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课件: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和我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时间:2019-05-11 22:0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干部学习课件: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和我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干部学习课件: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和我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第一篇:干部学习课件: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和我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和我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王志乐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前言

课件主要内容为五个方面:第一,全球化与竞争环境的变化;第二,全球公司与全球产业;第三,开阔视野与转变观念;第四,引进来与融入全球产业;第五,走出去与中国跨国公司。

一、全球化与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 1.冷战结束

经济全球化1992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这一年的前一年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两个对立的阵营不复存在——经济全球化的政治障碍被扫除;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冲开。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走一条死胡同,偏离了人类的康庄大道。全球市场开始出现和平与发展正在成为主流——综合国力的竞争取代过去的军备竞赛。也有些学者不这么认为,因为和平演变是一个外因,如果苏联解体东欧垮台是主要原因的话,这是违背马列主义的。我比较欣赏的是普京的解释,他认为关键问题是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意识形态化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后面讲的内容和这个关系非常大,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化是一个通病,而且根深蒂固,中国实际上比苏联走的远的多,到文化大革命有一句名言,宁愿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达到了最高峰。把任何一个企业经历活动都要上纲上线到政治意识形态,这个事就逼着这个企业要偏离市场规则、偏离企业发展的自身规律,这是普京的判断。(1999/12/30,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载俄《独立报》)。2.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 特别是90年代中期,移动通信英特网的出现获得普及,信息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条件;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这个对世界变化特别大。3.经济全球化

时间集中,这么相互促进意味着这些变化同步进行。在同一时间里,政治、经济和技术的变化相互作用、相互激荡、相互促进,加速度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9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跨国公司开始根据全球市场制定全球战略,从而保持现有竞争优势和开发新的竞争优势。1.[案例]ibm公司全球配置资源

ibm65%的员工来自海外、60%的收入产生于美国以外,采购中心总部在深圳,全球财务中心在吉隆坡,全球人力资源中心在马尼拉,全球援助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ibm全球的八大实验室五个在海外,包括位于北京的ibm中国研究院,还有在以色列、印度、德国等,为什么这样做呢?比如在中国采购,中国的产品配套齐全、成本低、质量越来越好,一旦进入这个采购,全国的成本就下降了,成长方式多样化,有机并购成长。他们发现如果用传统的增长方式就跟不上套,因为一下就要进入最新的市场,最快的办法就是并购,所以90年代以来这个跨国并购逐年攀升,这个数值是讲跨国投资,到了2000年一个高峰,11380美元跨境并购置使全球外资流量暴增;私募股权基金扮演了非常活跃的角色。巨额交易数量居高不下,并购荷兰银行(abn-amro)为银行业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例,2007年私募股权基金跨国并购活动增加将近一倍,2007年全球fdi18330亿美金,跨国并购16370亿美金。2.[案例]经过110次并购思科成为行业龙头 思科公司是通过并购成长的一个极好例子。1984年思科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跟海尔、联想、万科这些公司是同年诞生的。思科公司成立之初年销售收入不过几十万美金,从93年思科开始并购拥有先进技术的小企业,使自己的技术既向纵深也向横向发展。07年讨论过,并购经验很值得研究,这些年并购了哪些企业,经过110次并购,从几十万美金到如今思科已经成为年销售收入近300亿美元,净利润近60亿美元的世界最大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公司,20%的销售额是净利润。跨国公司成长方式变了。

(二)跨国公司全球管理结构的调整(1)股权结构变化(2)治理结构变化(3)管理结构变化

过去跨国公司是以母国为中心辐射若干国家子公司的中心辐射式的管理模式,现在转变为多中心多结点的网络管理模式;若干日本企业外资股权变化。就拿日本来讲,日本公司实际上是单一的一个民族,他民族中心是非常突出的,但是在这十来年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日本的大公司在92年那次转折有点慢,他们是在99年开始大规模调整的,因为97年、98年有一次金融危机,所有日本公司发现这个问题比较大。他找到了问题,实际上是全球化比较差,所以在99年都在调整,99年他的公司股权比例里面这些外资股占多少,07年基本上翻翻。

