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的教育论文
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的教育论文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那我们教师应当怎样做才能让数学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呢?在此,我通过近几年的课改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的见解。
见解一: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每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精神状态处于高度兴奋阶段,人虽进了课堂,但心中还想着课间的玩乐,此时若用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入课堂,可以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刺激,引起他们兴奋中心的转移,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学习《两步加减计算的应用题》时,课一开始,我就问:“孩子们,你们乘过客车吗?”孩子们齐声回答:“乘过。”“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乘车的游戏。”录音机播放客车的喇叭声音,同时请5位学生到前面来乘汽车,到站后下去2人,又上来4人,模拟上下车场景。学生通过看到的情境,马上就能顺利地说出书上的图意,编出两步计算应用题来,计算就更不在话下了。
这样导入新课,自然贴切,趣味性浓,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能迅速地转移到新课中来,同时在活动中很自然、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见解二:注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教的方式还是学的方式,都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而忽略了探究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在当今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习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在实践中去求得新知。
见解三:注重多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学生学习过程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把握评价的契机,审时度势地给予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的信心,让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统计方法,再进行合作交流,最后抽出几名学生汇报。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对有独特方法的孩子进行了及时的激励性评价“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经这一评价,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争着起来回答。这样,不仅激活了我们的学生,而且连我们的教师也被激活了,像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篇2:如何创设充满活力的物理课堂论文
如何创设充满活力的物理课堂论文
摘要:新课程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应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而使物理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课堂;活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更不要说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了。因此,我们物理教师应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一、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
教学设计是有效地上好课的必需环节。教师面对的是富有个性,具有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如果教师以千篇 一律的教学行为、统一僵化的教学策略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去设计课堂,学生的创新就无从谈起了。我们设计物理课堂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如面对物理概念、规律、实验,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即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获得结论;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
我们要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好课堂,只有好的设计才有可能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探究和创新。
二、课堂教学要灵活开放,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定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智慧和情趣呢?叶澜教授和肖川博士曾以追问的形式,描绘了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情景: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欣喜?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
我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野敞亮?
这些论述对我们感悟如何焕发课堂的生命力提供了重要启示:真正的学习不只是纯粹物理知识的增长,学习的主要意义取决于学生的课堂体验。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究、求知、创新的欲望。如:学习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前,提出开放式的问题:“让自身对地面的压强增大或减小可采用哪些方法?”小组讨论后推选代表到前面表演,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表演,有的捧着书站在那儿增大压强,有的提起一只脚来增大压强,有的既捧着书又提起一只脚来增大压强;演示减小压强的同学也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匆忙脱外套,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有的用书放在地上人站在上面……课堂上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在终身难忘的表演中,通过探究合作获取了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的新知识。
三、课堂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就学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就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字化生存”的网络时代,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在创设教学情境、提供替代经验、搜集、处理和利用信息,展示事物的结构与运动,引导动手操作设计,激发创造探索方面的作用。如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为此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原因就是游戏软件本身制作非常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我们在课堂上如果能把抽象的物理知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的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就会把静态变为动态,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如讲用电能表测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多少的此类习题,可用动画制作电能表的运转情况,同时展示手表的计时,这样就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理解新知识。总之,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必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会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课堂教学中要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为“生活教育”,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结合物理教育的特点,教师要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盎然生气。
初中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百米赛跑计时员看到枪冒烟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计时;骑车上坡时走S形省力;坐沙发比坐硬板凳要舒服等,对这些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如教师能在讲授新知识前用问题形式提出来,学生定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习劲头定会高涨。在讲杠杆一节时,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带到课堂。如:铁匠剪刀、普通剪刀、理发剪刀、老虎钳、起子、筷子、扫帚等,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演示分别如何使用,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引导学生自然解释这样使用的理由。学生见到生活用品可在课堂上使用,而且不同的用品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不同的物理原因所在,显得异常激动,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五、复习课也需要有情景设置
笔者是一名九年级物理教师,担任毕业班多年,深刻体会到在后期的复习过程中,创设情景复习的重要作用。情景创设得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复习课的枯燥乏味,并且对复习效果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创设情景的形式多种多样:他可以用多媒体把视频材料融合到复习教学中去,也可以是一个探究性试验,一个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甚至一个思维矛盾等等。
比如在复习“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时,首先展示给大家这样一个问题:“现有两只‘220v 25w’的灯泡,请大家根据已知条件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最后进行总结,先易后难最后引出并解决了下列问题:
(1)求该类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
(2)求该类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额定电流。
(3)求该类灯泡的额定功率。
(4)把一只灯泡连接在360v电源上,如何使灯泡正常发光应采取什么办法?
