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调查与思考(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1 23:0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调查与思考(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调查与思考(本站推荐)》。

第一篇: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调查与思考(本站推荐)

XX区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调查与思考

村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核心要素,也是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农村工作执行力的根本保证,直接承担着建设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重要职责。在新形势下,不断激发村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释放村干部的工作活力,切实形成“劳有所得、退有所养”的激励保障机制,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动XXXX重点治理的客观需要,也是当前农村党建工作应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为此,我们深入XX区乡镇村组,对当前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现状表现

XX区现有XX个乡镇、X个指挥部,XXX个村民委员会,村干部1356人,村干部平均年龄47.1岁,高中以上的959人,占70.7%。近年来,XX区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和XXXX重点 治理的目标任务,按照“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具体标准,大力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批思想解放、视野开阔、富有创新精神的村干部队伍。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村干部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待遇偏低,奖惩不力,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在XXXX重点治理这样难度大、责任重的工作中,应付工作、消极怠慢的现象普遍存在,逐渐显现出了不稳定的苗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村级岗位的吸引力不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级岗位已经丧失了过去一流人才趋之若鹜的吸引力:经济外向型特点越来越显著,农民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农民对村级组织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弱化,村级岗位失去了精神统治的神圣光环;村干部的个人职业发展路径狭仄,政治激励不够,村级岗位失去了政治引力的诱人色彩;从事其它职业的比较效益明显,村干部职业收入相对较低,在村上任职会影响到个人产业的发 展,村级岗位失去了经济利益的有效支撑。以XX乡XX村为例,全村总人口952人,其中20岁以上、60岁以下、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78人,这些人中常年外出务工的33人,忙于经营自家产业、对村级岗位没有意向的16人,经济条件不好、怕担任村干部影响家庭收入的23人,对村干部岗位有兴趣的6人,占7.6%。

二是村干部的荣誉感不强。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指导下,工作环境、群众认识、评价体系的剧烈转变,使村干部的荣誉感普遍降低:随着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公开化、平等化,农民办事的程序更加规范,村干部丧失了一些过去令人羡慕的特权;村民民主自治进一步深化,农民自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民主平等的要求日益强烈,村干部失去了受人尊重、被人抬举、高人一等的良好感觉;村干部的工作更多地由管理转向服务,服务态度和人脉关系的融洽程度成为农村社会评价村干部工作的重要依据。村干部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够,岗位荣誉感不足,严重影响了村级事业自主谋划和自我发展。我们分片对XX、XX、XX等18个乡镇的68名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认为当村干 部很自豪,乐意把村干部当成一种事业来对待的不足20%。

三是开展工作的主动性不强。随着村级组织工作职能和决策方式的转变,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有所下降,开展工作的主动性明显不够:近年来,农村民主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参与评价村干部工作和村级事务的要求强烈,村干部失去了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的集中权力,议事难、执行难成为村级事务管理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与其“说了不一定算、定了不一定办”,还不如干脆不去管,这种心理因素在村干部中普遍存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村干部处在中央政策、地方政府利益和农民个人意愿矛盾的焦点上,责任大、权力小,农村工作的新形势使村干部觉得无所适从、不好开展工作,产生了迷茫感;部分农民小农思想较为严重,对村干部不尊重、不理解、不支持,持怀疑否定态度,一些宗族势力故意刁难妨碍村干部工作的开展,负面因素的影响让一些村干部产生了退缩感;村级组织普遍有欠款借债,财政转移支付的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税费改革后,大部分村没有村级集体积累,发展后劲不足,影响和制约了村干 部工作的主动性。据统计,全区村级组织中,有各种贷款欠款的村占到了65%,每个村每年仅有转移支付的办公经费5000元。

四是重点工作的推动力不强。日光温室建设等重点工作,是XX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XX重点治理的重要举措,工作的推进涉及农村和农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区域利益之间的矛盾,压力是空前的、难度也是空前的。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作为农村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主要力量,对推动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全区日光温室建设任务24670亩,已建成墙体13550亩(不包括温棚养殖面积),已扣棚7943亩(不包括温棚养殖面积),已定植5148亩(不包括温棚养殖面积),与市区年初确定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清、措施办法不多、推动工作不力所造成的:一些村干部对重点治理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执行态度不坚决,存在信心不足、等待观望和拖等靠要的思想,在重点治理中一遇到困难就出现畏难情绪,一碰钉子就心灰意冷、消极应付;一些村干部工作中畏首畏尾、怕担风险、怕担责任,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 责任,客观条件讲得多,主观上不积极努力,不深入做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一些村干部在日光温室建设中不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过分夸大,以个别现象代替普遍现象,影响了工作推进。据统计,目前,全区村干部中已经搭建日光温棚的471人,占村干部总数的34.7%,村干部没有建棚的村168个,占村级组织总数的37.4 %。

二、影响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原因分析 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报酬待遇与工作强度不相符,“劳有所得”无法满足。村干部从事的工作处于最基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干部这个“官”虽小,管的事却不少,从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到千家万户的安危冷暖;从重点治理、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到邻里纠纷、婆媳矛盾、夫妻口角,什么都得干,样样都得管。特别是开展XXXX重点治理以来,各项任务特别重,工作压力相当大,村干部好话说得千言万语,工作做得 千辛万苦,办法想到千方百计,任务指标还是难以完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村干部的报酬待遇一直比较低。目前,我区村干部的误工补贴为每人每年3000元到5000元不等,平均为3600元。尽管近几年,村干部的报酬待遇逐年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今年XXXX重点治理各项工作任务极其繁重,而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标准不断提高,村干部普遍认为工作压力大、报酬待遇偏低,与实际付出不相适应。

