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正与普通话语音的共时比较论文(范文大全)

时间:2019-11-27 22:4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钦州正与普通话语音的共时比较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钦州正与普通话语音的共时比较论文》。

第一篇:钦州正与普通话语音的共时比较论文

摘要:钦州正是广西钦州的一种汉语方言,过去也叫官话,是教学、祭祀等文化活动的工作用语。它与普通话比较的主要语音特点是:有[??]两个声母,有舌叶音[?t?h?],没有舌尖前音[ts tsh s]、舌面音[??h?]和翘舌音[?h?];韵母44个,有[y]韵母,但跟普通话[y]韵母管字不同,阴声韵母像普通话;有入声,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舒声的调类像普通话。

关键词:钦州正;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

钦州正是广西钦州的一种汉语方言,又称正话或钦州正音,在清代到解放前也称官话。“正”是标准、规范的意思。钦州正曾经是地方标准语,直到解放初期的私塾先生都用钦州正做工作语言,各地的道公、师公做法事念唱时也大多用钦州正(至今不少地方还保留此传统)。目前,讲钦州正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龙门镇,约有5000多人。据钦州市志记载,讲钦州正的还有零星散居于其他乡镇的部分居民。如九龙乡沙田村公所的上东坝、下东坝村和高桥村公所的李屋坪村,大寺镇天安村公所的榃伦、松柏村,屯强村公所的马岗村、屯公村和大寺村公所的屯合村,大洞乡平辽村、黄屋屯镇金竹村公所的大埠村,沙埠乡田寮村公所的鹧鸪村等,人口约2000人[1]。

本文所记录的钦州正,为龙门岛的正话。发音人陈超文,龙门人,1954年出生,母语是钦州正,现为钦州市五中语文教师。龙门岛内方言主要有钦州正、白话、海獭话,据当地人称,钦州正话主要来源于从北方及福建等地来镇守龙门岛的军人及其家属。其他地方(包括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迁徙而来的居民不少受钦州正同化,连续几代直至今天一直讲钦州正。

以下是钦州正的声韵调:

1.声母23个p ph m f t th n-l??hk kh??h kv khv hv j v??2.韵母44个i u y a o?ai u?i?i ui au iau?u iu am i?m?m an-?n-i?n y?n?n-in yn a??ia??u??ap?p?p at?t?t?t it ut yt ak?k?k i?k uk3.声调6类阴平35阳平21上声44去声13上入5下入13二、钦州正与普通话的语音比较(一)声母比较普通话声母共22个(包括零声母),钦州正声母共有23个(包括零声母)。它们的主要异同点如下:1.古全浊声母钦州正今读塞音和塞擦音时,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与普通话相同;

2.古微母钦州正小部分今读[m],大部分读[v]。

普通话则读零声母(合口呼)。

3.钦州正古精知庄章合为一套,读舌叶音[?t?h?],没有舌尖前[ts tsh s]、舌面音[??h?]和翘舌音[?h?];普通话这三组塞音、塞擦音齐全,在钦州正里分化复杂;

4.钦州正有舌面前鼻音[?],但只管5个字。这5个字是:[泥]捏[日]乳蕊[疑]鼼[以]锐;普通话没有此声母;

5.钦州正日母以读[j]为主,少数字读[n],普通话日母字今读翘舌音[?],止摄开口今读零声母;6.钦州正疑母大部分读[??j],很少部分读[n v?]?。普通话疑母今读零声母。少数字读[n],个别字读[?];

7.晓组大部分读[h hv],合口呼的部分字读[f],另有少量字读[j],匣母个别字读[v]。晓匣母字普通话今读分洪细,在洪音韵母前读[x],在细音韵母前读[?];

9.影组以读[j]为主,影云二母相当部分读[v],影母读[??]的也不少。普通话以读零声母[?]?为主。

10.钦州正和普通话声母相同的部分,所辖的字不完全等同。

以下是钦州正和普通话的声母对照表(注:“普”指普通话,“正”指钦州正话,例字后百分比数据为钦州正声母在对应的普通话声母分化中所占的比例,不标数据的百分比为零,以下其他对照表方法同)。

钦州正和普通话声母对照表

(二)韵母比较普通话韵母一共是39个,钦州正韵母是44个。

它们的主要比较点如下:

1.假开二麻以读[a]为主,但有28%的字跟三等一样读[?]。跟三等相同的字是:家加嘉傢贾价架驾嫁稼痂霞遐暇假假虾蝦下夏厦桠巴(有的字是又读)。

假开二麻普通话今读[a][ia];三等读[?][ie];

2.有[y]韵母,但跟普通话[y]韵母管字不同。不同的部分是:(1)正话读[y]普通话读[u]:[鱼]猪著诸煮署除储褚杵书舒薯暑鼠黍庶恕处处[虞]朱诛蛛株硃珠柱主蛀住驻殊拄厨橱枢戍竖(2)普通话读[y]正话读[i]:[鱼]女滤吕稆旅虑蛆絮绪虚嘘许[虞]具惧区驱瞿躯普通话撮口呼其他韵母,正话除了读[u i]外,读开口呼的也不少。

3.蟹开一与蟹开二没有区别,主流读音都是[ai],两者都有个别字读[i]。开口三四等主流都读[i],四等少量字读[?i]。合口以[?i]为主,[ui]次之。这点与普通话大多相同。