(5)当灯泡正常发光时,1h电流做功多少J?灯丝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
(6)在家庭电路中,这两只灯泡应该串联使用还是应该并联使用?
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灯泡串联和并联的情景,结果并联时可以正常发光,串联时发光很暗。在解决这一问题中,使用了一题多变和探究实验的创设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放开思维,从而培养他们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同时又巧妙地复习了“电功和电功率”的有关知识,还形象地展示了家用电器的并联规律。
可见,在物理教学中,情景教学可以使教师的传授教学变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双向教学,从而使学生学到方法,拓展思维,掌握了物理知识,进而推进了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果。设置创设情景就是教师根据复习内容提供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与体验。通过生动鲜活的实例激活课堂氛围,使复习课堂也生动有趣,避免复习课中空洞的理论探讨、枯燥的知识识记、形式单一的讲题与练题。
总之,物理离不开事例,情景,恰当的情景设置。一个实际的情景可能蕴含很多的物理知识,该事例能作为线索将力学中众多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营造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为了适应社会。课后应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自行解决一些问题。如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更换保险丝,改进燃具,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降低噪声等。学生只有尝试到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体会才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周利霞.如何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5).
篇3:语言艺术创设课堂佳境论文
语言艺术创设课堂佳境论文
一、真挚的语言表达良好的情绪
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体会,真挚的话语不仅可以表达良好的情绪,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当老师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与之交流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的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老师良好情绪与真挚情感的感染下,学生便会以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记得有一位教师在执教《掌声》这一课时,由于前一天患感冒,声音嘶哑,于是她这样开课:她自然地咳嗽了两声,然后温和地说:“同学们,今天我感冒了,可是我不想请假,能不能给我点掌声,鼓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马上抱以热烈的掌声。看似简单的话语,却融入了老师真挚的情感,不做作、自然而真诚。在课堂的一开始就给学生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气氛,老师满眼里都是学生,她似乎在告诉每位孩子:“我们是平等的,我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你们。”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唤醒、鼓舞”。[2]如果老师从始至终使用充满真情的话语,以学生为本,那么很快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动情朗读,情感自然流露
在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只流于形式。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表达出自已的真情实感却并不容易。其实,学生在课堂上最喜欢听到老师深情并茂的读书声,他们能从老师的声音中、自然流露的感情中以及陶醉的表情中体会到课文的情、境、意。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多读经典的范文,与学生一起入情、入境和入意。当老师为学生诵读时,语速不要太快,可以改变自己的声调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情要尽量夸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关键时刻或悬疑时,可以压低声音,慢下来,形成紧张气氛,让学生全神贯注。通过与老师产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在自己读书时表达感情的习惯,找到表达感情的方式与方法。
三、优美导语穿透学生心灵,促其产生情感共鸣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她的语言一定是干巴巴的,讲课内容也是枯燥无味的,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是个忠实的文学者爱好者,那么她讲的语文一定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她时而是个诗人,时而是个演说家,时而是个评论家,她的课堂语言犹如涓涓溪流,沁入每个学生的心田,引发师生的情感共鸣。记得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这样说:师:虽然我们是静静的,但我们的心潮在澎湃,我们的思维在涌动,请拿起你们的笔找出最感动的话语吧!(片刻之后)师:怎么样,感动自己了吗?想感动大家吗?有人已经跃跃欲试了,来吧,用读书连结你、我、他。(开始交流)如此激情的`语言,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魅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这样的语言怎能不沁入孩子的心脾,与老师形成情感共鸣呢?只有学生能入情入境地走入文本,才会品味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才能用心去感受、用脑去思索、用感人的话语去评说,才能创设出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课堂佳境。
四、优雅的体态激励学生动情
教师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影响带动学生,用亲切的语言激发学生情感的同时,不能忽视自己的举止行为、教学态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学生提问后教师热情的解答,学生质疑时,教师赏识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学生作答发言后教师竖起的大拇指,都会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语言是一门艺术,优美动听的语言会使课堂教学散发无穷的魅力。所以,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平时多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善于利用语言艺术创设课堂佳境。
篇4: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育论文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暴露出的问题
1.欠缺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与成熟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学习观念,实现知识获取、能力提升与素质加强的多重统一。尤其是初中教学更是衔接小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黄金时间段,面对小学教育注重智力开发的教育,高中教育注重知识储备,而初中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一方面,初中教育需要转变小学教育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又较高中繁重的教育不同。另一方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这个阶段重要的内容。
2.过于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初中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思维的培养,而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往往被众多教师看成唯一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与快乐成长。单纯寻求成绩的提升,往往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固化,逆反心理逐步严重。与此同时,初中教育过度注重安排学习任务,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学习要求,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为学生安排大量的数学练习题,出发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但实际效果不明显,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量练习题占据了宝贵学习时间,并且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不足,应试教育弊端仍显露无疑
