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腹股沟嵌顿疝手术记录
-
左腹股沟疝并嵌顿手术同意书
株洲四三O 医院 手术同意书 患者姓名:黄友良 性别:男年龄:50岁 婚姻:已婚 外科 术前诊断:左腹股沟疝并嵌顿 住院号:5057 1、 医师术前检查患者后,详细告知了连硬外麻后行左腹股
-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 【手术步骤】 1.切口:皮下组织分离、腹外斜肌腱膜的切口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相同(图1)。 2.分离疝囊:将腹内斜肌向上拉开,于精索和腹壁下动脉的内侧,可见腹壁薄
-
4.腹股沟斜疝手术记录
患者平卧术台,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取右疝切口3厘米。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上皮肤保护巾,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于精索内侧找到疝囊,切开疝囊,于中间切断,远端送回原处,游离近端疝
-
腹股沟疝手术护理常规(5篇范文)
腹股沟疝手术护理常规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
腹股沟疝手术病人健康教育[大全5篇]
患者张辉方,女,64岁,因“外伤致左髋部疼痛伴功能障碍2小时”于2016年06月21日19时19分入院。查体:T36.6℃,P85次/分,R20次/分,BP180/100mmHg。 现病史 患者诉2小时前在家晒坝行走
-
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福建中医药大学 秦风 一、 概述 二、 疝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估计为3%1 三、 男性和女性的比率: 12:12 四、 全世界有超过5百万的疝患者施行
-
腹股沟疝首次病程记录[5篇]
云南省统一住院病历 病历附页 姓名:蒋稳芝 科室: 外妇科 床号:29床 住院号:9636 首次病程记录 2014-02-28 12:00 患者:蒋稳芝,女,82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4年”于2014年2
-
课题《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中临床应用》工作总结
课题《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中临床应用》工作总结 1.课题立项的背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在小儿外科的迅速发展,在一些开展较好的单位,约有80%的小儿腹部外科疾病采用
-
494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护理
494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护理 刘华 摘 要 目的 总结小儿腹腔镜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小儿腹腔镜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
-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范文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适应症】 易复性和难复性斜疝均应行手术治疗。 有下列情况者不宜手术: 1.增加腹内压的因素未能解除或缓解者,如慢性咳嗽、顽固性便秘、排尿困难、各种原因
-
腹股沟疝的护理
腹股沟疝的护理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
-
腹股沟疝健康教育
腹股沟疝健康教育 [临床表现] 1、腹股沟疝的症状与疝囊大小、病程长短、内容物性质均有关系。患者在久站、咳嗽或用力时腹股沟区有块壮物突出,平卧后能回纳,当肿块突出时患者
-
腹股沟疝的护理
腹股沟疝的护理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
-
《外科护理学》重点难点——腹股沟斜疝手术前后护理
(1)术前教育:告知病人戒烟,防止受凉,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巨大疝者,应劝其卧床休息,离床活动时,用手压住内环。(2)消除腹内压增高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3)术前检查:
-
腹股沟疝术前教学查房
腹股沟疝术前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目的:今天主要针对一个腹股沟疝的病人术前查房,通过查房,使实习医生复习、掌握:1、腹股沟疝重点体查方法;2、掌握腹股沟疝的发病因素及诊断和鉴别
-
腹股沟疝修补术护理常规
腹股沟疝修补术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 做各项化验、检查。 2. 积极消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对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的患者必须积极治疗,症状控制后再行手术。吸烟者,术前两周
-
腹股沟疝病人的护理
腹股沟疝病人的护理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 【分型与临床表现】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根据疝环
-
腹股沟疝中西医诊疗规范
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诊疗方案 中医概念:水疝是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引起阴囊或精索部囊形肿物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阴囊无痛无热、皮色正常、内有囊性感的卵圆形肿物。《外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