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方》教案
一、课文标题:《北方》——艾青
二、课时: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艾青早期诗歌创作概况,把握诗歌的感情和思想基调,了解诗歌现代自由诗体的形式特征。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诗歌的主旨和忧郁的感情基调、诗歌中的意象。
五、教学方法
运用授课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内容
1、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历程。
2、从品悲、品壮、品爱三个角度来鉴赏诗歌。
3、掌握诗歌中的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诗歌的题材。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下午好!在上课之前呢,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从小就生活在南方,你们对于北方有着什么样的直观的感受?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描述„(学生自由发言)„在我们眼中北方是冰天雪地、天干物燥、寒风凛冽的。
大家可否再思考一下有哪些关于描写北方的诗句?„„这里我也给大家找到了一些诗句:
在毛泽东的诗歌《沁园春·雪》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高适的《别董大》中诗人写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这些诗人眼中,北方是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白色世界。那么五十多年前著名诗人艾青眼中的北方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艾青的诗歌《北方》
(二)整体感知
1、大家自读诗歌,感受一下诗人眼中的北方是什么样的?也可用几个词语来描述。通过朗读,大家感受到在诗人眼中,北方是悲哀、忧郁、沉重的。
2、在我们眼中北方是大雪纷飞、寒风凌冽的,而在诗人眼中北方却是悲哀的,原因何在?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一是作者的生平,第二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三)作者介绍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作者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学习绘画,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风》《大堰河》等诗集,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等9部诗。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竞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2、创作特点
艾青天生具有诗人气质,他在巴黎留学时,本来学的是绘画。他感受敏锐,感情深沉,文笔疏放而流畅。最重要的是,他的诗都来源于他对现实语境的直接经验,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诚挚关心。艾青本人在许多场合曾表达过这样的诗学观点:“要说由衷的话,就必须在自己内心里的确对自己所歌颂和赞美的东西发生了强烈的感情,不说出来就不舒服,这就绝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吐自肺腑的心曲。”艾青诗歌中的题材是日常的,语言也是口语,他写出了千百万人心中的感受,使千百万人和着他诗歌的节奏歌与哭。
3、本诗的创作背景
在了解诗人的生平后,我们再来一起探究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在诗歌的末尾,我们看到写有“1938年2月4日潼关”,那么在那个时期我国正处于什么状况。对,我国正值抗日战争爆发,诗人辗转于南北各地,1938年初旅经陕西潼关时,因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端木蕻良关于“北方是悲哀”的感叹而引发思绪,于是写作此诗,抒发他北国之行的感受。
(四)文本详析
在了解了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后,我们再来一起详细分析这首诗。我自己认为这首诗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品读,即品悲、品壮、品爱,首先我们来体味一下本诗中所透出的悲。我来朗诵一遍诗歌,大家听的过程中思考三个问题:诗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1、品悲
(1)诗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诗前的小序是诗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实际上是指小说家端木蕻良,他在和艾青一同去山西的路上,根据自己对沦陷区的感受,对艾青说:“北方是悲哀的。”这句话对全诗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作者感情赖以抒发的基础,它给全诗定下了基调。整篇诗作的主要意象都是围绕此句而展开描述的,它是理解诗的关键之所在。
(2)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是忧郁的。很多词语都喻示着忧郁,充满着忧郁的思绪;在悲哀的国土的写实性的描绘中,渗透了作者忧郁的主观情感。但这忧郁不是悲观和绝望,而能给人以力量,诗中作者将忧郁化作了坚强。
(3)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着怎样的特点?
