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扶贫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
金融扶贫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 为保障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体系持续高效运转,现将经费保障问题明确如下。
一、工作经费 (一)县、乡金融扶贫服务机构 县、乡两级金融扶贫服务机构,由县级财政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办公经费,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二)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 1.财政资金。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部工作经费,由省财政按照有关政策,每年拨付5000 元。非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部工作经费由县级财政拨付,人口 1000 人以上的非贫困村,每年不少于 3000 元;人口不足 1000 人的非贫困村,工作经费每年 2000 元。
2.奖励资金。上级政府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的奖励资金,以奖代补,解决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工作经费不足问题。
3.金融部门经费支持。银行、保险公司对村级金融服务部工作经费给予支持。一是从承担放贷任务的相关商业银行放贷营销费用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村金融扶贫服务部工作经费;二是从合作保险公司的各类涉农保险保费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村金融扶贫服务部工作经费;三是银行、保险部门根据工作业绩给予的相关奖励资金,可作为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工作经费使用。
二、人员待遇 (一)县、乡金融扶贫服务机构人员 县、乡两级金融扶贫服务机构所抽调行政、事业各单位人员待遇,由原单位按照相应职级待遇,结合年度脱贫攻坚金融扶贫考核反馈结果发放;抽调金融机构人员待遇,由各银行、保险公司分别按照各自相关规定进行发放。
(二)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人员 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专职人员报酬,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奖励+补助”的方式。基本工资由县级财政负担,每人每月不低于 1000 元,按月发放;绩效奖励由银行和保
险公司按照工作业绩,分别给予相应数额奖励,每季度发放一次;所在的行政村在一个贷款年度内未出现不良贷款的,由县级财政、银行、保险公司按比例(奖金分担比例由各县(市、区)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商定),给予村级服务部一次性资金奖励,村级服务部可根据工作情况,制定分配方案,作为服务部专职工作人员补助。
第二篇: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县、乡、村金融扶贫服务体系是指在县级设立金融扶贫服务中心、在乡镇级设立金融扶贫服务站、在村级设立金融扶贫服务部,三级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实行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各司其职、三级联动。为积极探索可复制、能推广的金融扶贫服务体系新模式,更好发挥金融助推扶贫的作用,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结合我县实际,就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建设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金融精准扶贫和普惠金融工作目标为指引,有效整合“政、银、担、保、投”等各类资源,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力度、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创新信贷产品,积极推动“信用+信贷”、“支农再贷款+银行贷款+风险担保基金+保证保险”、“三权”(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等信贷模式落实,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全县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供快捷、高效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目标。
二、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
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三名,分别由扶贫办、金融办、人行的负责同志担任。该中心人员由县扶贫办、金融办、人社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农牧局、公安局、法院、人行及各专业金融机构等单
政策;
(2)信息整合:收集、审核、整理村级金融服务部农户信息,建立全乡镇农户信用信息电子档案,实现农户信用信息共享;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等工作;
(3)申贷受理:收集整理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申请及其他金融服务需求,及时上传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
(4)监督管理:对区域内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进行监督管理,对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安排到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的工作进行督办;
(5)组织落实:配合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良资产清收等工作;
(6)完成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安排的临时性工作。
(三)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
设主任一名,由村支部书记担任,成员由驻村工作人员及村组干部组成,每村至少五人以上。
具体职责
(1)政策宣传:收集、整理党和国家的各项扶贫攻坚政策,定期不定期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并熟知扶贫政策;
(2)信息整合:采集、整理本村农户基础信息,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
(3)申贷受理:收集整理农户贷款申请及其他金融服务需求,及时上传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
(4)配合工作:配合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乡镇级金融扶贫
第三篇:金融扶贫
***银行2016年金融扶贫情况汇报
一、总体目标
按照《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吉安市委市政府发文要求在脱贫攻坚战中作示范、带好头(〔2016〕3号)文件精神,力争完成井冈山市在2016年率先脱贫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
1、政策支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行范围内高度重视,多次开展金融扶贫专项会议,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及具体方案。并成立金融扶贫专项领导小组,从上至下,层层落实。
2、坚持“精准扶贫”,扶贫下沉,给予贫困人员实在的优惠。
