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等差数列前n项习题课
-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过程以及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与前面学过 的
-
课时30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提升训练30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一、选择题
1.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7=7,则a2+a6=.
7911A.2B.C.D. 224
2.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n=1,2,3,„),若当首项a1和公差d变化时,a5+a -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前n项和习题。(精选)
一. 选择题
1. 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a则a等于 A. 3B. 1C. 0D. 1
2. 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1,公比为q,前n项和为S,则数列
A.
1S
1
的前n项之和为na
B. SC.
Sq
n1
D.
1q
n1
S3.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推荐五篇)
1 努力奋斗
等差数列前n项和
一.选择题:
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1,d=1,则该数列前9项和S9等于 A.55B.45C.35D.25
2.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正数,且a3·a7=-12,a4+a6=-4,则S20为
A.180B.-18 -
2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推荐阅读)
二、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答案:第23项与第24项:1.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
-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的〈第二章§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的第一课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简单应用。它是在学生已经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范文大全)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
-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反思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等差数
-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设计说明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设计反映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推导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倒序相加法的生成过程,这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设计中结合本班学
-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设计5篇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设计一 设计人:杨峰烁 【背景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人教B版)中第二章的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研究如何应用
-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所选用的教材为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第一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
-
等差数列前n项和基础练习题
等差数列前n项和基础练习题 1..等差数列-10,-6,-2,2,…前___项的和是54 2.正整数前n个数的和是___________ 3.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n,则an=___________ 24. 在等差数列an中,前15项的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位于高中人教版必修五第二章第三节。它是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基础上来研究和讨论的,是继等差数列之后的又一重要的概念。主要利用
-
等差数列前n项和作业5则范文
家长签名: 学之导教育中心作业———————————————————————————————学生: 伍家濠 授课时间:________年级: 高三 教师: 廖1.已知等差数列共有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A版)中第二章的第三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
-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共5篇)
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和练习【教学目的】 (1)探索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2)掌
-
高三等差数列及前n项和导学案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导学案班级_______课时时间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会用定义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2.能利用等差中项、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列方 -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实录)(五篇模版)
“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一例——“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实录《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