意象 特点 沙漠风 色彩、声音
原野 忧郁
行人 孤单、困苦
驴子 悲哀、疲乏
地上 人在流浪
天上 雁在逃亡
空间 黄河倾斜灾难与不幸 时间 年代刻画贫穷与饥饿
艾青曾经是画家,他用画家的眼睛捕捉到瞬间的形象,并把这些瞬间凝固的形象写进了诗中,带有作者主观情感,从构成了诗歌的意象。
2、品壮
艾青的诗歌不仅给人苍凉悲哀的感觉,还有着一份坚定执着之情。就如著名诗人牛汉所说,艾青的《北方》既有对祖国被践踏蹂躏的悲情涌动,更有为自由为祖国而呐喊奋争的壮情。这已成为人们读艾青诗歌时一份共同的感受了。
诗人北塔评价,艾青的《北方》不仅能催人思考,而且能鼓舞读者投入到火热的哪怕是危险的斗争中去。《感动中国的作家》中写道:“读着他的诗,你会流泪,但还没读完,你就会抹去眼泪,以实际行动去争取自我的也是民族的自由与解放。”
所以大家在朗诵这首诗歌时,要体现出“悲壮”的情味。读大家现在可自选一节进行朗读。
3、品爱(在品读完诗歌的“悲壮”之后,我们再来品爱)
(1)诗歌的前三节作者一直都在说“北方是悲哀的”,在第四节开头却写道:“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在诗的第四节后半段一连三次出现“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从“北方”、“北国”、“国土”这三次称谓的变化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三个词体现了作者情感的逐层深入。北方说明作者所表现的是具体的地理区域,而北国就将其上升到了国家的意义层面,而称其为国土,作者要突出的是主权民族意识,国土是养育我们的地方,是民族生存之本,是民族的象征。联系是时代背景,说明这首诗是作者为民族抗战而发出的呐喊。贯穿在其中的是作者的一腔热爱之情,对民族抗争的深沉呼唤。
(2)为什么我仍然爱这悲哀的北国?
爱这悲哀的国土——祖先在这里放牧、安息、搏斗、不曾屈辱过 爱这悲哀的国土——带给我们淳朴的言语和宽广的姿态 爱这悲哀的国土——养育了世界上最辛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作者一咏三叹,回环递进,把诗人对祖国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刚刚我们从三个角度对本诗进行了解析,相信大家对诗歌有了一定的理解后,能更有感情的来朗诵诗歌。谁想来试一下?
4、写作特点
本诗是自由体诗,没有整齐的段式和统一的韵脚,在表达上不受拘束,散文气息很浓,但在节奏、画面、情感等方面诗的质素仍然十分鲜明:
(1)诗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与衔接,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适当的反复,全诗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旋律(2)诗人以他画家的感受力,敏锐地观察、艺术地展示了大自然的景观,并以素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富于动感的北国乡土的风景画面,对色彩、光线、形体、动态的捕捉,都十分形象、生动、准确、传神,从而把自然景色诗化了。(3)回荡在这画面、节奏中的,有一种强烈而深沉的对祖国北方土地和人民的挚爱,正是这种真挚深厚的感情和浸润和流贯,成为了该诗的最重要的质素。
(四)知识拓展
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篇:《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设计者 李占锋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
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2.能力培养
①识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
②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③观察课本中有关的图片和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④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教学要点
1.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教学建议
1.北方政局
①阅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虽说北方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多个政权分立战乱状态,但也出现过北魏将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
②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特征,即虽然民族交往与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但民族大融合经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主要表现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如孝文改革:“各族人民之间自下而上的交往”,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民族融合情况。
2.孝文帝改革
①讲清北魏统治者的民族忏悔,以及建立北魏与统一北方的基本情况。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改革的两个阶段:祖母冯太后改革,一是政治上的“三长制”,二是经济上的“均田制”;孝文帝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胡汉融合政策”。
③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为什么一定要精心安排迁都的“计谋”呢?为什么改革涉及的范围又是如此的广呢?启发学生从这些改革的有利因素中,明确孝文帝实行改革的的原因所在。可从以下方面归纳:“三长制”完善了北魏地方统治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均田制”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迁都洛阳”的“计谋”,一是为实行胡汉融合政策进一步冲破鲜卑族旧贵族势力的阻挠,二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胡汉融合政策”的彻底,一是改变了少数民族旧的、落后的风俗,二是得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总之,孝文帝改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民族大融合
①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一、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二、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②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
小结: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北方由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出现了长期混战分立的局面。与此同时,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现了民族大两便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教程 〔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南方六朝包括哪六朝?这一时期社会特点是什么? 〔导入新课〕
六朝: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
那么与南方相对应的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形势和社会特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学内容〕
一、北方的政局
西晋的短期统一局面结束后,中国历史再度走向分裂。在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各国之间,连年混战,人民流离失所,北方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这期间,氐族建立的前秦统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淝水之战后之久,前秦的统治迅速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到了5世纪前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此时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了东魏、西魏并存,北齐和北周对峙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五个政权全称为北朝。(附板书)