二是政治待遇与个人期望不相符,“干有所盼”无法解决。普通农民从走上村干部岗位之日起,村级组织这个特殊的岗位就赋予他们以特殊的双重身份:村干部是农民,又不是纯粹的农民;是干部,又不是标准的干部。村干部和农民一样,有自己的承包地、生产资料、经营项目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经济收入,不列入国家公职人员序列,不享受国家干部所具有的工资福利、医疗养老等待遇。村干部又与农民不一样,从国家领取误工补助,履行国家公职,手中多少有一点公共权力。可是村干部享有的待遇是不稳定的,是 与村干部岗位相联系的,一旦离开这个岗位就什么都没有了。村干部有付出,也希望得到政治回报,希望在政治上能得到认可,享受待遇。而这种客观上亦“官”亦民的不稳定身份,造成了村干部对未来预期的降低,村干部作为一种职业来说发展空间狭小,没有什么盼头,村级工作无法当作一种事业来奋斗。

三是养老待遇与发展趋势不相符,“退有所养”无法保障。近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各类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解决了社会各类群体的养老问题。村干部作为一个有着亦“官”亦民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心有不甘,迫切希望政府能够解决养老问题。去年以来,XX区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为在职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退养矛盾,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但由于只解决在职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并且政府补贴的部分也只限于在职期间,不仅引发了许多离任村干部的上访问题,也使在职村干部产生了疑虑:在任时由财政补贴一部分,自己就能交剩余部分;离任后财政不再补贴,自己全额交纳比较困难。而且目前情况下,大多数村干部在职时间不是过长,一旦离任,他们大多数选择 不再续保,会提前兑出养老保险金。这样,村干部退有所养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四是工作要求与工作能力不相符,“业有所成”无法实现。当前正处于农村改革发展和XXXX重点治理的关键时期,特殊的形势任务对村干部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村干部不仅要有较强的文化素质,较高的个人威望,要需要有统筹协调的实际领导能力。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需要把农村一流人才留在村干部的工作岗位上。而目前,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兵团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2007年XX区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约22万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 %,20-50岁的占86%;留守人员中妇女、学生和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67%。一些留在农村有致富主业的致富能人,由于怕影响自己事业发展,不愿意担任村干部。这样,担任村干部的人中,一流人才很少,一些村甚至面临选不出村干部的尴尬困境。特别是今年日光温室建设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部分村干部不堪负重,无法胜任,主动选择辞职。经调查,今年年初,在落实XXXX重点治理各项工作任务时,提出辞职的村干部就有18名,占总数 的1.3%(其中:书记兼主任4名,书记3名,主任5名),因工作压力大辞职的12名,占村干部总数的0.9%。能力素质影响了村干部作用的发挥,使一些村干部无法在村级岗位上有所作为。

三、增强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思考

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XXXX重点治理要求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完成XXXX重点治理的历史重任,需要依靠村组干部,发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这是落实工作的主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融入农村改革发展伟大实践的蓬勃活力,发挥他们在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中的聪明才智。

一要实行结构工资财政统发制度,形成奖惩分明的工资发放机制。2006年,我们制定了《XX区村干部工资报酬管理办法》,把村干部工资分为工龄工资、职务工资、基础工资、奖励工资等四部分,由于工资差距较大、操作较难,绝大多数乡镇没有严格执行。下一步,要根据村干部的岗位职责、兼职情况和村组规模等综合因素,适当考虑村干部的工作时间、学历等因素,分档次、分类别,建立统一的村干部工资标准,进一步完善《XX区村干部工资报酬管理办法》并严格督促执行;公开村干部工资发放标准,公示村干部工资实际发放情况,接受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监督;实行村干部工资财政专户统发制度,将村干部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和奖励工资两部分,基本工资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和工龄工资,由乡镇按《办法》的要求,年初核报村干部工资标准,财政专户按月统发,村干部持工资卡按月领取,奖励工资由乡镇年终按考核结果上报,财政专户核发,确保村干部工资能够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财政专户要监管村干部工资发放标准,对未按《办法》要求实行结构差别工资标准的,一律不予核拨,进一步明确“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和“奖勤罚懒”的村干部报酬发放原则,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要建立重点工作重金奖励制度,形成注重实绩 的利益导向机制。要形成区上考核村一级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办法措施,由专门的部门,对日光温室等一些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在全区层面上进行评价;建立重点工作重金奖励制度,每年奖励20-30个经过实地考核评价,重点工作成绩突出、考核排序靠前的村,每村奖励10000-20000元,允许作为村干部个人奖励资金,通过实实在在的利益,激发村干部干好重点工作的热情,激活他们实实在在抓工作、促发展的动力;建立长效的重点工作奖励制度,形成村干部重视重点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实行“活人死奖金”,杜绝因一年优秀而长期享受奖励的负面影响,将村干部工作的优秀与否,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增强奖励的实效性。

