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信息技术(人教中图版)】语句与顺序结构(第十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1 课题 语句与顺序结构 教科书 书名:
《信息技术》必修 1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6 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
2.进一步理解赋值语句的用法。
3.进一步理解输入输出语句的用法。
4.应用恰当的语句编写顺序结构的计算机程序,增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的特点、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
教学难点:运用顺序结构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 分钟 情境引入 以计算机 模拟倒计时 的情境导入,引出程序语句
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交通倒计时器在显示当前信号的同时,还显示该信号剩余时间长度。我们可以利用简单的计算机程序来模拟倒计时器。
一般来说,程序是由语句组成的,执行程序就是按特定的次序执行程序中的语句。程序语句包括赋值语句、控制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等。其中,控制语句通过对程序流程的控制,决定了程序执行的路径,也决定了程序的结构。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导入模块语句
在编写程序时,经常需要引入其他模块。这些模块补充了许多功能强大的函数。在使用 import 语句将函数所在模块导入后,就能使用其中的函数。分钟
知识讲授 结合 程序 实例,讲解 顺序结构
结合倒计时小程序,提出问题:如果改变语句的顺序,程序会发生什么变化? 例如将显示数字 3 和数字 2 的语句交换顺序,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调整程序语句顺序,演示执行结果,得出结论:如果改变语句的顺序,程序的执行顺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得出结论:顺序结构指程序的执行按语句的排列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执行,直至结束。
思考生活中的顺序结构
成语“按部就班”指做事依照一定的道理和顺序。
在顺序结构中,任何事情都遵循着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思想进行,直到整件事情做完为止。这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顺序结构。
例如修建房屋的顺序,即设计工程-基础工程(地基)-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搭建)-装修工程(外立面、内饰)。这些步骤必须按部就班,顺序执行,是生活中典型的顺序结构。
练习体验,修改调试交通信号灯小程序
尝试修改倒计时器程序,实现先红色 3 秒倒计时再绿色 3 秒倒计时的变化。
思考:如果将倒计时的时间延长至 5 秒,如何通过程序实现?分钟 实践探究一 实践探究 :利用 顺序结构及语句 解决水酒互换问题
有两个一样的杯子,分别装了水和白酒,现在要将两杯中的液体互换,用水杯装白酒,用酒杯装水,请问你有什么办法? 通过错误示例,引导学生思考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结合赋值语句的特点(新值替代旧值)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强化顺序结构的特点。同时结合水酒交换问题的解决方案,引出在简单的顺序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新的变量解决一些貌似复杂的实际问题。
结合程序,深入理解 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的格式:变量名 = 表达式 赋值语句的作用: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说明赋值语句的注意事项:①变量必须在使用前被赋值。
②赋值号与等号形同而意不同。
③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
④把字符串赋给变量时,该字符串必须用引号括起来。
⑤变量每次只能存一个数据,但可以多次赋值,给同一个变量重复赋值时,新值代替旧值。
提示 python 语言中赋值语句的特殊用法。
激发学生思考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办法。
练一练,巩固赋值语句的用法
练习1:判断以下赋值语句写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D=6+9
(2)F+3=E+6
(3)Z=X*Y
(4)C$=goodnight 练习2: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多少? A=30 A=A+10 A=50 print(A)分钟 实践探究二 实践探究:利用顺序结构及语句解决 温度转换问题
目前,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使用摄氏温度,而美、英等国家使用华氏温度。对于去美国旅行的中国游客来说,需要将当地发布的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以符合自己的理解习惯;同样,来中国旅行的美国游客亦如此。
请你想一想,能否利用计算机辅助旅行者进行温度转换?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设计算法、运用顺序结构编程调试。
分析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c=(f-32)/1.8 设计算法:①输入华氏温度 f=90 ②利用公式计算 ③输出摄氏温度 c 编写程序并调试。
进一步 调试程序,深入理解 输入输出语句
提出问题,如果希望程序能够实现将任意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应该如何修改呢? 讲解输入语句,即 input()函数的用法:f=input(“请输入华氏温度:”)通过错误示例,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类型转换。
Input()函数默认返回字符串类型数据,如果需要进行计算,应将其转换为数字类型。在程序设计中,可以通过强制类型转换操作,把某个数据从一种数据类型转换成为另一种数据类型,即,f=int(f)。
作为程序的设计者,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让程序具有更加友好的交互性。讲解输出语句的用法,即 print()函数的用法:print(f,“转换为摄氏温度是:”,c)。分钟
总结提升
归纳程序的 O IPO 模式 程序通常包括: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和输出结果三部分。
Input:程序输入,是程序的开始。
Process:程序对输入进行处理,产生输出结果,即算法。
Output:程序输出,展示运算结果。
实践练习,巩固所学
根据键盘输入的身高和体重值,编写程序计算体重指数 BMI。(BMI=w/h/h,w 为体重,h 为身高。)
分钟 课堂小结 小结
顺序结构 程序语句:导入模块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 布置课后练习
