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概念教学专题研讨会学习体会
《数概念教学专题研讨会》学习体会
通过这次数概念教学专题研讨会,观摩了四位老师优秀的数概念课堂教学,聆听了多位专家名师对课堂课例的展评和教学成果的交流,对数概念教学有了更新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看到几位老师的数概念课堂教学,明白要上好一堂数概念课,着实不易。教材处理上,深挖教材,吃透教材,目标清晰、明确;教学策略上,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善于用追问帮助学生辨析;教学语言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评价富有指导性,塑造了民主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教学环节上,精雕细刻,多层次、有梯度……这些都是我要学习的方向。
聆听了李志名师的专题讲座《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也学习到了很多,恍然大悟。首先,是数学教学设计的艺术性,体现在课堂导入、活动、练习等环节设计上,要科学、合理、充满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学习。其次,是数学课堂评价的艺术性。数学课堂要注意评价的形式,形式要多样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生师评价都要有所体现,这是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同时也是构建信心的重要过程。而多样化的评价就是目前我还有所不足,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如“没事,我可以等”,“倾听别人的发言也是一种学习”,“一枝独秀不是春”,“评价自己,别吝惜自己的美言”,“谢谢你替我答疑解惑”等等无不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指导。最后,是教学主张渗透的艺术性,提醒
了我们要注意把质疑问难的机会还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出核心、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与此同时,还要把更多的时间体验的机会还给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合作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学习,多积累,多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数学问题,把问题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不光会学,还会应用。
第二篇:函数概念教学学习体会解读
函数概念教学学习体会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将致力于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以函数思想来贯穿中学数学内容更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函数思想方法具有其它思想方法所不及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函数形成的简要历史:
1、函数是从研究各种运动问题中产生的。
2、函数概念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①把研究的曲线当作函数;②把由一个变量和一些常量以任何方式形成的解析表达式作为函数;③用对应关系定义的函数;④用集合定义的函数。实际上函数概念到此还没有终结,还在发展。分析函数概念的形成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几点:
1、函数概念的形成是由研究静止现象到研究运动、变化现象的结果;
2、函数概念的形成是人类活动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人类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提高的结果。基于函数形成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要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函数概念,必须使学生经历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变,而要使学生实现这种观念上的质的飞跃,必定要经历一个困难的过程。困难主要表现在:①长时间处理常量数学问题使学生形成了静止、孤立、片面看问题的固定思维方式;②思维能力水平的制约。初中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还不高,一方面,初中学生的思维从预初到初三由借助于具体形象,具体的事例进行思维活动向抽象思维发展;另一方面,在学生学习了推理后,学生的思维由杂乱向有序发展,随着概念的不断丰富,推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逐步形成了逻辑思维能力,但要使学生理解函数概念,只是具备这些条件是不行的,学生还必须具有辨证思维的能力。函数概念由模糊到清晰经历了近300年就说明了困难的程度。我们都知道,观念上的转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要使学生实现观念上的转变,首要的任务是使学生接触运动现象,认识运动现象,思考运动现象,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变量的存在,然后逐步使学生理解变量的意义,实现由常量到变量的转变。然后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变化过程中确实存在相互联系的量,实现由习惯于处理静止现象到处理运动现象的过渡,促进学生运动观的形成,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意义;另外,还必须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材在处理函数概念时,把函数概念分为两个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对初中学生来说,只要使初中学生认识到:(1)问题中所研究的两个变量是相互联系的。(2)其中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随着发生变化。(3)两个变量之间有确定的依赖关系。初中阶段主要使学生能处理能用解析式表达的函数,要使学生掌握几类简单的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简单的二次函数,理解他们的定义,知道它们的图象和性质,会用它们的图形和性质解答一些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简单问题。基于以上分析,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在实施函数教学时,要把握好初中函数教学的度,要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一、函数概念是学生难学的内容之一,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这一重要概念呢?我认为,可按“早、实、清”3个字进行导学。