3、坚持统筹兼顾与因地制宜特色相结合。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立足井冈山本地的特色,在茨坪、龙市、厦坪、新城区等地因地制宜开展金融特色产品开发。
三、工作措施
1、创新扶贫工作方式与方法,扶贫贷款与产业风险补偿机制相结合。与市扶贫与移民办、市财政局签订了2016年扶贫产业贷款相关方案,对64个贫困村进行产业扶贫贷款扶持,该64个村均是由红卡户、蓝卡户组成的专业合作社,迫切需要发展。我行给予每户贷款10至20万元,基准利率的方式,给了专业合作社良好的发展机会,又减轻了贫困户的利息支出,实现了真正的扶贫目的。
2、开展切实有效扶贫活动。继续搞好牵手致富、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总结以往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我行直接对接井冈山东上乡曲江村,实现精准扶贫对接。向该村的4个红卡户和13个蓝卡户的孤寡老人、重病患者等送去慰问金共计30000元整及生活物资。
3、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实现扶贫方式的可持续性。2015年1月1日起,4年内由我行股东***公司让渡股权600万收益给井冈山600户红卡户。我行股金分红后,分红的收益首先支付给***公司,之后由***公司按照相关红卡户比例将所获得股金分红全部让渡。
4、加大扶贫贷款支持力度。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在2016年重点创新扶贫特色产品,逐步加大对贫困户和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每年涉农贷款增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四、存在问题
1、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缺位。目前我行暂未与担保机构合作,对部分稍差的农户、小微企业暂无法提供有效的贷款支持。相对金融扶贫的范围有限。
2、整体产业发展较为薄弱。井冈山市农业基础较弱,旅游产业发展相对为特色突出产业,工业进程整体产业集群不高,产值较弱。相对金融扶贫支持风险较大。
五、政策建议
1、建立区域、部门联动机制。强化政府部门与银证保等金融机构联合,进一步完善横向协作机制。市财政局、市扶贫办、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整体联动机制。建立金融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计划,统一具体宣传内容和口径,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有效凝聚各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形成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整体合力。
2、争取财税政策的支持配合。争取市财税部门的支持配合,建立财政奖补、贷款贴息、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等金融配套措施,相应缓解金融扶贫的风险。
第四篇:金融服务体系工作实施方案
金融服务体系工作实施方案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劳动力就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帮扶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是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为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力求多管齐下,全面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现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构建层次丰富的机构体系
(一)创新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服务机制。
针对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性强的特点,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建立起良好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经营模式:
一是鼓励法人银行积极探索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事业部模式。尤其是本市商业银行应发挥传统优势,在经营战略、管理架构、流程设置、风险管理、资源配置、产品研发、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真正建立起独立的核算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合理的风险定价机制、专业的人员培训机制和及时的违约信息通报机制,探索一条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道路。
二是商业银行分行级机构可以在不触动目前总体管理架构的前提下,调整战略重点。邮政储蓄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其他分行级机构可通过新设或转型一批支行为专营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支行,并采取政策倾斜、加强产品创新、塑造特色品牌、打造专业队伍、实施单独考核等措施,以“一行两制”模式积极推动小企业金融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二)改造和发展专营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小额贷款公司。
目前百色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专营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应鼓励其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与政府、商业银行进行资金合作、股权合作、服务合作等方式做大规模,增强实力,全面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质量和能力:
一类是以征信信息系统为依托的小额贷款公司。在充分利用公司信息优势甄别筛选客户的基础上,鼓励其通过增资扩股战略合作,加强与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双向合作,起到疏通银行资金与小企业发展的渠道作用,逐步做大业务规模;二类是以银行业金融机构或大集团、大公司为雄厚股东背景的小额贷款公司。充分发挥公司的资金及网络优势扩展业务规模,并鼓励其加强与境外专业小额贷款机构的合作,引进专才及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二、完善灵活务实的政策体系
(一)创新政府资金扶持模式。
调整现有科技研发资金、产业技术进步资金、民营及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在各专项内分设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的专项计划。创新政府资金支持方式,尝试与商业银行联合发放且银行优先受偿的贷款方式。政府出资设立创投引导资金,通过委托运作或与商业银行联合实施“股权投资+银行债权投资”等形式,支持小企业发展。
(二)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在现有基础上加大财政贴息力度,进一步完善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改善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收益结构,调动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积极性。
三、塑造诚信和谐的环境体系
(一)加强协作配合,完善信息共享和舆论监督机制。
进一步强化公检法、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和商业银行、监管机构、人民银行、同业公会、征信等机构的全面合作,实现小企业诚信信息的全面共享和无障碍查询,构建中小企业诚信经营的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监控网络,坚决打击各类恶意逃废债行为。同时,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鼓励各类媒体对小企业的失信失范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正向激励,切实保护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债权和合法权益。