提问:请同学说一说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历史发展所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是政权更替频繁,各国之间混战连年,社会动荡不安。
②是各族人民在长期杂居相处中,联系日益密切,加强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为北方的再度统一提供了条件,是哪个政权结束了北方分裂局面,再度统一黄河流域?它的建立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重点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组织学生看书第一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北魏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①北魏建立和北方统一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生活以游牧为主。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受汉族文化影响,逐渐学习农耕技术,过着定居生活。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势力扩展到今山西、河北,进入中原,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北方强国。
提问:北魏统一北方有何历史意义?
小结:结束了分裂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各族人民之间联系和交往更加频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②改革历史背景
进入北方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改变原来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生产经济逐渐封建化,成为农业居民,特别有一些鲜卑族贵族也转变为农业生产的地主,这是历史的进步。而北魏统治还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这些矛盾导致各族人民的斗争,各族人民在共同斗争中互相支援,加强联系又促进民族大融合,这使北魏统治者感到震惊,是顽固坚持自己落后的统治,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也关系到如何巩固自己统治,尤其是如何有效地对经济和文化较先进而人口又较多汉族进行统治,这一点也是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突破“以胡治汉”,“胡汉分治”落后→“胡汉融合”新目标(自身转化)。
③改革措施(两个阶段)
孝文帝(拓跋宏)5岁继位,由冯太后主政,她采取措施 ⑴政治上:集权中央,实行“三长制”,官员俸禄制 ⑵经济上:“均田制” 时事生英雄,490年,孝文帝19岁亲政后,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太后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行改革;
⑶迁都洛阳(关键)⑷推行汉化政策。
学生讨论:孝文帝迁都原因、经过、意义 教师总结:平城偏在北方,不便于控制整修北方地区,北边少数民族多次南下威胁平城。另平城地区土地贫瘠,所产粮食有限,不足以供应所需,还经常发生灾祸,造成人畜大量伤亡,孝文帝亲政后,感到鲜卑人在生活习俗上还很落后,需要改进,需要向汉族学习,要想进行改革主,必须离开旧都。为何选择洛阳?因为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等几国都城,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城市繁荣。但是鲜卑贵族不愿放弃营造好家园,如何说服群臣,保证迁都(学生看书自学),孝文帝与保守势力进行巧妙斗争,终于把都城迁到洛阳。
(学生讨论)迁都作用:有利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联系,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
迁都后,推行汉化政策(看书),消除了鲜卑族同汉族的隔阂,孝文帝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少数民族杰出政治改革家。
④孝文帝改革作用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民族大融合 ①民族大融合
所谓民族大融合,是指各族人民和汉族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互相往来,共同斗争,民族隔阂逐渐消失,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趋向一致。②特点: ⑴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⑵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③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民族大融合是我国历史的进步现象。是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迅速发展,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 现了民族大融合这一历史发展的交流。
〔教学作业〕
① 鲜卑族内迁后的地理位置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
②据你所知“胡汉融合”对衣食位行等社会生活和习俗有哪些影响? ③完成《名校课堂》上的选择和材料题。
第三篇: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凤台六中:马双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2.掌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过程。3.掌握北魏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措施。4.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民族大融合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民族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2.正确认识处理好民族问题,对搞好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2.民族大融合。
教学难点
①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如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ppt多媒体教学、问答式互动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框导入。
复习提问:西晋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东晋十六国的分裂时期。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4世纪后期,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什么战役后,该政权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历史上总称什么?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阅读教材P114正文,然后回答:
1、后来,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再次统一了黄河流域? 建立北魏的是鲜卑族的拓跋部,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2、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它是怎么统一黄河流域的呢?
