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伊恩西蒙斯的全球环境史论文(大全五篇)

时间:2019-10-29 21:3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伊恩西蒙斯的全球环境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伊恩西蒙斯的全球环境史论文》。

第一篇:研究伊恩西蒙斯的全球环境史论文

英国地理学家伊恩·西蒙斯(Ian Simmons),不仅是著名的地理学家,也是高产的环境史家。①与从事环境史研究的历史学家相比,西蒙斯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有明显的自然科学特色,而这些突出的特色又集中地体现在大尺度思维上。同时,史学专业训练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蒙斯对环境史的研究深度。② 2004年底,西蒙斯在铆不境与历史》的十周年纪念刊上发表了论好一一《世界尺度》由英国爱丁堡大学出版社、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二著是西蒙斯退体后对全球环境史的进一步思考的成果,从其学术思想的发展来看可谓“水到渠成”:这些著述既体现了西蒙斯早年环境史研究中的大尺度特点,又体现了他在开阔视野下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的新发展。

一人《世界尺度》中的理论思考

在《引比界尺度》中,西蒙斯对环境史、特别是全球环境史进行了学术总结与理论思考。文章首先对“世界尺度”进行了界定。在西蒙斯看来,尽管“在知名的互联网搜索引擎中输入‘全球环境变化’,大约能检索到两万个条目,但其中很多并不是这个意义上的全球—相互联系的、传送能量与物质的、这一星球上所有部分组成的网络;而只是这个意义上的全球—发生在地球上很多地方,但未必是存在联系的”。因此,在评估类似的大尺度著述时“需要寻找这些区别”,同时“对历史著述和其他传媒形式也要区分……文字和图文结合的方式在历史著述中占优势,因为它们可以用于线性叙事,通常这是图画不能做到的。

西蒙斯将己有的大尺度环境史分为两类:一类是“整体的环境史”(general environmental history)一类是“具体的环境史”(targeted environmental his—tort'),并结合一些代表作进行了学术回顾。他指出,‘整体的环境史”体现了学者的环境觉醒:‘现在任何形式的世界历史的作者,很少有人敢于忽略‘环境’,即便一笔带过通常也会举些退化的例子,或者为一些物种感到忧虑,或者舞动‘可持续’的旗帆”“整体的环境史”并不限于某一特定区域或某种栖息地,而是在文明中涉及环境内容,并有基本的讨论主题—如某些技术的关键作用(如((}仓炮、病菌与钢铁》),或是社会和环境的不稳定的总体趋势(如锡色世界史》)等。Cil s3i 在这些著述中,“对人类进化的基本生态分期是编年形式(如农业、工业、电子工业)的:或把材料归到某一主题之下,或选择具有特殊意义的转折点。en [I] 532弗里乔夫·卡普拉的《转折点:科学·社会与兴起的文明》(F。Capra } The Turuaug Point : Sca—euce } Society and the Rising Culture } New York:Simonand Schuster}1982)是最早的范例,其更早的《物理之道》(The Tao of Physics } Berkeley : ShambhalaPress}1975)则是思想史著作,认为人类历史结构在长时段下可以与环境关联进行建构,而不是侧重于生物物理变化。西蒙斯认为“这类著述总的来说似乎是在这两者中进行选择:集中体现科技在推动环境变化中作用的现实证据,或是作为生物圈大多数变化的重要驱动力的思想史框架。

“具体的环境史”也并不都是关于区域和国家的著述“有少数是以世界为尺度的—假设生物转移和气体扩散可以使独立的生态同化成一个全球J险的系统。”西蒙斯指出在这类研究中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选择作者熟悉的案例来讨论整个全新世”,代表作是J。唐纳德。体斯的《世界环境史:在生命群落中变化着的人类角色》它贯穿整个历史时期,并引领人们关注生态思想卜“另一种方法是选择一个公认的、人类环境演变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代表作是约翰·麦克尼尔的《阳光下的新事物:20世纪世界环境史》。

西蒙斯认为,多名作者合著的专著或是论集,表明环境史研究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聚合智慧的结晶、寻找想法和主题。此类代表作有J。唐纳德·体斯主编的((}也球的面貌:环境与世界历史》、约翰·古德斯布洛姆总主编的《人类历史的进程》,这些“都是利用广泛的材料,走向世界尺度的一座座临时营地,沿途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地方性。

二《全球环境史》的整体架构

写作目的决定写作架构与内容,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西蒙斯写作《全球环境史》的目的。在前言中,西蒙斯一如既往地介绍了成书的背景。他认为这本书结束了“三部曲写作计划”,尽管三者“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国家(英国)、国内的一种景观类型(高沼地)和整个地球”,但是“它们的时间尺度都一样—距今10000年。”从时空尺度来看,这本书与之前的几部环境通史相比,无疑都是最大的。

西蒙斯“希望推动环境史研究变得更为包罗万象”。他一方面“相信自然科学非常重要,但是它们并非全部,因为它们存在于其中的社会框架,是由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解读的。因此参考了许多种类的资料。”另一方面也再次强调自己“没有方法论上的野了‘并不认为存在着‘正确的’书写环境史的方法。《栓球环境史》与西蒙斯的诸多著作类似,采取了三段式结构,正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共鸣”(Resonances),从多学科角度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和事实加以限定,尤其是一些“假设”抑或是常识,作为全书立论的基础。在西蒙斯看来,这是必须明确的,因为“如果没有它们,就无法书写人类及其环境的历史,读者也无从知晓哪些是作者认为理所当然的。”作为最基础的内容,西蒙斯明确“人类”(human)指的是“智人”(Hom口,“自然”(nature)指的是“宇宙中除人以外的物质世界”,“环境”(environment)指的是“与人类有生态关系的自然要素,相互存在着能量与物质的交换”。由此不难看出,在西蒙斯的大尺度思维下,人类是作为与自然对应的整体存在的,而不分种族或民族;同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各种制约、利用、管理都是这种关系的不同具体表现。