(三)全球责任——企业理念文化调整

过去这些跨国公司,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叫做股东价值最大化;接触nba教材里面,基本上都是在90年代末、这个世纪初的时候核心的内容就是这个东西,包括我们一些公司在海外上市,那些外国咨询公司给我们老总上的第一课强调的就是这个,股东价值最大化;但是进入新世纪这个东西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因为跨国公司走上全球的时候面临一个问题,人家被投资的国家为什么要欢迎你来,过去不欢迎你,你可以用大炮、炮舰征服,你得接受经济上的掠夺。现在已经过去了,用原来的方法是行不通了,必须有一个新的东西,我到你这来投资也能给你带来价值,不然人家为什么要欢迎你呢?所以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在这个世纪转换的时候提出一个新的东西,实践了不少公司,分散的个别的提出这个理念,但是我认为转折点是在2000年,因为这一年联合国秘书长,在他带动下有几十家跨国公司联合签了一个东西叫全球契约,这个契约提出十项标准、十个原则,就是强调要承担社会责任;当然还要承担股东责任;公司经营成功获取利润回报股东。要提升,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内部员工的安全健康福利,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环境责任;减少排放、节能降耗、循环经济。不仅承担股东责任,而且承担环境社会责任;不仅承担在祖国的责任,而且承担经营所在国责任。这样的一个全面的责任,而且对于一个跨国公司来讲,过去对自己祖国承担责任,现在到了投资经营的国家你不承担责任,他们不会排斥你,他们有一个重大的一个提升,就是我不单要在祖国还要在经营所在国承担环境责任、社会责任,我把这样的变化称作:从全面责任走向全球责任。这只是一个方向,不能说跨国公司都已经做到了,有些公司做的比较好的,确实比较强,从我们调查来讲,确实有一批相当不错的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但是确实有些跨国公司没做到,这是一个过程,但是我觉得既然能这么提出来,这是在历史企业史上没有过的,所以2000年那个契约刚提出来就几十家跨国公司自愿承担,到现在四五千家大公司基本上全部声明要接受这个标准,在这么短的几年时间,一个理念一下子在全球推开,在过去也没用过。

(四)全球公司——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

在全球化潮流中,跨国公司通过战略、管理架构和理念文化的调整完成了从跨国公司到全球公司的转型。与一般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大大提高,其跨国指数(海外资产、海外销售和海外雇员与总资产、总销售和总雇员的比例)超过50%,把十多年集中来看变化就很大,比如94年我能找到的就是当年100个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跨国指数资产比例是41%,销售比例45.6%,雇员有43.6%在海外,到2006年来看都是55%以上了接近60%,就这么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个跨国程度大大提高了,我给这个跨国指数改造成全球化指数,这是平均的跨国公司。2006年全球100大跨国公司中,跨国指数超过50%的有79家,超过70%的有35家。而1994年,跨国指数超过50%只有43家,超过70%的只有16家。

2006年跨国指数超过70%的大公司包括vodavone,bp,shell,total,honda,volvo,和记黄埔,oche,novartis,unilever,philips,mittal,thomson,nestle,mcdonald,coca-cola,nokia,lafarge,cemex,crh,nokia,anglo-american,中国进入最大的跨国公司只有一家公司就是和记黄埔,和记黄埔是高度全球化的。这就提出了一个探讨,当一个公司超过一半的资产在海外,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超过一半的雇员在海外就业时,这家公司的思维方式和经营模式就与一般跨国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差异,海外经营成为这家公司的重心。其战略、管理结构和理念文化必然发生重心转移。1.[案例]米塔尔公司——典型的全球公司 2.全球公司宣言

跨国公司通常被认为是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首要动力,但如今它正悄然地呈现新的形式。不管是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种新形式无疑都会带来新的希望之光。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新型企业将被人们透彻地理解成“全球性的”,而不再只是“跨国性的”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公司一直都在不断演变。20世纪后期的跨国公司同百年前的国际公司之间鲜有相同之处,而这些百年前的国际公司又同18世纪的东印度公司大相径庭。而今,全球整合企业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目前虽正处萌发阶段,但却标志着企业演变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ibm公司总裁帕米萨诺。静悄悄的革命,从跨国公司走向全球公司。