(教师讲述)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东汉末年,拓跋部开始强大,但时强时弱。一直到338年什翼犍即位后,情况才有好转。什翼犍曾作为“质子”,在后赵襄国(今河北邢台)住了十年,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他在位期间,拓跋部开始进入了阶级社会。正在这时,376年苻坚征服了拓跋部。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使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386年,什翼犍的嫡孙拓跋珪在各部酋长的拥戴下,在盛乐称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这时的中国北方,政权林立,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因此,北魏在其初期,为生存和发展做了种种努力。398年,拓跋珪正式称帝,一跃而成为北方最强大国家。北魏在征服中原过程中,开始注意吸收汉族地主进入政权。上谷的张衮、清河的崔玄伯等著名汉族豪强成了拓跋珪的得力谋士。崔玄伯的儿子崔浩,更是受宠一时。到拓跋焘即位后,在汉人地主官僚崔浩和道教首领寇谦之支持下,制定了“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的治国大纲,并进行了一些汉化的初步改革。北魏国力进一步增强,到439年,完全统一了北方地区。
3、它的统一有何意义?
(教师补充)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中原地区,他们同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影响,民族差异逐渐模糊,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4、那么,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的表现有哪些呢? “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北方民族也学会了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学生阅读115页有关课文,然后回答:
1、北魏建立时,定都在哪里?孝文帝后来想把都城迁往哪里呢?(教师提问)
定都都平城;迁往洛阳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
一、北魏都城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二、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3、孝文帝迁都洛阳有何意义?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积极意义在于使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有巍峨的宫殿,华丽的屋宇,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洛阳的人口达到五十万左右。
4、其实,孝文帝的迁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的阻力也不小。孝文帝遇到了哪些阻力?他巧妙地采取了什么措施而达到了迁都的目的呢?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不愿离开平城。(师生互动)
冯太后去世后,皇帝拓跋宏亲执朝政。他从冯太后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了改革的好处,决心按照冯太后的教导去做:接受汉人文化,笼络各族人民,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
有一天,南朝齐国的王肃投奔魏国,因他父亲雍州刺史王奂和兄长被齐武帝杀害。王肃满腹经论,韬略出众,与拓跋宏谈论治国之道,很有一番见地,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王肃特别强调,北魏要想完成统一天下的伟业,必须迁都洛阳。因为当时大多数旧臣反对迁都洛阳,所以孝文帝决定以巧取胜。一天,拔跋宏诏谕文武群臣上朝议事,谈到南下统一大业,征求众臣意见。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又经过占卜,南征之事定了下来。一月之后,拓跋宏亲率30万大军和文武百官,行程2000里,渡过黄河,到达洛阳城。
第二天,士兵们还在睡梦之中,便被号角声催醒。大家拖着疲倦的身子集合起来。拓跋宏宣布:“昨晚得报,北方柔然族伏名敦可汗率十万大军南下,犯我边境;南齐朝廷也派十万大军准备与我决战。我们必须先打破齐军,直捣建康,然后回师平城抵御柔然的进攻。”魏军将士听完这一番话,顿时响起一片哀叹声。有几位大臣提出回师平城,被拓跋宏严辞训斥。这时,王肃跳下马,跪请把这次行动诏靠天下称作迁都洛阳,以后再寻机班师平城。拓跋宏假装思索一阵说:此虽算不上上策,但也有可取之处。同意迁都洛阳的请站到左侧。因为当时秋雨连绵,道路泥泞,文武百官实在不愿意再往南走,因此大部分人都走了过去。有几个顽固分子看到大势已去,也慢慢地站了过去。于是,北魏的都城由平城迁到了洛阳。不热心改革的皇太子,想逃回平城,孝文帝的发现后,废掉了他的太子身份。
教师过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就是要更好的学习汉族的先进的文化,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所以,迁都洛阳后,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么,孝文帝的改革具体有哪些措施?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这将是我们在下面要学习到的内容。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学生阅读115页有关课文,然后回答:
1、从迁都洛阳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的决心很大。在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孝文帝进一步采取措施,实行改革。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师生互动)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礼法: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可以归纳为六条。(1)说汉语;(2)穿汉服;(3)改汉姓;(4)与汉族通婚;(5)采用汉制;(6)以礼、孝治天下。(教师归纳)
在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用有两个特殊的字眼。你们发现了吗?从“必须”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回答)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带有强制性。要一个民族放弃自己原有的传统习俗甚至语言,容易吗?正因为如此,孝文帝不仅要求十分严格,而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自己和亲人做起。孝文帝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2、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影响?
