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优化作业】基于单元统整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基础性、综合性、母语性的特点。在小学阶段也是学生花时最多的一门学科,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作业练习都占据了学生日常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传统的语文作业以背一背、抄一抄为主,形式比较单一,缺少趣味性和生活性。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整体性和多元性,让作业“减负增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统编语文教科书以双线组元编排,广泛的人文主题和精准的语文要素串联起单元内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园地等内容的教学。笔者基于“一体化”的单元统整理念提出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它主要是指以单元语文要素为主线,融合课后思考题和语文课堂作业本,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层次、接受程度和发展水平,进行语文单元作业的目标、类型、内容、形式和评改等方面的统整设计。下面主要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预测”单元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进行单元作业统整设计的。
一、要素引路,明晰单元作业目标
作业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学习,落实语文要素,因此教师在做作业设计时一定要有要素意识。同时,关注《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第一学段学生侧重于字词句方面的单元作业设计,第二学段学生侧重于对段落间的单元作业设计,第三学段学生则要侧重于对语文整体篇章、结构方面的单元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的前期,教师要整理出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及要素分解落实的策略和方法,对相同要素进行纵向比较,形成完整的要素训练系统。
例如“理解词语”这一语文要素,在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首次提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一下第六单元提出: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到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则是对以上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并提出了查字典验证的方法;而到了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要素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足见,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具有一脉相承、螺旋上升的特点,教师一定要增强要素意识,精准分解语文要素,让单元作业目标更明确。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预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儿童在阅读的时候,都会无意识地运用这一策略。本单元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主要有两个。其一,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笔者围绕该要素设计了以下作业: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边读一边预测,借助旁批梳理预测的方法;学习《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让学生运用前一课习得的预测方法一边读一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并尝试说出自己预测的依据;学习《小狗学叫》让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想一想:故事的结局可能是什么?到《语文园地》的学习时则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的方法去读更多的书,此题可整合《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后根据书名预测故事内容。其二,尝试续编故事。根据这一要素,在前三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相机渗透让学生想象续编故事情节或结局的环节,在习作《续编故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故事的发展做出合理、多元的推想,从而把故事写完。这样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作业目标层层推进,增强了整组教学意识。
二、整体设计,精简单元作业内容
作业限量求精是语文作业减负提质的最好切入口,变革以死记硬背为主的传统作业,基于单元整体,将单篇课文纳入单元整体视域,发现同一单元中不同课文的共性和个性,精简作业内容,减少重复机械性作业。在作业中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享受学习的乐趣,这才是作业的真正目的。
为此,语文教师要有“大概念”意识,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的作业设计应由一条主线贯穿,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统筹规划与实施,以此有效提升语文作业的效率。笔者在教学二上“革命先辈”这个单元时,课前预习作业为:1.读读本单元的课文,了解毛主席、朱德、周总理和刘胡兰的故事;2.观看跟这些革命先辈有关的影视作品,感受斗争年代的艰苦。在课文教学时,采用“图文协奏”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感受人物品质,把朗读、说话、想象等作业相机融合在教学之中。在学完这个单元之后,推荐学生阅读其他革命题材的故事。此单元的作业设计以“项目化学习”展开,贯穿“感受伟人品质”这条主线,预习作业帮助学生理解时代背景,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拓展作业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又如在教学“预测”这个单元时,为了突显阅读策略的教学主线,课前不要求预习,以确保课堂教学过程中预测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在课文教学时,简化字词教学和朗读教学,强化“预测”,以增强阅读的流畅度和趣味性,习得预测的方法。教师要想方设法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运用“预测”这种阅读策略来阅读其他文本,把《语文课堂作业本》中《兔子的名片》《捉迷藏》《会施魔法的鼓手》等文章有机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整体的设计观念,依据学段目标和单元的基本目标,细致且有考量地分析语文教材内容,科学合理构建语文知识体系,使设计的语文作业难易适当、规律合理,以此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儿童本位,丰富单元作业形式
语文作业的训练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的真实学情为起点,树立儿童本位意识。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要注重类型的多样化,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智能发展方面的天赋,挖掘小学生的内在潜能,更为深入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首先,设计分层型作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的题目,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差异性,在单元作业设计时可以进行分层作业,一般包括基础型、提升型和拓展型三类。基础作业,这一作业要求人人过关,一般以字词认读,课文背诵、语言积累等为主;提升作业,旨在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熟练度;拓展作业,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域,培养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例如,笔者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后,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基础作业是美读小诗,摘抄优美的句子;提升作业是根据第五小节想象秋天“叶子”沙沙,“秋风”呼呼等声音,仿写一种声音;拓展作业是仿写《听听,秋的声音》,至少写出三种秋天的声音,并且配上插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其中一项,这样的作业“下有保底,上不封顶”每个孩子都乐于完成。
其次,设计合作型作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习活动”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比如合作品读优美的语句,合作表演读课文,合作复述故事等。在课后,我们也可以设计“课本剧表演”“小组读书会”等合作型作业,以增进同学友谊,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比如在学完《西门豹治邺》后,可以让学生合作创编剧本,演一演故事。
在三上“预测”单元的教学时,为了落实“续编故事”这个语文要素,笔者根据不同的文本设计了如下“续编”作业:
此项“续编故事”的作业,呈现续编形式的多元和丰富性,作业的难易程度也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从《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根据文本内容线索创编,到《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根据已有阅读经验续编,再到《小狗学叫》中三种结局的预测,学生逐步掌握了续编故事的方法,提升了创编故事的能力。
四、分层指导,改进单元作业评价
传统模式下的作业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维过程、审美能力及学习习惯等往往很少关注。单元统整理念下的作业实施,教师要依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指导,尤其是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孩子,要提前干预,在作业前预设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帮助他解决。对实在有困难的学生要降低要求,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设计更灵活,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对于作业的评价,除了教师以外,还可以采用自评、伙伴评、家长评多种形式,使学生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得到肯定,作业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单元作业内容,设计单元评价表,以监测作业完成情况,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提升作业质量,帮助学生达成学习愿景。
在单元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作业设计时突破传统,树立整体性的单元作业设计观,从儿童视角出发,精准定位作业目标,精简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评价,真正实现语文作业的“减负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