应试教育的弊端往往体现在繁重的作业,“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与严苛标准的答案等,不利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培养自主的学习观念。例如以初中数学为例,应该转变传统教学中的“题海”战术,在逐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的同时,倡导更加自由、更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意义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能获取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单纯的实现教学目标,整个的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受教育的主体地位。
二、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开放式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最早用于以幼儿为中心的日常教学管理,而面对初中生教学,尤其是初中数学,笔者认为在应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方面,需要实现以下五个方面: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作为最终目的。初中阶段学生的智力与思维模式都处于迅速成长阶段,进行有效地引导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有助于提升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另外,较传统教学理念不同,开放式课堂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打破学生过度依赖课堂学习而忽视课余学习,学习的乐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推动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所谓的`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要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各个方面,而是引导学生在老师、家长、同学等帮助下,自我实现学习管理、自我解决问题、自我突破学习瓶颈。自主学习的实现在于学生敢于突破传统学习方式,实现兴趣、独立、效率、个性、潜能等“五位一体”,提升学习的乐趣。崇尚自由学习却不放任。自由学习是指学生除接受课堂灵活的学习之外,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参与到课下学习过程中,以更加放松的心态客服学习中的难题。给学生最低的约束限度,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不断提升自己的约束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个性化管理与自由发展。崇尚更加个性化的管理,让学生享受宽松的学习氛围的同时,自由灵活健康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更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尤其是要实现教师身份的自主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过于重视教师“传授”而忽视与学生交流与学习反馈。创新思维模式。在初中数学教育方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营造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学习氛围,并逐步改变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习惯。首先体现在教学中,敢于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新解题思路,提升学生勇敢自我发现解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合作意思的培养,与同学、老师、家长构建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在与他人合作中得到解决,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意义
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模式,开放式课堂教育将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弊端,极大的弥补教学漏洞,在不断构建更加成型的初中教学模式方面将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在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的过程中,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会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开放式课堂教育模式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篇5:新课标下如何创设高效课堂论文
新课标下如何创设高效课堂论文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在教学中只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自学稿和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学生充分自学,又有学生的合作学习,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标高效语文课堂自学稿小组合作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教育的一切方法都必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同时它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充分参与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最终学会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我们使用自学稿和分组合作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自学稿”是指在教学之前,由教师执笔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文字材料,为学生自学提供助学作用。以往的语文课课前预习,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我们编写的“自学稿”尤其强调预习的可操作性。课前预习除了基础知识的准备外,往往是比较宽泛意义上的学生的自我准备,教师会指出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自我的选择。这个选择的过程是教师不能包办代替的。只有坚持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对课堂学习产生一种渴望,形成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态势,正式的课堂教学就在这个基础上展开。
40分钟的课堂是这样来分配时间的,5分钟核对自学检测答案,15分钟老师创设问题情景精讲点拨,10分钟师生互动交流探究,10分钟课堂练习、反馈与点评,这四部分是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进行的。小组这样来分,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组员是不同等次学生合理搭配,每位同学都是某一学科的发言人,当然,一段时间学科的发言人要换一下。
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针对问题,以小组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意见观点都在发言人这里集中,课堂上展示,教师要评出发言明星,优秀小组。
师生按“自学稿”和“小组合作”互动教与学,使主导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促进教与学过程的最优化。在利用“自学稿”进行课堂教学中,我们力求做到设计题目有趣味、内容新颖、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展示,从而达到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移。课堂上,要形成一种人人都想发表意见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在充分讨论之后,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才算充分参与课堂。
传统语文课堂往往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现在“自学稿”和“小组合作学习”则突出学生的`“思”。预习中学生先读课文,根据导学预习要求独立思考相关问题或自主提出问题,并动笔写下,然后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交流,分组讨论发表各自观点,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分享学习的过程,在主动建构中提高课堂效益。 “自学稿”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合作伙伴,教师应有开放、民主、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和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乐于探索,独立思考,善于合作,注重总结。自学稿和小组合作学习是紧密结合的,自学稿中的题目设计除了自学的内容也要体现小组便于讨论和发挥的题目,这样,课堂就充分的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讨论的问题也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在新课标下,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充分展现自我的特长和观点,让学生做真正学习的主人,才是我们教师要思考的。语文新课程呼唤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以人为本,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质疑、讨论和辩论,让学生动起来,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究语文未知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文学出版社)