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3、P116动脑筋:这是为什么?
因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朝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过渡: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阶级矛盾缓和,民族融合加强。但是好景不长,到北魏末年,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很快导致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北魏开始分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内容——北朝的演变。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主要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有关知识。在长期的社会**中,各族人民杂居相处,相互影响,彼此融合,落后的民族不断融合在先进的民族中。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通过学习,我们明白: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不断融合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汉族是在与周边各族的不断融合中发展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华民族实际上是历史上许多民族的融合体。
到现在为止,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我们就学习完了。下面我们先把这一段历史的朝代更替复习一下,使同学们对这一段历史的线索有一个大略的掌握。
板书设计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北魏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 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迁都以前的改革 2.迁都后的改革措施 3.北朝的演变
四、作业:
1、孝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巩固统治、促进民族大融合的?
2、作基训、预习下一课
第四篇: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教学设计一
【课标精解】
1.课标要求:通过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析:少数民族内迁后与汉族长期相处融合,共同发展,孝文帝改革加快了融合的步伐,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也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
【教材分析】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有两大特点,即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本课侧重民族融合这一特点,介绍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两个内容。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深远的意义甚至影响到今天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本课极具知识的延续性和铺垫性。【学情分析】
从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他们喜欢鲜明的、时尚的、未知的事物。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历史资料,创设历史情境,从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一学生动口、动手能力都较强,因而适合开展一些体验、探究性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民族大融合进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和民族平等原则分析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基本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问题观,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五、【教学重、难点解读】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解读:通过五胡内迁和黄河流域的再次统一,说明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已经明显加强,北魏迁都洛阳也顺应了这一潮流,孝文帝改革既促进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又是北方民族融合的又一个表现,它们互为因果关系。
处理方法:采用史料学习法,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根据史料得出相应结论,既是一种学史方法的渗透,又可以反馈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解读: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目前阶段不可能,因此本课的民族融合是指民族同化中的自然同化,但它不是简单的汉化,是多个民族相互影响,民族差异缩小,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
处理方法:学生探究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教师结合‚五胡内迁‛的历史现象分析,再列举生活中民族间相互影响的种种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策略】 1.探究式教学:根据陶行知先生的 ‚六大解放‛思想,构建灵动课堂,注重课堂中学生的反馈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积极吸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2.史料教学法: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采用史料教学法,学生合作分析,借鉴语文文章分析法得出正确历史结论,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
3.问题教学法:学习新知识,采用层层设疑的方法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设疑分成两种形式:学生设疑、教师设疑。在学生设疑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补充设疑,激起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愿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投影猜谜语:‚两点三十八分‛(打一古代历史人物)教师可做提示
投影:《木兰辞》节选和图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问题①从‚可汗大点兵‛中可不可以看出木兰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人呢?
