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5课
-
语文高一人教新课标必修3第5课《登高》教案
《登高》教学设计 西工大附中 王宏哲 教材分析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中的一首。意境阔大苍凉,情韵深厚,抒写了对自然、身世、国家的多重悲
-
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5课学案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二单元第 5 课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结构整合】 1.地理因素:以______为依托,彼此____ ____,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
-
(第3稿) 人教必修2演讲辞单元设计
演讲辞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三附中沈瑛一.单元结构说明:1、 演讲辞的定义及特点:演讲辞(演讲词),俗称演说辞、演讲稿、讲话稿,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
人教必修3检测参考答案
2014届补习中心文言文单元求实检测题参考答案(必修3)
1、C、(A、dì应为tì/揭竿为旗B、藩篱、良将劲弩D、用心躁也度长絜大)
2、答案:C.(爱,吝惜;传,古代解释经书的文字)
3、A、于是, -
必修1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3
高二历史诱思导学案(5) 必修1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学习目标】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
-
2018—2019学年《成才之路》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试题:第5课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北学业水平测试)英国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
-
人教必修三历史期中总结
期中考试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 “罢
-
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小结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3单元小结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知识结构〗 〖单元测评〗 一、选
-
高三政治复习必修2 第3单元 第5课
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五课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许多代表、委员在微博上与网友积极互动,晒出议案、提案。会议
-
高中语文 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案 粤教版必修3
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精粹教案集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超低温世界的奇妙之处。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设想: 课文通俗易懂
-
历史必修i人教新课标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稿(精)
必修一 辛亥革命说课稿 一、课题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辛亥革命》,它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课内容,从属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二、课程地位从内容上,中国近代史
-
高中语文 第5课《杜甫诗三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3
【结】人教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资料 一、学习探究 《秋兴八首》(其一) 1.首联 “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
-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教案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程目标: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知识与能力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
-
九年级历史第5课教案设计一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凡尔登条约;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的产生、传播、分裂;拜占廷帝国及其文化;奥斯曼土耳其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5课 青铜器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使用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2.明白甲骨
-
第5课《花圃》教案3课时
第5课《花圃》教案 株洲六中李争峥 课 型 : 设计 · 应用 课 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简化和夸张的手法设计花卉图案,并选择合适的形进行置换。 2. 了解图案设计
-
历史 必修3 总结(5篇)
《伤寒杂病论》简史 219年,张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在那个年代,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 时光到了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