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氧气课件

时间:2019-05-11 20:5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化学氧气课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化学氧气课件》。

第一篇:九年级化学氧气课件

九年级化学氧气课件【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氧气来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三个探究实验来了解氧气的检验方法与化学性质,最后得出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层层深入,符合初中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学情分析

学生初接触化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不知道该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基本操作能力较弱,需要细致的引导。

氧气是学生熟悉的一种气体,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本节内容为氧气的性质,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于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利用实物观察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探究,分析推理与归纳的能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创设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做科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习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概念的建立及应用。

难点:

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九年级化学氧气课件【2】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第二单元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个一级主题,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也是学生初次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新物质,初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验课。

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与前面的仪器操作、氧气的性质等知识相链接,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2.认识分解反应.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陶冶化学审美情趣。2.逐步认识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进一步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难点是:催化剂的概念,并能对一些生活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四)教学用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实验室加热ClO3制取O2,分解H2O2制取O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第二课时:学生加热MnO4制取O2,分解反应,工业制氧

第二部分 学情分析

(一)学生情况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情况的掌握与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氧气是学生很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二)教法与学法

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教要耦合于学。为了落实课程目标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这节课我将采用引导探究法和交流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

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前我会先向同学们展示二幅美丽的水下世界的图片,给同学们美的享受。这时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都是潜水员拍摄的。大家知道潜水员在水中是怎么呼吸的吗?在陆地上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大自然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O2,那么,在实验室我们又是怎样制取O2的呢?

这样导课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还创设了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教学进入第二还节。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我向同学们展示MnO2,ClO3,H2O2,MnO4这四种药品,同时给出它们的化学式。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入,步步追问,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讨论后在教师引导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

分别加热MnO2,ClO3,ClO3和MnO2的混合物,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实验现象。在这个实验中,我将运用自制教具“多孔试管夹”。普通试管夹只能一次加热一个试管,而“多孔试管夹”的优点就是能一次加热多个试管,同时能对这些试管中的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ClO3可以用来制取O2,MnO2不能用来制取O2,MnO2在反应中起到了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

实验探究二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和3ML5%的H2O2溶液与少量MnO2的混合物中,观察实验现象,待后者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通过实验,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H2O2可以用来制取O2,MnO2在反应中起了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这时,学生对于MnO2在这两个实验中的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顺势提出催化剂的概念,并强调催化剂虽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至此,已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接着引领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们知道反应物状态不同,温度不同,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也都会发生相应改变。

活动探究三

加热MnO4制取O2。这是一个分组实验,让学生根据一下六点提示来进行实验操作,同时,通过动画演示辅助学生实验。通过探究,学生总结出实验室加热MnO4制取O2的操作步骤。用七个字简述出来便是“查,装,定,点,收,离,熄”,同时通过其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接下来,我启发学生,我们能否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利用废弃物品来做这个实验的实验装置呢?这就是我利用废弃物制作的实验装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节约意识了。

通过让学生观察ClO3, H2O2, MnO4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总结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并通过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分解反应。

(三)联系生活,扩展新知

向学生简单介绍工业制氧的方法,同时以及揭开潜水员在水中呼吸的奥秘。同时提出“世界上最大的既经济又环保的制氧工厂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两个问题,对学生们进行环保教育。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我特别设计了几道练习题,这几道练习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交流收获,优化新知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诊断性、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将尽可能的关注每个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活动情况。提醒学生把自己的自我评价写进学习记录卡中,装入学生成长袋中。我会及时作出回应,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第四部分 教学反思

教师的成长 = 经验+反思,这是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一句名言。反思是教师必备的意识

和行为。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力图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新知。授课后我还将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探究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生认知还存在哪些问题等,以利今后改进。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计算题课件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下面小编收集了九年级化学计算题课件,供大家参考。

一.考点梳理

1.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有关溶液的计算;

二.做题技巧

1.认真读题,勾画出有效信息,其中包括:题中所给的“标签”、“图表”等,必须将题中所有你认为有用信息勾画出来; 2.认真读题,我们要求什么,我们已知条件是什么,我们还需要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三.经典例题

1.(2011 北京.18)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A.2 B.6 C.8 D.1

42.(2011 北京.28)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________和过滤的作用。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 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g