(木兰是鲜卑族)
问题②从‚木兰当户织‛中看出木兰在织布,这是哪一个民族的传统?
问题③今天56个民族当中还有鲜卑族吗?
导语: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鲜卑族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来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感受一下那时北方的民族融合吧。
设计思路:通过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让他们进入到新课中。
层层设疑,紧扣课题,激发他们探究新课的兴趣。
2.讲授新课(35分钟)
环节一:学生设疑(5分钟)
要求:
①学生浏览整篇课文,看看有几目,整体把握教材;
②学生分组提问题,将小组问题整理清楚,尽量使用书面语言表达;
③小组交流展示,比比哪一组提的问题多,哪一组提的问题最有价值;
教师投影同学所提出的问题
①前秦瓦解后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它是怎样统一黄河流域的呢?
②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的表现有哪些?
③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有什么历史意义?
④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实际上是教会学生浏览教材,整体把握教材‚是什么‛‚怎么样‛的方法,而且培养学生设疑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环节二:学生合作探究上述疑问(5分钟)
要求:(1)第1、2组同学讨论问题①;第3组同学讨论问题②;第4组同学讨论问题③;第5、6同学讨论问题④;
(2)将讨论结果整理好以便小组交流时思路清晰,完整;
(3)不能解答的问题做好标记。设计思路: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加强小组学习的竞争力和协同作战的凝聚力。
环节三:师生合作,展开新课(20分钟)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1)教师设疑:第1、2组同学解答,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①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什么时候完成统一的?
②历史上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曾经也统一过黄河流域?
③根据《敕勒歌》内容介绍鲜卑民族特点?
④鲜卑族原来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们什么时候内迁到黄河流域的?
(教师投影五胡内迁地图)⑤还有哪些少数民族也在这个时候内迁,我们称之为‚五胡‛?
过渡: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中原地区,他们同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影响,民族差异逐渐模糊,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2)学生释疑:第3组同学解答,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的表现有哪些?
投影:课件显示民族融合趋势表现图
教师强调指出:各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融合在一起,是‚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过渡:面对民族融合的趋势,新一任魏主孝文帝也想像苻坚一样,通过自己的实力来逐鹿中原。假若你是孝文帝,你会怎么做?
学生小讨论形成共识:要吸取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教训,防止民族矛盾激化;鲜卑族落后于汉族,要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现状必须向汉族学习,促进民族间友好交往;‚顺者昌,逆者亡‛,我们应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主动向汉族学习。
教师总结过渡:孝文帝顺应了历史潮流,在迁都前他受冯太后影响,进行过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亲政,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进行迁都。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教师设疑:
观看历史剧:《孝文帝迁都洛阳》,第4组同学解答问题,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①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②迁都洛阳的过程是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什么阻碍?
③孝文帝是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④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
设计思路:环节三两大问题的设计思路是一样的,在学生探究自设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深化设计延续性和因果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表象基础上认识本质,从而理解难点,并为理解孝文帝改革深化民族融合奠定基础。
过渡:从迁都洛阳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的决心很大。迁都以后,孝文帝进一步采取措施,实行改革。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措施:论从史出,第5组同学解答问题,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材料一:(孝文帝)诏不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娶汉臣李冲之女为皇妃,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材料三:
材料四: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依次投影改革的措施
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礼法: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缩句游戏:为了方便理解记忆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我们一起来做缩句游戏,要求和语文缩句一样,全班同学一起做。
请你将孝文帝改革的每项措施缩成简单的一句话?比比谁缩的最科学,最容易记忆。过渡:在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用了两个特殊的字眼‚必须‛,从‚必须‛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由此你能分析改革的影响吗?