三《全球环境史》的研究内容

在前言中,西蒙斯从分析其历史分期原则的利弊开始,阐述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作用—按照人类获取能源的方式进行分期,缺点是存在着异时性(asynchrony),并被指责为“技术决定论”;好处在于与现实的争论联系紧密,历史并非与文化无关,仅凭技术无法准确地指导将来。同时,尽管主要的变化大多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如农业、化石燃料的使用),但未来并不能靠像环保主义者那样缩减需求去推动,而应遵守物理定律和地质化学法则。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第一章“共鸣”中,为何是从人口开始,继而探讨人与环境间的物质联系、人们的自然观念,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大了。西蒙斯对其后四章的内容设置,是对第一章的具体化—尽管这种“具体化”在历史学家看来仍然是缺乏叙事的整体分析和概括。

从第二到第五章的内容来看,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不同时期的“人类生态学”、人们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认识,以及不同层面的后果。每章的相应部分都有所关联。西蒙斯这里使用的“人类生态学”,内涵比其早期研究人地关系时的相关定义更加丰富,主要内容包括“演进与分布”(evolution and dispersal、“环境关系”(environmental relationships)和“管理与影响”(management and impact)三方面。

“演进与分布”讲述的是人类如何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进化,并且在空间上逐渐散布到世界各地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有一条暗含的主线,就是单位 不难看出,《世界尺度》和《全球环境史》体现了西蒙斯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大尺度思维,也体现了他在开阔视野下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的新发展,还从根本上解释了其环境史著述为何与其他环境史家的著述风格迥异:这种思维一方面考虑历史长河中前后相继的人类及其环境,另一方面也在审视着同一历史时期各地区之间人与环境之关系的差异。也就是说,西蒙斯的大尺度思维既关注人与环境之关系在各个时代的整体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纵向上的差异。

第二篇:《世界历史六千年》与全球史五维空间研究

关于全球史研究中的时空问题

张 禹

得益于近代西方文明发展取得的成功,欧洲史学家较早开始了现代史学研究,创造了很多理论或方法,并因之形成了许多学派。如注重一手资料收集的兰克学派,注重总体史研究的年鉴学派,以及从个别现象或行为入手的新社会史学,注重不同文明体系比较的比较史学,围绕某一特定事物展开的跨民族史学等等。所有这些都奠定了西方在现代史学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全球史研究也是如此。20世纪80年代起,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全球史研究在美国开始兴起;由于吸收了大量西方现代史学研究成果,比如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汤因比的比较方法等,以1970年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为代表,诞生了大量“全球通史”、“世界通史”类著作。1995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之后,全球史研究更逐渐成为国际史坛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全球史学者的反西方中心论观点一度令我国学者激动不已,但也仅限于激动不已。因为,至少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世界史研究”和“中国史研究”还处于人为的割裂状态。翻译、推介和学习只能永远是追赶别人,要改变这一尴尬局面,只能在吸收的基础上突破西方学者主导的理论框架,依托中国传统史学优势建立全新的全球史研究理论体系,用国人的视角和语言创新解构人类文明,实现 “月亮之上”的国人视角。

一、月亮之上与五维空间

全球史学者们希望以“站在月亮上看待地球”的方式,摆脱西方 中心论的限制,全面考察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以更高的视角组织世界历史知识体系;但在如何将“站在月亮之上”的目标转化为一本全球史书的现实方面,目前还没有给出清晰的思路。为此,《世界历史六千年》尝试引入物理学五维空间的理论加以系统解决。

人和其他生命体一样,都生活在一个三维空间里。如果给这个三维空间加上时间的轴线,就变成了一个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区别的四维空间。在这个四维空间里,只有人类能有智慧、能够凭借思想实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自由穿越。其他生命体,即便是一些大脑高度发达的动物,也只有短暂的过去、瞬间的现在、以及不远的未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其他动物拥有的都只是生命,只有人类拥有文明。而正是历史学家对人类历史的不断再发现和总结,才使得人类文明得以源远流长。从上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绝大部分史学研究都是针对特定的研究对象、在特定的四维空间内、沿着特定时间轴线进行的,或专注于时间轴线上的某一点,或对特定的时间跨度进行梳理和总结,并由此细分出考古、方志、国别史,以及人物传记等各种表现形式。注意,在这个四维空间中,虽然第四维度是以时间表现的,但真正在第四维度上运动的是人的思想。

但面对全球史这样宏大的课题,面对人类文明众多的时间轴线,四维空间的研究方法无论是在视角和方法上都存在着极大局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维度上有一个跃升,从更高纬度即第五纬空间来观察四维空间不可能看到的东西。这一点与全球史学者们的“站在月亮之上”本质相同。但要站在第五维空间的高度解构全球史,必须首先完 成全球史五维空间的构建。而一个完整的全球史五维空间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完整的三维空间。也就是说,与其他史学研究相比,全球史研究必须立足于整个全球空间,至少要涵盖世界上绝大多数有代表性的文明,不能围绕某个中心取舍,而且要实现一种整体性呈现或描述,而不是国别史的简单堆积。

二是明确一致且连续的四维时间轴线。不同文明都有着自己的四维时间轴线、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步伐。要对所有文明史进行五维空间研究,就必须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就必须使所有文明都有着同样长度的时间轴线,即相同的时间起点和终点,且必须在叙述上保持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不同文明的对比挖掘出具有普遍性的内在规律。

三是不同时间轴线之间的横向连接。要在一部书中实现“站在月亮之上”的观察效果,就必须通过布局谋篇在不同时间轴线之间建立系统的连接。只有这样才能超越由一个个单一时间轴线构成的四维空间,从高视角对所有文明进行连续的、整体性的观察和比较,在浩如烟海的各类信息中,梳理出一些普遍规律,最终完成全球史五维空间的构建。

因此,五维空间既是一种视角、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写作方式,且一定会在字里行间融入作者对于人类文明的辨析和思考,亦即全球史观。而所有这些都注定了真正的全球史只能由一个作者独自完成。因为与个人独著相比,合著类书籍不但存在视角和描述方法不一 致、内容衔接困难等一般性的问题,且根本不可能对人类文明历史形成一致的看法;实质是达不到五维空间的高度,全球史观也就无从谈起。但个人独著的难度极大,正因如此,埃德蒙·法拉尔1942年写到:“正是对大历史的恐惧扼杀了历史。”三十年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惊艳了世界。其无论是在时间和空间跨度、还是在不同时间轴线上的穿越,以及其视野都值得我们钦佩和尊敬。但目前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在三维空间上对其他文明主观取舍太多,中亚和南亚史明显单薄;二是在四维时间轴线上没有给所有文明以平等公正的待遇,有的只是断续提到;三是西方中心论的意味还在,对于中华以及其他文明的描述存在太多灰色。但必须郑重说明的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无论是在视角、还是写作方法上都给了我极大启示,其不足也成为我探索全球史五维空间,及至编写一部国人视角全球史即《世界历史六千年》的动力。二、五维空间与《世界历史六千年》

