4.1.1 按热负荷性质宜分为下列三类:建筑采暖(制冷)热负荷、生活热水热负荷、工艺用蒸汽热负荷; 4.1.2 建筑采暖热负荷按照建筑分类,宜符合表 4.1.2 规定。

表 4.1.2

城市建筑热负荷分类

大类 小类 1.居住建筑 普通住宅 别墅 2.公共建筑 行政办公楼(包括科研设计)

商场 宾馆、饭店 中、小学、托幼园所 大专院校 医院 图书馆、影剧院 体育场馆 3.工业建筑 一、二、三类工业标准厂房 4.仓储建筑 仓库 5.基础设施 市政、交通场站设施等 6.其它建筑 上述建筑以外的其它建筑

4.2 热负荷预测

4.2.1 内容要求阶段划分 4.2.1.1 城市总体规划(含纲要)阶段的城市供热规划,规划热负荷预测内容宜包括:

(1 1)全市及重点 规划区内的 市区(或市中心区)

规划热负荷

(2)全市及重点规划区内的市区(或市中心区)规划年供热量(3)重点规划区内各分区民用建筑采暖、工业建筑采暖、生活热水、工艺用蒸汽等各分项的规划热负荷及年供热量。

(4)不同性质热负荷的分布 4.2.1.2 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供热规划,规划热负荷预测内容宜包括:(1 1)详细规划区内各类建筑的采暖(制冷)热负荷、不同压力等级的工艺用蒸汽负荷。

(2 2)不同性质热负荷的分布 4.2.2 热负荷预测方法 4.2.2.1 采暖热负荷预测通常采用指标法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供热规划,采用采暖综合热指标预测采暖热负荷。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供热规划,采用分类建筑采暖热指标预测建筑采暖热负荷。

4.2.2.2 工业各类工艺热负荷采用相关分析法和指标法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供热规划,采用相关分析法。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城市的供热规划,采用指标法。

4.2.3 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曲线 当热网由多个热源供热,对各热源的负荷分配进行技术经济

分析时,宜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曲线,以计算各热源的全年供热量及用于基本热源和尖峰热源承担供热负荷的配置容量分析。

4.3 规划热指标4.3.1 规划热指标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综合热指标、建筑采暖热指标、生活热水指标、工业热负荷指标、制冷用热负荷指标。供热方式

5.1 供热能源分类

5.1.1 城市供热能源主要包括煤炭、天然气、电力、油品、地热、浅层地温(含深层和浅层地热)、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其中煤炭、天然气、核能和电力是主力能源。

5.2 供热方式分类

5.2.1供热方式从热源规模上可分为集中供热方式和分散供热方式;从能源种类上可分为清洁能源供热方式和非清洁能源供热方式。

5.3 供热方式确定方法

5.3.1城市供热规划纲要阶段和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供热规划,应符合当地环境保护目标,以地区能源资源条件、能源结构要求以及投资等为约束条件,以各种供热方式的技术经济性和节能效益为基本依据,并统筹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社会效益,按照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优化选择,最终确定供热能源结构和合理的供热方式。

5.3.2 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供热规划,应根据上位规划,确定并落实详细规划区内的供热方式;上位规划中只有总体原则而无明确的供热方式的,应经过多方案比较进行选择。

5.4 选择供热方式的一般原则 选择的一般原则

5.4.1 以煤炭为主要 供热 能源的城市,城市 供热方 式应采取集中供热方式。

(1)在本地区具备电厂建设条件,且有电力需求或多余电力能对外输出的条件下,宜首选以燃煤热电厂系统为主的集中供热方式要热源的城市热力供热系统,或燃煤热电厂系统与燃煤集中锅炉房结合的集中供热方式。

(2)当多余电力无法对外输出时,可选择燃煤集中锅炉房为主的集中供热方式。

(3)有条件的地区,燃煤集中锅炉房供热方式应逐步向燃煤热电厂系统供热方式或清洁能源供热采暖方式过渡。

发展燃煤热电厂,应符合国家热电联产相关政策,特别是在环保治理措施上,应该严于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排放标准,并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5.4.2 在大气环境质量要求严格,并且天然气 供应有保证的地区和城市,供热方式 宜 宜 采取 分散 的天然气锅炉房、中型热电冷联产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或直燃机系统。

5.4.3 对 限制 大型天然气热电厂供热系统进行总量控制。不鼓励发展独立的天然气集中锅炉房供热系统。

5.4.4 在水电和风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城市,可鼓励发展以电为能源的供热方式。

5.4.5 有条件的地区,宜应发展固有安全的低温核供热系统。

5.4.6 在可再生能源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应鼓励发展 能源利用新技术 以及 以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新型供热方式。

。,5.4.7 太阳能条件较好地区,应首选太阳能热水器解决生活热水问题,并适度加大发展太阳能采暖的数量和规模。

5.4.8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或一些特殊地区,宜采用电供热为主、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太阳能供热为辅的供热体系。

5.5 供热分区的划分

5.5.1 总体规划阶段的 城市 供热规划,依据确定的供热方式 和热负荷分布 划分供热分区。

5.5.2 详细规划阶段的 城市 供热规划,依据热源规模、不同的供热方案,对集中供热分区或分散供热分区进行细化,确定每种热源的供热范围。供热热源6.1 热源种类

6.1.1 供热热源从规模上分为集中热源和分散热源。集中热源主要有燃煤热电厂、燃气热电厂、燃煤集中锅炉房、燃气集中锅炉房、工业余热、低温核供热、垃圾焚烧;分散热源主要有分散燃煤锅炉房、分散燃气锅炉房、户内式燃气采暖系统、热泵系统、直燃机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等。

6.2 热源规模确定原则

6.2.1城市供热规划纲要阶段和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供热规划,应结合供热方式、供热分区及其热负荷,综合能源输送和存储条件以及供热系统安全性等因素,合理安排城市大型集中供热热源的规模、数量、位置以及供热范围,并提出设施用地的控制要求。

6.2.2 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供热规划,应根据上位规划落实热源,或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分析,选择供热方式,确定供热热源的规模、数量、位置分布以及热源供热范围,并提出设施用地的控制要求。

6.3 热源布局

6.3.1热源布局应结合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和城市供热技术要求统筹确定。

6.4 热源规划设计 的一般要求 选址的一般原则

6.4.1 燃煤热电厂及大型燃气热电厂规划设计的要求:

(1)热电厂的建设应遵循“以热定电”的原则,合理选取热化系数,热化系数应小于 1。

(2)燃煤热电厂厂址应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燃料和灰渣的运输。大型燃气热电厂厂址应具有接入高压天然气管道的条件。

(3)厂址应满足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避开机场、断裂带、环境敏感区,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的威胁,厂址标高应满足防洪要求。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受到威胁区域时,应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

(4)应节约用地,充分利用非可耕地和劣地,不占或少占基本农田。

(5)热电厂宜位于居住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6)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及污水排放条件。

(7)便于热网出线和电力上网。

(8)宜具有发展或扩建的可能性。

6.4.2 燃煤集中锅炉房规划设计的要求:

(1)燃煤集中锅炉房周边应有良好的交通道路条件,便于燃料和灰渣的运输。

(2)便于热网出线。

(3)应减少烟尘及有害气体对居民区和环境敏感区的影响。锅炉房宜位于居住区和环境敏感区的采暖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4)地质条件良好。厂址标高应满足防洪要求,并应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

6.4.3 燃气集中锅炉房规划设计的要求:

(1)便于热网出线。

(2)便于天然气管道接入。

(3)位于负荷端或负荷中心。

(4)地质条件良好。厂址标高应满足防洪要求,并应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

6.4.4 低温核供热厂厂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厂址周围不应有大型易燃易爆的生产与存储设施、集中的居民点、学校、医院、疗养院和机场等。

6.4.5 清洁能源分散供热设施应结合用地规划、建筑平面布局、近期建设进度等因素确定位置,不宜与居住建筑合建。

热网及其附属设施

7.1 热网 介质 和参数 选取原则 热网种类

7.1.1 热源供热范围内只有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时,应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

7.1.2 热源供热范围内生产工艺热负荷要求必须采用蒸汽,且为主要负荷时,应采用蒸汽作为供热介质。

7.1.3 热源供热范围内既有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又存在生产工艺热负荷,且生产工艺热负荷要求必须采用蒸汽时,可采用蒸汽和热水作为供热介质。

7.1.4 热源为热电厂或集中锅炉房时,一级热网供水温度可取110℃-150℃,回水温度不高于 70℃。

7.1.5蒸汽管网的热源供气温度和压力应以满足沿途用户的生产工艺用汽要求确定。

7.1.6 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城市热网的热源供回水温度应一致。

城市供热规划所涉及的热网包括城市热网和区域热网。热网布局应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考虑分期建设,远近结合,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力求达 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主干线尽量先经过热负荷集中的区域。

7.2 热网 布置原则 的规划内容

7.2.1 应综合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道路条件等多种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热网布局。

7.2.2 城市热网的布置型式有枝状和环状二种方式。蒸汽管网应采用枝状管网布置方式;供热面积大于 1000 万平方米的热水供热系统采用多热源供热时,各热源热网干线应连通,在技术经济合理时,热网干线宜连接成环状管网。

7.2.3 热网应结合城市近、远期建设的需要,主干线应主要沿城市现状道路或规划道路布置,并应位于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区域。

7.2.4 热网应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工业园区的蒸汽管网在环境景观、安全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地上架空敷设方式。

7.2.5 一级热网与热用户宜采用间接连接方式。

7.2.1 城市供热规划纲要阶段和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供热,应确定供热介质、供热参数和热网布置原则。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供热规划还应结合城市热源分布,进行热网主干线、支干线布局,以及主干线管径的计算,并考虑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可能性。7.2.2 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的供热规划,应确定 供热介质、供热参数并 结合规划区的热源分布,进行规划区内热网布局,以及热网管径的计算。

7.3 热网 计算 规划的一般原则

7.3.1 热水管网管径应根据经济比摩阻,通过水力计算确定;蒸汽管网管径应根据控制最大允许流速计算确定。

7.3.2 经济比摩阻应综合考虑热网的运行管理、城市建设发展、经济等因素确定。

7.3.3 宜根据热网计算结果绘制水压图。

7.4 热力站

7.4.1 热网与用户采取间接连接方式时,宜设置热力站。

7.4.2 热水管网热力站合理供热规模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7.4.3 居住区热力站应在供热范围中心区域独立设置,公共建筑热力站可与建筑结合设置。

7.5 中继泵站

7.5.1 中继泵站的位置、数量、水泵扬程,应在管网水力计算和绘制水压图的基础上,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附录 A A

城市供热规划编制材料收集 要求

城市供热规划的编制,应在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有关基础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编制阶段应与城市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衔接。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前,首先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根据规划编制的阶段不同,调研、收集的基础资料宜符合下列要求:

3.2.1.1 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编制城市供热规划需调研、收集以下资料:城市水文、地质、气象、自然地理资料和城市地形图;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成果,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图、规划人口分布等,以及和城市发展相关的能源规划研究与环保规划研究等;城市热源、热网资料,包括:地区热源能力、热源现状供应能力、热源位置及用地,热网主干线分布、管径,热源、热网运行参数、设计参数;城市相关供热部门制订的城市供热行业发展资料;城市供热负荷资料、供热负荷构成、全年耗热量资料;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和现状建筑节能改造实施计划等。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编制城市供热规划需调研、收集以下资料:城市水文、地质、气象、自然地理资料和城市地形图;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成果,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图、工业发展规划、工业园区规划、规划人口分布等,和城市发展相关的能源规划研究与环境保护规划研究等,以及或城市供热规划纲要以及城市发展相关的能源规划纲