4.止开三基本读[i],合口支脂基本读[?i ui],微读[ui]。与普通话不同。

5.正话效摄一二等以[au]为主,三四等以[iau]为主。普通话二等有少数读[iau]的,三等少数、四等几个字读[au]。这点与普通话大多相同。

6.流摄一三等正话都读[?u],普通话主要读[ou、iu],少数唇音字正话读[u au]:[u]戊母拇/浮妇富副负[au]剖牡贸茂/矛。除个别字外,流摄与效摄不混。后者与普通话大致相同。

7.鼻音韵尾管字与普通话大体接近,不同之处主要是有来自咸深两摄的[m]韵尾。

(1)普通话读[-n]正话读[-m]:[am]喃漤婪馋尴鉴蚶喊撼憾[i?m]掂挦黔挦[?m]浸渗甚禽擒妗腍禁潭含衔庵鹌揞暗(2)普通话读[-n]正话读[-??]:馨聘沾肯称对称(3)普通话读[-??]正话读[-n]:戥橙槟颖亲亲家有两个普通话不读鼻音尾的字正话也读鼻音,癌??am21]在南方普遍读[am],扩[khva??13]是粤语的读音。

8.有[y]韵母,跟北京[y]韵母管字不同。不同的部分是:(1)正话读[y]北京读[u]:[鱼]猪著诸煮署除储褚杵书舒薯暑鼠黍庶恕处处[虞]朱诛蛛株硃珠柱主蛀住驻殊拄厨橱枢戍竖(2)北京读[y]正话读[i]:[鱼]女滤吕稆旅虑蛆絮绪虚嘘许[虞]具惧区驱瞿躯北京撮口呼其他韵母,正话除了读[u i]外,读开口呼的也不少。

9.(1)正话[p]尾来自咸深摄,字不多。[咸]搭沓踏塔纳杂闸洽甲胛匣答煠夹錔蛤[深]集粒汁缉辑。

有几个山摄字也读[-p]:涩湿獭捏;普通话无[p]尾。

(2)正话[t]尾主要来自山臻摄,其他摄读[-t]的也不少。

压垃扎盒喝合碟蝶谍叠贴业聂镊蹑接捷褶妾涉摄劫协侠狭峡胁叶页夹裌帖挟摺苶习袭[深]涩立泣笠执蛰湿十拾急及级吸给入[曾]啬塞逼力值殖植食蚀识息熄媳极煏织职[梗]液腋掖核覈觅疬夕绩积迹籍吃析惜昔释锡击激藉历曆戚席;普通话无[t]尾。

值得一提的是“鼻”读[pit5]。

(3)正话[k]尾基本是宕江曾梗通摄字,例外有:[咸]磕瞌怯鸽揖[深]噎[山]拽劣豁逸[臻]勿突;普通话无[k]尾。

钦州正和普通话韵母对照表

(三)声调比较普通话声调4类,平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无入声;正话声调6类,有入声,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正话特殊情况有4点:(1)浊音平声有50字归阴平。

(2)古上声基本上都读上声,但有114字归入去声,27个全清字也读去声。

(3)古去声基本上都读去声,有76个浊音字归入阳平。

(4)古入声基本上都读入声,但不按清浊分阴阳,两类入声的清浊字数相差不多。

第二篇:普通话语音教学大纲

《普通话培训语音部分》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

(一)区内大学、大专层次学生:地处北方方言区,其语言面貌多数为二级乙、三级甲两等,对普通话的语音基础知识缺乏系统地学习,也缺少科学的指导。此课程主要解决以上两方面的问题。

(二)区内蒙古族大学层次学生:学生大多来自蒙古族语言区,汉语为第二语言,学生有些经历汉语地区学习,有些经历汉蒙双语教学区的学习。蒙汉语在语音方面的差异,使得学生语言面貌多数为三级甲、乙两等,更需要进行系统的普通话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以适应社会对其语言表达方面的要求。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语音教学是对学生的普通话语音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进行较为科学系统地学习和训练,以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规定的普通话水平等级。

(二)课程的任务

普通话是我国各行业的规范语言,是各民族、各方言区的通用语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语流音变,从而获得本专业岗位人员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资格。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普通话测试的性质、意义、普通话测试标准的把握,提高对该课程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普通话语音知识的学习,认识各方言区语音与普通话的差异,并进行科学地、行之有效地、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普通话语音水平,为朗读、说话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顺利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书。

三、教学大纲编写的依据和原则

(一)教学大纲编写依据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国语[1994]43号)《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教育部、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教语用[2003]2号),内蒙古自治区语委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的《内蒙古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读本》(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7)

(二)编写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普通话训练与考核的要求出发,制定科学、完备的教学和训练内容,重成果,讲实效。

四、课程的教学要求

首先进行普通话基础知识学习,然后对方音问题进行辨正和训练。对方言区学生和民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注重实效。

五、课程的考核

参加普通话测试。

六、课程体系结构

(一)普通话概述(1学时)

(二)普通话等级测试标准,测试的方式、内容、范围、普通 话测试试卷分析及评分标准,(1学时)

(三)普通话声母及各方言区常见错误(4学时)

(四)普通话韵母及各方言区常见错误(4学时)

(五)普通话声调及各方言区常见错误(2学时)

(六)普通话语流音变及各方言区常见错误(3.5学时)

(七)现代汉语词语轻重格式(0.5学时)

七、教学内容

第一讲 普通话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普通话内涵,了解推广普通话的性质、意义。教学重点:普通话定义;推普的意义 教学难点:普通话定义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普通话

(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三)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和工作目标、思路