[2]《名师讲述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徐学福房慧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第一版
[3]《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赵国忠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10第一版钟启泉等主编
[4]欧治华《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的策略》,《语文月刊》2006年3月
篇6:创设小学语文趣味课堂论文
创设小学语文趣味课堂论文
摘要:构建充满趣味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每个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反复思考的。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浅析如何创设小学语文趣味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生活;实践;合作;主动性;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的重要阶段,教师如果使用的教学方法得当,小学生就会对课堂产生兴趣,反之,学生有可能排斥某一课程。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充满趣味的生动课堂。
一、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活跃课堂氛围
多媒体设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起来,多媒体设备可以将比较单调的文字变成较为生动的图片或者视频,可以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变成比较直观的内容,这些都是便于学生理解的。小学生感性思维占主要地位,他们对感性内容的接触更容易,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可以更到位,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多运用多媒体设备,帮助活跃课堂氛围。如在学习有关季节自然景色的课文时,可以找一些视频图片,让学生自己谈谈感受,谈谈在这个季节出现的特色;在学习自然景观、文物名胜的课文时,播放一些图片或拓展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尽可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课堂氛围也就活跃起来了。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更愿意学习语文,将学习语文当作一件乐事而不是一种任务。当然,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注意力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多媒体激发出来了,教师就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适时使用,避免教师集中注意力多媒体对而忽略其他情况,要分清主次,适度使用,不能过滥过频。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让生活走进课堂,语文与实践相结合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语文。小学生在课本中学的内容大多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生活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让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联系密切,也可以通过融入生活中学生可以理解的、经常接触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在学完拼音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给爸爸妈妈主持一段天气预报,用拼音完成播报稿件的写作,提高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学习一些描写名胜古迹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者想去的地方,让他们知道,语文学习的内容就在生活中,而不是距离他们遥远的知识。与生活结合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生活就是最好的语文教师,不论说话、做事,都离不开语文,让生活进入语文,学生自然也就明白语文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内心就会自然而然地认定:必须学好语文。
三、采用合作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两种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第一种合作是最常见的合作方式,也是语文课堂中最常用的合作方式,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就是最简单的合作。第二种方式是不常用的方式,对小学生来说,他们自己合作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把握不住学习重点,容易浪费课堂时间等。但教师更应该注意到,小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自己学习、自己研究,对他们的成长会更有帮助,对他们能力的培养也会更有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完全放手,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引导他们寻找答案,当然也要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让他们可以运用发散思维、联想思维这些思维方式,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学生自己的合作学习,重点是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语文的学习是没有确定唯一的答案的,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也恰好与语文的教学思想一致。从这些方面来看,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值得推广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合作中发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优势,对今后的学习更有信心。
四、因材施教,多种教学方法并行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如年纪较小的学生,在学习一些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给学生设定游戏场景,将课本中的内容融入到游戏中,让寓教于乐成为可能;对较高年级的学生,应该注意向更高年级的教育教学衔接,手把手地教,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的做法应逐渐舍弃,应该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对语文的教育也应该更有深度,从单纯的感性教育转变为强化理性教育。
语文非常重要的学科,小学生可以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了解更多自己在生活中不曾注意的内容,可以通过语文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通过对语文的学习搭建其沟通其他学科的桥梁。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不同年纪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而不是“置身事外”。对同一班级的学生,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个人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而不是渐渐地淡化。五、结束语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起点,语文是一直陪伴他们成长的学科,教师在小学阶段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多样的方式创设充满趣味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廷俊.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4,(2).
[2]王改玲.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教学[J].课外语文,2013,(6).
篇7:让体育课堂充满活力的学科论文
让体育课堂充满活力的学科论文
新课程已经在我校开展到了第六个年头,也是小学阶段一个轮回的最后一年。小学体育新课程本着“健康第一”的理念,呼唤充满活力的体育新课堂。而教师的评价语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合适的课堂评价语,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有效地实现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体育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语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现今的体育课堂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评价语,这样的评价语,不仅仅难以激起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更会让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形成误导,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甚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将失去!这样的体育课堂有什么活力可言!
