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
优化作业】
一年级入学适应期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
一.巩固作业童趣化,激发语言感知能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短,主动性不强,各种行为习惯还未养成,常会出现不专心、拖拉的现象。可他们喜欢生动有趣的东西,对于有趣的事情是非常专注的。因此,教师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份童趣化作业清单。
(一)小小顺口溜,溜出大作用
如何使一年级学生渐渐接受小学的学习生活,顺口溜的使用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顺口溜内容浅显、篇幅短小,形式活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入学教育、拼音、识字、写字、课文朗读等都可以让学生用顺口溜来记。
在入学教育中,把看书姿势编成顺口溜“小朋友爱看书,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微微斜,一尺远。”,把写字姿势编成顺口溜“写字啦,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三个一,要注意。”,把握笔姿势编成顺口溜“大哥二哥头碰头,三哥乖乖低下头,老四老五弯弯坐,小小笔杆往后靠。”让学生回家后一边说着顺口溜一边练,在兴趣盎然的顺口溜中掌握了看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的要点。在拼音学习阶段,学生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如张大嘴巴
a
a
a,圆圆嘴巴ooo等等,还可以把自己编的顺口溜说给家人听。顺口溜里蕴藏着学习的要求和内容,且通俗易懂,不但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巩固所学,提高语言感知能力。
(二)当当播音员,播出好声音
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插图,这是可以利用的好素材,让学生看着这些图,发挥想象,回家讲讲故事。还可以利用教师自己编的“作业超市”练习纸,把我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的生字、课文的朗读与背诵等作业集中在一起,学生就可以集中地读,提高学习效率。以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作业超市”里集中了生字、词语,还有课文和阅读。
学生带着兴趣,把自己当成了小小播音员,通过朗读这些字词、课文来加深对知识的内化,既能达到完成作业的目的,又能体验收获快乐,一举两得。同时,点赞区可以实现学生、家长、教师多元化评价。
(三)做做小游戏,玩出大兴趣
游戏符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具有特殊作用,使他们不再感到语文学科是无味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边玩边练的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在这一阶段,可以开展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猜谜、开火车、打电话、找朋友、击鼓传花等等。以声母bpmf为例:我为学生设计了“排队上车”“解救声母”“打电话”三个游戏。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学会了四个声母。拼读音节时,又设计了“找朋友”“送信”“开火车”的一组游戏,寓教学于游戏中,使孩子们掌握了四个声母的拼读方法,达到了教学的目标。适当地做一些游戏,将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既可以调节学生的情趣,又符合儿童的形象记忆特点,还能把抽象的概念较直观地显示出来。
兴趣是一切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儿童入学后主动学习、积极适应的内在动力。初入学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我们要尊重和接纳儿童不同的起点,用多形式趣味浓的实践性作业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的基础,爱上语文,尽快适应小学语文学习。
二.生活作业思维化,形成语言品鉴能力
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来说,贴近生活的作业更乐于被他们接受和喜爱,对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的提高更有积极的作用。
(一)习惯养成类——奠定基础
一年级第一学期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获得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为了帮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生活、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我们就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开学第一、二周,配合学校训练,让学生每天练写字姿势、看书姿势各2分钟,引导学生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由于孩子小手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书写姿势容易错。一旦错误的习惯养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很难纠正过来。教育学生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不要驼背看书走路、坐车时不能看书,还不能长时间看书。此外,像整理书包、用卷笔刀削铅笔都是很好的回家实践性作业。家长配合学校给学生一个练习的空间,保证训练的时间。此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小学一年级抓起,协同家庭、学校的力量。
(二)生活识字类——习得方法
识字是一年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这是学生今后发展思维能力的奠基石。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积累识字的方法,以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如开始学拼音了,不仅把教室里的东西贴上带有拼音的名称,还请学生回家也试试这种方法,为自己家或自己小房间的东西做做名片。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包装袋包装盒,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认识店铺名,并把自己认识的字剪下来或写下来,做成生字连环画。把平时不认识的生字做成卡片,和家长一起“打牌”。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习得认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拓展搜集类——活学活用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多生活作业都可以从课文出发,作为课堂的延伸,引导学生去完成,让学生爱上生活,爱上语文。如:学了《影子》一课后,让学生在晴天时观察自己的影子,课内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在学了《比尾巴》后,来一次动物尾巴大比拼的活动,鼓励学生回家找动物尾巴的资料,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和同学一起比尾巴,课内趣味活动与课外搜集相结合;在学习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后,鼓励学生了解冬眠的知识,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怎么冬眠,冬眠的时间是多久等等,家里养了小乌龟等动物的学生可以观察小动物冬眠的过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这些课内课外联动的作业设计,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推进学生认知性的发展,给予学生无穷的乐趣和四维空间,有利于形成语言品鉴能力。
三
整合作业项目化,培养语言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光靠一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是个例子,更多的积累是在课外。项目化学习是当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项目化学习可以是整合型的,只有形式有趣、内容丰富的项目才可以使学生有持续探究的动力,慢慢完成语言实践能力的建构。
(一)语文素养作业:
快乐阅读,丰厚素养
阅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最好的途径。引导一年级学生慢慢地喜欢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提倡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并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开始,学生认字很少,拼音也没掌握,主要是以家长读学生听。学完拼音,学生开始抄写家校联系本的作业,开始要求独立阅读。阅读的内容可以是配套的《小学语文读本》,可以是围绕书本的某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围绕同一本书或同一‘群’书,使学生能将阅读内容与学科知识之间融会贯通。当然,除了看,还鼓励学生可以画一画、说一说。建议学生能够每天看书不少于30分钟,每读完一本书在阅读存折上进行记录。设立一位课外阅读课代表,不定期抽查阅读签名情况。结合阅读内容,组织几次交流活动,如精彩朗读,如故事改编、我们来演演等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参与朗读等活动,同时把活动的一些情况向家长反馈,提高家长共读的积极性,使共读尽可能普及,成为常态。
(二)社会实践作业:
社会实践,乐于探索
布置“1+Y”的语文学科整合性主题,以项目化的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多实践、多探索。如在一年级刚开学时,开展“宝贝走校园”的活动,让学生跟着学校地图去学校各处打卡,用眼睛看一看,用嘴巴夸一夸,用小手画一画。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画画,用语文、美术整合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了《雨点儿》一课后,听听歌曲《小雨沙沙》,画画可爱的大雨点儿、小雨点儿还会来到哪里,并了解雨水给大地带来的作用。音乐、美术和语文的整合给学生开启了一段美妙的探究之旅。另外,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去超市购物等等都是不错的整合性实践项目。
这些实践作业融合了学科间的特点,拓宽了语文作业的广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快地适应语文学习。
(三)人文润心作业:
关注热点,入手化心
作业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本,不仅仅是书本的巩固和拓展,更意在发展学生,让其尽快适应学习,适应社会。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关注时事热点,彰显人文情怀,用不一样的语文作业升华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如在国庆节到来前,安排学生学唱《国歌》,和“我向国旗致敬”的自主作业,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布置学生利用课间十分钟给当“垃圾分类”宣讲小使者,回家后继续向家长宣讲。学生通过这次项目的实施,都能有自己的提高与发展,充分享受属于自己的丰收和喜悦。
综上所述,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回家作业要注意童趣化、思维化和项目化,巩固作业、生活作业和整合作业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好习惯,建构语言,拓展减负空间,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