第二篇:结构与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 第一课 常见的结构
【教材版本】
本课程采用地质出版社《技术与设计2》。【设计思路】
通过案例介绍,引导学生了解结构的含义,结构的分类,通过对两个简单结构的受力分析,帮助学生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本质——,了解结构受力的几种基本形式。
【教学内容分析】
《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
1、不同领域、形形色色的结构案例介绍: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通过对这些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理解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结构与设计”,自然界中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人们通过借鉴、学习并应用到技术领域,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2、结构的分类:实心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分别举例说明各类结构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结构的理解。
3、结构与力的关系:通过对单杠结构和棚室屋架结构的简单受力分析,引出结构的力学本质:承受外力和抵抗变形,使学生能够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总结结构受力的几种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弯曲力。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对结构虽有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也有一定的基础。但较为零散,模糊。另外,学生在物理课中已学习了有关力学的知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有比较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力分析是物理课教学中的难点,多数学生在受力分析中还是有困难的,所以在教学中还要利用模型演示形变的情况,分析说明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一)了解结构的含义。
(二)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三)能结合1~2种简单的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力的。2.过程与方法:
阅读理解、案例分析、交流讨论、多媒体展示、师生互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认识到力对结构会产生重要影响,合理的受力是结构存在的重要条件。【教学重难点】 【教学资源】 结构模型、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技术与设计2》的简单介绍:
这一节课我们开始第二册书的学习,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结构与设计。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 常见的结构
一、常见的结构
大家知道如果地震突然来临的时候,躲在什么地方比较安全吗?(桌子底下、墙角、厨房、厕所、空间较狭小的地方)为什么呢?这些地方有其特定的结构,不容易坍塌,比较安全——楼板是一体浇注的,承重墙体多,墙体相互支撑 说到结构,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结构,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以及我们能见到的身边的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
1、自然界中的例子:
蜂巢的六角柱形体结构,苍蝇的复眼结构,蜘蛛网的网状结构以及生物遗传物质DNA的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等等都是巧夺天工的结构杰作,为人类进行工程方面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有义的借鉴和参考。蜂巢: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相互拼接进行封闭,构成六角菱形的底。组成底部的菱形的钝角为109°28′,所有的锐角为70°32′,这样既坚固又省料同时还能获得最大的空间。蜂窝的这种六角形排列结构非常坚固,被广泛应用在飞机的机翼以及人造卫星的机壁结构设计上。
苍蝇的复眼结构:包含4000只可以单独成像的单眼,能看清几乎360度范围内的物体,在这种特殊结构的启示下,人们研制成功了蝇眼照相机,可一次拍摄1329张高分辨率照片,广泛应用在航拍测绘领域。
蜘蛛网:放射状结构,网丝受力均匀,承受大负荷、大冲击力。
2、技术领域的例子:
技术领域的结构主要是指工程结构,我们常见的建筑、桥梁、各种工程设施以及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这些结构影响并决定了它们的性质和功能。
例如一般的楼房往往都按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建造,采用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增加楼房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楼房的抗震等级,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居住和活动场所。除了满足正常的居住使用外,建筑的结构还会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结构的样式繁多、各具特色;例如俄罗斯有很多建筑都采用尖顶或圆形屋顶结构,这是因为俄罗斯冬季时间长,下雪量大,圆形屋顶可以有效减少房顶的积雪,保护房顶不会被压垮;而在中东一些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区,当地居民的房顶一般都是平顶结构的,可以方便收集雨水,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建筑的结构是和他们的用途密不可分的。
同样,桥梁的结构也是形式多样的,有拱形结构的,如赵州桥;有斜拉索结构的,如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还有框架结构的,如南京长江大桥;现代的许多桥梁还将许多种结构合为一体,同时具备有多种结构的特点,桥梁的形状和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
除了建筑和桥梁外,我们身边的各种产品的结构也是各具特色,丰富多样,像一支钢笔、我们使用的桌子、椅子,上学放学骑的自行车,复杂一些的比如汽车、电子计算机、家用电器、再复杂一些的如工厂里的一整套大型生产装置和设备等等,这些工业产品构思精巧、独具匠心的结构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大家了解的技术领域中结构。
3、社会领域中的结构:
除了自然界中的结构和技术领域的结构外,我们人类社会也有自己的结构,从国家的行政区域划分,到各种社会机构的组织构成,以及各种社会活动、生产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组织和开展的。那么,什么是结构呢?