要与环保规划纲要等;城市热源、热网资料等,包括地区热源能力、热源现状供应能力、热源位置及用地,热网主干线分布、管径,热源和热网的运行参数及设计参数;城市相关供热部门制订的城市供热行业发展规划资料;城市供热负荷历史资料、供热负荷种类构成、全年耗热量资料;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和现状建筑节能改造实施计划等。

在详细规划阶段,编制城市供热规划需调研、收集以下资料: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各类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负荷指标的现状资料或地方现行采用的标准或经验数据;详细规划区内的人口、各类建设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和规划图;工业企业生产用汽规模;各类现状供热设施的资料等。

附录 B B

供热设施占地指标

表 1

热电厂占地控制指标

总容量(MW)

机组构成(台数×机组容量)

厂区占地(104 m 2)

单位容量占地(104 m 2 /MW)

200 4×50 16.51 8.5×10-2

300 2×50+2×100 19.02 6.3×10-2

400 4×100 24.58 6.1×10-2

600 2×100+2×200 30.10 5.0×10-2

800 4×200 33.84 4.2×10-2

1200 4×300 47.03 3.9×10-2

2400 4×600 66.18 2.8×10-2

注:1.供水为直流冷却系统 2.铁路运煤、贮煤 25 天 3.不包括灰厂占地 表 2

新建、扩建热电厂占地控制指标

分类 装机容量(MW)

占地面积(104 m 2)

厂 2×12=24 2.4 2×25=50 5 2×50=100 8 2×125=250 15 2×300=600 18

厂 4×12=48 3.2 4×25=100 6.5 4×50=200 12.0 4×125=500 21.0 4×300=1200 28 2×12+2×25=74 3.7 2×25+2×50=150 7.5 2×50+2×125=350 14 2×125+2×300=850 25 2×300+2×600=1800 36

摘自:《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

表 3

部分城市现状热源厂占地指标

序号 单位名称 装机容量(MW)

占地面积(104 m 2)

注珠江热源厂 6×64MW+1×35MW 3.5

新东方热源厂 3×75T/H 26.5东基热源厂 5×64MW 2.0沈东热源厂 6×64MW+1×29MW

4.2大连泉水热源厂 5×58MW 3.5大连大学城热源厂 5×58MW 2.9沈阳苏家屯东部热源厂 4×58MW+4×75T/H+1×35T/H 7.6抚顺高湾热源厂 3×58MW 4.0大连晋源热源厂 4×58MW 1.9沈阳苏家屯南部热源厂 3×64MW+3×29MW+2×35T/H 6.0沈阳于洪热源厂 1×70MW+3×130T/H+1×75T/H 6.2承德东北郊热源厂 2×58MW 2.46

表 4

北京热源厂用地标准(试行)

设施 用地指标(m2 /MW)

燃气热电厂 360 燃煤供热厂 145 燃气供热厂 100 注:1.本表用地指标指单位供热能力的用地指标。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

目录总则............................................................................................................................................28 2 术语............................................................................................................................................30 3 城市供热规划编制基本要求.....................................................................................................31 3.1 一般规定..........................................................................................................................31 3.2 编制内容..........................................................................................................................34 4 城市热负荷.................................................................................................................................36 4.1 热负荷分类......................................................................................................................36 4.2 热负荷预测......................................................................................................................37 4.3 规划热指标......................................................................................................................41 5、供热方式...................................................................................................................................58 5.1 供热能源分类..................................................................................................................58 5.2 供热方式分类..................................................................................................................58 5.3 供热方式确定方法..........................................................................................................59 5.4 供热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61 5.5 供热分区的划分..............................................................................................................65 6 供热热源.....................................................................................................................................66 6.1 热源种类..........................................................................................................................66 6.2 热源规模确定原则..........................................................................................................66 6.3 热源布局..........................................................................................................................68 6.4 热源规划设计的一般要求...............................................................................................69 7 热网及其附属设施.....................................................................................................................71 7.1 热网介质和参数选取原则..............................................................................................71 7.2 热网布置原则..................................................................................................................71 7.3 热网计算..........................................................................................................................73 7.4 热力站..............................................................................................................................73 7.5 中继泵站..........................................................................................................................74 总则1.0.1 条文中明确规定了本规范编制的目的和依据。城市供热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策性、综合性、供热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目前缺乏城市供热规划国家规范,全国各地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供热规划内容深度不统一,缺乏对环境保护制约、能源供应以及土地利用效益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这种状况不利于城市供热规划编制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城市规划的审核与管理。

在城市供热规划编制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法律、规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

1.0.2 本规范适用范围:一是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中的设市城市,也包括建制镇。但考虑到我国建制镇数量很多,规模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建制镇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以及供热管理水平和供热设施装备水平相差悬殊,各建制镇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二是本规范的适用范围覆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所规定的城市规划各规划阶段中的供热规划编制。三是对于

供热行业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供热专业规划或供热发展规划,其主要内容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其他内容可以根据供热行业发展的专业需要确定。

1.0.3 城市供热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城市性质和规模决定了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决定了城市供热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能源结构和供应条件决定了供热系统的用能选择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约着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及承受能力。城市供热规划需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能源发展战略等综合性规划相互衔接、相互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1.0.4 本条规定了城市供热规划的主要任务和规划内容。在考虑城市供热设施布局和安排用地时,应按照节约土地和高效使用城市空间资源的原则进行确定,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最小用地条件下,考虑到发展应适当留有余地。特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还应协调各相关方的利益,并避免与人居环境发生矛盾。

术语

本章主要将本规范中所涉及到的城市供热规划基本技术用语,给以统一定义和词解;包括在其它规范、标准中尚未明确定义的专用术语,以及在我国城市供热领域中已成熟的惯用技术用语,以利于对本规范的正确理解和使用。城市供热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3.1 一般规定

3.1.1 本条文规定了编制城市供热规划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3.1.1.1 城市供热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城市发展的要求是城市供热规划的基本依据,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城市发展总体目标要求下,互为依据和补充,即城市发展总体要求是宏观目标,供热规划及其方案是具体目标,规划要体现宏观目标的要求,并对宏观目标的要求提出修正意见,达到宏观和微观统一、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统一、资源供应和消费统一等。

3.1.1.2 环境保护规划中城市环境发展目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减排的要求,城市供热污染物排放分摊份额等,是确定城市供热发展方向、供热用能、供热方式、供热分区的重要依据,是刚性要求。

供热规划还要体现节能要求,从热负荷指标的选取,到供热方案和供热系统的设置,再到新技术的应用(如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式循环水泵等),都要体现节能效益。各城市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提出系统能效目标要求。

3.1.1.3 地区能源资源条件是供热规划的前提条件之一,能源规划中的能源结构与发展方向,是供热能源发展方向和结构的引导。供热系统自身的发展要求也对能源发展和结构提出了协调要

求。

3.1.1.4 城市供热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考虑供热能源的资源可靠性,宜采用多种供热能源。第二,热源宜有一定的富裕度,有条件的可考虑不同热源之间的互联互通。第三,考虑供热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包括能源运输通道、运输能力、存储能力等方面,保证城市供热系统具有抵御突发事件、极端天气造成的能源供应紧张的不利影响。第四,设施布局应避开地震、防洪等不利气象、地质条件的影响。第五,重要的供热区域宜考虑集中供热,重要的用户宜考虑多热源供热或双燃料热源。第六,有条件的情况下,宜实现热网的互联互通,以便多热源联网运行,提高可靠性。

3.1.1.5 城市供热规划不能单纯考虑供热系统自身的经济性,还要考虑社会综合效益,包括环境效益、土地利用效益、节能效益等。在供热系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节能效益、土地利用效益、经济效益中,有些是相辅相成的,有些则是互为矛盾的,其中应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节能效益为先,以供热系统的经济性为辅,来合理布局体现土地利用效益。

3.1.1.6 城市供热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应与城乡规划法要求的城市规划阶段相衔接,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已确定的详细规划项目应纳入总体规划;期限的划分应与城市规划相一致,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同步进行,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使规划的内容、深度和实施进度做到与城市整体发展同步,使城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及城市供热协调发展,有效解决供热设施与其它工程设施之间的矛盾,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

3.1.1.7城市供热规划近远期结合应遵循近期建设的可操作性与供热系统合理布局相结合的原则。在近期建设项目的可操作性与总体最优方案(包括布局、供热方式和分区)的衔接上,应以总体方案为基本依据,近期建设项目对总体方案有重大调整的需要重新论证或修改。

在近远期结合的问题上,规划方案要有前瞻性,能适应未来城市建设发展情况的变化(包括技术进步对方案的影响),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3.1.2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规模体现为人口规模、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初步分析出城市建设总量,综合分析现状不同建筑性质比例、耗热指标以及建筑节能改造等多种因素,可以计算出综合热指标,并据此预测出城市供热负荷及供热设施规模。在详细规划控规阶段有明确的技术经济指标表,包括用地性质、用地大小、容积率等指标,可以通过建筑面积、建筑性质、建筑采暖热指标等来预测供热负荷及供热设施规模。

3.1.3 城市供热、供水、排水、电力、燃气、信息管网等均属城市市政公用管线,一般沿城市道路下敷设。由于城市道路地下空间资源有限,在城市供热规划编制过程中,应与其它市政规划之

间很好的协调配合,避免造成供热管线与其它管线的矛盾,特别是在现状道路下安排供热管线时,应考虑管线位置的可行性。以保证供热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3.1.4 城市供热规划要以科学的方法制定。规划即是技术文件,也是公共政策。应尊重不同部门、群体的合理需求,推进社会和谐。

3.2 2 2 编制内容

3.2.1~3.2.2 条文中规定的不同规划阶段中供热规划的编制内容要求,是在总结近些年以来我国各城市编制供热规划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的。条文的制定是基于确保供热规划编制质量,统一编制内容、深度的要求。

对于有些大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城市能源供应、土地资源等因素综合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供热规划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前,宜首先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在该阶段城市供热规划应解决规划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例如,结合地区环境保护规划总体要求、能源资源供应情况,确定城市供热能源种类,初步确定供热方式、供热分区和供热城市热源的发展原则。

在详细规划阶段,城市供热规划需要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热源,包括位置和用地边界。另外,依据详细规划阶段提出的技术经济指标,供热负荷预测更为准确,因此,需要核实城市总

体规划的热源能力,如热源能力不足,还需要增加供热热源能力,并落实用地位置和边界。城市热负荷

4.1 热负荷分类

城市热负荷的分类方法很多,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本节中热负荷分类的制定,主要从编制城市供热规划中的热负荷预测工作需要出发,总结全国城市编制城市供热规划的热负荷预测工作经验,研究、分析不同规划阶段的热负荷预测内容及其特征、用热性质的区别,加以分别归类。

4.1.1 热负荷的性质、参数及其大小是编制供热规划和设计的重要依据。按照用热性质分类,可分为建筑采暖(制冷)、生活热水、工艺用蒸汽。这种分类方法与供热行业部门的统计口径相一致,有利于调研、收集城市热负荷历史统计数据及现状资料。在需要空调冷负荷的城市如考虑夏季用热介质制冷,还需要考虑制冷用热负荷。

