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

时间:2019-05-11 21:3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

第一篇: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指的就是食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能说出初步提纯粗盐的基本步骤,并明确其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学习食盐的用途,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氯化钠的用途及提纯方法,激发好奇心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氯化钠性质以及用途;粗盐的初步提纯及原理。

【难点】粗盐的初步提纯及原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提到盐,大家首先想到什么呢?

【学生回答】食盐。

【教师引导】没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指的就是食盐。在这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咱们的化学中,所说的盐,指的是一类物质,除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碳酸钠、碳酸钙、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食盐作为我们最熟悉的一种盐,它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体的用途有哪些呢?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得到食盐的呢?本节课我们来具体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提问】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化学式如何书写?

【学生回答】氯化钠,NaCl。

【自主阅读】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物质,它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70-P71页的有关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自主阅读,并通过小组讨论回答氯化钠的用途。

【师生总结】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上的积雪等。

【教师引导】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我们生活中的食盐就是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将其水分蒸发得到含杂质的氯化钠——粗盐,再将粗盐提纯得到精盐。

【教师提问】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

【学生回答】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使粗盐得到初步提纯?需要哪些具体步骤?”小组之间交流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

【播放视频】观看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视频,并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多次用到玻璃棒,每次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总结】实验室中将粗盐制成精盐的三个步骤溶解、过滤和蒸发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在溶解时,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快溶解;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引流溶液;蒸发时,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快蒸发。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引导】思考:过滤和蒸发结晶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回答】过滤操作注意的问题:一贴、二低、三靠;蒸发结晶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剩余水分蒸干。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代表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查阅资料,搜集氯化钠的其他特性。

第二篇:初中化学说课稿 《常见的盐》说课稿

《常见的盐》说课稿

化学组韩爱理

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教材第八章酸碱盐的第五节《常见的盐》。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

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初中化学教材分十二章,常见的盐是其中最后第二章,是在讲授了氧、氢、碳、铁、溶液等知识的基础上,将常见的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加以分类,从具体物质的知识到一般概念,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同时把初中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等予以总结,也使学生为今后学习和参加工农业生产作好准备。因此,本章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将起到总结作用。《常见的盐》是在学习了酸碱盐的概念、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的基础上,学习几种常见的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盐的性质,作好了准备。这样,使学生在掌握了个性的基础上,学习通性,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常见的盐》这节课用二课时来完成。本节教材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重要的盐,主要意图是密切地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同时还在相应的位置穿插讲授了结晶水、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式量的计算、风化、潮解及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等,这些也都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常识性的知识和技能。这节课可以说是实施化学、技术、社会(CTS)教育的典型课。

本节教材难度不大,有些知识学生已比较熟悉,另外,根据初中学生的年

龄特点,他们对化学实验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好奇心的满足无疑会产生具大的内驱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增作了许多实验。这些因素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不利的因素是,青少年时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欠成熟,有时会导致观察的片面性。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启发引导,使学生有重点,有目的的观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为:

1认知目标:了解氯化纳、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常见的盐,了解食盐

和盐的不同含义,了解结晶水合物的概念、常识,介绍风化、潮解等概念。2技能目标:掌握结晶水合物式量的计算及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情感目标:结合化学家侯德榜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为:氯

化纳、碳酸钠、硫酸铜的用途;结晶水合物式量的计算,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教学难点为:结晶水合物及结晶水合物的性质;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和本节课的实际内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前

预习,课上讨论,实验,教师小结的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教学。有趣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有肋于学生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维,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中为了达到时刻吸引学生的目的,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复习提问

讲述

[俗称(讨论:食盐与盐)

导入新课观察

[特性(讨论题)

样品

氯化钠讨论

[用途]

小结

实验

[俗称]

讲述观察

Na2C03·10H20 [风化]

碳酸钠样品

讲解

[结晶水合物式量的计算方法]

对比

[C032—的检验]

实验

小结

[用途](介绍侯德榜事迹)

观察样品

]

巩固练习

1,写出氯化钠、碳酸钠、高锰酸钾、硫酸铜的化学式,指出它们属于哪类物质并叙述其定义。2,说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你知道的盐的名称: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不仅是对旧知识的再现,而且为新课的引入埋下了伏笔。

二、引入新课

根据刚才的复习提问,我设计了这样的引言:自然界中盐的种类成千上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几种常见的盐。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集中到对新课的学习上。