三要建立特殊贡献破格任用制度,形成建功立业的政治激励机制。村干部录用公务员是把双刃剑,能否调动工作积极性,关键看如何利用这一政策资源。村干部录用不同于一般的公务员考录,我们考录的目的是奖励那些埋头苦干、工作业绩突出的村干部,激励广大村干部队伍向他们学习,从而形成注重工作实绩、崇尚建功立业的工作氛围。所以,录用村干部不 应以考为主,而应该把工作实绩作为最重要的标准。表彰村干部一年的突出成绩,重金奖励制度就足够了。如果把录用公务员作为激励村干部的一种手段,我们更应该从长期地、动态地角度来衡量一个村干部的工作实绩。要建立特殊贡献破格任用制度,对于任期内在发展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促进思想解放等方面工作实绩突出、有特殊贡献的村干部,在经过综合考核、广泛考察,在当地群众认可同意的前提下,可考虑录用公务员或聘用事业干部,但一般仍应留在村干部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对于那些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抵制歪风邪气、敢于见义勇为等方面表现突出、有特殊贡献的村干部,也要考虑享受公务员或事业干部待遇,以彰显社会主义道德力量,在农村形成弘扬正气、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

四要完善养老保险长效投保制度,形成规范有序的养老保障机制。进一步修改完善《XX区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适当提高政府补助比例,降低村干部自己交纳部分的压力;扩大村干部参保范围,将过去在村级岗位上工作10年以上的村干部全部纳 入,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对离任村干部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办法措施,在大部分参与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对不能参保的给予适当补助;改革村干部养老保险在职政府补贴、离任不补贴的方式,按村干部年龄、工龄确定政府补贴的标准和年限,一般要延续到离任后5年以上(离任后补贴标准可按规定降低),鼓励村干部离任后继续参保,切实形成长效投保制度,不断提升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参加村干部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有效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五要建立培养教育关爱扶持制度,形成以人为本的工作动力机制。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制度,从致富能人中吸引人才,为村级组织发展储备后续力量;建立完善村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将村干部教育培训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坚持每年轮训一遍村干部的做法,邀请工作年限较长、工作业绩突出的村干部实地授课,开展全区范围内村干部工作经验交流活动,每年组织一定数量的村干部到省内外发达地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建立村干部关爱扶持制度,关心村干部的个人生活,每年组织慰问一批离任村干部,乡镇 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开展与村干部的交流谈心活动,在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给予关心,在发展产业、建设项目方面给予支持,动员帮助他们在做好村级事务的同时,积极创业发展,带头致富;在工作上,乡镇党委、政府既要“交任务、压担子”,又要“出主意、想点子”,还要“出实招、解难题”,切实帮助村干部做好工作,激发他们勇于攻坚、乐于创新的热情和活力。

第二篇:关于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实践与思考

最近,我县出台了《关于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担任镇副科职领导干部或享受副镇级待遇的暂行办法》,计划今后每年选拔3—5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担任镇副科职领导干部或享受副镇级待遇,进一步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一是明确选拔标准,提高岗位的吸引力。科学确定选拔标准,做到既突出“优秀”,又让广大村党组织书记感到工作有盼头,岗位有吸引

力。选拔担任镇领导干部或明确享受副镇级待遇的村党组织书记,除了具备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本文来源:文秘11

4http://www.xiexiebang.com众威信高等条件外,对年龄、学历、任职年限等也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所在村的工作实绩必须连续三年位于全镇前三名,个人或所在村获县级以上表彰,个人必须有创业项目,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的能力强。

二、坚持民主公开,凸显选拔的公信力。主要通过民主推荐、考察测评、差额票决等程序进行选拔。首先,组织所在镇机关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代表以及党员群众代表,对提拔担任镇副科职领导干部和明确享受副镇级待遇的网符合条件人选,进行民主推荐。其次,由县镇领导、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部分专家组成评审团,对推荐对象面对面进行考察测评,从事业心、责任感、公信度、工作理念、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量化打分,确定初步人选。最后,将初步人选提交县委常委会差额票决,产生拟任人选。

三、实施动态管理,增加“镇官”的工作压力。为防止“村官”成为“镇官”后出现思想变动、工作松动等现象,将对“镇官”实施动态管理。明确规定,进入镇领导班子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留村工作满一年。明确享受副镇级待遇的村党组织书记,留村工作,每三年为一个考核周期,所在村连续三年年终综合考核排名不在本镇前3名的,不再享受副镇级待遇;考核合格的,继续享受副镇级待遇;连续三届享受副镇级待遇的村党组织书记,享受副镇级待遇直至领付养老金。

第三篇: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状况调查与思考

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状况调查与思考 【摘要】:基层公安民警直接负责跟群众的接触和交流,其工作内容涉及到了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各个方面,对其工作质量的要求较高。由于基层公安民警一直工作在一线,其言行举止代表着我国所有公安队伍和政府的形象,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基层民警岗位,工作过程中我明显的感觉到广大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其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就针对基层公安明镜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了解广大基层公安民警的想法,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且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促进我国基层公安队伍的健康发展。【关键词】:基层;公安民警;积极性

一、造成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体制不顺

1、目前我国公安部门在管理过程中采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受上级公安机关和地方政府的双重管辖,其工作过程中容易受上级领导部分思想和命令的左右。由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公安部门在工作过程中所受干扰因素较大。如经常出现地方政府出面说情,导致公安部门不能够按照正常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另外还会出现调派公安机关人员完成一些非警务工作,造成大量警力资源的浪费。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眼中,公安部门能够为群众提供所有类型的服务,遇到问题群众首先会选择报警;当然也有群众认为警察代表了暴力,是政府用来打压和管制群众的机器;在人大代表眼中警察是一个执法人员;面对这么多不同的角色,基层公安民警开始对自己的职责和定位捉摸不定。平时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有民警问:我们的职责是什么?我们到底该做什么?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民警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较差。