4.1.2 建筑采暖热负荷是城市供热中最重要的负荷,是供热负荷预测的重点。本条文按照城市规划用地性质划分的不同建筑类别进行分类,有利于供热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但是在城市规划中用地性质类别复杂且多样,本规范的建筑采暖热负荷分类还考虑到不同建筑性质热负荷的特点和热负荷指标的范围,进行分类汇总,例如,办公楼包括了行政办公、科研、写字楼等办公类的建筑。

4.2 热负荷预测

4.2.1 热负荷预测是编制城市供热规划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合理确定城市热源和热网规模和布局的基本依据。热负荷预测要有科学性、准确性,其关键应能收集、积累负荷预测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和开展扎实的调研工作,掌握反映客观规律性的基础资料和数据,选用符合实际的负荷预测参数,根据基础资料,科学预测目标年的供热负荷水平,使之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时,城市供热规划主要解决城市供热发展方向、原则、供热方式等重大问题,热负荷预测可参照总体规划(含纲要)阶段的城市供热规划规划热负荷预测内容。

预测应建立在经常性收集、积累负荷预测所需资料的基础上,应从调查研究入手,了解所在城市的人口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分析研究影响城市供热负荷增长的各种因素;了解城市现状和规划有关资料,包括各类建筑的面积及分布,工业类别、规模、发展状况及其分布等。对现有的工业与民用(采暖、空调、生活热水)热负荷进行详细调查,对各热负荷的性质、用热参数、用热工作班制等加以分析。

全市热负荷预测内容宜包含条文中所列的各项内容;重点规划区热负荷预测的内容应包含条文中所列的各项内容。

4.2.2 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有指标法、相关分析法、时间序列法、横向比较法等,考虑到采暖热负荷主要是和建筑类型和建筑面积

密切相关,热负荷指标法能够更好的反映这一特点,所以本规范推荐采用综合热指标和分类建筑热指标来预测总体规划阶段中的热负荷和详细规划阶段中的热负荷。

对于工艺用蒸汽负荷,由于在总体规划阶段还不能确定具体的工艺项目,需要采用相关分析法,根据历史数据和工业发展方向等因素预测未来热负荷...

第二篇: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总则

1.1 为提高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国家关于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1.2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反映城市商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商业网点的商业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所做的统筹设计。

1.3 编制规划必须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提高透明度和社会公众参与度。

1.4 各地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要根据本城市的商业定位,体现本城市商业特色。

1.5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服从城市总体规划。

1.6 编制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的要求。

1.7 城市商务主管部门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单位,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制订工作。

1.8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含县级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2 规划程序

编制规划按照调查研究、规划文件编写以及规划论证的程序进行。

2.1 调查研究

编制规划必须深入实际,搞好商业网点调查,并充分调查研究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交通、人口分布等情况,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并进行深入研究。

2.2 规划文件编写

在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文件的编写工作。规划文件的编写应符合本规范条款3的规定。

2.3 规划论证

规划编制单位向论证会议提交全套的规划材料,并解释规划的具体内容,听取专家和公众代表的意见。

2.4 规划修改、完善

论证结束后,要根据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对未采纳的意见,应作出书面说明。

2.5 规划上报

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当按法定程序上报市政府批准,发布施行。规划文件

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基础资料研究、规划图则四个部分。

3.1 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要点包括:

3.1.1 总则

(a)规划的作用;

(b)规划的依据;

(c)规划的对象、范围;

(d)规划的期限。

3.1.2 规划的指导思想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商品市场体系的总方针;

(b)反映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市场结构,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主导思想;

(c)体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新消费服务方式,改善产业服务功能,提升商业竞争力,服务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3.1.3 规划的原则

(a)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b)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改造与新建相统筹的原则;

(c)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与中小商店生存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e)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f)技术进步的原则。

3.1.4 发展目标

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分别按照近期与远期提出。

3.1.4.1 总体目标

(a)城市商业网点的总规模、结构与布局方面的目标;

(b)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营业面积、连锁企业销售额或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等综合性指标;

(c)城市商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指标;*

(d)城市商业在区域商贸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目标。*

3.1.4.2 具体目标

(a)城市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的总规模、商业街、结构与布局方面的目标;

(b)农产品批发市场总规模、结构与布局方面的目标;

(c)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建设、调整与改造的目标;

(d)其他商品交易市场建设、调整与改造的目标;

(e)物流基地布局、特色与产业服务功能的目标;*

(f)城郊商业发展的目标;

(g)商业网点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的目标。*

3.1.5 规划布局

3.1.5.1 规划布局的总体概括

3.1.5.2 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

(a)名称、区位;

(b)在城市商业中的地位和功能;

(c)消费服务定位、主力业态与特色要求;

(d)总规模和大型零售网点的数量;

(e)业态结构调整的重点。

3.1.5.3 区域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其要点参考3.1.5.2。

3.1.5.4 社区商业的规划布局

(a)优先发展的零售与生活服务网点的业态、类型、组织形式、千人拥有的零售与生活服务网点面积;

(b)主要零售与生活服务业网点的商圈半径。

3.1.5.5 商业街的规划布局

(a)名称、区位(含长度);

(b)商业历史与人文环境特征;

(c)消费服务定位的特点;

(d)主力业态与配套的商业设施;

(e)打造特色商业街品牌的重点。

3.1.5.6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

(a)相对均衡的布局要求;

(b)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名称、区位、规模与辐射半径;

(c)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的重点;

(d)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城郊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关联。

3.1.5.7 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

(a)主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对城市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服务功能;(b)主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相对集中的布局要求和优先发展的地域;(c)主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经营特色、规模与辐射地区;

(d)主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改造的重点。

3.1.5.8 其他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布局

(a)商品交易市场在城市商品流通中的地位与作用;

(b)主要商品交易市场名称、区位、规模与经营特色;

(c)主要商品交易市场改造的重点。

3.1.5.9 物流基地的规划布局*

(a)城市物流基地的分类与统筹建设的原则要求;

(b)主要物流基地的名称、区位、服务特色与设施特点;

(c)主要物流基地之间的互补与配套;

(d)主要物流基地的技术改造与信息系统的整合方向;

(e)城市物流体系与区域性物流体系的关联。

3.1.5.10 城郊商业的规划布局

(a)重点发展的商业网点;

(b)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的主要任务;

(c)利用城郊地租优势转移市区商业网点的类型。

3.1.5.11 其他类型商业网点的规划布局

旧货、汽车交易市场等类型商业网点的规划参照上述要求编制。

3.1.6 附则

(a)规划成果的构成;

(b)规划解释权的规定;

(c)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3.2 规划说明

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和对规划工作的补充叙述。要点包括:

3.2.1 规划文本的详细说明;

3.2.2 规划的过程说明;

3.2.3 商业网点的现状分析

3.2.4 术语和若干问题的说明

3.3 基础资料研究

基础资料研究是对引用资料的归纳性说明。要点包括:

3.3.1 调查资料汇编;

3.3.2 参考资料的说明。

3.4 规划图则

3.4.1 主要规划图则包括:

(a)商业网点现状分布图;

(b)城市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规划图;

(c)商业街规划图;

(d)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图;

(e)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规划图;

(f)其他大型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图;

(g)物流基地规划图;*

(h)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零售网点规划图;

(i)其它需要的规划图纸。

3.4.2 规划图应在城市规划图基础上绘制,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在其他形式底图基础上绘制,图幅一般为A4(297mm×210mm)。术语说明

4.1 商业网点

指根据网点建设规划管理需要所界定的从事商品流通、为生产经营和生活服务的单体商业经营场所或在同一区域内统一开发、统一经营或统一管理的综合商业经营场所,包括零售商店、商品交易市场、旧货市场、汽车交易市场、物流基地、餐饮店及其他生活服务业设施等。

4.2 零售商店

指GB/T18106-2000中规定的业态类型,其中大型零售商店一般指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商店、专业店、家居中心和购物中心。

4.3 商品交易市场

指有固定场所、设施,有若干经营者入场经营、分别纳税,由市场经营管理者负责经营管理,实行集中、公开商品交易的场所。主要包括消费品综合市场、农产品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综合市场、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等类型。

4.4 物流基地

指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场所。它面向社会提供专业物流配送服务,对城市或区域商业流通具有骨干作用。

4.5 现代流通方式

指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现代物流、统一配送、电子商务及其它具有全局性技术进步意义的商业活动方式与组织形式。

4.6 业态结构

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业态组合比例情况。

4.7 优化市场布局

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引导,重点是对城市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城郊商业和专业特色街布局的统筹调整;对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基地布局和其他商业服务设施的统筹调整。

4.8 调整市场结构

指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和服务于城市产业发展为主要目的,兼顾市场资源存量改造和增量建设,注重投入产出效率,对商业网点分类比例与功能结构的优化调控。附则

5.1 本规范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5.2 本规范由商务部负责解释。

注:带“*”部分为可选内容。

第三篇: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

理想的生态城市

城市与和环境学院

07级资环3班王世贤

学号:20071136010019

城市生态规划——理想的生态城市

摘要:城市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大量城市问题的滋生和蔓延日益侵蚀着我们的家园。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普遍恶化和区域生态支撑能力的持续衰退,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新理念追求。国外诸多城市和都市区纷纷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如美国的伯克里、克里夫兰和波特兰都市区,丹麦的哥本哈根市,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等。国内已有14省(区)百余座城市编制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其他省份也逐步将生态城市建设纳入其发展议程。虽然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均已取得了蓬勃发展,但迄今全球尚未有一个公认的生态城市,甚至对于生态城市也没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概念。纵观国内城市编制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其所依据的思维观念、基本原理等多有缺失和弊端。因此,完善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探究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理,乃是当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意义即是,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并且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建设一个有利于人类居住的城市。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城市;基本原理;建设规划;意义

城市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大量城市问题的滋生和蔓延日益侵蚀着我们的家园,这就迫使人们必须寻求一种手段或方法来保护人类积聚的财富。同时人们也认识到简单的用技术手段来解决城市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许多国家意识到开展城市生态规划的必要性。可以说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对于城市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理正是为规划思路和规划方法服务的,其主要包括:生态位原理、环境承载力原理、多样性导致稳定性与原理、食物链原理、最小因子原理和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化原理。其中生态位原理是分析生态适宜度,探讨与自然和谐、资源潜力相适应的资源开发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途径的理论依据;环境承载力原理则主要应用于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城市生态支持子系统各环境要素规划及城市人口规划,是确定城市发展规模的主要依据;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则为城市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与生态服务功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也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它与食物链原理共同决定着城市结构的稳定特征;食物链原理是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在城市生态产业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最小因子定律和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化原理也是城市生态规划高于一般单项或专项规划的主要原因,它从系统性和整体性角度体现了城市生态规划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然而,城市现代化的标志是雄厚的经济实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和实现社会公平。“生态城市”正是在新世纪全球生态浪潮中出现的城市发展新概念,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次认识;生态城市是人们对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所走的路程进行深刻反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升华后所提出来的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它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意愿,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优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态城市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目标要求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城市是一个人为改变了自然结构、物质循环和部分能量转化的、受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需求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她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为核心,通过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且能与之和谐相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回归于生态本征的城市发展要求用“生命原理”规划和建设城市,而不再以

“机械原理”装备和污染城市。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协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依关系和能量转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且能以其良好形象和功能带动辖域内外的可持续发展,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和目标要求:

(1)生态城市是一个中心城区与周围城镇和乡村紧密联系、与国内外都市相互竞争和补充的开放系统,既需以人口的适度聚集和持续宜居为基础,又要以社会经济与科教文卫的高度发展及其较强的辐射力带动周边乡村和与其他城镇的协同发展为宗旨。因此,生态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要考虑到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和辖域内外物流、资金、人流的聚散,以及政治、文化、科技的凝聚与辐射。即只有因地俱时地坚持以人为本和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均衡与非均衡和“五个统筹”之间的相依关系,才能使城市辖域蓬勃、健康地持续发展。

(2)生态城市不仅仅涉及辖域内外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空气、水体、土地、森林、动植物、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的供需保障,而且也与城市所处的人工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的状态有关。它是一个以人的发展需要和能动作用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和管理体系为经络的复合机制系统。因此,应该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依关系,协同各行业和不同区位间的发展,在改善和满足当代人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能为未来人口留下较充裕的拓展空间和良好的生态本底。

(3)生态城市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要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即生态城市建设要有超前而合理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生产力和人口格局及其相伴的技术支持和资源配置结构,拥有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结构、便利的交通和通讯网络,以及高效、和谐的服务、社会保障和调控体系,使城市经济、社会系统与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协同有序地发展和良性循环。

(4)建设生态城市,应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使城市辖域及周边具有多样而合理的生物群落结构、丰富的生物能量积蓄和持续增殖潜力,以及较强的环境调节能力和美好的生态景观;要加强人口数量的膨胀控制和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合理人口的消费结构和就业结构,使人口的生活消费在保障基本物质消费适度满足后,转向对服务、文化教育和环境享受的有序追求,以及适时地转移人力资源于这些部门就业;须加强“三废”治理和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使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消费需求与消费剩余不能超越人工参与下的生态环境的生产能力和消纳能力,即不能因过度索取和污染而降低环境质量和使生态循环功能退化。因此,建树资源节约型社会、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支持能力、有序调控人口自身的生产,势在必行。

(5)建设生态城市,应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相依关系,即以发展带动社会稳定,以稳定促进城市有效发展。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高效的经济发展,才能缓解就业压力和消除贫困;只有坚持教育奠基、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和提高决策与管理水平,才能增强生态城市的发展活力和抵御社会、自然危机;只有合理收益分配,加强社会保障和法规体系建设,建树全民共同富裕和平安互助道德规范,推进公众参与、公平竞争的民主和现代文明进程,才能和谐人们之间的相依关系,保障生态城市稳定而有序地发展。因此,建构城市辖域不同层次需求的和谐型社会是以人为本、促进各项事业有序顺利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原理

城市发展规划通常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基础建设四部分内容组成。前

三部分的规划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形成了一种“交集”,而基础建设规划是上述三部分交集的“交集”。就是说,对于制定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或生态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两两”和“三者”之间的相依与制约关系;而对于城市的交通道路、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公共场所配备等基础建设规划,均要考虑到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和保障。相较而言,生态环境规划则是城市有序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基础,其目标旨在能够保障其经济繁荣、景观优美、环境清洁、人居舒适及其与外部地区自然环境的谐和。而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恰是上述多元集合、多边规划的综合协同,这是城市辖域人与自然生态生命系统有序演化的基本需求,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可持续宜居的根本需要。

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环境决定着系统的功能输出与状态演化,这是认识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解析城市的内外关联和机制、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所需遵循的基本原理;处理好结构内部和结构之间的联系,则是制定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成功的关键。城市作为一个有机关联的多元复合系统,其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生产力和人口的空间格局,以及社会结构是链接各子系统、各元素关系的中枢。产业结构既是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的关联映像,又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影响着生态环境的演化状态。城市的产业结构总是依据地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和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而变化,但不同的产业结构形态既决定着城市经济和人口聚集的规模,又因相应的资源配置和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及可持续支撑的潜力,进而亦带动着技术、文化、教育和就业结构的协同调整。因此,改善城市和泛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依靠第三产业及其内部行业、产品结构和与之相伴的技术支持结构的有序调控,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就业和生活消费需求的同时,借助技术创新和清洁型生产工艺的改造,带动资源特别是能源消费的结构性转移,以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减少污染排放和减轻环境的负荷压力;并籍助经济发展的反哺和科技、管理体系的创新,以寻求和利用更多的可再生替代资源,积极治理“三废”污染,不断改善和提高环境的质量。“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意味着不仅人们的基本生存资料来自土地的富有和对自然力的转化,而且经济的扩张空间、人口的聚集规模、景观和生态建设的潜力均需要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其可开发利用的强度来支撑。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在保障工业、交通和城区第三产业发展、城乡居住用地和基本农作耕地需求的同时,通过生态廊道建设和城乡绿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林地面积的扩大和林分结构的优化,以增强自然抗灾屏障和生态系统的消纳、调节功能;通过自然保护区和人文景观区面积的适度扩大,在保障生物多样性、特有和濒危物种繁衍与历史文化名胜观览的同时,增强生态自养功能和陶冶人们的自然、文化情操。

地理空间的自然、人文特性和社会经济的承载、调控能力,均需要因地制宜地合理产业和人口居住的格局,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协同有序地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制定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必须立足于区位特征和依靠城市辖区内不同等级城镇规模、商贸和居住功能的调整,工业转型和格局的合理分布,以及建城区和工业园区内土地配置结构的优化与园林、绿地及空间隔离林带的建设,旨在能持续主导其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且使各建城区、工商业组团和村镇居民点内经济发展、人居舒适、环境消纳和生态建设得以协同。

社会结构泛指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管理体系的制度性结构和人口、文化、消费类非制度结构。制度性结构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既依附于以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力空间结构决定下的生产力发展需求,又调节、促

进诸生产力结构和人文类非制度结构的优化,从而推动着地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社会结构的有序调控和稳定支持。

值得强调的是,制定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应以上述几大结构为主,而不宜围绕状态来制定,否则会舍本求末、无所适从。究其根源是在一定外部环境条件下,城市的内在结构决定状态的适存和规模,决定效率和公平,进而决定着系统的能量输出和演化。另则,所谓的量变和质变,事实上均取决于适应外部环境下系统结构的变化。亦就是说,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只有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才能引起系统质的变更和量的变化。这如同建造楼房一样,建筑学家总是以特定环境条件和功能要求下的房屋结构的设计为主体,进而链接楼房的功能单元、要素和材料的合理配置。楼房功能不同,其主体结构也相异。即使同一整体功能要求,但内在结构的技术设计不同,其功能的强弱和外观形象亦迥然有别。所不同的是,城市是一个更为复杂和多功能要求的动态、复合、开放系统,制定其发展规划就是依据系统的主元结构现状、潜力、外部影响和需求,进行未来发展的优化设计和抉择。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只有通过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及与之相伴的技术结构,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贫富问题的同时引致资源或能源利用结构的改变,才能节约资源和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合理设计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在促进三大产业、城乡基本建设顺利发展的同时加强植被建设,以保障土地资源综合效益的提高;只有有序设计、调控生产力和人居的城乡、局地格局,才能在促进经济、人居规模效应的同时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减少面源污染,以有效保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繁衍;只有科学地设计生态景观结构,使人文和自然景观合理配置,才能美化城乡环境和满足人们的旅游观赏需求;只有优化经营结构、管理结构、贫富差异结构、人口和人力资本培育结构以及投资结构等社会调控结构,才能促进经济高效、社会稳定地发展。也就是说,一个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应以诸大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协调进而实现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为主,根据外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国家和省上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域内发展需求和自然环境、资源、技术、人才的支持状况,调整城市辖域的内在结构,以扬长补短、增强整体发展功能和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开始进入依照城市规划进行建设的科学轨道。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发展计划,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通过规划,可以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协调各方面在建设中的矛盾,使之逐步发展成为设施比较“完善、环境清洁优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因此,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城市合理布局及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协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十分重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立法,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法规。1984年1月5日,国务院颁发了城市规划方面的第一个行政法规《城市规划条例》,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成为我国城市建设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从此,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进入法制化的新时期。

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中心,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城市建设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多种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它必须与经济建设相互协调。当前,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同时,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并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城市规划的意义,即是,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并且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建设一个有利于人类居住的城市。

参考文献:黄肇义,杨东援.2001b.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黄光宇,陈勇.2002.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蒋志学.2000.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杨志峰,何孟常,毛显强,等.2004.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杨志峰,徐琳瑜.2007.12.城市生态规划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城市水系规范

总 则

1.0.1 为促进城市水系及滨水空间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范城市水系规划的编制,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水系专项规划及以城市水系为主要规划对象的相关专业规划。

1.0.3 城市水系规划的对象为城市规划区内构成城市水系的各类地表水体及其岸线和滨水地带。

1.0.4 城市水系规划应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尊重水系自然条件,切实保护城市水系及其空间环境。

1.0.5 城市水系规划期限宜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对水系安全和永续利用等重要内容还应有长远谋划。

1.0.6 城市水系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以及有关的流域规划和区域规划。术 语

2.0.1 城市水系 urban water system 城市规划区内各种水体构成脉络相通系统的总称。

2.0.2 岸线 shoreline 指水体与陆地交接地带的总称。有季节性涨落变化或者潮汐现象的水体,其岸线一般是指最高水位线与常水位线之间的范围。

2.0.3 生态性岸线 shoreline for ecology 指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而保留的自然岸线。

2.0.4 生产性岸线 shoreline for production 指工程设施和工业生产使用的岸线。2.0.5 生活性岸线 shoreline for activity 指提供城市游憩、居住、商业、文化等日常活动的岸线。

2.0.6 滨水区 waterfront 在空间上与水体有紧密联系的城市建设用地的总称。

2.0.7 水域控制线 controlling line for waters 水域的边界界限。

2.0.8 滨水绿化控制线 controlling line for waterfront greening 水域控制线外滨水绿化区域的界限。

2.0.9 滨水建筑控制线 controlling line for waterfront architecture 滨水绿化控制线外滨水建筑区域界限,是保证滨水城市环境景观的共享性与异质性的控制区域。基本规定

3.0.1 城市水系规划的水系保护、水系利用和涉水工程设施协调,应包括下列内容: 建立城市水系保护的目标体系,提出水域、水质、水生态和滨水景观环境保护的规划措施和要求; 完善城市水系布局,科学确定水体功能,合理分配水系岸线,提出滨水区规划布局要求; 协调各项涉水工程设施之间以及与城市水系的关系,优化各类设施布局。

3.0.2 编制缄市水系规划时,应坚持下列原则: 安全性原则。充分发挥水系在城市给水、排水和防洪排涝中的作用,确保城市饮用水安全和防洪排涝安全; 生态性原则。维护水系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 公共性原则。水系是城市公共资源,城市水系规划应确保水系空间的公共属性,提高水系空间的可达性和共享性; 系统性原则。城市水系规划应将水体、岸线和滨水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空间、功能的协调,合理布局各类工程设施,形成完善的水系空间系统。城市水系空间系统应与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开放空间系统等有机融合,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5 特色化原则。城市水系规划应体现地方特色,强化水系在塑造城市景观和传承历史文化方面的作用,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

3.0.3 城市水系规划的对象宜按下列规定分类: 水体按形态特征分为江河、湖泊和沟渠三大类。湖泊包括湖、水库、湿地、塘堰,沟渠包括溪、沟、渠; 水体按功能类别分为水源地、生态水域、行洪通道、航运通道、雨洪调蓄水体、渔业养殖水体、景观游憩水体等; 岸线按功能分为生态性岸线、生活性岸线和生产性岸线。