二、结构的含义
化学课上我们曾学习过碳的两种同素异构体—金刚石与石墨,他们都是碳单质,由碳原子构成,但在物理性质上却有很大的差异,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内部原子排列结构不同。
金刚石:正四面体网状结构,原子间隙小,原子间作用力大,因此表现出的物理性质是结构强度大,坚硬。
石墨:碳原子呈斜平行四边形排列,而且是片状叠加,原子间隙大,相互之间作用力小,因此质地柔软。
可见,物质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搭配决定了物质的形态和性质。这里,物质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搭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结构,这是广义上的结构的含义。
1、结构的力学含义
具体到技术领域的结构,我们通常将结构和力联系在一起,从力学的角度来理解结构的含义。
首先,我们知道物体总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例如人坐在凳子上,凳子会受到人施加的压力的作用,吊车吊起重物时,重物自身的重力会通过钢丝吊绳传递到吊臂上,再以压力的形式作用到吊塔上;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像凳子、吊塔这样一些结构可以承受外力的作用和抵抗变形(这是因为当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位置会发生改变,如分子或原子间距发生变化,进而产生一种抵抗的力 , 称为内力,内力与外力之间总是保持某种平衡,结构就表现出能够承受外力作用和抵抗变形的这样一些性质)。
因此,从力学的角度来看,结构实质上就是一种可以承受外力作用的架构形态,它的本质是承受外力和抵抗变形,这是力学角度的结构的含义。
2、结构的类型
结构的类型有很多种,如果我们从力学的架构形态来划分,可以分为: 1)实心结构:又称为实体结构。像房屋的墙体、水库大坝、城墙、山体,都属于实心结构,这种结构几何外形简单,但可以连续传递荷载(各种外部作用力的统称),适于承受较大的力。
2)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相互连接组成的结构,这些构件包括梁、柱、杆、管件等。像吊车的吊塔、吊臂,电视台的发射铁塔,一些传统的木结构塔楼建筑,钢架结构的大桥、房屋的门窗框架,桌椅板凳等等都是采用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几何外形较为复杂,其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使用材料少、轻便、结构强度大、制作简便,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举例:窗户、画框、建筑脚手架、自行车、艾菲尔铁塔、书橱、输电铁塔。3)壳体结构:像蛋壳、头盔、铁皮车厢、机舱等等这样一些结构都是采用薄壁壳状构件制作的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这就是壳体结构。其最大的特点是受力合理、形态稳定;能够有效将外部的作用力沿壳体表面分散开来,从而有效减小局部的壳体压力,起到保护的作用;因此这种结构在建筑、航空、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广泛。举例:饮水杯、文具盒、装甲车、油罐、核桃、瓜子、西瓜、锅碗瓢盆„„等
4)组合结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结构大部分都是组合结构,如:许多桥梁都是拱形和框架结构的组合体;圆顶大厦的顶部都是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的组合(又叫球形空间桁架结构)。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几何形态来对结构的类型进行划分。
1)缆索结构:常见的如帆船上的缆索、许多跨海大桥的斜拉索、吊车的钢丝吊绳等等,应用的都是缆索结构。
2)桁架结构:是指由许多直杆构成三角形的架构组合,由于充分利用材料自身能够承受较大轴向压力或者拉力的特点,因此这种结构重量轻、强度大、节省材料。像一些工矿企业厂房中大跨度的屋顶支撑结构,体育场馆、大型公共场所(火车站、机场的候车厅)的屋顶支撑结构,大型的钢结构桥梁(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等,都采用的是桁架结构。
除此之外,还有空间桁架结构、球形空间桁架结构等多种形式的结构,适用于大面积、大跨度的空间结构应用,以及一些特殊空间结构方面的应用。
三、结构与力