①6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 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3.(2010 上海.6)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A.将20 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B.将20 g销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C.在10 g 10 %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 g 40 %的硝酸钾溶液 D.在10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固体点燃

4.(2010 上海.10)6.4 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 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②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③ 6.4 g R燃烧还生成了7.2 g H2O ④ 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2012 绵阳.9)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P Q R W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40 4 3.6 4.8 /g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待测 13 12.6 10.8 /g A.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P

Q+R+W

B.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

6.(2012 南充.12).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来源:Zxxk.Com]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010 攀枝花.16)在反应X+2Y=R+2M中,当32gY与X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18gM,且生成的R和M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R的质量比为

A.4:11 B.16:9 C.8:11 D.32:9

8.(2012 攀枝花.15)将丙醇(C3H8O)与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C3H8O O2 H2O CO2 X 反应前质量9.0 19.2 0 0 0 /g 反应后质量0 0 10.8 13.2 m /g A.表中m的值为3.8 B.物质X一定含有氢元素

C.物质X一定不含有碳元素

D.若氧气的质量为21.6g,则无X物质生成9.(2011 攀枝花.15)在A + B C + 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C和D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若10 gA和15 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为25 g D.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0.(2011 攀枝花.16)有反应: 8A + 3B2 C2 + 6D(其中A、D是化合物,B2、C2是单质)。若13.6g A与21.3g 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2.1g D,已知C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4 B.16 C.32 D.35.511.(2012 上海.46)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1mol H2SO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21世纪教育网

A.6.4g B.3.2g C.1.6g D.0.8g

四.计算题

1.(2012北京.34)炼钢厂用含SO2的废气制备CuSO4.生产中,向混有CuO粉末的CuSO4溶液中通入废气,反应为:2CuO+2SO2+O2═2CuSO4.欲制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CuSO4溶液.用足量CuO粉末和5000g 5%的CuSO4溶液处理废气.若每升废气中含有1.25g SO2,且SO2被完全吸收,可处理废气多少升?

2.(2011内江.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 如下实验:取合金10g,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气体与所 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2011雅安.五.1)某同学对某地工业废水(含有硫酸和盐酸)中的H2SO4 进行测定。取50g该废水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BaSO4固体11.65g。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50g该废水中H2SO4 的质量

(2)若改用KOH溶液来测定50g该废水中H2SO4 的含量,结果会(填“偏高”、“偏低”、“不变”),理由是

4.(2011眉山.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探究孔雀石(一种铜矿石)的组成元素。他们取50克孔雀石粉末,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观察到孔雀石分解过程中有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绿色的孔雀石逐渐变为黑色粉末(假设:孔雀石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石灰水吸收)。在此过程中他们测定了五次,相关数据如下表: 测定次数 生成沉淀的质量(g)生成水的质量(g)1 5 0.9 2 10 1.8 3 X 2.7 4 20 3.6 5 20 3.6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孔雀石的元素有。(2)表中“X”的值为 g。

(3)实验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5.(2011 达州.17)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持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⑴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⑵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部分变质 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②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酚酞试液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红 ② 管中注入稀盐酸 ① ②没有气泡产生 ⑷小结与思考: 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6.(2012 达州.24)某同学为了测定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将80g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四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g)20 20 20 20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20 40 60 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2.9 m 8.7 8.7 问:(1)表中m的值为 ;

(2)(2)原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2010 攀枝花.40)同学们从攀枝花大黑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矿石。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取120g这种矿石样品进行煅烧(所含杂质不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7g。

(1)煅烧过程中生成CO2的质量为 g;(2)该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8.(2010 攀枝花.41)CuSO4固体粉末中含有FeSO4杂质。取该固体粉末10g,全部溶于水中配成100g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纯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沉淀A,经测定沉淀A中只含两种金属单质。向沉淀A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沉淀B,沉淀B经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3.2g。计算:(1)原固体粉末中CuSO4的质量;

(2)滤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9.(2011 攀枝花.40)我国钢铁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每年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赤铁矿

(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其中的一种。

(1)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t,用这些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 t(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0.(2011 攀枝花.41)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

钠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2H2O

通电 Cl2↑+ H2↑+ 2NaOH。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51.2 g溶液,生成氯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计算:

(1)氯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剩余水的质量。(2)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若把这些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加水的质量。11.(2012 攀枝花.40)锌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元素,葡萄糖酸锌是一种常用的补锌剂。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问题: XX牌口服液(1)葡萄糖酸锌(相对分子质量为455)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为(精确到0.1%)化学式:C12H22O14Zn(2)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要服用该品牌葡萄含量: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要补充113mg锌元素,而这糖酸锌24.7mg 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 支葡萄糖用法及用量:口服,…6酸锌口服液。岁以上每日2次,每次1 支… XX制药厂

12.(2012 攀枝花.41)有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 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10 10 20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20 100 反应后过滤,得干燥固体的质量4 4 13 /g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甲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质的是。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若取用金属混合物15g,加入到120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为。

(3)计算丙同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必须会做的题一】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汇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 Mg + O

22.铁在氧气中燃烧: Fe + O2

3.铜在空气中受热: Cu + O2

4.铝在空气中燃烧: Al + O2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H2 + O2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P + O2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C + O2(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CO + 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O2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O2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H2O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

3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16.加热高锰酸钾:KMnO4 加热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CuO

21.焦炭还原氧化铁:C+ Fe2O3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C+ Fe3O

4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O+ Fe2O3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CO+ Fe3O4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Zn + H2SO

4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28.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29.铝和稀硫酸Al +H2SO4

30.锌和稀盐酸Zn + HCl

31.铁和稀盐酸Fe + HCl

32.镁和稀盐酸Mg+ HCl

33.铝和稀盐酸Al + HCl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

2(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4)酸性氧化物 + 碱--------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NaOH + CO2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NaOH + SO2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NaOH + SO3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5)酸 + 碱--------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Cl + Cu(OH)2

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HCl + Ca(OH)2

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HCl + Fe(OH)

3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HCl + Al(OH)3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NaOH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KOH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H2SO4 + Fe(OH)3

58.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6)酸 + 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HCl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HCl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HCl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7)碱 + 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NaOH + Cu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NaOH + FeCl3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NaOH + MgCl2

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NaOH + CuCl2

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H2O

【必须要记的题二】

1.颜色

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2+

⑵ 溶液颜色:含Cu的溶液呈蓝色,如CuCl2、CuSO4(蓝色);含Fe2+的溶液呈黄色,如FeCl2、FeSO4(浅绿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如FeCl3、Fe2(SO4)3(黄色)。⑶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 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H2O2分解制O2,KCIO3加热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l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⑸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8)碳酸盐能溶于盐酸或稀硫酸等,并放出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⑴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⑵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⑶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⑷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⑸ 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⑹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⑺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⑻ 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⑼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⑽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⑾ 最常用的溶剂是H2O。⑿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四、课后反馈

1、本次课学生总体满意度打分(满分100分)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比较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3、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比较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4、学生对授课场地的满意度()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比较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5、学生对授课教师的上课的总体精神状态()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比较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6、您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______ ______ _______ __ __。

家长(学生)签字: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氧气的制取位于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三。学生学习本课的目标不光是简单的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更重要的是能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思路,包括原理的研究,装置的选择,收集方法的选择,操作过程等。从而能举一反三,为后面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氢气的制取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上一次课刚刚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在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初步学习了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和方法。总体来说,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还处于初级模仿阶段。因此,学习本课的重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难点是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教学目标,首先知识与技能:练习仪器装配的基本操作,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实验,逐步学会利用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等获取信息,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说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学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说教学过程

这堂课我将分为:新课导入,演示探究,分组实验,巩固练习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新课引入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接着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人是要呼吸氧气才能存活的,太空中没有氧气,那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是哪里来的呢?自然过渡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问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探究

演示一:分别加热MnO2,KClO3,MnO2和KClO3的混合物,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演示二:用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H2O2,向其中一个试管加入少量的Mn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两个演示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得出KClO3和H2O2都可以用于制取氧气,而MnO2不能制取氧气,但MnO2对制取氧气有加速的作用。而这个加速作用,就是催化作用。从而到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这一重要概念。至此,学生对催化剂就有了较为形象的理解。接着再继续对催化剂与催化作用进行讲解,本课的教学难点就得以突破。