3.0.4 编制城市水系规划应充分收集与水系相关的资料,并应进行下列评价; 1 城市水系功能定位评价,应从宏观上分析水系在流域、城市空间体系以及在城市生态体系中的定位; 水体现状评价,应包括水文条件、水质等级与达标率、水系连通状况、水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保护或改善水质的制约因素与有利条件、水系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岸线利用现状评价,应包括各类岸线分布、基本特征和利用状况分析、岸线的价值评价; 滨水区现状评价,应包括滨水区用地现状、空间景观特征及价值评价; 5 根据水系的具体情况,可进行交通、历史、文化等其他方面的评价。

3.0.5 编制城市水系规划的基础资料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保护规划

4.1 一般要求

4.1.1 城市水系的保护应包括水域保护、水生态保护、水质保护和滨水空间控制等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可增加水系历史文化保护和水系景观保护的内容。

4.1.2 城市水系保护规划应体现整体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保护水系的完整性,明确重点保护的水域、保护的重点内容。4.1.3 城市水系保护规划提出的保护措施应结合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4.2 水域保护

4.2.1 水域保护应明确受保护水域的面积和基本形态,提出水域保护的控制要求和措施。

4.2.2 受保护水域的范围应包括构成城市水系的所有现状水体和规划新建的水体,并通过划定水域控制线进行控制。划定水域控制线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有堤防的水体,宜以堤顶临水一侧边线为基准划定; 无堤防的水体,宜按防洪、排涝设计标准所对应的洪(高)水位划定; 3 对水位变化较大而形成较宽涨落带的水体,可按多年平均洪(高)水位划定; 4 规划的新建水体,其水域控制线应按规划的水域范围线划定。

4.2.3 水域控制线范围内的水体必须保持其完整性。

4.2.4 在满足水体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可根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系统规划布局合理调整水域控制线,各水体调整后的控制水域面积不宜小于其现状的水域面积。

4.2.5 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水体,应依据水域控制线确定水域控制点,作为水域控制的依据。

4.3 水生态保护

4.3.1 水生态保护应包括划定水生态保护范围、提出维护水生态系统稳定与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内容。

4.3.2 珍稀及濒危野生水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域和有保护价值的自然湿地应纳入水生态保护范围,并应根据需要划分核心保护范围和非核心保护范围。

4.3.3 已批准为各级自然保护区或湿地公园的,其水生态保护范围按批准文件确定的保护范围划定;其他水生态保护范围的划定,应满足受保护对象的完整性要求,并兼顾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4.3.4 水生态保护应维护水生态保护区域的自然特征,不得在水生态保护的核心范围内布置人工设施,不得在非核心范围内布置与水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无关的设施。

4.3.5 来列入水生态保护范围的水体涨落带,宜保持其自然生态特征。

4.4 水质保护

4.4.1 水质保护应明确城市水系水质保护的目标和制定水质保护的措施。

4.4.2 水质保护目标应根据水体规划功能制定,满足对水质要求最高的规划功能需求,并不应低于水体的现状水质类别。

4.4.3 制定的水质保护目标应符合水环境功能区划,与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水体水质目标不一致的应进行专门说明。

4.4.4 同一水体的不同水域,可按照其功能需求确定不同的水质保护目标。

4.4.5 水质保护工程应以城市污水的收集与处理为基本措施,并包括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的控制与处理,必要时还可包括水生态修复措施。

4.5 滨水空间控制

4.5.1 滨水空间控制应保护水系的滨水空间资源,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在水域控制线外控制一定宽度的滨水绿化带,滨水绿化带的范围应通过划定滨水绿化控制线进行界定; 在滨水绿化带外控制一定区域作为滨水建筑控制区,滨水建筑控制区的范围应通过划定滨水建筑控制线进行界定。

4.5.2 滨水绿化控制线应按水体保护要求和滨水区的功能需要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陆域和水生态保护范围的陆域应纳入滨水绿化控制区范围; 有堤防的滨水绿化控制线应为堤顶背水一侧堤脚或其防护林带边线; 3 无堤防的江河、湖泊,其滨水绿化控制线与水域控制线之间应留有足够空间; 4 沟渠的滨水绿化控制线与水域控制线的距离宜大于4m; 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的滨水绿化控制线应按现有滨水空间格局因地制宜进行控制; 6 结合城市道路、铁路及其他易于标识及控制的要素划定。

4.5.3 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内的绿化应有足够的公共性和连续性,并宜结合滨水绿化控制线布置滨水道路。

4.5.4 滨水建筑控制线应根据水体功能、水域面积、滨水区地形条件及功能等因素确定。滨水建筑控制线与滨水绿化控制线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并明确该区域城市滨水景观的控制要求。利用规划

5.1 一般要求

5.1.1 城市水系利用规划应体现保护和利用协调统一的思想,统筹水体、岸线和滨水区之间的功能,并通过对城市水系的优化,促进城市水系在功能上的复合利用。

5.1.2 城市水系利用规划应贯彻在保护的前提下有限利用的原则,应满足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容量的限制要求,并能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5.2 水体利用

5.2.1 城市水体的利用应结合水系资源条件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按照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分析比较各种功能需求基础上,合理确定水体利用功能和水位等重要的控制指标。

5.2.2 确定水体的利用功能应符合下列原则: 1 符合水功能区划要求; 兼有多种利用功能的水体应确定其主要功能,其他功能的确定应满足主要功能的需要; 应具有延续性,改变或取消水体的现状功能应经过充分的论证; 水体利用必须优先保证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的需要,并不得影响城市防洪安全; 5 水生态保护范围内的水体,不得安排对水生态保护有不利影响的其他利用功能; 6 位于城市中心区范围内的水体,应保证必要的景观功能,并尽可能安排游憩功能。5.2.3 同一水体多种利用功能之间有矛盾的,应通过技术、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分析进行协调,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可以划分不同功能水域的水体。应通过划分不同功能水域实现多种功能需求; 2 可通过其他途径提供需求的功能应退让无其他途径提供需求的功能; 3 水质要求低的功能应退让水质要求高的功能; 4 水深要求低的功能应退让水深要求高的功能。

5.2.4 城市水体的控制水位应依据水体水位变化现状和水体规划功能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已编制城市防洪、排水、航运等工程规划的城市,应按照工程规划成果明确相应水体的控制水位; 工程规划尚未明确控制水位的水体或规划功能需要调整的水体,应根据其规划功能的需要确定控制水位。必要时,可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对不同功能的水位和水深需求进行协调。

5.3 岸线利用

5.3.1 岸线的使用性质应结合水体特征、岸线条件和滨水区功能定位等因素进行确定。

5.3.2 岸线利用应优先保证城市集中供水的取水工程需要,并应按照城市长远发展需要为远景规划的取水设施预留所需岸线。

5.3.3 生态性岸线的划定,应体现“优先保护、能保尽保”的原则,将具有原生态特征和功能的水域所对应的岸线优先划定为生态性岸线,其他的水体岸线在满足城市合理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前提下,应尽可能划定为生态性岸线。

5.3.4 划定为生态性岸线的区域必须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除保障安全或取水需要的设施外,严禁在生态性岸线区域设置与水体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

5.3.5 生产性岸线的划定,应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确保深水岸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生产性岸线应提高使用效率,缩短生产性岸线的长度;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相关工程设施的生态性和观赏性。

5.3.6 生活性岸线的划定,应根据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等用地相结合,5.3.7 水体水位变化较大的生活性岸线,宜进行岸线的竖向设计,在充分研究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防洪排涝工程要求,确定沿岸的阶地控制标高,满足亲水活动的需要,并有利于突出滨水空间特色和塑造城市形象。

5.4 滨水区规划布局

5.4.1 滨水区规划布局应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以生态功能为主的滨水区,应预留与其他生态用地之间的生态联通廊道,生态联通廊道的宽度不应小于60m。

5.4.2 滨水区规划布局应有利于水环境保护,滨水工业用地应结合生产性岸线集中布局。

5.4.3 滨水区规划布局应有利于水体岸线共享。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内宜布置为公共绿地、设置游憩道路;滨水建筑控制范围内鼓励布局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活动、会展博览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活动场地。

5.4.4 滨水区规划布局应保持一定的空间开敞度。因地制宜控制垂直通往岸线的交通、绿化或视线通廊,通廊的宽度宜大于20m。建筑物的布局宜保持通透、开敞的空间景观特征。

5.4.5 滨水区规划布局应有利于滨水空间景观的塑造,分析水体自然特征、天际轮廓线、观水视线以及建筑布局对滨水景观的影响;对面向水体的城市设计应提出明确的控制要求。

5.5 水系改造

5.5.1 水系改造应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保持现有水系结构的完整性。水系改造不得减少现状水域面积总量和跨排水系统调剂水域面积指标。

5.5.2 水系改造应有利于提高城市水系的综合利用价值,符合区域水系分布特征及水系综合利用要求。

5.5.3 水系改造应有利于提高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增强水系各水体之间的联系,不宜减少水体涨落带的宽度。5.5.4 水系改造应有利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江河、沟渠的断面和湖泊的形态应保证过水流量和调蓄库容的需要。

5.5.5 水系改造应有利于形成连续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

5.5.6 规划建设新的水体或扩大现有水体的水域面积,应与城市的水资源条件和排涝需求相协调,增加的水域宜优先用于调蓄雨水径流。在资料条件有限时,可按表5.5.6确定新增加水域的面积。

注:1 一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上海、江苏、安徽、重庆;二区包括贵州、四川、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套以东和甘肃黄河以东的地区;三区包括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河套以西和甘肃黄河以西的地区。2 山地城市宜适当降低水域面积率指标。涉水工程协调规划

6.1 一般要求

6.1.1 涉水工程协调规划应对给水、排水、防洪排涝、水污染治理、再生水利用、综合交通等工程进行综合协调,同时还应协调景观、游憩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内容。

6.1.2 涉水工程协调规划,应有利于城市水系的保护和提高城市水系的利用效率,减少各类涉水工程设施的布局矛盾,并应协调下列内容: 1 涉水工程与城市水系的关系; 2 各类涉水工程设施布局之间的关系。

6.1.3 涉水工程各类设施布局有矛盾时,应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分析,按照“安全可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原则调整工程设施布局方案。

6.2 涉水工程与城市水系的协调

6.2.1 选择地表水为城市给水水源时,应优先选择资源丰沛、水质稳定的水体;在城市水系资源条件允许时,应采用多水源,并按照各水源的水质、水量及区位条件明确主要水源、次要水源或备用水源。

6.2.2 防洪排涝工程应避免对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水库的设置应保证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要求,堤防的设置可能导致原水生态系统自然特征显著改变的应同步设置补救措施。

6.2.3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应结合再生水利用系统进行合理布局,促进城市水系的健康循环。初期雨水处理工程宜结合滨水的城市绿化用地设置,并采用人工湿地等易于塑造滨水景观的处理设施。

6.2.4 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的前提下应有利于水系空间的连续和水生态系统的完整,避免对水系的破坏,确需穿越水体的道路应采用桥、隧道等方式。滨水道路宜结合滨水空间布局进行统筹安排。

6.3 涉水工程设施之间的协调

6.3.1 取水设施不得设置在防洪的险工险段区域及城市雨水排水口、污水排水口、航运作业区和锚地的影响区域。

6.3.2 污水排水口不得设置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设置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的污水排水口应满足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目标的要求。