(五)从全球公司到全球产业

与全球公司形成同时出现了全球产业。什么是全球产业,跟过去不同的地方在哪?产业发展所需资本、技术、人才、原料、市场等资源全球范围获取产业链,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在全球布局;各个环节通过外包在各地形成簇群;纵向的产业链和横向的产业簇群、进而形成超越国家地理界限的全球产业系统,若干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而且这些龙头企业成为全球公司。【案例】汽车全球产业

90年代以来,汽车产业全球化突飞猛进。

第二篇: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

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跨国公司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经济力量。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人们对跨国公司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一、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跨国公司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作为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已具有跨国公司的雏形。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真正具备现代跨国公司组织形式的工业垄断企业。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跨国公司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2001年跨国公司达6.5万家,有85万家子公司,年销售额19万亿美元。目前,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对外直接投资的90%,且拥有全球90%的技术转让份额。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著。

跨国公司是伴随着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以及国际投资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国际分工是跨国公司形成的条件;国际贸易是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资本的国际化运动与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重要手段。在促使跨国公司形成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因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的发展呈现出系列新趋势:

第一,发展战略全球化。实施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存度普遍提高,国际市场的相互开放程度也在加大,统一的世界市场正在加速形成。这将使跨国公司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容量,促使其展开更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以充分实现规模效益。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也意味着跨国公司正面临着竞争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产品全球化和管理全球化的严峻挑战。

第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呈现新特点。(1)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互间的投资仍将是主体。1998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达5947亿美元,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为92%。同期,发达国家吸引对外直接投资达到4604亿美元,占全球引进外资比重的72%。(2)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稳步上升。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中来自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占50%以上。从全球战略看,在21世纪,跨国公司仍会看好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它们仍会继续向亚洲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以及拉美国家等新兴市场投资。(3)投资产业高级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增强,以寻求知识创新为导向的高级形式,即高资本、高技术、高知识型投资将成为未来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主导。(4)投资方式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经济领域竞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以股权方式进行国际投资的成本和风险正不断地增加,所以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已从原来单一的股权式合资方式,逐步向投资方式多样化转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无需投入更多的资金,而是用技术、管理诀窍、生产工艺、设计手段、配方、商誉、商机等无形资产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创办合资、合营企业。

第三,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方式的新趋势。(1)生产体系跨国化。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投资政策壁垒的削弱和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跨国协调成本的降低,不仅促进了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同时也使跨国公司生产体系跨国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跨地区的国际生产体系正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所实施。(2)经营活动属地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时,更加注意“属地化”经营战略的实施。(3)经营战略联盟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国

际化倾向的加强,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加快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以及进一步拓展市场,分散新产品的开发费用,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市场的资源,提高企业总体竞争力,纷纷由广泛合作而发展到组织跨国联盟。(4)管理职能分散化。以往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注重纵向分工和强调命令控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纷纷作出了大幅度的战略性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的调整,其管理职能已由本国中心向多元中心和全球中心并存的格局发展。

第四,跨国购并强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自主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得到迅猛发展,然而,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跨国公司为了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抢占全球市场份额和取得规模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跨国兼并浪潮,不仅范围广泛,而且是强强兼并。

第五,研究开发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一改以往以母国为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的传统布局,纷纷在其他国家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联手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三、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跨国公司己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经济力量。它通过加快生产国际化,使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通过促进资金跨国界流动而使全世界的金融资源同样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它通过增加贸易流量使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从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它通过先进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的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一,跨国公司的活动是一种全球行为。它凭借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力量,打破了民族和国家对国内经济主体的严密控制和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垄断,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用超国家的全球观念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更多的地区组织、企业集团、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各方面活动创造了条件。

第二,跨国公司控制着有关的全球信息网络。跨国公司通过控制的全球电报电话网、卫星通信网、计算机联网、交通运输网、广告媒介网等,从而建立起了全球传播与联系的信息网络。由于全球信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缩小了整个地球的空间,增强了跨国公司的渗透和扩展能力,使有关的民族和国家不再是封闭式状况,而是变得更为透明和开放。