2、我国目前仍然采用财政拨款的经费机制,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安部门需要处理的工作类型和数量越来越多,财政拨款金额确没有相应的增加。财政所拨经费除去民警的工资,还要支付其办公所需的水电费、油费以及差旅费等等,经费数量严重不足。从工作角度来看,警察也是一种职业,需要获取工资来满足其生活需求。经费不足导致公安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比较困难,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下降。

(二)单位内部利益分配不公

我本人所在的单位名义上为黔东南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的内设机构,但是,支队民警领取的是州里面的住房公积金及增量补贴,抽调到支队科室的人员又和支队民警一起得到州里面的住房公积金及增量补贴,还在基层工作的一线民警领取的是工作所在地县市的住房公积金及增量补贴,由于县市住房公积金与州公积金相差较大,各级领导对待基层民警的合理诉求不闻不问,过于强调组织规定,基层民警敢怒不敢言,不给基层民警解释和争取,导致领导与民警身份、地位,收入的不公。以上分配不公是影响和制约民警发挥积极性的客观原因。调动积极性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在利益分配上统一,给基层民警以实质性的关怀和爱护。久而久之,导致基层民警怠工、怨工,在工作中出工不出力。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存在,极大地挫伤和损害了民警的积极性。

(三)警力不足、超负荷工作量使警察不堪重负

1、近些年来,各种犯罪和治安事件层出不穷,需要大量的警力。虽然公安部门每年都会招录一批警力充实到民警队伍中,但是这跟公安部门增加的工作量相比,微乎甚微。据调查,我国大部分的基层民警每天需要加4小时班,不能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其健康情况堪忧。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导致民警工作过程中承受的精神和心理压力较大,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2、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开展从严治警,对公安队伍进行了大力整顿,但是忽略了警察的身体承受能力,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1)警察需要24小时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支持,警察的工作时间比一般职工的工作时间要长得多。警察也是人,也需要正常的吃饭和休息,但是这种身体正常的需求确跟其服务宗旨相背离,面对群众的需求他们不断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

(2)繁重的工作,导致民警的休息时间较少,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其家人,导致家庭矛盾频繁发生。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民警需要坚守在每个岗位中,不能够实现其跟家人团聚的愿望。警察也是社会人,也拥有正常人所拥有的各种感情,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其精神归属出现问题,必然造成其心理压力的增加,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

(3)公安部门的政工服务质量较差,他们高高在上,对基层民警的需求不能及时掌握,缺乏对基层民警必须的关怀。工作过程中还一味要求广大基层民警能够表现出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对民警的家庭和思想状态毫不关心,导致民警消极怠工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四)群众对警察的要求片面化

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关注警察的义务,认为他们拥有执法权利,处于上层优势地位,忽视了对其个人权利的保护。如在治安事件中,如果群众出现过激行为,人们能够理解其所处的环境和心理变化,但是如果发生在警察身上,就不容易被理解,导致冲突事件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暴力袭警事件频发,警察的安全性受到了较大的威胁,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和调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意义 公安部门是我国主要执法部分,负责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是我国各项生产和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工作过程中,民警积极性的大小直接关系着其工作质量,同时也关系着我国各项秩序是否能够正常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首先,提高警察工作的积极性,能够实现公安工作质量的提高。哲学中证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作用和反作用效果。长期以来,公安部门深陷繁重的工作中,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处理各项事务,忽略了对民警思想意识的培养,导致其整体思想意识水平不高,影响其工作质量的提高。大量的实践证明,加强对民警思想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基本方法,二者相辅相成,只有民警提高了其思想意识水平,才能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推动其各项业务的正常进行。

其次,提高警察工作的积极性,能够保证公安工作成绩的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警察在工作过程中采用的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其绩效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警察的工作积极性较差,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能力,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工作质量不能够得到保证。提高警察工作的积极性,能够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以取得较高的工作绩效。

三、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的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政治建警 思想是人和其它动物的主要区别,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要特点。思想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警察的工作积极性,所以首先要加强警察的思想教育,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具备对社会中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肩负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责任,他们承担着制裁和保护的双重角色,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要比其他人高出很多。只有提高其思想意识水平,对当前社会和政治形势形成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扬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够实现其对自我的控制,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先,做到舍小家,顾大家,才能够使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迎刃而上,克服各种阻碍,顺利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各项任务。

(二)理顺体制,强化警察的执法保障机制 改革现有的公安管理体制,建设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合的管理体制,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1.改革以前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突出公安部门的领导地位。在充分保证党的领导地位的基础上,建立公安机关内部垂直管理机制,降低政府部门对公安机关的干涉。重新进行各级公安机构建制的分布,按照城区规模和管理内容的不同设立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公安部门,实现其各项事务的统一管理和指导,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安部门的整体优势,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优化配置。同时降低地方政府对公安机关工作的干涉力度,做到其对公安工作相应的监督即可。同时还要加快公安队伍素质的建设,不断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且逐步缩小不同级别民警之间的待遇,充分调动民警工作中的积极性。

2.改革现有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我国公安机关特有的管理机制。公安机关在管理过程中采用了半军事化的方式,其基层工作人员数量较多,工作过程中需要的专业性较强,同时其工作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管理过程中大部分民警工作在一线,其领导岗位人数较少,民警职级和待遇处于较低的水平。人事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民警工作的这些特殊性,给予其不同的职务序列,并且合理设置其水平水准,保证其工资待遇高于地方,低于军队,不断改善其生活水平,降低跟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薪资差别,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公安民警的队伍建设