所谓“早”,是指在起始阶段的教学中,抓住相关内容及早向学生渗透函数的思想方法。我们知道,函数在本质上反映了2个集合中元素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在初中起始阶段的教学内容中,2个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例子是相当多的。我们在教这些内容时,可以很容易地向学生们渗透函数的思想方法,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产生朦胧的变化意识。例如,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是学生体验、认识变量的开端,在这段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感受到变量的意义,体验变量的概念。在代数式的值的教学中再强化变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代数式的值与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感受到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再在方程特别是二元一次方程的学生中,进一步促进学生认识两个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体会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几何教学中,函数关系的例子也非常多,像中点的定义、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就揭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还有两个角互余、互补,揭示的都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注意在学习与函数有关的知识时,经常地向学生渗透“对应”的观点,那么到学习函数概念时,学生就不会感到生疏和突然,他们就能顺利地接受函数概念,并把函数知识尽快地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所谓“实”,是指由实例引入函数概念。由实例引入概念,反映了概念的物质性和现实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和长久。这样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函数概念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概念。在学习函数概念时,可用概念形成的方式,按以下的步骤进行:第一,让学生分别指出下列例子中的变量以及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达方式,概括出它们的共同属性:(1)匀速运动中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2)圆的面积和半径之间的关系;(3)n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间的对应关系;(4)用表格给出某水库的储水量Q与水深h之间的对应关系;(5)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
第二,引导学生对以上实例进行分析、比较、从诸多的属性中找出它们的共同属性:(1)在某一特定的变化过程中都有2个变量(变量A和变量B);(2)变量A可在某一允许范围内取值;(3)对于该范围内变量A和变量B之间有确定的依赖关系。第三,在得出这些变化过程中的基本属性之后,可以及时地给出函数定义。第四,为了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可让学生做一些辨别练习,以使学生在“积极避免概念混淆中突出概念的形象”,使函数概念的形象更加清晰明确。第五,通过例题、练习等形式,对函数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至此,函数概念已在学生已有的概念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已基本完成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所谓“清”,是指一定要向学生讲清函数定义的“语言框架”。有人形象地把整个数学知识比作一张“渔网”,那么函数定义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网结”。函数是我们在初中遇到的第一个用“数学关系概念定义法”给出的概念。揭示它的本质(对应关系)的叙述方式与先前所学的诸多数学概念的叙述方式是不一样的,让学生有一种“咬嘴的”的感觉,所以,我们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函数定义的语言叙述特点,讲清楚“…某一过程2个变量,一个变量…取值范围,另一个变量…确定的依赖关系”的意义。
二、函数教学要掌握火候,逐步渐进
学习函数的方法与以前学习代数和几何的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如函数的表达方式就是多样化的,有列表法,图像法,解析式法等,学生在一开始会不适应,所以在教学时要使学生逐渐适应这种多样化,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这些方法的作用。数形结合法是学习函数的重要方法,这和前面的代数方法和几何方法明显不同,对这种方法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学生对一个式子和一个几何图形之间的对应还不适应,在教学时要使学生逐渐认识到一个解析式和一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具体的对应关系,通过这几类特殊的函数的学习使学生不断认识到图像的作用,从而逐渐适应这种方法,体会到这种方法的优点:解析式准确简洁,图像形象直观,通过数形结合法使学生认识到代数方法和几何的方法各自的作用及相互结合的优点。
总之函数概念的学习既要有观念上的转变,又要具备更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学生的认识能力是使学生形成函数思想的基础,所以教师在代数和几何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把知识传授和思维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既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又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结构,实现观念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有一个整体教学计划,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位育初级
瞿军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我于2011年4月23日至4月24日有幸参加了由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志诚育师文化交流中心在凯里市承办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23日上午,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山东威海市高新区第一小学校长支玉恒老师上了《生命 生命》和《乡下人家》两节示范课,课堂上支老师从头到尾没有用到现代化的华丽的教学课件,有的只是与学生的心心交流。23日下午,语文特级教师戴建荣为我们上了两堂独特的古诗吟诵课。戴老师进行的平长仄短读诗、吟诗、唱诗教学,深深的吸引了在场的学生和老师。24日上午,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语文教研员吴琳老师另辟巧径,细处着眼同样上了《生命 生命》一课。此次学习让我们收获很多,下面是我们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课堂的素质。支老师在课堂之前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简简单单的说话练习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它不仅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为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戴老师的课堂是语文与音乐、舞蹈的结合。他对于古诗的吟唱教学研究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模式,而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古诗文化。他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他的课堂素质。后天短暂的交流更是让我们见识到了他的深厚扎实的基本功。
二、细处着眼,把课堂引向深入。吴琳老师的课堂很朴实,就是
一步步的引导着学生去感悟体会。其实我们平时的课堂也是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但反观我们的课堂老师几乎在唱独角戏,学生成了看戏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我们的问题起点大、空、泛,学生只会根据过往的经验应付似的回答,没有真正的活动起来,思考起来。“挣扎”、“鼓动”让学生体会到了绝望中的力量,“漂呀漂”和“飘呀飘”读出了焦急的等待和漫长的过程。吴老师总是从课文中的最基本的元素“字”找到课文的深入点。吴老师如是说:爱上阅读才能发现阅读。
三、让朗读把感情抒发出来。专家的课都让我们受益匪浅,他们的课无疑是成功的。有感情的读课文是一堂堂出彩的语文课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吴琳老师说有感情的范读是老师的看家本领。当老师的范读带动学生的理解,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课堂在师生的朗读中一步步走向深入的时候,我在想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学生读书没有感情了。读书不在是为读而读,应该是情感的抒发。