五维空间理论在《世界历史六千年》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维空间布局、四维时间轴线选择和五维时空穿越和视角等方面,以及因之而来的布局谋篇。

首先,为体现三维空间的整体性,《世界历史六千年》没有采取常用的国别史或不同文明史分别叙述的方式,而是按照的东亚、南亚、西亚、北非,及至后来的南欧、中亚、西欧、北南美洲的空间布局来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进行归类阐述。且确保不同地域的人类文明沿着各自的时间轴线连续展开,从而最大程度保证了人类文明三维立体 空间的整体性,确保了五维空间观察对象的全面性。

其次,为实现时间轴线的一致性,《世界历史六千年》将冗长的数十万年人类进化和食物采集史等内容以序的形式,用一篇“河流、山脉,文明的起点与边界”进行了简要概括。重点在公元前3300年至1950年的统一时间跨度内,对所有人类文明进行考察和对比,实现了对所有文明的最大尊重。自私地说,这一长度也与中华文明的长度完全契合。事实上,不同文明的时间轴线存在着断续,如不连续存在的古希腊早期文明;有的甚至被彻底打断,以至于停止于某个时间点,只有过去“公元前xxx年到前xxx年”的描述,如古埃及文明。判定一个文明体系是否存在的标准主要依据是其文字。也因此,“城市、文字和金属”一文被作为第一个千年的起点。

第三,对时间轴线采取了全新分期方式。历史学家习惯于用历史分期的方式,将人类文明史划分成几个特征阶段。在这方面,西方学者依然居于主导地位,且对我国全球史研究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目前,对于全球史历史分期主要有三分期和四分期两种方法。三分期是将公元1500年之前(以地理大发现为节点),的一切统称作“古代”,将1500年至19世纪末(以1884年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为节点)之间称作“近代”,将1884年之后至今称作“现代”。四分期与三分期的区别只是以公元500年为分界线,即以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并建立西欧法兰克王国为节点,将“古代”进一步细分为“古典文明”和“中世纪”两个时期。

上述两种分期方法的最大特征就是以欧洲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描 述全球史的时间坐标,本质上就是“欧洲中心论”的体现。如在四分期方法中,“古典时代”基本上是以开始于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后期文明和更晚的古罗马文明为重点,淡化了人类开始于公元前3300年的文明史,事实上否定了其他古老文明早于欧洲2000余年的骄傲。描述西欧洲建立国家努力的“中世纪”在突出基督教的影响同时,完全无视了东亚唐宋元三大王朝和西亚阿拉伯帝国曾经为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近代”和“现代”两大部分,更是将工业革命的欧洲树立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杆。显而易见,这种全球史分期方法根本不适合用于描述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可惜的是,我国大部分学者默认了西方学者的分期方法。也有一些学者采取了回避态度,将人类文明史人为地分成中华文明史与世界史两部分,采取不同的分期标准进行分别描述;而且,对于所谓的世界史或者说西方史完全采取照搬的态度,其后果是造成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割裂,造成我们很多学者和读者根本不能把中华文明与世界发展清楚地联系在一起。简单地说,就是不知道中国发生什么的同时,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对于历史分期的问题,《世界历史六千年》进行了简单但又公平的处理,即以千年为单位将人类文明分为六个区间,即“文明的晨曦”“国家的兴起”“春秋的烽火”“帝国的荣耀”“陆地与海洋”和“殖民的世界”六个部分,再以百年为主要时间区间,用38篇文章同时展示不同文明在同一时间区间内的发展状况。使所有读者都能够对整个人类文明有个清楚的时间和空间定位,有助于形成宏观概念,亦即全球史观。最后,在布局谋篇上,《世界历史六千年》用三种、50篇彼此独立但又前后衔接的文章,以历史剖面的方式,完成了不同文明在横向的同时再现;通过对人类文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同时进行时空定位,以超越时空的方式完成了全球史的的五维空间构建。

其中,在每个千年的开始部分,用不到200字的“千年寄语”高度概括了每个千年所有文明的总体特征。在每个千年之间,共用38篇主体文章,以全景展示的方式介绍了每个阶段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貌。为此,在每篇主体文章里,开始部分均以概述的形式对此间人类主要文明的特点以及历史影响等进行概括总结,再按照东亚、中南亚、西亚、北非、南欧、西欧以及美洲的从东到西的顺序横向逐一展示当时的世界,结尾部分再以“纵横”的形式对当时的世界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每篇主体文章还配有一张在以西亚为中心的世界地图,图上以文本框的形式标注了当时的主要历史事件,对文章形成了有效补充;且所有图片前后连接、自成一体,进一步强化了人类文明史的五维空间再现。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将中华文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嵌入到每篇主体文章的名称中,从而实现了中国史与世界史的纵向对照,尤其有利于我国读者能够依托中华文明了解同期的外部世界。在每个千年的结尾部分,以“千年纵横”的形式,对于一些因文章体例限制或需要专题描述的内容进行补充,使全书内容更加顺畅完整。最后,以一篇“六千年风雨至今的中华文明”在分析总结中华文明何以唯一延续至今的同时,对不同文明发展的特质进行了汇总分析。三、五维空间与全球史观 当我完成了全球史的五维空间构建,忽然发现那是个神的世界,因为只有神才能真正做到俯视世界、同时俯瞰所有文明轴线以及它们的所有瞬间。这一点即便是站在“月亮之上”也无法做到。但现实是,我们只是凡人,在观察和思考过程中必然有自己的立足点,且通常会站在自己文明的时间轴线上审视世界。正因如此,虽然我在写这部书的过程中努力保持客观改正,但字里行间难免对中华文明有所偏爱。尽管如此,读者还是能够通过大量架构于五维空间的史实,在阅读和思考中形成自己的全球史观。这也是我写这部书所最希望的。

