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优化作业」严把“三道关”,让作业回归育人本真——小学语文作业的质量标准转化与实践

2022-01-27 21: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落实“双减”优化作业」严把“三道关”,让作业回归育人本真——小学语文作业的质量标准转化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落实“双减”优化作业」严把“三道关”,让作业回归育人本真——小学语文作业的质量标准转化与实践》。

【落实“双减”优化作业】严把“三道关”,让作业回归育人本真——小学语文作业的质量标准转化与实践

一直以来,构建“轻负优质”的教育生态是全社会的共同期许。“双减”实施以来,为了切实压减学生作业负担,各级主管部门持续加大整改力度,保障政策落到实处。本文立足“思想关”“质量关”“过程关”,剖析语文教研组在作业优化管理和质量转化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让作业回归育人本真。

为了扭转、纠偏当下学校作业乱象、功能异化等情况,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促使各级主管部门加大落实减负措施力度,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校语文教研组不断审视、调整作业管理体系,秉承“分层设计、有机渗透”的作业优化理念,立足“三道关”,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全面助力“培根铸魂”工作。

一、思想关

——理念先行,精准筑牢“双减”根基

“育智”目标只是作业的基本标准,“育人”目标才是作业的最终指向。作业的本质是对学生的理性本质的内在启发,促使学生领会理性的普遍法则,最终回归到自己心中自由意志的自律,以良好德性和积极思维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立足校情,明确分层意图

自《通知》发布后,学校结合“五项管理”中的具体条例,制订了《作业管理优化方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科分层作业”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刚性的制度要求为“轻负优质”保驾护航。

我们认为,“分层作业”厘定了全面关照正确性而无视合理性的考量。一份科学、合理的语文作业,既要具备其内在的功能价值,更要注重个体差异,成为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利器。如果教师缺乏选择意识与布置艺术的话,学生的作业负担仍然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因此,我们给予充分的自主权,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作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自主选择有意义的、有促进作用的作业让学生完成。在操作层面上,通过作业清单上“必做”“选做”的分层设计,允许学生有“自助点餐”的机会。这样的分层理念,将夯实基础与素质拓展相结合,既推动了教师作业研制的内驱力,也养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科学认识,强化作业提质

过去的作业管理模式相对比较单一,有些作业被简单量化,以期满足其选拔、评比等功利性效用。我们认为,作业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身心成长所需,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作业标准想要实现由正确转向合理,就要由行为性标准转向情意性标准,从而确保作业评价功能具备实践性、多元性和启发性。诚然,作业提质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它必定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不沾染功利目的的精神追求,其评价需要关注学生情意和行为的统一。

当下,学校“全人浸润

慧见未来”办学理念与“双减”政策的核心紧密契合。语文教研组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机制,促使每一位教师深刻地认识到作业减量提质的重要性,并在内心深植“减负提质”的教学观念。

一方面,我们采用线上、线下校本研修的时间,分析作业提质管理的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研讨习题的精选方向和范围;另一方面,每位教师根据班情,从精选类型、分层推进等方面考量,初步订制“班本化作业提质方案”,从而真正落实《通知》中提到的“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这一要求。同时,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优秀典型方案的交流与有益经验的分享,实现“有机减量不盲目”。

二、“质量关”

——三优赋能,着力夯实作业管理

减负不减质——这里的“质”指的是在提升作业质量的同时,兼顾学生道德品质、健康体质和学科素质的全面发展,真正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语文教研组以“三优策略”为抓手,积极为学生的成长赋能,在“细化”“量化”与“活化”的实践推进中,逐步创生作业管理的新样态。

1.优设红色底线,轻负高质明方向

《通知》中指出,“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在以往的教学中,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为了巩固记忆而抄写,为了固化知识获得而反复操练,为了考验态度而查看答题字数等,这些低层次的目标缺乏迁移、拓展、应用、综合等高阶思维,无形中让语文作业构成隐性且难以割除的课业负担。

为了杜绝重复性、惩罚性、机械性作业的布置,使语文作业能真正贴合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之需,教研组明确提出了“红色底线作业”的要求。首先,由教务处初步拟定草案,对底线作业的标准进行把脉;其次,协同各年级教研组长进行思维碰撞,修改完善,达成细节上的共识。在这份“底线清单”中,主要包括了字词的抄写遍数要合宜;古诗的诗意与中心重在理解,不可通篇默写;《词语手册》等工具书的运用要体现助学价值,不可加重学生的预习负担;阶段性练习不得过多,要科学适量等等。最后,利用教研组会议对修订案进行解读,各年级对标落实,确保作业管理有据可依,促使教师都能做到“心有标尺,行有所止。”

2.优制校本作业,深度学习提素养

新课程标准倡导:“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这一理念拓宽了学习的时空,也要求我们对校本作业的设计与把握,要站在“深度学习”的视野中,关注思维提升,兼顾学科统整,使“全人发展”具有现实的内涵。