(四)怎样学好普通话

第二讲 普通话等级测试标准,测试的方式、内容、范围、试卷构成及评分标准、测试流程

教学目的: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了解测试的方式、内容和范围、试卷构成及评分标准、测试流程。教学重点:同上 教学难点:测试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和意义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式、内容和范围

(五)普通话测试试卷分析及评分标准

(六)普通话测试流程

第三讲 普通话声母及各方言区常见错误

教学目的:掌握普通话声母,发准普通话的21个辅音声母及零声母。教学重点:声母;声母常见错误 教学难点:声母;声母常见错误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唇音声母发音原理及常见错误与辨正训练

(二)舌尖前声母发音原理及常见错误与辨正训练

(三)舌尖中声母发音原理及常见错误与辨正训练

(四)舌尖后声母发音原理及常见错误与辨正训练

(五)舌面前声母发音原理及常见错误与辨正训练

(六)舌面后声母发音原理及常见错误与辨正训练

第四讲 普通话声母及各方言区常见错误 教学目的:学习普通话韵母发音知识,以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发音质量。

教学重点:韵母的发音;韵母常见错误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单韵母的发音

1.单元音韵母的发音:舌面元音、卷舌元音、舌尖元音 2.常见错误及辨正训练

(二)复韵母的发音

1.复元音韵母的发音 2.常见错误及辨正训练

(三)带鼻音韵母的发音 1.复元音韵母的发音 2.常见错误及辨正训练

第五讲 普通话声调及各方言区常见错误

教学目的:学习普通话声调知识,以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发音质量。

教学重点:声调的知识;声调的辨正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声调的特性

(二)调值和调类

(三)普通话的声调系统

(四)各方言区声调常见错误辩证训练 1.各方言区声调常见错误 2.辩证训练

第六讲 普通话语流音变及常见错误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普通话音变知识,掌握了正确的音变方法,以便提高发音质量。教学重点:音变规律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时数:3.5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语流音变

(二)变调知识 1.上声变调

2.“一”和“不”变调 3.常见变调错误与辩证训练

(三)轻声 1.轻声的性质 2.轻声的词汇语法作用 3.常见轻声错误与辩正训练

(四)儿化

1、儿化的读音规律

2、儿化的词汇语法作用

3、常见儿化错误与辩证训练

(五)重叠式形容词的音变

1、重叠式形容词的音变

2、常见重叠式形容词音变错误与辩证训练

(六)语气词“啊”的音变 1.语气词“啊”的音变

2.语气词“啊”的音变常见错误与辨正

第七讲 现代汉语词语轻重格式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普通话词语轻重格式知识,掌握了正确的词语轻重读法,以便提高发音质量。教学重点:轻重格式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时数:3.5学时 教学内容:

(一)现代汉语非轻声词语的轻重格式

(二)现代汉语轻声词语的轻重格式

(三)常见现代汉语词语轻重格式错误及辨正训练

第三篇:普通话语音教学大纲

《普通话语音》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训练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实践性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教学对象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班的学生,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目的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积极主动地宣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理论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别能力和自我语音辨正能力;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演讲及其它口语交际。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测试并达到理想的等级标准。

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教学上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教学手段尽可能多样化,在讲授、示范、训练、讨论、模拟表达等常规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内容及学时:

该课程为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2学时,实训学时20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训练两部分。

第一部分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掌握汉语拼音,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会说普通话。

第二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把普通话的声、韵、调贯穿始终,把四川方音的辨正贯穿始终,并且突出四川方音的辨正。

绪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普通话的内涵,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掌握普通话语音的概念。

教学重点:普通话的内涵;普通话语音。教学难点: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重点。教学内容:

一、普通话和汉语方言

二、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

三、怎样学习普通话

第一篇

普通话语音训练

第六章

声母发音与方言声母发音辨正训练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普通话各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分清平翘舌各个声母及分清边鼻音声母的辨正方法。充分使用教材内的训练资料,做到读准每个词语,较流利地读出声母训练的绕口令及诗文。

教学重点: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声母训练。教学难点:平翘舌、边鼻音声母的辨正。教学内容:

一、声母的分类和作用。

二、声母发音分析和发音训练。

三、方言声母发音辨正训练。

第七章

韵母发音与方言韵母发音辨正训练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普通话韵母的分类及结构,以及它们的发音;掌握分清有关单韵母与复韵母、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的辨正方法。充分使用教材内的训练资料,做到读准每个词语,较流利地读出绕口令和诗文,注意咬准韵母。

教学重点:普通话韵母的分类与韵母辨正,韵母训练。

教学难点:单韵母与复韵母、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的辨正。教学内容:

一、韵母的分类和作用。

二、韵母发音分析和发音训练。

三、方言韵母发音辨正训练。

第八章

声调发音与方言声调辨正训练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普通话的调值与调类,念准普通话各调类的调值,充分利用教材内的训练资料,做到读准每个音节的声调,注意声调辨正,较流利地读出诗词、句子,咬准声调。

教学重点:普通话的调值与调类,声调训练。教学难点:声调辨正。教学内容:

一、声调的含义和作用。

二、声调的调值、调类和调号。

三、声调的发音要领及训练方法。

四、方言声调辨正训练。第九章

语流音变训练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普通话的各种音变的规则,包括上声、“一”和“不”的变调规则;轻声的读法;儿化韵的发音;“啊”的变读规则等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训练资料,做好各种音变练习,做好音变综合朗读训练,用较为标准的普通话朗读短文,要求声、韵、调、音变均较标准。

教学重点:普通话音变规则;各种音变训练。教学难点:各种音变的纠正训练。教学内容:

一、变调与变调发音训练。

二、轻声与轻声发音训练。

三、儿化与儿化发音训练。

四、“啊”的音变及其训练。第十章 音节综合训练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音节的结构,掌握声韵的拼合规律和音节的拼读方法。教学重点:声母和韵母的拼合规律。教学难点:音节的拼读方法。教学内容

一、音节的结构。

二、声韵的拼合规律。

三、音节的拼读方法。

第二篇

口语表达技能基础训练 第十二章

朗读技巧与训练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语调各基本要素,包括语法停顿、感情停顿、语法重音、逻辑重音等表现的一般规则;掌握并会运用朗读诗文的要领。充分使用教材中的训练材料,做到能够使用比较标准或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诗、文、故事等。

教学要点:语调的基本要素;朗读的基本要求;朗读与说话训练。教学难点:朗读与说话训练。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朗读?

二、朗读的要求。

三、朗读的技巧。

四、各种文体的朗读技巧与训练。

第十三章

普通话的测试应试技巧与训练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测试重点、测试标准。教学重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式、重点与标准。教学难点:测试标准。教学内容: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重点;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

注:对关于普通话测试的内容为了解,作日后准备参加测试的参考,教学与考试不作要求。

四、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五、考核方式:考核

本课程是考查科目,操作考试(口试),按河南省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方案进行。

六、教材: 该课程教材为《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教程》,郑州大学出版社、张严明、袁蕾、孙海芳主编,2007年8月第一版。

第四篇: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与普通话程度副词的共时比较

李冬梅1 杨松柠2(1.大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2.大庆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 要] 使非某方言区语言使用者了解方言词语最恰当途径是通过比较找到与其用法最为接近的普通话中词语,再指明两者间的差异。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包含两种用法,一与普通话程度副词“老”的意义用法相同;二是东北方言特有的程度副词“老”的用法。将“老”的后一用法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太”“很”“可”进行语义、语法和语用上的对比,得到与东北方言“老”最为接近的是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可”,因此,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老”=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东北方言特有“老”≈普通话话中程度副词“老”+普通话中程度副词“可”。

[关键词] 东北方言;老;可;太

中图分类号: H 1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2-0037-03 东北方言中特有的程度副词数量较多,如“老”“贼(贼黑)”“确(确黑)”等,其中以“老”使用频率最高,对连用成分限制最少。前人对于程度副词“老”的语义及用法已经有诸多讨论,但关于它与其他词间的差异较少提及。程度副词看似并不复杂,但彼此间也有很多细微的差异,因此比较这些副词间的同与异,也是了解它们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对于其他方言区的人来讲,为某一个方言词寻找一个意义用法最为接近的普通话语词,是了解该词特点的最快最直接的途径,因此本文试将“老”与普通话中的意义相似的常用副词进行对比,以期在对比中深化对东北方言词“老”的认识。

一、程度副词“老”的基本分析

(一)所属程度副词类别

从意义上讲,程度副词显示的是对象具备某一属性的量度。这一量度既可以在与具体对象的比较中被显现出来,又可以与某一隐含的常态标准相比较判断得出。前者称为相对程度副词,如“更”“稍微”“最”“比较”等等,相对程度副词都可以用于比较句。而“很”“非常”“太”与前者不同,它们不能用于比较句,是结合常态标准的判断结果,称之为绝对程度副词。东北方言的“老”基本不用于比较,不能说“我比他老漂亮了”,因此属于绝对程度副词。同时,绝对程度副词又可以根据与常态标准相差异量度的大小分为:过量级(太

1、过、过于)、极高级(极)、次高级(多、多么、好、怪、挺,可,非常,很,十分,相当,颇,颇为),略低级(似乎、有点、有些)。这四个量级的区分是一种语义区分,彼此具有连续性和模糊性,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老”必定不属于略低级和过量级,但是属于极高还是次高级后文还有详细论证。

(二)基本用法

多数程度副词都能修饰形容词、动词或短语,“老”也是如此,只不过 “老”是方言词,因而其中心语多为口语词,但近年来书面语词,类似“壮观”“和谐”“威风”等与“老”的连用在方言中也屡见不鲜。我们将“老”修饰的中心语简称之为C(center),“老+C”结构有五个语法位置:1.谓语位置,2.补语位置,3.宾语的定语位置,4.非宾语的定语位置,5.状语位置,如:

(1)我老不幸福了。(乡村1)

(2)这几天在宾馆里给我难受的,那被子让我搂得,老紧了!(乡村3)(3)今天又买了这身工作服,花了老多钱了。(马大帅3)(4)老多人在那等着你呢。

(5)长贵在树林边等着呢,老远就喊她。(乡村1)

以上5个例子一一对应5个句法位置。在方言中“老+C”结构处于1、2位置时,句子必须强制带语气词“了”。在3、4、5位置时,不必强制带“了”,其实在3、4、5位置的“老”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老”一致。如:

(6)罗金保、小嘎子两个正从一个老大的鸡窝上跳下来。(《小兵张嘎》)(7)老早就想见见邓颖超同志,希望得到邓大姐的指导和帮助。(《中南海畔海棠红》)以上两例都非方言作品,句中“老”的用法属普通话用法,东北方言中特有的“老”在1、2位置上并同时强制与“了”共现是在句法形式上与普通话“老”最大的不同,普通话“老”也可出现在1、2位置,但常与“的”共现,如:河老宽老宽的。(《八百词》),此例在东北方言中同样可以被接受。