三、讲授新课

我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一种盐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食盐是它的俗名,它的化学名称叫做氯化钠,我们首先来学习氯化钠这种盐,这样很自然地将学生的兴趣引到对氯化钠的学习上。由于学生对氯化钠的有关知识都比较熟悉,因此,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采取教师设

问,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重点小结的方法。

(一)氯化钠

1,俗称:通过氯化钠是每天饮食中不可缺少的盐,引出它的俗称食盐,接 着提出问题:盐与食盐是不是同一概念,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为了加深印象,我给学生讲述了有人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发生中毒的事件,在此我还给学生介绍了我国丰富的食盐资源,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2,特性:先由如何从海水中取盐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引出粗盐,再 由观察粗盐样品(含泥沙、表面潮湿)进而引出粗盐易潮解这一特性,并介绍粗盐易潮解的原因(含氯化镁、氯化钙杂质)。这样,一环扣一环使学生的思维按着一个很逻辑的规律延伸,同时也为下面讨论题的设置做好了铺垫。讨论题:为什么海水晒盐时日晒风吹有利于食盐晶体的析出?为什么食盐成晶体析出而氯化镁、氯化钙却大部分留在卤水中?为什么海水晒盐采用蒸发水分的方法而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投影)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活跃了课堂气氛。

3,用途:通过设问,缺盐对人的生理活动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引导学生讨 论回答,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战争年代涌现出许多象潘冬子那样冒着生命危险而为红军战士送盐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同时介绍过多摄入氯化钠会引发高血压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另外,补充介绍我国食用碘盐的原因,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采用教师设问,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重点小结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碳酸钠

我用了这样的过渡句: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食盐以外还有一种常见的盐,那就是碳酸钠,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盐。这样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碳酸钠的学习上。

1,俗称,纯碱。碳酸钠是一种盐,为什么俗称纯碱呢?为了加深学生对这 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我补充了一个学生实验。学生亲自动身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由酚酞变红的现象进而分析得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结论。有趣的实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Na2C03结晶水,结晶水合物。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我采用

讲述的方法。对风化这一知识点的学习,采用先观察样品表面现象,进而分析原因而引出的。有助于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维。结晶水合物式量的计算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突出这一教学重点,突出强调“·”不是教学中的乘号,而是结合的意思,求式量时是相加的关系。

3,C032—的检验。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采用了变演示实验为对比实 验的方法。我准备了四支试管分别放入少量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钠,然后分别滴加稀盐酸。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我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演示操作。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找规律,2—不难得出凡是组成中含C03的物质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采用对

比实验有利于学生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科学始于观察。法拉第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任何人的观察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以及观察的顺序,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都会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加以分析、归纳、得出结

论,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4,用途。对这一问题的学习主要采用讲叙法,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 的掌握。

讲完用途后,给学生介绍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为我国制碱工业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四、小结

师生一起重温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求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领会本节 重点内容,并将学生的兴趣适时引到对下一节课知识的学习上。

五、巩固练习和作业。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为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巩固本节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及时反馈本节教学情况,为了适应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根据本节知识目标和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题:填空,求结晶水合物式量,推断题。共分三个层次:

(一)基础题,此类题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巩固本节基础知识;

(二)技能题,主要目的上培养学生化学计算技能。

(三)综合题,此类题的练习目的是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题主要面向比较好的学生。练习过程中注意将练习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避免学生产生模棱两可的认识,以达到预期的练习效果。

作业:书面作业,P1731,4。作业留取主要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角度出 发,少而精,具有真对性、典型性;还有两个家庭小实验,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三篇:生活中常见的盐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2课时)

歙县深渡中心学校张卫东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2.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复习,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碳酸钠、碳酸氢钠等一类物质也能和盐酸发生反应,并学会碳酸根离子的鉴定。2.通过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石灰水混合,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碳酸钠和石灰水能发生化学反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

1.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 2.碳酸根离子的鉴定。

三、教学难点 碳酸根离子的鉴定。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班班通、课件)、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试管。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你参观过溶洞吗?投影图片:

知道这些石笋和钟乳石是如何形成的吗? 介绍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讲解:溶洞大多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体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提出问题:

1.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和接触到石灰石? 展示图片

生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⒉同学们收集到哪些含有碳酸钙的物质? 出示一块石灰石和一只牙膏 ⒊石灰石和牙膏之间有什么联系?