学生分组实验

通过让学生通过加热KMnO4制取氧气,练习仪器装配的基本操作。学生总结出实验室用KMnO4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简要的说就是七个字“查、装、定、点、收、离、熄”。

巩固练习

这一环节我会分为两个部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课堂练习,我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2~3道题目,回顾并巩固所学知识。

我也会布置教材上的一些典型课后习题让学生做,在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的同时,学生也能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

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说课稿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该内容隶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的说课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在教材分析里,首先说一下制取氧气在课标中的解释:它属于一级主题,科学探究和身边的化学物质下的二级主题,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和地球周围的空气。在教材的编写顺序上,前期有小学科学介绍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简单方法,上了初三学习化学后,进一步系统的学习了氧气的主要性质,为本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

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内容后,应该初步掌握了气体制取中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方法,进而为下一阶段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做准备。

前期,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能力是氧气基本性质,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基本实验操作。

要想顺利选择出制取氧气的仪器,还需要掌握的是:用什么药品能得到氧气,以及对所学实验仪器的熟练操作。

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初步掌握气体制取装置选择依据,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更加熟悉。

气体性质+仪器使用=气体制取装置选择依据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得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内容是关于气体制取实验装置的学习,并总结出选择装置的一般方法,方便在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学习中应用。

难点是通过本节课对仪器装置的探究学习,初步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且能在实验中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以后的探究题目练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总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

首先是复习氧气的基本性质,引入新课。

之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怎么得到一瓶氧气呢?进行氧气制取的学习。

最后总结归纳出气体制取装置选择的一般方法。

而在重点介绍的气体制取过程中,又分为三步来学习:反应原理介绍,装置仪器猜测,以及最后教师演示制取一瓶氧气。

下面进入整节课过程说明。

通过图片和ppt的复习,巩固基础,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并且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用完整规范的语言来说明,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之前一系列性质实验的演示,学生都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知道如何得到一瓶氧气。

这种条件下,以生活中实例介绍两种生成氧气的方法,通过对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介绍,为一起选择做铺垫。

在进行反应物介绍时候,就可以带出仪器选择方法了。对比两种反应物状态:一种固体,一种液体和反应条件:一种加热,一种不加热,得到两套发生装置。注意让学生观察他们搭建的仪器和ppt上的有什么不同,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并在此解释一下棉花的作用。

在复习氧气密度和溶解性之后,根据氧气性质特点,密度比空气大,利用物理上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好理解氧气应该沉在空气下方,空气从上方跑走,因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因为此前在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比较的实验中已经介绍并亲身尝试过,所以难度也不大。

在介绍完向上排空气法,可以马上追问学生,利用此种收集方法,你们怎么能观察到氧气是否收集满呢?并结合之前学习的氧气助燃性,由此引出验满的操作。

以上内容完成后,本节课重点部分已经可以算介绍完了,之后就是对制取气体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的详细解读,学生进行语言表述训练。

【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说课稿】相关文章:

1.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2.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说课稿

4.制取氧气化学教案

5.制取氧气说课课件

6.制取氧气试题训练

7.制取氧气的说课课件

8.《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9.氧气的制取说课件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氧气的制法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这部分内容在课标中是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和二级主题学习基本实验技能、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包含的内容,它在教材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气体制备的起始,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启后:为第六单元中《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做铺垫,因此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气体制备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动手操作中体会实验原理、装置的制约关系,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为以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氧气用途,能用带火星的木条 检验氧气;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会取用固体药品、知道固体加热的方法。液体的取用。通过其它学科及前面知识的学习,对氧气比较熟悉,但不知道在化学实验室里用什么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氧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观察实验和常见仪器的操作的技能,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二、设计思想

《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考试中,也是重点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2.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学会倾听、分享。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高锰酸钾、木条、火柴、药匙、试管、铁架台(带铁夹)、脱脂棉、酒精灯、集气瓶、水槽(四套)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关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现在回忆一下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实验室制备氧气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和加热氯酸钾。教

师:很好,请三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下相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板演加以评价)

制备气体需要实验装置,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制备气体的装置分成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下面就共同看看我们实验室中有哪些装置!