因此,结合平时的听课、学习和本人的一些课堂实践,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言简意赅,情真意切
我认为教师的评价语,不应该太繁、太杂。对于体育教师的评价语来说,更应该言简意赅。同时教师的评价语还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并能以自己的行动回报你的评价;对学生的赞扬一定是真心的,如当一个学生提出了别人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老师可以走上前,握住他的手,赞扬道:“你真细心啊,能发现别人没注意的问题,真了不起啊!”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语,内心肯定非常高兴。平时我们在课堂评价中,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情况,给予适当、精练的评价,让评价语如同美妙的歌声,给整个课堂一种引导、调节的作用。
如在教学《前滚翻》时,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有学生提出:“有同学带着眼镜翻不安全。”有这么细心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由衷的高兴与感谢,:“你真是太细心了,老师也要向你学习。”而当有的学生做了错误的动作,身体不够跟进时,我们可以说:“不错,不过下巴再靠近点膝盖,你的动作会更加漂亮!”通过练习,每个人的动作都做的越来越标准了。
二、表扬先进,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总是给学生们讲一些体育名人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以及自主的观看一些体育赛事,认识了比如姚明、刘翔等体育名人的刻苦训练,以及成材的故事。
奥运会后,我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奥运明星,然后以奥运明星的名字来冠名各个小队。同时,我还将奥林匹克的真谛“重在参与”讲给学生听,并且通过奥林匹克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同时,我结合平时的教学,每周进行评比,设立“运动之星”、“体育明星”、“奖杯”等多种不同的奖项,“运动之星”指那些专项成绩突出的学生;“体育明星”是指那些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奖杯”是发给那些体育课上表现好,练习积极努力的学生,也可以重点照顾那些体育后进生。评比方式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价。每周评出的人物就是我们学生身边的榜样,作为榜样的同学也将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在具体的技能教学中,比如小飞同学的动作特别突出,这时我总是让学生停止练习,并对全体同学说:“请小飞同学把他的精彩动作再回放一遍”。这种被我称之为“精彩回放”的即时评价,使表演的学生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骄傲,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为其他的同学树立了榜样。
三、机智巧妙,准确评价
教师课堂评价语忌单一老套,左一个“很好”,右一个“很好”,久而久之,学生定会感到厌烦,可能学生对你的课堂评价也将麻木。反之,评价语言灵活多样,学生就爱听、听其不厌。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大多数老师便以“错了!下一个。”“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
比如在教学篮球投篮内容时,有学生在用双手抬着球抛投,我看到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动作在我们常规的学习中是知识性错误,必须要纠正,不然学生养成习惯后对以后的学习不利。于是我走过去,并且让其他的学生一起围过来,对他们说到:“这样投篮不好,因为这样出手点太低了,很容易被对方防守住,我们要这样双手上举,这样投篮,对方就不太好防守了。”于是大家又开始练习了。
同时教师的评价要求准确,也就是说不能有知识性的错误,因此准确评价是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一“灵魂”,教师的评价语就没有了生命力,在此基础上,用词再考究、语句再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应当有分寸感,评价语应当恰如其分、婉转。准确而又得体的评价语,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方法。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因此我想,教师的课堂评价语正好是这样一种能帮助我们尽量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直接方法,也是非常有效、以及简洁的.一种方法。
四、幽默风趣,充满情趣
幽默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
因此幽默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打破了课堂内死气腾腾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充满活力的美好境界。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会受到学生欢迎、喜爱。课堂上,教师的幽默会拉近师生的距离,解除尴尬的气氛;课堂中的幽默能令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在课堂中师生能进行更好的情感交流。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师大都是一副冰冷的表情,硬声声的评价语,这样根本难以在学生的心里激起浪花。
比如,在教学武术操时,有些学生的动作是软绵绵的,我就幽默的说:“我们现在是在练习武术,可不是在跳舞哦!”于是学生们开心一笑,精神为之一振,我们练习武术操的效果就来了。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合作者的体育教师,我们还需要不断修炼我们的评价语言,使我们的体育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在师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身处于天高云淡的操场,又有如此精彩评价语的体育课堂,学生怎么能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在教师这样的评价语的熏染下,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应运而生。可以说,精当的评价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使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符合《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使我们的体育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韦志成《教学语言论》[M]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10
3.杨海燕《课堂教学情景中的教师言语评价行为的研究》 [M] 华东师范大学2003
年硕士学位论文
4. 毛景焕《课堂评价的新视点―关于如何通过评价教师促进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研究》[J] 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3
(本文获得2008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