6.3.3 桥梁建设应符合相应防洪标准和通航航道等级的要求,不应降低通航等级,桥位应与港口作业区及锚地保持安全距离。

6.3.4 航道及港口工程设施布局必须满足防洪安全要求。

6.3.5 码头、作业区和锚地不应位于水源一级保护区和桥梁保护范围内,并应与城市集中排水口保持安全距离。6.3.6 在历史文物保护区范围内布置工程设施时应满足历史文物保护的要求。

附录A 规划编制基础资料

A.0.1 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应根据城市水系的特征和规划的实际需要;提出调查提纲并有侧重地进行。

A.0.2 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应分类进行,取得准确的现状和历史资料,并宜包括下列内容; 测绘资料:水系规划使用的地形图,其精度不应低于城市总体规划使用的地形图精度,必要时还可利用航片、卫片等遥感影像资料; 城市基础资料:包括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和城市建设等方面资料; 3 水体(及水资源)资料:包括城市水系的水体形态、面积、权属、水文特征、水质、底泥、重要水生动植物、地下水等内容,以及水体的利用现状;主水资源及客水资源相关资料; 岸线资料:包括岸线形态、河势与岸线演变、使用现状,岸线水文特征和水深条件,陆生植物种类和分布、特殊岸线的概况,排水设施和防洪设施布局、规模。5 滨水区资料:包括滨水区的土地使用与批租情况、建设状况、人口总量与分布、滨水建筑景观状况。相关规划资料: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江河流域防洪规划、流域环境保护规划和水利工程规划等相关规划和流域管理规定。其他资料:包括水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流域状况,排入水体的污水量和污水成分,桥梁等水上构筑物的基本概况。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GB 50513—2009

条文说明

制订说明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城市规划编制标准规范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编制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对于保护城市水系、合理发挥城市水系功能,促进城市安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标准编制遵循的主要原则

1.安全性原则。增强水系在保障城市公共安全方面的作用。2.生态性原则。加强水系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3.公共性原则。强化城市水系资源的公共属性。

4.系统性原则。协调水系与城市在功能和空间上的统一关系。5.特色化原则。突出城市水系的地域特性,二、编制工作概况(一)编制过程及主要工作

1.准备阶段(2000年5月~2000年12月)主编单位自2000年5月启动编写准备工作,2000年12月23日召开《规范》开题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进入编写工作阶段开题会原则同意编制组提出的《规范》编制大纲、主编及参编单位的分工和工作计划,并同意大纲各章节的设置经调整后可作为编制依据。

2.调研及初稿编制阶段(2001年2月~2003年8月)(1)编制组在2001年2月到7月期间,按照调研分工陆续对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沈阳等地域代表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并与当地主要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座谈,收集相关城市近年编制的有关城市水系的部分规划实例。

(2)编制组在2001年10月到2003年8月期间,结合《武汉市汉阳地区水环境生态综合规划》科研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城市正在进行的与水系相关的规划编制和建设项目,充实及完善《规范》内容,初步形成了《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讨论稿。

(3)编制组于2003年8月在珠海召开了《规范》编制工作会议,对《规范》总体内容及条文进行了广泛及深入的讨论,并就下一步征求意见的相关工作安排达成一致意见。3.征求意见稿阶段(2003年9月~2005年5月)2004年12月,主编及参编单位根据编制组工作会议的精神,借鉴了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武汉市汉阳地区水环境生态综合规划》的正式成果,形成了《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正式稿。2005年1月~2005年5月,在原建设部城乡规划司的组织下,向北京、上海、沈阳等城市的规划设计机构、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水相关工程设计机构征求意见。4.送审阶段(2005年6月~2007年9月)编制组对函调单位反馈的意见进行了整理和汇总,形成了《规范》送审稿的初稿。根据《规范》(送审稿)专家预审会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并形成正式稿后上报原建设部城市规划标准规范归口单位。

(二)开展的专题研究

在《规范》的编制过程中,编制及专家顾问组一致认为应结合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中的《武汉市汉阳地区水环境生态综合规划》科研课题开展专题研究。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制订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抓住构成水环境完整概念的水系形态、水质水生态及滨水空间等三大要素,并以三个构成要素为主体分别进行相关研究,找到影响这三大要素的各种相关关系,力求寻找其量化的关系式,从而建立起各种影响因素与水环境总体状况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在不同规划时期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案。在专题研究中力求建立指导建设的指标体系,量化规划目标;构建规划沟渠分布协调、水体交换便捷、生态联系通畅和历史文化丰富的城市水系网络;形成满足水体功能要求的水污染控制体系;建立水生态保护的综合体系,丰富生物多样性;制定滨水区控制体系、展现地区水环境生态特色,为《规范》的编制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三)征求意见的范围及意见

在原建设部城乡规划司的组织下,编制组结合城市水系的地域特征和行业管理特征,向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沈阳、吉林、哈尔滨、上海、南京、宁波、合肥、济南、厦门、郑州、广州、深圳、桂林、成都、昆明等省市和大城市的规划设计机构、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水相关工程设计机构发函征求意见,共发征求意见函50份,收到回函22份共180余条修改意见及建议,同时征求意见稿还通过建设部有关网站进行了网上征求意见,收到1份共5条建议。

(四)审查情况及主要结论

2007年9月27日,原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在武汉组织召开了《规范》的审查会,出席会议的有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城乡规划司、城市规划标准规范归口办公室的领导和《规范》专家组的全体专家及编制组成员共27人。

会议认为《规范》是国内首次编制,是一个创新型的规范,技术难度大,涉及面广,需要协调的相关规范、标准较多,是对近年来城市水系规划的系统总结。《规范》目的比较明确、框架结构合理、章节设置和内容深度把握基本得当,符合规范编制的要求,体现了生态优先、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的理念。《规范》在专家预审会议所提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完善,内容完整、编制程序符合要求、总体上体现了先进性、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国内城市规划规范编制的先进水平,专家评审会一致同意通过审查。总 则

1.0.1 我国是一个多江河、多湖泊的国家。近年来,位于城市内或城市周边的水体和水系空间资源出现了高强度开发和无序利用的现象。一方面,城市内部和周边的水体易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另一方面,滨水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景观条件,一些地方存在因不合理开发造成的滨水地区公共性降低、开发强度过高等问题。建设部于1999年正式批准编制《城市水系规划规范》,以指导各地的水系保护和利用规划的编制,规范保护和利用城市水系的行为,有利于城市水系综合功能持续高效发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1.0.2 关于规范适用范围的规定。城市一般依水而建,水、城的关系十分密切,水系的形态影响着城市总体空间结构,是城市总体空间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水系的保护和利用宜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统筹、同步编制城市水系规划,或者单独编制相应的专项规划。

1.0.3 在确定水系规划对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水系规划应以城市规划区内的水体为规划对象,但是,水系是一个区域性的有机体,特别是江、河一类的水体更与周边城市有着十分密切的上下游关系,因此,水系规划范围可在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水系的区域关系,适当扩大研究范围,以使规划编制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在规范编制的过程中也研究过是否将地下水作为规划对象,考虑到地下水的详细资料在一般情况下比较难以完整取得。因此,本规范暂不要求将地下水作为规划对象。鉴于地下水是水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议已经具有地下水相关资料的城市将地下水纳入城市水系规划。

由于与水相邻的陆地空间是保护和利用水系的重要空间要素,因此,规范将滨水地带也作为规划对象。

1.0.4 城市水体及水系空间环境是城市重要的空间资源,是体现城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空间景观环境的重要载体。城市水系规划的总体原则就是强调对水系及其空间环境的优先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再提出有限的合理利用目标。

1.0.5 关于规划期限的规定。

1.0.6 与水系相关的专业规划很多,如给水规划、排水规划、航道规划、防洪规划等,均有相应的国家规范或标准。城市水系规划应与这些规划的规范、标准相衔接。城市水系一般是流域或区域水系的一部分,城市水系规划应符合已批准的有关流域和区域规划。基本规定

3.0.1 本条根据城市水系保护和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城市水系规划的内容要求。

保护规划的核心是建立水体环境质量保护和水系空间保护的综合体系。明确水体水质保护目标,建立污染控制体系;划定水域、滨水绿带和滨水区保护控制线,提出相应的控制管理规定。

利用规划的核心是要构建起完善的水系功能体系。通过科学安排水体功能、合理分配岸线和布局滨水功能区,形成与城市总体发展格局有机结合并相辅相成的空间功能体系。

工程设施协调规划的核心是协调涉水工程设施与水系的关系、涉水工程设施之间的关系,工程设施的布局要充分考虑水系的平面及竖向关系,避免相互之间的矛盾和产生不良影响。

3.0.2 本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城市规划基本原理,提出了城市水系规划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主要强调水系在保障城市公共安全方面的作用,包括饮用水安全和防洪排涝安全。

2.生态性原则。主要强调水系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水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二是避免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三是鼓励在对城市水系进行必要的改造时采用生态措施。

3.公共性原则。主要强调城市水系资源的公共属性。城市水系的公共性一方面表现为权属的公共性,这一直成为世界各滨水城市高度关注的问题,为确保水系及滨水空间为广大市民所共享,不少国家的城市对此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功能的公共性,在滨水地区布局公共性的设施有利于促进水系空间向公众开放,并有利于形成核心积聚力来带动城市的发展。成功的案例如美国巴尔的摩、悉尼情人港等滨水地区的建设。

4.系统性原则。主要强调水系与城市在功能和空间上的统一关系。水体、岸线和滨水陆域空间是水系综合功能实现的基本构成要素,水系规划应将水体一岸线(水陆交接带)一滨水空间(陆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和利用,实现水系规划的各项目标。第一层次是水体,是水系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点。第二层次是水体岸线,是水域与陆域的交接界面,是体现水系资源特征的特殊载体。

第三层次是濒临水体的陆域地区,是进行城市各类功能布局、开发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水系规划必须统筹兼顾这三个层次的生态保育、功能布局和建设控制,岸线和滨水地区功能的布局必须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避免相互矛盾,确保水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的完整性。水系空间系统和园林绿地系统、开放空间系统具有密切的功能和空间联系,从而成为城市总体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5.特色化原则。主要强调城市水系的地域特性。水系作为体现城市特征的自然要素,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空间布局和文化延续有重要影响。水系是典型的开敞空间,往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构成要素,因而水系规划不应仅仅限于水系物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还应充分体现规划对水系空间景观体系的引导和控制,塑造出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形象。

3.0.3 本条提出了城市水系规划对象的分类方法。分类的主要目的一是便于进行聚类分析,二是便于制订有针对性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水体的形态十分丰富,但分类过多不利于制定基本的保护利用对策和措施,因此根据其基本形态特征分为江河、湖泊和沟渠三大类,江河以“带”为基本形态特征,一般水面宽度在12m以上,具备较大的流域(汇流)范围;沟渠以“线”为基本形态特征;湖泊以“面”为基本形态特征。滨海城市可以增加海湾类别。

水系岸线按在城市中的作用进行分类。生态性岸线是有明显生态特征的自然岸线,需要加强原生态保护;生产性岸线主要为满足城市正常的交通、船舶制造、取水、排水等工程和生产需要,包括港口、码头、趸船、船舶停靠、桥梁、高架路、泵站、排水闸等设施;生活性岸线主要满足城市景观、市民休闲和娱乐、展现城市特色的需要,生活性岸线应尽可能对公众开放。