公安机关工作中缺乏大量的警力人员,国家和政府部门要采取各种措施,招录更多的人员充实到公安队伍的建设中去。首先要保证公安部门的警力数量,按照每个地区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治安情况的不同科学的设置警力人员数量。第二要提高警力人员的质量,严格把握警察的入门关,警察招录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公安和政法院校的毕业生,保证招录的警力人员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警力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水平。第三要提高现有警务管理水平,为了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国外将大部分的警力分配到了公安工作的基层,但是目前我国公安机关中工作人员数量较多,基层工作人员数量严重缺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一方面增加了国家财政的负担,另一方面不利于公安各项工作的进行。第四提高公安部门的科技水平,科技决定生产力,公安部门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其设备和人员的技术含量,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坚持从优待警

鉴于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公安部门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为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各级部门要加强对警务人员的关怀,为警察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政治上,加快公安部门人事制度的改革,不断拓宽其用人渠道,做到能者居之,通过人事关系的改革调动广大公安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在公安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过程中,不断增加警察的优惠政策。首先,加强对警察各项权利的保护。目前我国对警察执法情况监察的部门非常多,但是对警察权利保护的部门确少之又少,导致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各项权益受到侵犯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所以要尽快建立警察执法权利保护委员会,在国家各级执法部门的支持下,实现对广大公安工作人员权益的有效保护,使其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要通过各种途径引进资金,改善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加强其各项办公设施的建设水平,为基层民警工作人员提供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

3.在生活上,给予警察适当的关心。如定期对基层民警工作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对患有疾病的警员给予相应的资金帮助,帮助其迅速恢复身体健康。同时设置特困救助金,对于那些生活中有特殊困难,需要照顾的同志,给予适当的救助。根据警务工作的需要,为警察制定比较合理的休假计划,保证其得到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另外还可以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保证警察工资和各项福利的正常发放,解决其生活基本问题。开展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丰富其业务时间,使其能够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工作中去。

(五)合理设置绩效考评机制

心理学家通过对人们心理特点的研究表明,人类具有加强的归属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肯定。绩效考核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对每个人工作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确定其绩效的高低。公安部门也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每个民警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且要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性,提高警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具体的实施策略有:

1、成立专门的绩效考核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标准,并且对警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和评定。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和通报机制,确保公安部门各项信息的畅通。

2、开展各种评优活动,在公安机关各个部门之间开展各种业务能力评比活动,如办案速度、调节能力、执法能力和贡献大小等,通过对公安部门各项业务能力的评比,提高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在整个公安部门中树立榜样作用,为民警未来的工作提供方向。使其能够朝着目标的方向不断前进,实现公安机关人员素质水平的整体提高。

3、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将评比考核的结果跟民警的绩效考核挂钩,对比业务比较突出在警员,在进行绩效发放、干部选拨以及记功授奖时优先考虑。公安机关跟其他的企事业单位不同,他们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必须提高其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其工作质量的提高。针对当前公安队伍中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我们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改善,切不可麻痹大意。【参考文献】:

[1] 胡建刚.《论新公共管理思潮下的警务机制改革》.[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报 , 2005年2月第21卷第114期.[2] 么子国.《论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报 , 2005年2月第21卷第11期.[3] 邹少陶.《公安实践与思考》.[M].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2年2月第1版.[4] 陈琴.英国警察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启示.《公安学论丛》.[D].法律出版社第1卷.[5] 王彦吉,余凌云.《当前英国警务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报, 2005年1月第21卷第113期.[6] 张立新.《警察执法中的权益保护》.[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2月第21卷第113期.[7] 王渤.《发达国家警察管理制度》.[M].时事出版社.[8] 黄维维, 范季海.浅论公安执法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

第四篇:基层村干部离村情况调查与思考

基层村干部离村情况调查与思考

村干部身处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担负着领导和团结农村广大党员群众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当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村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是否在岗在位,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繁荣稳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根据要求,组织全县各乡镇场办,对我县村干部离村现象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湘江中上游,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万亩,林地××万亩。全县辖×个乡镇,××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万,其中城镇人口××万。全县共有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村计生专干(妇女主任)等村主要干部××人。截止到××年底止,全县离村干部共有40人,其中:离村支书13人,离村主任2人,离村会计11人,离村计生专干(妇女主任)12人。

二、原因分析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协作,对现任村干部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工作环境都作了积极的努力,得到了全县在任村干部的理解和支持。

是见缝插针型。主要是指我县有极个别在任村干部,主要在本地周边从事泥瓦等技术性临时工,平时在村开展工作,遇到空闲时便在本村周边地区打些短工。有的上午从事这些工作补贴家用,下午回到村里开展本村工作,食宿也基本是在自己家里,百姓办事方便,群众反响不太大。另一类是全职外出务工型。主要是指极个别村干部,在任期内,就擅自离开本村,脱离工作岗位,去外地务工。村里的工作,是丈夫的请妻子代岗,是妻子的请丈夫代岗,或是干脆把本职工作推给本村其他村干部,一走了之。这少数村干部,因为长期不在岗,群众反响比较强烈。

3、协助型“离岗”村干部。主要是指我县极少数村干部,在任期间,有离开本村工作岗位去县城帮助亲戚从事副业的;有因为自己或儿女在县城或乡镇购买了房子定居,为帮助儿女照看孙一代,而脱离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的;还有个别村干部擅自离岗跑到它地协助家人商店经营、从事幼教工作等。这部分村干部以村计生专干或妇女主任居多,因离家时间长,百姓办事困难,群众意见颇大。

