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第10章第二节血液循环
-
血液循环文档
人体内的血液是怎样流通的?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寻找。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7)认为,脉搏是血管运动引起的,而且血管连通心脏。亚里士
-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述血液循环的概念 2、通过录像、VCD的演示、老师的讲述,使学生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通过实际测量,使
-
《血液循环》说课稿
《血液循环》说课稿 《血液循环》说课稿1 一、说教材本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第三节的第二课
-
血液循环途径(最终版)
血液循环途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作用与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心脏和血液循环 十堰市竹山县张振武小学 谢小丽 科学知识: 1 、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2 、认识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 科学探究: 1 、会利用模型来研究心脏的功能。 2 、能
-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第十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与能量供给 第二节 血液循环(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 2、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了解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1 (新版)苏教版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知识目标: 复述血液循环的概念,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2、通过学
-
血液循环途径教学设计
血液循环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重视启发诱导为前提,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因搔学生利用动物学中血液循环及本章第一、二节的相关内
-
血液循环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
反思一:血液循环教学反思 个人认为做得还可以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比较注意知识点的引入。比如利用复习提问引入血液循环的概念,利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引入动脉血和
-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目 标: 1、 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 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二、教 学 重
-
课题: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
课题: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
第1课时:血管和心脏
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的内容。根据课时安排,“血液循环”分成2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1课时 -
《3.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1
《3.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4、知道坚持锻炼有利于
-
第三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第三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一、知 识 目 标: 1、 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 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
血液循环初中二年级教案(共五篇)
知识目标 1、复述血液循环的概念 2、通过录像、vcd的演示、老师的讲述,使学生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
-
第二节 聊斋志异
第二节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一、《聊斋志异》的作者 蒲松龄(164O——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出生于家道衰落家庭。兄弟4人,只有他勤于攻读,
-
等比数列第二节
课题: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2)
学习目标: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公式及性质,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
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归能力
重点、难点:
对等比数列的判断,通项 -
第二节土地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
-
第二节开幕词
第二节开幕词一、开幕词的概念、作用开幕词是会议讲话稿的一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大型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