前面我们谈到,从力学角度看,结构实质上是一种能够承受外力作用和抵抗变形的架构形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结构与力之间的关系,结构是怎样受力的,结构受力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简单结构的受力分析 1)单杠的受力
单杠是由杠体、立柱、斜拉索几部分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我们称之为构件,我们了解结构的受力情况主要是通过分析构件的受力来实现的。
立柱的受力:单杠的立柱是各种荷载的主要支撑点。当人体静止挂在杠体上时,两根立柱只承受压力的作用,这时人体所受重力通过胳膊、杠体传递到立柱顶端的结果;当人体来回摆动或者做回旋动作时,人体因为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也回通过杠体传到立柱顶端,大小和方向在不断发生变化,立柱受到这种力的作用后弯曲变形。
杠体的受力:杠体主要受人体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在人体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会产生弯曲变形。
斜拉索的受力:单杠有四条斜拉索,分别固定在立柱两侧,主要用于加固立柱。当立柱收到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时,斜拉索与立柱固定端会受到立柱顶端外力的拉伸,斜拉索与地固定端会在同一时刻对斜拉索施加一个反方向的拉力,用来抵抗外力的作用,减小立柱的弯曲度,起到稳定加固的作用。
2)棚室屋架结构的受力
棚室屋架结构主要由梁、柱、墙面、屋面(拱顶)等几部分构成,作用在棚室屋架结构上的荷载(外部作用力)主要有两种:恒载(永久荷载,包括屋面、梁的重量)以及活载(外部附加的荷载,如积雪的重量,风的作用力等)两部分。立柱和墙面的受力:从上向下的压力(恒载、活载共同施加),从下往上的支持力(来自力柱和墙的地基),这两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风载产生的作用力较为复杂,主要对立柱和墙面产生横向和垂直方向的两个作用力,横向的作用力会使立柱弯曲变形。
梁的受力:自上而下的荷载的作用力,自下而上的立柱和墙面施加的支持力。梁受到荷载作用力会发生弯曲变形,为防止梁弯曲过度被损坏,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多增加一些支撑立柱,均匀分摊梁的受力。
拱结构的作用:棚室屋架结构的顶盖成曲线型外观,中间高,四周低呈弧形曲面分布,这就是拱结构。拱结构因其结构上的特点(壳体结构)可以将荷载产生的作用力均匀传递到四周的支撑结构上。另外,圆弧形表面可以减小积雪在屋顶的堆积,从而减轻雪荷载,对于风荷载,由于流体力学的作用,拱结构屋顶较其他结构屋顶所受风作用力小,有效减轻风载,这也是许多大跨度建筑的屋顶多采用拱结构的原因,既有利于承载,又美观。
通过对以上简单结构的受力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物体正是因为其特定的结构,才能承受各式各样的力,以及抵抗由这些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变形。承受外力作用和抵抗变形是结构的力学本质。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结构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2、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构件受力的基本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拉力——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如吊车的吊绳、单杠和桥梁的斜拉索承受的力就是拉力。压力——物体受到的挤压力。如建筑地基以及承重墙体、桥墩等受到的力。
剪切力—两个距离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平行力。如连接剪刀的轴,正在被剪切的工件等受到的力就是剪切力。扭转力—反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施力 ,使物体发生扭转形变的力。如汽车方向盘的轴、钻机的钻杆、电钻钻头受到的力是扭转力。弯曲力—作用于物体 ,使它产生弯曲的力。如被拉弯的弓、单杠的杠体等等。
第三篇:人教九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九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
反思
课题:What would you do ?