因此,在东北话的语法中,程度副词“老”的用法既包括普通话中“老”的用法,也包括了其独有的在位置1、2并强制与“了”连用的这种用法。为更深入地认识方言程度副词,本文以下将着力于后者,因此下文中若非特别注明,所提到的“老”都是指东北方言中“老”的用法。

在普通话中,强制带语气词“了”的绝对程度副词只有两个:“太”和“可”。笔者询问的很大一部分东北人觉得“太”的程度与“老”更为接近,但下文将证明,无论从语义、语法,还是语用上,与方言词“老”最相近的都是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可”。

二、普通话“太”与东北方言词“老”的对比 普通话的“太”有两个含义,太1属于过量级,表示性质超过了应有的程度,具有批评意味,太2是极高级,单纯表示某性质的程度高。如:(8)你太1相信他了。(《八百词》)(9)我太感激你了!(同上)

以上例(8)是太1,例(9)是太2,张谊生(2010)认为两者可以不进行区分,但太1太2不仅在语义上有差异,在句法上也有不同表现。首先,太1不强制与“了”连用。其次,太1因为是主观批评态度,出于礼貌原则可以加上表示减量的“有点儿”“一些”表示委婉语气。如:你也太干脆了些。但太2一般不这样用。因而与“老”意义相近的是太2,但尽管“太2”与“老”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语义上

1.是否具有极性含义。“太”具有极性含义,而“老”则不具有。以语气副词“简直”作为测试词,可以证明副词是否有极性含义。与“简直”连用的程度副词应该满足两个条件,条件A:程度级别上的极性高度。这与“简直”一词本身含义密切相关,“简直”是一个具有夸张主观感情色彩的语气副词,而夸张的目的程度必是某种极高程度。如“很”作为次高级的程度副词,就不符合被“简直”修饰的条件,因而不能说“他简直很漂亮”。条件B:带有主观性的评价。这也是由于它的主观夸张义,这一点可以从极高级程度副词“极”的两种用法与“简直”连用的差异上来看,“极”可以在形容词动词前作状语,形成“极C”格式,也可以作补语,形成“C极了”格式,“简直”很少与“极C”连用,却可以与“C极了”连用。如:(10)*他的心情简直极好。(11)他的心情简直好极了。句(10)与句(11)的差异与主观性相关,“极C”的主观性要小于“C极了”,这与语气词“了”不无关系。而“太2”由于具备“极高级”和“主观性”两个要件,因而可以接受“简直”的修饰,例如:

(12)我告诉了她我简直太爱她了。(《处女地》马宁)(13)简直太荒唐了!(《尸变》嵇鸿)

而方言副词“老C了”却不能与“简直”连用,东北方言中不大会说“我简直老爱她了”或者“这简直老荒唐了!”,“老C了”中有句尾语气词“了”,它并不缺少主观夸张和评价的意味,可以满足前文提到的条件B,那么“老”不能与“简直”连用原因就在于它不满足条件A,即“老C了”所表达的程度并未达到极性至高。因此,曹曼莉(2008)在分析黑龙江方言副词“老”时,凭语感认为其“接近于极高级程度副词,其意义相当于‘极其、特别’”是值得商榷的。

2.相对性含义的高低。“太2”与东北方言副词“老”都是绝对程度副词,两者都不能用于狭义比较格式如“X比Y老/太C了”格式,但是,两者对于广义的比较语境的适用性又有所差别,可用“跟X比,他太A了”作为测试格式:(15)跟周围人比,他太穷了。(16)*跟周围人比,他老穷了。例(15)是完全合格的例句,而例(16)接受性相对而言就要差很多。因而虽然“太”与“老”都是绝对程度副词,但就其相对性的高低来讲,“太”是要高于“老”的。

(二)用法上:否定形式不同

“老”与否定词“不”连用只有“老不C了”格式,如前文例(1)中的“我老不幸福了”。中心语往往是具有符合主观愿望的积极色彩。而普通话中程度副词“太2”有两个否定形式,“太不C了”和“不太C”。如:(17)太不虚心了。(《八百词》)(18)这事你做得不太合适吧。(《八百词》)

例(17)是“太不C了”格式,其与“老不C了”有相通之处。而对于例(18)的“不太C”,程度副词“老”则不存在相对应的“不老C”或者“不老C了”格式。

(三)语用上:已知与未知的差别

“老C了”一般只用于说话人觉得C是听话者未知的性质。而“太C了”用得更广,既可以假设对方未知的,也可以是假设对方已知或通过推理可获知的。如:(19)甲:今天签名会怎么样? 乙:那场面太壮观了。(20)你的汉语太好了!

例(19)中,甲的询问使乙有理由推知这一场面的状况对于甲来讲是一个完全未知的情境,乙可以用“太”对甲未知的“壮观”进行程度修饰,但,(19)也可以用“老”进行替换而句子合格性不变。但是当一个留学生跟我们面对面交谈以后,我们发现他的汉语很好,要对其进行夸赞时,可以用“太”,如例(20),但不能说“你的汉语老好了!”,因为听话人对自己的汉语水平程度我们默认为是一种已知状况。而以下对话中,又可以使用“老”。(21)甲:对不起,我的汉语说得还不太好。