3.0.4 本条提出了城市水系规划编制中一般应进行重点分析的内容。城市水系的现状分析和评价是确定城市水系功能、制订保护措施、统筹水系综合利用和协调涉水工程设施的规划依据。保护规划

4.1 一般要求

4.1.1 本条规定了城市水系规划中需要进行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是城市水系作为城市资源并实现其资源价值的主要构成要素。

4.1.2 本条是对城市水系保护规划的基本要求,以利于在城市水系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与其他规划进行有效协调。

4.1.3 本条提出了城市水系保护规划应与城市实际情况相协调的要求。随着城市水系保护的技术和手段飞速发展,发达国家在城市水系的保护中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水系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果简单地借用或采用一些在当地具体条件下难以发挥作用的技术或措施,将可能影响规划的实施。

4.2 水域保护

4.2.1 本条规定水域保护的主要内容。水域作为水系在城市空间中的具体表现,是影响水系功能发挥和协调城市与水系关系的主要载体,因此,在城市水系规划中应将水域作为重要的资源予以保护。

4.2.2 关于确定水域范围的基本方法。国内一些城市的规划蓝线仅限于水域范围,滨水绿线单独确定,而另一些城市的规划蓝线既包括了水域也包括了与水域紧邻的滨水绿化范围,为准确区分保护区域,也避免与《城市蓝线管理办法》中关于蓝线的有关规定相冲突,规划采用水域控制线的概念,将其作为水域的范围线。

划定水域控制线时,对水位变化较大而形成较宽涨落带的水体,由于达到高水位的几率较低,特别是一些在防洪、排涝中作用较大的水体,往往按照10年以上甚至高于50年一遇的标准确定设计高水位,平均洪水位以上的滩地在大部分年份没有水,如严格按设计高水位确定水域范围既不利于亲水性的体现,也不符合资源复合利用的原则,同时也增加该区域保护的难度,因此,这些水体的水域

控制线宜采用多年平均洪水位线来划定。在具体划定时,应以有利于滩地的保护和复合利用为原则,结合滩地利用的难易程度、防洪或排涝设计标准和滨水地区的用地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4.2.3 关于不得占用、填埋和分隔水域控制线范围内水体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四十条规定:禁止围湖造地,禁止围垦河道。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规定:禁止“擅自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针对国内目前一些地区在开发建设时占用、填埋城市江河、湖泊等水域的现象作出本条规定,并作为强制性内容。

4.2.4 关于特殊情况下水域控制线调整的规定。一方面体现对水系的保护,避免各城市以重点项目建设的名义占用城市水系;另一方面,对铁路编组站等系统性要求高、占地面积大的基础设施选址提供了解决与水系保护矛盾的方法,有利于在保护的基础上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本条的规定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布局的项目为重大基础设施,二是周边用地条件可以满足通过调整水域控制线达到规划水域面积不小于现状水域面积的要求。

4.2.5 关于设立水域控制点的要求。由于水域控制线只能在图中进行表示,水域的日常管理维护单位对于没有明确地标物作为水域界限的水体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借鉴目前部分地区的成功做法,对水体进行界桩形成人工地标标识易于操作,但界桩不是用地权属范围的界限,而是管理界限,因此,规范要求在规划中明确水域控制线的主要控制点,以作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界桩的依据,目的是有利于水域控制线的规划管理和接受社会监督。

4.3 水生态保护

4.3.1 本条规定了城市水系规划关于水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

4.3.

2、4.3.3 关于水生态保护区域的构成和保护范围划定原则。

水生态保护区域的设立主要是保护珍稀及濒危野生水生动植物和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这些区域一部分已批准为自然保护区或已规划为城市湿地公园,对那些尚未批准为相应的保护区但确有必要保护的水生态系统,在满足受保护对象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和稳定性要求基础上,水生态保护范围宜尽可能小,避免因保护范围过大而难以进行有效保护。4.3.4 本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关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要求制定,并参照《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有关规定,作为强制性条文执行。

4.3.5 关于水体涨落带保护的规定。自然特征明显的水体涨落带是水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对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和降解城市污染物,以及促进水生生物多样化都有重要作用,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体现亲水性和便于确定水域范围,该区域自然特征又很容易被破坏,因此作这一规定。

4.4 水质保护

4.4.1 本条规定了编制城市水系规划时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内容要求。水质是水系功能发挥的重要保证,水质下降将影响水系的正常和持续利用,因此,水系规划应将水污染的防治作为重要内容。水污染的防治包括水质目标的确定和保护措施的制定。

4.4.2 关于确定水质保护目标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的水环境形势较为严峻,社会对保护水环境的认识日益增强,因而提出相对严格的要求。水体现状水质应采用各城市环境公报的数据。

4.4.3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一般都已划定当地的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的是《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纲要》(国家环保局[90]环管水字第104号),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的是《水功能区管理办法》(水利部水资源[2003]233号),各地可根据规划编制任务的要求选择相应区划技术标准,但目标水质都必须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GB 3838的规定。对因水体规划功能调整而需要变更区划确定的水质保护目标的,应专门进行说明,以便于政府决策和调整区划时参考。

4.4.4 本条是针对面积较大或岸线较长的水体所作的规定。在确定分水域水质管理目标时,应保证低水质目标水域不对高水质目标水域产生不利影响,必要时可设置过渡水域。

4.4.5 本条规定了制定水质保护措施的基本要求。由于城市水系中不同的水体受污染的程度、污染物来源以及水体纳污能力都不完全相同,因此,制定保护措施需要有针对性。水质保护的措施除传统的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外,面源和内源的治理措施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以生态修复技术为代表的新的治理措施在水污染治理、特别是湖泊水库的污染治理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就城市水系而言,在选择治理措施时,一般应坚持先点源治理,再面源治理,然后内源治理的顺序。

.5 滨水空间控制

4.5.1 滨水空间是水系空间向城市建设陆地空间过渡的区域,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作为开展滨水公众活动的场所来体现其公共性和共享性,二是作为城市面源污染拦截场所和滨水生物通道来体现其生态性,三是通过绿化景观、建筑景观与水景观的交相辉映来展现和提升城市水环境景观质量。因此,完整的城市滨水空间既包括滨水绿化区,也包括必要的滨水建筑区。为有利于明确这两个区的范围,分别采用滨水绿化控制线和滨水建筑控制线进行界定。

4.5.2 本条规定了划定滨水绿化控制线的原则。滨水绿化控制线以道路、铁路、堤防为参照可有利于空间控制和便于标识。对滨水绿化控制区的宽度进行明确规定比较困难,需要结合具体的地形地势条件、水体及滨水区功能、现状用地条件等多个因素确定。

具体划定时可以参照以下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有关规定: 参照《公园设计规范》关于容量计算的有关规定,人均公园占有面积建议为不少于30m2~60m2,人均陆域占有面积不宜少于30m2,并不得少于15m2。因此,当陆域和水域面积之比为1:2时,水域能够被最多的游人合理利用。该规范还要求作为带状公园的宽度不应小于8m。沟渠两侧绿化带控制宽度应满足沟渠日常维护管理和人员安全通行的要求,单边宽度不宜小于4m。作为生态廊道或过滤污染物的绿化带宽度,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表1和表2的内容。在武汉进行的“科技部武汉水专项研究”中,在水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如果滨水绿化区域面积大于水体面积,在没有集中的城市污水的排人时,水生态系统将能够维持自身稳定并呈现多样化趋势。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如周庄、丽江古城),由于保护和发扬历史文化的要求,应结合历史形成的现有滨水格局特征进行相应控制。

注:表1和表2的数据来源为: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城市生态研究,2001,9(11);朱强等,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生态学报,2005(9)(第25卷第9期)。4.5.3 关于滨水绿化区的基本规划要求。结合滨水绿化控制线布局道路可有利于实现滨水区域的可达性和形成地理标识。

4.5.4 关于滨水建筑区的划定原则,实际规划中还应考虑地形地势条件和周边的用地布局,其目的主要是在滨水城市地区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使水、岸和城市建筑相互呼应,要结合不同的滨水条件和功能,对主要的景观要素进行控制。利用规划

5.1 一般要求

5.1.

1、5.1.2 关于水系利用的一般性规定,城市水系的利用要突出功能上的复合利用和系统上的整体利用,并不超过城市水系自身的承载能力,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5.2 水体利用

5.2.1 关于水体利用的原则要求。水是城市起源和发展的命脉,城市水体对城市运行所提供的功能是多重的,城市·饮用水的供给、航运和滨水生产、排水调蓄功能、水生生物栖息、生态调节和保育、行洪蓄洪、景观游憩都是水系可以承担的功能,这些功能必须在城市水系规划中得到妥当的安排和布局,不可偏重某一方面,而疏漏了另一方面的发展和布局。

5.2.2 关于确定水体功能的规定。在水体的诸多功能当中,首先应确定的是城市水源地和行洪通道,城市水源地和行洪通道是保证城市安全的基本前提。对城市水源水体,应当尽量减少其他水体功能的布局,避免对水源水体质量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水生态保护区,尤其是有珍稀水生生物栖息的水域,是整个城市生态环境中最敏感和脆弱的部分,其原生态环境应受到严格的保护,应严格控制该部分水体再承担其他功能,确需安排游憩等其他功能的应经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确保这类水体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位于城市中心区范围内的水体往往是城市中难得的开敞空间,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赋予其景观功能和游憩功能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

5.2.3 同一水体可能需要安排多种功能,当这些功能之间发生冲突时,需要对这些功能进行调整或取舍,其依据应为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结论。一般情况下可以先进行分区协调,尽量满足各种功能布局的需要。当分区协调不能实现时,需要对各种功能的需求进行进一步分析,按照水质、水深到水量的判别顺序逐步进行筛选。

5.2.4 关于水体水位控制的原则规定。一般情况下水位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水位涨落对城市周边的建设,特别是对于周边城市建设用地基本标高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水位的控制是有效和合理利用水体的重要环节。江、河等流域性水体,以及连江湖泊、海湾,应根据水文监测站常年监测的水位变化情况,统计水体的历史最高水位、历史最低水位和多年平均水位,并按照防洪、排涝规划要求明确警戒水位、保证水位或其他控制水位,作为编制水系规划和确定周边建设用地高程的重要依据。

5.3 岸线利用

5.3.1 关于如何确定岸线利用性质的基本要求。

5.3.2 岸线利用应确保城市取水工程需要,取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取水工程不应只包括近期的需要,还应结合远期需要和备用水源一同划定,及早预留并满足远期取水工程对岸线的需求。

5.3.3 生态性岸线往往支撑着大量原生水生生物甚至是稀有物种的生存,维系着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以生态功能为主的水域尤为重要,因此,在确定岸线使用性质时,应尽可能多地划定生态性岸线。

5.3.4 生态性岸线本身和其维护的水生态区域容易受到各种干扰而出现退化,除需要有一定的规模以维护自身动态平衡外,还需要尽可能避免被城市建设所干扰,这就需要控制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限制甚至是禁止在这个区域内进行与城市相关的建设活动。

5.3.5 生产性岸线易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生产性岸线规划布局时应尽可能提高使用效率,缩减所占用岸线的长度,并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量美化、绿化,形成适宜人观赏尺度的景观形象。

5.3.6 生活性岸线多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内,是与城市市民生活最为接近的岸线,因此,生活性岸线的布局应体现充分服务市民生活的特点,确保市民尽可能亲近水体,共同享受滨水空间的良好环境。生活性岸线的布局,应注重市民可以到达和接近水体的便利程度,一般平行岸线建设的滨水道路是人群接近水体最便利的途径,人们可以沿路展开休憩、亲水、观水等多项活动,水系规划应该尽力创造滨水道路空间。

