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年级倍的认识导学案
-
倍的认识的教学案
概念教学课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备课过程 P50页 教材的段落和意图 1由学生喜爱的动物图片小白兔、小灰兔收胡萝卜和白萝卜的情境图引入课题。 2介绍什么是倍,给出倍的概念
-
三年级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六周)10.31 倍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1.理解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
-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想“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
-
认识自己导学案
哈密石油外国语学校 “定——学——探——评”四环模式导学案 第三课第一节《认识自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正确认识自己很重要。2、了解认识自己的意义。3、了解
-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第1课时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1.在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过程中感受方程模型的意义; 2.借助类比、归纳的方式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在概括的过程中体验归纳方法; 3.使学生在
-
学案导学的认识
“学案导学的认识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
-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小数 教学目标:1、掌握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改写小数。2、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3、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
-
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2012-06-26 18:08保亭思源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博客]2828 字, 阅读 175, 评论 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
-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
-
三年级《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是《7的乘法口诀》中第4课时的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倍”的概念的过程;2、初步体会“倍”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求倍数的问题;3、在用已有生活
-
和倍问题学案
和倍问题学案 知识点:和倍问题的特点是已知两数之和及它们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和倍问题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 和-小数=大数 (或小数×倍
-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导学案
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会分析实际问题,找准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
扇形的认识导学案
扇形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扇形,知道扇形各部分的名称,理解扇形与圆的关系,学会画一个扇形; 2. 掌握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求扇形的面积;学习重、难点:理解扇形与圆的关
-
5.1.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5.1.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在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过程中感受方程模型的意义; 2.借助类比、归纳的方式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在概括的过程中体验归纳方法;
-
圆的认识导学案
《圆的认识》导学案 茅阳一小 张斌 一、预习导学 【一】明确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能说清楚圆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操作,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出一个完整的圆。 3、通过合作探究
-
认识整时导学案
认识钟表导学案 周君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
-
《认识轴对称图形》导学案
“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太平镇小学钟生芳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18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
-
新自我 新认识导学案
第三课时 新自我新认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