第三,全球一些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需要跨国公司参与。目前比较突出的全球问题有:能源与资源危机、人口爆炸、生态环境污染、债务和金融危机、贸易壁垒、武器生产和扩散等等。很多问题原本是国内问题或地区性问题,后来发展成为全球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活动是分不开的。跨国公司的参与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第四,跨国公司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全球经济迅速发展。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融资本、技术和管理于一体,形成全球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体系,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和技术转移,通常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急剧增加。这些投资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而且推动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利用外资已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策。从技术转移角度来看,跨国公司控制着发达国家70%的技术转让。80%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是世界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获得新技术的主要来源。

第六,跨国公司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新秩序,强化了西方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其

一、跨国公司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逐步加强了对全球经济的控制。西方跨国公司凭

借其强大的实力和政府的强力支持,在新秩序和新规则中居主导地位。其

二、西方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进一步增强了西方大国的实力,使世界经济力量对比进一步向美欧发达国家倾斜。其三,跨国公司也强化了西方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主导权的控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大规模的并购加强了跨国公司在一些主导产业中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巩固了西方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权。

第七,西方大国跨国公司日益膨胀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构成威胁。西方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触发经济殖民主义苗头,部分发展中国家有失去经济独立的危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使美欧大国重新控制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在西方巨型跨国公司强大竞争压力下面临生存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还利用跨国公司作为其推动全球战略利益的重要工具,发展中国家面临“分化”、“西化”以及“边缘化”的危险。在国际政治关系中,当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超过有关国家和地区以后,就相应拥有较大的政治权力,对东道国的国家主权、国家事务提出了严重挑战,使跨国公司的影响超越了经济范畴。

第三篇:论与我国人力资源发展新趋势

论与我国人力资源发展新趋势(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姓名:官国丽学号:***)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必将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挑战。但是,人力资源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很多存在障碍。本文在于探讨我国与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现状 比较新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产活动全球化,跨国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并且形成了新的联盟。中国正在不断接受来自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无论在人力资源的政策和制度上,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和技术上,人才开发上都有别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此外中国与国外的人才争夺战也更加激烈,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正朝着一个新方向发展。

一、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方法落后,学习和引进的广度和浓度不足

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手段与运作模式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内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视已达到一个个相当高的水平,但还简单地停留在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上是不够的。我国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技术诸如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管理、培训分析、绩效评估管理、薪酬设计、组织管理水平等水平的技术和方法还相当落后。

2.人力资源配置上,岗位需求与人员的能力脱钩

在企业岗位培训方面,尽管我国培训市场发展迅速,但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仍处于不稳定和低水平状态,培训的效益难以体现,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较低。企业对培

1训的投资又少,员工的素质迟迟难以提高,久而久之,人员的能力与岗位的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3.在人力资源激励上,薪酬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面临的挑战就是平均主义的分配观念和不够灵活的薪酬管理制度,薪酬水平低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面对平均主义的分配观念和现实工作之间的差距,企业也不可能把全体员工定格在一个薪酬层面上,薪酬激励效果难以充分发挥。

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以美国为例,美国人力资源管理(HBM)已经走上了专业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企业HRM始终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积极鼓励雇员参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的拟定,激励雇员满足其成就感,构建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倾听雇员的意见并向管理层反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系列培训项目以提高雇员岗位技能,注重开发雇员的能力,培育有潜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不断完善激励雇员、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企业给雇员的工资逐年有所变化。

三、我国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1.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国外的柔性化比我国的战略制度化更具有时代优势。国外企业在经过了“刚性管理”的时代后,为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出了柔性管理的方式。而我国的战略制度化虽然比以前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但是与国外的柔性管理相较而言,在时代的适应性上略逊一筹。

2.人力资源使用上,国外企业更注重人性化的解放。他们将“以人为本”奉为企业核心的理念,把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员工们看到自身的发展是建立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之上。而我们的员工在企业中还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企业看重的也就是他们的绩效,而忽视了创造绩效的人员才是企业的根本。

3.人力资源配置上,国外企业比我国更注重人员与企业战略的结合。国外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并不仅仅是像我国企业进行的岗位技能培训,而是有计划、针对性强的实施系列培训项