(二)加强行业自律,发挥协会的指导和协助作用。
各类行业协会应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优势,荐优汰劣,为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专业机构推介优质小企业客户,并利用会员间的交叉监控和举报机制,共享各行业的信用黑名单。同时,银行同业公会要发挥银行系统与外部信息交流的纽带功能,及时发布各类小企业风险预警信息,合力缓释小企业贷款的各项风险。
四、规范量身定做的业务体系
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在一系列比较成熟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新的业务品种,帮助中小企业盘活各类有形无形资产;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鼓励商业银行以各种形式参与中小企业集合发债以及以企业协会组织的资金池为担保的贷款等创新型融资安排,同时参与市政府对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企业的各项前期辅导;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小企业服务网络,全面改善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五篇:论新形势下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
第五届全国公安装备财务理论研究征文
新形势下公安经费保障机制探析
湖北省洪湖市公安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传统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逐渐成为了影响公安事业长足发展的“瓶颈”。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科学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从而促使公安机关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并且已经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将从当前公安经费保障制度存在的不足入手,尝试构建与新时期公安工作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
一、目前公安经费保障体制存在的不足
公安经费保障体系是从建国以来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确保公安机关正常运转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当前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相比之下,旧的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没有随着新的形势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从而使得我国现行的公安经费保障体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分级负担机制难以保障公安工作正常运转
现行的公安经费保障体制仍沿用“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办法,公安机关办公、办案经费由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自行负担。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各地对公安工作的经费投入。在一些经济发达、财政收入较好的地方,当地政府部门对公安工作经费的投入与保障是相适应的,但是,在一些经
1济欠发达、财政较为困难的地方,由于政府部门经费的严重不足,对公安经费的保障往往是杯水车薪。由于公安经费投入的不足,公安经费的保障根本无从谈起,很多贫困地区公安机关的办案经费往往需要自筹资金,从而严重制约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公安经费保障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公安经费保障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与制度保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长期以来,我国公安事业的发展都没有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体系中予以保障。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公安工作的发展,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司法腐败现象的高发。其次,虽然我国较早颁布了《预算法》和《人民警察法》,然而在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我国公安事业经费预算一直未能详细地提交各级人代会审议。公安机关在一年的办公办案中往往会处于经费严重不足的境地。公安机关为解决自身经费和缺口,只能不断的提交追加预算的报告,向政府部门要求追加款。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物力,同时,也使得我国《 预算法》所确立的预算制度演变成了“报告制度”,使《 预算法》的执行流于形式。再次,经费保障职能划分的不明确,使得公安经费的保障工作在实际的执行工作中容易形成相互推诿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涉及全局性的公安基础设施和一些装备建设工作。
(三)公安经费保障体制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
由于公安工作自身的特殊性,公安业务经费的开支往往是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遵循的,尤其是办案部门的办公、办案经费,往往会随着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我国当前的公安经费保障体制由于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
应的产物,与社会发展公安经费保障如何实施,怎样操作不明确的现实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一方面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标准,另一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公安经费保障基本上是财政一家说了算,如何来确保财政实施没有一个部门来负责、协调。
(四)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内容不明确