4、其它原因“离岗”村干部。主要是指我县极个别村干部,因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原因,长期在外就医,在村职务没有通过正常程序更换,造成离岗现象。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创业型、效益型、协助型、其它型”村干部离岗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发展趋势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要搞活本地农村经济,让家家户户都能在家致富,还需要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一些村干部看到在家里带领村民致富有困难,在村里想搞好自己的家庭又没有多大希望,“家”和“村”发展都不能“全”,还不如在本村之外寻求发展,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发家致富,一方面生意做大了还可以带领本村村民一起发家致富。抱着这样的心态,便有部分村干部当起了“走读”村干部,一边在外面创业,一边根据村里工作需要不时回到本村开展工作。

三、治理村干部离岗的措施建议

历年来,我县各级各部门在管理使用村支两委干部时,都是倡导把“四有”能人选进村干部队伍,即帮助群众把有定力、有能力、有活力、有助力的人选为领头雁,带领本村群众共同发家致富。在治理个别村干部离岗上,我们建议:

1、要从源头进行治理。一是在选拔任用村干部时,要严把入口关,将群众不拥护,经常不在家,不为群众办事,负面反映比较强烈的人不入选村干部队伍。从源头上阻止村干部离村现象产生。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党员。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村级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要把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作为村级组织建设的一项硬指标和硬任务来抓。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农村

9名村干部通报批评,5名村干部停发工资,3名村干部依法停职免职。如对擅自离岗的××镇××村支书进行免职处理;对长期不在村工作的××镇××村会计停发当年工资;对长期在县城居住的××镇××村妇女主任等人诫勉谈话,并通报批评。

第五篇: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村级组织是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沿阵地。村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村干部直接主导着农村的生机与活力。有什么样的村干部,就有什么样的村风村貌和发展氛围。村干部本身是农民,决定了他与农民愿望天然相通,最知道农民想什么,盼什么,怎样才能得到农民的真正拥护与欢迎。这样长期潜移默化,村干部自然地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真实具体地代表了农民的根本利益,他思想解放,敢闯敢干,村里就会时时处处漾溢着发展的气氛、创新的气氛。而且,一个精明的村干部,不会让村里闲下来,不会让村里死水一潭,总能有一些新思路、新信息、新技术,并用亲身示范把群众组织发动起来,搞得村里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许多新工作要做,有的马上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有的要农民暂时做出贡献和牺牲。农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就会发生冲突。怎么办?就是让村干部去带头,去引导,通过村干部亲身示范打开局面,把潜存在农村的生产力激发出来,形成加快发展的内生力量。

一、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

1、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

在文化程度构成上,初中、高中多,小学和大专少。从年龄结构上来看40岁以下的中青年少,整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的村干部表现为:一是工作盲目性强,思想观念转变难,对新事物、新知识接受慢。二是政治理论、业务素质不高。有些村干部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整天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不学理论,学习了也不深入,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情。表现为宗旨意识不强,服务意识缺乏,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村干部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三是缺乏引导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部分村干部科学技术不懂,农业结构调整不敢,带头创业无方,富裕农民无路,自身不具备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能力,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门路。

2、村干部思想观念滞后,工作方式不适应当前农村新形势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党员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需求都已发生变化,同时人的意识出现多元化,传统的农村工作方式已不适应农村新形势的不断发展。然而,有的村干部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突破个人的局部经验和思维定势,分析形势没有新观点,研究情况没有新见解,发展经济没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没有新办法。有的村干部求稳怕乱思想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视而不见,不知道山外有山,对外地、外村、外乡镇的新经验、新做法漠然视之,开拓创新精神不强。有的工作被动,精众神状态不佳,面对差距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还有的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自力更生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和魄力,习惯于按上级指示想事,按行政命令办事,不善于动脑筋、想点子,找信息、跑路子,对新形势下如何带领农民致富、建设新农村的办法不多。由于绝大多数村干部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低层次文化结构占据着村干部队伍的主体地位,岗位需要的政策、法律、经济、科技知识较为欠缺。

3、村干部处境不尽人意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村干部的报酬偏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长年累月工作在农村第一线,需要承担大量复杂的工作,条件艰苦、生活清苦,而他们的经济待遇明显偏低,有的甚至还不能及时兑现,与外出打工者和政府机关的公务员相比形成了强烈反差。目前村干部后顾之忧相当严重,任职期间待遇偏低,卸任后待遇没有保障,村干部往往是在没有较为稳定的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为党做工作、讲奉献,有时还得牺牲个人的一些利益。在一部分率先富起来的人对群众所产生的影响的情况下,有部分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向个人利益方面发生倾斜,存在不愿尽责任的消极情绪,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必须实实在在考虑他们的待遇问题。

二是农村工作难做。村干部担负的职责相当繁重,上级各项任务都有赖于其去落实。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本来就不是一级政府的延伸,不具备政府行政管理的功能。由于权责分离,村级组织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计划生育、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征地拆迁、社保扩面、征地款分配等具体工作中,直接面对群众,处在各种矛盾的焦点上,在领导与群众之间两头受气,工作难度大。需要跑断腿、磨破嘴,软的不奏效,硬的又不行,村干部对此感到十分为难。