总之,尽管《世界历史六千年》还很简陋、存在诸多的不足,且如刘笑盈先生在序中提到的那样,严格按照公元纪年分章而导致本书前重后轻,将整个人类文明史浓缩在一本书里导致语言干涩、给一般读者阅读带来一定额困难等等问题,但我还希望这本书所尝试的五维空间理论能够给更多学者以启发、从而进一步推动全球史的理论创新,帮助更多人树立正确的全球史观。因为,对于中华文明来说,改革开发四十年来,当今的中国已全方位融入世界,全面清晰地了解世界的过去,从国人的角度客观公正地看待风雨至今的中华文明以及人类其他文明,树立中国人自己的全球史观,对于中华民族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当今地球上所有的空间都已遍布人类的足迹,经济发展和社会往来已经将人类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和”只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篇: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环境的影响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

题目:___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环境的影响____ 年级:_____ ______10 级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 _____翻 译 一 班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__06110108____ ________ 姓名:_____ ____班 亚 男_________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

2013年 5 月 20 日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环境的影响

【内容摘要】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全球气象灾难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出现的问题也日益显著。我国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有大气污染,对农,林,牧,渔等生产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失衡等方面。面临这样的局势,我国应如何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治我国环境的日益恶化。

【关键词】气候变化

中国环境

对策

全球气候日益恶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类面临的生死攸关的挑战。气候变化造成的灾难触目惊心: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生灵,包括人类自身。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国身为发展中国家,暖冬、冰冻雨雪天气、干旱、洪涝等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损失增加, 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加, 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已经由科学问题演变为经济和政治问题。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我国要有所作为,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要维护我国正当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权益,使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在全球气候变化下我国的现状

1.气候灾难方面

受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都将上升,冬季极冷期可能缩短,夏季炎热期可能延长,极端高温、热浪、干旱等气象愈发频繁,破坏性更强,防御难度加大。

2.水资源方面

冰川融水是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西北的冰川面积将显著减少,预计到2050年还可能再减少27%。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全国的湖泊面积大幅度减少

3.海洋环境方面

因为全球变暖,我国海平面呈上升趋势,最近50年上升的速度是每年1—2.5毫米。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将使许多海岸区遭遇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

4.农业与生态环境方面

气候变暖导致干旱化趋势加剧,致使我国的草原面积不断减少,退化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格局短时期内仍无法改变,而气候变暖将导致旱涝趋势异常、农业气候灾害频繁、农作物气候适应性脆弱、农业病虫害加剧,以及蒸发和干燥度呈增加趋势而导致沙漠化、盐碱化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面临重大挑战。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土将全面、持续退化,对冻土区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和河湖水文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将对青藏高原气候产生重要反馈作用。

二、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

1.中国承诺到2020年碳减排40%-45% 各界期待已久的中国“碳排放强度”具体指标,2009年11月26日提前揭晓。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0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再次表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将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2.中国对全球气候建设持积极认真的态度

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方面是积极主动、严肃认真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乎各国共同利益,地球安危各国有责。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但我们仍然以最大决心和最积极态度,按照联合国所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行动。

3.积极参与国际对话,共同完成减排

努力促进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凝聚共识,共同推进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进程。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讲话,阐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立场和主张,并表达了加强国际合作的意愿。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东亚峰会、中欧工商峰会、亚欧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中,多次就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和合作、发展绿色经济等问题阐述中国的立场和采取的行动,呼吁加强气候变化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加深各方对彼此立场的理解。4.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开展“三坚持,一并重”策略

一是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为确保公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就减缓、适应、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做出相应安排。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进一步量化减排指标。

二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对其历史排放和当前的高人均排放负责,改变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大幅度减少排放,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过程中,采取积极的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手段。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护气候,实现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确保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的实现。

一并重是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应当同举并重。

三、我国面对全球气候的对策

1.加强对气候变化的检测、预测和预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认识相关机理和规律, 加快解决科学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上的措施之一。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有专门的机构和队伍来从事相关的观测和研究。要像对待地震、地质、洪涝等自然灾害那样建立相应的野外监测站等观测技术系统, 对气候变化进行监测、预测和预警。

2.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

我国可以消防其他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完善我国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尤其是加大在财政和科技方面的支持与支撑力度。必须建立稳定的财政支持渠道和长效运行机制;加大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批专门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基地,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3.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低碳技术

有效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和气候友好技术,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要将相关内容纳入大中小学教材, 普及相关知识;要通过各种媒体介绍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关系, 介绍由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近期和长期影响;要号召公众从生活的各方面进行节能减排,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要鼓励公众监督各种浪费行为和违法排放,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4.积极推进优化产业、能源结构,提高能效

我国应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等政策措施,提高适应能力。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 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这些研究不仅能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而且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形成新的产业,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立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加强对节能、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

5.增加森林、草原碳汇

继续实施“三北”重点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开展碳汇造林试点,加强林业经营及可持续管理,提高森林蓄积量。提高农田和草地碳汇。在草原牧区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草原保护制度,控制草原载畜量,遏止草原退化。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加强人工饲草地和灌溉草场的建设。加强草原灾害防治,提高草原覆盖度,增加草原碳汇。

四、建议和做法

气候变化形势逼人。长期以来,我国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防灾减灾的丰富经验。但是当前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由于气候变暖的趋势相对缓慢而未引起整个社会足够重视;气候变暖的形势比较复杂而各方面的应对缺乏科学指导;应对气候变暖过多强调减缓而忽视适应,重视外交谈判而忽视内部应对战略等。为更好地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应考虑以下措施:

1.将应对气候变化列入国家方针政策

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极端气候灾害鲜明地列入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这既能充分体现我们国家和民族尊重自然规律的实事求是态度,也能充分体现我们国家和民族敢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勇气和精神,有利于进一步树立我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2.坚持科学发展观,减缓气候变暖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减缓气候变暖,保护全球气候。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科学的方法,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开发利用气象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等的气候影响评估,引导整个社会在发展中适应气候变化,进而走上人与气候系统和谐发展的道路。

