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散文阅读答案
-
论散文
论散文 梁实秋 “散文”的对待的名词,严格的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诗”时常可以用各种的媒介物表现出来,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含着诗,所以有人说过,“图画就是无音的诗
-
论孝散文
古人讲孝道,并没有说孝是孝顺。至于后人觉得孝顺就是顺从,更是荒谬。《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
-
论朱自清散文
论朱自清写作风格 还记得初中教科书里面那篇写父亲的散文《背影》嘛?记得当时第一次看那篇文章时候被感动的泣不成声,文中对父亲的描述只有一小段,就是父亲为朱自清买橘子时候
-
论冰心散文艺术风格
真心、真情、真爱,营造美的精神乐园 -----论冰心散文的艺术风格 王永军 (张家口教育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 文坛巨匠冰心用真心、真情、真爱,书写散文,创造了独树一帜的
-
哲理性散文答案
(一)、(16分)1.(3分)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1分)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2分)2.(2分)富贵:外在风姿高贵:内在品位3.(3分)手法:拟人(1分)意图:通过苍白的阳光写出天气的寒冷,暗示
-
散文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散文 (一)上善若水张笑天 1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1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
-
散文阅读答案
中考散文专项训练答案 (一)18.【答案】(4分)(1)活着,为了行走。行走,为了寻找。寻找,就是快乐(2分) (2)内心的行走(2分) 19.【答案】:(3分)环境描写 渲染了夏日正午天气异常干燥闷热的特点
-
2009年审论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编者注:本次考试所给材料的特定事实是土地流转问题与统筹城乡发展下了基础,也提供了基本思路。这和2008年国考题模式惊人相似。可见试题难度逐步向国考逼近。
-
毛论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把 -
论朱自清的散文——余光中
1948年,五十一岁的朱自清以犹盛的中年病逝于北平大医院,火葬于广济寺。他遗下的诗、散文、论评、共为26册,约19O万字。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的学者兼作家,他的批评兼论古典文学
-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
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
《 -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论诚意)
《论诚意》读后感陆云飞 “诚伪是一种品性,却又是态度”。这是我从读了朱自清的散文《论诚意》,懂得了这一句话。“诚伪”从字面上解释就是诚实和不诚实,朱自清说从前论人的诚
-
论张爱玲的散文创作(汇编)
1、 论张爱玲的散文创作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时间跨度很长。最早的《迟暮》创作于1933年,最晚的《忆西风》创作于1994年,60余年间,其散文创作的美学风格也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
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摘要: 散文作品要感染和打动读者,既离不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更离不开表现内容的语言魅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准确地展示了作品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味
-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论青年)(最终定稿)
《论青年》读后感 冯友兰先生在《新事论》中第一次指出当代人对青年人的估价超过在老年人之上,在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也对青年人有很高的评价。在朱自清先生写的《论青年
-
论贾平凹散文(合集)
论贾平凹散文 陈兴龙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散文创作以来,贾平凹这位文坛怪杰便开始打破散文界的平静。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包罗万象;语言拙扑感人,淡蕴哲理;风格自然淡雅,追求着
-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论别人)
《论别人》读后感 陆云飞 “有自己才有别人,也有别人才有自己。”这是朱自清先生说,人人都能懂的道理。但他又说“是许多人不能行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把自己和别人
-
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朱自清(1898-1948),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族,自幼便在私塾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