(22)乙:没有啊,我觉得你的汉语说得老好了!真的。

此时,乙根据甲的前句信息得知“甲汉语讲得好”对于甲来讲是一个新信息,可以用“老”。试让我们再想象一个场景,当甲乙共同在画展上看到一幅画,甲要夸赞这幅画漂亮,一定会说,“这幅画太漂亮了!”而不会说“这幅画老漂亮了!”,如果用后者,似乎让人觉得乙是一个盲人,看不见这幅画,甲在为乙描述这幅画。综上,“老”主要用于描绘听者未知的事件。以上通过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四项指标对“太”和方言副词“老”进行了比较,这些指标显示了“太”与“老”的诸多差异。而以下将看到普通话程度副词“可”在四个方面,与东北方言“老”保持高度一致。

三、东北方言副词“老”与普通话程度副词“可”的对比 普通话中的副词“可”有两个,可1是程度副词,可2是语气副词。当作为程度副词时,“可”重读,强调程度高,有夸张的意味,主要修饰心理动词以及“有+抽象名词”等,后边往往带语气词“啦、呢、了”例如:(23)他汉语说得可好啦!(《八百词》)(24)样样俱全,堆山成岭,可多了!(《虚词例释》)可2是语气副词,在句中不占据重音,可与一般动词连用,在不同语境中,可表达“终于”“强调”“疑问”等语气,如:(25)这会可睡着了!(《虚词例释》)(26)我可要试试。(同上)

可1不能再修饰其他程度副词,而可2则可与其他程度副词连用。如:(27)你的心眼可太多了。(老舍《生日》)(28)他的心眼可多了。例(27)是语气副词,“可”轻读,其后可以接程度副词“太”,而例(28)中“可”重读,是“可1”,其后不能加任何程度副词。

可1与可2的差别是很明显,与“老”意义用法各方面极为相似的是程度副词“可1”。

(一)普通话“可1”与方言程度副词“老”的相同点 1.语义上都不具备极性义和相对性。“可1”与“老”相同,在简单形式下,都不能与语气副词“简直”连用,不能说“简直可C了”或“简直老C了”,因此前文中例(12)不能说成:我简直可爱她了!

2.用法上都与句尾“了”强制性共现。与“老”相类似,可1在普通话中也需要与句尾“了”连用,删除句尾“了”后,句子不成立。如例(24)不能说成:样样俱全,堆山成岭,可多!3.只有一种否定形式。“老”与“可1”都只有“老/可不C了”这种否定形式,而不存在“不老/可C了”。因此,例(20)不能说成:他汉语说得不可好啦!4.语用上都只用于未知。“老C了”“可C了”在语用上都常用于描绘听者未知场景,因此,一般不太会在夸奖对方汉语好时说:你的汉语可/老好了!而在书画展览中甲乙同欣赏一幅画时,也不会突然说:“这幅画可/老好了!”

综上,普通话程度副词中与东北方言的“老”最为贴近的非“可1”莫属。虽然两者极为相似,但也有一些很细微的差别。明确这些细微的差别,可以避免对两者的简单对译,并有利于程度副词用法的深入发掘。

(二)“可1”与东北方言副词“老”的细微差异 1.与句尾语气词“呢”连用。“老”“可”都常也句尾“了”连用,表达夸张语气,有时“了”也可能变体为“啦”,“啦”本身就是“了啊”的变化形式。但“可”在普通话中除了可以跟“了”“啦”共现,还可以用“呢”,尽管这一用法频率并不高,但句子是合格的,如:(29)这鱼可新鲜呢!(《八百词》)(30)那个大灰狼可坏呢,不是吗?(《虚词例释》)

2.是否可受其他程度副词修饰。这一条限制严格说来应该是普通话“老”与普通话“可”的区别。普通话的“老”前可以出现其他程度副词,如“挺”“死”“大”等,整体结构作谓语时后加“的”,形成“挺/死/大老C的”格式。如:

(31)俺们那疙瘩有个挺老大的养鸡场,那都是我剪的。(32)难为你们,大老远的。(《到战地去》蓬麦哲)结语

以上将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的用法与“太”“可”进行了细致地比较分析,认为在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既有普通话程度副词“老”的用法,又具备东北方言特有的“老C了”用法,并得出“老C了”与普通话中“太C了”有较大差异,而与“可C了”最为近似。以下将前面所列出的测试条目用表列出,并加入普通话中常用的绝对程度副词“很”,使四者差别更清晰: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七项测试中“老”与“可”始终保持测试结果一致,而“很”与“太1”都与“老”表现出了三项以上的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老”的用法=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东北方言特有“老”≈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普通话中程度副词“可”。这样,对于其他方言区的语言使用者来讲,东北方言的“老”的详细用法就得以一目了然了。

第五篇:普通话语音练习资料

普通话语音练习资料

A.朗读的要求:

第一.发音正确,吐字清楚。这是朗读最起码的要求。同时,朗读时还应切实遵照原文,不漏字,不添字,不换字,不重复,不破句。

第二.语速适当,流利和谐。要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有快有慢,缓急结合,才能更清楚传达出文章的内容和发展变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三.语调生动,轻重相宜。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停顿、重音、句调等方面作出适当的处理,才能有力地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B.朗读速度的掌握:

1.根据气氛:用较快的速度表现热烈、欢乐、紧张或恐怖的气氛,用较慢的速度表现宁静、庄重、沉闷或凄凉的气氛。

2.根据人物性格:人物语言里年轻人说的话宜快读,老年人说的话宜慢读;开朗活泼、勇敢机智或者狡猾奸诈的人说的话宜快读,诚实淳朴、沉着镇定或愚昧迟钝的人说的话宜慢读。