为此,学校搭建了探究性、实践性作业的落地平台。我们根据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的编排理念,力求以活动助推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提升。一个学期中,教师将一个栏目的教学贯穿始末,创新阅读作业的形式——在导读课、分享课中创新地使用导读单和手账卡。导读单有助于学生在结构化的梳理中,激发阅读期待、把握读物内容、对话人物命运、聚焦精彩片段等,让阅读不再浮于浅表;而手账卡则更加开放地为学生提供了心得输出的分享平台,绘画与文字的配合,多元地呈现了学生对整本书语言、人物、情节的品鉴。同时,学校结合学校读书节主题,通过开展“我看你有戏”剧本展演,“书生游园”知识闯关赛,“悦读书签”心得分享等活动。在活动中贯以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的阅读力获得质性的生长。

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学科作业的跨界融整。如,学校开展的“边走边画”校本课程,就实现了语文、美术、综合学科的有机融合。假期中,学生在游览祖国大好山水的过程中,通过摄影山水、体验文化、绘画人文、手工拼贴、撰写游记等活动的开展,完成审美、观察、表达、劳动、记录等多项指向于能力提升的校本化作业。摄影的记录,为后期创作积累素材;文化的探寻,可以深入地方本土特色,拓宽学生的口语交际;绘画的过程,实现了色彩表达的多样化;游记的撰写,让习作表达更富个性。这样的多样化作业设计,分时、分步、分量,深受学生的喜爱。

3.优创助学微课,按需跟进分层次

当前,智慧教育为课堂教学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作业的设计与跟进提供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中,最为显性的就是教师依托微课的使用,实现了作业的“分层化管理”。各语文教研组根据学段特色,选取重点进行助学微课的录制,在教学的不同时机助力作业的有效指导。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强基型微课

《通知》中还明确提出了“学校要严控作业总量”的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在校的作业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他们正处于写字起步阶段,一年级教研组录制了写字微课,对每一个生字的结构、笔顺、位置等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分析,并且根据学情需要随时点击关键笔画,让学生的书写有法可依,也使得在校的作业更加高效。

第二类:破困型微课

微课的录制需要体现作业设计的分层理念。“双减”背景下,教研组更要精准地研判学情,在集体备课中对单元整组的重难点进行预测,并提前录好微课。例如园地中“词句段”板块的前置学习,可以通过微课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并进行相应的仿写练笔;例如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分步进行“单元习作”选材、提纲的指导。课后,教师可以将此资源分享给有需要的学生,他们在自行作业的过程中就能按需所取,进行二度学习与巩固。

第三类:延展型微课

《人民教育》曾发表专题文章——《“双减”之后,教师要做这些改变》,文中提到:没有了“加时”“补课”的“法宝”,题海式的作业也不再可能了。一线教师虽然身处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却关乎着教育大局,更关乎着“双减”工作的落实效果。这些直接推动着学校要做好增质提优工作。我们教研组建立了“精选题库”,有对教材易错字词的梳理,有古诗词的综合运用,有课外阅读的甄选,以微课的精细化讲解代替重复的纸笔训练。对于学优生而言,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补充课外阅读的养分。

三、“过程关”

——区块监管,系统推进政策落地

1.“5+X”:促使“常规月检制度”功能升级

作业管理需要有创新,也需要有监督。教研组在原有“常规月检表”的基础上,针对“双减”元素进行了完善与改良。每月底,在教师进行教学五认真的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增加了“命题研制”和“作业设计”这两个方面的量化要求,这是指向个人层面的。而教研组长的每月组评,也相应增加了一项“随机调研”的内容,主要聚焦作业批改、作业设计、命题研制和微课录制等方面,以调研反推教师的专业成长。

2.“1+N”:保障“课后托管服务”效能加倍

开学以来,学校大力谋划双减工作的“1+N”监管机制,结合“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让放学后的“空白期”成为“可为期”。”这里的“1”,具体是指在基础托管服务时段,义务班教师在班级作业公布栏中公示当日作业,并指导学生完成书面作业,尤其是对学困生进行语文学科作业的个别辅导与答疑,确保作业完成率。这里的“N”,主要是指在延时托管服务时段,由年级统筹,以教师走班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体艺类拓展课程。学生可以走出户外,通过植物探究、趣味游戏体育锻炼等活动,增加了实践性作业的真实体验感,也为后续的习作等积累丰富的素材。

总之,学校语文教研组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建立了长效的管理机制,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严把“三道关”,力求让作业回归育人本真,让“全人浸润”的办学文化行稳致远。

下载「落实“双减”优化作业」严把“三道关”,让作业回归育人本真——小学语文作业的质量标准转化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落实“双减”优化作业」严把“三道关”,让作业回归育人本真——小学语文作业的质量标准转化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