3.增强国民意识,提高人民素质 4.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开发与创新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五大研究领域,包括气候变化、健康影响因素及其趋势的相互作用研究,气候变化对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对气候变化影响短期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对非卫生部门的健康影响政策评估,加强公共卫生系统能力建设,减少环境健康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是:“以开放促进改革,以国际规则促进国内规则,以全球治理推动国家良治,以硬约束改变软约束。”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参与其中。作为个人,在解决气候变化危机中应该改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做到低碳生活。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应对的大问题,中国一直积极参与解决该问题,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会议,就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做出公平、合理、有效的安排。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将会改善现在的气候状况,在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的更好。

第四篇: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及应对措施论文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中国的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的原因

在地球的漫漫历史中,气候总在不断变化,究其原因可概括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07年发表的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这份由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00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报告详细计算了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后认为,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净影响是气温升高。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从下述三个方面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一是气候变化后,资源生产、商品及服务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变化,使支持居住的经济条件受到了影响;二是气候变化对能源输送系统、建筑物、城市设施以及工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特定产业的一些直接影响,转而对人居环境产生了影响;三是气候变化后,因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得居住人口迁移。

人类居住地尤其是河边和海岸带居民受气候变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滑坡。人类居住环境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因高温、多雨而加剧。

低海拔海岸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正在迅速地增加那里的人口居住密度,使得人为财富(城市)处于海岸气候极端事件的威胁之中。

面临气候变化时,居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资源产业,如农业、林业和渔业的经济单一居住区,比经济多样化的居住区更脆弱。

尽管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只是初步的结论,但气候变化会对全球各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点是确定的。

◆气候变化可能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区和多数中纬度地区普遍存在作物减产的可能;对许多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说,水的有效利用降低,特别是亚热带区;同时,受到传染性疾病影响的人口数量增加,热死亡人数也将增加;另外,大暴雨事件和海平面升高引起的洪涝,将危及许多低洼和沿海居住区;由于夏季高温而导致用于降温的能源消耗增加。

◆气候变化也可能带来有利的影响

温度升高使中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着作物增产的可能;全球木材供应可能会增加;对某些缺水地区(如南亚部分地区)的居民来讲,可用水量可能增加; 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 由于出现暖冬,取暖所需能源减少。

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促进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是世界各国协调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由于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不同,因此低碳转型的步骤、方式和所需时间也不相同。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明确发展方向、探索发展道路提供参考,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必

须认清机遇和挑战,走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发展特点的、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从目前我国的国情看,我国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温室气体排放还将持续增长。二是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三是低碳技术基础尚待完善。四是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低碳转型的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首先,促进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低碳转型与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全一致,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第二,促进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面临战略机遇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数十年的发展方向。这些信号将引导国内市场和相关行业变压力和挑战为发展动力,走低碳、高效的发展道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第三,促进我国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具备了一些重要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我国已经确定到2020年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建立和完善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应气候变化工作队伍和科研人员力量不断加强、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已纳入国家立法日程,相关工作已逐步展开。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受到各级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重视。面临着低碳转型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当利用好当前的有利条件,变挑战为机遇,通过以下途径将工作做好、做实。首先要认清形势,明确思路。其次要坚持统筹兼顾,加强政策引导。第三要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农业环境 影响 对策气候变化;全球;影响;人类;措施 球正在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短时间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的异常气候现象,如干旱、洪涝、冻害、冰雹、沙暴等等,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足以给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不仅对环境、水资源、区域海平面上升、农业、自然植被等产生影响,对人类健康也有着较大的影响。长期的气候变化也

会产生很多影响,如水资源短缺、居住环境恶化、经济损失加剧、海平面上升、热浪袭击增加、人类健康受威胁、物种变化加剧等等。

暑热天气的延长及高温高湿天气直接威胁着对地球升温敏感的中纬度地区的人们,儿童、老年人、体弱者以及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对炎热的应激反应使体温调节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使原已受损的系统、组织、器官负荷增加,功能不济,往往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根据2020年和2050年的气候变化预测,估计夏季的死亡率将会有较大增加,尤其是老年人特别难以适应

高温。

全球气候变暖为许多病菌的繁殖、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温床,会使许多传染病由热带、亚热带向北扩散,受威胁的人口将增加,且流行时间将延长,是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另一严重影响。当前虫媒传染病的三大流行趋势是,新的病种不断被发现,原有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展,疾病流行的频率不断增强。

气候持续变暖,为虫媒及病原体的寄生、繁殖和传播创造了适宜条件,扩大了流行的程度和范围,引起人类疾病的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加重了对人群的危害。近20年来,一种传染病(天花)被消灭,而近30种新传染病被发现,2003年SARS的流行引起了亚洲、甚至世界人民的极度恐慌。

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农业产量明显的区域差异,将使部分地区营养不良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中高纬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而在热带和亚热带,随着气候变暖,只能以一些耐高温作物为主,产量必然下降。全球最贫穷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饥

荒的危机大大增加。

面对气候变暖巨大的影响,人们已经采取和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防治。我们应积极应对:一是减少引起全球变暖的人为因素,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并大幅度增加植树造林。二是适应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积极开展气候变化与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探索恶劣天气与健康影响的预测模型和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动员全民参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农林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如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前者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后者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气候变暖;影响;农业;对策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日趋变暖。据美国科学家(1979)估计,如果大气CO2浓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1.5℃~4.5℃。进一步研究指出,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速度释放温室气体,那么CO2的有效倍增将出现在2060年左右。如此之大的增温幅度和速度,是我们这个星球近十万年来所没有经历过的,换言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们这个星球的气温将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点。

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一百年前上升了0.48℃。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暖的一年。近三十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

全球气候不断增暖将改变各地的温度场,并影响大气的运行规律,各地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亦随之改变;增温造成的海水、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还会使海平面上升。这一切都必将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包括水资源、能源、土地、森林、海洋、人类健康、物种资源、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冲击,并造成许多目前仍估计不到的重大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暖对农林业的影响分析

1.全球气候变暖将明显提高中国各地的有效积温,使无霜期延长,因而有利于复种指数的提高,并造成喜温作物的种植北界向高纬延伸以及作物产区的地理位移。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各种作物气候区划都可能发生变化:现在的一些作物适宜种植区将变得不再适宜,并出现一些新的适宜种植区。各地农事安排都将可能发生重大变动。种植区的北移固然有利于农用土地的扩大,但新开垦的土地因土壤贫瘠或水源不足,大多不易获得高产。而北移了的农作物更容易受到突降低温的威胁。