我国当前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内容不明确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标准不清。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内容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完整的体系,没有明确公安经费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例,传统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内容过于狭窄僵化,如采用传统的经费预算方式往往会制约公安机关在应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与高发的重特大案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其次是落实困难。公安经费保障机制所确立的各项内容在实践当中的落实是一个相对较为困难的问题。如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难以落实,公安工作长期受警力严重不足的困扰,增加编制又负担不起,已经成为制约公安事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那些受财政因素的制约较为严重地区的公安机关,不要说增加警力,连现有警力的供养对政府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二、关于构建科学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 科学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应当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形势的变化相适应,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情况相匹配,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与可操作性,并且要形成与时俱进的修改、完善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科学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将公安经费保障纳入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
公安经费保障关系到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的好坏。
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国家应当加强对公安经费的保障,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如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公安信息网络、110 报警中心以及交通管理、消防设施等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维持治安秩序的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都应当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加以考虑。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给予明示,一时难以完成的,也应有分期安排计划、有一个系统的实施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加大公安基础设施和重要装备建设的投资,使公安机关顺利履行职责,因此,将公安经费保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建立科学的公安经费保障体制的根本措施。同时,公安机关作为一个战斗整体,其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与各地区、各部门相关单位的工作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因此,对涉及公安工作全局,影响公安战斗力的信息通讯网络建设、快速反应的指挥系统建设都应由国家统一规划。为此,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办案、装备、基础设施及维护稳定等项目的专项经费补助制度,提高公安战斗力。
(二)确立全额保障、突出重点的公安经费保障原则 首先,应当将公安经费保障纳入到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随着公安机关职责的增加,为保证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其全部业务活动所需经费都应列入财政预算,而不能将一些完成公安机关职责任务所需的经费让其自筹经费予以解决。其次,在公安经费方面,按照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公安经费保障机制,执行公安经费开支以及装备配备标准,由各级财政分别予以保障。同时,应当考虑贫困地区经费困难的现实情况,建立对贫困地区公安机关和涉及全局性公安业务
工作的专项经费补助机制。众所周知,一地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安经费保障的程度。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个突出特点。由于办公办案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贫困地区公安机关依法执行职务职能作用的发挥,而作为办公所必需的公安基础设施也由于经费的原因十分简陋,相关的侦查破案和开展公安工作的一些技术装备也相对落后,当前我国犯罪的发展趋势开始朝着智能化、高科技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经费严重不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将严重影响和制约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战斗力。因此,中央财政应对边远贫困地区公安机关实行专项经费补助制度,以保证其基本的执法需要。再次,建立大案要案备用金制度,确保查处重特大案件和突发性事件的经费需要。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重特大案件和突发性事情、社会治安灾害事件频频发生,案件的危害性和查处的难度日趋加大。如果采用传统的公安经费预算制度,对于这些突发性的重特大案件将会由于经费保障的问题而丧失最佳防范、查处时机。因此,为了抓住有利时机,应对传统的公安经费保障制度的缺陷,新时期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内容中应当建立“查处重特大案件和突出性事情备用金”制度,由各级政府在财政总支出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备用金,由公安机关按事权划分的原则,履行规定的报批手续后,专项用于重特大案件和突发性事件的查处。
(三)建立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公安经费保障标准 目前,公安机关装备及基础设施,多数没有明确的配置和建设标准。办案经费的支出与保证更无标准可循。必需的装备和基础设施即使投资建成,因没有维修、维护费用,致
使装备设施效能和功能得不到保证。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有些标准脱离实际,造成公安机关日常工作的困难。为此,科学的公安经费保障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各项合理的支出标准。对公安机关配置的耗资较大的主要装备,如武器警械、车辆、船艇,应当实行编制管理;对公安机关信息通信、指挥系统、监所等基础设施应当依据工作需要制定建设标准,包括日常修缮、维护;对其他工作经费如办案、办公等支出,也应制定符合实际的支出标准。
(四)强化公安机关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
在当前国家财力紧张、有限的情况下,强化公安机关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工作尤为重要。当前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强化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业务部门的预算意识。编制预算一定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原则;其次,要进一步推进公安工作机制改革,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杜绝各警种、各部门对基础业务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重复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挥现有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效益;再次,要坚持财务归口管理,坚持一切财务活动都纳入财务管理的范畴之内,形成统一、有序、监督有力的财务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
作者:余斌
联系电话:***
单位:湖北省洪湖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