三是出口渠道不畅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优秀村干部的进一步发展受阻。过去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干得好的可以到机关、企业任职,现在机关人事制度的改革,村干部很难变成“公家人”,其上升出路已基本被封死。其次能力平庸的村干部调整难。一方面村干部“能上能下”选拔任用机制尚未健全,对不合格村干部的下岗缺乏硬性的规程约束;另一方面,受后备村干部人数不足的牵制以及没有正常的出口台阶,从维持现状出发,对这部分干部只能保留迁就。再次村干部内部的正常晋升慢。按照目前的政策,村干部发展的顶峰是担任支部书记,因此,称职的村书记往往占住位置,一做就是十年、二十年,直至退休。村书记不流动,下面的村主任及其他的村干部就难以晋升递补。

4、后备干部队伍不足,选人视野相对较窄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工作尚在调整时期还末真正进入正规,为此出现了没能力的人想当村干部但干不了,有一定能力的合适人选又大多不愿意干,导致村干部空缺现象时有发生,后备干部严重匮乏,存在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村干部队伍建设。村干部队伍的后继乏人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流动日趋活跃,大批农村有文化的青年、有能力先富起来的人员转向城市、城镇,在城市、城镇安家落户,选拔年轻、能力强的干部人才的余地越来越小。

二是农村大量的优秀人才通过考取大中专院校输送出去,回到农村的几乎为零。大学生不愿意回到农村,主要是面子问题,宁愿在外面打工也不回乡。即使有些回到农村,也不愿长期呆在村里甘当村干部。

三是部分仍留在村里办企业或搞其它副业的能人,怕当村干部影响自己事业的发展,或怕得罪人,不愿当村干部。由于村庄精英阶层和青年人才的流失,或不愿当村干部,影响了农村干部、党员队伍的“输送新鲜血液”,造成一些地方出现村干部难培养、难选拔,队伍建设后继乏人的现象。

5、村干部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村干部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管理机制不完善和不科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两委”协调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在一些村,“两委”之间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之间各吹各的号,互不支持、互出难题,形成“两驾马车”、“两张皮”现象,造成班子不团结和工作难以开展,使党的执政意志无法在经过合法选举产生的基层组织得到贯彻落实。大量的情况表明,少数村庄“两委”关系不协调,问题表现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由谁说了算、按什么程序办上,根子出在缺乏一套借助村民自治形式扩大基层民主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当然,村干部不团结的原因还有个人素质以及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从营造一个规范协调的“两委”工作氛围入手,探索一套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与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有机统一的规范化制度体系,使之既能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又能体现农民当家作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时代要求,就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和关键环节。

二是上级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发展上而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视不够,缺乏长远的治本措施和规划,重选用,轻培养,重调整,轻帮教,抓一阵,松一阵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村干部任职期间,上级党组织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没有常态化。

三是民主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乡村民主选举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已全面展开,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发展还显得相对滞后。在一些地方,民主选举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存在严重脱节,缺乏对村干部进行有效监督的手段和措施,如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问题,对民选村官的监督制约和罢免问题。

6、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

村干部每届三年,时间太短,不利于农村的发展稳定。村干部在这三年中,第一年熟悉情况,第二年干工作,第三年又要准备选举。村干部的身份是农民,有的村干部因此产生悲观情绪,说是:“村干部真没干头,三年一到就发愁。谁晓得走还是留,不如回家放老牛。”新形势下农村情况非常复杂,村里的工作难度大,村干部在三年中有两年忙着选举,不利于有效开展工作,带领村民致富难以做到。

二、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是农村各项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

1、拓宽选人视野,改善队伍结构

一是不拘一格选人用人。要按照“有本事、靠得住、群众公认”的标准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真正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解决处理复杂问题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两推一选”选举支部书记和“海选”村委会的办法,扩大村干部选任的民主,提高选任干部的质量。要围绕支书这个“主角”优化群体结构,配好支部班子,选好行政班子。

二是加强村级主要干部的交流,即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异地任职,这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化解那里的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是拓宽村干部的选配渠道。目前,选拔村干部眼光只局限留在农村里的人。既要注重在致富能手(如科技示范户和农产品生产营销大户)、复员军人、回乡青年中选配,又要动员在外打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任职,也可以由机关干部兼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目的是用其先进的理念、广博的知识、科学的管理,引领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自身的努力,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形势,采取新措施,开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新局面。我镇建议:做好这项工作,应尽快出台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的具体办法,规定大学生到村里任职三年以上,经过考核,干得好的可以直接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以便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是要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应把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乡村企业管理骨干和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特别是生产能手、致富能手、科技能手、管理能手,以及公推公选落选人员中素质较好的作为村级后备干部人选。认真做好在能人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村干部的“双培”工作,发展壮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按照村干部职数1:1的比例,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每年对入库管理对象进行一次考核,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动态化管理。建立后备干部跟踪培养制度和乡镇班子成员结对制度,积极为他们学习培训、锻炼提高创造条件,条件成熟的及时充实到村级班子中来。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选送他们接受各种职业和专业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能够使用的,尽快进入村干部实职岗位。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实事求是地讲,村里直接选上的干部,固然不是最差的,但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也与工作要求有差距,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当前条件下农村干部与村民个人利益关系不是十分直接,也不可能为所有村民直接服务。村民民主推选干部,往往是先选近的,“远亲不如近邻”;其次是亲的,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从工作出发、有大局意识的村民还主导不了选举方向。因此,新选上的干部,要成为合格的干部,还要经过党的集中教育培养。长期担任村干部、也得到群众认可的,也普遍存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也有诸多的“不符合”、“不适应”。而且任职越长的干部,经验主义倾向越严重,思维习惯、工作方法保守性越大,要与时俱进没有继续教育是不行的。