2四、中国人力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1.由战术性向战略性人力资源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者逐渐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服务和服从的角色,转变为关心组织发展和管理者能力的战略角色。新的人力资源部门应是规模 更小,权利更大,核心任务就是战略。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专家不仅要对商业有深刻的认 识,而且要擅长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干预方法,并且还需要具备分析能力和人际关系 能力,以推动变革的顺利开展。

2.人力资源的使用、薪酬发展趋势

能本管理的运用。能本管理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能本管理要求企业必须打破身份界限、特权门第和人情关系对用工的干扰,力戒在少数人圈内根据人情关系、领导印象和主观好恶用人、选拔人,根据才能选人才,按照人才的特点用人才。要求在工资制度上,实行按能绩分配,根据人的学历、能力、岗位贡献分配工资或收入。

3.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化趋势日益明显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是指企业把非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交由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承担。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的实践表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可以得到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可以获得最新的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可以消除时间压力。

4.人力资本的投资将不断增大

以教育和培训为主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将不断获得增加。培训是企业获得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制定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内培训,以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另外,培训对于解决企业下岗人员的问题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逢翼.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分析.管理现代化,2008,1.[2]侯国立,成迪夫.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的比较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7,6.[3]苏列英,李广义.人力资源管理[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社,2003.[4]陈立荣.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J].企业研究,2007,27.人因烦躁发怒而难以入睡时,可饮一杯糖水,果糖在体内可转化成大量血清素,及时补充大脑,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而进入睡眠状态;临睡前吃苹果一个,或在床头柜放一个剥开皮的柑橘,让失眠者吸闻其芳香气味,可以镇静中枢神经,帮助入睡。

第四篇:企业全球化经营状况分析及发展思路

企业全球化经营状况分析及发展思路

【摘要】营销已经谈化了域别、国别色彩,日益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企业行为,经营全球化将成为又一种新的经营风潮。而我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状况有发展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经营力度不够,投资方式比较单一,经营管理不力。针对这种种状况,文章提出了我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全球化经营;状况分析;发展思路好范文版权所有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77(2006)04-0006-0

3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一直没有改变。2004年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重新加快,国际贸易和投资规模大幅度增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实现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多高,发展空间无论多大,总要受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达到全球资源和市场的一体化,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发展空间的最大化。据调查显示:全球跨国公司在扩大海外经营活动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除此之外,强强企业购并不断,购并范围涉及传统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竞争激烈的金融服务业等,有些购并甚至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国际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其在一些产业中的垄断作用不断加强,为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跨国经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全球化经营——中国企业选择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

(一)外部原因

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统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加。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依然比较良好。但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经济的回调,将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同时,针对我国的反倾销等贸易摩擦仍然会大量存在;加之受我国外贸连续三年保持超常规高速增长的高基数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将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是,首先,世界经济放缓属于复苏中的回调,不会出现趋势性改变,因而仍将保持稳定的外部需求。其次,我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工业配套水平以及低廉的劳动力,将继续吸引大量外资流入,加速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这种趋势不会因一些短期性因素而较快发生转变,而外资企业已占据我国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

(二)内部原因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战略部署,为今后20年我国的对外开放明确了目标。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奠定了基础。入世与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入世强化了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入世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享受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国外,只有“走出去”,向国外输出资本和商品,中国企业才能够充分享受到入世的权利,从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经济全球化给市场竞争带来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和营销全球化成了中国企业必然的选择。我国企业不仅要承受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带来的竞争压力,而且还要在人家的土地上与外国公司竞争。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并不只是与当地公司争夺市场,还要与其他国际公司抢占份额。产业、市场、顾客的全球化使企业面临的不是要不要全球化经营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全球化经营的问题。企业要在所面临的全球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才能够生存下去,否则在竞争中势必会处于劣势,甚至威胁到自身的生存。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海外投资已初具规模,中国对外投资的领域主要是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旅游餐饮等。

(一)从投资主体看,从事海外经营的中国企业有四大类

1.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外贸集团,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先锋和主力;

2.大型生产性企业或企业集团。这些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优势是,有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一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在国内有庞大的生产体系和销售网络;产品的价格性能比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虽然这些公司海外经营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3.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4.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数量多,投资规模小,经营品种单一。