2.全球气候变暖,将使大量冰川逐渐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自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山地冰川都几乎发生了大规模的后退。美国NOAA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架的一块像牛津郡那么大(约2 900平方公里)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渐涌向大海。随着全球的进一步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来说,这可能会淹没东南沿海大片肥沃的低地,并造成地表水排泄受阻,地下水位提高,带来大片土地沼泽化。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海水倒灌,大片良田将盐渍化。

3.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增暖,气候变率势必也发生变化,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研究表明,在气候要素平均值的变化与极端事件(灾害)发生概率的变化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非线性关系:即使温度、降水平均值发生微小变化,也可能导致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的显著增加。这意味着干旱、洪涝、台风、暴雨等发生频率将会增加。事实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就没有间断过:1991年的特大洪水曾肆虐江淮大地;1992—1993年的持续干旱更是横扫整个东部;1994年夏季华中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干旱和高温酷暑天气,而华南与东北则出现了严重的水患;199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辽河平原又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暴雨洪水。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字,仅1994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受灾面积就达0.5亿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 700亿元。新世纪以来,各种极端天气就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10年更是反常,北方出现冬天暴雪奇冷天气,春季西南5省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受灾耕地面积达到1.11亿亩,2 212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持续干旱近五个月,仅云南一省就损失170亿元。

4.由于全球气候增温,寒冷季节将会缩短,温暖和炎热季节将会延长。这一定程度上会改善某些高纬地区温度条件较差的状况;但对那些夏季原本就很炎热的中、低纬地区来说,无疑是“火上加油”的灾难。高温将加快作物的生育进程,使生育期特别是灌浆期明显缩短,高温逼熟,极端高温对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均有显著的减产效应,还会造成水稻花粉败育。

5.随着全球气候增暖,作物的各类病、虫、草害将会流行、激增和蔓延,出现范围也将由目前的中低纬地区向高纬延伸。增温将为各种害虫的生长、发育和大量繁殖提供更优越的条件,因而其越冬存活力将大大提高,雌虫产卵数将急剧增加,繁衍代数亦将明显增多。大气CO2浓度的增加还会提高作物生物量的碳氮比,从而刺激昆虫的食欲。大气环流的改变更为风播病原的大范围扩散提供了外部条件。

6.气候增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将会加快,积累量将会减少。长此下去,会造成地力下降。在某些降水量可能增多的地区,径流增大还会加剧坡地土壤可溶性养分与表土的流失。在某些降水量可能锐减的地区,植被将减少,表土易沙化,耕地更易于受到风蚀侵害,一旦遇到暴风袭击时,将产生“尘暴”效应;而遭遇暴雨冲洗时,又会造成严重的水蚀。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更多的、令人担忧的却是其不利的一面。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并寻求适应或延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道崭新的课题。

二、从农林角度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考

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是如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前者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后者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一)发展低碳农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林业以及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主要是通过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在地球大气碳循环中发挥重要的碳汇功能。但在水稻田及沼泽地、动物粪便要释放一定的温室气体甲烷。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机械、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要消耗大量的石化能量。农业秸秆等废弃物焚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因此,提倡低排放或零排放的低碳农业是我们的选择。

农业节能减排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

1.革新农业技术,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发展节约型农业关键要在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工、节能等七个方面下工夫。“节地”,就是要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充分挖掘土、水、光、热资源的利用潜力,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率。“节水”,农业特别是水稻,是高耗水产业,农业用水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70%。要加快培育新的耐旱品种,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节水栽培技术,加强现有节水技术的集成推广,大力推广覆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滴灌施肥技术等节水技术,节约用水。“节肥”,就是要加快建立科学施肥的测土、配方、示范、推广体系,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种植制度,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改善养分投入结构,优化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法,发挥养分协同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总施用量。“节药”,遏制不合理的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大力开发抗病虫良种、进一步完善化学农药的使用技术,形成高效的综合防治配套技术。“节种”,就是提高种子质量,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穴盘育苗等技术。“节工”,即大力推广少免耕等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技术,减少手工作业量,既可节约工本,又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节能”,大力开发农村太阳能,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2.切实解决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的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农

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产量大、分布广,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其含氮、磷、钾、碳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0.3%、10%、45%。据统计,中国年产农作物秸秆6.2亿吨,资源拥有量居世界首位。江苏省秸秆年产量3 700多万吨。但是,近年来焚烧秸秆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最近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年产农作物秸秆中30%用作农用燃料,25%用作饲料,2%~3%作工副业生产原料,6%~7%直接还田,还有35%约2.2亿吨剩余秸秆被白白焚烧了。笔者认为,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全面发展的时期,各种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当务之急是要开展秸杆的回收利用。政府部门不仅要禁止农民焚烧秸秆,更要组织科研部门开展相关技术的攻关,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挖掘秸秆利用的新途径。植物纤维可以通过汽化成为农用能源,也可以运用生化技术加工成肥料和饲料,植物纤维还可以作为包装材料、建筑材料、一次性餐具、家具等的替代资源。

3.加强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目前农村畜禽粪便产生量巨大,但未得到有效利用,其污染日益严重,重污染区域在不断扩大,严重威胁水体和农田环境质量。据江苏省农调队调查,2004年全省畜禽粪总量已达7475.7万吨,尿总量达3 477.4万吨,粪便总量折合成猪粪当量为12 340。5万吨。畜禽粪便的大量排放,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近年来江苏省水体N、P等含量超标,除与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有关外,畜禽粪便污染已上升为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最直接途径,是发展商品有机肥产业。加强有机肥无害化生产技术与施用技术的开发及相关政策的研究,大力扶持商品有机肥行业和培育商品有机肥市场,对于推进循环经济、提高农业和农民收益、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4.大力开发种养一体化的循环农业。种植养殖一体化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人为地把原本互为上下游的种植业与养殖业割裂开来,导致“资源—产品—再资源—再产品”的物质循环利用链断裂,不仅造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可利用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产成本的提高,而且这些可利用资源的不当处理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推进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必须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纳入到一体化经营的产业体系中,按照资源互补循环利用机理,合理配置种植养殖规模,形成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使种植业生产的秸秆等废弃物成为养殖业的饲料,养殖业的牲畜粪便经无害化处理成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既解决秸秆焚烧和粪便污染的环境问题,又大大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并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提高。论文大全网 www.xiexiebang.com整理。