要尽快制定村干部教育培训的长远规划,设立村干部培训的专项基金,建立和完善“村官培训,政府卖单”的机制。

一是要搞好常规培训,重点抓好党校轮训。

二是要实行资格认证培训。对新上任的村支书和村主任由县组织任职资格培训和岗位素质培训。搞好对村级后备干部培训,凡列为村级后备干部的,必须经县以上基地培训,方具备村干部的任职资格。

三是加强经常性培训。县委组织部要会同涉农、经济等部门,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村干部培训基地建设。镇党委要结合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建立健全村干部定期学习、电教片播放收看、定期检查等制度,组织村干部认真学习上级党委、政府对农村工作做出的重大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四是要推行“菜单式”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村干部设计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实现按需培训,大力培养实用性、技能性的人才。

五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要把未达到高中学历的村干部和45岁以下的党员全部纳入职高教育的范畴,让他们有机会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经济管理、农村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培训学费采取财政出一点、县党费解决一点、乡村补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同时,要鼓励村干部参加电大、农函大等学历教育

3、扩大基层民主,转变工作方式

一是要健全民主决策机制。要强化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完善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用规范的制度对会议组织形式、决策范围、决策程序作出具体明确的界定。凡属会议决策范围内的事项必须经会议讨论通过方可付诸实施,否则一律视为无效决策。特别是在执行“一事一议”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严格履行程序,防止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变味走调的现象。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中凝聚人心、集中民智,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

二是要加强民主监督。要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明确公开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做到内容、时间、形式、制度“四统一”,突出解决不公开、假公开、公开质量不高的问题。

4、妥善处理好“两委”的关系

要理顺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解决“两委”之间不协调的问题。村级班子是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道路的核心,而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又是核心中的核心。班子只有团结好,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

5、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村干部队伍管理

一是建立和完善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村“两委”班子及班子主要领导每年要进行一次述职,由镇党委组织本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以及老干部的代表听取述职情况并进行民主评议。对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干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群众意见较大的村干部要进行谈话诫勉;对评议合格率偏低的村干部要进行调整或免职;对评议满意度偏低的村“两委”班子要及时进行整顿。

二是建议延长村干部每届任期。目前,上至中央下到基层政府,每届任期都是五年,到村一级每届任期是三年。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都是五年,三年就换村干部,五年的奋斗目标还没有完成就换人,不利于工作开展。建议村里的主要干部村支书、村主任每届任期五年,其他的村干部每届任期可以是三年。

三是建立和完善村主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要对村主职干部每届任期内的实绩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审核评价。审计结果作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奖惩、去留的重要依据。

四是建立村干部任职回避制度,避免村“两委”班子家族化。村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有以上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个村同时担任村定员干部职务。

五是完善村级组织运行规则。要强化职责任务,搞好协调分工,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和落实好以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财务管理等制度规定,完善村级组织运行规则,用制度、规则、约束和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保证村级组织正常、有序运转。

6、健全保障机制,激发村干部队伍活力

一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要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制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奖惩兑现制度,对业绩突出的不仅要大力宣传表彰,而且在经济上给予重奖,适当拉开档次,坚决破除“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二是政策保障机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当出台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切实改善村干部的经济待遇,逐步提高收入水平。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村干部对要求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呼声很高。离职村干部面临的既有身份转变,也有经济窘迫。“村官”离岗后,他又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除了种地,啥收入也没有。用村里人话来说,“台上十年功,下台一场空”;“辛辛苦苦几十年,还得回家去种田”;“干的是硬任务,端的是泥饭碗”;“在职没奔头,离职没靠头”。我们要设法建立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障机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健全约束机制。要始终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根据转变职能和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的总要求,制定村干部履行职责行为、个人经济和生活行为规范,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强化机制内的约束和群众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矫正权利运行轨迹。对生活困难的离任村干部,要给予适当补助。

四是建议要加大对村级组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化解历史债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兑现村干部经济待遇所需要资金,为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下载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调查与思考(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调查与思考(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华安县村干部激励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华安县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中共华安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着力解决村干部的生活保障等方面作了许多......

    凤冈县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凤冈县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村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

    县村干部队伍状况调查与思考

    一、**县村干部队伍现状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双带”能力不断提高,......

    我省村干部廉政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精选合集]

    村干部的廉政建设事关重大。“大”在哪里?最明显的表现是:其一,村干部直接面对的是一个村的几百人、几千人甚至上万的群众,如果他们不廉洁,直接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势必引起群众思......

    我省村干部廉政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精选五篇)

    村干部的廉政建设事关重大。“大”在哪里?最明显的表现是:其一,村干部直接面对的是一个村的几百人、几千人甚至上万的群众,如果他们不廉洁,直接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势必引起群众思......

    区农村妇女参选村干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女性参选村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决策,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代表和维护农村妇女权益的重要途径。**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已于近日顺利结束,为全面了解我区农......

    关于X X 县村干部队伍状况调查与思考

    关于X X 县村干部队伍状况调查与思考一、**县村干部队伍现状全县现有村干部2420人,其中:女村干部810人,占33.4%;35岁以下的436人,占18%,36岁至45岁的605人,占25%,46岁至55岁的847人,......

    员工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

    员工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 发布人:wangweijiangju 人次:367 金币:1 状态:已关闭 类别:各行各业发布日期:2011-7-5 16:29:16 非常感谢您填写此份研究调查问卷。本项调查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