(二)从投资方式看,贸易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主要方式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境外非金融类企业6960家,协议投资总额137.8亿美元,中方投资额93.4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装配企业420家,中方投资额11.22亿美元,每年

大体上带动了国内出口21.57亿美元。同时,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147.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27.2亿美元。签订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额295.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37.6亿美元,派劳务273.4万人次。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实践上,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存在不

少问题。

(一)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与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是不相称的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非金融类中资企业510家,而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081家。可见,与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相比,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力度不够。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来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投资金额的0.15。与中国经济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此外,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1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1∶0.13的水平。由此可见,中国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的严重失衡,这种强烈的反差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十分罕见。

(二)海外投资的资源导向性明显,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1990~2000,中国30家最大的跨国经营企业中,有23家属于资源开发型企业。以渔业为例,自从1983年以来中国的一些企业在尼日利亚、印尼、阿根廷、美国等20多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进行渔业开发,已运回国内数十万吨鱼货,占我国渔业总产量的17;中信公司在非洲、拉美、西太平洋等地区在开发林业资源以取得很大的成效,运回大量的木材。冶炼行业,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在澳大利亚总投资2.8亿澳元开发铁矿,在这20年时间内运回2亿吨高质量矿砂。这说明中国产业跨国经营的技术含量不高。不过,近年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业务领域逐步扩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扩展层次在不断提升。有的产业已由早期的建点开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竞争出口,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境外研发好范文版权所有中心创办科技园业,建立国际营销的网络和战略合作关系等各种形式

(三)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尚处不够成熟的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投资于邻近国家和地区往往更容易使比较优势得以发挥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区域分布已扩大到五大洲。但从总体上来看,投资的区域仍旧相对集中。从投资总量上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北美(仅指美、加、墨三国)、大洋洲、亚洲(东南亚、西亚)等地区,有明显的地区集中性。从对外投资国别上看,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过的少数石油,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到2001年底,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累计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累计投资量占中国工业对外投资量的9形成了三大核心区:港澳的地区、美加地区、澳新地区。中国企业在这三大核心区的投资企业数和投资额分别占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比重28.61、36.01和17。

(四)投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投资新建方式

这种方式尽管有其优点,但其耗时长,难以快捷地进入市场。

(五)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的是异地化经营

由于受我国政府的国内资金配套和外汇等计划管理的限制,跨国经营企业不能完全依据国外市场情况进行决策,从而错失良机;而异地化经营则使经营项目在国外,管理机构和人员在国内,只派与经营项目有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去国外经营,且派出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有相当一部分素质不高,不熟悉市场运作规律,不能及时依照市场的需求偏好改进产品,发现和挖掘市场机会。

由此看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近年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即鼓励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四、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思路

中国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抱世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先行者们已经做出尝试并探索出新的路径。海尔通过在美国建立工厂将自己的产品卖到了美国市场;tcl通过收购汤姆逊进入欧洲市场;而通过反向oem,万向成为世界最大的万向节生产商;中集也成功地成为世界瞩目的集装箱生产商。

然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经营并非一帆风顺。在tcl收购完成后,海外人才的困境暴露无遗;而在华为全力拓展国际市场时,它遭到了来自思科的知识产权的诉讼,事实上,对于更多希望出海的中国公司而言,国际市场的贸易规则、竞争的游戏规则仍然是个未知的“禁区”;而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成为跨国公司时所需要的管理国际化公司的模式或者流程及运营的经验。

中国企业就是这样开始了闯荡国际的历程。“我们没有时间再做准备了,这个市场留给我们的机会不多了”,李东生坦言国际化的压力。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只能边练边学,这就像是中国参加奥运会“以赛代练”,中国企业寄望于在国际化的实践中积累经验,而对于更多的中国企业而言,国内市场练好内功将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跨国经营战略:渐进性和创新性