3.根据人物心情:在心情愉快欢畅、紧张焦急时说话的速度较快,心情沉重悲哀或表示缅怀悼念的心情时说话的速度较慢,表现愤怒地抨击、痛斥敌人时速度应加快。

4.根据文章体裁:对于抒情的诗文,朗读语速不宜过快;而对于慷慨激昂的文章、激情奔放的诗歌,语速则不宜过慢。同时,在同一篇诗文的朗读中,语速的处理也应随着作品中情感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绝不能一快到底或一慢到底,这样才能表现出跌宕起伏。

C.朗读语调的处理:

1.升调:朗读语调由平升高。常用于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兴奋、号召等语气。2.降调:朗读语调由平升高。常用来表示肯定、感叹、请求、沉痛、惭愧等语气。3.平调:朗读语调始终保持同样的高低,没有显著变化。常用来表示严肃、庄重、平静、冷淡、思索等语气,不带特殊感情的叙述和说明也用平调。

4.曲调:朗读语调节器先升高再降,或者降低再升,曲折变化。常用来表示含蓄、夸张、反语、讽刺、怀疑、意外惊奇等语气。

D.语音辨析:

一.分清卷舌声母zh、ch、sh、r与平舌声母z、c、s的字音

闸—杂插—擦杀—撒哲—则彻—册设—色纸—紫池—词 是—寺摘—栽柴—才筛—鳃找—早超—操少—扫周—邹 臭—凑收—艘站—暂产—惨山—三枕—怎臣—岑身—森 张—脏昌—仓伤—桑睁—增成—层声—僧主—祖出—粗 书—苏浊—昨绰—错说—缩坠—最吹—催睡—岁专—钻 串—窜栓—酸谆—尊纯—存吮—损中—宗冲—葱 贼抓刷拽踹摔壮窗爽送谁

资源—支援阻力—主力大字—大致自理—治理仿造—仿照 杂技—札记宝藏—保障自序—秩序赞歌—战歌自愿—志愿 增光—争光造就—照旧自学—治学综合—中和邮资—油脂 鱼刺—鱼翅粗糙—出操不曾—不成辞藻—池沼就此—臼齿 新村—新春从来—重来册页—彻夜粗布—初步推辞—推迟 木材—木柴擦手—插手祠堂—池塘词序—持续淙淙—重重 短促—短处电磁—电池名册—明澈散光—闪光桑叶—商业 肃立—树立搜集—收集大肆—大事私立—失利四野—视野 形似—形式斯文—诗文桑园—伤员丝绵—失眠走私—走失 俗语—熟语激素—基数夙敌—树敌私刑—施行死结—使节

主宰制作治罪沼泽指责贞操政策中餐祝词仲裁 诊所周岁竹笋珠算正色赤字插足茶座禅宗超载 冲刺成材纯粹春蚕揣测沉思陈诉称颂场所成色 沙枣生造擅自上座肾脏赏赐侍从水彩失策顺从 神似输送深思誓死申诉自主组织自转遵照总之 尊崇嘴唇组成赞成资产资深姿势杂税遭受杂耍 存折词缀辞章惨重村镇磁场餐车促成催产凑数

残杀参数措施磋商苏州松针诉状扫帚赛场酸楚 扫除松弛丝绸宿舍散失琐事随手丧失

山.穷水.尽支.离破碎.同室操..戈入.乡随.俗.碎尸..万段所剩..

无几 出.口成章..赤子之...心自生自...长成竹在...胸大惊失色..尺.短寸长.. 志.大才疏..随时随...地超.群出众..春色..

满园 ①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说.准四.、十.、十四..、四十四...,谁.来试一试...。②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总是春.......。③时事..学习看报纸.,报纸.登的是时事...。常.看报纸.要多思.,心里装着..天下事.。

二.分清声母f与声母h的字音

发—花番—欢方—荒非—灰分—昏风—轰 夫—呼服—胡范—换房—黄

公费—工会船夫—传呼俯视—虎视放荡—晃荡反冲—缓冲 翻阅—欢悦风干—烘干发誓—花市发烦—花环富丽—互利 废置—绘制西服—西湖附注—互助犯病—患病复句—沪剧

返回分化符合防护繁华豪放花费挥发耗费混纺

风华..正茂飞.扬跋扈.风.云变幻.翻.云覆.雨返.老还.童防患..未然 焕.然一新奋发..图强胡.作非.为呼风唤...雨逢.凶化.吉狐.假虎.威 回.光返.照飞黄..

腾达 ①纺.织厂里有混纺..布,红混纺...布,粉混纺...布,红粉混纺....布,粉红混纺....

布。②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红凤凰...,粉凤凰...,红粉凤凰....,花凤凰...

。③发挥.废话会花话....费,回.发废话话..费挥.发。发废话花..费话.费会.后悔.,花.费话.费回.发废话会耗...费。发废话或回...发废话.,全费话.费。

三.分清鼻音声母n与边音声母l的字音

那—辣讷—乐耐—赖内—类脑—老男—蓝囊—狼能—棱 你—里聂—列尿—料牛—留年—连您—林娘—凉宁—零 怒—路挪—罗暖—卵农—龙女—铝虐—略轮—嫩

鸟雀—了却鲇鱼—鲢鱼河南—荷兰黄泥—黄鹂水牛—水流 脑子—老子恼怒—老路男女—褴褛无奈—无赖内线—泪腺 牛犊—流毒黏结—廉洁年代—连带分蘖—分裂允诺—陨落

①l声母词语

伶俐联络拦路凌乱流浪玲珑轮流劳力 伦理笼络领路利率料理裸露浏览 ②n声母词语

男女恼怒能耐泥泞呢喃泥淖袅娜 农奴忸怩内难南宁奶牛扭捏 ③n、l声母混合练习

羚牛留念历年辽宁冷暖连年落难流脑两难凌虐 烂泥遛鸟来年岭南老农那里耐劳脑力尼龙逆流 年龄内陆暖流农历女郎能量嫩绿奶酪纳凉

①你能..不能.把公路柳..树下的老奶牛...,拉.到牛南..山下牛奶..站的挤奶.房来.,挤了牛奶..