(2)影响:第6组同学解答,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①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②从教材中找一段材料印证改革的影响。
教师归纳:要一个民族放弃自己原有的传统习俗甚至语言,何其艰难!正因为如此,孝文帝不仅要求十分严格,而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自己和亲人做起。孝文帝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每组总结探究: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过渡: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出现了几十年的繁荣时期,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再次陷入混战中。
环节四:北魏之后北方的历史发展进程(5分钟)
投影:南北朝的并立地图
教师解释:南北朝历史演变情况
学生反馈:对号入座,请你将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准确地填入《三国两晋南北朝对号入座示意图》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两大特点:分裂、民族大融合
解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等族的去向
结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列举我国民族融合的表现:
老师小结: 历史发展的主流始终是统一的,后来北周结束了南北并立的局面,完成统一,建立起了隋朝。下学期我们将会学习到相关的内容。
【板书设计】
【评价方案】
自我评价
1.‚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 2.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是()
A.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B.学习汉族文化风俗
C.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 D.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4.‚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C A.盘庚
B.隋炀帝
C.北魏孝文帝 D.元世祖
5.南北朝时期,有人出使北方归来,感慨不已:‚我原本以为北方尽是夷狄之类,没想到竟然礼仪兴盛,经济繁荣,衣冠士族,尽在洛阳。‛请回答,当时的洛阳是哪一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
A.匈奴 B.蒙古 C.突厥 D.鲜卑
6.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他们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都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B.都促进了民族融合
C.都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D.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8.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 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图)
请回答:
(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依据材料一、二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的作用。
拓展延伸
有人说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你认为呢?
课堂延伸,衔接生活
现在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集 荐中
学
历
史
教
案
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500字)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3000字)
第五篇: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在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本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秦汉大一统后出现的政权分立时期,而本课内容正是从政权分立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环节。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使民族融合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先进文化——主要是汉族文化的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这一课既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的一个总结,又为隋朝更大规模的统一埋下了伏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 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导点拨 【教学过程】
一、提问设疑,激发兴趣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亲如兄弟,和睦相处。那么,在这56个民族中,有没有我们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呢?——没有!那么,他们到哪里去了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呢?这节课将会给大家揭开谜底!(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比较系统地了解我国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
2、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以及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
3、初步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独立探索
1、根据“自学提示”,独立阅读文本,初步把握本课所要了解的知识点。(“自学提示”见“学案”)
2、展示自学成果,形成本课知识框架(完成板书主体内容)。
四、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以下问题先分组讨论,然后反馈展示、点拨引导归纳。)
1、为什么说“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说说你对“民族融合”的理解。(提示:回顾前一课内容,结合本课教材回答)
(依据前一课东汉末年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及本课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的“民族融合”作答。)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迁都洛阳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辩论:分别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政权巩固等方面述说平城之害和洛阳之利。)
3、孝文帝在迁都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你受到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到任何一次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阻力。从而看到孝武帝的英明果断,同时受到启发:做事不可优柔寡断,只要认准目标,就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4、孝文帝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应该如何评价孝文帝?(结合教材及相关资料,再次深入了解孝文帝改革措施及其作用和成效,从而认识到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他是一位政绩卓著的改革家。)
5、孝文帝如此推崇汉文化,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识到多方面因素:一是早年“文明太后”对他的教育熏陶,再是顺应当时民族融合的趋势。)
(参考答案:
1、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五、拓展延伸,活学活用
(以下问题由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后,反馈点拨。)
1、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提示:因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2、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联系实际,从衣食住行方面考虑。)
3、课外查阅资料,试着探究一下你自己姓氏的来源。
六、练习测评,巩固提升
(练习题见“学案”;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点评。)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 关知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杂居相处,相互影响,彼此融合,落后的民族 不断融合在先进的民族中。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我国多民族国 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通过学习,我们明白: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不断融合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汉族是在与周边各族的不断融合中发展的,以汉
族
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华民族实际上是历史上许多民族的融合体。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到哪里去了吗?
【板书设计】
20、北方民族大融合
(4世纪后期)
鲜卑——北魏—————平城————洛阳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用汉语
措施 穿汉服 改汉姓
孝文帝改革 ……
作用
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