5.3.7 为加强岸线的亲水性,便于人们接近水体,可结合水位变化和岸线的高程设置梯级平台。梯级平台的设置,要考虑水位的变化情况,例如常年水位、最高水位等不同水位高程的台级,由于被水淹没的时间长短和程度的不同,应有不同的功能布局和处理方式。因此,竖向设计是生活性岸线布局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5.4 滨水区规划布局

5.4.1 具有一定规模的水体,当其作为城市生态功能区来进行规划时,应该考虑与其他生态版块的连通问题,以满足不同物种之间的交换和活动需要。按照表2的研究数据,以及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中所开展的武汉市汉阳地区水环境生态专项研究成果,生态廊道的宽度至少需要控制在60m以上,一般应达到100m。

5.4.2 滨水区的建设与水系有着直接的相互影响。规划应避免滨水区建设可能对水系造成的不利影响,特别是部分工业的布局容易导致对水体的污染,因此,本条提出控制有污染工业布局的要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严禁沿水体零散布局有污染的项目,零散布局必然带来污水截污排放系统的不经济性,最有可能带来水体污染。5.4.3 滨水区的公共性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得到确保:一是滨水空间的公共开放性,岸线的空间资源十分珍贵,应通过滨水区空间科学布局增强其共享性,创造出充裕连续、开放的滨水空间;二是滨水区功能的公益性,通过鼓励在滨水区尽可能多地布局城市博览、文化娱乐、休闲游览等公益性活动设施,提高滨水区的公共使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活品质。

5.4.4 滨水区内的道路或各类通廊是滨水空间组织的重要内容。

垂直通往水体的道路可加强岸线可达性,这些道路既可使人们便捷地到达滨水区,而且还形成了通往岸线的视线通廊,形成美好的城市景观环境。另外,当条件允许时,也应考虑适当的园林绿化通廊,绿化通廊的间距是按照城市主干道的间距进行控制的,条件好的城市,也可以因地制宜进行控制,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滨水区的建筑物布局应避免沿水体密集安排,形成通透、开敞的景观效果和良好的城市风道。

5.4.5 滨水区是体现水系景观功能的重要载体,但景观特征与各地的具体情况有直接的关联,难以作出统一的规定,因此,本条从规划管理角度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通过城市设计来规范滨水区的景观塑造。

5.5 水系改造

5.5.1 关于水系改造规划的基本要求。城市水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变迁过程是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系的结构是城市空间演变和水系自身发展的结果,水系的改造应顺应水系与城市的这种有机联系,避免为改造而改造,避免对自然的、历史的城市水系进行不合理的人工干预,更要避免借改造的名义填占水体的行为,特殊情况下需要减小单一水体的水面面积时,应在同一个排水系统内的其他水体增加不小于该减小的水面面积。

5.5.2 本条规定了水系改造的基本原则。5.5.3~5.5.5 提出了城市水系改造的主要方向。水系改造的目的应包括提高城市行洪调蓄能力、为改善水质创造条件、为丰富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走廊、形成城市独特的景观和水上交通通廊、提高水体的观赏价值等。因此,结合水系各类功能的发挥提出相应的改造要求。

5.5.6 关于扩大水域面积的规定。水系改造是城市建设过程中提升水系综合功能的手段,在改造过程中水域面积是重要的控制条件,但水域面积的大小与各地的水资源条件和地形地势条件等实际情况有较大关联,也与城市发展阶段、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规范编制过程中就水域面积率有很多争论,虽然都同意水系改造不能减少水面,也认为有必要适当限制在水资源缺乏城市盲目扩大或开挖大型景观水面的行为,但对于水面较少的城市是否有必要在规划中增加新的水面有不同意见。结合征求意见的反馈情况、近年来国家对减轻洪涝灾害的重视程度、减小城市排涝系统压力和降低城市面源污染的生态型雨水排除系统的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因素,在规范中按照不同地区降雨及水资源条件给出了水域面积率的建议值,以便各地在规划建设新的水体或扩大水域面积时参考。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域25个城市近年所编规划的统计分析,规划的水域面积率都基本处于规范建议的范围内。

城市分区保持与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一致,以便于在使用本规范过程中与其他规范相协调。

由于水域面积率是以水资源条件和排涝需求为依据提出的,对于山地城市,其自身排水条件较好,需要在城市规划区内屯蓄降雨的要求不高,同时,山地城市建设水面的难度较大,因此,山地城市在采用上述建议数值时,应根据地形条件适当调减。涉水工程协调规划

6.1 一般要求

6.1.

1、6.1.2 关于涉水工程协调规划内容和协调原则的规定。

涉水工程主要包括对水系直接利用或保护的工程项目,这些工程往往都已经有相对完备的规划或设计规范,但不同类别的工程往往关注的仅是水系多个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需要在城市水系保护与利用的综合平台上进行协调,在城市水系不同资源特性的发挥中取得平衡,也就是要有利于城市水系的可持续利用和高效利用。站在水系规划的角度,在协调各工程规划内容时,一是从提高城市水系资源利用效率角度对涉水工程系统进行优化,避免因为一个工程的建设使水系丧失其应具备的其他功能;二是从减少不同设施用地布局矛盾的角度对各类涉水工程设施的布局进行协调。6.1.3 关于调整工程设施布局的原则。有一些现状涉水工程设施由于其自身系统性的要求难以重新选址,同时对其进行异地重建又存在较大工程建设任务,只进行定性的分析不足以判断或协调设施布局之间的矛盾,这时,需要采用一些定量的分析方法,从技术、经济和环境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终的协调方案。比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往往存在城市集中排水口与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取水口的矛盾,不能只从建设的先后顺序进行定性分析,还需要在城市整体利益基础上,从水系条件、建设投入、综合运行成本、环境影响等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是排污口下移还是取水口上移。

6.2 涉水工程与城市水系的协调

6.2.1 本条是对给水工程与城市水系协调的具体要求。近年来,部分城市出现了突发性的水源污染事故,一些现状水源的水质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有些城市还被迫重新选择水源地,对城市供水安全和给水系统的经济性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对水源选择和给水系统布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源选择除注重水资源量的规模外,还应重视水源水质的稳定性要求,在有条件的城市,应采用多水源供水系统或预先控制、保留可作为备用的水源,以适应城市发展中不确定性因素对城市供水系统的要求,避免在被迫调整城市水源地时对水系功能体系和给水系统整体布局带来结构性的改变,有利于城市水系综合保护与利用体系的建立和持续稳定的发挥作用。

6.2.2 关于防洪工程与城市水系协调的具体要求。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系统保护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水利防洪工程引起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生态水利的理念已得到国际社会和国内相关部门、学者的认可,因此,在进行防洪排涝工程规划时需要避免工程实施对生态的破坏,一方面是在确定水资源调度方案时要考虑和保证生态需水量的需求,维持下游地区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是要采取必要的补偿措施,将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比如鱼道的设置、水生态交换通道的设置等。

6.2.3 本条提出了水污染治理工程与城市水系协调的具体要求。一是在布局上通过与再生水利用系统、滨水景观系统协调,降低水污染治理工程对局部水域的不利影响,从而在城市的水系、供水、排水系统之间建立健康稳定的循环系统;二是在处理设施选择上考虑滨水景观塑造的需求,提高滨水土地资源的复合利用效率。

6.2.4 本条是关于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水系协调的具体要求。在城市中对水系形态完整性影响最大的是城市道路,由于不,同等级的道路对其线形走向的要求不同,等级越高的道路对线形要求也越严格,对于必须穿越水体的道路为减小对水体的影响,规定其不得影响水体的完整和水生态系统的交流,必须采用立体交叉,或桥或隧道。滨水道路要为滨水地区的功能服务,一般情况下,滨水道路提供滨水观光、休闲的意义要大于其区域交通功能,应以提供滨水活动区通达和观光为主,因此,道路的走向也应该尽可能结合滨水空间的自然地形进行布局,不要为追求道路的等级及相应的线形而对滨水区现有的景观及生态格局造成大的破坏。

6.3 涉水工程设施之间的协调

6.3.1 本条是关于取水设施与其他工程设施布局协调的要求。一是强调取水设施的安全,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洪水冲刷和其他设施正常运行产生的水流变化等对取水构筑物的安全影响;二是强调取水水质稳定,尽可能减少在其他工程设施运行过程中污染水体的几率。由于水流条件及其他设施规模、等级的不同,会导致相应的影响区域范围变化较大,难以明确统一的具体间距要求,在协调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

6.3.2 本条规定了污水排水口布局与水源地的协调要求。在界定水源保护区的范围时,有相关规划的按该规划确定的范围为准,没有相关规划明确其范围的以国家现行标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规定的范围为准。

6.3.3 本条是关于桥梁设施布局与其他设施布局的协调要求。桥梁在选址时要选择河势稳定、河床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并避免受到其他工程或自然灾害的影响,同时,也不应对城市防洪和航运造成不利影响。桥位与港口作业区和锚地的安全距离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分析确定。

6.3.4 本条规定了航道及港口设施的协调布局原则。航道的清障与改线、港口的设置和运行等工程或设施可能对堤防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需要进行专门的分析,在确保堤防安全及行洪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改造方案。

6.3.5 关于码头、作业区和锚地等设施的布局协调要求。码头、作业区和锚地是水系航运功能发挥的重要基础条件,但在运行过程中也易对附近水域产生不利影响,从保障用水安全和自身作业安全出发,码头、作业区和锚地应与水源一级保护区、桥梁影响区域、排水口影响区域保持安全的距离。

6.3.6 本条是关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对工程设施布局的要求,确保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文物的有效保护。

第五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关于相邻权的规范

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0.5.4规定: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城市居民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区内度过,因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研究居民的行为轨迹与活动要求,综合考虑居民对物质与文化、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及确保居民安全的防灾、避灾措施等,以便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对居住区规划范围内非属居住区自身功能要求安排或现状保留利用的其它建筑,则提出应符合“无污染、不扰民”为原则的要求。

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建筑侧面间距,除考虑日照因素外,通风、采光、消防,特别是视线干扰以及管线埋设等要求往往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5.0.2.3规定: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

(2)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线干扰因素,适当加大间距。

下载城市供热规划规范[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供热规划规范[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肥规划规范

    合肥市人民政府令 (〔2007〕131号) 《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经2007年12月5日市人民政府第10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1月20日起施行。 市长吴存......

    城市生态规划学

    一、如何理解和运用土地供给的自然弹性和经济弹性 定义:地球所能提供给社会经济已经利用的各类生产和生活用地,以及人类尚未利用和难以利用土地的总和。 分类:通常分为自然供给......

    杭州市城市消防规划

    杭州市城市消防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杭州市城市消防规划》是杭州城市首次全面、系统地以消防为主题编制的专项规划。规划内容涉及消防体系......

    城市户外广告规划研究

    城市户外广告规划研究户外广告与人居环境之关系。从人出发,回归于人,这既是城市户外广告规划的先决条件,也是户外广告规划的终极目的。换言之,有人才有城市,人是城市的核心和灵魂......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1、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定义:是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反映城市商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商业网点的商业功能、结构、空间布局......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杭州新市区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特编制......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分析

    作业一:文件解读(2016年11月27日) (1)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5,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02); (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浅论城市生态规划

    浅论城市生态规划 摘要: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