讲解:牙膏中的一种配料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并且是由石灰石为原料制作的。这种配料就是——碳酸钙(CaCO3)。

归纳总结:碳酸钙的用途有:做建筑材料,做补钙剂。活动探究1:如何证明一种物质中含有碳酸钙?

生:实验方案。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是否变浑浊。

归纳总结:碳酸钙的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和稀盐酸反应,高温分解。

课件展示 纯碱、小苏打的图片:

师:讲解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提出问题:你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多少了解? 学生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归纳总结:碳酸钠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生活中可以用来蒸馒头。

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

提出问题: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中都含有碳酸根,它们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活动1: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和盐酸发生反应。

聆听学生介绍实验现象并写出方程式。引导学生总结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生:探究1现象:都和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它们都可以和含有碳酸根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取样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探究2: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和石灰水发生反应。聆听学生介绍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探究2现象: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氢钠溶液无现象。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介绍工业上制取烧碱的反应。

提出问题:观察以上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与学生交流三个反应的共同点,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与学生总结复分解反应和其他基本反应类型的区别。

总结四大反应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谈一谈我的收获:

1.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用途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都可以和盐酸反应,碳酸钠可以和石灰水反应。

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AB+CD=AD+CB

作业:1.P78/2.3.2.基础训练册/65--68

第四篇: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

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2、学会运用分类、比较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出反应规律,形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体会“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酸碱盐的溶解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增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初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网络,感受到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深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三、说学情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化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化学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要求,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如:盐的组成特点及常见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等,学生已经具备。但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的情况看,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基础不扎实、知识不系统、应用不灵活,再加上我校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学生今后化学学习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本课教学,应采取巩固完善、系统提高、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回忆、比较、归纳等过程中形成有关复分解反应内容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形象感悟和系统归纳是学好本课题的重要方法。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感悟;采用不同的习题练习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条件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归纳与综合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系统建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是将已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延伸,所以,对基础知识应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交流回答,并给予相应的肯定评价,提高他们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对具有一定综合难度的问题,让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形成善于争鸣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他们合作交流、合作探究。使各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图片,引出盐的组成特点及化学性质,分析归纳熟悉的酸与盐、碱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直观形象,突破重难点

初三的学生,已具有了一些理解感悟能力,为了能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学习器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度。通过flash动画,动态展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是如何进行的,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

环节一,重点突破: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学生熟练书写常见酸与盐、碱与盐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播放flash动画,动态演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环节二,难点突破: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体会归纳出酸与盐、Na2CO3与Ca(OH)

2、酸与碱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通过合作探究实验:NaOH能与CuSO4或FeCl3 反应、NaCl与AgNO3、Na2SO4与BaCl2都能发生反应,并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有这些已知反应的生成物特点,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播放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形象、动态地演示复分解反应发生所具备的条件,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条件的判断,突破教学难点。

3、归纳总结

通过书写常见盐的化学方程式与置换反应的特点的比较,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类型。

4、实验探究

通过CuSO4与NaOH、FeCL3与NaOH、AgNO3与NaCl、Na2SO4与BaCl2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碱与盐、盐与盐发生反应有沉淀生成,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了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成理论知识,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客观事实”、“化学知识以实验为基础”的道理,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

5、拓展提高

通过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练习,在巩固复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系统与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渗透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五、本课教学设计对我的启示

我认为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但是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教育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教育反省的过程,在此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努力挖掘自己的“亮点”。

第五篇:《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教学反思

《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教学反思

黄峪中学 祁慧颖

本课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分割。在教学设计中,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物、录像、图片,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课题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掌握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第二课时介绍粗盐的提纯以及复分解反应。

本课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本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用视频资料介绍学生熟悉的物质──氯化钠的制取过程,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使学生切实感受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体现合作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最后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上网查询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将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

下载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1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说课稿 黄池初中 束学彬 本次说课我将从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与教法指导、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课后练习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反思[精选合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1 生活中的盐(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几种常见的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生活和生产都有广泛的用途。 (2)初步认识酸,碱,盐的复分解反应及其条件。 (3)鉴......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合集5篇)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领导、考官上午好,我是化学组号考生,我叫潘永坤。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

    课题1__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 ②知道氯化钠的用途。 ③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让......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德惠21中吴爽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涉及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发生的条件。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考虑到后三种盐在组成上的共性及相关内......

    初中化学酸碱盐小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小结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阴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阳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阳离子+酸根阴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