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
文言文《螳螂捕蝉》阅读理解答案
《螳螂捕蝉》是一篇文言文,很多同学在进行文言文阅读的时候总是容易被其文言句式给难住了。要想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的。现小编整
-
《夸父逐日》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大全5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
-
文言文 答案
文言文参考答案一 答案:
1.D(率:作榜样)
2.A(表被动,指听到的)
3.D(①表有远见 ③表识人④表仁简)
4.B(表现的是有志节和识人)
5. (1)“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 -
阅读理解20篇文言文20篇
伏,那些尖尖的小刺竟戳穿了两页纸。,但不管怎么样,它们是我的俘虏了。这种小草会咬人,如同河豚的有毒,如同海胆的有刺,如同贝类的有壳,只是它在同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
-
文言文阅读理解(精选五篇)
(一)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
-
诗词名句和文言文理解[大全五篇]
一、名句识记 1. ,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 。 3. ,零丁洋里叹零丁。 4. , ,此事古难全。 5.伤心秦汉经行处, 。 6.山气日夕佳, 。 7.金樽清酒斗十千, 。 8.安得广厦千万
-
初中文言文名句理解部分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
-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标准、步骤。3、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
-
初一文言文阅读理解(5篇材料)
奋斗教育2013暑期补习班初一语文(九)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 -
文言文阅读答案(本站推荐)
一、【参考答案】 1.①到 ②改变 ③已经 ④因为 2.①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 ②就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被盐所害。 3. ①语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
-
文言文专题训练答案
文言文专题阅读答案 一、答案: 1. A 【解析】B.与世隔绝的地方。C.详细。D.延请。 2.D 【解析】A.助词,起凑足章节作用,不翻译。B.助词,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
07年文言文答案
2007年高考文言文汇编答案 一、(全国卷1) 8、D 9、C 10、D 11、(1)如今成为民害,罪过在于残忍的役吏,而不辞劳苦地张网捕捉,不是顾怜的根本办法。(2)忠臣坚持道义,不应有二心。如果惧
-
假期作业(文言文)答案
2013届高三假期作业文言文专题训练题
参考答案
一、
1.B介词,因为。
2.C②⑤是百姓的行为;⑥是李师中的军事部署。
3.D分析错误.李师中“不被人所接受而屡次遭贬的原因是“好为大 -
课外文言文答案
1穿井得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
15篇文言文答案
六年级暑假文言文练习一、掩耳盗钟 原文: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10)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人琴具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 -
阅读理解答案(推荐)
阅读理解答案:
18.特点:暮色深浓、视线迷蒙、环境寂静(内心宁静)。
作用:设置情境、创设氛围,引领读者进入意境;突出感受产生的基础,为下文作铺垫。
19.这里用一连串短句,五个问号、一