提 问:前四种装置与最后一种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前面四种没有酒精灯加热,最后一种酒精灯加热 教 师:对了,我们根据这样的不同,将发生装置分成两大类:固热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其实从名字上就可以判断我们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思考下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 教 师:对了,我们在选择发生装置的时候考虑的就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接着看收集装置!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收集气体的方法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考虑的是什么因素呢?

学生回答:考虑的是气体的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

教 师:是的,排水法适用的是不易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用的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这是我们介绍的制备气体的装置。

想一想:若以加热高锰酸钾为例来制备氧气,我们应当选择哪些实验装置呢?

学生回答:因为高锰酸钾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固固加热型的;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也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好的,今天我们就以高锰酸钾为例来看看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具体步骤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装置如图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重点讲解】: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3)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4)加热时先预热,再用外焰对着药品处集中加热。(5)试管内导管刚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6)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8)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因为刚开始收集到的是空气)

(9)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3.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品(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加热

(5)当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6)先把导管移出水面(7)再熄灭酒精灯

老师演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引导学生利用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记忆。

【提问】

(1)收集完氧气后,如何验满?(2)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氧气? 4.验满方法: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5.检验方法: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学生分组实验:请按照以上步骤用高锰酸钾制备一瓶氧气,并验证其为氧气。(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适时引导、指导实验操作)学生小结本节内容,教师总结!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第3课题的内容,主要就是如何制备氧气,这一块的内容在今后的考试当中会多次出现,而且高锰酸钾制氧气也是初中化学实验考查必考的实验之一,所以这节课就是想学生能够动手做一下实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能是经验不够,整个课堂的氛围不是非常活跃,今后在调动课堂氛围方面要继续努力!

这节课中,时间的分配上有些问题,主要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时间用多了,使得学生实验的时间显得仓促了,这点要改进。学生分组实验中,我只安排了“制备一瓶氧气并验证”,实验内容少了,应该多加些内容,比如氧气和铁丝反应、氧气和硫反应等。

总的来说还是要多学习多听课,汲取他人长处,从而获得更多的进步!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上册_氧气教案1

课题2 氧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过程与方法:

2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学习重点与难点:

1.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2教学方法:

探究内容:1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取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学习内容:

一、认识氧气(Oxygen)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

P.S.:通常情况下,是指20℃,1.01×105Pa;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105Pa;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浊。

点燃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

(2文字表达式:铁(Fe)+ 氧气(OFe3O4)

注意事项: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3

点燃氧气(O2)——→二氧化碳(CO2)+ 水(H2O)

(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点燃文字表达式:镁(Mg)+ 氧气(O2)——→ 氧化镁(MgO)

(5)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文字表达式:铜(Cu)+ 氧气(O2)——→ 氧化铜(CuO)

(6)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点燃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加热

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

(7)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

结论:

(1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

(2成正比;

(3

(4

二、氧气的用途

介绍:

(1100%的扬弃,只需几天就会发生肺氧气中毒。一般医院中的氧;

(2)用氦气代替氮气与氧气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气”。人造空气用于代替空气供深海潜水员呼吸。因为用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时,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会有较多的氮气溶解在潜水员的血液里,当潜水员从深海上升,血液里的氮气将成为气泡释放出来,大量气泡会阻塞微血管,引起病变。

下载九年级化学氧气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化学氧气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氧气》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宜良五中理化组安丽桃 一、教材分析 氧气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题的内容。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两部分,可以分两个课时进行,今天我......

    九年级化学优秀课件(优秀范文五篇)

    课件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九年级化学优秀课件,欢迎阅读!九年级化学优秀课件一、教材分析从课标要求来......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让学生形成性质决定用途这一重要化学思想。认识硫、碳、铁及它们与氧气反应......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性质》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认识硫、碳、铁及它们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并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培养学......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2氧气教案

    《氧气》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硫粉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5篇模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九年级 化学 氧气 听课笔记 (15)(优秀范文5篇)

    听课记录 一、 教学实录 (1) 听课时间:2012年9月5日 (2) 学科:初中 (3) 化学班级:九(4)班 (4) 执教者:陶老师 (5) 课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 课时:1个课时 二、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2.3制取氧气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化学年级/册九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制取氧气-对催化剂的认识教学目标催化剂的概念及特点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催化剂的使用,不是作为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