拿.到柳林..村,送给岭南..乡托儿所的刘奶奶...。②新脑.筋,老脑..筋。新脑.筋不学习就会变成老脑..筋,老脑..筋勤学习就会变成新脑.筋。

③车棚里.有四辆.四轮大马车,你.爱拉哪两辆....就拉哪两辆....。

四.分清前鼻韵母in、en与后鼻韵母ing、eng的字音

宾—兵贫—平民—名您—凝林—灵近—竟亲—清新—星 音—鹰丁—听笨—迸盆—棚门—盟分—风嫩—能跟—耕 肯—坑痕—衡真—睁晨—成身—声人—仍怎—增岑—层 森—僧疼冷恩

天上的星,刮平了地上的坑,刮化了坑里的冰,刮倒了坑外的松,刮飞了松上的......鹰,刮走了鹰下的僧,刮乱了僧前的经,刮灭了经前的灯,刮掉了墙上的钉,刮........翻了钉上的弓。这是一个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僧走、经乱、灯灭、.........钉掉、弓翻的绕口令。..

民心—明星金银—经营禁止—静止亲近—清静寝室—请示 人民—人名信服—幸福贫民—平明辛勤—心情陈旧—成就 绅士—声势市镇—市政瓜分—刮风人参—人生审视—省事 珍异—争议阵势—正式诊治—整治

拼命尽兴心情进兵品行进行民警引擎尽情新型 领巾行进影印精心青筋清贫倾心清音迎亲凭信 人生真诚本能门风认生奔腾神圣纷争喷灯人称 冷门证人烹饪成分憎恨成本风尘胜任省份横亘

明镜高悬巾帼英雄妙趣横生临危受命前程似锦 ..........

心惊胆战人声鼎沸万马奔腾风尘仆仆安身立命 ...........泾渭分明心心相印正大光明分崩离析人命关天 ............

①东洞庭,西洞庭,洞庭山上一根藤,藤条顶上挂铜铃,风起藤动铜铃响,风停............藤定铜铃静。....②老彭拿着一个盆,路过老陈住的棚,盆碰棚,棚碰盆,棚倒盆碎棚压盆。老陈...............要赔老彭的盆,老彭不要老陈来赔盆。老陈陪着老彭去补盆,老彭帮着老陈来修..........棚。.

③天上看,满天星;地下看,有个坑;坑里看,有块冰。坑外长着一老松,松上.....落着一只鹰,鹰下坐着一老僧,僧前放着一部经,经前点着一盏灯,墙上钉着一........根钉,钉上挂着一张弓。说刮风,就刮风,刮得那男女老少难把眼睛睁。刮散了.......

下载钦州正与普通话语音的共时比较论文(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钦州正与普通话语音的共时比较论文(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普通话语音训练资料

    普通话语音训练资料 一,声母的练习普通话中一个方块汉字就是一个音节,音节中起头的辅音就是声母,如“ben奔”中b就声母。声母有:b.p.m.f.d.t.n.l.g.k.h.j.q.x.z.c.s.zh.ch.sh.......

    普通话语音训练材料

    (一)声母训练 1、分清zh, ch, sh, z, c, s和j, q, x 札记——杂技 摘花——栽花 找到——早稻 照旧——造就正品——赠品 支援——资源 志愿——自愿 主力——阻力战术——剑......

    普通话语音训练材料

    普通话语音训练材料 一、声母练习: 1、基础练习b 北边包办报表不必辨别弊病 p 批评匹配 泼平平m 妈妈秘密 没名目 f 仿佛吩咐 法防范 d 达到等待 定单调 t 团体探讨 态推脱......

    普通话语音练习资料

    普通话语音练习资料 A.朗读的要求: 第一.发音正确,吐字清楚。这是朗读最起码的要求。同时,朗读时还应切实遵照原文,不漏字,不添字,不换字,不重复,不破句。 第二.语速适当,流利和谐。要做......

    普通话语音训练--声母部分

    普通话语音训练 声母部分 (一)zh、ch、sh与z、c、s辨音练习 1.单音节字词对比训练 闸—杂 插—擦 杀—撒 哲—则 彻—册 设—色 纸—紫 池—词 是—寺 摘—栽 柴—才 筛—鳃 找......

    普通话语音基础训练[大全5篇]

    普通话语音基础训练 第一节 普通话声母 教学内容: 声母的分类、发音、辨正及训练。 训练要点: 1.读准各声母,克服方言的影响; 2.声母辨正:z、c、s—zh、ch、sh n—l r—l j、q、x......

    普通话的语音标准与北京语音

    普通话的语音标准与北京语音普通话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规范性。语言是否合乎规范,从根本上说,是约定俗成的。规范的内容也并不是僵死的,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每个人......

    普通话语音教学教案(大全5篇)

    普通话语音教学教案 (七天大课) 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的基本概念(6课时) 第一节课:普通话的科学概念、推广普通话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课: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优点、学习北京话应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