采用现代经营方式,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多次增值,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沼气是实现种植业、养殖业一体化循环的关键。通过发展沼气,上联养殖业快速发展,下促种植业优质高效,中改村容村貌,维护生态平衡。随着沼气技术体系的完善,沼气在农业生产乃至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它能够有效地组织和调动农业生产各要素,促进农业生产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吸收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形成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

碳,释放1.62吨氧气。二是贮存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同时,木制品的储碳能力也很强。据日本《木材工业》报道,全球木制品碳储量每年约增加6 000万吨。三是替代功能。据国际能源机构测算,用木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由于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这些特殊功能,因此,《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间接减排两条途径。

要加快荒山荒地造林绿化步伐,加快速丰林、碳汇林、能源林、珍贵用材林、木本油料林等基地建设。要努力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加强林木种子区划和良种基地管理,抓好区域性、示范性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全面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增加混交林和乡土树种比重,注重封山育林,强化自然恢复。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

(二)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农业是露天工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气候频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威胁越来越大。要根据自然环境和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制定防旱抗涝、抵御高温寒潮、台风、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减灾应急预案,确定农业生产避灾减灾的种植模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完善灌溉体系,提高农田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传统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建设成为节水型现代高效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选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抗病、抗虫、抗旱、耐涝的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研究在新的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加强气象预报工作,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剑锋.依靠科学技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2-94.[2]马爱民.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09,(7):20-23.[3]国务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N].新华社,2008-10-29.论文题目:(任选一个题目)

1.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及应对措施 2.新时期我国农村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探析

4.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 5.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化探讨 论文要求:

1.请各位同学从以上5个题目中任选一个,随意自拟题目一律60分或不及格!2.请各位同学在6月4日(下下周一)中午12:00~12:30上交论文,地点在东校区4号教学楼4C303室。论文提交前请用订书机订好或用胶水将4页论文纸粘贴好。

3.能独立查阅文献和调研,能收集、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的知识。4.文章结构要合理、层次要清楚,重点突出,文笔流畅、书写工整。

第五篇:新能源汽车发展论文新能源汽车论文全球能源危机论文: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与策略研究

新能源汽车发展论文新能源汽车论文全球能源危机论文

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与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简述了传统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技术发展前景,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战略与策略建议,其中着重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竞争策略。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策略

1全球汽车发展面临的问题

(1)能源危机与汽车变革。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不仅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重要影响,更引起各国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大排量、高油耗的汽车不再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燃油节约型汽车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2)汽车发展与环境污染。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城市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成分是CO、HC、NOX和颗粒物等,通常在城市中心交通排放的CO形成的污染物浓度占CO总浓度的90%~95%,HC和NOX占80%~90%。而这些排放物正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3)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新的机遇。为了摆脱经济低谷,获得市场竞争先机,并使自己在未来的产业竞争格局

同的战略选择。

(4)技术变革与能源多样化。“事实上能源供应面临的风险,目前最直接的不是全球资源匮缺,而是技术创新能否使有限的能源得以长久地、持续地供应,并不断的通过技术进步开发新的能源,为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保障”[1]。目前,除了常规的化石资源(煤、石油、天然气)以外,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生物能、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的开发和利用比例逐渐提高,并由此产生了相应的多种新技术,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能源的多样化发展给汽车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无限可能,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必然会将汽车产业领域延伸、拓展到更加广泛的产业范畴(见图1)。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1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刚刚起步,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各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研发的重点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比较以上新能源汽车后,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当前各种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问题新能源汽车虽然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其大面积推广尚需时日。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着三个急需解决或突破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之一:关键技术,如电池、电控等技术其产业化过程还未实现。核心问题之二:成本过高,包括新能源汽车自身生产成本和用户使用成本。核心问题之三:国家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深度。

3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广受各国关注的新兴产业,未来必将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格局。这就决定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不但与其自身形成的竞争优劣势相关,而且与其所属国家相关产业的优劣势息息相关。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战略不仅仅涉及技术层面、行业企业层面,更涉及到国家产业层面。

3.1国家竞争战略

1)科技强国:要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技术、原材料技术、基础零部件等领域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为本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基础资源支持,为产业化夯实基础。

(2)工商富国:创造支持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政策、法规,扶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发展,尤其支持民族品牌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

(3)消费:消费是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鼓励倡导消费民族产品。没有民族的消费,就没有本民族的品牌,也就没有国家的竞争优势。

3.2企业竞争战略竞争战略的目的是通过提供比竞争对手更能满

在《竞争战略》中,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总结提出了成功企业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别化和集中战略。纵观近百年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与竞争的实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旧遵守市场的竞争规律,须满足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中的任意一个。

3.3技术战略技术战略的核心是企业努力获取何种类型的竞争优势。应当开发那些对企业的基本战略贡献最大的技术,同时要权衡开发这些技术的成功率。技术战略是企业可用以追求三个基本战略中任意一个的潜在强大工具[2]。

(1)产品技术。对新能源汽车的项目开发按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排序,符合低成本或差别化的要求;选择关键路线,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开展纵向、横向一体化的技术合作。

(2)工艺技术。工艺技术的重要目的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及生产的安全性。

(3)管理技术。提升企业的整体文化素养,为顾客创造最高或最佳的价值利益。

(4)引进技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

4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政策与策略

相关背景为了打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在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都给予政策支持,用以扶持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为我国汽车业缩短与世界汽车业的差距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在传统汽车行业里,我国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几十年。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我国在关键技术、研发、资金和政策等产业发展平台上与发达国家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初期,国务院就鼓励发展清洁汽车。

4.2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与策略建议面对历史机遇,我们要创造竞争优势,提升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话语权。依据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与发展策略的核心是建立国家竞争优势。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

(1)国家抓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企业负责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

(2)国家及各级政府支持拥有关键技术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的企业注入资本金,使这些企业能够建立竞争优势,成为在专有技术、特色零部件

购、销售推广、人才引进、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优先发展民族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3)组织、协调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官、产、学、研用等单位,实现链接,形成总体研发体系,降低研发成本,共享技术成果,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汽车生产企业要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通过股权、技术等多种方式与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企业组成紧密的产业联盟。