I.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1,Master the words below: Million, medical, research, tie, worry, what if , pimple.2,Master the following language points: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one million dollars ? I would give it to Old People’s Home.If I were you , I’d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Process and ways of teaching: 情景法和交际法
Leading to new teaching by telling a story.During the course,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some impossible things in pairs.At last, let them summarize grammar “The Mood”.Teaching emotion and value
1.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谈论并作出应有的反应,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和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
2.培养学生勇于想象和积极参与合作的情感。
Ⅱ.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teaching..The usage and structure of “The Mood”.Imagine what to do.Ⅲ.Procedures of teaching
Step 1, Leading in
1, tell the story “The tiger and the monkey”.2, Ask the students like this.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he tiger ? Would you jump into the river if you were the tiger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3, Ask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re you a tiger?(No, I’m not.)(引起学生对虚拟语气的思考)Step 2 Presentation
1,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s above , ask the students to summarize what the Mood is , pay attention to it’s form.2,Ask the students to say some things that haven’t happened to us.e,g.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one million dollars?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late for the party ?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 girl or a boy ?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lived on the moon ?(师生互动)3,Write down the students’ best answers on the blackboard and share them with the whole class.4,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would do.Their answers may be : If I were you I would give it to medical research..If I were you , I’d be a little earlier.If I were you , I’d pay soccer or dance.If I were you , I’d plant more trees on it.5.Ask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the sentences above.(学生互动)
Step 3 Talk in pairs.1,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topic,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one million dollars ? 2, The teacher writes the students’ best answers on the blackboard and ask the whole class to share them.(学生分享,享受学习的乐趣,达到学习的目的)Step 4 Test
1, Teacher leads the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tasks in Section A , 1a, 1b,2a and 2b.2,Check the answers.(检查学生的听,说的技能)
Step 5 sum up
1, When we talk about things that haven’t happened we can use the words “ I would „ or I’d „”
When I regard as you, we can use the words “If I were you , „” 2,Words who teacher gives the students :
虚拟语气,愿望难成. 违背事实,时态后退.
3.虚拟语气的动词形式:主句中:would/ should/ could/ might + v , 从句中:v-ed(be---were)
Step 6 Homework
1, Recite the words in this unit.2, Write several thins that haven’t happened to us.Ⅳ.板书设计
Language goals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he tiger ? Would you jump into the river if you were the tiger ?
If I were you I would give it to medical research..If I were you , I’d be a little earlier.If I were you , I’d play soccer or dance.If I were you , I’d plant more trees on i.1.虚拟语气,愿望难成. 违背事实,时态后退.
2.虚拟语气的动词形式:主句中:would/ should/ could/ might + v , 从句中:v-ed(be---were).Ⅴ.教学反思
我在"国培计划"中学习,听了老师们的讲课,就自己设计了这一教学事例.通过实践教学和课后的作业分析,教学效果还可以,学生被我的导入故事所吸引,从而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较好,学生的作业中有不同的创想.但部分学生问我,他们有时候不能区分真实和不真实的事例,有学生就谈到: “I would achieve my dream if I could go to college.” 与 “I will achieve my dream if I can go to college.”这两个句子哪一个对?我的答案是: “If you study hard, you will go to college”, so this is a dream that you can achieve.学生就知道答案了.的确,虚拟语气是一个学习的重难点,这一方面,以后要在教学中锤炼.
第四篇:高中信息技术 《For…Next语句》教学设计 沪教版选修1
《For„Next语句》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第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掌握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②掌握并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③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和功能;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难点:理解FOR循环循环的执行过程;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四、设计思路:
① 教学方法设计:
以讲义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学生自学、教师导学为手段,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讲义和有效地导学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② 教学流程设计:
首先,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学活动一和学习指引中“FOR。。Next”的内容,并完成活动一中的留白。打开讲义网页,以阿凡提的合同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对循环语句的重要性及使用场合有所理解;老师展示本节课主要要解决的学习问题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分四个步骤依次完成讲义中的四部分内容,循序渐进地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每一个阶段中,又分三个步骤:学生自学、学情反馈、疑难点拨;最后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并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评选出最佳小组;最后,布置学生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
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堂课要学的知识。布置学生第一个学习内容。
2、与学生一起完成书本中活动一的留白。【学生活动】
1、与老师一起回顾上节课内容;
2、预习书本中活动一和学习指引中“FOR„Next”的内容;
3、完成书本中的留白。
4、调试书中76页程序。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回顾上节课内容和自学活动一内容,让生体会到循环结构的重要性和使用场合,使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
(二)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1、展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打开网页“jianyi.html”讲义,认真地自学、思考、解答其中的各问题。
2、学习要求:讲义分成五个部分,我们分四个步骤自学完成。每部分自学完后,学生分两组,以此点名回答讲义中的问题,采用竞赛的形式决定哪个组是最佳小组。
【学生活动】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目标的驱动下去学习才更有效。
(三)自主探究学习,解决讲义中的问题。Ⅰ、For循环语句的格式与功能,以及执行过程。【教师活动】
1、展示任务:请大家自主学习解决讲义中的步骤二和步骤三,掌握FOR循环语句的格式与功能,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老师来回巡视,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学情反馈:
通过分组依次点名让学生回答步骤二和步骤三自主测试中的问题,并给每组计分。
3、疑难点拨:
重点分析改错题,强调步长为负不变时怎么改。分析流程图的完善与表格的填写。【学生活动】
1、自主学习,打开网页是“jianyi.html”的讲义,完成讲义中步骤二和步骤三的内容。【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透彻掌握For循环语句的格式与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通过完善流程图、表格的填写,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通过老师的疑难点拨让学生去体会自学的方法和技巧。Ⅱ、For循环语句的应用 【教师活动】
提问:经过今天的学习,现在你能利用FOR循环语句来编程回答故事中的这份合同到底能不能签呢? 请完成讲义中步骤四中的综合测试题并上机调试运行。编程水平高的学生请尝试用不同的循环语句完成。
具体分析讲义步骤四程序完善题的填写。【学生活动】
1仔细阅读阿凡提的故事,然后完善程序。2调试与运行程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是否能灵活应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具体的问题。提高学生读程序写程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
(四)学习评价及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1、我们来看看获胜小组是哪一组呢?
