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数学中心对称
-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数学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大胆改变教材没有使用课本上的情景图,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透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
九年级数学《中心对称》教案
《中心对称》教案 情境感知 两人轮流往一个圆形桌子上摆放硬币,规则是每人每次摆一个,硬币不能互相重叠,也不能有一部分在桌面边缘之外,摆好之后不许移动.这样经过多次摆放,直到谁
-
中心对称[推荐五篇]
一、说教材 1、地位与重要性 这一节是八年级几何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节课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
-
中心对称教案
§15.3 中心对称 任课教师:万先馥 课程标准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中心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成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并能做一个简单图形关于一个点成中
-
八年级数学《5中心对称》评课稿[五篇材料]
八年级数学《5中心对称》评课稿这一节,就有许多值得品味和学习的亮点:1、情境独特,引题自然通过对图形的辨认和判断,不知不觉地引出了课题,有水到渠成之妙。同时,游戏极具趣味性,体
-
八年级下册数学北师版 中心对称 说课稿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中心对称说课稿 黔西县中建中学 刘金权 一、说学情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七年级和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已学习了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概念,学生已大致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轴对称与中心对称
知识点总结 一、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
-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中心对称图形5篇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发现、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 2.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也
-
数学教材章节《中心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每次上完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素
-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精选合集)
本课是明确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教学,我非常重视本节开头的教学内容,采用做游戏摆扑克的方法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观察分
-
《中心对称》教学设计
23.2.1 《中心对称》教学设计 南康市第六中学任善龙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的内容主要是在旋转的基础上来认识中心对称及其它的性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
-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努力将教材的编写意图同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有机地结合,整堂课是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
-
23.2.1中心对称教案
23.2.1中心对称 一、教学内容 中心对称 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旋转的基础上学习中心对称,在作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中心对称是一种特殊的旋转,对于性质的
-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上传: 张宗强 更新时间:2012-5-27 7:45:56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平移与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
-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数学教案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数学教案 1.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关于点对称
-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中心对称图形(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图形,探索理解“对称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这一基本性质.,类比中心对称。 2、会识别哪些图形是中心对
-
中心对称教案说明
人教版实验教材 数学 九(上) 第23章 第2节第1课时 中 心 对 称 教案说明 吴梦伊 一. 中心对称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中心对称这一节包括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
-
23.2.1 中心对称(教案)
23.2 中心对称 23.2.1 中心对称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中心对称的有关定义,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能利用中心对称性质画出与已知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