(4)整车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的合资合作,中方拥有控股权。合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尤其要使用非外资方的产品品牌。

(5)鼓励民族品牌的企业上市,增加融资功能优先增发新股、发行债券、定向增发等融资政策。

(6)制定新能源产品标准、规范,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及整个产业链。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充电网络、专用停车场、加气站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国家的调控优势。

5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策略 5.1策略原则

(1)市场营销的战略性4P策略。它包括:研究(Probing),也即深入实际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划分(Partitioning),即细

(Segmentation);优先(Prioritizing),即目标选定(Targeting);定位(Positioning)。

(2)市场营销的战术性4P策略。即产品(Product)策略、价格(Price)策略、分销渠道(Place策略和促销(Promotion)策略。它们是市场营销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也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手段,对它们的具体运用,形成了企业基本的营销组合策略。

(3)大市场营销的2P策略。大市场营销的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策略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策略是进入一个全新的组织市场或进入一个新国家、区域市场要用到的策略。

5.2理论依据无论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约,目前其产品成本及价格普遍高于传统汽车,且其可靠性、方便性、安全性、维修性均需不断提高。因此,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产业化必然会经历一个过程,其市场竞争策略的选择就要更加审慎和符合现实发展情况。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市场竞争策略会围绕如何提高顾客价值来展开。依据价值工程理论,顾客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不仅注重功能,更注重这个产品(或服务)值不值花这些钱来买。在市场竞争中,顾客心目中都会有一杆秤,会根据不同的商品,不同的竞争

高,产品(或服务)就越有竞争力,销量就会越好。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功能上还未达到传统汽车的水平,且总成本高。要提高对顾客的价值,必须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功能,同时降低总成本,不断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竞争目标趋向于两类:一是功能不变即达到传统汽车的功能,总成本降低;二是功能稍有降低(如车速、续驶里程),总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再加上环保的社会效益,即可进一步提高对顾客的价值。

5.3混合动力汽车的竞争策略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除了传统的动力装置外,至少还必须安装电池,其成本不可能降至传统汽车的水准,所以混合动力汽车的价值相对于传统汽车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上。由于对节能减排要求迫切,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大型车辆最适合首先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在技术上,混合动力车应先发展“弱混”再发展“强混”(含插电式双模)。

5.4纯电动汽车的竞争策略

(1)在产品设计方面。纯电动汽车不同于传统汽车。传统汽车装满油箱时的续驶里程通常在480公里左右,但纯电动汽车目前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在现实中,不同的消费群体实际使用中有不同的续驶里程和最高车速(或限速值)期望,而设计不同的产品。例如:按续驶里程160公里、320公里、480公里和最高车速(或限速值)90公里/小时、180公里/小时进行市场细分;或按续驶里程240公里、480公里和最高车速(或限速值)90公里/小时、180公里/小时进行市场细分,开发设计不同的产品。按续驶里程和最高车速(或限速值)将市场细分,其关键的是找到纯电动汽车市场可行的切入点。可行的方式是首先发展续驶里程和最高车速(或限速值)要求不高的城市公共用车和私人上下班用车,实现纯电动汽车消费的起步。

(2)在产品成本方面。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它占据了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将电池作为汽车整车的一部分,因为受到价格过高的影响,势必制约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如果电池不作为整车的一部分,而是以租赁的方式出租给用户,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用户的采购成本和综合使用成本。在租赁模式中,租赁业务的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经销商和现有加油站;另一类是专业电池租赁公司。

5.5燃料电池汽车的竞争策略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解决方案。由于其商品化进程受到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进展的制约,所以当前竞争策略主要围绕产品策

(1)适应性。提高其在不同气候(高、低温)、不同环境(海拔、沙尘、空气质量差的地区)和不同交通情况(频繁变动工况)下的适应性。

(2)可靠性。传统汽车内燃机的寿命一般是5000h以上,而目前燃料电池组的寿命仅为2000h左右,且故障率高。

(3)总能量效率。不断提高其总能量效率是重要的研发方向,也是燃料电池的最大优势所在。

(4)成本。不断研发产品技术、工艺技术,降低产品生命周期总成本。

(5)基础设施。相关基础设施,如:加氢站、维修及配件供应体系的建设等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

6结束语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及能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可循环的低碳能源。中国沿着低碳经济的道路和平崛起,将为人类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3]。在交通和汽车领域的解决方案就是发展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在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极力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以获得今后在汽车工业技术领域进步的相对优势。我国汽车在内燃机上还未完全掌握关键技术,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汽车工业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综上所述,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国家层面上。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在提供优势产业基础资源、良好的政策、产业和消费环境等方面,国家应当形成一个系统有效并扎实推进的支持体系,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搭建与国际同行竞争的比较优势平台。

(2)在企业层面上。新能源汽车在功能上还未达到传统汽车的水平,且总成本高。要提高对顾客的价值,必须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功能,同时降低总成本,以不断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3)在市场层面上。从目前情况看,只有政府介入,强行推广,先易后难,才能促进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首选是公共服务领域用车市场,如: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等。这类市场易于政策介入和强制推广且此类汽车消费集中,充电站的建设也就相对集中能有效提高充电站使用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其次是以代步工具为主的微型纯电动汽车市场,这是商业化运营最容易切入的市场。

(4)在产品层面上。我国新能源汽车可行的发展思路是:首先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先发展“弱混”并不断积累完善相关技术,降低成本,再发展强混(含插电式双模);在市场导入上,优先发展公交用车,使混合动力汽车率先产业化并普及。随着电池组及管理系统在混合动力车上的日趋成熟,成本降低,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借用混合动力汽车相

始发展纯电动汽车,再发展大功率的纯电动汽车。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基础设施的完善并产业化,再发展燃料电池汽车,重点解决燃料电池组的问题,即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发展应按照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路线来演进,燃料电池汽车将是新能源汽车的最终走向。

参考文献:

[1]邢洪金,陈士俊.新能源与我国汽车技术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9,(5):37-39 [2]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83.[3]陈柳钦.低碳经济演进:国际动向与中国行动[J].科学决策,2010,(4):1-17.

下载研究伊恩西蒙斯的全球环境史论文(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伊恩西蒙斯的全球环境史论文(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