2、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并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学生活动】
1、计算每小组得分向获胜方表示祝贺。
2、小结并谈学习体会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鼓励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反思习惯。
(五)作业提交 【教师活动】
请把讲义中的练习完成,并填写到“课堂练习.doc”中,并提交到教师机。【学生活动】
继续完成讲义、提交作业。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平时的作业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的一个依据。
(六)课后思考 【教师活动】
例举我们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利用循环语句来解决的问题。布置课后作业。【学生活动】
课后思考例举,并预习学习指引中的其它内容,结合本堂课的内容,将“三角形”和“菱形”两个图像打印出来。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关注生活,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督促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六、教学反思
1、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自学。
从五个班的教学可以看出,相对以前的教学法,讲义导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更认真主动,学习气氛好,自学时举手提问的学生较多,有的班教学效果很好,因为讲义中的问题学生基本上能够解决。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还是课堂教学效果都比我预期的好多了,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相信你的学生吧,大胆地放手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吧,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学好,关键是老师的教学理念要改变。
2、要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时,五个班的课堂气氛都好,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很认真主动,教学效果也还比较好。我觉得原因可能与我采取的教学手段有关,首先,新颖的教学方法和阿凡提的故事很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采用的是随意点名,让学生觉得有点压力当然同时也是一种动力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整堂课的问题回答都是以小组间的竞赛形式进行的,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五篇: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课本剧进一步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西门豹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的方法妙在哪里。
一、齐读课题,质疑导入:
1、生质疑:①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②西门豹做了哪些事?③文章为什么以西门豹为题?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到两千多年战国时期魏国的邺去看一看。(播放动画视频)
2师:现在我是刚上任的县令西门豹,谁来当老大爷?(师生分角色朗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3知道邺地越来越穷的原因后,西门豹是怎样做的呢?你认为他的做法好在哪?默读课文10-15自然段,用“---”画出西门豹做得好的句子。
研读探究,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自然段)师:你认为西门豹的方法好在哪里? a西门豹惩治巫婆。(指名读)
让学生体会西门豹的巧妙之处。既救了新娘,又为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提供了理由,一举两得。一句“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就客客气气而又坚决地叫卫士抱起巫婆,将她投进了漳河。
b.西门豹怎样惩办官绅头子的?
启发学生体会假戏真做的妙处:西门豹待巫婆“沉下去了”后,还“等了一会儿”,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又叫卫士把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
c.西门豹怎样教训其他官绅的?
引导学生读有关语句,体会西门豹讲究策略、区别对待:“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请你们去催催吧!”“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官绅一个个求饶,西门豹还说“再等一会儿”,显得煞有介事,最后才让官绅们“都回去吧”。达到了惩办首恶、教训胁从的目的。
d.教育了广大老百姓。
要引导学生知道西门豹不仅惩治了恶人,让百姓看清巫婆、官绅骗钱害人的真面目,还破除了百姓心中的迷信,明白要防涝必须治水、兴修水利。
3.观察插图,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读文看图,抓住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对照插图,发挥想象,说说他们怎样“求饶”,“求饶”些什么,让学生借官绅之口说出河伯娶媳妇的真相,加深对官绅们丑态的了解,进而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所达到的效果。
钱害人的。这实际是一个两难推理,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自读自悟,学习“兴修水利”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读课文,讲一步领悟“破除迷信”与“兴修水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若不兴修水利,破除迷信将不会彻底。
3.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官绅头子及卫士等角色,把课文演一演。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创造性地加进一些语言和动作。其他学生则是观众,表演后进行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