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狼》(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年
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增强语感,理解文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字源和语境推断字义,积累“缀”“止”“并”“前”“犬”“洞”“顾”“股”等文言词语。
3.理清文章内容,揣摩情节变化,把握节奏。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字源和语境推断字义,积累“缀”“止”“并”“前”“犬”“洞”“顾”“股”等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运用默读方法,理清文章内容,揣摩情节变化,把握节奏。
教学过程
时间
345秒
教学环节
教教师导入
一、教师导入
第五单元的课文都是与动物有关的。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随作者认识了他们生活中性情各异的小动物,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动物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但当我们与动物处于你死我亡的对立关系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蒲松龄的一篇文言小说《狼》,看看大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会有怎样新的思考。
14分钟
任务一
任务一: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缀zhuì
场chánɡ
苫shàn
耽dān
少shǎo
隧suì
尻kāo
寐mèi
黠xiá
顷qǐnɡ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工具书、联想现代汉语的词汇等方法判断字的正确读音。总结文言文读准字音的小方法: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确认读音
②组词联想提示读音
③根据语境中的字义判断读音
2.你在预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这些问题,下面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①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③两狼之并驱如故
④顾野有麦场
⑤屠自后断其股
教师出示学生在预习疏通文义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难字,引导学生关注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联,结合字源推断语意。另外引导学生勾连以往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成语的语意等推断语意。
3.下面这些字在文章里多次出现,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①止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止露尻尾
②前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狼不敢前
③之
A.久之,目似瞑
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上下文推断字义。
4.借助文意理解,请你正确地朗读文段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下面这两个句子你是如何停顿的?说说你选择这种停顿的原因。
①其一犬坐于前
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②一狼洞其中
A.一狼洞/其中
B.一狼/洞其中
教师出示没有标点的课文片段,让学生尝试朗读。然后出示两个停顿容易出问题的语句,引导学生关注句读与文意的关系。
小结:
文言文语意理解小贴士:
①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帮助理解
②可以回忆学过的文言文,温故知新
③可以结合汉字结构、字形演变、成语语意、语境来推断词义
④可以根据停顿来推断
10分钟
任务二
任务二:整体把握内容,揣摩情节变化;读出节奏。
1.默读课文,分别从屠夫和狼的角度,梳理二者争斗的过程。
屠夫:屠夫遇狼
屠夫惧狼
屠夫御狼
屠夫杀狼
狼:
两狼缀行
两狼并驱
两狼眈眈相向
两狼被毙
明确:人与狼交锋对垒,紧密交织,力量此消彼长。
2.根据屠夫与狼的几次交锋的对抗变化,撰写朗读脚本,注意揣摩语气和节奏的变化,再现故事中的情景。
教师出示第一段节奏曲线图示和朗读脚本示例并进行朗读示范,引导学生揣摩情节的张弛。
朗读脚本示例: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一句,写屠夫晚归肉尽,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但人狼双方还未展开对抗,属于陈述语气,要读得平缓。“晚”说明天色已晚,当时路上四下无人,“止有”写出屠夫没有东西满足饿狼,使自己脱身,这两个词为下文屠夫处于无援的境地埋下了伏笔,应重读。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句两狼出现,语调要上扬,语速应稍快,要读出紧张感。“缀行”写狼紧追不舍,勾画屠户的危急处境;“甚远”写出两狼追踪距离之长,凸显紧张氛围,这两个词都要重读。
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示例,撰写朗读脚本,进行朗读。
3.生动地朗读课文,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课文中的情景,表现出当时的氛围。
45秒
布置作业:
1.请你想象屠夫与狼对抗的场景,根据课堂上和老师一起撰写的朗读脚本,配上合适的音乐,生动地朗读全文。如果有条件,可以录下来发到班级微信群中,和同学们分享。
2.完成基础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狼》(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年
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运用默读方法,抓住结尾作者的议论,分析狼与屠夫,感受文中狼贪婪狡诈和屠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形象特点。
2.体会屠户与狼形象特点的对比、屠户心理状态的前后对比,理解作者对狼贪婪狡猾的讽刺和对人的智慧与力量的赞美。
教学重点:运用默读方法,抓住结尾作者的议论,分析狼与屠夫,感受文中狼贪婪狡诈和屠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屠户与狼形象特点的对比、屠户心理状态的前后对比,理解作者对狼贪婪狡猾的讽刺和对人的智慧与力量的赞美。
教学过程
时间
325秒
教学环节
教教师导入
二、教师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狼》这篇文章。上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的故事情节。作者蒲松龄为我们讲述了屠夫与狼斗智斗勇,激烈交锋,最后战胜了狼的故事。
故事讲述完之后,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评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3分钟
任务三
任务三:细读课文,体悟形象,感悟主题。
1.分析文中狼形象的特点。
狼的“黠”体现在哪里?
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能体现狼特点的关键词句。
(2)结合你找到的关键词句进行批注,谈谈你对狼形象特点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叙事与议论的关联,抓住作者对狼的评价“黠”,分析文中狼的表现,品读能体现狼形象特点的关键词句,感受狼贪婪狡诈的形象特点。
2.狼如此狡黠,却在与屠夫的交锋中“顷刻两毙”。请你默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屠夫的表现,揣摩其心理,品读能体现屠夫形象特点的关键词句,感受屠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形象特点;建立屠夫形象与狼形象的关联,理解作者在议论中传递出对狼和人的不同态度。
3.文章结尾作者的议论点明了故事的主题。我们应该如何朗读这个部分,读出作者的态度呢?
撰写结尾作者议论部分的朗读脚本并朗读,再次感受作者对狼诡诈伎俩的嘲笑和对人勇敢智慧的赞美。
4.在作者看来“止增笑耳”的仅仅是狼吗?
教师出示对蒲松龄其人及《聊斋志异》创作背景的相关介绍,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主题。
5.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的普遍意义。
1分钟
布置作业:
1.借助本课学到的文言文理解方法,完成《狼》与《狼子野心》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练习。
2.发挥想象,选择一个片段以屠夫或狼的视角描写人与狼的交锋。
小提示:请你注意揣摩心理活动,增加生动的描写,比如环境、动作、神态、语言等。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尝试以屠夫的视角改写全文。
3.阅读补充材料,多角度认识艺术中的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