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战略主要特征,一是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二是跨国经营战略的创新性。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几乎所有的企业是从国内市场起步,然后以母国为基地,逐步走向世界,最终发展成为跨国企业。从大多数跨国公司走向世界的过程来看,从国内经营到跨国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突然飞跃。绝大多数企业在成为跨国公司之前,对跨国经营方式的选择都采用了“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战略。一是解决后发劣势的困扰。“走出国门后才真的发现,很多对手远远比海尔强大得多。”张瑞敏形容这种差距,就相当于对方都是博士、硕士,而自己才中学毕业。一个新面孔在国外也根本无人搭理。二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必须整体考虑。应该是先把国内市场做大后再尝试走出去,这可能也是转化后发劣势的问题,要做到“无利不为、无内不外”。

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战略的创新性是跨国公司不断适宜环境变化的结果,他相继经历了由多国国内到简单一体化,再到复合一体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阶段,即多元化发展。跨国公司首先实行的是多国国内经营战略,即针对不同市场在当地组织生产和销售。以后,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通讯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日益倾向于利用外部资源服务于自身的价值增值。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为适应国际化战略,可将国内的生产基地转移到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还将研发、设计、研究所等都逐步迁往欧美发达国家,以跟踪最前沿的技术。

即使渐进也好,创新也罢,面对我国目前的状况,“中国企业出海的模式选择”也可借鉴:一是海尔模式,通过到当地设厂,冲破贸易壁垒,然后在当地树立品牌的形象;二就是tcl的模式,收购知名品牌的形式;三就是联想模式,奥运其实是中国可以利用的很大的机会,日本的精工爱普生,韩国的三星都是通过奥运会打造了自己的国际品牌;另外还有一种就是中国企业在国内做大以后借船出海。小灵通在国内做的非常成功以后,开始拓展海外的市场。

(二)国际投资战略与跨国兼并的结合1.资源开发型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预防性产业。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比较短缺,利用别国资源优势,以油田和其它重要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对外投资应是我国跨国经营的预防性投资。通过对外投资建立资源稳定的供应基地,可以降低通过市场转移资源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规避世界市场资源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也防止受制于他人的被动局面。

2.劳动与资本相结合的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基础产业,从世界跨国公司对外扩张战略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在国际竞争力中的比较优势来看,中国企业选择较成熟的劳动相对密集、核心技术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作为跨国经营的起点是毫无疑问的。我国的制造业便符合上述条件,因此制造业将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如以家用电器、摩托车为主的中档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纺织业和服装业等。

3.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点产业。我们应该考虑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形成梯度优势,并逐渐推进其产业高度化。这就需要在跨国经营中发展以研究与开发为重点的技术型对外投资。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的剧烈竞争中,从我国技术开发、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来看,中国企业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国际经营的起点应该没有疑问,但应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梯度优势,并逐步推进其产业高度化,以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4.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中国大型企业对外国直接投资应以经营为主,出资形式也要多样化。因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起步较晚,资金、技术实力不足,销售管理经验不足,精通跨国经营管理的人才也不多,采用独资形式,不利于节约有限的资金和达到与东道国企业优势互补的目的,也不利于产品的市场营销和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更不利于争取投资所在国政府和居民的广泛支持以及获得当地的政策优惠。而采用合资经营方式,既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又有利于弥补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经验不足的缺陷,还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合资伙伴的管理经验,销售技能以及在市场的信誉、供货的销售渠道。但是,采用合资方式,不利于保护技术秘密,因此,对于拥有独特技术优势的企业,可采用独资或购并的经营方式。

5.树立“全球”管理意识。面对国际上经营战略创新加速的状况,中国企业家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一方面,要在国内迎接国外企业和商品的“抢滩”与挑战;另一方面,又要让自己的企业突破自身狭隘的区域市场,走向全球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这个过程中,经营者自己首先应该具有全球意识,善于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具体来说,一是要善于从大处着眼,放眼远大目标,不能目光短浅。二是要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尝试新的经验,不能墨守成规。三是要融入他国文化,视差异化为一种资源,不犯文化上的错误。四是要精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世界,不断汲取精华,博采众长。就企业决策者的领导能力而言,还要引导自己的企业和员工树立全球化经营的思想,在具备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认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特别突出促成组织向全球化方向变革,创造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学习环境,激励员工追求卓越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韦明.企业的品牌全球化战略[j].企业管理,2003,(5).

