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默写
-
八年级上册古诗默写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理解型默写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遥隔楚云端。 3. ______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4.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 5.晴
-
2014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汇总 晏 子 使 楚 《晏 子 春 秋》 【原文】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测试卷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测试卷 班别:姓名:学号 分数: 命题人:王绥辉(海口市义龙中学) 一、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
2011.1.6
(一)(8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
八年级语文应考古诗文默写
根据要求默写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 __。
2、杜甫《望岳》诗中状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的两句诗是“____
3、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传达出诗人为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最终五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势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塘有浅有深,河流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综合试题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综合试题 南海实验中学初二语文备课组 一选择填空(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阡陌(qiān )淤泥(yū) 禾黍(shǔ) B、沿溯(shuó) 郦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题答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题参考答案
5、《三峡》(一)1、郦道元
2、真(或实在)寂静连续快(5)逆流而上(6)通“缺”空缺,中断 3、(1)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训练
晏子使楚 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语音 诣( ) 枳( ) 缚( )二、通假字 1.缚者曷为者也 同 意思是2.圣人非所与熙也 同 意思是三、古今异义词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其实:古义: 今义: )2.楚王
-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默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默写 一、分课默写: 《长歌行》: 1.诗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诗中通过描写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春季无限生
-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默写1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集锦 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2、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 , , , 。 , 。 5、描
-
大学语文文言文默写(五篇范文)
语文文言默写
1. 有无相生,难以想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
私邪?故能成其 -
八年级古诗默写
21《与朱元思书》吴钧 ⑴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 。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 。 ⑵描写水之“异”的句子: , 。 , 。 ⑶描写山之“奇”的句子: , 。
-
八年级默写试卷
八年级复习试卷诗歌和文言文默写专题设计者:王志勇班级:姓名:
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完成) (一)预习目标:课本的诗歌17首。 (二)预习内容:
1、25课杜甫诗三首;2、30课诗歌四首;3、课后十首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21----24课资料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21----24课资料 《桃花源记》课内阅读 一、成语部分: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
-
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译文
《三峡》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了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基础知识-W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基础知识 ·词汇 一, 注音 ·夹( )岸数百步 ·落英缤( )纷 ·屋舍( )俨( )然·阡( )陌( )交通 ·黄发垂髫( ) ·怡( )然自乐 ·便要( )还家 ·此中人语( )云 ·诣( )太守 ·遂(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习题总结(合集五篇)
一、 解释各句加线的词 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着 ) 2.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 落花 )( 繁多的样子3. 渔人甚 异之。(非常 )( 以之为异) 4. 复前行,欲穷其林。(穷尽) 5. 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