此次研讨会让我们收获了很多,更明白爱上语文,才能爱上阅读,才能爱上阅读教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2014年2月27日上午,我在北辛街道中心小学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听了一节徐孟娟老师的《天鹅的故事》和马培民老师的《期末复习大盘点——古诗》,又聆听观摩团队辩课,使我对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完善作业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及今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专题复习。
如何从课堂作业入手,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前认真钻研,优化作业设计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其目的任务就最根本而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获得,技巧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与此同时,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也可以在设计精心的作业训练过程中得到培养。
1、课前研读,梳理作业资源蕴含的知识点
作为教师,应该把作业指导跟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只有教师对本单元、本课的知识点了如指掌,自己先提前实践,寻求解答的最佳路径,才能成竹在胸,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及时解决作业本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2、精心设计,选择作业资源指导的切入点
一些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不惜花费大量的时
间冥思苦想,创设情境,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把整堂课排得满满的,等到下课铃声响起,才匆匆布置课堂作业。可想而知,所谓的“课堂作业”根本不能在本堂课内完成,结果成了“课后作业”、“课外作业”。
3、随堂“分化”,突破作业资源理解的重难点
课堂作业往往是对文本重点、难点知识的复习和运用,一般都是文本中比较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解读的。课堂作业“随堂化”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将课堂作业分割在几个课时进行完成的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动作。而是把课堂作业本中的练习巧妙科学地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随着每一课时不同的学习任务,把课堂作业中的练习逐题地分化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完成,以达到课堂作业“随堂完成”。
二﹑作业设计要新鲜有趣
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并不意味着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就有了分量。对小学生来说还须布置一些他们感到新鲜有趣的作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通过这次的研讨学习,给了我指明了一个方向,也给我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我将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当中,获得前进的力量,让语文课堂更具生机和活力,与时代发展同行。
第五篇:习作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习作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实验小学欧阳晓娟
5月25至29日,县进修学校举办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讨会。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对习作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指明方向,凸显重要性。
首先,老师的习作讲座课,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显示出口语交际课的重要性。那就是这些课一定要上,而且要精心的备课后再上,别不当回事。现在普遍的现象是大部分老师对这些课认识不够,有时候干脆都不上,上也是简单说说,没有充分的备课,当然效果也不是那么明显,所以才导致了习作课的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今后,一定要上好口语交际课和习作指导课。说和写是不分家的,只有会说了,才有话写。所以训练好学生的口语交际,对今后的习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提供教学思路和方法
其次,几位教师的习作指导课,给我们提供了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平时我们也许上这样的课,但到底怎样上,恐怕有些老师还真说不清楚。现在,听了这些课后,我们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特别是蒋晓英老师执教的看图写话指导课非常值得借鉴,整个过程层层递进,条理性强。唐秀梅老师亲自写下水文非常好,给我们树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刘启娟老师的这节课重点指导了写作方法,这一点很好,咱们教学生写作,不能让孩子照搬,而是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让他们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来组织材料,进行习作。
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再就是何亚明老师的说话写话指导课,对我启发颇多。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高,积累的好词佳句多,说得很流畅,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老师指导得恰到好处。一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师平时在教学中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注重了学生积累习惯的养成,培养了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使他们有话写,乐于写。潘艳萍老师的写作指导课,始终以游戏为主线,创设了情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观察的重要性,在写作中,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从而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因此以后在教学的时候,我们老师一定要确定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各个年段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这样才不会走歪路,才不会浪费我们的课堂40分钟。
总之,语文要训练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我们各种不同的课型里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所以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地上好每一类课,是我们所必须做到的。只有这样,才会带给孩子更多的收获和各方面能力的训练。
以上是我参加本次培训活动从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和讲座上得到的几点感触和体会。相信我们只要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描写生活,学生肯定会乐于动笔,勤于写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