[2]刘玉林.海外营销策略展望[n].国际营销,2003-10-05.

[3]吴息远.观点分析:中国企业如何变成“狼”[n].市场报,2003-09-05.

[4]吴江.三大巨头博鏊论坛上细维碰撞·热论企业国家化[n].羊成晚报,2005-04-25.

[5]金钢.本土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n].国际经济与合作,2004-10-14.

[6]王辉耀.中国公司跨国经营的路径和要素准备[n].环球时报,2004-10-18.

第五篇:现代企业员工培训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企业员工培训发展的新趋势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开始积极探索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方式、方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清晰,企业员工的培训教育方式也随之传入我国并被各企业有选择的借鉴。但作为舶来品,肯定存在与我国实际不相符合的地方,这使得企业在开展员工培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很多管理专家正致力于此问题的探讨研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随着技术和理念的不断发展,在企业的员工培训和教育上逐步形成了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新趋势:

1、企业借助培训和教育的功能,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 成功的企业将培训和教育作为企业不断获得效益的源泉。“学习型企业”的最大特点是:崇尚知识和技能,倡导理性思维和合作精神,鼓励企业通过素质的提高来确保其不断发展。这种学习型的企业与一般的企业的最大区别就是,永不满足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不断学习进取和创新来提高效率。

2、企业培训呈现高科技趋势

利用高科技来丰富培训手段和提高培训质量,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企业培训的潮流。特别是电脑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培训工作,如运用光盘进行人机对话、自我辅导培训、利用终端技术互联网进行规模巨大的远距离培训等等,都使培训和教育方式产生质的变化。这种技术创新,使员工获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使企业可以迅速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3、企业培训社会化

现代企业的许多要素,如管理、经营、销售,乃至文化理念,都有许多相通之处,这就为培训的社会化创造了基本条件。同时,现代社会的分工和信息交流的畅通,使得培训能以社会化的形式出现,通过培训产品的组合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4、企业培训的深层次发展

许多企业已将企业员工的培训向各个领域渗透,其内涵已远远超过培训本身。比如,一些企业除了对员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还通过一定的形式使培训向企业文化、团队精神等方向发展,使企业行为进入更深更层次的领域。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发展趋势。

5、培训质量成为培训的生命

首先,培训者要认清员工培训的特点,从员工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其次,培训还要有一个科学和规范的组织程序和操作程序,在时间和空间上最大限度地贴近企业管理和业务的实际,用最佳方法帮助员工获得知识和技能。最后,追求效益的最佳化和成本的合理化。

下载干部学习课件: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和我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干部学习课件: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和我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底捞体”看企业网络营销发展新趋势

    “海底捞体”看企业网络营销发展新趋势 说起海底捞,也许以前很多人不知道,但现在,海底捞可称得上是众人皆知。一家火锅店为什么会如此出名?这还要归功于微博平台上红极一时的“......

    《跨国公司战略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读后感

    挑战的压力成功的动力 ——《跨国公司战略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读后感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国家的整体实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大加强和......

    干部要适应企业的发展

    干部要适应企业的发展应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实现十一五发展战略,需要坚定的执行力去贯彻落实。而干部在企业发展中所处的作用,决定了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提......

    城市专家提未来30年中国城市发展十大新趋势

    城市专家提未来30年中国城市发展十大新趋势http://news.QQ.com2008年10月20日01:04中国新闻网我要评论(0)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九日电(记者 阮煜琳)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

    学习“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

    学习“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动员大 会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活动的目的就是旨在通过学习讨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增强群众......

    学习《当前特教发展潮流》之感悟——广州市盲人学校发展的新趋势

    学习《当前特教发展潮流》之感悟----广州市盲人学校发展的新趋势一、中国盲人教育从慈善型向权益型转化,中国各地创办历史较长的盲人学校基本都是由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因......

    干部学习讲稿:“十三五”规划之开放发展

    学员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起讨论十三五规划当中的开放问题。十三五规划当中对开放做了很大篇幅的介绍,十三五规划建议当中,应该说对开放非常重视。我想对开放方面主要......

    学习干部教育条例推进培训事业发展

    在举国上下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时刻,中央颁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是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