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城西分校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情调查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名句或作者。(10分)
(1)
“
▲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
▲,洪波涌起。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
▲
》)
(5)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6)乡书何处达?
▲。
(7)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8)与人交往,结为朋友,需要真诚与爱心。请你写两句有关友情的古诗句:
▲,▲。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徘huái(▲)菡dàn(▲)酝niànɡ(▲)发jì(▲)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山路上,溪水边,游人们呼朋引伴,玩得好不热闹。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
D.他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气势,说话咄咄逼人。
4.下列文学常识或语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散文《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B.散文《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
C.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还有舍弟、舍妹、舍侄等。
D.“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此句用了“比拟”的手法。
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踏死鲁迅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
B.《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C.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卧冰求鲤”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
6.综合性学习。(5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重视友情,讲究朋友之谊。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新学期、新同学、新气象,同学们来自不同学校,大家汇聚一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增进了解,尽快地融入集体中,七年级(1)班决定举办一次“珍惜缘分,珍爱友情”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⑴
为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请你给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语。
⑵
此次活动中,有一名星海中学的学生林强,将到七年级(1)班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你想认识并进一步了解这位新同学,希望和他成为朋友,你该怎么说?(要求:语言连贯、得体)
7.阅读名著《朝花夕拾》,简要答题。(5分)
(1)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2分)
(2)“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为什么先生会不高兴?(3分)
二、阅读·赏析(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第8~9题。
(5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9.理解这首小令的内容,说说主人公为何“断肠”?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2题。
(16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乙】客有问陈季方:“足下①家君②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④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⑤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足下:对人的敬称,多用于同辈之间。②家君:尊称别人的父亲,或者对人称自己的父亲。③阿(已):曲隅,角落。④仞:长度单位,一仞等于七尺或八尺。⑤焉:怎么。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⑵太丘舍去
(▲)
⑶而荷天下重名
(▲)
⑷门外戏
(▲)
11.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⑵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13.《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这篇故事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元方的“方正”?(4分)
(三)阅读《朝花夕拾》片段,完成第14~16题。
(11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4.“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作者所担心的是什么,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来。(4分)
15.怎样理解文中“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联系上下文,为什么说背书如梦呢?
(4分)
16.选文最后“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探究其中的原因。(3分)
(四)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第17~19题。
(10分)【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春》)
【乙】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
【丙】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刘湛秋《雨的四季》)
17.在【甲】段空白处填上课文的原句。(2分)
18.在【乙】段中济南水的特点是什么,探究一下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9.在【丙】段中“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第20~23题。
(18分)痴
心
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
20.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父母对我个性和爱好表现了极大的尊重!作者却在第⑨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4分)
21.品读下列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6分)
(1)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2)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22.文中有画线句、加点词写出了父母对于“我”的那些怪癖,认为情有可原,选择了理解与尊重,是痴爱的表现。请你探究: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4分)
23.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4.(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按照以上提示,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以“我学会了
”为题作文。
【要求】:⑴补充完成题目,在横线上可填“理解”“忍让”“宽容”“关心”“生存”等词语;
⑵写好提纲,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字数不少于600字;
⑶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不得抄袭。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1)吹面不寒杨柳风(2)山岛竦峙(3)秋风萧瑟
(4)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潮平两岸阔(6)归雁洛阳边(7)则孤陋而寡闻(8)略
2.徊
萏
酿
髻3.B
4.D
5.C
6.⑴四面八方来聚首,欢聚一堂是缘分。
(符合题意即可,但不能脱离“珍惜缘分,珍爱友情”的主题)
⑵小林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是你的新同学,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能够成为互相帮助的朋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7.(1)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不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2)因为在当时的教育理念下,一个所谓上进的学生应该只管勤奋读书,而不能问一些与四书五经无关的问题。鲁迅先生当时问的就属于与经书无关的问题,所以先生不高兴。
二、阅读·赏析(60分)
8.C
9.曲中之人之所以“断肠”,是因为他远离故乡,骑着瘦马冒着西风,漂泊在天涯。乌鸦归巢了,路人也回到了小桥流水边炊烟袅袅的家,而他,依旧漂泊。这一切,令他痛苦得如断肠。
10.期:约定
去:离开
荷:担负,承受
戏:嬉戏,玩耍。
1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2.⑴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⑵您的父亲大人太丘,有什么功绩德行可以享受天下人所给的这么高的声誉!
13.在这句中“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年纪小小的元方据理抗辩,有理有据公正客观地批判别人,维护自己父亲的尊严,实属“方正”。
同时,元方语言中“君”“家君”一类敬辞谦辞的使用,还体现了元方的明礼。
14.我在父亲的压迫下读书显得不安,不想背书又无可奈何,担心不仅是否能背出,而且更担心能否去看赛会。
15.背书完全是被迫的,机械的,所以说如“梦似的”,因为在父亲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和烦恼,表现了当时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巨大危害。
16.紧扣“就是因为早上心情太压抑了,童心已经受到了挫伤”理解即可。
17.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披着蓑,戴着笠的18.水的特点是温柔多情,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19.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20.作者一方面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想把“我”想得到的一切都给“我”;另一方面因为父母为“我”付出太多而愧疚,“骂”实际上是反语。(答出大意即可)
21.(1)通过语言描写,细致地表达了父亲为“我”挑石头、洗石头的良苦用心和浓浓爱意。(答出大意即可)
(2)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细腻地表达了“我”对父母“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答出大意即可)
22.“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饰“石头”,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意近即可)
23.提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做法均可以,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
三、表达·交流(60分)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